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起得比雞早

      起得比雞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起得比雞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起得比雞早范文第1篇

      1 主要會計科目的設置比較

      按照物流企業的特點和最新企業會計準則,物流企業進行成本核算時應設置的主要會計科目有“主營業務成本”和“制造費用”。物流企業成本中的直接費用,發生時直接記入“主營業務成本”;物流企業成本中的間接費用,發生時先歸集在“制造費用”賬戶,需分配時,再分配記入各項“主營業務成本”。

      產品制造企業成本核算時需設置的“制造費用”賬戶、“生產成本”賬戶等主要會計科目。對于能直接歸屬于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生產費用,可直接記入”生產成本”賬戶;對于不能直接記入各成本核算對象的各項生產費用,先記入“制造費用”賬戶,然后根據不同的分配標準,分配制造費用,分別記入“生產成本”賬戶。

      二者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主營業務成本”(損益類賬戶)和“生產成本”(“成本類)賬戶上,前者影響的是企業的經營成果,后者一方面影響的是企業的經營成果(當產品已銷售時,)另一方面影響的是企業的財務狀況(當產品還未銷售時)。

      2 成本項目的內容比較

      對于制造企業來說,產品成本對象的費用主要包括直接人工費用、直接材料費用和制造費用等。

      物流企業有其特殊性,它依靠的是大量的物流設置及現代化的物流技術,因此其成本構成中的直接人工費用、直接材料費用占的比例少,而間接費用占的比例較大,因此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設置的成本項目大不相同。其設置的成本項目具體包括有物流活動中的倉儲成本、運輸成本、裝卸搬運成本、包裝成本、物流信息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等。這一設置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在按勞務種類不同來劃分的。

      需要我們注意的是,制造企業中的成本項目是作為成本核算明細賬中的項目來設置的,而物流企業中的成本項目則是作為物流企業成本核算中的二級賬來進行的。如“主營業務成本――堆存成本”、”主營業務成本――成本”、“主營業務成本――裝卸支出”等。這應該是物流企業會計有待需要規范的內容。

      拿“主營業務成本――運輸支出”這一內容來說,其成本項目又包括有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其他直接費用和營運間接費用四個部分。這一體系的設置除了具體內容以外,與制造企業還是頗有些相似。這樣看來,物流企業的成本項目分了兩個層次,一是按不同的勞務種類劃分的,二是在具體勞務種類中又劃分不同的成本項目。

      3 成本核算對象的比較

      在制造企業中,各種成本計算方法的區別表現在各成本核算對象的不同上,而成本核算對象又是由生產特點和管理要求來決定的。在成本計算工作中,主要有三種不同的成本核算對象:產品的品種、產品的批別、產品品種及其所經過生產步驟。

      在物流企業會計中,以運輸成本為例,有以運輸車隊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有以各運輸工具為成本核算對象的(沿海運輸成本核算中)、還有按照運輸作業項目、運輸組織方式作為成本核算對象的等等。以裝卸成本為例,物流企業經營裝卸業務時,應根據機械化作業、人工作業分別核算成本。如以機械作業為主可只計算機械作業成本;如以人工作業為主,可只計算人工裝卸成本。對于一些大型配送中心,只是采用按月歸集實際費用,另外還有一些物流企業采用了按物流企業與客戶簽訂的每項企業為成本核算對象。

      4 劃分的界限及成本核算程序的比較

      成本核算中,程序是核算的根本,只要確定了程序,核算工作便已完成大半,好比是建房屋時搭好的“框架”。制造企業成本核算中,需要劃分的各種界限是:各種支出的界限、各期費用成本的界限、產品成本和期間費用的界限、各種產品成本界限、本期完工產品成本與期末在產品成本的界限。一般采用的成本核算程序是:生產經營費用的審核和控制生產費用在各個成本核算對象之間進行歸集和分配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之間進行分配。

      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程序中,需要劃分的界限是: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營業外支出的界限,物流成本與期間費用的界限,物流成本和非物流成本的界限。一般采用的成本核算程序是:由于物流業務的現代化,其經營業務涉及的范圍廣泛,其成本核算程序不一而定,有的成本核算程序基本與制造企業成本一致,如運輸成本的計算;有的則與制造企業成本核算程序不一致,如作業成本法的程序是:界定物流企業系統中涉及的各個作業確認企業物流系統中涉及的資源確認資源動因,把資源分配到作業確認成本動因,將作業成本分配到產品或服務中。

      5 成本核算期的比較

      成本核算期是歸集費用到成本對象的時間范圍。成本核算期有的與會計期間一致,有的與會計期間不一致。

      物流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是合同導向的物流服務,合同簽訂的時間有長短之分,如簽定的契約型合同,可長達5-6年,若是要等到該項合同履行完之后才能提供其成本信息,不符合財務會計的及時性原則。再說物流企業有的服務合同是短期的,特別是當物流企業提供適時制配送,在這種情況下,若以營運周期作為成本核算期,實務中是很難達到這個即時成本信息要求的。鑒于上述分析,物流企業應看成是服務業,采取與會計期間一致,至于時間跨度長于會計期間的合同,可以采用完工百分比法來確定其當期的成本。

      6 核算方法的比較

      而對于物流企業,關于其核算方法,有不同的說法,有按支付形態劃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具體表現為配送費、按運費、物流利息等;有按功能劃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具體劃分為包裝、配送、保管搬運、信息等;有按適用對象劃分并核算物流成本的,如把商品、地區、顧客或營運單位作為適用對象的;有采用作業成本法的, 也就是以作業為基礎,根據資源動因將企業消耗的資源分配到作業,以及根據作業動因將作業收集的作業成本分配到成本對象的一種核算方法。

      【參考文獻】

      [1]《物流企業會計》,王曉蘭主編,冶金工業出版社2011年6月第二版。

      [2]《成本會計》,魯亮升編著,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13年2月第五版。

      [3]高國云,白玉翠.物流企業會計成本管理研究[J].物流技術,2013,05:141-142+145.

