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關于春天的日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說到春游,大家都不會陌生,春天去游玩。我想有許多
人和我一樣:又喜歡春游,又討厭春游。喜歡意思是可以去玩了,很容易明白玩怎么不開心?討厭意思是又要寫日記了,很容易明白,寫日記是每個人都討厭的事,我也不例外。但是春游可是一學期只有一次(有秋游)的,所以我認為明天還是一個高興得日子。
明天就春游了,高興得我們忘乎所以。在下午第三節作文課上,當王老師一提、一寫這兩個字,大家又興高采烈得說了起來,王老師問《xx的春游》,大家舉起了手說了起來,有的說高興,有的說盼望,有的說激動,以上幾點我都同意,但我還說了一個討厭,為什么?因為還要寫日記。(幾乎所人都寫日記。)關于地點的問題,老實說不知道,昨天說去瓜埠和玉帶(不知玉帶在何方),今天說去瓜埠石柱林,到低去哪里,明天才知道。希望明天可以去一個好玩的地方。我特別希望玉帶,因為我從來沒聽過玉帶這個名字,嘿嘿!聽這個名字,一定很好玩!
不說了,我要睡覺了,許個愿:祝明天開心,還有不暈車!
江蘇南京六合雙語學校五年級:李菁
一、寫話內容貼近學生生活
《語文新課標》中提到“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根據這一要求,老師結合低年級學生天真無邪、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富有情趣、樂于表達等特點,引導學生參與活動,從中感悟,從而表達真情實感。
1.結合節日寫話
節日來臨之際,引導或帶領學生參與到節日當中,使學生在節日的活動中感受節日的氛圍。學生親身經歷節日過程,體驗其中的樂趣,學生在寫話中便有感而發。
在母親節來臨之際,我校開展了為媽媽送花活動。在學生開心之時,我乘機問他們,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有母親節嗎?學生的思緒一下子拉到了與媽媽生活的情境之中。進而我又說:“媽媽在生活中為了我們付出無數的艱辛,同時給予我們無微不至的關懷,你們想用什么樣的方式回報自己的母親呢?請把你最想說的話寫在小卡片上送給媽媽,如果想動手做就親自去做吧?!睘榇宋议_展了一次寫話《媽媽,我愛您》。
2.走進大自然,體驗變化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平日老師引導學生多注意觀察季節帶來的變化,觀察景物、人物活動的變化等,同時教師帶領學生親自到大自然當中去感受、去體驗,然后在讓學生把自己見到的和想到的寫下來。這樣不但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審美情趣,同時也使寫話的內容更為生動。
在學完第一個主題多彩的春天時,我便布置任務,讓學生注意觀察天氣、景物、人物活動,然后組織了一次綜合實踐活動《找春天》。我先帶領學生到校園周邊去找春天,讓學生了解到春天帶來的變化。學生興趣十足,積極投身到尋找春天的情景之中。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說春天,鼓勵學生用上積累的關于春天的詞語,在說景物時也適時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說,指導學生把話說通順,說完整。說完以后讓學生把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都綜合在一起融入畫中,融入到優美的春天的樂曲之中。學生對于春天的感受深刻,自然寫出的話也較生動!
