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時光少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清風拂過,水面輕泛漣漪,推搡著降落湖中的落花游動。幽徑狹窄,年輕的少年郎負三尺青鋒,攜一壺清茶,腳步輕盈,踏花而過。
彼時他眉目間顯露少年輕狂,唇角折起不可一世的弧度,哼著江湖曲調。枝間落下光斑,明暗之間,他別過了故鄉的磚墻瓦屋,別過了門前的小橋流水,別過了過去怯懦的自己。
春櫻已經盛放,飛舞、飄散,乘著夢與夜鶯,再融進告春鳥的啼鳴,沿著風的軌跡向著地平線的方向前進。少年心性上涌,他引劍出鞘,任憑那青蓮鞘砸落地面發出沉重的嗡鳴。他挽出漂亮的劍花,腳下踏著光斑,行出華麗的劍舞。劍鋒銳利,所及之處紛然落英皆是化作花泥。
劍尖畫過優美的弧線,他收勢,眼中是明亮的光。
青蓮出鞘,劍定天下。
湖水又漲,沉寂了一年的小荷已露尖尖角,枯槁的碧葉重新點墨著色,幽潭之下錦鯉嬉戲,或金黃或赤紅或雪白,點綴著小小的湖泊。
他偷換上父親的西裝,戴上黑色鍍金的小禮帽,白皙修長的手指執著黑色的禮杖,指縫之間夾著黑桃七的撲克牌。年輕的魔術師意氣風發,細眉微挑,漂亮的眸子像是最精致的工藝品,揉進了夏夜的星辰,蕩漾著浪漫的銀河。他指尖一彈,清脆的響指聲落地的剎那,撲克牌自中間裂開,竟是綻放出了一朵嬌艷欲滴的藍玫瑰,妖姬垂淚一般氤氳著清晨的露水。他看著自己的杰作,滿意地挑起唇角。
夏夜門前涼風吹拂,回旋、飄揚,知了高昂地贊頌著夏日的美好,遲遲未肯離開的柳絮便在天然樂曲中跳起交誼舞。小魔術師抹了一把由于緊張而冒出的汗水,專心練習著他深愛的魔術。當絢爛的光輝終于在指尖綻放之時,他長出一口氣。
稚嫩而高貴的驕傲在心中漸漸扎根,如同隨處可見的毫末之草。就連知了的鳴叫仿佛也放低,溫柔地為他吟唱。
“我的魔術師,愿萬千星辰為你加冕。”
毫末之草,可以成原。
時光匆匆而過,你仍是少年。
枯黃與火紅以勢不可擋的架勢,覆蓋了目能所及的世界。
他撕破了曾經引以為豪的畫作,扔進了垃圾桶里,連著流產的夢想。他有一瞬間的迷茫,想不起他在想什么,想不起他在干什么,想不起靈魂深處到底發生了什么。他將思維整理,發現了自己如同迷了路一般在原地踏步,撥不開阻礙視線的迷路,也看不到指引方向的明燈。
世界太過奇怪,想實現夢想太過困難,很多東西一一消失,怎樣堅持。他摔了筆,想不起來當初的想法,時間磨平了當初的悸動,也沖淡了激動。
秋雨簌簌落下,紛飛、飄搖,打在搖搖欲墜的紅葉上,如同白帝演奏的曲調。囂張的火紅將他哭花的臉頰染色,他伸手想接住秋雨,它卻如同過去的夢,握在手中卻又流失于指縫。
終于落空,有始無終。
時光匆匆而過,你仍是少年。
雪落無聲。仿佛一夜之間,世界失了色彩。
少年把凍僵的雙手呵護在大衣口袋里,手指相互摩擦著取暖。他的視線始終定格在面前用紅筆寫著“失敗”字眼的白紙上,內心失望難免,卻仍舊整理著頭緒,將點連線,向著突破口不斷前進。
失敗,永遠是過去。冰冷的空氣凍結不了堅定的信念,凍結不了火熱的心臟。勇敢做過,勇敢錯過,勇敢摔過,再站起來過,腳下的路縱然再崎嶇蜿蜒,一定指引的是榮耀的方向。
純凈紛揚的雪花,翩然、飄舞,帶來了冰冷,也帶來了光。他重新拿起了筆,在紙上添添改改、刪刪減減,唇角揚起自信的笑容,眼中的期待在閃閃發亮。屢屢失敗沒有讓他迷茫、讓他放棄,反而激起了好勝的心性,愈發執著向前進。他可以被淘汰,但不會被擊敗。
相信自身的力量,那是對勝利的信仰。
