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第1篇

      大家好!

      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主題是:讀《唐詩》的心得。

      詩,那似青霧般漂緲,繚繞在我的身旁,朦朧中,我看到它背后的山青水秀。

      詩,那似綠茶般的濃郁,穿透了我的身心,溫暖中,我感到它心底的深情相思。

      詩,那似龍騰般的氣勢,涌動著我的理想,飛騰中,我聽到它內心的豪情壯志。

      詩,真奇妙!

      首先,我感謝唐詩,感謝她使那些古代大師們不朽的藝術和精神千百年來得以源遠流長。走進《唐詩》,其實就是走進一個神奇迷人的王國,那是一個人類精神之花全面盛開的季節。我們的大師從一張張薄薄的書頁上站起來,沿著字里行間向我們走來,一襲古裝,長發飄飄,風姿萬千。古樸雄渾的王之渙,閑靜淡雅的孟浩然,飄逸豪放的李白,沉郁頓挫的杜甫,清揚暢麗的白居易,奇詭璀璨的的李賀,等等等等。

      《唐詩》描寫了祖國山河之美,抒發了憂國憂民之情,敘說了悠閑的田園之樂,講述著生活中的點滴哲理。上至朝政國事,帝王生活,下至民生疾苦,兒女私情,種種悲歡離合都描寫得詩情畫意,詩中浮畫,畫中露意,意中達情。對自然風光的熱愛;對家鄉親人的懷念;對深厚友誼的珍惜;對國家盛衰的感慨;對壯志將士的贊美,在《唐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我獨愛《唐詩》,獨愛其中所展示的一個個古雅的詩歌意境,獨愛一個個不羈的靈魂,可與之攜手同游,可與之相對品茗。無論是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胡天八月,還是“客舍青青柳色新”的謂城客棧;無論是“花論燈如晝”的元夜,還是“有暗香盈袖”的黃昏,或笑,或泣,或長歌,或短嘆,或無語徘徊,或滔滔不絕,都是那么地今人難忘。

      《唐詩》使我看到了詩的千變萬化,知道了唐代詩歌眾體兼備,五古,七古,律詩,絕句,風格異彩紛呈,不僅在中國詩歌史上獨占鰲頭,在世界詩歌上也是無與倫比的!捧一本《唐詩》,在書香之中傾聽那自遠古而來卻清晰的聲音,心也隨它飛躍在大川深谷之中。可以看到唐詩在潯陽江頭琵琶女傷感的眼神中停留;在霓裳羽衣的奢華中掠過;在哀鴻遍野的戰場上空徘徊;在妙絕天下的名山大川中漫步。讀《唐詩》,恰適與古人的一次情感對白,可以在霎那間拋開都市的繁華,在詩句壘起的世界里尋找一種別樣的心境,尋找靈魂的樂土。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第2篇

      詩的歷史源遠流長,名家輩出,名篇佳作卷帙浩繁。漫步在古詩苑中,我接受著靈魂的洗禮,生活在詩的天空下,我充實依舊。

      看,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浪漫。花前月下,他與美酒共度良宵。是你,用飽含深情的筆繪聲繪色地描繪了我所熱愛的古詩。我愿覓著醉人的酒香,與你一起嘗遍人間的酸甜苦辣。

      聽,子美先生“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良好愿望。是你,用純凈的文筆抒發了你的殷切期盼。我愿跟隨著你的腳步,與你一起分享心中的悲傷。

      嗅,孟浩然“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的無奈。那是荷花發出的清香,從河畔中飄散出來,越過重重高山,縈繞在我純凈的心靈深處。是你,用那傷感的筆發出對自己沒有知音的惋惜。我愿嗅著荷花的清香,與你共做知音。

      品,王勃“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真摯友誼。離家做官,四處漂泊,是你,透過迷茫的煙霧,發出了對朋友的勸慰:四海之內只要存有知心朋友,即使遠在天邊也如同近鄰一樣。你的樂觀令我欽佩,我也希望成為你的朋友。

