首頁 > 文章中心 > 個性特征

      個性特征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個性特征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個性特征范文第1篇

      [關鍵詞]漢字構形;具象性;辯證性;模糊性

      漢字是自源性文字,它的形成和組合形式都和漢民族先民的思維方式、社會心理、生活習俗等有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在漢字產生、發展的各個階段都明顯帶有當時社會文化的種種痕跡,其形體構造及表義形式反映了當時人們的認識水平和思維方式。漢民族的先人依靠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直覺感受去體察事理,由直接感受而悟出某種人生哲理,“這種直接把握人生的思維方式,形成了中國的認識論,也影響著我們民族的審美意識。”[1](P53)這種思維方式直接影響了漢字的構形和性質以及漢字的應用和發展,早期的古漢字在形體構造和表義形式上,留下了遠古社會的種種痕跡,反映了漢民族的文化心態與傳統的思維方式。我們以古文字為對象,探討傳統思維方法對漢字構形表義形式的影響,探討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漢字的獨特的個性特征

      一、漢字構形的具象性

      《說文解字·敘》談到文字的起源時說:“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盌盓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又說:“倉頡之初作書也,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也;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早期的漢字,依賴于人們直接感受到的對象,經抽象思維、多維聯想而產生的,以“依類象形”的方法表現出來,是當時的人們對社會認識的體現。這種直接的取象表義方式,決定了漢字的本質特征就是象形;以具象示義成為漢字的個性特征。現有的甲骨文資料以及《說文解字》的字形分析,都充分說明了這一事實。

      從漢字構形來說,最早的造字法和構造類型是象形字,其他的造字法都是以象形字為構字部件組合而成,象形字是漢字構成的基礎和根本。象形字的本質是象形,是以具體的形象表達語義,具象性成為其突出的特征。象形字所表現的是具有突出的整體輪廓或形狀特征的事物形象,是以具象的視覺效果和聯想把字形與具體事物聯系起來,展示它所表達的意義。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大多為名詞,表現自然界的山水、草木等諸多事物;表現人的各種形態和身體部位。這些“近取諸身,遠取諸物”的具體形象,是人類感性認識的視覺符號化的形象描繪,是將直觀的感性特征,經過抽象、概括的思維組合后的固化形象。而這種固化形象必定融入了當時人們的思維方式和思想意識,融入了時代的文化特征。如:甲骨文的“山”、“水”二字為獨體象形字。“山”字之形由高聳的主峰和兩邊稍矮的側峰構成,“水”字之形由中間的水流和兩邊飛濺的水花構成,形態逼真,能產生“見形而知義”的共識效果。這些字體形象,當然是先民們將直覺感受抽象、概括出的固化形象,是自然之象在人們的思維活動中逐漸形成的知覺形象,是語詞義與人的記憶中所存留的感性印象相聯接而產生的意識形象,這種意識形象就是意中之象。用文字來表現這些形象時,在于對整體形象的把握,突出其特征,強調視覺效果。這種具象的形成是由感性認識到理性分析歸類概括出的表義形象,而漢字的表義功能正是通過這些具體形象來實現的,因此,具象性成為漢字構形表義的個性特征。

      漢字的具象性也表現在合體字的構字形象中。隨著漢字的發展,以象形字為基礎的合體字成為漢字構形的主體,此時的象形字成為合體字的構字部件,由于象形字以具象示義的功能與它作為構造部件的作用共同進入合體字中,從而形成了整個漢字體系獨特的以具象示義功能和形式。我們以“杲”、“杳”為例,分析其形體特征:日在上為“杲”,表示陽光明亮的意思;日在下為“杳”,表示天色昏暗不明的意思;這些合體字構字部件的數量、位置不同,但都以整體的直觀形象示義。這種構形表義的思維方式正反映了漢字構形的具象性以及具象的時代性。