信念不移,一如既往。
你是自命不凡的同桌
千禧年零點鐘聲敲響的時候,馮莎莎覺得周圍每個人都異常興奮。有人忙著告別舊時光,有人忙著奔赴錦繡前程。而她,卻在忙著憂傷。
這一年,馮莎莎帶著讓人羞愧的成績升入初中。好在長大,有時候是一夜之間的事情。跨過千禧年,馮莎莎像一頭從睡夢中醒來的獅子。她開始擯棄往日里的懶惰,關注起讀書這件事。
聽課,記筆記,馮莎莎憋著一股勁地給自己定了三年目標。一個學期下來,她在班級的排名和她的身高一樣,蹭蹭蹭地往上漲,最后基本穩定在班級的前五名。
13歲的馮莎莎,生得本就好看,如今更是出落得亭亭玉立。走在校園里,經常有高年級的學長在身后吹起口哨。
天知道班主任怎么會讓姜小松成為自己的同桌,這個身高不到1.6米的小男生,是這個班雷打不動的第一名,總是一副驕傲自大的樣子。他的課桌里有各種新鮮玩意,隨身聽、磁帶、小說,馮莎莎看得眼饞。
有時候數學老師講著講著,突然點名說:“姜小松,這道題你會了嗎?”姜小松放下手里的小人書,畢恭畢敬地站起來,很淡定地說:“老師,關于這道題我有三種解法,請問您想聽簡單的還是復雜的?”
真不知道小鼻子小眼睛的姜小松,小腦袋瓜整天在想些什么。馮莎莎經常為一道數學題絞盡腦汁仍不得法,姜小松實在看不下去了,就會說:“我們做個交易吧,你幫我抄歌詞,我幫你補課……”
馮莎莎覺得姜小松的眼睛一定是長在頭頂上了,那副自命不凡的樣子真是欠揍啊。可為了保持前五名,馮莎莎決定豁出去了。
姜小松讓她抄的第一首歌,是2000年梁靜茹新專輯里的《勇氣》。偶爾心情好的時候,他還會很大方地把隨身聽借給馮莎莎。馮莎莎的青春,因為有了梁靜茹而不覺得孤單。
2003年,
冤家路窄
初三剛開學,姜小松突然找班主任換了座位,馮莎莎覺得奇怪。姜小松解釋得很離譜,他說兩個好學生坐在一起,浪費資源。
馬上就要中考,她也沒多余的時間跟他計較。不過這樣也好,他對她總是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馮莎莎覺得她的自尊早就被摧殘得碎了一地。
兩年下來,馮莎莎憑著笨鳥先飛的精神,已穩扎穩打地坐定了班級的第二名。這其中,不得不承認有姜小松的功勞。
2003年,兩人順利考上市里最好的高中。九月去學校報到,馮莎莎在高一(六)班的名單里看到姜小松,再往下幾行就是自己,兩人竟然又被分到了一個班。
馮莎莎驚得差點叫出來,全校十幾個班級還能有這樣的概率,真是冤家路窄啊。
“喂,我們在一個班呢……”馮莎莎領著書本往寢室走的途中,遠遠看到姜小松迎面走來,忍不住跟他打了個招呼。
姜小松一副淡然而又傲慢的樣子,“那你又不能考第一了,抱歉啊……”
那語氣和表情,讓馮莎莎很受傷,她暗暗發誓,高中三年一定要超過他。
其實馮莎莎的文科成績很出色,只是高中的物理化學明顯難了一大截,總體排名被拉了下來,而姜小松竟然蹭蹭蹭地跑到了年級第一名。
與此同時,增長幅度同樣夸張的還有他的身高,一下子長到了1.8米,比馮莎莎高出了半個頭。
高二文理分班,馮莎莎毅然決然地選了文科。一想到再也不用和姜小松暗暗較勁,馮莎莎忽然有些失落。
不過好在,長了個頭的姜小松好像一夜之間換了個人,變得溫順謙和。偶爾在校園里遇到,他還會禮貌地跟她打個招呼。
馮莎莎生日的時候,意外收到姜小松通過郵局寄來的禮物,一個索尼的MP3。
“在一個學校,干嗎要給郵局做貢獻?”放學的時候,馮莎莎在校門口攔住了他。
“因為想給你一個驚喜……”姜小松撓撓頭,支支吾吾的像個做錯了事的小孩。馮莎莎忽然發現,這個從初中就一直和自己抬杠的小男生,其實笑起來的樣子很好看。