      感,孟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春光母愛。吟詠著孟郊的詩句,我看到了一位白發蒼蒼的老母親在昏暗的油燈下為游子縫補衣服,她把對兒子的思念寄托在衣衫上,把寂寞、辛酸留給了自己。我們就如同卑微的小溪,無法報答大海的恩惠。

      嘆,王維“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思鄉之情。作者在九月九日重陽節,身處異地,不能與家人團聚,漸漸地、漸漸地心中備感惆悵,更有些許的哀愁。你的詩句引起了當代離家求學的游子們的共鳴,膾炙人口。

      惜,杜牧“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花”的亡國之音。煙霧籠罩著秋水,沙灘上月色朦朧。在這個寒冷的夜晚,歌女竟不知亡國的苦難,還唱著《花》,真是醉生夢死。

      贊,李紳“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勞。中午烈日當空,農民在田間給禾苗除草,晶瑩的汗珠不停地灑落在禾苗下面的泥土里。可是,沒人能想到每粒糧食的來之不易,更不會想象農民的艱辛。我們應該多一些對勞動者的關懷,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費。

      悟,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決心。那是一種纏綿至死的執著,一種無怨無悔的鐘情,將人帶入一種新的人生境界。這種徹底的感傷,深情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

      盼,我“成績節節高,文化天天增”的理想。我希望能不斷豐富自己的文化內涵,增加自己的底蘊,提高自己的修養,成為一個有為青年。

      走進古詩,讓我們感受濃濃的思鄉之情;走進古詩,讓我們感受血濃于水的親情;走進古詩,讓我們感受文人的豪情壯志。

      啊!這讓我著迷的古詩,這蘊含真情的古詩,我將在你的熏陶下成長,我將追隨你的腳步永遠不會停止,就如同你一直哺育我一樣。詩意的天空下,我沉醉。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第3篇

      【關鍵詞】古詩詞 思想內容 把握時代風貌 創作風格

      古詩詞的學習,無非要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寫什么,即思想內容;第二,怎么寫,即寫作手法。怎樣準確把握和評價古詩詞的思想內容呢,我認為不僅僅要關注詩詞本身,也就是詩詞每句的意思,更要關注與詩詞有關的一些內容。比如,古詩詞產生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經歷,作者的創作風格以及注釋部分等。具體分析如下:

      一、要了解詩歌產生時所處時代風貌,包括政治、經濟和文化

      任何一個時代都有自己時代的特點,在這個特點之下又會造就出這個時代特有的文學,因而每個時代的文學身上都有每個時代的烙印,詩歌這種文學形式也不例外。每個時代的詩人在創作詩歌的時候,都會反映時代的風貌。詩人們都會關注自己生活的時代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如果我們能對當時時代風貌,也就是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有一些了解,這對于我們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詩歌的內容會有幫助。例如:漢末魏初社會動蕩,建安詩人詩歌的內容反映的就是動亂的社會現實,表現的就是作家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如曹操的《短歌行》、《觀滄海》。盛唐時期,社會氛圍蒸蒸日上,國力強盛,一片繁榮景象,因此詩人們充滿了創作的激情。這個時期的邊塞詩派,不僅盡情書寫絢麗多彩的邊塞風光,而且抒發著自己的豪情壯志。比如王昌齡的《從軍行》。中唐時期,各種社會矛盾加劇,出現了政治改革的思潮,因此中唐詩壇也就充滿了革新精神。晚唐社會動蕩,政治黑暗,到處充滿了衰敗傷感的氣象,于是出現了很多詠史懷古的詩,也有一批詩人創作了大量反映社會黑暗的現實詩篇。比如杜牧《泊秦淮》。北宋后期,山河破碎,面對這種社會現實,以張孝祥、岳飛為代表的一批詞人都在作品中抒發了悲憤的民族感情以及要恢復故國的壯志。如岳飛的《滿江紅》.清代正逢易代之變,民族矛盾尖銳。這時期的詩人一類是愛國遺民詩人,一類是失節仕清詩人。由以上的例子來看,一個時代的社會狀況對詩歌的思想內容以及詩人的創作范疇影響是很大的,所以我們要在這個方面做一些適當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社會才能了解詩人,才能了解詩人的思想及創作。

