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寫橋的作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抓住特點,具體描繪
天下的景物千差萬別、千姿百態(tài),各有特點。以花為例,就有牡丹的艷麗多姿,荷花的亭亭玉立,臘梅的清香四溢……寫花就要抓住各種花的特點,寫出此花與彼花的不同之處。寫景,也是如此,每種景物都有自己的特點,寫作時要善于抓住其特點,具體描繪,使所寫的景物特色鮮明,形象生動。
怎樣才能抓住景物特點呢?除了要善于觀察,充分調動我們的多種感覺器官去感知外,親身體驗也是常見的方法之一。有些景物,其特點會表現(xiàn)在形狀、顏色、聲響、氣味、姿態(tài)、質地等方面,這就需要我們既觀其形與色,又聽其音、嗅其味。朱自清的《春》就是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去感知春天,敏銳地抓住了春草、春花、春雨的特點,從而把充滿生機的春之景描寫得細膩精彩,給人以美的享受。
描寫景物特點時,還可以運用比喻、擬人、夸張、襯托等多種修辭手法,使景物特征更加突出。例如朱自清的《春》中這樣寫花:“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寥寥幾字,就把桃花的紅艷、杏花的明麗、梨花的素雅寫得十分生動。那五彩繽紛的景象,栩栩如生。再如老舍的《濟南的冬天》中這樣寫松:“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小山上青黑的矮松在小雪的裝飾、映襯下,顯得更加清幽、恬靜,活靈活現(xiàn)。
二、言之有序,角度多樣
描寫景物猶如攝影師攝影,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這就要求合理安排描寫順序和篇幅。順序的安排可著眼于空間,也可著眼于時間,還可以按事物發(fā)展的邏輯順序來寫。朱自清先生的《春》,就是按春天生物的生長順序安排的。文中先寫春草,是因為它是春的使者,第一個報告春的到來;隨后,春色漸濃,春意更加盎然。我們看了文章,就知道了春天的發(fā)展變化過程,覺得是那么的真實、可信。這樣的寫景,用前人的話說,也就是“言之有序”。
寫景還可以采用分層描述的方法。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采用了這一方法。在《荷塘月色》中,作者先寫月下荷塘上的月色,最后寫四周景色。在大層次的前提下,各自然段再分層描寫。看:“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的裙。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寫荷葉,先全體后局部;寫荷花,先個別再整體。忽遠忽近,似總又分,荷葉、荷花、荷香、荷波,逐層展開,讓人如身臨其境。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同一地點的景物,由于觀察的角度、方位有變化,會看到不同的美景。描寫景物時,注意變換寫景角度,或俯視仰望,或前后內外,或遠近高低,從不同的方位去觀察,多角度、多側面地去描繪,便可全面準確地表現(xiàn)出景物特點。如的《老山界》,文中先后兩次描寫火把,前一處描寫,從山腳向上望,火把“一直連到天上”顯示了山的高峻;后一處描寫,作者已置身于“之”字形的火把隊列中,又以先仰后俯的角度描寫景觀,表現(xiàn)出山勢的陡峭、山路的艱險。令人驚心動魄,如在景中。
在描寫景物時,注意及時地、不斷地變化描寫的角度,可以把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相結合,使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也可把近景描寫和遠景相結合,使景物更有深度;還可把景物的描寫和人物的描寫相結合,做到景中有人,人在景中,使景物更有活力和生活氣息。
三、有感而發(fā),融情入景
寫景的文章,不是為寫景而寫景,寫景的目的一般是為了抒發(fā)個人的情感,表現(xiàn)作者的喜怒哀樂。景物是骨肉,情感是靈魂,在寫景的時候,作者要有感而發(fā),如果在寫景中,融入作者的感受和思想,就能使文章內容豐富、思想深刻、中心明確。
郁達夫《江南的冬景》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文章的第五段,作者寫到了江南的植被。江南豐腴的潤澤的土地上,蘆花、紅葉、桕子、草匯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之下泛出生氣。作者將這種富有生氣的色彩和雪萊《西風頌》中的名句相連接,在寫景中融入了作者的感情,使景物變得生動、立體起來。
----題記
我坐在空無一人的教室里,透過窗外,看學校唯一安靜的地方。那里是一個小角落,現(xiàn)在正開著桃紅色的花,我亦不知道它的名兒。今天的風很大,我看那花涌動像一片花海,于是我又開始了我的幻想。
我想象著,我在一片美麗的花海中,旋轉著,跳躍著,最后迷茫著,我亦找不到出口。我無力地躺下,讓風吹拂過我的臉頰,太陽暖暖地照在我的臉上,天上的云也對我微笑。多希望會有個人在這個時候,走過來,牽起我的手,陪我一直走下去。于是一個故事徐徐道來。
那是7月的時候,薰衣草盛開的季節(jié)。她帶我來到這片熏衣草地,她說她要遵守小時候的約定,她說她一直都記得,有一個純真的女孩,有一個受傷的女孩,向往這種美。她說她要讓我感受到幸福。
她輕輕牽起我的左手,靠近我的耳朵說.