“待會我有場球賽,有時間來看嗎?”姜小松有些忐忑地問她。
那個黃昏,籃球場上飛奔的少年,讓馮莎莎的心,七零八落地亂了。
那些懵懂的小情愫,忽然在她的心底生了根發了芽。
2006年,
你身邊的女孩很可愛
高三,每個人都在為高考做最后的拼搏。馮莎莎在走廊看到姜小松的時候,也會不經意發現他臉上的疲憊。
有六班的舊日好友悄悄跟馮莎莎透露,班級聚會上,姜小松喝醉了,一直叫著馮莎莎的名字。隔天有人拿這個取笑他,他卻打死也不肯承認。
得知這個小插曲,馮莎莎的心里又歡喜又憂愁。這種小折磨,大概就是喜歡一個人了吧。
黑色的六月過去,馮莎莎的志愿表里是清一色的上海。因為她記得初中的時候,姜小松說過他最愛的城市是上海,而那時她最向往的卻是北京。她本想先去問問他會填哪所學校,可最終還是沒好意思開口。
而姜小松一考完試,就跟著表哥去了上海,說是要提前體驗生活,連志愿表也是讓家里人填的。姜小松的父母聽從了班主任的建議,改了姜小松的意向,報了清華。
那天馮莎莎站在光榮榜前,突然就紅了眼眶。九月開學,兩人一個南下,一個北上。
元旦的時候,姜小松在電話里說要來上海看她,她失落了幾個月的心仿佛瞬間復活了。
歡歡喜喜地給自己添置了幾件新衣,在網上搜出各種上海游玩的攻略,還跟本地的同學討教哪里的上海小吃最正宗,一切準備就緒,只等著元旦那天,姜小松的到來。
姜小松說大概下午三點到站,馮莎莎兩點就坐在候車廳里。她忽然有些局促起來,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跟姜小松打招呼才好。
火車晚點,姜小松到站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同他一起走過來的還有一個洋娃娃般可愛的女生,馮莎莎的心一下子掉進了冰窟窿。
姜小松介紹說:“這是沈佳,我的大學同學。”然后轉過來對沈佳說:“這是馮莎莎,我的老同學。”
中規中矩,誰都不特殊。
地鐵里,馮莎莎看見沈佳有意無意地總是想拉姜小松的手,但每次都被他巧妙地避開了。馮莎莎的心情一下子變得很糟糕,她覺得自己突然變成了一個大電燈泡。
三個人有些尷尬地吃完飯,然后去了外灘。夜景很美,沈佳拉著姜小松合影,她的整個身子都幾乎靠在他的懷里,馮莎莎對著鏡頭,恍惚得差點忘了按下快門。眼前的這個少年,忽然變得隔山隔水的遙遠。
三天后,他們回北京。在車站,馮莎莎很想當著沈佳的面,對姜小松說出心底的那份喜歡,可姜小松欲言又止的表情,讓她猶豫了。然后火車開走,她像是從一場夢里醒來。
2010年,
將你拉進黑名單
2010年,馮莎莎大學畢業,和同事在浦東合租了一個小居室,享受單身的小快樂。
有天下班回來,馮莎莎剛煮好一碗泡面,打開電腦,高中的QQ群里突然跳出一則消息:班長姜小松下個禮拜結婚,有沒有人組團去北京參加婚禮?然后又發上來一組婚紗照,馮莎莎的表情在那一刻凝固了。姜小松身邊那個笑顏如花的女子,是沈佳。
當年在車站送走他們,馮莎莎回到宿舍就將姜小松的名字拉進了黑名單,手機、QQ,還有那個時候很熱鬧的校內網,片甲不留。
她也曾幻想著,姜小松會用其他的辦法來找她。半年過去,一點動靜都沒有。她開始答應身邊的追求者,和不同的人約會,只是心卻時常空落落的,很難受。
她在群里說了六個字:班長結婚快樂。剛打完,系統提示有人請求加好友。看到那個熟悉的圖像,她猶豫了一下,還是點了同意。
姜小松的第一句話是:那時候,你到底有沒有一點點喜歡過我?