      二、要知曉的生平思想與創作風格

      一般說來,一部作品往往會反映作者的思想,如果我們能夠對一些常見詩人的生平思想及創作風格作一些了解,這將對我們評價詩歌有很大幫助。這一點其實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是有體會的,比如說李白、杜甫、白居易這樣的詩人,生平思想創作風格了解了不少,所以他們的詩的思想把握起來就容易些。如果其他一些有名氣的詩人,學生也能作到有所了解,那理解起來也會容易些。例如: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詩深沉博大,沉郁雄健,經常表現出一種樂觀奔放的風格。唐代詩人孟浩然,一生大半時間蟄居家鄉,一生經歷比較簡單,作品也主要以描寫山水田園為主題,所以他的詩清曠雅淡,閑適曠達。而詩中感情也較為從容自然。唐代詩人韓愈詩歌創作的重要手段是以詩為文,詩風獨特,所以風格上恣肆,波瀾壯闊,古拙雄奇。南宋詞人辛棄疾是一位有氣節有才干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熱愛自己的祖國,渴望早日收復失地,實現統一,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因此他的詞的主要內容與愛國和戰斗有關,風格上也較為豪放。南宋詞人李清照善于以明白如話的語言和白描手法塑造形象,表現出淡俗清新的藝術特色。清代詩人袁枚創立“性靈說”,作品反映真情,強調個性,重視靈感,給當時詩壇帶來清新空氣。

      三、要留心相關的“注釋”

      理解詩詞內容,要留心相關的注釋文字,有的在詩詞后面有注釋,有的在詩詞前面有小序,它們的作用交代創作年代、創作緣由、創作經過或者創作背景,為整首詩奠定情感基調。準確把握“注釋”中的內容,仔細思考其中語句,對于理解詩歌的內容也是有幫助的。例如我們熟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前面的序,就給我們交代了詩人貶官的背景,也讓讀者在序中感受到些許感慨之意,這個序就奠定詩歌的情感基調。又如清代詩人厲鄂的《開平王孫種菜歌》的序,“常延齡,字喬若,號蒼古,開平王遇春十二世孫,襲封懷遠侯,官南京錦衣衛指揮使。有賢行,曾疏劾馬阮,鼎革后與夫人徐氏——中山上公之愛女——種菜于金陵湖墅,裔孫執桓乞詩。”(注:開平王:明開國大將。常延齡:開平王世孫。)這首詩的序交代了創作緣由,一個清代詩人通過明朝開平王孫常延齡的后裔執桓的陳述,追述了開平王孫的潦倒境遇,我們完全可以通過這個序了解詩人那種感慨世遷的情緒。

      四、要注意大多數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單一的

      人的感情是復雜的。詩人進行創作時也包含了復雜的感情,所以讀者進行欣賞和評價時要充分發揮想象,盡可能地去揣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盡量從廣義上去理解作品,多角度感受作者的思想。只有這樣才能領會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既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又表達了因友人返京而產生的惆悵之情。

      五、要清楚一個詩人的創作風格是固定的,但也有例外出現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第4篇

      如何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培養、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和人文精神?下面,就初中古詩詞的課堂閱讀教學談談我個人的管窺之見,求教于大家。

      我把初中古詩詞的課堂閱讀教學分為五個階段,即“識詩人——品詩情——明詩意——悟詩境——引詩趣”。

      一、識詩人——查詢資料

      課前先指導學生利用圖書館(書店或網絡等)查詢古詩詞作者的生平及其主要作品,作品創作的時代背景及與作品內容相關的文化常識。讓學生在自由探索、發現中分析、整理,再在課堂上把自己搜集整理的資料與大家分享。通過搜集整理,既可擴大學生的知識范圍,又能幫助學生準確領會古詩的思想內容(因為有些古詩詞涉及一定的史實,反映了作者在特定環境中的感情,如果不了解作者的有關生平和創作的時代背景,學生是很難理解詩詞思想內容的),使他們由被動地接受信息轉為主動地獲取、運用信息。學生在介紹作者及寫作時代背景時,既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又明白了題目的意思,為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做好了準備,還培養了學生處理和運用信息的能力。

