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小蘋果樹請醫生

      小蘋果樹請醫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蘋果樹請醫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小蘋果樹請醫生范文第1篇

      有一天,小蘋果樹的爺爺生病了。

      小蘋果樹非常著急,突然喜鵲來了,小蘋果樹連忙去問:“喜鵲姐姐能不能幫我一下呀!”喜鵲姐姐說:“你爺爺有什么病呀?”小蘋果樹說:”可能爺爺身體有蟲子。”喜鵲姐姐說:“很抱歉我不會,說完就走了。“小蘋果樹可難受了。后來又一只貓頭鷹大哥飛來了,小蘋果樹連忙去問:”貓頭鷹大哥能不能幫我爺爺治病,我爺爺身體有蟲子。”貓頭鷹大哥說:“對不起我是晚上開工的。”說完就飛走了。小蘋果樹看見一只啄木鳥連忙問:“啄木鳥小姐能不能幫我爺爺治病我爺爺身體有蟲子”啄木鳥聽了馬上用小尖嘴啄了一條小蟲。后來小蘋果樹的爺爺漸漸的恢復了身體,小蘋果樹和他的爺爺非常感謝啄木鳥。

      他們說:“你真是一個好醫生!”

      小蘋果樹請醫生范文第2篇

      【關鍵詞】口語交際;類語言;有境;在場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16-0030-02

      【作者簡介】沈爭,江蘇省連云港市東??h實驗小學(江海,222300),高級教師。

      日常交際中,很多學生會用一些習慣性的聲音“嗯、噢、啊、哎喲”等表示應答;用笑聲表示高興;用鼓掌表示支持;用表示悲哀、難過;用嘆息表示后悔、遺憾等。這類沒有固定意義的有聲語言以及一些無聲的舉止行為、表情動作,在口語交際中可以表情達意、溝通交流,我們稱之為“類語言”。類語言是語言表達的個性化表現,它不同程度地反映了學生對交際內容的理解,促進交際雙方的表達和交流。類語言能使學生很快地沉浸在相應的情境和角色之中,自然地進入交際的“場”。

      一、價值尋繹:類語言適度介入小學生口語交際的意義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培養學生傾聽、表達和應對的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痹诮虒W實踐中,教師適時使用類語言能有效地激發學生語言表達的興趣,促進學生對有聲語言的內化和吸收,提高學生口語交際的情意態度、參與意識和表達能力。

      1.類語言可以提高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

      類語言用法靈活多變,它能巧妙地表達感嘆、招呼、應答,表明態度、刻畫人物、傳達感情、烘托環境、渲染氣氛等。學生在交際過程中大膽地使用類語言能有效地激發交際雙方交流的積極性,教師適時地鼓勵學生使用表情、動作類語言,能有效地提高學生交際的情意態度。

      2.類語言可以培養互動雙方的參與意識。

      交際活動中,類語言伴隨著有聲語言適時展現,巧妙運用,有助于學生對交際話題的理解和表達,充分調動交際雙方參與的積極性。

      3.類語言可以有效促進學生的在場交際。

      言語的表達是有規律的,“歲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遷,辭以情發”。交際過程中適時使用類語言,能給交際雙方留有思考的空間,入情入境地表達自己交際時的心境和心情,“聽者”聽其音而會其意,融入角色,學會表達;“說者”聲情并茂,富有感染力,交際雙方很快擺脫“忸怩、拘束、造作、害羞”等不良的交際行為,從而大方得體地交流。

      二、策略探尋:類語言――讓學生交際從“有境”走向“在場”

      1.兼顧“形式”和“內容”,發展個體語言。

      (1)表情型類語言。在教學蘇教版一下口語交際《小蘋果樹請醫生》時,筆者首先創設情境,播放《小蘋果樹請醫生》的動畫片,引導學生猜猜故事中的人物會說些什么,然后根據角色,五人一組,分別扮演小蘋果樹、大蘋果樹、喜鵲、貓頭鷹和啄木鳥,模擬角色進行對話。女生扮演的角色多數是小蘋果樹、喜鵲,她們用“、皺眉、哀嘆”表達自己的著急和請求,用“舞姿、笑容”表達感謝;男生扮演大蘋果樹、貓頭鷹和啄木鳥,他們用“哎吆、哎吆”表示用力捉蟲,用“篤篤、篤篤”表達應答……學生巧妙運用類語言,將口語交際中人物的對話表演得妙趣橫生。