      以具象示義的思維方式影響著漢字的形體構造,也影響著整個漢字體系的發展變化。甲骨文中假借字占70%以上,假借是在象形字之后出現的記錄語言的一種方法,也是世界上所有早期象形字發展的方向。漢字發展到這一階段時,因為假借字直接借形標音,偏離了漢字以具象示義的軌道,因此,在傳統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的影響下,又為假借字增加象形字作為構造部件而重新組合,形成了既表義又表音的形聲字,漢字以具象示義的特征得以保留。正如前人所言:“山旁必言山,水旁必言水,此則萬無移易者。因其偏旁所含之字,詳其為何義,審其為何聲,雖不中不遠矣。”[2](P69)這種字形與字義的關系,正反映了漢字體系以具象示義的獨特的功能和表義形式。二、漢字構形的辯證性

      我國古代哲學從《周易》起,就有了素樸的整體思維和辯證思維的萌芽,提出了一系列互相矛盾對立的概念,如陰陽、剛柔、動靜、屈伸、進退、大小、內外、損益、盈虛等等[1](P55)這種傳統的辯證思維方式,滲入漢民族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體現在人們的觀念、認識、表達等諸多方面。作為漢民族文化元素之一的漢字,從它的字形特征和形聲字的構造方法等方面也體現出了受這種思維方式的影響。說到方塊漢字字體組合,首先想到的是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內外結構等,再具體一些就是左形右聲、左聲右形;上聲下形、上形下聲等。每個漢字構字部件不同,部件數量不同,但整體結構都講究整齊對稱。這種講究整齊對稱的辯證思維觀,不僅表現在漢字形體的外在形式上,在構形表義中也是常見的。如“從”、“比”、“北”三字,均由兩個“人”字作構字部件組合而成,或相從,或并列,或相背,以整齊對稱的視覺效果表達語義。

      個性特征范文第2篇

      [關鍵詞] 同義詞;個性特征;個性差異

      同義詞是詞匯意義相同的一組詞,共同的詞匯意義和共同的概念對應性是同義詞的本質特征[1]。我國著名的漢語詞匯學家孫常敘先生也認為,內容相同而形式各異的詞就是同義詞[2]。本質特征是判斷兩個或幾個詞是否為同義詞的充要條件,詞匯的個性特征對于同義詞的確定不起決定意義,但是,有些同義詞憑借個性特征的不同而顯示出自身存在的價值。本文想從同義詞的個性特征的不同方面對同義詞比較分析,希望對同義詞的識別、應用及研究有所幫助。

      但是,依照北京師范大學楊潤陸老師的觀點 ,褒義詞和貶義詞不能構成同義詞,他認為兩詞詞義中有對立成分,且一般不能運用于同一語境,就不能構成同義詞,比如“打仗”和“戰爭”;而復旦大學胡裕樹教授在主編的《現代漢語》中認為褒貶的不同屬于同義詞的“細微差別”——感彩的不同,例如“成果”和“后果”。褒貶義對同義詞的影響,另文闡述。

      楊振蘭教授將詞的個性特征概括為詞的色彩特征,“色彩意義是客觀對象的種種性質特點、形態特點、地方特點及詞的運用中所表現出來的傾向和格調的總和。”色彩意義可以分“形象色彩、感彩、時代色彩、風格色彩、外來色彩、民族色彩、地方色彩”等[3]。我們將重點關注同義詞的情感特征、時代特征、地域特征等方面。

      一、同義詞的情感特征

      老頭子 老大爺

      “敵人排長搗出一把票子,說: ‘老頭子,不能虧你。你說哪里有八路軍,指一下 ... ’李老漢心里暗暗吃了一驚,但是他還是穩堰堰的,臉色凝然不動,說: ...”( 杜鵬程, 《保衛延安》第 51 頁,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1956年)

      “魯立人激動地說:‘老大爺,這正是我想求您而不好意思開口的。這木筏有您掌舵,我就放心了。誰有酒?’勤務兵跑上來,遞給魯立人一個磕碰得凹凹凸凸的鐵壺。...”(莫言《豐乳肥臀》第 260 頁,作家出版社出版,1996年)

      他們具有共同的內容“男性年長者”,但是各自帶有的個性情感特征不一樣,因此具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意義,故而不能通用。

      這類個性情感特征有別的同義詞,有的在口氣稱呼上尊重輕重有別,有的在心態感情上親疏有別,也有的在階級愛憎上褒貶有別,例如:

      丈人—岳父 妻子—老婆 老頭子—老大爺

      悲哀—悲傷 溫和—溫柔 失望—絕望

      毀壞—破壞 消滅—殲滅 打算—企圖

      二、同義詞的時代特征

      火柴 洋火

      “火柴”,是將氯酸鉀蘸在火柴桿頭上,紅磷涂到紙條上貼到火柴盒兩側,制成的取火工具。一八八五年,經瑞典的倫塔斯脫路姆研究制造后,行銷世界。

      “洋火”,后,日本火柴大量涌入中國,許多商品當時被稱為洋貨,“洋火”之名就是由此而來。解放以后,我國火柴工業突飛猛進,“洋火”這一名稱也被送進了歷史的博物館。

      “洋火”一詞,盡管已經不用,但是作為帶有深深時代烙印的特征,依然保留在漢語詞匯里,因個性時代特征而存在。

      這類帶有時代特征的同義詞,有的已經不用,也有的依然在使用,例如:

      洋灰—水泥 洋柿—西紅柿 洋房—別墅

      洋油—煤油 洋鐵—不銹鋼 戲子—演員

      臭老九—教師 跟班—秘書 相好—情人

      三、同義詞的地域特征

      玉米 苞米 棒子

      “玉米”是共同語詞匯系統本來就有的詞,“苞米”、“棒子”是北方方言中的詞匯。這類由來源于方言的帶方言色彩的詞跟共同語詞匯系統的詞形成的同義詞,它們的差別表現為帶有明顯的個性特征中的地域色彩。再如:

      肥皂—胰子 饅頭—饃饃 游泳—鳧水

      知道—曉得 手段—把戲 臟—埋汰

      什么—啥 結賬—埋單 洗澡—沖涼

      四、同義詞的外來特征

      蘇打 純堿

      “蘇打”是外來詞,來源于外民族的語言里,“純堿”是本民族語言自造的詞。這類同義詞里,帶有明顯的外來特征。再如:

      氧化鈣—生石灰 摩登—時髦 卡通—動畫片

      尼古丁—煙堿 比基尼—三點式 維他命—維生素

      米—公尺 吉他—六弦琴 盤尼西林—青霉素

      總之,概念對應性的相同(即內容相同)是同義詞特征的內涵方面,情感特征、地域特征、時代特征等個性特征是同義詞特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本質因素,但是對于同義詞的個性特征的深入探討,對于同義詞在實際應用中有一定的意義,對于同義詞的研究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葛本儀.現代漢語詞匯學[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3:155.

      [2]孫常敘.漢語詞匯[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227.

      個性特征范文第3篇

      關鏈詞:護生,護理;個性特征

      人格特征是一個人比較穩定的、經常影響人的行為并區別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總和,決定著一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的行為方式,是一個多層次、多水平、多維度的動態結構系統護生的人格特征將直接影響到今后能否成為合格護士,勝任本職工作,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了解和掌握護生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在心理健康教育和今后的實際工作中,塑造他們健全的人格,使他們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好地適應護理工作的需要。因此,對護生人格特征的研究就顯得十分重要.

      1人格的概念

      “人格”一詞出自于拉丁文“persona",又稱個性,原本是面具的意思.世界各國心理學家對人格所作的正式定義已不下十幾種。艾森克把人格定義為個人的性格、氣質、智力和體格的相對穩定而持久的組織,它決定著個人適應環境的獨特性。米歇爾把人格定義為個人心理特征的統一,這些特征決定人的外顯行為和內隱行為,并使他們與別人的行為有穩定的差異。中國《心理學大詞典》中的定義為:“個性,也可稱人格。指一個人的整個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個性結構是多層次、多側面的,由復雜的心理特征的獨特結合構成的整體.這些層次有:第一,完成某種活動的潛在可能性的特征,即能力;第二。心理活動的動力特征即氣質;第三,完成活動任務的態度和行為方式的特征,即性格;第四.活動傾向方面的特征,如動機、興趣、理想、信念等這些特征不是孤立的存在的是錯綜復雜、相互聯系、有機結合的一個整體,對人的行為進行調節和控制的。”