馮莎莎還沒來得及回答,QQ那頭還在顯示“正在輸入”:那年,沈佳追我,我告訴她我有喜歡的人了,那個人在上海。她不信,纏著我帶她來上海,然后跟我打賭,只要你說出喜歡我,她就認輸,讓我們在一起,但這個過程中,我不能先對你表白。我信心十足地以為你會吃醋,我也信心十足地以為激將法對你很有用,就像讀書的時候我老是說你笨,你會不服氣,然后努力考得更好一樣。可這次我卻輸了,所以回去我答應了沈佳,然后將你埋在心底……我就要結婚了,希望你也幸福。
馮莎莎的眼淚就那么掉下來,她忽然意識到當年梁靜茹的那首《勇氣》算不算姜小松對自己的表白呢:愛真的需要勇氣/來面對流言蜚語/只要你一個眼神肯定/我的愛就有意義。
其實馮莎莎的確不知道,2000年,比自己矮了半個頭的姜小松,在她面前是自卑的。自卑到了極端便只能自負,以此保持那份可憐的自尊。
1.家庭密切合作
這是最主要的。研究顯示,年輕人經常與父母在桌前共聚交流,會讓身心愉快,并增加社交技巧。因為他們學會了如何處理敏感問題,并能平靜對待。家庭教育專家Gill Hines認為,有規律的餐桌談話,可讓孩子感到家庭的溫馨幸福,“隨著年齡增長,他們會喜歡與朋友共度佳節,增長處世技巧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一課。”尤為感人的,是讓父母與孩子,記下他們最感快樂的10個時刻。快樂專家Andy Cope揭示,是與親密家人分享經驗,而非物品或其他。“父母和孩子在一塊分享經驗,才是人生最大快樂!”要提倡擁抱,“持續7秒會讓感情升華,當你的孩子從學校回家時,不要快速擁抱,應持續7秒,這會讓愛變得更甜蜜。”
2.要保持交談
交流可讓家庭團結。Hines認為在汽車中談話,可保持溫馨氣氛,男孩較為喜歡,女孩則喜歡在咖啡館暢談。談話可涉及各種話題,不要僅局限學校和行為,可偶爾給他們忠告。這說明他們能處理復雜難題,大腦思維敏捷。Hines強調,你必須意識到自己僅是家長,“而非朋友,你的作用僅是引導,提供家庭溫暖,友誼僅在成年之后。”若你的孩子喜歡慪氣,不愿談話咋辦?心理咨詢專家Emma Citron認為:“如果他們或慪氣,其中必有原因。即使理由對父母來說微不足道,但他們畢竟是孩子,要傾聽他們訴說,有針對性地耐心勸導。”另一種策略是充滿同情,但不提忠告。
3.不要讓壞行為發芽
壞習慣一旦在青春期養成,會成為終生難題。Hines提倡應保持“一定程度的容忍,”但污穢語言是不能接受的,“若他們行為粗野,你要及時制止,要用平靜和緩的態度指出錯誤,并希望將來不要再犯。”Janey Downshire是暢銷書《青春期遷移:如何讓你的青春期升華》的作者,認為潛在的感情常驅使不良行為的發生,父母要成為行動的引導者,“不要忽視和遷就兒童的行為,如果他們憤怒,要保持平靜,若他們受到驚嚇,應給他們安慰和保護,他們的生命時鐘進入成年期才會正常運轉。”臨床心理專家Rachel Andrew博士認為,要對“壞行為”再審視。“例如,行為固執也是有明確主見的表示。對你孩子的行為,能否用不同視角理解?你認為不可接受的行為,也許恰恰是卓越行為的體現。”
4.支持學習
Andy Cope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讓進入學校的孩子保持大腦靈活敏捷,即睡眠充足并有明確目標,“當你心情快樂,大腦就會聰明靈活,富有創建。”讓孩子認識學校的作用是困難的,“因此我們讓每個進校的孩子,都要寫下一句貫穿一生的名言,貼在床頭,讓他們明確去學校的目的。”Hines反對僅糾纏于家庭作業,“它會扼殺孩子的學習動力,你應用有創建的思想激勵孩子的學習。”Hines的同事,有一個14歲的兒子,在學校成績很糟,“我們向他談到10年后的狀況,甚至20年,并對一生的影響,盡管他對職業生涯并不清楚。然后我們選擇了他喜歡的幾個名人傳奇進行激勵,從而讓他刻苦學習,成績不斷提高。”
