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寫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標題要求直接、具體、醒目、簡明扼要。
3、摘要即摘出論文中的要點放在論文的正文之前,所以要簡潔、概括。論文應該怎么寫。
4、正文是畢業論文的核心內容,包括緒論、本論、結論三大部分。
5、緒論要明確、具體地提出所論述課題,本論主要闡述自己的觀點及其論據,結論要寫論證的結果,做到首尾一貫,同時要寫對課題研究的展望,提及進一步探討的問題或可能解決的途徑等。
寫論文就是說故事
多年活躍在一線科研領域的李篤中,有一整套論文寫作經,稱之為“瀑布模式”,是指從上而下宣泄而出的寫作,全文思路有跡可循。
他再三強調,做論文切忌面面俱到、連篇累牘,如果講了多事,一件沒講清楚,你只會得到一個結果:被拒。
“寫論文就是說故事。但這個故事非常嚴謹。目的是讓讀者接受你的主張,跟著你走。”
李篤中說,定了賣點后,作者的關鍵在于,確定文章的邏輯流動方式。
邏輯流動有兩種:演繹、歸納,但不要將兩者混搭寫作。
搞清賣點決定論文去向
在李篤中看來,賣點的大小,決定了你往哪個檔次的期刊投稿:
如果你的課題別人沒有做過,這樣的賣點沖著前三名的期刊去;如果論題重要,但是站在千人肩膀上的部分突破,這樣的文章,寫得好可以發到排名前20%~30%的期刊;要是你的實驗,只是微調實驗中的一個條件,比如材料、溫度等,然后得出不同的結果,那么就去三級期刊投稿吧。
這點判斷很重要。“如果論文的資質不夠,還往高端期刊投,你會當即被拒。”但如果好文章不去好的地方,李篤中覺得也很可惜。
論文賣得動還要有邏輯
李篤中在哈工大曾帶過一個博士,他的實驗久未達到預期效果,直到一個偶然情況出現,該博士終于如愿以償。針對這個過程,他選擇的寫作方法,就跟寫日記一樣:“一年前,我的實驗很不順,突然某天,我在倒掉的溶液中發現了一種晶體……”
當時,李篤中的第一反應是:完了,這樣的論文不被拒才怪。于是,李篤中用演繹法重新將論文組織為:“通過讀文獻和材料,我大膽推測,用反復實驗證明,結果很棒……”這篇文章最終被化學界頂級期刊收錄。
李篤中說:“這不是撒謊,而是讓每個數據點,都體現出作者無懈可擊的邏輯流動。”
在作前瞻性的課題研究時'首先要立題'而立題一定要新穎'最好通過查新'以確定待作的這項研究'他人是否作過'如果多人已作過并已有了明確結論'自己再作則僅是重復他人的項目而無新的意義。當然'在實際工作中發現了與前人不同的結果'此時為了進一步深入研究'仍可立題'其結果可能是一項重大突破或發明。立題后'繼之要對本課題作合理的設計'并且絕對要嚴謹。
在確定了具體的科研題目后'應按以下幾點去做并固定不變。
研究對象:要恒定。包括病人、對照健康人(志愿者)'某種動物或其他。這個欄目中'對人體最好不用“實驗”兩字'對動物或其他類可用“實驗研究”。對所研究對象的年齡、性別、條件等應當一致且固定不變'特別在病人組與對照組間的性別、年齡要相當方可。
研究方法:要新穎。檢測和治療方法切勿全部重復他人所用的內容'并且應由專人、專機完成。例如技術熟練者與新參加工作者的技術條件不相同'其檢測的結果則會出現人為的差異。又如儀器性能相差過甚時'所作結論會有一定的差異'否則作出的結論均一致'其可信性則值得考慮。
檢測指標:要準確。選擇容易觀察和意義明確的客觀指標。如觀察胎兒臍帶繞頸的時間'最好在分娩前'若距分娩時間較長'則其結果之可信性就不如分娩前。
若使其科學性強'檢測的指標要有旁證'如檢測診斷冠脈狹窄最好有冠脈造影結果的對比。診斷腹部某臟器之惡性腫瘤則應有手術病理或針吸細胞學的證實。這些在科研設計時應安排好。
研究結果:要有科學性。要按科研設計的目的研究和觀察'得出結果以統計學的客觀數據為結論'作為本項課題研究的結果最佳。
統計方法:設立對照組:要條件相似。為使結果更具有說服力'應設對照組'通過實驗組與對照組的結果對比'分辨出處理因素與非處理因素對研究結果的差距。處理因素包括對病人的檢測、治療方法、劑量等'非處理因素包括社會、環境等。非處理因素在兩組均相對一致時'例如'兩組間的年齡、性別均一致'檢測時期亦相同'如同在某一季節內等'其得出的結果才具有較高的科學性。