      2研究背景

      人格類型的研究最早起始于醫療實踐的需要,并從醫務部門發展起來,這種研究為醫療教育、管理和職業選擇等工作提供了便利。人格在很大程度上,不僅能影響個體的人際關系、社會適應、行事風格,同時它也是預測個體職業成就、員工招聘、人事選拔的重要指標。護理是一門結合了科學、倫理與藝術的學科,護理專業的特殊性決定了護生必須具備健康的人格。有研究表明護生的人格與其心理健康水平,適應能力焦慮程度等方面都有相關性,現將國內的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3護生人格的研究工具

      任何一種人格理論都承認人格存在著個體差異,并認為這種差異是可以進行測量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技術和方法來實現對人格的評枯,常用的可分為兩類,即投射測驗和客觀測驗。

      3.1投射測驗(projectivetechnique)是采用各種云圖、墨跡圖、插畫、圖片等測驗評估一個人的人格特征。目前最著名且應用廣泛的投射測驗,一個是由瑞士精神病學家H.Rot-schach創立于1921年的羅夏墨潰測驗,一個是由H.Murray創立于1938年的主題統覺測驗。

      3.2客現測驗(personalityinventory)是一種常用的對人格作客觀測量的工具。是用經過精心選擇編制的一系列問題調查表,要求被測驗者根據提出的要求選定適合于自己情況的答案作出反應目前最常用的是Minnesota多相人格調查表、卡特爾16個人格因素量表(16PF),Eysenck人格問卷。

      3.2.1Minnesota多相人格調查表(MMPI)MMPI在全世界廣泛用于人類學、心理學及醫學的研究工作,在人格測定和精神病臨床上有較大的應用價值。在20世紀80年代初就開始引進中國大陸,至1989年正式推出MMPI的中國版.

      3.2.2卡特爾16個人格因素量表(16PF)全稱是《卡特爾16種個性因素測驗Hcatell16personalityfactortest),系R.B.Cattell所編制適用于16歲以上的各類人群。作為測量個性的工具之一,16PF被廣泛應用于個性測評、人才選拔、職業咨詢等領域,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夠預測被測者的穩定性、承受壓力能力、成熟度等,并可以了解應試者在心理健康、適應新環境、專業成就、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表現.

      3.2.3Eysenck人格問卷(EPQ)EPQ系英國倫敦大學心理系和精神病研究所教授艾森克〔EysenckH.J)編制的有關個性的測量方法,1980年引進中國經過有關專家的修定,項目內容較適合中國國情,并建立了中國常模.

      4國內護生人格特征的研究進展

      4.1護生的人格特點用EPQ量表調查的結果表明護理專業學生的E,N,P量表得分均高于全國常模,L量表得分低于全國常模,且均有統計學意義。表明護生總體個性傾向于外向、情緒不穩定、孤獨、掩飾度低、質樸性和誠實性較強社會適應性差Cs-vl采用16種人格個性因素測查表(16PF)對實習護生進行調查,顯示實習護生在樂群性、穩定性、恃強性、興奮性、有恒性、敢為勝、幻想性、實驗性、自律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均不同程度高于全國女性常模,聰慧性的人格特征得分則低于全國女性常模。李瑜和蘇志達等閉的研究顯示,軍校大專護生誠實、掩飾程度低,性格趨于外向,但人格傾向不穩定、焦慮、緊張、容易激動,尤其是從醫院招收的大專護生人格傾向穩定性更差。楊群和王銳安等用對軍校非軍人護生進行調查,表明其個性特征為:內向、羞怯審慎、學識淺、嚴肅、沉默、理智、注重實際、保守、傳統、果斷剛毅、有進取精神,但也存在過分現實、忽視生活情趣、容易貿然行事等特點。劉喜文和胡文東等用對護生進行調查,護生在4種人格因素(C,G,N,q)方面得分顯著低于合同護士在2種人格因素(M,Q,)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合同護士。二者8種次級因素比較,護理學生在4種次級因素(Xo,YtIY,IY,)方面得分顯著低于合同護士,在2種次級因累M,凡)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合同護士。

      4.2個性特征與護生焦慮的關系個人的個性特征決定其對外界因素的反映,情緒不穩定的明顯精神質傾向的護生易于在外界因素刺激下產生強烈的情緒反應,護生的人格與焦慮狀態明顯相關,內向型、偏內向m高護生的焦慮程度高于混合型、偏外向型、外向型的護生。

