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節水灌溉技術

      節水灌溉技術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水灌溉技術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節水灌溉技術

      節水灌溉技術范文第1篇

      關鍵詞:水田節水、灌溉技術

      中圖分類號: TU99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水田節水灌溉的現狀

      據2009年省水利廳統計,現有水田灌溉面積262萬hm2。全省平均灌溉凈定額6300m3/hm2,毛灌溉定額12000m3/hm2,大中型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0.5左右。5a間灌溉水利用系數提高了5%。灌溉水利用系數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兩個方面:①大中型灌區建筑物配套率有所提高,減少了跑、冒水量;②全省的節水灌溉面積有所提高,全省工程節水灌溉面積已達到20萬hm2以上,各類示范區的建設起到了有效的典型引導和帶動作用,工程節水面積大幅增加。除工程節水之外,我省以灌溉制度推廣為核心的非工程節水措施對全省水田節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經過15a的推廣,目前全省淺型節水灌溉制度已全面推廣,大水漫灌現象基本消除,田間凈灌溉定額從過去的7500~8250m3/hm2,降到了目前的6300~6750m3/hm2,下降15%~20%,僅此一項就節水40億m3/a左右,為全省水田的大發展、快發展創造了條件。特別是近年推廣的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將在淺型節水灌溉技術的基礎上再節水30%~40%,凈灌溉定額可降到4500m3/hm2以下,按灌溉水利用系數0.5計算,地表水毛灌溉定額可降到9000m3/hm2以下,這將為省的水田打開極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這項技術僅推廣10萬hm2左右,潛力巨大。

      二、對水田節水灌溉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提高

      盡管省水田節水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存在問題依然較多。

      1)各級政府對水田節水工作的重要性認識有待提高。根據省水資源公報,2009年全省水田用水總量為210億m3,占農業用水總量的95%,占社會用水總量的67%。預計到2015年,當水田面積達到333萬hm2時,按現在灌溉水平,全省水田用水總量將超過300億m3,地下水持續下降,部分河流出現斷流,一些地區或流域出現大面積渴水的現象不可避免。但是,目前各地對水田節水工作的力度還遠遠不夠,各部門投資還沒有完全形成合力,節水方面的宣傳教育沒有有效開展,一個全社會重視節水、勵行節水的氛圍沒有形成。

      2)節水灌溉工程基礎落后。省水田節水灌溉工程建設始于1998年,建設歷史很短,大量投資主要用于骨干工程和配套建筑物建設。全省468處灌區渠道工程中,有357處渠道屬于半永久或臨時性渠道,骨干工程和田間工程配套率在60%以下。因此,有限投資只能用于解決主要矛盾,節水工程投資很少,節水工程嚴重缺乏,灌溉用水浪費嚴重。節水灌溉面積僅占耕地面積的9%,大中型灌區灌溉水利用系數在0.5以下,節水灌溉水平較低。

      3)節水有效機制沒有建立。目前全省灌溉依舊實行年畝收費制,現行水價僅為成本水價的40%左右。水的商品性在地方政府和廣大農民中認識不足,體現不足。在農業稅取消后農民對繳納水費的自覺性嚴重不足。一個計量供水、按方收費,價格合理、自覺交費的良性機制沒有建立起來。灌區水價嚴重偏低,還造成灌區缺少工程維護費用,水管單位服務下降,供用水矛盾激化等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當前亟待進行水價改革,實行計量收費,建立節水新機制。

      4)對水田節水技術的推廣工作重視不夠。相對工程節水措施,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更直接、更有效、更省錢。但是近年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的功能嚴重下降,技術培訓、推廣網絡和人員嚴重不足,部分地區陷于停滯。部分地方政府和水利部門,重項目輕技術,重投資輕管理,對功省效宏的技術推廣工作重視不足。

      三、提高對水田節水灌溉的認識

      3.1深化認識,把節水灌溉作為戰略工程

      1)要把節水灌溉當作解決水資源持續利用的戰略工程來抓。從20世紀80年代起,我省水田面積飛速發展,2000年至今,全省水田新增87萬hm2,井灌水稻面積大幅增加。但隨著河道來水量逐年減少,地下水位逐年下降,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農業灌溉、工業用水、生活需水、生態用水“四水”齊增,勢必造成水資源日益緊缺,因此,必須把農業節水做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工程,認識抓好。