“穎,飛舞吧,我想要看你跳舞。”
“恩,請記住,這只舞永遠只會為你跳。”
我踮起了腳,雙手盡情的揮舞著。這樣的感覺真好,周圍都是那么的紫,我著迷了,越跳越陶醉。隱約間,看見了她的笑靨。那種笑讓人有點擔心,那是天真無邪,純真的笑,在那種笑中,看不出哀傷。那種笑很熟悉,因為我記的,寞離開時就是那樣的笑。一時間失神,腳扭住了。她扶住了我。
“擔心點,疼嗎?”
“有點。”
“去醫(yī)院吧。”
“我不要,我想要呆在熏衣草地里。你看,這一片紫色的花海多美啊!”我興奮的跳了起來。“啊,好疼。”
“別亂動哦,必須去醫(yī)院。”她緊緊我住我的手,“我不要你再受到傷害。”
我有點兒感動的要哭了。好久好久沒有人這么關心過我了。我想她是最了解我的人了,她是第一個將“脆弱“和’堅強”用在我身上的人。我們曾經都彼此傷害過。我記的,我問過她為什么為這么了解我,她是這樣說的----“因為我傷的比你更深,我把你看透了。”
“穎,別哭啊,不要哭好不好,笑一個啦。”
“恩。夢,你不會離開我的是不是。”
“穎,放心,我一直愛你,請你記住,有個人一直在遠方等你。”
“夢,明天我一定去醫(yī)院,好不好,我想在薰衣草地待一晚。“
“好吧,累嗎,靠在我肩膀上休息下吧。”
“恩。”我靠在那上面,真的好溫馨,好溫馨。
終于我還是戀戀不舍地離開了薰衣草地。也許托的有點久了吧,還要祝愿。我在醫(yī)院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夢不見了。我恐懼感油然而生。手觸碰到了一封信,我顫顫抖抖地將信打開。
穎:
對不起,我必須要離開了,媽媽讓我去加拿大,有緣我們會再見的。因為我們說好的,你要陪我去渥太華看雪的。恩?要好好愛自己,照顧自己。
夢
我終于明白了,那時候她并沒有答應過我不會離開我,只是說會一直愛我,那個遠方也就是渥太華。淚早已浸濕了信紙,我知道我又得重新開始一個人的生活。
我開始忙碌著,尋找工作,努力工作。我一直用工作麻醉著自己,不讓自己有時間,有精力去回憶。
開始回憶是在那一天,那是4年以后。我已經成了一名出色的攝影師,公司給了我個任務,讓我去渥太華拍雪景。聽到“渥太華”三個字,我顫抖了。那么熟悉,那樣的疼。也許是我們之間的緣分未盡。在那次任務中,我遇見了你。你還是那樣,有著迷人的笑。使我不得不認出你。我們見面的時候,互相沉默了許久,最終在一起擁抱了很久很久。你問我幸福嗎?我撒了謊,我說我很幸福。但是你不知道,沒有了你的生活,怎么會很幸福。你終究還是走了,在蕭瑟的寒風中。我望著你的背影漸漸消失。我傷感,我不舍。我很想大聲的叫你留下。但我還是忍住了。我拿起身旁的照相機。輕輕的按下了快門。我用相片永遠刻下了這一幕。
我以雪景為背景,將著你的背影拍了下來。登在了法國著名的雜志上。題目就是“那些悄逝的夢”
那封雜志一直放在我的抽屜里,鎖著。每次翻出來,心都好痛好痛。
主題是講話稿的靈魂,好比人的大腦,可以統(tǒng)帥支配全身。文章的結構、布局,材料的選擇、取舍,語言的運用都要為主題服務,受主題制約。因此,選擇和確定主題至關重要,是動筆之前首先要研究的。領會領導意圖,首先要請領導談講話的主題,這是大前提,主題明確了,才能談思路和其他。主題不明確就像一個無頭蒼蠅,到處亂碰、亂撞,是絕對寫不出好文章的。