      (2)動作型類語言。動作型類語言能引導學生進入輕松和諧的交際情境,實現言語交際的個性化表達。筆者指導學生通過“快速跑、擺動雙手”等動作表現急切的心情,用“翩翩的舞姿、滿臉的笑容”表達真誠謝意。

      (3)情感型類語言。情感型類語言指向鮮明,真切地反映人物的內心世界,有利于交際雙方的真情表達。筆者在教學蘇教版四上《學會贊美》時,以“贊美別人首先要做到什么?”引出話題――你發現王凱在大掃除時表現非常出色,現在他就站在你的面前,你能對他的做法具體描述,并進行贊美嗎?學生隨即以參與者的身份用真切的語言、豐富的表情進行表達:“嘖嘖作聲”表示感嘆,“豎起拇指”表示贊揚,“高昂的語調”則流露真誠的贊美……生動的情感類語言,巧妙地表達了學生的真實想法。

      2.鏈接“情境”與“表達”,發展群體語言。

      群體互動也是口語交際中經常采用的一種方式,是三個或三個以上的交際對象進行交流互動。群體之間的互動是多向的,交際難度大些,教師應巧設情境,選擇貼近生活的話題。類語言巧妙運用能促進課內、外顯性或隱性語言資源的開發,讓學生在真實、有趣的交際情境中恰當交流,歷練群體語言。

      例如:蘇教版二上口語交際《學會祝賀》“贈送卡片”這一環節的教學,當學生在賀卡上寫好賀詞后,筆者就交際態度、語氣和禮儀進行點撥指導,然后請學生在小組內群體互動,再分組離開座位,來到同伴身邊,親自送上賀卡,進行面對面的群體交流。在自由交流的過程中,學生通過“微笑”“點頭”“嘖嘖贊嘆”“握手”“熱情擁抱”等一系列類語言,在真實的交際情境中相互祝賀。學生在這樣的訓練中興趣盎然、積極主動,不僅提高了語言表達能力,也鍛煉了應變能力。

      3.融合“個體”和“群體”,從“有境”到“在場”。

      (1)模擬表演,學會應對。在教學蘇教版二下《學會勸阻》時,由于學生的年齡小,對如何去勸阻別人缺乏生活經驗,因此在勸阻時常常因為不得要領而事倍功半。采用模擬表演的方式有利于學生在表演中獲得新知,在體驗中愿說、會說,而在體驗過程中使用類語言則更有利于激發學生表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師:一個同學從樓上隨意吐唾沫,別人批評他:“隨地吐痰不衛生?!笨伤麉s說:“這樣好玩。”我們應該怎樣勸勸他呢?

      (學生表演隨意吐唾沫者)

      生1:同學,(模仿吐唾沫的樣子)你在樓上像這樣亂吐唾沫是不文明的行為。

      生2:你吐的唾沫如果落在別人身上,那多不衛生啊!(邊說邊用手捂住嘴)而且唾沫會傳染疾病的。

      生3:(拉著表演者的手)同學,在樓梯上吐唾沫是不對的,如果別人把唾沫吐到你頭上,你還覺得好玩嗎?......以后可別這么做了!

      表演者:(一臉慚愧地)我只想著好玩,沒有想到你們說的這些。對不起,我以后一定改正!

      (2)群體互動,實現交際在場。教學蘇教版四上《學會贊美》,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筆者設計四人一小組,選擇感興趣的話題進行雙向交流。雙向交流之前引導學生思考:如何贊美能讓對方更高興?可以采用哪些形式表達贊美之情。有的小組選擇“贊美母親”這個話題,筆者就引導學生聯系生活思考:有哪些事讓你想到要對媽媽表示贊美?(下雨了,媽媽來學校接你;生病了,媽媽為你熬藥;為了給你買需要的書,媽媽頂著烈日跑了好幾家書店……)除了語言,你還會用什么方式表達對媽媽的贊美?可加上動作、表情、語氣等。生動的類語言為學生搭建了輕松交流的平臺,更促進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