      2)要把節水灌溉當作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新要求來抓。水是社會發展的基本條件,是作物生長必不可少的因素,社會和經濟發展必須與水資源承載能力相適應,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必須以水定目標、以水定規模、以水定發展,通過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確定現代農業發展格局,要把節水工作當作促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手段抓好抓實。

      3)要把節水灌溉當作農業增產農民增效的新舉措來抓。幾年來,全省各地拓寬融資渠道,大上節水工程,建設了大量水田節水示范區,渠道防滲里程大幅增加,工程節水效果日益顯著,起了擴大面積、增加產量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作用。而且節水工程的建設,減少了渠道維修費用,縮短了灌溉周期,改善了農業生產環境,為“鄉村文明,生產發展”創造了條件。

      3.2配套推進,把節水灌溉作為系統工程

      節水灌溉體現了從源頭、經渠系到田間的全過程,為此,應實行工程措施節水與非工程措施節水并重,先進技術與傳統技術相結合,做到節水技術集成群體聯合,措施連用,形成完整配套的節水系統性工程。

      1)因地制宜,突出抓好節水模式設計――靠科技節水。工程措施上,按照田成方、渠成網、林成蔭、路暢通標準,大力建設防滲渠道工程;技術措施上,改變傳統灌溉模式,推廣控制灌溉節水模式;機制上,實行計量供水,推行按方收費,用水價杠桿調節供求關系;在節水模式化栽培上,重點推廣兩段式育苗、拋秧和缽體擺栽,實現水稻生產全程標準化、規范化。

      2)增加投入,突出抓好節水資金整合和項目實施――靠資金整合推進節水。1998年省水利廳首次建節水示范區,節水率達30%,取得了明顯的節水效果。為了發揮示范區的整體效益,該縣制定了全縣節水改造工程總體規劃,進一步明確了灌區節水發展目標和節水改造標準。在這一總體框架下,把農業開發資金、土地整理資金合理用于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形成了一個合力推進、競相發展的態勢,取得良好效果。新時期,各地應通過地方政府,加強各部門的資金整合,本著統一規劃、強化整合、渠道不變、各記其功”的原則推進節水灌溉事業的發展。

      3)搭建平臺,突出抓好節水灌溉試驗和示范――靠科技成果節水。2000年以來,全省各地以節水農業和綠色農業戰略為主導,通過建示范區、技園區,全力打造精品典型,有效拉動了節水工作的開展。特別是全省水稻控制灌溉技術的試驗示范,起到了節水、增產、高效、節能、減排的作用,推廣面積日益擴大,提高了科研成果轉化率,起到了投入少、周期短、見效快,工省效宏的效果。

      3.3強化領導,把推廣節水灌溉科技成果作為責任工程

      節水技術推廣成效的好壞關鍵在于各級領導,必須在機制上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必須攻破難點問題。

      1)從宣傳機制入手,典型引帶到位。部分農民文化素質比較低,思想比較落后,受傳統生產方式影響比較深,接受新的科技和新的生產方式比較緩慢,在這種情況下,要動員鄉村干部并啟發一部分文化程度較高的愿意接收新鮮事物的農民帶頭示范科技成果,并對示范戶進行重點扶持,重點指導,集中人力,集中精力搞好服務,做到推廣一片、穩定一片,效益一片。通過典型引帶,讓農民看到節水的效益,并通過他們的現身說法,使一部分農民由感性上的認識上升到理性上的認可,全面推動節水灌溉工作。

      2)從培訓機制入手,重點推進到位。采取分級、分批的辦法進行技術培訓,分縣、鄉兩級進行培訓。縣級集中培訓師資力量,各鄉鎮直接培訓到農戶;組織典型戶分批到水稻灌溉試驗站進行現場培訓,讓示范戶不但從理論上加深節水控制灌溉技術要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學會實際操作本領,通過田間、地頭言傳身教,讓農民掌握節水新技術。

      3)從指標機制入手,任務落實到位。要制定推廣計劃,層層落實推廣任務,明確縣、鄉推廣指標。各級干部要改變工作作風,深入一線,躬親引帶,真抓實干,為農民解決難題,為農民上門服務。

      節水灌溉技術范文第2篇

      關鍵詞:節水灌溉;噴灌技術;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0932065

      農業灌溉用水是將水源引入到田地,然后澆灌農作物,目前我國已有的節水灌溉體系包括調配水資源技術、節水灌溉技術工程、農作物節水技術和節水技術的應用管理。節水灌溉技術工程是節約農業用水的重點,節水灌溉技術工程中還包括防止滲漏技術、噴灌技術、管道運輸技術、逐步滲透技術、改進灌溉技術和對抗干旱灌溉技術。噴灌技術是澆灌技術中的重要技術,本文主要對噴灌技術進行分析。