      [4]百度文庫,《物流企業會計核算實錄》。

      起得比雞早范文第2篇

      摘要:敦煌壁畫藝術是中華乃至世界的瑰寶。敦煌早期壁畫由于社會歷史因素有其特定的形式和特點,本文試圖從早期壁畫題材的社會成因和其風格源流等方面進行淺析,以便我們能更好的認識和看待我們偉大的壁畫藝術。

      關鍵詞:敦煌早期壁畫;社會歷史;因素;風格源流

      敦煌石窟藝術是一個由建筑、繪畫、雕塑等多門類組成的藝術綜合體,莫高窟現存石窟429個,彩塑2400多身,壁畫數量更是蔚為壯觀,面積達到了45000多平方米。從前秦建元二年開始,歷經北魏、隋唐、兩宋,洞窟日漸增多成為佛教藝術的歷史書,偉大的文化寶藏。

      今天我們關注的是其早期壁畫。敦煌的早期壁畫一般是指從十六國開始到北朝期間的作品,最興盛當屬北魏了。敦煌莫高窟壁畫的內容是相當復雜的,形式也是多樣的。大體來說可以劃分為七類:佛像畫、故事畫、神怪畫、經變畫、佛教史跡畫、供養人畫像、裝飾圖案畫。早期壁畫的內容主要是以佛傳、本身故事和說法故事為主要題材,同時逐漸增加了因緣故事題材。所謂佛傳就是描述釋伽身前經歷和事跡的故事。本生是指釋迦前生,包括他做王子以前若干世的故事。

      那么早期為什么會以這些內容來創作壁畫呢?下面我們首先來分析早期壁畫的社會成因。

      首先我們回到當時的歷史場景中去。十六國后期,前涼被前秦消滅(公元376年),統一的河西就從此多事了。接踵而來的割據戰爭破壞了河西的安寧,帶來了死亡饑謹。政治動亂,生產的破壞,身心的痛苦使佛教在這時泛濫了。當然我們不能忽視本土的宗教信仰。在3到4世紀支配敦煌上層統治思想的是東漢流行的儒家今文經學與緯神學。兩漢的“天人感應,天人合一”在統治者那里得到鼓吹。民間卻盛行陰陽、占卜等迷信。緯神學在民間及統治階級的廣泛信仰為佛教的興盛打好了基礎。“對于深信殘緯數術的敦煌各階層民眾來說,再信佛教只不過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把唯心主義的信仰觀念改換一下形式罷了。”[1]戰亂的流離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誰不希望有像九色鹿一樣的人出現呢?所以早期壁畫那種救世主形象的壁畫故事無疑對人們有望梅止渴、畫餅充饑的效果,自然壁畫里就充斥著本身故事、因緣故事了。

      其次是佛教的禪修觀念的影響。中國早期佛教受到小乘佛教的影響較大,強調苦修苦練。洞窟成為僧人修行的地方,因此這些本身故事宣揚的因果報應和無謂的施舍無疑更能增持修行的法力。

      再次任何一門新生的宗教,以新生的力量向外滲透時必然要以最明了最簡單的方式讓人們了解然后接受。佛教經典本身是一門玄深的學問,如果讓人們去看經是很難推廣的,因此必須從簡單卻又有吸引力的東西學起。

      最后統治階級的意志也使這類壁畫得以興盛。如出現在西魏、北周時期的《五百強盜成佛圖》就是當時階級斗爭的折光反映。統治階級讓畫工創作這幅壁畫當然是有期意義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總之對于早期壁畫內容題材的社會形成動因是多方面的,應該多元化的去把握,這樣有助于我們更好的認清事物的本質,得出有意義的結論。

      下面我們對敦煌早期的壁畫淵源作分析。“敦煌美術之創始始于晉而興于北魏,實為此一流波之所激成。當時傳入的佛教美術大多來自印度,而印度自亞歷山大東征以后,在其西北建立許多希臘小國,到西元后一二世紀之間,印度佛教起了一次大的變動。于是混有希臘、波斯成分與固有的印度、希臘作風之犍陀羅派的佛教美術應運而生。所以這是傳入中土的佛教美術,也感受到了羅馬、希臘乃至波斯的復雜影響,也有了犍陀羅作風......其中也保留了一部分傳統的作風,自漢魏以來的藝術傳統形式,---西陲人民的生活方式。故前面我說,北魏畫風是以中國傳統的、象征的、寫意的裝飾趣味的結構,與西方寫實技巧互相融合,而成此中、印合流的特殊寫實的特征。”[2]我們不難發現敦煌早期的壁畫的成分是受外來的印度犍陀羅風格與中土本民族美術影響的。

      佛教傳入中國必須以本土民族喜聞樂見的形式才能得以推廣。《史記.平淮書》記載:“置張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開田官,斥塞卒六十萬人戍田之。”《漢書.地理志》“初置四郡以通西域,其民或以關東下貧,或以報怒過當或以悖逆之道,家屬徙焉。”從西漢開始大批的中原人世進入敦煌,漢族高度發達的經濟文化就在這里生根,漢學發達文化興盛影響著當地的思想意識。正因為有了漢化的基礎我們才能在壁畫里找到漢、晉繪畫的影子。當然敦煌受西域畫風也是有的,作為一個通西域的要沖經常是多種文化的集中地。很多西域人、印度僧人都曾云集于此,修法、譯經、傳道。“北魏以前佛教輸入中土,使中土人們的思想為之轉變,佛教藝術也隨佛教經典與僧侶俱來(東來高僧中,如吉底俱、摩羅菩提等,皆是擅長繪畫的印度人)使中國樸素的古代美術,初則加上了一層美麗的外衣,繼則類化為一種創新的作風。”[2]總之敦煌早期壁畫是古代印度、犍陀羅、西域畫風和漢民族美術的雜合體。