      語言是一種紐帶,除了表情達意,還能消除誤會、增進了解。人的心情和情感是借助表情、動作、語言和語調的合理運用實現的。恰當使用類語言能使學生的表達更加生動、語言更富個性化,展示言語交際的藝術,促進交際從“有境”走向“在場”。

      【參考文獻】

      小蘋果樹請醫生范文第3篇

      一、 口語交際教學創設情境的方法

      1. 引導學生設想情境。

      在教學中可以讓小學生設想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實際生活,激發學生學習口語交際的興趣。如在教學一年級口語交際課《小蘋果樹請醫生》時,小學生很難進行角色的轉換,不能把自己設想成一棵小蘋果樹,也就不知道如何去表達。這時教師就應該做適當的引導和提示:“假設你的鄰居王大媽生病了,她家剛好沒有別人,你知道后應該怎么辦?你是如何為她請醫生的呢?怎么樣才能請到醫生?”……有了教師的假設和引導,學生自然就能講得清楚。因此,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多為小學生創造說的機會,激發其進行人際交往的興趣,當然,在學生進行實際交流的過程中,教師要把握契機,有目的地進行引導。

      2. 設計課件展示情境。多媒體課件集圖像、文字、聲音、色彩、動畫等多種形式于一身,可以多方面地刺激學生的感官,把學生帶進一個色彩斑斕、聲像逼真的奇妙世界,極大地激發小學生想說的欲望。如在設計五年級的《七嘴八舌話環保》的口語交際課時,可利用課件創設多個交際情境:

      (1) 由課件展示穿越時空100年以后與現在的天氣作對比,讓小學生說說天氣預報里的各種自然災害的區別與強度。

      (2) 由課件展示垃圾圖片引發小學生的擔憂。

      (3) 由課件展示自己學校的一組組優美的風景圖后,猛地跳出一張校園垃圾池蚊蠅肆虐的反差極大的圖片,給小學生以強烈的視覺震撼。

      (4) 假如老師就是校長,你有什么話想對校長說呢?

      通過上述多媒體課件展示的情境,引發小學生的討論、思考,讓學生在討論過程中,提高口語交際能力。

      3. 利用身邊事創設情境。選擇發生在小學生身邊甚至他們自己身上的一些事進行交際,營造一個良好的情境氛圍,以激發小學生人人參與交際的熱情。我們要根據每次口語訓練的不同要求,結合小學生的生活實際,就地取材,創設適合的情境,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訓練效果。

      例如,同樣在教學五年級《七嘴八舌話環?!返目谡Z交際課時,正值麥子收割時節,當地農民為了眼前的利益而大面積焚燒秸稈,我拍攝了一些大田焚燒麥稈的圖片,又從網上下載了一些因焚燒秸稈產生的煙霧引發的交通事故等,然后設計了一些小問題,如:你們在上學放學時有什么感受?呼吸舒服嗎?秸桿沒有用處嗎?秸稈不可以回收再利用嗎?你能想象一下如何解決這個困撓農民多年的問題嗎?等等。問題一出,小學生七嘴八舌地說開了,有的說空氣中彌漫著一股刺鼻的煙味,都沒法呼吸了;有的說濃煙熏得他們眼睛睜不開;還有的說天空已經不是清澈的湛藍色了,已經變得灰蒙蒙的。有的說可以利用秸桿來造紙,有的說可以利用秸桿制造液化氣等。又如:在教學《學會待客》這一節課時,讓小學生表演自己在家時表哥來了,設想自己如何招待表哥的情境。我找了一個其他班的小學生扮作表哥,因為是即興表演,表演的學生沒有準備,一時不知如何說。這時我在旁告訴他,他是你的表哥,你見到了小時候一起玩的表哥,會說什么?你爸爸媽媽平時是如何招待親戚的呢?你到表哥家,表哥是如何招待你的呢?經過我的引導,他就好像真的見到了自己的表哥一樣,大大方方地招待,不再拘謹。