      1 噴灌技術

      噴灌技術是利用水泵壓力或者不同高度的水流之間形成的水壓通過壓力管道將灌溉用水輸送到田地間,這些水再經過田地間的噴頭噴灑出來形成細小的水注,全方位均勻的落在農作物中,實現農作物的澆灌。噴灌方式最大的優勢是節約用水,減少人力,該方法適宜各種各樣地形土地。這種方法除了有優點外還有容易受風的影響和投資高的缺點。綜合該灌溉技術的優缺點,人們認為該技術的優點大于缺點,對水資源的節約有重要意義。

      2 噴灌技術的問題

      2.1 受外部環境影響大

      噴灌技術是通過地面的水龍頭旋轉噴射將水形成水滴裝噴射到土地中,水滴先落在農作物表面或者土壤表面,隨著噴灌的水量增多,水分逐漸滲透入土地,實現澆灌的目地。在噴灑過程中水滴重量有限容易受環境因素的影響,當外部環境的風比較大,可以將水滴吹到其他區域的土壤,甚至吹到更遠的地方,浪費水資源。當外部的溫度較高時,落在農作物和土壤表面的水滴容易增發,使灌溉的水量不夠無法達到預期效果。

      2.2 投資大推廣困難

      噴灌設備的安裝是一項比較復雜的工程,需要技術和資金的支配,當然技術也是需要資金來提供的。但是在一些貧困地區既缺少水資源,又缺少資金,導致噴灌技術實施非常困難。這就需要國家投入大量經濟到這個地方去,促進當地發展的同時節約水資源。

      3 噴灌的方式以及適用性

      3.1 固定管道式噴灌

      固定管道式噴灌是將主要走水的管道埋在地下,水流也直接在地下流動對土地進行灌溉,這種噴灌方式的節水效果不太理想,但是其灌溉效果十分明顯。而且這種灌溉方式不經過地上澆灌,受環境的影響小,可以適用于環境溫度高,風大的地區進行土地灌溉。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噴灌方式的投入非常高,這種灌溉方式主要節水的環節是在水的運輸過程,提高水資源的利用。

      3.2 半移動式管道噴灌

      半移動式管道噴灌的主要運水管道固定,分支的噴射管道是可以移動的,在分支處可以將管道拆接,以便于澆灌不同區域的土地。半移動式管道適合澆灌面積大的區域,可以根據不同區域土地干旱程度調整澆灌范圍,在很大程度上實現了節約用水的目的。但是半移動式管道有它的缺點,就是需要專業人員定期維護管理,防止分支管道的損壞,減少因管道原因提高的資金花費。

      3.3 中心支軸式噴灌

      中心支軸式噴灌是將分支管道的一端固定,而另一端就以固定一端為中點,呈環狀噴灌土地。這種灌溉方式的應用是有一定要求的,需要灌溉土地中沒有阻礙物存在,能夠使水資源分散到足夠大的范圍,主要適用于平原地區和大范圍的農場。但是中心支軸式噴灌面積只是圓形噴灌,一些邊邊角角的土地無法噴灌,這是這一灌溉方式的一個弊端。為了克服中心支軸式灌溉的弊端,現在科學技術研發了可以采用分支管道進行水平移動澆灌,澆灌面積不僅可以呈圓形,還可以呈矩形,方便了帶走邊角的土地澆灌。為了使灌溉方便,可以根據不同地形土地采用不同類型的灌溉方式。

      3.4 紋盤式噴灌

      紋盤式噴灌需要應用軟水管道,由軟水管道來供應噴頭噴水,軟管和噴頭是一個整體,軟管呈盤形圍繞在噴頭周圍,在灌溉時可以調節軟管的盤曲實現邊走邊噴。噴頭的噴射范圍可以進行調節,最大可以噴射到10m。這種噴灌方式適用于投資小噴灌單位范圍大的土地。