二、精心安排,布局合理
主題定下來后,就要圍繞主題進行謀篇布局,也就是通過構思把講話稿的框架定下來,明確文章分幾個部分,并列出提綱,然后才能動筆。寫講話稿最費腦子的是構思這個環(huán)節(jié),只要把路子搞通了,寫起來就容易了。文章的構思需要反復研究,認真思索,經歷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有時要提出幾個方案,經過比較,確定最佳方案。
三、材料翔實,豐富多彩
廣泛收集和正確運用材料是撰寫講話稿的重要一環(huán)。如果把謀篇布局比成文章的骨架,那么材料就是血肉,如果缺乏材料,謀篇布局搞得再好也只能是干巴巴幾條,就像說的像個癟三,面目可憎。巧婦難做無米之炊,沒有好米,怎能做出好飯,沒有好布怎能做出好衣,因此要高度重視收集材料的工作。材料一般分理論材料、事實材料、數(shù)字材料和會議本身相關的信息四部分。理論材料來源于上級文件和書本,事實材料多來自基層,數(shù)字材料一般來自統(tǒng)計、綜合部門。會議相關的信息,包括會議的主題、內容、時間、地點、規(guī)模、議程及有哪些領導講話等,這些不必都寫進講話稿,但對增強講話稿的針對性幫助很大。
四、語言準確,樸實簡潔
——怎樣寫一種你喜愛的動物
古詩導入:
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古詩用18個字把鵝寫的栩栩如生。我們要想寫好一種小動物,也要爭取達到這種生動的效果,我們應從那些方面著手呢?
一.1在寫作前要對小動物進行仔細的觀察。
例如:我要寫公雞就要觀察它的雞冠,羽毛,尾巴,爪子。寫小貓就要觀察它的皮毛的顏色,耳朵,眼睛,嘴巴,胡須,帶有肉墊的爪子。
2要寫好小動物的外形特點和活動情況。(寫什么像什么)
首先要描寫它的外形樣子,要仔細看它的頭部、尾部、毛色、四肢是什么樣的,形狀、特點、顏色是什么樣的。如下面寫小狗一段的話: “星期天,我從姥姥家回來,在客車上,看到一個大姐姐用紫色的包拎著一只可愛的小黑狗。小黑狗頭上長著一對像毛片片一樣的三角形耳朵,軟軟的向下耷拉著,有趣極了。兩只圓圓的黑眼睛不停地望著四周。圓圓的黑鼻鼻頭像個茸嘟嘟的小茸球。嘴巴緊緊地閉著,一聲也不吭,多像一個不吵不鬧的乖孩子啊!
我真喜歡這只趴在包里的小黑狗。”
這篇習作是一位僅上一年級的小學生寫出的。文章雖短,卻描述得很全面:時間、地點、所描寫動物的樣子及自己的喜愛之情。所有的比喻及修飾詞都很形象、貼切。
然后再看它的生活習性又是什么樣的,小動物怎樣吃食啦,怎樣游戲啦,怎樣睡覺啦,把這些都要細致觀察,具體地描寫出來
比如:公雞的外形(公雞有大紅的冠子,有漂亮的羽毛,尾巴是高高的翹起,走起路來昂首挺胸。每天早上它都喔喔的叫,似乎在催人們:“早點起床……”【讓學生進行描述,互相補充,教師在旁啟發(fā)總結說出公雞獨有的特點。】 師:這些就是公雞的特點,你這樣一描述使人覺得一只活生生的公雞站在你的面前,
比如:觀察小熊的外形特點(小熊四肢都是毛茸茸的,身軀也是胖乎乎的,走起路來一搖一擺,真有意思!)
