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脫貧致富奔小康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2、走出扶貧新路子,帶動農戶奔小康。
3、抓好永續增收產業,推進長久富余之道。
4、抓好入戶調查基礎工作,準確核定貧困人口情況。
5、整村推進展新貌,產業扶貧促增收。
6、整村推進扶貧富村,扶貧濟困到戶惠民。
7、栽上“搖錢樹”,養上“下蛋雞”,走上“致富路”。
8、以人為本建新村,產業扶貧奔小康。
9、以積極的態度、得力的措施,扎實的作風完成扶貧開發任務。
10、學會一種技能,帶富一個家庭。
11、向貧困宣戰,一起動手創造幸福美好生活。
12、先富幫后富,共走小康路。
13、脫貧致富快,全靠產業帶。
14、脫貧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15、脫貧不等不靠,致富敢闖敢冒。
16、同吃同住同勞動,同心同向同小康。
17、同步小康駐村工作隊是咱們脫貧致富的貼心。
18、守住生態底線,建好扶貧產業。
19、認真落實“扶貧十法”,全面加快致富步伐。
20、人窮志愈堅,致富路更寬。
21、全黨動員,全民參與,奮力奪取扶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22、強勢推進扶貧開發,加快建設幸福鄉村。
23、培育壯大龍頭企業,縱深推進農業產業化。
24、培訓一人,轉移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戶。
25、農村低保保民生,扶貧政策脫貧困。
26、落實每個階段任務,抓好每個環節工作。
27、勞務輸出一人,脫貧致富一家。
28、擴大農村低保,落實扶貧政策。
29、開發扶貧,重在執行。
30、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打好扶貧攻堅硬仗。
31、結對幫扶,一戶一策,脫貧致富,同步小康。
32、建好水、電、路、訊、房,提升科、教、文、衛、保。
33、堅持走科學發展式的扶貧開發新路子。
34、堅持整村推進,提高扶貧效益。
35、堅持項目到村、扶貧到戶。
36、家家種上大棚菜,致富路上大步邁。
37、加強農民技能培訓,培養農村適用人才。
38、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夯實農民致富基礎。
39、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構筑扶貧開發堅強戰斗堡壘。
40、基礎設施跨大步、特色產業上水平、生態環境爭一流、農民素質大提升。
41、積極調整產業結構,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42、規劃到戶幫與促,產業扶貧助增收。
43、構建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
44、干部駐村心連心,同步小康齊步走。
45、扶貧先扶智,治窮先治愚。
46、扶貧先扶志和智,幫人先幫技和藝。
47、扶貧先扶志,治窮先治愚。
48、扶貧開發送溫暖,“雙到”工作促和諧。
49、扶貧開發鋪富路,幸福鄉村惠民生。
50、扶貧開發,幸福萬家。
51、扶貧攻堅,黨心所向,民心所依。
52、大力實施產業化扶貧。
53、大力開發,整村推進。
54、大力發展扶貧合作經濟組織。
55、打造幸福鄉村,建設美好家園。
56、打造扶貧示范帶,典型引路脫貧快。
57、打好扶貧攻堅戰,確保二年內基本消除貧困。
58、村有主導產業戶,民有致富門路。
59、村有特色產業,戶有致富門路。
60、村村有特色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
61、創新機制抓扶貧,開拓新路奔小康。
62、產業扶貧促貧困戶增收。
63、產業扶到戶,致富有門路。
64、不甘貧困,奮力脫貧。
65、把貧困人口找出來,把扶貧政策送進家。
66、把村民組織起來、讓民主自治起來、使發展和諧起來。
67、“兩項制度”暖人心,黨的方略惠人民。
68、 一戶一策,脫貧致富。
69、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70、 消除貧困,同步小康。
71、 提升素質,當地就業。
72、 四化同步,減貧增收。
73、 勤勞可致富,扶貧來幫助。
74、 六大行動,情傾民生。
根據新建鄉黨委政府扶貧攻堅的統一安排部署,為確保河林村脫貧致富奔小康,在認真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特制定河林村脫貧攻堅規劃。
一、村基本情況
河林村,位于新建鄉東南部,總戶數245戶,人口825人,耕地2321畝,共有8個村民小組。有黨員21人,村支部委員3人,村委會委員5人,支部書記李波。