      3.5 滾移式噴灌

      節水灌溉技術范文第3篇

      一. 噴灌 水源工程、首部裝置、輸配水管道系統和噴頭等噴灌系統形式:管道式噴灌系統和機組式噴灌系統

      a管道式噴灌系統:以輸配水管網為主體,在我國使用比較廣泛。

      b機組式噴灌系統:結構緊湊,使用靈活,機械利用率高,單位噴灌面積的投資較低,在農業節水灌溉中具有廣泛的使用前景。

      二. 微灌

      微灌是利用微灌設備組裝成微灌系統,將有壓水輸送分配到田問,通過灌水去以微小的流量濕潤作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種局部灌水技術。微灌可以非常方便地將水施灌到每一株植物附近的土壤,經常維持較低的水應力滿足作物生長需要。微灌省水、省工、節能,灌水器的工作壓力一般為50一150kpa;灌水均勻度高,可達80一90以上;增產、對土壤和地形的適應性強。但微灌系統投資一般要遠高于地面灌;灌水器出口很小,易堵塞,敵對過濾系統要求高。微灌系統組成:水源、首部樞紐、輸配水管網、灌水器以及流量、壓力控制部件和量測儀表等。

      微灌系統形式:滴灌、微噴灌、小管出流灌和滲灌。

      a. 滴灌

      滴灌是利用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滴頭,或與毛管制成一體的滴灌帶將壓力水以水滴狀濕潤土壤,滴灌灌水器的流量為2~12L/h。

      節水灌溉技術范文第4篇

      關鍵詞:節水灌溉;田間持水量;灌溉指標

      中圖分類號:[TV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432(2012)-05-0185-1

      水分是作物得以生存的主要因素之一。它是作物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質原料,向作物體輸送營養的媒介,影響作物本身細胞一系列生物化學變化。因此水分條件適當與否,對作物的生長發育、產量高低和品質的優劣都有直接影響。吉林省人均地表水量為1428m3,只占全國人均地表水量2400m3的60%,畝均水量604m3,僅為全國畝均水量1849m3的32.7%。由此可見吉林省水資源貧乏。水資源在吉林省是十分珍貴的自然資源,應把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走節水灌溉之路,實施節水灌溉技術作為吉林省農業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

      1 旱田作物需水關鍵期

      需水關鍵期,是指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需水最多、對水分反應最敏感時期,通常稱需水關鍵期。這時作物生長發育處在生殖階段,結實器官逐漸發育到成熟,是形成產量的關鍵期,隨著水分增加產量也隨著提高。此時水分缺少,結實器官發育受阻,孕穗不充分、授粉不良、籽粒不飽滿,直至減產,此時嚴重干旱可減產50%。

      經過多年實驗研究,玉米需水關鍵期為拔節期、孕穗期、灌漿期。大豆需水關鍵期為分枝期、開花期、結莢期。高粱需水關鍵期為拔節期、孕穗期、灌漿期。谷子需水關鍵期為孕穗期、開花期。

      在需水關鍵期進行灌溉,灌溉1mm水量可使畝產增加2—5kg。

      2 旱田作物需水關鍵期節水灌溉指標

      作物節水灌溉指標,由當地氣候條件、當時天氣狀況,土壤含水量大小,作物的形態、水分生理和群體動態綜合因素來判斷,確定灌溉指標。

      2.1 播前灌溉

      吉林省西部是半干旱地區,春季干燥多風,降水少,3—5月降水量為40—50mm,十年九旱。播種時遇到春旱,土壤水分不足影響種子發芽出苗、缺苗和斷條,給農業生產造成了很大損失。因此播前灌溉,不僅能夠增產,滿足種子發芽出苗所需水分,同時還提高了播種質量,改善苗期營養條件,促進苗全、苗壯,為農業豐收打下有利基礎。播前灌溉,一般在播種前7—10天進行,灌溉定額為30—40mm。水資源貧乏的地方,應進行抗旱坐水種。

      2.2 旱田作物苗期節水灌溉指標

      各種作物在苗期由于植株較小,葉面積不大,蒸騰量小,需水較少。在調虧灌溉技術理念中,苗期是作物最佳的調虧階段。所謂調虧灌溉技術就是作物在干旱脅迫下,處在缺水對作物影響不大,甚至適當缺水能改善生理功能的生育階段。水分虧缺不一定降低產量,一定時期的有限缺水還可能產生補償效應。后期遇見干旱時,若干生理功能超過了一直充分供水的生理功能。所說“蹲苗”,能抑制禾苗徒長,迫使根系向縱深發展構成強大根系,增強抗旱性。使作物更好利用土壤水,從而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為產量豐收打下有利基礎。一般播前灌溉的地段,苗期不需要灌水。當田間持水量<40%,可進行小定額補充灌溉。苗期水分過大,可造成減產。田間持水量在55%—60%時產量最高。