      那么在敦煌早期壁畫里中外風格是如何具體體現的呢?下面我就此問題具體分析壁畫中的中華風格和印度風格。首先我們來看看中原漢魏的美術風格對其影響。

      1. 敦煌早期壁畫的構圖形式源流分析

      以本生故事為例,比如《九色鹿本生》、《沙彌守戒自殺緣品》、《薩陲那舍身飼虎》等等故事,從外在形式看,基本上都是作橫卷式構圖,畫面都是以人物為中心展開情節,然后配上榜題,這些傳統都讓我們看到了漢代畫像石、畫像磚的影子。而且可以肯定的說,是從那里挪用過來的。從戰國的青銅器上就有水陸攻占圖;到漢代有磚石畫《荊軻刺秦王》,其畫面都是橫卷式的展開,每副畫一個故事情節,然后合并成連環畫的形式。第254窟的《薩陲那舍身飼虎》就是以人物薩陲那太子的形象為中心,五次出現在這一幅畫上。畫中“觀餓虎”“刺血”、“投崖”、“飼虎”、“父母哭尸”等五個情節,都以薩陲那為中心,整個故事的全貌和情節發展所需要的時空轉化,都是由人物的活動形象表達出來。這種構圖完全是中華古老的固有的構圖模式的發展。我們回過頭來看看漢畫《荊軻刺秦王》。畫面圍繞荊軻這個人物展開,荊軻的活動過程就象一幅卷軸畫一樣展開。《薩陲那舍身飼虎》不能不說是漢代磚石畫的繼承和發展。從畫面內部結構看,畫面“人大于山”、“附以樹石”的構圖方法,很容易讓我們想起這是繼承了漢武梁祠畫像石的傳統。人物與車馬的比例,位置都不難看出有《孔子問禮于老子圖》畫面的影子。從漢、晉的畫像石、墓室壁畫來看,人物是畫面的主角,構圖大多是有動態的人物羅列組合,其中的樓閣、車馬、山巒、樹石,則往往是有道具性質的東西,作為環境與情節的示意物,它們即不生動也不真實。空間比例,形象都是寥寥而已,完全是中國象征似的表現手法。“故古畫非獨變態有奇意也,抑亦物象殊也,至于臺閣樹石,車輿器物,無生動之可擬,無氣韻之可牟,直要位置背向而已。”[3]《薩陲那舍身飼虎》的“變態”和奇意也正是使傳統形式在表現異乎傳統的新題材時有所發展。我們從晉代的《竹林七賢》畫像磚來看,樹是抽象的,與人相比顯得很無足輕重的地位,但它的屏風似的功能卻異常明顯,這種充當分割畫面,轉移場景的作用在本生故事中顯現出來,而且隋代就更為明顯了。

      2. 敦煌早期壁畫的造型源流分析

      任何的造型藝術都是點線面的結合,從而形成一個圖象。“在形象塑造方面,早期壁畫繼承了十六國到北周的風格,各類形象帶有裝飾性,具有稚拙、簡略的特點。憑直感和印象勾畫形象,不求嚴格的形似、以神取勝,不注重對人物面部表情的刻畫,強調對富于情緒性的身體姿態的描繪,并加以夸張。”[4]當然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些特點。莫高窟第275窟的《尸毗王本生》里的人物是簡潔的,沒有表情完全是動態的表現。飛天、尸毗王的動勢盎然,把畫面表現得很古拙而生機昂然。敦煌早期壁畫的造型應該說線是中流砥柱,壁畫中往往采用鐵線描勾勒輪廓。起落無大的變化,但卻能生動活潑,使人體能呼之欲出。這些用線技巧讓我們聯想到由曹不興到顧愷之的用線特色。在早期壁畫里有許多現實生活場景的壁畫,如采果、汲水、修房狩獵等。這些壁畫更是中國傳統技法的表現,脫離佛教完全是中華風格的體現了。這些畫完全是線條的表現,寥寥幾筆一幅狩獵的場景被攝取出來,獵人張弦,馬飛奔,而麋鹿奪路而逃的那種緊張感躍然畫面之上。再結合戰國四川出土的畫像磚《弋射收割圖》圖中:蓮池塘邊,兩隱藏于樹下的射手,張弓欲射野鴨,野鴨似已察覺,驚飛而起。作品抓住動作達到的前的瞬間進行表現,這與敦煌早期壁畫中的狩獵圖的表達技巧基本上是一脈相承的。我們不能不為之震撼,不能不為畫工們的高超技藝所折服。對于面的塑造,早期的特點是明顯的。“在表現方法上還不注意重線的處理,卻集中到面的效果,如漢代石刻平雕法、銅器鏤嵌法。我們很清楚的看到人民藝術工作者在接受外來文化時還如何好好的保持固有的優良作風。”[1]這是針對張大千編號83洞的壁畫造型評議。在線與面的問題上中國是兼得的,二者共同促成了民族特色的平面式寫意構圖。

      3. 敦煌早期壁畫的用色

      走進洞窟我們會被如此絢麗多彩的壁畫所傾倒。現在我想探討的是關于壁畫顏色的中國民族的因素問題。我們知道中國是文人畫、寫意畫的天下,用色是不很被看中的,即使用也不太多,其實中國唐即以前我們的用色觀念還是頗有特色的,因此有人說中國繪畫與西方繪畫分道揚鑣始于唐代。早期壁畫畫面多以土紅色為底色,面部多用凹凸法暈染,北魏孝文帝改制后,中原畫風逐漸影響到敦煌壁畫,底色由土紅變白,原來渾厚古樸的色調變得濃麗鮮艷。總之敦煌早期壁畫的用色是由外到內的一個逐步轉變與演化融合的過程。

      上面談了敦煌早期壁畫的中國因素,下面再簡單的說說外來風格對早期壁畫的影響。我們知道早期的佛教美術是從印度傳過來的,而且主要是北印度的佛教美術。主要是中亞的思想融合希臘的美術而成的犍陀羅美術樣式,其特點是造像的頭發呈波發,鴨蛋臉;通肩大衣,袒右肩。佛教由新疆再到敦煌,顯然是受犍陀羅影響的。但是我們說過,一種外來美術必須以當地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出現才能更好的生存下來,那就必須對原有的形式進行改造。敦煌早期壁畫就是沿著這一規律傳承著。再通觀十六國到北魏時期的飛天,在莫高窟此時期的敦煌飛天深受印度和西域飛天的影響,大體上是西域式飛天。但這一時期兩個朝代的飛天特點也略有不同。 莫高窟北涼時的飛天多畫在窟頂平棋岔角,窟頂藻井裝飾中,佛龕上沿和本生故事畫主體人的頭上。其造型和藝術特點是:頭有圓光、臉型橢圓,直鼻大眼,大嘴大耳、耳飾環孬,頭束圓髻,或戴或蔓,或戴印度五珠寶冠,身材粗短,上體半裸,腰纏長裙,肩披大巾,由于暈染技法變色,成為白鼻梁、白眼珠,與西域龜茲等石窟中的飛天,在造型、面容、姿態、色彩、繪畫技藝上都十分相似。由于莫高窟初建時,敦煌地區的畫師畫工尚不熟悉佛教題材和外來藝術,處于摹仿階段,運筆豪放,大膽著色,顯得粗獷樸拙。

      總之敦煌早期壁畫是中外結合的典范。“早期壁畫是外來藝術有益的因素與我國線描造型和以形寫神等民族藝術傳統相結合的產物。在莫高窟早期的壁畫中,西域風格在漢晉文化的基礎上,還保持著明顯的特征......西域風格與中原風格在北魏后期、西魏、北周同時并存并相互融合,從而改變了佛教藝術的本來面貌,又使中國的傳統繪畫藝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新氣象。”[5]

      參考文獻:

      [1]史葦湘.敦煌歷史與莫高窟藝術研究[M].甘肅:甘肅教育出版社.