      4. 利用自然環境創設情境。巧妙地利用大自然環境指導訓練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不僅能培養學生較強的觀察能力,更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例如在上《春天來了》這節口語交際課時,我就把學生帶到大自然的懷抱中,讓學生親自感受到,春天來時,冰雪融化了,小河里的水在潺潺流動,河邊的小草綠了,路旁的小樹發芽了,萬物正在復蘇,仿佛讓小學生欣賞到一組組美麗、清新的春天圖片,把學生帶入了詩一般的境界。這時我們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的時機已經成熟,也該是教師進行引導的時候了:春天來了,你看到了哪些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些變化?這些變化美嗎?從這些變化中你想到了什么?等等。然后盡可能地請學生說,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鍛煉的機會。這樣,不僅能豐富學生知識,使學生受到思想教育,陶冶美的情操,而且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把我們的課堂變得更豐富多彩。

      5. 在語文其他教學活動中創設情境??谡Z交際能力培養實際上就是學生表達能力的培養,因此,僅靠幾節口語交際課遠遠不夠,應該將其貫穿在整個語文教學之中,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創設出合乎學生訓練口語交際能力的情境,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例如在教學《三打白骨精》這篇課文時,可通過提綱形式引導學生復述學習內容,來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1) “一打打的是白骨精變的村姑”。

      (2) “二打打的是白骨精變的老奶奶”。

      (3) “三打打的是白骨精變的老爺爺”。

      讓學生在上述提綱上添加有血有肉的內容,使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訓練與提升。

      二、 口語交際教學創設情境的要求

      1. 創設情境要輕松、愉快。營造一個輕松、愉快的口語交際環境,促使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獲得長足的發展。也只有在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生才能沒有壓力地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也敢于表達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如在上《關于春節的建議》這節口語交際課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回憶過春節時的情景。因此只要提起春節,學生就會眉飛色舞,滔滔不絕,恨不能把自己在春節發生的所有事告訴別人,趣事多,話就多,表達也就順暢,效果會更好。

      2. 創設情境要平等和諧。只有營造一個和諧的、平等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會有說的欲望,就好像好朋友之間的對話,沒有什么話不能說,不僅要做到生生平等,而且要做到師生平等。如在四年級《小煩惱熱線》中,我們就可以在開始的時候問小學生:“你們有煩惱嗎?老師今天就有一個煩惱……請你們幫幫我,告訴我怎么辦。”小學生紛紛幫老師出主意。這樣的做法是把老師和學生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使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一下子就拉近了,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3. 創設情境逐層遞進??谡Z交際課的情境設計應該是一個逐步遞進層層加深的過程,這樣才能培養學生不間斷的思維能力,保證學生的思維不出現跳躍。例如:在《小煩惱熱線》中,老師在提出自己的煩惱后讓學生來幫助解決,如何解決呢?老師要進行適當的問題引導,讓學生進行思考。如何設計問題的引導情境呢?這就要求問題要逐層遞進:什么煩惱?煩惱產生的原因?什么方法可以解決這樣的煩惱?這些方法中最好的方法是哪些?等等。這樣層層遞進,就保證學生思維的方向不斷被校正,有利于學生的口語表達。

      小蘋果樹請醫生范文第4篇

      一、現狀:被邊緣化的說話寫話教學

      1.在閱讀課、識字課中滲透說話、寫話教學

      例如一年級下冊中的《識字5》,有描寫夏天的詞串,出現了“西瓜、桃子、梅子”等水果名和“青蛙、知了、蟈蟈”等昆蟲名,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說話的練習。有一位老師就設計了這樣的說話練習:夏天的水果真多呀!有_________的西瓜,有_________的桃子,還有_________的_________……

      在學習課文《這兒真好》時,老師們發現里面有許多表示顏色的疊詞,如黃乎乎、藍湛湛、綠茵茵、碧澄澄……就用這些詞語來說話。

      2.利用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學用字詞句”、“說說寫寫”進行說話寫話教學

      教材中設置了“口語交際”的內容。以蘇教版一年級下學期為例,共有《說說我的家》《春天來了》《指路》《學會道歉》《大家來討論(看書姿勢)》《我在“六一”這一天》《學會做客》《小蘋果樹請醫生(看圖寫話)》等8個方面。