3.要寫好寫好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形象的寫出小動物是怎么玩的,怎么吃的,怎么睡覺的,同樣這也離不開觀察) 例如:小熊吃蜂蜜時(小熊吃蜜時,先拿手指蘸一點,然后不停地舔手指呢)小雞吃東西時(用尖尖的嘴巴一下一下的去啄)小鴨最喜歡在水里邊游邊玩,小狗最喜歡啃骨頭,這些都是小動物的生活習性。
4要寫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師:要表現(xiàn)出對小動物地喜愛之情,不僅要在結尾的地方表達出你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更關鍵之處在于把小動物可愛的地方寫出來,從字里行間透出你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也就是說不能只寫空洞的口號,要有具體的內容
二.總結寫作要點:
在寫作前要對小動物進行仔細的觀察;要寫好小動物的外形特點:要寫好寫好小動物的生活習性;要寫出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三范文賞析:
賞猴
星期天,我和幾個同學來到動物園觀察動物,進了門,我就急急忙忙奔向猴山。
“喝!”猴山上可真熱鬧!那些小猴子,有的在爬桿,有的在蕩秋千,有的在追逐,有的在地上搶食物,有的還在打鬧……。
最吸引我的是一只小猴子。它不知從那兒尋找到了一頂小藍帽,戴在了自己的頭上人模猴樣的。矮矮的個子,瘦
吃完荔枝,小猴子猛地一跳,跳到了一塊大石頭上,又猛地縱身一躍,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プ×艘粭l鐵索。哇!小猴子可真靈活啊!它抓住鐵索,身子一悠,一雙小腳就夾住了鐵索。驟然一蹬,居然悠閑地蕩起秋千來,小屁股一翹一翹的。呀!帽子掉下來啦!小猴子“蹭”地一下跳下來,拿起小藍帽,又扣在了小腦瓜上。然后又捂著肚皮大搖大擺地
走了幾步,繞過了假山,過了一會兒,它就出現(xiàn)在假山最高處,坐下來,撓了兩下,還一邊得意地往下看呢。好像在說:“看我在最高處,我就是猴王!”這時,一只老猴子出現(xiàn)了,一邊向它瞪眼,一邊比比劃劃,好像在說:“下去,這是我的地盤。”小猴子也向它瞪眼比劃。老猴子生氣了,朝小猴子沖過去,小猴子一看不妙,逃下山頂。它在山下,還在向老猴子做鬼臉呢!哈哈……看著小猴子的樣子,我捂著肚子大笑起來:“好可愛喲,這些頑皮的小猴子!” 四范文分析:。這篇范文寫的很好,以下幾點可以說明 外形描寫:矮矮的個子,瘦瘦的,一雙靈活的小眼睛,一身金黃色的皮毛,一條細細的尾巴。
(這些描寫都抓住了小猴的外形特點)
生活習性描寫:1吃東西的描寫:它坐在假山石上,拿著一棵荔枝,先把殼兒咬開,再用毛茸茸的小手把殼兒掰開,塞進嘴里,邊吃邊用小眼睛四處張望,生怕別人搶走了似的。(把小猴吃東西時的樣子寫活了)2小猴抓繩索,蕩秋千,和老猴爭奪假山這一段寫出了小猴頑皮的個性。 小花貓
我家養(yǎng)了一只小花貓,全身棕黃色,夾雜著一些花紋。它的眼睛閃閃發(fā)亮,如同開著的車燈。小花貓的爪子雪白雪白的,摸起來軟軟的,仿佛兩只棉花球。(外形描寫)
別看小花貓平時很乖,但吃東西時卻是個急性子。每當我端給它最愛吃的小魚,它就高興得又蹦又跳,迫不及待地跑過來,津津有味地吃起來。不一會兒,盤子里就被掃蕩一空。小花貓滿足地舔了舔嘴,臉在我的褲角上蹭了又蹭,好像是在感謝我呢。(吃東西時的樣子)
小花很會捉老鼠。一天傍晚,一只老鼠賊頭賊腦地溜進我家的廚房,卻沒有躲過小花貓的眼睛。只見小花貓豎起毛發(fā),弓起身子,閃電般地猛撲過去,說時遲,那時快,老鼠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捉住了。老鼠害怕極了,不停地“吱吱”叫著,好像在求饒。小花貓并不領情,它一會兒用嘴叼著老鼠,一會用爪子玩弄老鼠。最后,小花貓玩得盡興了,才盡情地享用這頓美餐。(如何捉老鼠)
這就是我家的小花貓,你是不是覺得它很可愛?(抒發(fā)喜愛之情)
再次總結寫作技巧
描寫一種小動物還應當注意:
1.要突出重點。描寫一種小動物,也和寫其他內容的作文一樣,不能面面俱到,像“流水賬”似的說個沒完,一定要突出重點。有的可以側重寫小動物的外形樣子,有的可以側重寫小動物的習性。無論怎樣寫,都要抓住典型,突出重點,具體描寫。