3.創設課文情景,打開學生想象的翅膀
學生的寫話能力的培養與提高也取決于教師平日的課堂教學。課堂中很好的利用教材創設情景,比如帶頭飾表演、創編課本劇、結合課文內容設計語言訓練點等,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培養學生表達能力及想象能力。這也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提到的“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這一要求。
在學《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課時,我通過創設情景,帶頭飾表演,使學生深入了解課文后,結合課文內容我讓學生續編故事。學生有了一定的故事情景,編起來也很容易,能夠很快就把心里所想的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有了這樣的故事情境,學生的寫話就不難了。
二、采用各種形式,創設條件,推動學生進行寫話練習
《語文新課標》中提到,“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學生自主寫話的條件畢竟有限。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有利的條件,為學生更好地寫話服務。
1.寫話專項練習
老師為學生制作符合兒童情趣的寫話練習,在練習中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大膽表達,在寫話中運用平日積累的好詞好句。在這個過程中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為了提高學生的寫話能力,我利用課余時間到處收集材料,找到適合于低年級學生寫話的內容,有的打在電腦上,有的刻在蠟紙上,然后制定成冊。因為內容實踐性、趣味性很強,學生非常愛做。寫話的形式有:(1)想象性寫話,如“假如我是一條小魚”“我的心愿”等;(2)創設情景想象寫話,如剪貼動物放在情景中讓學生來寫,看圖想象寫話;(3)看單幅情境圖和多幅趣味情境圖,這些圖片有的是學生喜聞樂見的童話故事,有的是和同學們息息相關的生活情境;(4)學生實踐活動的寫話,如制作剪貼畫,為學校制訂美容計劃等。這些寫話形式新穎,富有趣味性,學生見了就喜歡,在興趣盎然之中指導寫話,學生自然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2.制作手抄報
動手去找、去畫、去摘抄,這些都是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從二年級開學我便帶領學生辦手抄報。學生年齡較小,雖然布局不是很美觀,畫得不是很漂亮,可是學生收集材料,從材料中摘抄,結合摘抄去設計版面,這些都在培養著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比如收集信息能力,閱讀能力、選材能力、想象能力、審美能力等,這也在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寫話的能力。
3.寫日記
針對對低年級學生寫話,《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的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倍昙夐_學以后,我便著手培養孩子寫日記的習慣,以培養學生寫話能力。剛開始學生不知道怎么寫,有的同學就寫一兩句話。我鼓勵學生想到什么就寫什么,看到聽到什么就寫什么,而且不必非要寫今天發生的事。學生便不覺得寫日記難了,有什么心事很愿意寫下來。有的同學還在堅持寫日記。這樣也為學生的寫話打下基礎。
三、激勵評價,促進寫話的積極性
寫話的激勵性評價很重要,通過激勵性評價可以培養學生寫話的興趣和良好的寫話習慣,進而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同時也為以后的習作都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為了激發學生寫話興趣,展示學生寫話水平,我又把學生好的寫話內容,精心設計排版編排成“星星小報”,并打印出來,每月出一期,做到人手一份。早晨我讓學生互相讀一讀小報,找出自己從中最喜歡的部分讀一讀,說說哪里寫得好,哪里可以修改得更好。學生興趣較高,每次寫話都很認真,希望上面能有自己的大作。在這個過程中也提高了學生寫話興趣,特別培養了學生寫話的能力。本學期我們還制訂了《寫話之星》和《我的心里話》小冊子,把學生好的寫話片段或日記登載上面,讓學生都能體驗到寫話帶來的成功,以此培養學生寫話自信心。
【關鍵詞】中職生 作文教學
一、加強方法與技巧的訓練,樹寫作信心
多數中職生寫作文,不考慮立意是否明確,選材是否恰當,謀篇布置是否合理 ,寫出的文章無中心,無新意,章法雜亂,對此,我采用以下方法引導學生訓練。