      [2]姜亮夫.敦煌--偉大的文化寶藏[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

      [3]張彥遠.歷代名畫記[M].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

      [4]張育英.中國佛道藝術[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起得比雞早范文第3篇

      近年來,智能手機領域的專利糾紛成為全球通信行業的熱點事件,專利訴訟成為各家企業擴大市場份額、打擊競爭對手和獲取高額專利費的重要市場競爭手段。在此背景下,中國智能手機企業也頻頻在海外遭遇跨國公司設置的專利壁壘,給企業的國際化進程抹上了一層陰影。

      一、智能手機企業遭遇國際化專利壁壘的現狀

      智能手機制造的一大特征是技術高度密集,一部智能手機涉及到的專利數量超過20萬,各種專利費用已占到出廠價的約30%,可見專利在智能手機市場競爭中的重要性。智能手機專利大致可分為標準專利和應用專利兩大類。其中標準專利又稱必要專利,是任何手機都必須使用的基本專利。標準專利在2G、3G時代就掌握在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高通等國外公司手中,到了4G時代,除了這些跨國公司,華為、中興、大唐等中國企業也掌握大量核心基礎專利。目前,智能手機領域的專利訴訟主要圍繞標準專利展開。另一大類專利是應用類專利,例如蘋果發明的滑動解鎖、多點觸控技術。相對來說這類專利重要性不如標準專利,其他公司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予以回避。

      自2010年以來,隨著規模高達 2000 億美元的全球智能手機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智能手機領域的專利糾紛愈演愈烈、專利戰火硝煙彌漫,蘋果、谷歌、三星、摩托羅拉、諾基亞、HTC等知名企業均被卷入其中;我國智能手機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的這幾年來,與跨國公司之間的專利糾紛一直不斷,出海較早的華為、中興在進入海外市場時遇到的最大障礙就是專利。2011年僅愛立信就同時在英國、德國和意大利向中興提起飽和式的專利訴訟,目的在于阻止中興進入歐洲市場。愛立信是全球通信設備巨頭,其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50億美元,在通信標準必要專利、核心專利、移動通信專利等方面都有數額巨大的專利儲備,已經獲得35000項專利。中興苦斗幾局后以合理代價和愛立信達成全球和解。

      目前受制于專利的缺失,以小米、酷派、一加等國產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新興品牌邁向海外的步子走得比較艱難。2014年12月11日,小米公司在印度被愛立信印度子公司告上法庭,隨后德里高等法院通過了一項單方面禁令,要求小米暫時不得銷售、推廣、制造或進口涉嫌侵犯愛立信標準核心專利(SEP)的相關產品。愛立信宣稱:“小米公司獲益于我們巨額的研發投入而拒絕為我們的技術支付合理的許可費用,這是不公平的。”不久,印度本土企業Micromax起訴一加公司在印度市場銷售搭載Cyanogen系統的手機,侵犯了其專有權,申請法院對一加手機營銷、銷售和進口禁令,并于12月17日得到了德里高等法院的批準。

      二、智能手機企業遭遇國際化專利壁壘的原因

      (一)長期以來中國市場對專利的保護意識和力度較弱

      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資料,全世界范圍內每年發明創造成果的90%-95%體現為專利,其中約70%最早體現在專利申請中。長期以來,我國企業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時,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擴大生產規模、降低產品成本以及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關注較多的環節是如何研發新產品和獨特的營銷方式,卻往往缺乏對知識產權競爭戰略的充分關注,在專利侵權與維權問題上投入的精力不足。

      此外,我國的專利訴訟環境過于寬松,判罰力度較弱,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對于有關專利侵權的判罰力度較輕;并且起訴方還要面臨巨額的訴訟費用,投入產出比低,這種較輕的判罰力度也打擊了海外專利擁有者在中國進行專利訴訟的積極性,使中國成了專利訴訟的化外之地。基于這種寬松的專利訴訟環境成長起來的中國智能手機企業,往往對于侵犯其他企業專利心存僥幸心理,自然難以適應國外嚴格的專利訴訟環境。

      (二)國內智能手機企業大都起步晚,專利積累特別是基礎專利的儲備少

      專利是智能手機行業的強大競爭武器,每項專利的背后都意味著龐大的研發經費、長期的研發投入和巨大的研發風險,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強力支撐。相對于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等老牌的手機廠商而言,我國的智能手機企業大都起步晚,存在研發投入不足,專利積累較少的問題,所持有的更多是外觀和應用功能上的專利,真正的核心專利非常缺乏。而很多手機領域的通用技術都早已被國外公司申請了專利,如諾基亞擁有的專利數超過10000件,這意味著任何手機企業的生產都已繞不開諾基亞。

      這些無法回避的基礎專利致使我國智能手機企業處于非常不利的被動地位,要使用這些壟斷性質的專利,只能被迫支付昂貴的專利許可費,否則一旦走出國門,就會成為競爭對手的攻擊目標,引發大規模的專利訴訟甚至禁售。因為專利儲備少,國產智能手機企業中興、華為、聯想等均需要向諾基亞、高通、愛立信另行支付手機售價約8%-12%的標準專利許可費,但是目前我國多數手機企業都沒有和這些公司簽訂專利授權協議,因此在進軍海外市場時就加大了陷入專利糾紛的風險。

      (三)跨國公司通過大規模的海外專利申請謀求巨額壟斷利益

      早在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海默和金德爾伯格就提出了壟斷優勢理論,初步闡釋了跨國公司利用其市場壟斷地位,通過知識產權壁壘提高其他國家企業進入市場的門檻,從而獲取壟斷利潤的現象。在智能手機領域,目前全世界80%以上的通信專利技術都掌握在高通、愛立信、諾基亞等企業手中;手機操作系統主要掌握在微軟、蘋果和谷歌等企業手中。

      這些跨國公司在國際范圍內通過大量申請專利獲得知識產權保護,從而迫使被許可方向它們繳納巨額的專利費。如高通在無線通信標準必要專利市場和手機芯片市場上占有支配地位,其征收的高額專利許可費被業內稱為“高通稅”,微軟對每部Android手機征收5~10美元的專利授權費,僅2013年就獲得了20億美元的Android設備專利授權費。跨國公司從壟斷中嘗到的甜頭越大,就越借專利授權的名義來謀取巨額壟斷利潤。