      4.3個性特征與護生心理健康的關系心理癥狀的產生源于個體所處的環境和對生活事件的適應不良,而個性特征在兩者之間起著非常重要的中介作用。其中,心境,家庭關系滿意度,人際交往、文體活動、工作學習以及健康的滿意度.婚姻狀況等與心理健康有關因素和各個性特征聯系密切。

      有研究表明性格外向的護生,其心理健康狀況一般較好。

      神經質分高的護生,易產生抑郁、焦慮、強迫、人際沖突、精神質高的護生,易出現孤獨、好攻擊、與別人不友好等人格特征,這些都是不利于心理健康的。不同的氣質類翻也與心理健康狀況有密切關系,多血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好于其他氣質類型,膽汁質、抑郁質者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并且,具有固執、倔強、攻擊、孤獨、敵意和缺乏同情心,以及過于安靜、深沉和過于緊張、焦慮,情緒不穩等個性特征的護生面臨更為嚴峻的人際關系問題和壓

      力。

      44人格特征對護生適應能力的影響不同個性特征的學生面對學習、人際關系等壓力刺激,其適應能力具有顯著差異。“內傾型”學生具有沉默寡言、羞于表達、適應環境比較用難的特征。

      4.5人格時護生溝通能力的影響性格與人際溝通能力之間存在明顯的相互關系。內向型與中間型及外向型比較,內向型護生的溝通能力最差。

      4.6人格對護生其他方面的影響人際溝通能力、公共場合講話能力、情緒和心境與外向型的人格特征有關,外向而情緒穩定的護生具有更強的自信心、溝通能力和調整自我的能力,她們似乎更適應護理職業要求。

      5總結

      個性特征范文第4篇

      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兩個世界最具影響力的品牌,若沒有“永遠的、美國精神”與“渴望無限,新一代的選擇”這樣充滿個性的品牌內涵做支撐,讓消費者僅僅從名稱、標識甚至口味上對此兩者做出區分并能持續地辨別這些差異,恐怕是很難的。

      盡管品牌個性問題有關專家Gardner & Levy(1955)早就提出,但一直以來品牌個性的相關研究進展比較緩慢。自20世紀80年代,Sirgy(1982)提出品牌或產品都應該具有個性以及Aaker(1997)運用心理學中的“大五”人格理論模型對品牌個性維度進行探索性研究以來,眾多學者開始涉足品牌個性的研究,目前品牌個性已經成為營銷學、心理學研究領域的焦點之一。今天越來越多的經營者意識到在市場中一個沒有品牌個性的商品,唯一能夠引起消費者產生消費需求并引致消費行為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價格戰。沒有個性的品牌就像一杯白開水,在競爭如此激烈的市場上,想得到消費者的厚愛和忠誠,是不可能的。

      在上世紀80年代的品牌形象論過分強調了品牌個性與品牌形象的一致性,而沒有加以區別,目前已經逐漸被學界所否定。現在學界比較贊同“品牌個性是品牌形象(品牌表現、品牌個性、公司形象)的一個重要構成維度,而非唯一構成維度的觀點”(Keller,1993;Hayes,2000)。學者Batra,Lehmann和singh(1993)將品牌個性定義為消費者所感知到的品牌所表現出來的個性特征,Keller(1993)認為品牌個性體現的是消費者對某一品牌的感覺,與產品特性相比,它能夠提供象征及自我表達的功能;,Sirgy(1982)認為品牌個性是品牌所具有的個性特征,可以用一些形容個性特征的詞來描述,如友善的、摩登的、傳統的、年輕的,Goodyear(1993)將品牌個性定義為品牌所創造的自然和生活的特質,Blackston(1995)則認為品牌個性是指品牌所具有的人的特質,Aaker和Fournier(1995)總結歸納認為品牌個性是指品牌所具有的一組人類特征。這里的人類特征既包括個性特征,例如可靠的、時尚的、成功的;又包括其它人口統計特征,例如性別、年齡、社會地位。Aaker等人的品牌個性觀點被學界所認可、推崇。