河林村共有貧困戶28戶,79人。2014年脫貧8戶,22人,2015年脫貧13戶27人,2016年脫貧3戶,5人。2017年脫貧1戶,4人,2018年脫貧戶3戶9人,全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二、貧困現狀及原因
2018年底,脫貧28戶79人,全村需然實現貧困戶全面脫貧,但是扶貧工作人務十分艱巨。
通過村支兩委認真研究分析,我們認為,造成我村長期貧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是產業結構單一。該村地處邊遠山區,農業產業結構單一,發展現代農業的制約因素多。二是農民素質普遍較低。思想觀念落后。適應市場經濟的思想觀念還有差距,等靠要思想比較嚴重,自力更生,自強不息的精神有待形成;技術型人才少,在發展種植、養殖業中,大多數農民仍然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和養殖模式,發展經濟缺乏有效的科技支撐;技能勞務輸出少。大多數在工地從事勞力型工種,勞務收入少較低。集體經濟薄弱,無有效的產業支撐村集體經濟發展。
三、奮斗目標
以我村實現穩定脫貧,脫貧對象實現“兩不愁三保障”為目標,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到2020年底鞏固脫貧幫扶成果有所成效。
四、保障措施
1、廣泛宣傳,營造氛圍。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扶貧開發,發揮主力軍作用。人民群眾市扶貧開發的主體和中堅力量,變“要”為“我要干”。要維護群眾對扶貧開發的參與權、知情權、管理權和監督權,進一步激發群眾自強自立,自我發展的熱情。
2、積極探索幫扶工作舉措,開辟新途徑。把幫扶工作的重點放在貧困戶發展產業之中,多方位,多渠道尋找機遇,牽線搭橋,積極為貧困戶提供更多的發展信息,爭取種植中藥材發展補助資金。進一步建立健全幫扶工作責任制,做到責任到位,項目資金到位,幫扶工作到位。
3、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發揮戰斗堡壘作用。村支部、村委會是黨和政府聯系廣大人民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是代表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堅強堡壘,要采取得力措施和工作方法。
為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踐行科學發展觀,圍繞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扶貧工作職能,創新思路,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現結合我街道實際,對2013年全街道扶貧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責任感
扶貧幫困工作是黨和政府的一項長期重要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也是各級組織和領導干部義不容辭的責任。通過街道上下的共同努力,近年來我街道已有不少家庭擺脫貧困,但尚有部分家庭收入較低狀態,幫助這些家庭脫貧致富奔小康,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精神,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推進村、居全面奔小康的有效措施,更是改革、發展、穩定的迫切需要。因此,各級領導干部都要提高對扶貧幫困工作的認識,增強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加大力度,扎實工作,真正做到情為民所系、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使貧困戶真正感到黨和政府對他們的關懷。
二、搞好調研,當好參謀
緊緊圍繞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工作中心,針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進村、進社區入戶搞好調查研究,為力推群眾脫貧致富、農民增收、勞力輸出、創業就業等方面積極建言獻策,努力當好參謀。
三、明確目標,落實責任制
繼續發揚我街道干部聯、部門包、大戶幫、能人帶的這一行之有效的扶貧做法,努力做好富民創業、介紹就業、靈活就業三篇文章,鼓勵和支持廣大農民、居民向二產、三產轉移,向技術型人才轉移,不斷擴張資本,由打工型向創業型轉變。為不斷增加扶貧實力,要繼續采用多種方法擴大扶貧周轉金的規模。今年,街道扶貧協會將通過財政給一點,有關單位支持一點,發動社會能人捐一點的方法,力爭達到完成10萬元的指標任務。同時使扶貧周轉金用在刀刃上,發揮“及時雨”作用,讓有限的資金創造出無限的價值。
一、高度重視,狠抓落實