1.注重作文立意的訓練。文以“意”為主,“意”是文章的主題,是文章的核心與靈魂。所以文章要有針對性,要新穎,要深刻。那么該如何立意?然后命題訓練。如:關于“落葉”的話題,讓學生學立意。學生們很快說出“落葉歸根”“落葉知秋”。能不能以小見大的思考這道題?我問。學生們經過思考后,有的說:“落葉不是無情物”“落葉象征生命的結束”等等。那有此又想到了什么?學生們為難了。我順勢啟發:表現了一種什么精神?“鍥而不舍的精神”學生們興奮的說。對!立意就應該這樣,層層深入地挖掘。只有挖掘的深,立意才會新,立意新的作文,才有價值,才使人愛看?!?/p>
2.講究遣詞造句,力求文筆生花。在中職學生的作文中,有相當一部分語言直白,干癟乏味,讀起來不生動、不形象,有的甚至還缺乏準確性。因而應讓學生從語言的規范、簡明、連冠、得體上加強訓練。學會根據文體、語境來遣詞造句、行文成篇,其次要學生注意自己的文采,既靈活運用富于變化的句式,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使語言多姿多彩,形象生動,增強語言的抒情效果。還要讓學生重視語言的感彩,要求語言表達要有鮮明的情感傾向。我多次從學生的作文中摘取例句,讓學生修正。如:將“看著那一串串帶著香味的花朵,我們便忍不住了,比我們大的,早爬到樹上大把大把地往嘴里塞,而我們上不去的只有請求他們能失些焉。”改為“兒時,看著那一串串白人,帶著香味的槐花,忍不住大喊:‘好哥哥,給我摘一串’”。通過修正練習,學生們感到既學到了修改句子的本領,又領悟到運用語言的感彩對增強文章生動性的作用。
3.教學生構思作文,學會布局謀篇。寫作文要講究思路清晰,邏輯嚴謹,層次分明,詳略得當,首尾照應,過渡自然。為表達主題尋找最好的行文格局,力求文章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為了達到目的,教師應教會學生構思作文的方法。根據學生寫作能力的差異,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只要求結構完整,有的可從技法上提出高層次的要求,比如:“先抑后揚法” “散珠連綴法”“借題發揮法”等。不管是文章結構或技法運用,都選好例文,讓學生模仿構思。對學生的仿作,教師認真批改。再以學生的作文為例,上好評講課,有效地提高學生布局謀篇能力。
二、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學會積累素材
學生掌握了作文的方法與技巧,就是揭開了作文神秘的面紗,有了打開銹鎖的鑰匙。但只熟練掌握寫作方法與技巧還不行。要想言之有物,有常變常新的寫作源泉,要多觀察生活,思考生活,積累素材。這方面最好的方法是倡導學生寫觀察日記。寫觀察日記是天常日久的事情,貴在堅持。“處處留心皆學問”,只要堅持寫日記,記下你三年活生生的中專生活,那就積累了大量素材,如:春天到了,讓學生觀察春雨、春花、春滿校園,奇妙的季節等。要求學生運用學過的寫作方法練筆,抒發自己對春天,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觀察學校組織的“慶五?一、迎五?四”大合唱比賽,觀察一場籃球比賽等。經過反復指導練習,學生們的日記開始言之有物了。在他們的日記中出現了《樹葉的回音》《好友成群》《感動是一種養分》《在異鄉的寒冷里》等生活氣息濃,真情實感強的觀察日記,展現了他們那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和善于思考的聰慧大腦。
三、讀天下好書,寫個性文章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只有讓學生多讀書,才能提高他們的文學素養,提高作文水平。因此,中專老師也要在指導學生讀書上下功夫。首先,讓學生反復品味所學課文內容,牢記優美的課文章節或語句,理清作者的思路,掌握課文的寫法,然后作仿寫練習。如學完《合歡樹》,讓學生寫《我的母親》;學了《我的空中樓閣》讓學生寫《我的……》等。直接將所學課文的寫法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其次,多讀一些課外短文。如《讀者》《中國青年》《智慧背囊》等,這些刊物有許多情文并茂,生動活潑的好文章,很適合中專生閱讀,從中不僅可以讓學生學到不少鮮活的詞語和寫作方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陶冶他們的情操,開闊他們的視野,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再次,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多讀名著,細致地了解社會各階層的人情世故,了解不同社會的社會實質。使自己能洞明世事,人情練達。
讓學生多讀天下好文章,既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又可學到不少的寫作方法,領悟做人的真諦,作文時就會文思泉涌,游刃有余。