      在品牌營銷中如何讓品牌個性更能滿足消費者呢?實施這一策略的理論依據是消費者個性與品牌商品個性存在著交互作用,由于品牌象征意義及其所傳達的信息使兩者可能建立其親密的情感聯系,此時消費者將品牌商品視為帶有人格特征的“朋友”。從這一層面意義來說,品牌有了生命,也有了獨特的個性。

      然而市場中品牌個性的塑造,決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經過對長期的市場考察,我們認為目前有以下兩點非常重要。

      1.把握消費者需求,正確進行市場定位

      要塑造品牌個性,先要明確品牌的個性是什么,品牌個性其實質就是針對消費者的個性。消費者所要購買的商品都會與他們的自我與個性認知相匹配。因此發現并把握消費者需求就非常重要了。那么怎樣來發現并把握這樣的需求呢?主要可以通過市場調查和統計的方法加以區分和把握,但經營者的洞察力也十分重要。

      市場定位是經營者對目標消費者的選擇。通過市場細分,經營者應該說對市場的組成或消費者特征有了比較詳盡的了解,通過對自身優勢、資源的分析,選擇自己最有優勢的細分市場,并生產相應的產品以滿足上述細分市場消費者。在具體實施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對某個消費群體的需求認識是否準確。商家在把握消費者方面常受到經營者自我認識偏差,同時也有調查手段是否科學的問題。

      第二,在對企業自身優勢、資源的分析過程中,也存在著被夸大或被縮小的誤差。在需求把握、市場定位這個步驟上,科學嚴謹的態度是一方面,持續跟進不斷修正與洞察消費者變化更是必要的。

      2.選擇正確傳媒,傳播精確到位

      經營者對通過何種傳媒能夠將產品或品牌信息傳遞給目標消費群體,應該說是影響營銷成功的重要環節。當然這些渠道、媒介絕對不是僅有的,各個渠道、媒介的覆蓋程度、消費者的接觸率、傳播效率也是各不相同的,因此選擇適合的傳媒對商家非常重要以此才能確保傳播精確到位。在具體實施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如果商家在宣傳一項新產品或品牌是針對年青人的,傳播目標就應是針對年青人并通過選擇適合于他們的傳播媒體進行宣傳,讓年青人從中得到精神或生活方式方面的啟示。

      第二,如果傳播是品牌個性,就要選擇好形象代言人,因為年青人是從他們所熱衷的代言人那里得到精神的力量。可見只有選擇正確傳媒,傳播精確到位,才能實現傳播目標。

      為什么會有那么多的商家和經營者做不到這兩點呢?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第一,商家在看到品牌入市初期取得的不錯成績后,覺得大功告成,思想開始麻痹,更多地開始盡享成功的喜悅了(需要分析與定位可能是對的)。這就導致服務態度水平下降、產品品質下降,關鍵是品牌傳播不能持續,品牌倒塌是必然的。

      第二,有些商家在取得初步業績后自信心開始膨脹,對自己的優勢、資源的認知出現偏差,開始涉足所謂更大的市場,搞一體化、多元化,使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即需要分析出現矛盾和混淆,最終難逃噩運。因此堅持應以消費者需求和定位為導向,保持清醒頭腦,堅守對消費者的品牌承諾,在遇到挫折時也不能動搖。

      第三,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一直就在向著更高與更深層次的方向發展。所謂更高就是精神領域的需求越來越高,所謂更深就是需求越來越細化。伴隨著消費者需求的不斷變化,通過對消費者需求的把握,傳播媒介的精確選擇,在堅守對消費者的品牌承諾基礎上,商家和經營者對品牌個性理解也要不斷地賦予新的含義,新的形象。通過品牌個性塑造,才能不斷地與消費者深入溝通聯系在一起,這樣才會使品牌真正深入消費者心底。記住:沒有個性的品牌(商品),無論花費怎樣的巨資進行推廣與傳播,還是不會有生命力的。

      個性特征范文第5篇

      “80后”這一概念最早源自文學界,用于指稱1980-1989年出生的年輕作家,后來被各個領域廣泛借用,特指20世紀80年代出生的青年群體。作為伴隨改革開放成長的一代,“80后”一直是公眾關注和談論的焦點,受到社會各界褒貶不一的評價。