一、講故事,引人入勝
一則小故事蘊含著深刻的道理,一段小經歷濃縮生命的真諦。因此,在話題作文中,根據(jù)要求恰當講述一些名人故事、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哲理故事等,會使文章引人入勝。例如在寫以“勤奮”為話題的作文時,可以講述古人勤奮讀書的故事;韓愈“口不絕吟于六藝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編”;匡衡“鑿壁偷光”;蘇秦“引錐刺股”;古希臘演說家德摩斯梯口含石子五十年如一日苦練演講口才的故事等等。在寫以“好奇心”為話題的作文時,可以講述牛頓在果園里看到蘋果落地而產生疑問:它為什么落到地上而不飛向天空落到月亮上呢?也可以講愛迪生看到母雞孵蛋自己也去嘗試的故事。
又如以“追求”為話題作文,可以引用這樣一則寓言故事:有只鶴在河邊覓食蝸牛,忽然有只美麗的天鵝來到它的身邊。鶴從來沒有見過天鵝,就問:“你從哪里來的?”天鵝說:“我是天鵝,從天堂來的。我住的地方美麗無比,金碧輝煌……”鶴聽得不耐煩了:“你只要告訴我,天堂里有蝸牛嗎?”“恐怕沒有。”天鵝聳了聳脖子說。“那我就不想去了,我只在乎有沒有蝸牛可吃。”鶴果斷地聲明。這個故事的主題是“追求”,可用來闡述追求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比追求某種需要重要得多的觀點。
中學生在平時閱讀中,如果能有意識地積累一些各種類型的故事,在寫話題作文時恰當引用,慢慢地就能感受到“寫作文是一種享受,不是一種負擔”。如果話題是“立志”,可以講這樣一個小故事:在非洲有一個賣氣球的老人,他賣的氣球五顏六色,非常漂亮。一天他在街頭叫賣,旁邊坐著一個非洲小男孩,他托著雙腮,聚精會神地欣賞著老人的氣球,突然小男孩問了老人這樣一句話:“你說黑色的氣球能不能飛?”老人沉思片刻回答說:“黑色的氣球也能飛,氣球能不能飛不在于它外表的顏色,而在于它肚子里是不是有一股氣。”由此,可以聯(lián)想到,一個人能否對社會有責任有貢獻,也不在于他的膚色、高矮與家境,而在于他肚子里是否有一股氣。如果同學們從小就有胸懷遠大理想的志氣,克服苦難的勇氣,蓬勃向上、奮發(fā)進取的朝氣,你也就能“飛”。
二、引名言,別開生面
名人名言往往能體現(xiàn)出名人的思維水平和思想深度,能夠引起讀者的注意,耐人回味,引人共鳴。如能置名言于篇首,或置名言于文中關鍵處,就能起到畫龍點睛、輝映全篇的作用。如談“愛”的話題時,可引用意大利詩人但丁的“愛是美德的種子”;法國雨果的“人生是花,而愛是花的蜜”;印度泰戈爾的“愛是理解的別名”。談“理想”,可引用的“理想,就是為了生活的理想”;法國蒙田的“一個人若是沒有確定航向的目標,任何風向對他都不是順風”。談“自信”,可引用馬克思的“偉人之所以看起來偉大,只是因為我們在跪著,站起來吧!”法國大仲馬的“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權”。談“立志”可引用徐悲鴻的“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法國福樓拜的“最貧的是天才,最賤的是無志”等名人名言。
在引用名人經典名言的同時,對一些凝聚集體智慧的諺語、成語、格言、俗語、座右銘等,也可以恰當引用。因為這些名句是思想和智慧的結晶,閃爍著靈感和詩意的光芒,散發(fā)著超越時空的魅力。高爾基說:“我在警句的思維中,學到了很多東西。”馬爾頓以為:“許多人的成功,都是得力于一句格言的鼓勵。”他們的話,指出了名句在人成長過程中所發(fā)揮的激勵和促進作用。