隨機化:要客觀。隨機化即研究兩種不同檢測方法、治療方法、用藥方法等對檢測或治療結果的觀察。隨機化是保持實驗組與對照組相對均衡的方法'即應用抓鬮、抽簽等方式。這并非按主觀愿望挑選'而是被研究對象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的'即每個對象都有同樣的機會被抽到。
樣本量:要大。樣本量越大'其反映客觀的真實性越大。病例組與對照組樣本最好各在30例以上或再多些。如常見的病例在觀察藥物療效時'最好100~200例或更多'對照組也應有50~80例或更多。如果某種新療法作鑒定性研究時'樣本量應超過200例。有時大樣本有一定困難'但應確保研究結果的科學性。樣本少時'要求:
(1)個體間差異不大;
(2)兩組間效應差異大(p<0.01)時;
(3)嚴格控制非處理因素;
(4)罕見或少見病例'例數可少到10例左右;
(5)特殊疾病可個案報道。
2、撰寫論文將自己所做的各種研究'予以真實的、客觀的作一總結和評價。但不應同于一般的工作總結。撰寫時應重點突出、簡明扼要'文字通順、條理清楚、用詞得當、數據可靠。一般論著不超過3000字(含圖、表及參考文獻)'短篇和個案500~1000字'綜述亦勿超過5000字為宜。
題目:立題應簡明確切。通常20個字左右'最多不超過26個字為宜。應能準確的反映出論文的主要內容。
作者:一般論著不超過5人;綜述1人'審校不應超過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結構式摘要撰寫'即:
(1)目的:本項檢測或研究的出發點。
(2)方法:所觀察或檢測的指標'如病人及對照組的數目、性別、年齡、病種'使用的儀器、探頭頻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
(3)結果:檢測或實驗方法得出的具體效果或指標'對比數據'最后結果'以及對上述各項的附加解釋。
(4)結論:本項目的觀察、研究或檢測后的總結性的定論。
關鍵詞:凡有摘要的論文皆應標引關鍵詞。關鍵詞主要自文題中選取'不足時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選用。選自論文所研究的目的、對象和涉及的新技術等。
(1)定義:可直接表達論文要點、中心內容和特征的詞。
(2)用途:提供檢索窗口。
(3)數量:3~10個'一般3個。
(4)詞性:名詞或名詞性詞組、形容詞性。而代詞、介詞、冠詞、連詞、情態動詞等皆不能作為關鍵詞。
(5)方式:按順序排列成關鍵詞索引。
(6)要求:用規范化檢索語言'即主題詞。應查閱中國醫學科學院信息研究所編輯出版的《醫學主題詞注釋字順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Annolated Alphabetic List.Me SHAAL)。當所用詞未查及時'可用同義詞、近意詞或關聯詞'并可配用有關的副主題詞'亦應查閱《Me SHAAL》副主題詞字順表〔1〕。
引言:應在250字之內。應概括簡明的敘述立題的理論依據'研究思路與基礎'國內外現狀'并應明確指出本研究的目標。
材料與方法(資料與方法):此部分是論文的基礎和關鍵。評價論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確定結果的標準。應寫明病人、對照組、所用儀器種類、探頭頻率、檢測的方法、藥物名稱(不用商品名)、劑量等。
結果:此段是論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檢測的最終目的'即所獲得的結果。此部分可分別用文字、圖表表示。可強調或摘要敘述本研究的主要發現。
結果應有充分的數據及對比性研究'最后結果應是科學的、合乎邏輯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斷或推斷的。例如:應用B超診斷胎兒臍帶繞頸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僅有診斷多少例的所見及數據'而無最后的分娩證實'這樣的文章則欠科學性。