      三、專利壁壘對智能手機企業國際化的影響

      (一)影響智能手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我國許多智能手機企業起步較晚,專利儲備有限,當他們試圖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的時候,知識產權保護壁壘就成為難以克服的市場準入障礙,接踵而來的專利訴訟使其在激烈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從而為其國際化進程蒙上了厚厚的一層陰影。面對高額的訴訟費用和敗訴后帶來的昂貴的專利許可費,利潤率較低的智能手機企業勢必不堪重負,嚴重影響了它們的跨國生產與經營。

      以印度市場為例,愛立信收取的專利授權費為設備售價的2.5%,這筆不菲的專利授權費就成為了國內智能手機企業開拓印度市場的沉重包袱。

      目前印度是全球第二大手機市場,正處于功能機向智能機轉型時期,市場發展迅猛,消費潛力巨大。小米公司進入印度市場后,短時間內就獲得了較大的市場份額,發展勢頭良好。但是如今,在東南亞、印度等專利保護力度不算很好的國家,我國手機企業也開始遭遇跨國公司的訴訟,這必然將深刻影響我國智能手機企業的國際化進程。

      (二)對其他市場和其他跨國公司產生示范效應

      由于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被卷入知識產權糾紛,一旦同類案件大量增加,將對其他市場及其他握有知識產權的跨國公司帶來示范效應,給正在迅猛成長和謀求國際化發展的我國智能手機企業帶來巨大挑戰。

      例如,愛立信選擇在印度起訴小米,如果愛立信針對小米的訴訟能夠獲勝,那么蘋果、微軟以及諾基亞等其他掌握基礎通訊設備專利的大公司也很有可能效仿愛立信,在多個市場發起專利訴訟,引發對我國智能手機企業的全面打擊。同樣,如果小米在印度的專利訴訟中敗訴,必將殃及到小米新進入的新加坡、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等市場,而且會給正在印度等東南亞市場上發力擴張的金立、OPPO、TCL等諸多智能手機企業帶來負面影響。

      (三)影響其他智能手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

      目前,一部中國制造的智能手機,從芯片、存儲器、屏幕等硬件,到操作系統等軟件,絕大部分都采用進口產品,產業鏈條上的大部分關鍵技術環節,還掌握在國外智能手機巨頭手中。比如,高通和英偉達、夏普和康寧、索尼分別掌控著高端芯片、觸摸屏及攝像頭的專利,國產智能手機企業更多地只是擔任著組裝者的角色。

      對于一些專做海外市場的中國智能手機企業來說,一旦專利壟斷巨頭在它們的目標市場上利用專利或其他手段對關鍵技術進行限制,或收取巨額專利授權費、專利侵權費,或者采用臨時禁令、永久禁令將它們的產品擠出市場,就將直接威脅到這些智能手機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以深圳智能手機品牌基伍為例,2011年正是基伍沖進全球出貨量前十之際,它在印度突然遭遇了愛立信和諾基亞發起的專利訴訟戰,致使它在專利戰中深受重創、市場銷量銳減。

      四、智能手機企業如何突破跨國公司的專利壁壘

      第一,靈活運用各種專利戰略,迅速補強專利短板。對于我國智能手機來說,除了依靠自身研發獲得技術專利外,還應根據自身情況,靈活運用各種專利戰略迅速補強專利短板。首先是交叉授權。華為、中興、聯想、TCL等企業,憑借自身的一定程度的專利積累,可通過專利交叉授權的方式應對專利壁壘,如華為、中興兩大專利較多企業分別與三星、蘋果、愛立信簽署了一系列專利交叉授權協議。其次是專利收購。比如在TCL收購阿爾卡特、聯想收購摩托羅拉的過程中,專利收購是其投資并購的主要戰略目標之一,其中,聯想于2014年耗資29.1億美元并購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獲得了其擁有的約2300件發明專利授權和2.1萬項專利的交叉授權,有利于聯想進入歐美等成熟市場時獲得專利保護。

      第二,締結專利聯盟,聯合應對跨國公司的專利聯營。當前,隨著技術更新速度的加快,產品的技術集成度也越來越高,制造一項產品的核心專利技術更多的是被幾個跨國公司共同擁有。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慮,這些公司會將各自的專利技術組合在一起,建立獨特的產品技術標準體系和相應的專利許可框架,依靠集體力量實現市場壟斷,或進行專利打包許可,實現專利聯營。為應對跨國公司的專利聯營,我國智能手機企業也需要締結專利聯盟,對內專利共享,交叉授權。比如,小米等專利較少的企業,可以給予華為、中興等專利大戶適當的經濟補償,共同應對專利戰。專利聯盟成立后,如果外國公司起訴我國手機企業,聯盟就可以調查這家外國公司是否侵犯了聯盟內任何一家企業的專利,如果有侵權行為,專利聯盟也可以在國內起訴這家外國公司侵權,要求禁售甚至罰款,或者談交叉授權的問題。

      起得比雞早范文第4篇

      【關鍵詞】 中國出口;技術壁壘;對策

      一、技術貿易壁壘的概念

      技術性貿易壁壘(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技術貿易壁壘)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技術貿易壁壘主要是指WTO《技術貿易壁壘協議》規定的技術法規、標準和合格評定程序;廣義的技術貿易壁壘還包括動植物及其產品的檢驗和檢疫措施(SPS)(《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議》包裝和標簽及標志要求、綠色壁壘、信息技術壁壘等。

      技術性貿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成為發達國家限制市場準入的重要手段。技術壁壘是非關稅壁壘的一類,它以技術為支撐條件,提高對進口產品的技術要求,增加進口難度,最終達到保障國家安全、保護消費者利益和保持國際收支平衡的目的。

      二、中國出口貿易遭受技術壁壘影響的原因分析

      1.信息不對稱是導致企業受到技術貿易壁壘影響的重要原因

      技術貿易壁壘措施往往以高科技為基礎,致使技術水平不高的出口國無所適從。我國管理上存在著漏洞,對通用的國際標準和技術性管理措施知之甚少,對于主要貿易對象的技術手段更是缺乏了解,缺乏系統性的技術積累,缺乏預警分析人才,沒有建立一整套應對國外技術壁壘的技術預警與快速反應系統,無法對我國出口企業在宏觀上加以指導。TBT本身的不透明性更使得,我國出口在缺乏宏觀層次上的指導下面臨更大的困難。