      貶之者時常指責“80后”以個人為中心、自私、虛榮、任性、只顧眼前利益、不敢負責任、貪圖享受,認為他們主體意識缺失、社會責任意識缺乏、精神萎靡,甚至將其與美國“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論。不過,2008年的奧運火炬傳遞和汶川大地震,卻使人們對“80后”的看法大大轉變,學界、媒體開始用發展眼光去觀察和認識“80后”。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意識到“80后”是“讓人放心的一代”,因為這個群體身上有著許許多多的閃光點,比如注重個性的自我完善,接受新事物的意識和能力強,具有批判精神,具有較強的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熱心社會活動,更容易接受環保理念,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具有真正的現代人格等。

      筆者認為,“80后”群體之所以呈現出上述特點,是由其特有的社會環境、家庭背景、成長經歷以及當下所處的人生階段所決定的。“80后”生于改革開放之初,長于改革開放之中,隨社會巨變而成人,對市場經濟和商業社會有著更深的切身感受。這一代人多為獨生子女,很多父母將自己因時代原因未能實現的人生理想寄托在下一代身上,使得“80后”受教育程度普遍較高,再加上互聯網迅速普及以及東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讓“80后”可以很方便地接觸到大量來自世界各地的知識和資訊。除此之外,當前正處于青年期的“80后”同樣有著傳統年輕人共有的特質:叛逆、活躍、自傲、沖勁。

      二、“80后”員工的個性特征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提供的數據,在1980-1989年出生的人約為2.04億。目前,“80后”基本都已步入職場,逐漸成為職場中不可忽視的中堅力量。綜合來看,“80后”員工的個性特征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價值取向多元化

      “80后”成長于一個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文化多樣化的社會環境中,這也使得他們的價值取向在思維方法、感情表達、心理需求等方面呈現出多元化特點。他們重視價值,追求時尚,挑戰權威,強調個性,對事物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和見解。在“80后”員工看來,工作的目的絕不僅僅為了賺錢,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發揮自身所長并從中得到愉悅感和成就感,所以他們在工作中注重釋放個人潛能,具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愿望,同時格外注重領導和同事的評價,渴望得到別人的認可、信任與尊重。有關調查發現,“80后”員工僅有18.2%的人以掙錢為主要目的,他們在追求金錢的同時更加關注自身權益、工作環境乃至個人心情。

      2.具備強烈求知欲

      伴隨著國家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80后”員工的平均學歷明顯比前幾代人要高,他們不僅擁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和較強的動手能力,而且具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企業整體素質。同時,他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網絡時代,視野開闊,學習渠道多樣,競爭意識強烈,深知知識更新的重要性,因而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當然,這些特點或多或少會造成部分“80后”眼高手低、過于自負。

      3.重視職業生涯規劃

      “80后”員工通常對自己的職業發展有比較清晰的規劃,認為個人成長與企業發展必須實現雙贏,所以在選擇就業時,他們更看重這個企業是否有發展前景,更看重自己在這個企業是否有發展前途。最近一項調查顯示,職業發展機會已取代薪酬成為大學畢業生求職的首要考慮因素。但是目前大多數“80后”還處于職業生涯起步階段,對整個職業生涯仍缺乏清晰認識和準確定位。因此,作為企業來說,有必要積極引導“80后”員工進行正確的自我認知和自我定位,以便制定出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生涯規劃。

      4.注重工作與生活平衡

      “80后”員工對工作條件和職業環境有較高要求,他們希望有更多機會可供選擇,在較短時間內增加收入,在寬松環境下成長進步。然而他們并非貪圖享樂,相反卻十分愿意接受富有挑戰性的丁作,甚至把攻堅克難當作一種樂趣。只不過在“80后”眼里,工作并不是生活的全部,他們不希望因工作過度繁忙而犧牲個人休閑、愛好、社交、教育等方面的享受與追求。實現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已經成為“80后”員工思想意識的主流。全球雇主品牌咨詢公司universum的調查顯示,有超過一半的中國大學畢業生把“生活與事業平衡”作為職業目標。