但愿普天下所有的老師都能用尊重、用溫和、用愛心、用情感去感動學生,都能得到學生的認可,都能收到孩子們的紙飛機,寫滿了祝福與期盼的紙飛機!在三尺講臺前真正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供大家參考。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1那天是教師節。
上課時候尚老師很親切的問候所有的同學教師節快樂,我們是未來優秀的音樂教師。第一節課,一改常規的老師講述這門課程的重要性以及相關的事項,我們一起看了這樣一部電影。
看完后幾天 ,電影里的音樂以及故事一直在心里來回的縈繞, 在孩子們幾乎灰色 沒有希望,充斥混亂暴躁。校長老師刻板乏味條,謾罵和體罰是師生之間唯一的交流。通過暴力手段想制服學生。然而這些孩子在馬修老師到來之后的命運改變,是不可想象的。有愛,我們都能感覺到。孩子們開始唱歌的時候,我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毛孔都張開了。那是一種無與倫比的享受,很久沒有聽到如此動人的聲音了,天籟之音完美的闡釋孩子們現在的心境與改變。不再打架、不再搞惡作劇。因為心里有了善,有了感恩,有了愛和希望。馬修老師的力量是巨大的,他或許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到來會給孩子們帶來什么樣子的變化,沒有想過升級,只是想從心里最深處來保護,呵護這些孩子。只是因為他們還是孩子。
當愛的力量遇到音樂時候,這些孩子美妙的歌聲從窗戶飛出時,傳到每位的心底,這些孩子從心底表達的感情,是以前任何時候 沒有表達過的。
這張照片中馬修憨厚可掬的神態,眼睛里流淌的溫情,和孩子們一張張快樂的笑臉,心里那種暖意,不禁忍不住淚流滿面,故事的構架和音樂把我們的靈魂抽走,當馬修教師被迫離開時后漫天的紙飛機時候i,我回頭看了班級的同學,好多都在流眼淚。馬修老師最喜歡的小兒子,在最后跟他走時候,我的心理特別的舒坦,就像自己有了孩子,可以去照顧他一樣。
電影是一個造夢機器,是我們在現實繁雜的社會中獲得某種力量和解放,在前行的道路上得到慰籍。愛永遠不會被忘記,而寬容,理解又是一位合格教師的必要素質。當我們充滿愛的力量躬身前行時,我們會擁有某種力量,在愛中繼續著我們的道路,用音樂來凈化我們以及孩子的靈魂。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2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馬修到一家學校擔任學監,這個學校被成為池塘之底,這個學校由調皮的孩子,殘忍的校長,冷酷的教師,嚴厲的制度構成。馬修懷著一顆仁愛之心看待這些孩子,對學校殘忍的“行動—反應”制度深惡痛絕。他熱愛音樂創作,他用愛心關懷孩子,在他的執著下,費盡心思組成了一個合唱團,為他們譜曲,用音樂引導他們的心靈。當然,最后的結果是音樂凈化了孩子的心靈,也對他們的人生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這部影片采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皮埃爾后來成了指揮家,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伙伴派皮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馬修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派皮諾當時是個孤兒,總在周六的時候等在大門口,希望父親會來接他。后來馬修被學校解雇了,當他要登上汽車的時候,派皮諾一路奔跑趕來,要馬修帶他走,馬修先是拒絕,后來又不忍心,回來把派皮諾帶走了。派皮諾的執著是有道理的,那天正好是星期六。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為校長的粗暴殘忍而憤恨;為孩子們曾經不幸的遭遇而惋惜;為孩子們遇到馬修而慶幸;為馬修的善良真誠而感動;為杭莫治的改邪歸正而釋懷;為佩爾諾的執著堅守而歡欣。
我的記憶深處從此烙下了一個不可磨滅的情節:當馬修神情黯然地離開學校大門時,收到了曾經是頑劣甚至邪惡的學生在卡片上寫滿了的思念與祝福,那一雙雙揮舞著的手訴說著留戀與不舍,這一刻,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臉,我十分感動!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3一群被世人厭惡的孩子,遇到一個天使般的老師,救贖的靈魂找到了心中的夢想,終于唱出了來自天堂的聲音,這就是放牛班的春天。一位熱愛音樂有著音樂天賦的代課教師用他對孩子們的愛感化了這一班問題少年冰冷、殘酷的心……