      低年級教材還安排了“學用字詞句”練習,創設了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學習說話寫話。仍以一年級下學期為例,分別為:認課表、表演母子對話上什么課;說說春天里的景物;說說各種車輛有什么用;填象聲詞,讀一讀;了解形聲字;說說自己的臥室擺放了哪些東西;看圖填字,再說一說;說說蜜蜂等小動物住在哪里。

      到二年級,教材又安排了“說說寫寫”的教學內容。以二年級下學期為例,集中有三次,內容分別為:我喜愛的動物、我喜愛的水果、未來的交通工具。

      3.自主開發說話寫話內容

      在調查中,能自主開發、為孩子上說話課的老師很少,調查的30多位老師中,只有三、四位老師自己開發過課程,所有的老師大概在一年級上半學期末開始讓孩子完成寫話作業。寫話作業的內容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看圖寫話。引用某些參考資料或到網上下載相關圖片,讓孩子進行看圖寫話。二是寫一寫生活中發生的事。如開運動會了,讓孩子寫一寫運動會,“六一”兒童節,讓孩子寫一寫“六一”的慶?;顒拥鹊取?/p>

      二、思考:在矛盾中前行的說話寫話教學

      低年級說話寫話課程的實施主要存在著兩大矛盾:

      1.說話寫話的重要性與簡單的教學內容之間的矛盾

      說話寫話的重要性已是共識,但教材更多地把說話寫話隱在其他內容中,導致許多老師對它的忽視,影響了學生說話寫話能力的發展。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和“學用字詞句”“說說寫寫”,僅僅是教學內容的呈現,只有一些簡單的學習要求、步驟提示,要讓孩子學得愉快,學有所獲,還需要教師進一步開發,但相關的開發明顯不如識字寫字、閱讀、習作等得到重視,研究的人相對較少,可借鑒的資源也比較少。

      2.教學成人化與兒童真實生活之間的矛盾

      作為對教材的補充,大多數老師每一兩個星期對孩子有一次寫話作業的要求,可是孩子們并不感興趣,往往是父母說一句,他們寫一句,感覺索然無味,家長也認為是沉重的負擔。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是認識遠離兒童。大多數老師認為低年級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主要是為了獲得說話寫話的技能,為中高年級的習作做準備,他們不知道說話寫話更多地是兒童生活和精神成長的需要。二是內容遠離兒童。并不是說這些內容在兒童的生活中不曾出現過,而是這些生活不是兒童真正感興趣的并以兒童的方式加以呈現。三是語言方式遠離兒童。兒童找不到自己的語言方式,說的不是自己心里想說的話,老師的不當指導,進一步造成了兒童的語言方式的成人化。

      三、突破:構建基于兒童的說話寫話課程

      1.什么是基于兒童的說話寫話課程

      基于兒童,是基于兒童自己眼中的世界、心靈中的世界,而不是成人眼中看到的兒童的生活。說話和寫話課程只有基于兒童,才能使兒童做到“說自己的話,寫自己的事”,從而讓兒童樂于說話、樂于寫話,在說話寫話的過程中,對自然、自我和社會的認識更為清晰和豐富,獲得精神的成長,同時促進口頭與書面表達能力的協調發展。

      基于兒童的說話寫話課程,教師就要不斷地觀察兒童、思考兒童、學習兒童,獲得更多的關于兒童的知識,修煉自我,使自己保持一顆童心,永遠做一個“兒童”。要努力以最親密的方式了解兒童心里在想什么,有什么疑問,他們是怎么認識事物的。在充分了解兒童的基礎上,選擇兒童樂于說、樂于寫的話題,幫助兒童用自己的語言說出眼中的世界、心中的世界,感受和表達出大千世界的豐富多彩及心靈世界的細膩豐富,為自己的幸福人生奠基。

      2.基于兒童的說話寫話課程愿景

      首先是認識的突破。低年級兒童說話、寫話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就是要讓孩子把自己心里的話說出來,說清楚,在說的過程中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對說話寫話意義的認識往往高于具體知識的傳授,對說話寫話興趣的培養更重于技能的訓練,我們不能僅僅看到外在的說話寫話的成果,更要看到兒童豐富內心世界的孕育和寫作意識的涵養。