      三、“80后”員工管理的對策建議

      當前,越來越多的管理者發現,自己多年積累的管理經驗用在“80后”身上卻難以奏效。如何有效管理“80后”員工,成為企業各級管理者不得不面對和思考的問題。究竟是強行讓“80后”服從企業現有管理制度,還是結合“80后”自身特點和發展需求,企業管理層順勢轉變管理理念和認知方向?筆者認為,與其過度關注“80后”的缺點,不如積極尋找“80后”的優勢,更新觀念、因勢利導,使“80后”員工的優點與企業發展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1.把好招聘關口,加強職業培訓

      有效管理“80后”員工的第一步是嚴格把好招聘關,依據新生代員工的個性特征,參照崗位描述和任職資格進行招募與甄選,最大限度實現“人崗匹配”。在招聘“80后”過程中,企業不僅要關注應聘者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更要通過科學測評手段了解應聘者的興趣、性格、人品等多種潛在素質,由此判斷出其與組織價值觀的匹配程度,從而避免人力資源配置角色錯位。成長于知識經濟時代的“80后”對新知識的需求很大,特別是對與本職工作或個人愛好相關的知識更為渴求。同時由于職業生涯剛剛起步,他們渴望得到一個施展才華、提升能力的平臺,以便更陜地找到自己在企業中的合適位置。因此倘若企業能夠適時為“80后”員工提供一系列有針對性的培訓,定期對其職業發展進行必要的指導,則不僅可以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構建良好的組織與員工的心理契約,還可以深挖員工內在潛力,促進人力資源管理的良性發展。

      2.共商職涯規劃,提供廣闊舞臺

      與前幾代人相比,“80后”員工更關注的是廣闊的發展機會和晉升空間。他們推崇“樹挪死、人挪活”的人力資源“流動性”理念,不愿“在一棵樹上吊死”,更在意自身人力資本的積累和發展,對企業的忠誠度普遍較低,跳槽現象早已是屢見不鮮。面對這一情況,企業應首先致力于將員工職業發展納入企業人力資源戰略規劃之中,與員工共同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實現抱負的廣闊舞臺,積極引導他們在自身職業生涯中為企業創造績效和實現個人價值,有效建立起企業了解員工發展愿望、員工明白企業發展要求、員工與企業相互促進的機制和伙伴關系。只要能讓“80后”員工清楚看到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前途,企業自然就能贏得他們更多的信任,從而更好地留住符合企業價值理念的優秀員工。

      3.拓展溝通渠道,打造包容文化

      良好的人際氛圍有利于溝通,使人心情舒暢、效率提高。因此,企業要努力營造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包容的和諧人際關系,采用尊重、平等、關愛的方式與“80后”進行溝通,促進他們在企業中更好更快地成長,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一是倡導直白式溝通,少用過于保守含蓄的表達方式,避免拐彎抹角、故弄玄虛;二是倡導開放式溝通,摒棄那種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的說教,借助電子郵件、博客、微博、QQ群等工具,確保溝通交流既是自上而下、也是自下而上;三是倡導探討式溝通,在決策前鼓勵員工充分發表見解,坦誠與他們交換意見和看法,以保證決策的有效執行。當然,“80后”雖然自主性很強,但其身上卻缺少一份堅持和包容,如果他們發現企業文化與個人價值觀存在較大差異,往往容易選擇放棄。由于“80后”價值觀趨向多元化,員工隊伍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特征,所以在企業內部培育和塑造“尊重差異、包容多樣”的企業文化就顯得尤為重要。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911精品国产亚洲日本美国韩国 | 亚洲欧美黑人猛交群|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蜜桃冫 |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gv|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 五月天婷亚洲天综合网精品偷| 日本亚洲中午字幕乱码 | 久久青青草原亚洲av无码app| 亚洲A∨无码无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 亚洲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乱码 在线 | 四虎必出精品亚洲高清|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加勒比| 亚洲一本一道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JLZZJLZZ少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国产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综合日韩中文字幕v在线|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亚洲免费综合色在线视频| 无码国产亚洲日韩国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久久亚洲最大成人网4438|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欧洲久久久精品|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亚洲香蕉免费有线视频| 在线aⅴ亚洲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