      2.技術貿易壁壘的標準和制度不斷增多,涉及范圍越來越廣,要求也越來越高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標準體系有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和企業標準,標準多而雜,且在我國國家標準中只有10%采用了國際標準,技術標準整體水平相對較低。出口產品雖然符合本國的要求,但達不到國外相對較高的標準,這是我國不少商品由于不達標而被排擠在國際市場之外的根本原因。

      3.我國出口行業自身的弱質性

      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科技水平遠落后于發達國家,導致我國出口行業具有弱質性。這種弱質性導致我國出口產品主要為紡織、輕工和農副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生產條件較差,技術水平落后,造成出口商品質量不高,隨著全球質量水平和檔次的迅速提高,國際標準不斷提高,我國出口商品面臨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增加。

      4.我國企業防范技術性貿易措施的意識不足

      許多企業認為,技術壁壘是一種新型的國內保護主義,它設置了市場門檻,阻止了貿易的自由流動。許多企業片面地認為打破或跨越技術貿易壁壘是政府的事情,只有政府多協商、多談判,才能解決問題。有數據顯示:對國外技術壁壘采取應對措施的企業中,50%的企業收到了顯著效果。三分之二的出口企業遇到國外技術壁壘,只有三分之一的出口企業對國外技術壁壘有所了解,這表明我國許多企業對外國技術法規和技術標準缺乏充分的認識和學習,不能很好地適應國際市場要求。

      5.缺乏與國際接軌的產品標準

      一方面我國企業產品認證體制尚不健全,另一方面則受生產技術和質量管理水平的限制,難以達到發達國家的相應要求。要跨技術貿易壁壘之“坎”,企業除加強情報咨詢外,必須實施標準化。我國許多外貿企業的產品雖好,但因沒有規范的生產標準,而被外商放棄了訂單。

      6.《WTO協定》中的許多例外條文和漏洞,也為技術性壁壘的實施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據

      《貿易技術壁壘協議》中規定:任何國家在其認為適當的范圍內可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環境,只要這些措施不致認為在具有同等條件的國家之間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視,或成為對國際貿易產生隱蔽限制的一種手段。又如《實施衛生與植物衛生措施協定》規定:締約方有權采納為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的衛生和植物衛生措施,而且只要締約方確認其措施有科學依據和保護水平是適當的,就可以實施或維持高于國際標準、指南和建議的措施。這意味著技術貿易壁壘的建立具有很大的合法性。

      7.我國的出口技術服務體系還不完善

      構建技術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是商務部進一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實施“科技興貿”戰略,加快轉變出口貿易增長方式,優化出口商品結構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它的建立不僅對于幫助企業盡快了解和掌握國外市場準入的技術要求,跨越國外技術壁壘具有重要意義,對于引導企業主動提升自身技術水平,自主提高技術競爭力,逐步實現自主創新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我國于2006年才開始由商務部組織實施,起步較晚,相對力量較弱,出口技術服務體系還在逐步完善的過程之中。

      三、我國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壁壘的對策

      1.建立TBT預警機制

      技術壁壘的主要表現形式之一是信息壁壘。一國經常對技術法規和標準進行修訂,其它國家在信息不暢的情況下,按進口國原來的標準生產商品,在出口時就會遭遇“信息壁壘”。國家有關部門應盡快建立國外技術貿易壁壘的預警機制,收集、跟蹤國外的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措施,建立中國國家技術壁壘信息中心和數據庫,并及時地將信息反饋給有關部門和企業,讓他們做好防范工作,采取積極措施突破國外的技術貿易壁壘。

      各地區企業應盡快成立專門的機構,企業要重視對國外目標市場技術法規與標準的信息搜集。主動及時地從多種渠道了解自己產品在目標市場的最新技術貿易壁壘情況。如采購自己產品的進口商、行業雜志、相關政府網站、檢測機構等。在此基礎之上將本企業產品與自己的貿易對象國的各種標準和法規相比較,分析研究其差距和差異, 有的放矢地調整自己的出口產品結構,提前做好準備,以免到技術貿易壁壘正式實施時措手不及或產品出口后被召回承擔巨額的賠償和損失。

      2.加強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

      許多工業發達國家為了將本國標準的內容納入國際標準中,通過積極承擔ISO(國際標準化組織)委員會秘書處的工作等手段來達到保護本國利益的目的。我國參與國際標準化組織的活動顯得不夠,特別是在承擔ISO秘書處工作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在ISO/IEC (國際電工委員會) 現行的17000 多項標準中,由我國起草被批準的只有20多項,加上現在由中國起草正在走審批程序的共計50多項,只占到3‰。有關部門要認真研究發達國家標準化工作的動態,積極承擔ISO秘書處的工作,爭取將我國制定的水平較高的標準納入國際標準中,或在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標準期間充分反映和體現我國的意見和利益。

      3.應正確認識WTO規則

      利用我國入世后具有了全面參加世貿組織有關技術性貿易壁壘、衛生檢疫措施等規則制訂或修改的資格和發言權,及時認真的研究其它成員擬定的有關技術貿易壁壘、SPS等方面的法律、法規、標準,在其正式之前提出符合我國利益的修改意見,進而確保我國產品順利進入有關成員的市場。

      對于國外已經實施的過分的技術要求,要認真開展科學研究,掌握科學依據和有關資料,運用世貿組織有關規則和爭端解決機制打破其它成員為我國產品出口設置的不合理的技術性貿易壁壘。加強世貿組織技術貿易壁壘、SPS、DSU 等涉及技術性貿易措施糾紛和案例的研究,從中吸取有益的經驗和教訓,有理有節地磋商對外貿易爭端。

      4.積極申請國際認證及貿易對象國的認證,取得通往國際市場的通行證

      采用國際標準是沖破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一種有效手段,這在出口企業中已形成一種共識。企業要加強收集和研究各國和國際組織的技術法規、標準、檢驗與認證制度,把與企業出口商品相關的內容加以吸收,并制定到自己的產品標準中去,嚴格按標準組織生產,使自己的產品具有穿透對方技術性貿易壁壘的能力。

      建立適應質量管理科學和環保所要求的清潔生產需要的管理體系,從根本上保證中國出口商品質量和生產過程的環保要求能經得起國際上各類認證的考驗,通過貿易伙伴國的各種檢驗和要求,積極推行ISO9000族、ISO14000族質量管理體系和環保體系標準及注冊認證。