      2.3 玉米豐產節水灌溉指標

      玉米各需水關鍵期灌溉指標,根據土壤含水量狀況確定。當土壤含水量降至適宜土壤含水量下限,定為灌溉指標。玉米拔節期,田間持水量

      2.4 大豆豐產節水灌溉指標

      采用需水關鍵期灌溉指標,分枝期田間持水量<60%,開花期田間持水量<80%,結莢期田間持水量<60%時進行灌溉,灌溉定額30mm。

      2.5 高粱豐產節水灌溉指標

      高粱需水關鍵期灌溉指標,拔節期田間持水量<55%,孕穗期——開花期田間持水量<80%,灌漿期田間持水量<60%時進行灌溉,灌溉定額30mm。

      2.6 谷子豐產節水灌溉指標

      谷子需水關鍵期灌溉指標,孕穗期——開花期田間持水量<70%時進行灌溉,灌溉定額為30mm.

      節水灌溉技術范文第5篇

      關鍵詞:節水灌溉;農田水利;推廣措施

      中圖分類號: TV文獻標識碼: A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水資源的使用日益緊缺,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業生產中,對于水的利用是非常重要的,沒有水農業的發展就無從提起。我國對于農業的發展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那么農業用水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如果沒有節制的進行農業的灌溉,將會浪費大量的水資源,所以要對農業灌溉用水進行技術上的改革,實行節水灌溉。

      一、當前農業節水灌溉存在的主要問題

      1、工農業高速發展,用水過多,超過了水資源承載能力,加劇城鄉用水矛盾,破壞生態平衡。

      2、建設規模過大,投資能力不足,許多灌溉工程未建成即投入生產運用;投產之后,又由于資金缺乏,設備不能正常維修養護,有效灌溉面積呈衰減趨勢。

      3、建成的灌溉項目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單位無自,使工程效益不能充分發揮。

      4、水利院校的教育和教材內容重視水工結構的設計理論,忽視管理科學與實踐。加上部分水利建設項目常以形象工程表現政績,而對項目管理及其效果缺乏監測制度和評價指標;所以,就形成“重工程、輕管理,重大型、輕小型,重骨干、輕配套,重建設、輕效益”的社會思潮。由此可見,農業節水灌溉項目建設,需要政府加大工程續建配套的財政投入,從長遠發展考慮,最根本的辦法是培養具有新知識和新思維的后繼人才。

      二、推廣節水灌溉的措施

      1、深刻理解發展節水灌溉的意義

      我國人口資源龐大且發展狀況不均,東南沿海經濟發展較快,城市居民聚集,而內陸部分農業人口所占比例較大,農業、農民、農村問題是我國緊迫需要解決的問題。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農業生產用地較大,用水量也巨大,為各個國家之首。每年用于種植生產用水約為4000億立方,是整個國家總用水量的四分之三,可為消耗巨大。然而有效用水僅占其中的25%~40%,浪費程度較高,而我國又屬于水資源缺乏國家。因此,在農田水利中進行節水灌溉不僅可以為我國節省大量水資源,而且可以提高農業生產質量,為我國進入現代化農業時代鋪平道路。

      2、推廣節水灌溉的主要技術措施

      ⑴平整土地,設計合理的溝、畦尺寸與灌水技術參數。植物種植對地表的要求首先體現在平實程度和土壤質量。這能夠保證作物種植的穩固程度以及含水量的多少,使作物生長發育保濕程度有所保證,此外需要進行儲水溝、壟等的標準化設計,設計出能夠合理放出水源的數據參數。這是增加用水效率和節水成效的必要手段。研究表明,在入畦單寬流量為3~5L/s時,灌水定額隨畦長而變,當畦長由100米改為30米時,灌水定額減少150~204m3/hm2;當畦長30~100米時,畦單寬流量從2L/s增加到5L/s,灌水定額可降低150~225m3/hm2。對灌區進行深層滲漏的對比試驗,灌水定額小于675m3/hm2,基本不發生深層滲漏;灌水定額825~990m3/hm2時,約有150m3/hm2水產生深層滲漏;灌水定額1350m3/hm2時,有一半水成為深層滲漏水。

      ⑵改進地面灌溉濕潤方式,發展局部濕潤灌溉。采用新的方法,在利用傳統灌溉優勢的同時改變其浪費水源,作業量大而效果不好的缺陷,進行具有針對性而非整體性的模式,這種方式節約了大量操作而由于蒸發引起的總水量浪費,并給作物用水增加一個緩沖余地,避免過多或過少,大大增加水的使用效果,并且讓植被根部得到溫和養護,使其向下發展,對于牢固植物,促進強壯生長等有良好效果。