在話題作文中善于引用名人名言、成語、格言、諺語等,常能點石成金,化腐朽為神奇,使文章別開生面。但是,引用名言也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引名言要忠實于原文,不可隨意改動,特別是對一些經典著作中的語句的援引,更應準確無誤。另外,對于一些名句,也不必過于尊崇,名句說一,我們就不能說二,這也不是對待名言的正確態(tài)度。有些名句中包含的哲理就是有局限性的。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來說,它強調了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力,卻忽視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如果從反面來說“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也并非站不住腳。所以,對于一些名句完全可以重新解讀,賦予它們以新的含義,推陳出新。
三、寫詩句,文采斐然
著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在北京作學術報告時,引用了杜甫的名句“細推物理須行車,何用浮名伴此身”,表達了他忠于科學探索,不為浮名所累的科學精神。在話題作文中引用詩句,更能增強表情達意的功效,使文章文采斐然。例如一考生在話題作文《欲望》一文的結尾寫道:“‘爾曹身與名俱裂,不廢江河萬古流’,大自然生生相息,而多少人卻由于物欲膨脹而落下千古罵名。追求物欲的人啊,請卸下你沉重的背囊,去感受親情、友情、愛情,去‘領取而今現(xiàn)在’。要知道,‘富貴貧賤,總難稱意,知是即為稱意;山水花竹,無恒主人,得閑便是主人’。”短短一句話,先后引用了杜甫的詩、朱敦頤的詞,以及古楹聯(lián)。又如為了表達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有的學生用了這樣一組句子“我愛那‘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廬山瀑布;我愛那‘蕩胸生層云,決眥入歸鳥’的泰山極頂;我愛那‘奔流到海不復回’的黃河九曲;我愛那‘兩岸猿聲啼不住’的長江三峽;我愛那‘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古樸塞北;我愛那‘日出江花紅勝火’的秀麗江南。”這些句子除了排比之外,還使用了引用、對偶等修辭方法,列舉祖國的名山河川,寫得具體形象,氣勢磅礴。
在話題作文中,為印證、補充、對照自己的本意,援引詩文名句,可分為明引和暗引。引用時明白指出所引文字的出處和來源,是“明引”;不明白指出的是“暗引”。引用詩句,必須準確理解詩句含義,不能牽強附會,斷章取義,要使之與自己文章的語境、風格相協(xié)調,才能收到以一當十之效。例如在以“關注”為話題的作文中,一學生把視點聚集在“美中撞機事件”上,在文中引用了李清照《一剪梅》中的詩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詩句巧妙地寫出了我“駐南使館被炸”事件的沉重陰影剛從中國人眉宇間散去,“美中撞機事件”的悲痛之情又涌上中國人民心頭。這一引用緊扣題旨,情真意切,富含文化底蘊,令人擊節(jié)贊嘆。另外,也可以化用詩文名句的形式來抒發(fā)感情,屬于“舊瓶裝新酒”。如在寫“環(huán)保”話題作文中,出現(xiàn)了這樣的詩句“前不見青山,后不見綠水。念天地之污染,獨愴然而涕下”(仿《登幽州臺歌》);“清明時節(jié)沙紛紛,路上行人滿面塵。借問青山何處有,學童遙指盆景中”(仿《清明》)。作者仿陳子昂和杜牧的詩句,對環(huán)境污染進行辛辣的諷刺,機智幽默,發(fā)人深省。這是在仿名句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到對“名篇”的仿作。化用詩句(篇),應注意選取最佳詩句(篇)。取法于上,保持高起點。同時,由于原作為讀者所熟知,讀來如故友重逢,分外親切,易喚起好感。“機遇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要想在話題作文中熟練恰當?shù)匾谩⒒迷娋洌綍r就要注意熟背大量詩詞。例如作家梁衡寫《跨越百年的美麗》時,寫到居里夫人淡漠名譽,說“她漫把浮名換了精修細研”,寫完了才悟出是從柳永“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的詞句中化出。如果沒有多年背誦柳詞的積累,是很難產生出這樣的靈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