      5.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環保品質

      企業要轉變經營理念,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環保品質是突破技術貿易壁壘的根本途徑。促使其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生態型發展,實現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近年來,我國企業在保護消費者權益、生態環境方面,仍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為發達國家憑借各種環保措施和社會責任認證限制我產品出口留下口實,企業必須要統籌考慮企業利潤、消費者需求、環境保護這三個方面的需求。

      6.走知識產權發展之路

      企業要制訂品牌戰略和專利戰略為支撐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企業應保持產品在知識含量上的優勢來謀求產品的競爭優勢,只有掌握了過硬的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推出叫的響的民族品牌,才能在國際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有了知名民族品牌,就要樹立保護意識,強化商標保護意識。

      7.企業要組成產業聯盟

      企業要做大做強就要組成產業聯盟,增強抗擊風險的能力。在應對技術貿易壁壘時,大企業比小企業具有更大的優越性和抗擊能力。要通過市場競爭促進生產要素的適當集中,轉變我國大產業與小企業的產業格局。技術貿易壁壘往往影響的是一個產業,如果企業主間缺乏合作,就容易被各個擊破,陷入被動。加強企業間合作,組建產業聯盟,才能夠爭取主動,得到最有利的結果。

      8.開發新的貿易市場

      (1)深層次開拓發達國家市場。發達國家市場與我國有較強的互補性,盡管競爭激烈,仍然有較大發展空間。要進一步有重點、分步驟、深層次地開拓發達國家市場,盡快改變我國出口過分依靠日本、美國、歐盟的格局。

      (2)積極開發新興大市場。美國商務部把世界上增長最快、市場潛力最大的中國、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印度、印尼、韓國、波蘭、土耳其和南非等10 個國家評為“新興大市場”。據預測,到2010年,這些新興大市場國家進口將占世界總進口的1/4 以上。墨西哥、阿根廷等9 個國家應該是我國今后積極開發的新興大市場。

      (3)努力拓展暫時還不成熟的市場。我國物美價廉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非洲等落后國家和地區具有很強的競爭力,要學會在尚不成熟的市場中發現機會,擴大出口。

      起得比雞早范文第5篇

      一、企業價值創造模式的理論研究

      迄今為止,有關企業的價值創造已經出現了價值鏈管理、供應鏈管理及價值平臺等不同理論,并在信息化的有力支持下向價值網管理繼續發展。

      1.傳統價值鏈與虛擬價值鏈管理

      價值鏈(Value Chain)概念是邁克爾·波特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的。波特認為,企業的業務流程可以看作是一系列戰略性相關的活動,即價值鏈。在該理論中,價值鏈活動指向企業內部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方向由內向外,因此這種模式側重于對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價值鏈中的價值創造活動可以分為基本價值活動(Primary Activities)和輔助價值活動(Supporting.Activities)兩大類。其中,基本價值活動是有關產品的物質創造及銷售、轉換給買方和售后服務的各項活動。輔助價值活動是輔助基本活動并通過提供外購投入、技術、人力資源及各種公司范圍的職能以相互支持。

      傳統意義上的價值鏈被看成是一系列連續完成的活動,每種價值增值活動都必須基于特定的時間和空間進行。盡管波特也注意到了信息在價值鏈管理中的作用,但他把信息作為價值增值的輔助工具而不是價值創造的源泉。這些都大大限制了價值鏈在新經濟條件下的應用和發展。雷伯特與斯維柯拉(Rayport&Sviokla)提出了開發虛擬價值鏈的觀點。他們認為,產品和服務的信息不僅是企業資源整合的重要工具,而且成為企業利潤的重要來源。企業可以采用大規模信息技術系統協調它們在實物價值鏈中的活動,并用虛擬活動來代替實質活動,在市場空間中構造虛擬價值鏈。

      2.傳統供應鏈與虛擬供應鏈管理

      信息技術的應用弱化了企業邊界,使跨邊界的虛擬合作更為快捷和高效,從而大大提高了企業資源整合的深度和廣度。在這種條件下,面向企業外部資源整合的供應鏈管理模式(Supply Chain Management,SCM)應運而生。奧立弗與邁克爾(Oliver&Michael)最先提出了供應鏈管理的概念,一些著名企業如IBM、惠普、戴爾采用基于供應鏈的資源整合模式,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美國著名的電子商務研究權威卡拉克塔與溫斯頓(Kalakota&Whinston)指出,供應鏈管理包括訂單的產生、取得、完成及產品、服務或信息分布等的定位,企業在供應鏈中互相依賴而產生擴展企業(Extended Enterprise),原料供應商、渠道供應伙伴與顧客是其主要成員。

      供應鏈同樣存在于可感知的物質世界及由信息構成的虛擬世界,因此可以劃分為實物供應鏈和虛擬供應鏈兩種形式。傳統的供應鏈模型仍然將信息看作是價值創造的輔助形式,企業通過前后雙向的信息流來進行供應鏈和價值鏈管理。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樣使得虛擬供應鏈(VSC)韻出現成為可能,企業可以通過觀察、映射和建立新型的供應關系,利用信息技術在虛擬的市場空間直接創造價值流。

      3.價值平臺管理模式

      價值鏈的價值在于經由一系列價值活動使企業的成本下降或產生產品差異化,但忽視了利用主要活動啟動外部的資源網絡。針對這一問題,斯塔貝爾與弗杰爾德斯塔得(stabell&Fjeldstad)提出了價值平臺的概念及相關理論。價值平臺(Value Network)本身不是一個網絡,它給不同的顧客提供一個交換的技術平臺,這些中介性技術使不同獨立個體的顧客或供應商之間不必直接聯系而通過中介平臺實現不同時間或空間的交易活動。企業在價值平臺的活動中,彼此是同步且多層次的,其主要活動分為基本活動和輔助活動。基本活動主要包括網絡擴充與合同管理、提供服務的相關活動以及網絡基礎架構的維持等;輔助活動包括網絡基礎架構的發展、服務發展(客戶合約的修正、品牌維持及新服務的提供等)以及與價值鏈活動一樣的其他輔助活動,包括企業基礎設施、人力資源管理、技術開發和采購等。