      二、品詩情——誦讀指導

      古詩詞講究韻律、樂感極強,平仄交錯組合,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諧的節奏,是富有音樂美的文學樣式。因此誦讀就成了破解古詩詞的首要任務。教師誦讀指導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在初步理解詩詞內容的基礎上確定感情基調,分辨重音,掌握節奏。

      在教學中可采用“三段誦讀法”。即第一階段:重在整體感受,注意語音(飽滿,圓潤) 。在“識詩人”的基礎上,讓學生反復吟讀,把握詩句中的重讀音節、聲調、節奏及其變讀。讓學生在反復吟讀中體味古詩詞的音樂美。第二階段:重在體味情感,注意語流(節奏、停頓、快慢)。教師可先范讀,然后讓學生仿讀,接著由男、女分聯交錯齊讀(適時點撥古詩詞的押韻、平仄)。第三階段:重在進入情境,注意語氣(輕重,抑揚,抒情性)。這一階段,教師可先讓學生試讀,教師點撥后,學生自由誦讀,讀出語氣和語勢。無論在哪個階段,教師都應進行科學的誦讀指導。通過三個階段的反復吟誦,使學生熟悉了作品;通過語音、語流、語氣的朗讀指導和學生對作品的直接感受,使他們能夠讀準詩詞的節奏、讀出詩詞語氣和語勢。

      三、明詩意——討論質疑

      古詩詞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在初步把握詩詞表情達意的基礎上,要求學生找出古詩詞中不理解的地方。獨立思考后,就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可教給學生提出疑問的方法,如:抓住詩詞題目提問;抓住“詩眼” 提問;抓住修辭手法提問;抓住寫作方法提問等等)。然后把自己未能解決的問題提交學習小組討論;學習小組討論后把本組沒有解答出的問題提交到全班,進行交流討論;全班同學未能解決的問題再由老師解決。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只起點撥、誘導的作用。如我教《春望》一詩時,學生提出的質疑就有:(首聯)“破”到什么程度?“深”到什么樣子? (頷聯)花香鳥語本是愉悅身心,賞心娛樂之物,為什么“花濺淚”“鳥驚心”呢?(頷聯)“烽火連三月”中的“三”和“家書抵萬金”的“萬”是實數嗎?(尾聯)“搔更短”“不勝簪”是什么形象?詩人飽經顛沛流離之苦,備受戰亂離散之怨,致使頭發疏而皤然,透過形象,其內心是感情是怎樣的?這樣通過師生共同討論、質疑、釋疑,學生就從多方面把握了古詩的內容,進一步體會到了古詩詞所要表達的作者的情感。

      四、悟詩境——拓展探究

      古詩詞教學我們除了要引導讓學生感受古詩詞內容、古詩詞所表達的情意之外,我們更應該引導學生進一步深入探討:為什么古人能寫出這些意境悠遠的詩文呢?大自然在這里充當了一個什么“角色”呢?引導學生思考自然與人的關系。要讓學生懂得,在古詩詞中,自然成了詩人抒感的重要對象,成了詩人情感外化的表現體,缺少了自然環境,作者就無以抒發自己的感情,無以激發自己創作的激情和靈感。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無“海”,則不能抒發作者“吞吐日月”、一統江山的豪情壯志;李清照“興盡晚回舟,誤人藕花深處”,沒有那亭亭荷花,驚飛的鷗鷺,就不能表達她對生活那份執著的熱愛;沒有“枯藤老樹,古道西風”就不能抒發那天涯孤旅之情……是環境孕育了詩人,是詩人賦予環境以生命。通過拓展探究,加深學生對自然(祖國廣袤、秀麗的山河)的認識,從而激發學生熱愛自然(祖國壯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五、引詩趣——總結歸納