電影中孩子們憂郁而又充滿期待的眼神始終印在我的腦海中,怎么也抹不去,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去了父母的佩皮諾,他的那雙明亮的眼睛卻時刻顯露出憂郁與期盼,他每天都會靠在大門的鐵柵欄上,目光眺望著遠方,他是多么希望父親的身影出現在自己的視線中啊!可是事實已是無法改變的了。孩子們的心靈被鐵血校長嚴重扭曲,他們沒有四季。在他們的生活中,只有冬季。
可是從這一天開始,一切都變了,一位名叫馬修的老師來學校代課。這里的大部分學生都很頑劣,院長一見到孩子犯錯就會把他拉去關禁閉,可馬修老師不喜歡院長的這種教育方式,他盡自己所能去保護孩子極強的自尊心。這些孩子中有一個單親家庭的孩子——皮埃爾,他經常捉弄別人,還侮辱院長、老師,干了數不清的壞事。然而,馬修老師每時每刻都在關注著他,終于,他發現皮埃爾在獨唱方面有著極大的天賦,他的歌聲簡直是來自天堂的聲音。于是,馬修老師耐心輔導皮埃爾,最終老師的愛還是感化了他頑固的心靈,他感受到了溫暖,經過不懈的努力成為了一名著名的音樂家。
看完電影很長時間后,孩子們那純潔的天籟之音還久久地縈繞在我的心頭。這就是法國影片的那種淡淡的,而又回味悠長的味道,使人的心靈受到震動,也受到了洗滌。這部影片形象地刻畫出了孩子們的心理,最后在馬修老師走的那極為平淡的環境中,紛紛揚揚落下的紙片和從窗戶伸出的許多只能看到半個胳膊的小手卻讓我極為震撼,這就是被感化的心靈。憂郁的小佩皮諾最終也跟著馬修老師離開了學院,找到了屬于自己的溫暖。讓人喜悅和感傷。
來自天堂的聲音,從這群少年口中傳出,這無疑顯示出了放牛班的春天——天真純潔、可愛善良,每一個音符中都帶有春天的氣息,讓我們感受這春天的氣息,這來自天堂的美妙聲音……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4很有幸,借著學校組織的教學研修時間,能和老師們一起欣賞了這部法國影片——《放牛班的春天》,一起感受著一個學監和一群問題學生之間發生的雖平淡卻又令人感動的故事。我們所有的教師都帶著幾乎虔誠的心去看完這個電影,感動之情溢于言表。
這部影片采用了倒敘的方式,當年合唱團中的領唱莫杭治后來成了指揮家,因為母親病逝回家的時候,當年合唱團的伙伴佩爾諾來找他,給了他一本馬修的日記。而馬修則在日記中記載了這感人的一切。這部電影雖然沒有華麗的服飾和背景,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但純純的音樂,很空靈,它貫穿著整部影片,使觀眾在天籟般的童聲中欣賞著電影,這是本影片的一大特色。
《放牛班的春天》感動了很多人,這就是電影藝術的魅力,好電影就是能讓人感動,因為電影里面有我們在現實中很難得到甚至得不到的東西,比如一個能為你人生指引的老師或者是一個伯樂。馬修是一個禿頂的老師,他其貌不揚,但能在制度下盡自己所能為孩子干點事情。他喜歡音樂,于是他便開始用音樂來教化那些問題少年們,藝術的確有其自身的魅力,但尊重同樣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課堂上他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的那一鏡頭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這一小小的舉動包涵著對學生的尊重,真正看到了平等的師生關系,而現實中的我們又有多少人能蹲在課桌旁和學生講話呢?而馬修老師以其溫和的作風改變著什么,讓整座學校師生之間的對立緩緩消散,除了那個刻板的校長,但在某一刻他那冷酷僵死的心何嘗沒有松動過呢?這就是尊重的魅力、溫和的魅力、情感的魅力、愛的魅力!用愛心可以試著感化迷失的羔羊,否則只能驅使迷失的羔羊步入極端,那個被冤枉的孩子蒙丹最終用同樣極端的方式來回贈給寄宿學校。毀損的不止是校舍,還有那個孩子早已殘缺的心靈,這便是以暴制暴的結果。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這部影片,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撼。感謝學校的安排,使我又受到了一次良好的師德教育。在感動之余,我也得到了深刻的啟示:在我們的教育教學中,應該看到:學生都有自己的優缺點,關鍵要看怎么去挖掘,怎么去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優點天賦潛能和愛心,孩子才能很好地成長起來。因此,這部影片值得我們觀看,更值得我們品味。
放牛班的春天觀后感范文5今天我觀看了一部好看的電影,名為《放牛班的春天》。其中不一樣的老師克來蒙馬修帶給了我深深得震撼。
克來蒙馬修是一個才華橫溢的音樂家,因為當時所處的年代,他不能發揮自己的才華,只好去當一所男子寄宿學校的老師??墒?,他的日子并不好過,這里的學生調皮搗蛋,都是一些“問題學生”。聰明的克來蒙馬修并沒有像校長、其他老師那樣利用懲罰來管理學生。因為他深深知道,這樣是不行的。于是,他用音樂來管理班上的學生,令班上的學生全都回心轉意,露出了自己的本來善良的面貌……