      ⑶改進放水方式,發展間歇灌溉。改進放水方式,把傳統的溝、畦一次放水改為間歇放水,進行間歇灌(又稱波涌灌),被稱為80年代地面灌水技術的一大突破。間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狀推進,由于土壤孔隙會自動封閉,在土壤上層作為一個密閉的空間,水在壓力的作用下流速提高,在此情況下若初始水量相等的情況下,該技術下的水流速為普通方式的1倍到十幾倍,速度加快的條件下水向地下的流失量會相對減少,這樣的優勢體現在灌溉的均勻程度,節約用水,田間水利用系數可達0.8~0.9。

      ⑷改進溝畦放水設施。改進溝畦放水設施,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輸水)或地面移動閘門孔管(用于管道輸水)放水,這種方法自動化程度較好,避免了人工由于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導致的效率損失,這類器械在我國尚未大量投入使用,僅處于嘗試階段。

      ⑸大力發展節水保墑膜上灌。膜上灌是我國在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地面灌溉方法。它是將地膜平鋪于畦中或溝中,畦、溝全部被地膜覆蓋,從而實現利用地膜輸水,并通過作物的放苗孔和專業灌水孔入滲給作物的灌溉方法。由于放苗孔和專業灌水孔只占田間灌溉面積的1%~5%,其他面積主要依靠旁側滲水濕潤,因而膜上灌實際上也是一種局部灌溉。膜上灌形式有開溝扶埂膜上灌、培埂膜上灌、膜孔灌、溝內膜上灌、膜縫灌、格田膜上畦灌、膜側膜上灌等多種。膜上灌作物有棉花、蔬菜、玉米、小麥等。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結合后具有節水、保肥、提高地溫、抑制雜草生長和促進作物高產、優質、早熟等特點。

      三、完善節水灌溉的制度保障

      ⑴充分發揮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建立農民用水管水組織。一是讓農民自愿選擇正確的、適合自己的節水灌溉技術。二是在節水灌溉工程的投資上,應該采取政府扶助支持,建立節水灌溉專項資金,農民對不在政府計劃內的灌溉區域自主投資。三是從管理和產權上看,凡是能將工程產權落實到戶的,通過農戶獨有或規范的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形式,將產權明晰到個體農戶。灌區農民要通過成立灌溉用水協會,參與灌區制度改革和管理運行,增強灌區管理的透明度,讓農民交明白水費。

      ⑵加強管理,發揮水價對節水的杠桿作用。現在農村的節水灌溉設施普遍缺乏有效的管理,在使用過程中水資源浪費情況嚴重,因此在農村在實行水價的獎懲機制,實行水價定額制,以約束管理,節約用水。

      ⑶多渠道融資,加大投資力度。政府加大投資,企業助資,個人集資等,以多種方式加大對大中型灌區的水利工程建設,對陳舊的無法運行的老設備進行重新改造。引進新技術、新工藝,加大灌區的有效灌溉面積,大力加強農村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完善節水灌溉設備,并做好節水灌溉宣傳力度。

      ⑷完善土地產權制度,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進一步完善土地產權制度,保持現有土地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提高農民對節水灌溉工程投入的積極性。有關部門要制訂切實可行的灌溉發展計劃,要因地制宜地采用管灌、噴灌、微灌等節水灌溉工程技術。搞好優化設計,搞好示范,努力把成本降下來。

      ⑸加強技術培訓工作,完善質量檢測體系,加強農業技術人員的技術培訓,使其掌握節水灌溉設備的使用維修技術,同時完善節水灌溉設備質量檢測體系,確保把質優價廉的產品用到農田節水灌溉工程中去。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久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A片老|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噜噜亚洲a|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码AV|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一级二级三级不卡|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软件|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专区| 国产国拍精品亚洲AV片|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成人在线| 国产乱辈通伦影片在线播放亚洲| 亚洲日本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www| 亚洲午夜在线播放|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精品| 亚洲一级免费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VA片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激情五月色一区|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 亚洲av综合日韩|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亚洲中文无韩国r级电影|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男人的天堂一区二区| 高清在线亚洲精品国产二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手机|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v| 亚洲高清在线mv| 国产亚洲精品影视在线|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美女| 久久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