      4.價值網管理模式

      要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企業就必須同時對內、外部資源進行整合,價值網(Value Nets)正是基于這一研究和應用現狀出現的新型價值創造模式。大衛·波維特(David Bovet)等根據對價值鏈和供應鏈的研究進一步提出,價值網是通過應用數字化的供應鏈管理構造的由顧客選擇機制所驅動、符合顧客選擇條件的迅捷彈性系統。創造價值網的企業(或事業單位)是圍繞著顧客形成的內側同心圓。企業通過電子集成設備準確地收集、評估和整合顧客信息,有效地控制顧客接觸點(Touch Point),以提高顧客的滿意度和企業獲利能力。他們認為,企業要成功打造價值網誡非易事。企業可以通過商務的電子化提高顧客反應能力和系統集成能力。價值網管理模式的基本框架包括五種基本要素,即價值主張(Value Proposition,主要有超值的服務、便利的解決方案和企業定制等)、營運范疇(Scope)、利潤獲得(Profit Procurement)、 戰略控制(Strategic Control)以及執行力(Execution)等。其中,價值主張和營運范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獲利能力,利潤獲得代表企業資本的運用效率,而戰略控制和執行力則代表企業保持持續競爭優勢的能力。企業只有綜合運用上述五種要素,才能進行卓有成效的價值網管理,通過對企業內部資源和外部資源的優化整合在未來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二、價值創造理論的演變對我國零售企業的啟示

      加入WTO后,各種大型賣場、超級市場、便利店、專賣店、倉儲中心及社區店不斷出現,促進了我國零售業的快速發展,進而推動了我國零售業態的日益完善。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06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6萬億元,是改革開放初期1978年的近50倍。2007年1月到11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突破8萬億元,同比上升16.4%。我國零售業的快速發展,客觀上要求企業依據國內外價值創造理論與實踐的演變,構建更為合理的價值創造模式。

      1.認識傳統價值鏈管理模式的局限性

      傳統的價值鏈管理模式側重于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不利于零售企業識別和發掘價值創造的增長點與變革點。(1)價值鏈理論很容易局限于在行業或企業內部進行思考,而零售業的行業特性決定了企業只有在更廣闊的視野范圍才能找到關鍵點所在;(2)價值鏈理論很容易讓企業過于關注成本而不是通過資源再造去創造更多的價值;(3)價值鏈理論很容易讓企業為最大化地獲取利潤而簡單地追求規模擴張和運營效率的提高;(4)價值鏈理論很難讓企業及時進行戰略調整和變革,從而導致企業在單一的商業形態中進行無差別的競爭。

      2.構建基于流通領域的產業供應鏈

      價值鏈管理和供應鏈管理是兩種性質相異的價值創造活動。價值鏈指向企業內部,供應鏈則指向企業外部。供應鏈管理是在全球制造業出現企業經營集團化和國際化的形勢下提出的新型管理模式。供應鏈的提出彌補了價值鏈只注重企業個體分析的缺陷。供應鏈管理通過前饋的信息流(需方向供方流動,如訂貨合同、加工單、采購單等)和反饋的物料流及信息流(供方向需方的物料流及相伴隨的供給信息流,如提貨單、入庫單、完工報告等),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模式,即對整個供應鏈系統進行計劃、協調、操作、控制和優化等各種活動的過程,形成一種嶄新的價值創造模式。

      3.塑造資源整合的動態價值創造模式

      價值網管理的出現,使企業能以更加客觀的態度審視傳統價值創造理論。價值網提供了一種立體的空間思維模式,它突破了傳統價值鏈管理以至供應鏈管理中的線性溝通,即由“供應商-企業-顧客”的價值遞增模式而轉變成網絡內成員多向溝通、全面價值共享的模式。它把所有的網絡成員(包括供應商、顧客、互補者甚至替代者)都納入到企業的運營范疇之內,因而是一種全面資源整合形成的全新動態價值創造模式。

      三、我國零售企業價值創造的策略

      目前,國內零售業正面臨著加入WTO和知識經濟導致的消費者價值觀的多元化、信息科技應用的迫切性等因素的沖擊,筆者提出以下策略:

      1.加強基于核心環節的價值鏈管理模式

      零售企業價值鏈管理的核心環節在于強化基礎設施、財務管理、賣場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1)基礎設施中應加強對公司規模(涉及停車位數量、賣場面積、產品種類、分店家數等)和企業資源(服務資源包含保全及監視系統、倉儲中心、消防系統等:無形資源主要有自有品牌開發、地點選擇、交通便利等)的控制。(2)零售企業應特別重視財務管理,如資金調度與管理、財務風險管理、成本控制能力等變項。(3)賣場管理主要有賣場動線設計規劃、異常管理(缺貨、負毛利、負庫存、滯銷、耗損)、提品多樣化等。(4)人力資源管理方面則主要涉及職工職業生涯規劃、專業技能訓練、員工績效與薪酬系統等。

      2.建立基于信息手段的供應鏈管理系統

      零售企業的信息管理主要包含電子交換系統(EOS)、電子數據交換系統(EDI)、快速響應系統(QR)、管理信息系統(MIS)、價值網絡(VAN)、顧客反應系統(ECR)、決策支援系統(DSS)、單品管理信息系統(POS)、全球定位系統(GPRS)等。同時,零售企業應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電子商務、網絡營銷等高科技性質的零售方式,從而緊跟時展潮流,迎合國際化競爭的需要,更加便捷地滿足顧客多樣化的消費需求。

      3.完善全面價值共享的價值網管理業態

      價值網管理模式要求零售企業摒棄傳統被動的單向盈利模式,建立集顧客、供應商、零售商于一體的動態整合體系。為此,零售企業不僅要推出包含會員制、促銷活動或優惠措施、節慶促銷等措施提高顧客價值認知,而且應確保賣場商品種類繁多,讓消費者實現一站式購物。此外,零售企業可根據設立地點搭建周邊商區,設立專店如專業藥店、傳統美食店、兒童游戲區等,形成休閑及購物的最佳賣場。同時,根據所在社區特點,通過服務不同層級顧客、附加設施、快速展店、改變營銷渠道以及參與社區公益等建立自選超市、連鎖店、便民店、倉儲商場專賣店等不同形式的零售業態體系。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A人无码成A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乱码一二三四区国产| 亚洲天堂一区在线| 综合自拍亚洲综合图不卡区| 婷婷亚洲久悠悠色悠在线播放|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区爱AV |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 中文字幕亚洲无线码a|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美女视频网址|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国产精品| 亚洲午夜久久影院|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亚洲女人影院想要爱| 91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xxxx18|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蜜桃|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 亚洲乱码av中文一区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一区|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不卡影院午夜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下载| 亚洲高清偷拍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亚洲av综合色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