看完了影片,我也情不自禁地被這位老師的行動折服,心中暗想:“因為他獨特的教學方式,并不使用懲罰和獎勵,而是利用音樂去鼓勵學生自己做好一切。因此自然是事半功倍。怪不得他的學生們在他臨走時都很懷念他?!本瓦@樣,這位老師用音樂的力量,讓這些“壞孩子”都變成了聽話優秀的孩子們。茫茫人海中,能夠遇到這樣一位好老師,真是這群孩子的幸運。
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老師。我們班敬愛的孔老師就是這樣一位好老師,她只需要一個眼神,或者輕輕一拍,就能夠讓某個不專心聽講的同學立刻服服帖帖,專心聽課。這是因為孔老師對我們十分溫柔,她平時都是笑容滿面,對每一位學生都十分關心。
一、在勞動實踐中體驗
為了利于學生開展勞動實踐活動,針對城區學校校園占地十分緊張的實際,用小花盆種植蔬菜,每四五個人一個花盆,從種植品種安排從花草蔬菜的種植到管理,從收獲作物到分享勞動成果,每一過程都滲透同學們的勤勞和辛苦,每一階段都經歷同學們的困惑和挫折,每一環節都記錄同學們的成長和成熟。充滿生機的片片綠色,長勢喜人的累累果實,使小花盆蔬菜成為同學們喜歡光顧的地方,成為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在勞動實踐中,同學們在收獲了書本上難得的知識的同時,更收獲了勤勞的品質、合作的精神和閃光的智慧。
二、在生活角色中體驗
“要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須親口吃一吃”。親身體驗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環節。只有體驗過程、享受過程才能讓學生收獲比知識和經驗更重要的東西。活動中,我們十分注重學生體驗中錘煉品質、體驗中培養習慣、體驗中放飛希望。如低年級的《小鬼當家》,學生先當小記者,觀察爸爸媽媽一天的主要工作和做的事情,將最辛苦的一個場景通過寫一寫、拍一拍、畫一畫、讀一讀等方式記錄下來,再由“今天我當家”這一過程來體驗。在獲得豐富感悟的基礎上,通過歌曲演唱等形式表達對父母的孝敬之情。日常生活中通過“節水小衛士”、“衛生保潔員\小小低碳倡導者”等活動,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實踐“小小的我,讓生活更美”,引導學生發現真善美,抨擊假惡丑,通過親身實踐,做文明使者,為集體爭光,給生活添彩。“軍營中快樂磨練”、“我展示我精彩”、“我競選我自信”、“蘊萃文學風”、“我來秀球技”等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學會奉獻,在奉獻中體驗快樂,在快樂中收獲成長。再如以“鍛造有強度的人生”為主題的校外教育活動,更是讓學生獲益匪淺。通過活動培養孩子們“自理、自律、自強、自尊、自信”的良好品質和集體主義精神,促使他們成為身體強壯、心理健康、人格健全的“陽光少年”。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加了一系列的陽光少年實踐活動?!坝屡手榉濉薄ⅰ按┰饺颉迸囵B學生自我挑戰力;“龍舟競渡”、“兩人三足”培養學生團隊行動力;“游歷智慧大道”拓展學生的視覺空間;隊列訓練磨礪學生意志與體能,觀看軍事電影更讓學生學會了多角度看人生。
三、在開放活動中體驗
豐富多彩的開放活動讓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驗挫折,感受成功。我們開展的“我奉獻我快樂我成長”的系列主題活動,包括“愛心接力棒”、“感恩在行動”、“編織綠色的外衣”、“追思中珍惜豐福”……這些活動使學生在實踐和行動中感受困難與挫折,深化對人生磨難的認識,學生終身難忘。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動手實踐和親身體驗,而有些活動環節無法在課堂或校園實施,必須走出校園,深入社會,必須打破課時限制,有足夠的空間作保障。對此,我們提出了三個原則,一是堅持課內指導與課外實踐相結合的原則;二是堅持課時分散與集中靈活機動的原則;三是堅持合作探究與自我體驗并舉的原則,確保活動目標的有效達成。如高年級的《有趣的生長統計》、《學種向日葵》,前者要求每3天測量1次蒜苗的高度,對15天生長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后者則要求觀察向日葵播種、生長、開花、結果的全過程,還要適時拍照,以日記的形式記錄向日葵在生長過程中,自己發現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整個過程大約要100天的時間。綜合實踐活動與生活融為一體,活動即生活,生活即教育,使綜合實踐教育與生活常態相互滲透,互相呈現,學生收獲的不僅有知識、能力還有更多的樂趣和自信。源于學生,源于課堂,源于校本的綜合實踐活動使孩子獲得了更多的實踐體驗的機會,也更具針對性和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