      抒發豪情壯志的詩句范文第5篇

      詩詞墨客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其中既有“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之豪情壯志之辭,又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之寄情山水隱遁山林之章,還有“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之羈旅思鄉之作,更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之哀時世傷民生之音……其情真摯動人更是耐人挑燈夜讀百般琢磨。

      而古代詩詞遠離當代生活,語言的跳躍性又大,要真正領悟其中濃郁的情感,是比較困難的。尤其對于鑒賞能力較弱的中學生來說,更是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如何讓學生把握這濃濃的詩詞情呢?

      經過多年的教學摸索與研究,在這方面有了一些個人的淺見拙識。

      一、抓關鍵、品情詞、味情句

      所謂抓關鍵、品情詞、味情句,就是抓住能直接抒情的關鍵字詞句,直觀把握詩詞情感。

      1.把握直接抒情的關鍵詞

      在鑒賞古詩詞的時候尤其要注意諸如“怨、恨、送、別、憶、贈、吟、懷、寄”等直接抒情的字眼。這些詞語直接抒發作者的情感,給我們明確的信號,只要抓住了詩句中的直接表達情感的感情詞,就能夠迅速把握全詩的感情基調。

      例如:

      李煜《相見歡》的上片“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無言”“獨”――孤獨寂寞的身影。“寂寞”――并非梧桐寂寞,而是人。“鎖”“清秋”――鎖住的不只是清冷的秋天,更是人內心的凄涼、冷清。

      再如:李白《靜夜思》中的“低頭思故鄉”,“思”字就直接抒發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怨”字明顯用了擬人的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驚心”一詞,不僅用詞新鮮,而且抒發了詩人感時恨別的內心痛苦。

      今夜明月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秋思”即離別思聚之情。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悲即悲涼之意,你看老杜悲離家萬里,悲常年漂泊,悲年老多病,悲孤苦伶仃無限悲愁之緒,盡在“悲”字之中。

      2.分析直抒胸臆的句子

      詩是詩人情感的外露,關鍵句恰好是表露詩歌意蘊的窗口,它能體現詩人寫作意圖、思想情感。

      如: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不開心顏”--抒寫自己向往自由天地和反抗權貴的思想感情。

      再如:李煜《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 一句展現了詞人亡國被囚后心頭無法解脫的孤獨寂寞的愁苦之情,表達了他亡國之愁、離別之恨。

      二、尋找情感載體、透析意象內涵

      古詩詞往往是借景抒情的,詩人為了更好地表情達意,總是將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物象上,久而久之,一些物象也就積淀了一定的,為人所共識的內涵。這一物象因包含了詩人的感情而形成意象。這些意象作為客觀物象與審美主體情感的融合與統一,都具有某種特定的民族文化內涵。因此,只要我們掌握了這類意象,就能把握詩人感情,破解文本的思想內涵,從而達到鑒賞的目的。

      如:鑒賞李煜的《相見歡》一詞時為掌握“西樓”“ 殘月 ”“ 梧桐”“ 深院”幾個意象的內涵,搜集了很多包含這些意象的古詩詞句子,深入地分析了它們所具有的文化內涵。

      即:如何理解這些意象?

      (1)殘月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一句。“如鉤”不僅寫出月形,而且意味深長:那如鉤的殘月經歷了無數次的陰晴圓缺,見證了人世間多少悲歡離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離愁別恨呢?所以,“殘月”往往被寄寓悲離之愁。

      (2)西樓:

      李清照《一剪梅》 “云中誰寄錦書來,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宋?晏殊《清平樂》“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抒寫孤獨寂寞的心境,此情難寄的惆悵,末二句點明景物依舊、伊人已逝的相思之意。