討論:是論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應重點突出自己的新發現、新概念、新學說、新規律'及所作出的結論和觀點。對研究中所發現之不足處亦應說明'此外'可以提出設想或建議。
在書寫討論段時'應注意撰寫技巧'要簡明扼要、語言順暢、抓住重點、條理分明的表達出所要說明的主要問題'使讀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語化。
(1)討論之重點是應有自己的某些獨到觀點和見解'并將之講深講透'切勿僅重復他人的或眾所周知的內容。如:超聲檢查法對人體無痛、無損傷、價格低廉……。
(2)討論段與其他段相關聯'特別是結果段中的某些數據及最后的結果'用以進一步表明自己的觀點'但并不是結果中的數據又全盤搬到討論中'造成重復。
(3)討論中切勿引用他人文獻過多'更不要寫成:本研究結果與×××和×××的結果一致或符合×××的結論。一來是將論著寫成了綜述'二來是僅說明自己是重復他人所作。
(4)通常討論是文章中較長的一段'應突出重點'不要洋洋數百字'冗長的內容反而使該說明的問題模糊不清。此外'不要對某一問題尚未解釋清楚時'又另討論其他內容'使讀者費解不得要領。
昨日,面對醫生的不解與惋惜,蕭楓禁不住淚流滿面。他說,寫論文不是為拿博士文憑,而是看重提高水平,“為了事業,我不后悔”。
蕭楓是廣西人,出生于1976年,1999年從武漢某重點高校畢業,在南寧一大型農藥公司工作,待遇不錯。蕭楓認為自己更適合做科研,重回母校讀研。2006年碩士研究生畢業后,繼續攻博。
根據要求,蕭楓只需在國家核心期刊上發表兩篇論文,就具備博士畢業條件。他給自己定了更高要求:發表高影響值的國際SCI論文。
蕭楓讀大三時,身上曾起紅斑,治療后緩解,但每年春季都會發作。2006年讀博時,右側腰部長出一硬幣大小包塊。
上年底,包塊突然長大。2月底,蕭楓到武漢大學人民醫院就診,包塊大過一拳,形如蘑菇。接診的皮膚科醫生江珊經病檢,確診為T細胞皮膚淋巴瘤,屬惡性腫瘤。
江珊當即拉著蕭楓到腫瘤三科,主任張一橋表明利害:立即住院,T細胞皮膚淋巴瘤,早治不僅可控制腫瘤生長,還有治愈可能。蕭楓遲疑后離開了。
此后,多位醫生電話、短信催促蕭楓治療。“這么年輕的博士生,耽誤治療太可惜。”蕭楓回短信:論文修改最后階段,完成后再來,謝謝。
4月14日蕭楓才回到醫院治療。這時,腫瘤已擴大一倍,包塊大如兩拳,出現潰口流膿。醫生說,腫瘤發展到III期,治療更困難。
對提高教學工作質量的意義
學校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教育的實施主要是通過教師的教育活動來實現的,這種教育活動是一項系統工程,其中教學工作則是一個最活躍的子系統。教師的教學工作直接體現著社會對其成員的全面要求,既有對其群體成員的全面要求,又有對其個體成員的全面要求。這表明,教師的教學工作實質上是按照一定的社會需求目標而有計劃地培養人的工作。由此可見,作為一名化學教師,他的教學工作不僅僅是教會學生書寫幾個化學方程式,不僅僅是讓學生學會怎樣使用試管和點燃酒精燈,而是把自己的教學活動全部都置于滿足和實現社會需求這個基點上。能不能體現這個基點,正是舊的教書匠和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之間的根本區別。