人社局黨委對“脫貧奔小康跨年話感恩”活動高度重視,指派分管領導和相關包保工作人員立即開展行動,由每個村駐村工作隊員緊密配合,分組對兩個村貧困戶進行走訪訪談,取得了第一手資料,營造了“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濃厚氛圍,引導貧困群眾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黨的感恩之心轉化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脫貧奔小康的自覺行動和強大動力,以建造未來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二、逐戶走訪,傾心懇談
在疫情再次來臨的嚴峻形勢下,人社局按活動方案要求安排包保扶貧工作人員入村下戶走訪,在做好疫情防范的同時努力完成了”話感恩”活動。
(一)、結合實情,認真準備
為了將此項活動落實實處,人社局針對兩個村近幾年來扶貧工作的不同成就和貧困群眾的實情做了充分的考慮和完備的準備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連續多年的包保扶貧工作,人社局包保的鎮村和村都取得了明顯的變化,為了更好地方便訪談活動,兩個村的駐村工作隊根據本村的發展實況分門別類地準備了相關照片,將本村的脫貧變化前后對比,一目了然而又形象具體。如村容村貌方面,住房改善和自來水修建方面,村企發展和收入方面,個別貧困戶收入變化方面等,詳實具體,真實豐富。
2.兩個村的貧困群眾基本都是年邁多病,耳聾眼花,甚至有語言交流困難,用平常人方式難以完成訪談工作,所以人社局采取了直觀形象的方式將扶貧成果展現在貧困群眾面前,讓他們自己通過對比感受和體會黨恩,讓黨的溫暖真正熔鑄進他們的心里。
(二)、突出重點,講究實效
在入戶走訪的過程中,人社局派出人員避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貧困群眾感受最大的變化方面進行訪談,如三道村的村容環境變化和自來水修建,村的自來水井建設和村企發展等,都是近幾年有目共睹、實實在在的發展變化,更是村貧困群體切身受益的方面,他們看后從心底感黨恩雙變化。
(三)、展現未來,堅定信心
扶貧工作已取得了階段性效果,許多貧困群眾對未來的扶貧政策和村的發展產生顧慮,有疑心。為此人社局工作人員在走訪訪談工作中向貧困群眾耐心交流,打消了他們的顧慮,增強了他們的信心,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
1.在訪談中向貧困群眾承諾“脫貧不脫政策”黨和國家的扶貧政策不但不會消除,而且會越來越完善,人們的生活會越來越好。
2.向貧困群眾描繪未來農村發展藍圖,特別是村子的未來變化趨勢,鼓舞他們的生活熱情,堅定他們的信心。如民俗村的建設藍圖和旅游區村落的發展,錯草村種植養殖等村企發展目標和規劃等。
冒著突然而至的山雨,腳踩泥濘的山間小路,彭德秋一行走訪看望了幫扶貧困戶譚天楊、胡培民、胡達艮、歐道明、歐道學等。每到一家,彭德秋都仔細詢問貧困戶的家庭生產生活、子女入學、經濟收入來源,以及開展農業種植、牲畜養殖等方面情況,查看飲水、糧食儲備、生活設施等,了解脫貧致富愿望,并分別為他們送去慰問金和大米、食用油等物品。
調研走訪中,彭德秋實地調研了宣漢縣茗洋閣種植專業合作社,考察了專業合作社桔梗生產加工存儲車間和桔梗原材料生產基地。當得知貧困戶胡培民的妻子龐鮮菊利用農閑時間,在合作社種植基地清除桔梗雜草、施肥和維護,每天可以獲得70元收入時,彭德秋對當地這種讓留守村民足不出戶就可以在家門口打工掙錢的“公司+農戶”模式大加贊賞,希望該公司適當擴大規模,綜合利用當地自然環境、生態土地、人力資源,積極拓展市場,帶領村民早日脫貧致富奔小康。
在村組干部及村民代表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從邊遠貧困山區農村危舊房屋改造、人畜飲水、道路改造、通訊設施,談到發展鄉村特色旅游、宣漢縣特色花黃牛養殖,以及山區桔梗、蘑芋種植等。彭德秋聽完發言后,為大家認真地宣講了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解讀了和省委書記王東明關于扶貧開發的重要講話精神。結合省委十屆六次全會精神,彭德秋為村民們講解了精準扶貧的相關政策,要求縣、鄉、村、組四級組織要把貫徹實施“3+10”組合拳作為根本途徑,集中力量推進精準扶貧工作。一是要準確分析致貧原因,按照“五個一批”進行梳理,把全村貧困戶分別納入進行扶持,確保戶戶明白脫貧路徑,明確幫扶單位和個人責任。二是要加強干部駐村幫扶,指導落實“四個一”全覆蓋,切實做到聯系貧困村有一個以上縣級以上部門、有一個部門領導、有一個駐村工作組、有一名第一書記,每個貧困戶有一名幫扶責任人。三是要完善貧困戶幫扶規劃,確保“六個精準”落實到位,細化每個貧困戶的幫扶項目、實施時間、具體內容、發展規模等,明確年底增收目標、脫貧時限,真正做到不脫貧不脫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