      其次是內容的重構。兒童更多地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生活在夢想的世界里,以游戲的方式對待這個世界。在兒童的生命中,自我與外部世界、現實與夢想、有生命的與無生命的、過去和現在以及未來,常??梢运跍喨灰惑w。讓兒童說自己的生活,就是讓兒童把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游戲、自己對世界的認識說出來、寫出來,而不是說、寫成人眼中看到的兒童的生活。所以我們要重新思考兒童說話寫話的內容,除了結合課文內容,除了教材中的“口語交際”和“學用字詞句”,還要開發更多的真正屬于兒童的說話寫話內容,根據兒童身心和語言發展的規律,進行有效的踐行。

      還要尋找適合兒童的言語方式。不要以為孩子不會說話,其實孩子是有很多話的,天下最啰嗦的不是孩子嗎?天下最“吵”的地方常常就是孩子聚集的地方??墒牵瑸槭裁串斘覀冃枰⒆诱f話的時候他們就不會說話了呢?那是因為我們要他們說的不是自己的話,所以,很多時候,老師和家長就只好代孩子們說話了。如果讓孩子們把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感想寫清楚,盡情地表達出來,肯定是一個精彩的世界!如果老師和家長需要做些什么的話,就是當孩子講自己的話、說自己的事情有困難時,我們要幫他們一把,而不是代替他們說話。所以,在兒童說話和寫話的過程中,我們要懷著一顆愛心,用智慧和敏感去發現兒童可能有的困難,也要去明白兒童到底想表達的是什么,在適當的時候給他們一些幫助,讓兒童找到合適的表達方式。兒童的語言方式要我們一起發現和尋找,作為教師,最需要做的就是走近兒童、了解兒童、學習兒童、發現兒童。

      3.以《春天里,我想變……》為例,談談基于兒童的說話寫話教學的實施

      第一環節:喚醒春天的感覺。

      唱春天,畫春天。

      第二環節:春天里,我想變。

      創設情境:一個小朋友玩了一天,有點累了,就睡著了。在睡夢中,他好像來到了春天,變成了春天這個大家庭中的一員——一棵小草。

      出示一段話:春天里,我想變成一棵小小的青草。我要美美地伸個懶腰,鉆出地面去看春天。我要在下雨的時候,好好地洗個澡,把自己洗得干干凈凈,漂漂亮亮。我要看著蜜蜂和蝴蝶唱歌、跳舞,對她們說:“勤勞的蜜蜂,漂亮的蝴蝶,快來吧!請來和我做朋友!”

      說一說:“春天里,我想變成……,我要……”“春天里,我想變成……,我聽到了……,我看到了……”“春天里,我想變成……,我對( )說……”

      第三環節:春天里,我不想變。

      創設情境:有一個男孩,在春天里,不想變。他這么說:“春天里,我就想做個男孩子。我要到草地上去,和小狗比跑步,和小兔比跳遠,和小貓比爬樹。我要去放風箏、去踢足球、去做游戲。我要在泥地里打個滾,我要到小河邊捉蝌蚪,我要到油菜地里聽蜜蜂“嗡嗡”叫。玩得熱氣騰騰、滿頭大汗!”

      說一說:如果不想變,你想干什么?

      相關期刊更多

      中國心理衛生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食品與發酵工業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國輕工業聯合會

      中國疫苗和免疫

      北大期刊 審核時間1-3個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 亚洲夂夂婷婷色拍WW47| 亚洲AV综合永久无码精品天堂|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影院八| 亚洲精品高清视频|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妇熟XXXX妇色黄|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深深色噜噜狠狠爱网站| 亚洲色爱图小说专区|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久久精品大| 国产亚洲情侣一区二区无|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国产gv天堂亚洲国产gv刚刚碰| 在线观看午夜亚洲一区|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午夜亚洲www湿好大| 1区1区3区4区产品亚洲| 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 | 亚洲欧洲自拍拍偷午夜色无码|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夜色午夜 |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麻豆| 亚洲乱码日产精品一二三| 亚洲AV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AV成人片色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品善| 亚洲一级片内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77777kkkk| 亚洲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