我國是一個有兩千年教育史的國家,對我國歷史上優秀的教育家和思想家的教育觀點與教育理論需要批判地繼承。時至今日,世界上已建立與發展起來諸多教育流派,對它們應該給予恰當的分析和評價,以期吸收其合理的部分為我所用。勿庸諱言,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們當前的教育的確是落后了,雖然在近代我們也出現了一些優秀的教育家,但是卻沒有形成自己完備的教育科學體系,沒有屬于我們自己的教學論學派(不管是分科的還是普通的)。在當前,片面追求升學率和被扭曲了的唯智教育是一個巨大的陰影,在各個方面嚴重地影響著我們的學校工作。具有破壞性的應試教育代替了培養人才的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幾乎成了一種機制,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成為貫穿于普通教育中一根不應有的主線,干擾與阻礙著具有我國自己特色的教育科學體系的形成。這種狀況與我國蓬勃發展著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是不相適應的,與我們這樣一個社會主義大國的地位是不相適應的。
中國的教師應該有志氣。我們要善于繼承,勤于探索,勇于改革。在教學工作中堅持培養人才的素質教育,全面地實現教育的社會職能,艱苦地不斷探索,從日常教學的經驗積累開始,在不太長的時期內形成屬于我們自己的異彩紛呈的教育科學體系,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各種學派,從而為人才結構的形成作出貢獻,這是在完整意義上的提高教學工作質量。
任何一種理論的形成都是來源于實踐,來源于日常經驗的積累與升華,教育科學研究不僅僅是專業教育理論工作者的事,從事第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也是舉足輕重的方面軍。近來有的學校提出“以科研帶教改,以教改促科研”的口號,使教育理論的建設和教學質量的提高都獲得了令人可喜的成效。
教師天天處于教學實踐當中,發現問題比較及時也比較敏銳,對問題的解決也有比較強烈的企求,對教學工作的改革也有比較深刻的體會。而且,第一線教育教學工作所觸及到的方方面面,也正是教育理論中最切實際的研究課題。教育科學研究離開了第一線教師的工作實踐,將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將會成為封閉在象牙之塔內的經院哲學。與此同時,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如果沒有教育理論作依托,那只能是一種庸庸碌碌的工作,雖然辛辛苦苦,卻不能真正地從完整的意義上提高工作質量。正如馬克思指出的那樣:“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空洞的理論,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事實上,在教育學派的創建過程中,由第一線的教師建構起來是不乏前例的,許許多多教育理論家都是出身于第一線工作的教師。由此可見,那種妄自菲薄、無所作為的觀點,都沒有任何依據。
既然經驗的積累是形成理論的重要基礎,因而它在教師的工作實踐中具有突出的意義。所積累的經驗,應該有兩種屬性:
1.真實性
教學工作是實實在在的工作,容不得半點假象。從教學工作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經驗,理所當然地是確確實實的經驗,不能含有一絲一毫的“水分”,因此這種經驗在今后的自己或他人的教學工作中才可以被引用,才可以取得提高教學質量的實際效果,才具有可操作性。換言之,經驗的真實性是可操作性的前提,只有具備可操作性的經驗才是有價值的經驗,這樣的總結才有意義。與此同時,也只有這樣總結出來的經驗,才可以經過充分的積累與提煉完成理性的升華,進一步形成理論。
然而,有些經驗總結卻不是這樣。在這些總結中,說的與做的并不一致,往往是前者遠超過后者。甚至教師在有人聽課時事先對怎樣提問、怎樣回答都安排好了學生,這樣的課堂教學不過是演給別人看一場戲,事后卻依此總結出頭頭是道的“經驗”。這已然不屬于水平問題而是教師的職業道德和行為品質問題了。
2.科學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