      宋?周邦彥《浪淘沙慢》“情切,望中地遠天闊……憑斷云、留取西樓殘月。”這是離別相思的懷人之作,寫離別后寂寞凄清的傷感與割不斷的相思之情。

      上述詩詞大都抒發作者的離愁別緒,寫離別后孤獨寂寞凄清的傷感之情。故“西樓” 多代表了孤寂、凄涼、思念、離情。

      (3)梧桐:

      “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梧桐葉落透悲意。是凄涼悲傷的象征。

      “一聲梧桐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雙調水仙子?夜雨》) ――以梧桐葉落和雨打芭蕉寫盡愁思。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溫庭筠《更漏子》)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聲聲慢》),這兩句寫秋雨打梧桐,表現詩人內心的愁苦。

      所以“梧桐”多象征了凄涼悲傷和離愁。

      (4)深院:

      庭院深深深幾許,楊柳堆煙,簾幕無重數。(歐陽修《蝶戀花》),幽深者,庭院也,更在詞人孤寂的心靈。

      古詩詞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淀下的意象比較多,常見的還如:

      “月亮” 寄寓思鄉念親之愁,“流水”寓人生苦短、命運無常之意, “松”多喻堅貞,“蘭”多喻高潔,“菊”多喻隱逸、高潔、脫俗,“梅”多喻傲雪、堅強、不屈不撓,“松柏”代表堅挺、傲岸、堅強、生命力,“竹”代表氣節、積極向上, “柳”代表送別、留戀,“折柳”惜別懷遠,“子規(杜鵑)”代表悲慘、凄惻,“(孤)雁”代表相思離愁、孤獨、思鄉、思親、音信、消息,“登高、憑欄”代表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壯志難酬的悲傷,“吹笛、吹笙”寄離別之苦、相思之情。“杏花春雨”即為江南美景,而“大漠長空”則是塞外風光;而 “夕陽”“西風”“殘照”,既表示個人沉浮的身世命運,也代表歷史滄桑變化的巨大等等。

      在詩歌鑒賞的過程中,遇到這類意象我們就要立刻聯想到它們的類型化的情感內涵,從而迅速把握詩人詞人的內心情感。當然,要做到這一點,平時還要善于積累,要厚積薄發。

      三、知人論世鑒賞法―了解作者、背景

      創作往往“感于哀樂,緣事而發”,詩詞作品常常是作者經歷,思想感情的外現。因此,我們在欣賞、吟詠古人的詩歌作品時,應該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環境和時代,與作者成為心靈相通的好朋友。“知其人,方能解其言,悟其情”。

      例如:同為李清照的詞《如夢令》和《聲聲慢》表達的情感以及作品風格卻大不相同。《如夢令》風格清新明快,不事雕琢,境界優美怡人,給人以美的享受。《聲聲慢》則詞風深沉凝重、哀婉凄苦。

      導致詩人不同情感的原因是什么?

      《如夢令》表達的是她早期少女的那種天真、率真與浪漫的情趣和心境。《聲聲慢》則是她晚年的名作。當時,正值金兵入侵,北宋滅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難的過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丟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

      如果不了解詩人的這種不同時期的處境、經歷和心路歷程,是很難真正理解這兩首詞的。

      相關期刊更多

      書法賞評

      省級期刊 審核時間1個月內

      黑龍江書法協會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天堂久久|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午夜福利中文字幕| 亚洲熟妇少妇任你躁在线观看无码|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无线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福利专区|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娇小性xxxx色| 亚洲不卡1卡2卡三卡2021麻豆| 亚洲欧洲日韩综合| 亚洲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亚洲第一se情网站|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动图| 国产亚洲女在线线精品| 亚洲M码 欧洲S码SSS222| 亚洲成a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成无码www久久久| 亚洲国产香蕉人人爽成AV片久久| avtt亚洲天堂|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在线亚洲一区二区 | 国产精品亚洲二区在线| 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2021| 伊人久久综在合线亚洲2019|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线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亚洲AV片无码下载蜜桃| 亚洲欧洲日韩国产|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 欧美色欧美亚洲另类二区|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狼色在线| 亚洲va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男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