5.讓體育鍛煉成為習慣
簡單的說,如果你在恐龍誕生之前就開始走,到現在還沒走完。
光年就是光行走一年的距離,作為長度單位,通常用來衡量星級距離。理論上,也就是5,786,101,150,000英里(九萬四千五百四十二億五千四百九十五萬五千四百八十八公里)。這個數字一點愛都沒有。以步行衡量的話,中等速度下1英里得走個20分鐘,于是你得花上2.25億年。即使你搭乘了NASA的Mach9.68X-43A超音速噴射器--世上最快的飛行器,你的旅程也不過縮短到95,00年。
對了,別忘了帶個大包。要知道走這么長的路,事實上一個成年人行走1英里平均需要80卡路里,所以說呢,你會需要200萬PowerBars(登山應急食物)。你還要準備登山靴。標準運動鞋可以走上500英里,換算下,一路消耗1180億雙……的樣子吧。
然則,折騰這么久其實也沒走多遠,天文學家會告訴你:離太陽最近的星星,半人馬座的,其距離是4.22光年。
(來源:文章屋網 )
關鍵詞:桐華 教育學 學生
《那些回不去的年少時光》是作家桐華耗費五年時光傾心打造的精華之作,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無形的時光隧道,讓他們能直接回到那些回不去的童年時光,同時也能靜靜體會到少年的如歌情懷和無敵青春。我在閱讀時,想到逝去的美好時光,幾次落淚。很多孩子也曾多次落淚。流淚就是心靈的凈化和洗禮,用淚水浸泡過的心才會柔軟纏綿。所以,我覺得能讓孩子落淚的作品就是好作品。能夠流一次眼淚就是一種巨大的收獲。
但是,書中對一些校園非主流生活的描寫及一些頑劣行徑的渲染,容易讓心智還不是很成熟的孩子們難辨真偽和是非。為盡量增加閱讀的正面效應,減少可能會產生的副面效應,我在反復研讀的基礎上,作了如下解讀和闡釋:
告訴孩子:羅琦琦的經歷你們已不可復制
小說來源于生活,但是相比生活更為凝練和集中。在塑造人物形象時,往往如同魯迅所言:“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即在現實生活中尋找各種各樣人的性格和行為特征,將其有機地聚合到你所要塑造的一個文學人物的身上,體現出作者真實的情感和真實的理想。因此,很多生活你有似曾相識之感,能引起我們心靈共鳴,激發我們種種情愫,產生愉悅的審美。但是,其實很多情節只是合乎理性推斷的真實,而不是現實的真實。因此,我告誡學生:可以借鑒小說中有價值的信息,但不能全盤接受小說的思想和生活,更不能盲目效仿。
羅琦琦也是集中了各色女孩身上的種種優缺點而塑造的一個人物形象,她承載著作者太多的向往和追求,無數讀者的期盼和推斷。但是,孩子們必須明白:羅琦琦不可復制。
一是現實生活中難覓這種狀態的學生,在灰暗和明媚、異類和主流兩邊都能調控自如、盡心所欲,這需要超凡的心智和定力,幾人能做到,故千萬不能效仿羅琦琦,試圖也能像她這樣將荊棘與風雪全部丟棄在身后,走出一條陽光大道。
再說,她學業的崛起也是在小學就已開始,而小學因為知識含量少,任何一個天分稍稍不錯的小孩即使在小學高年級再開始努力,都是有機會重新“洗牌”的,但是到了初中,知識內容含量大為增加、難度也大為提升,你想進入初三后再來“亡羊補牢”,可能就將是一場美夢。初中每一階段都不能懈怠,否則,到了初三,只能空自嘆息。就憑這一點,你們已經不能效仿羅琦琦。
更主要的是有很多康莊大道可走,為什么要走這條遍布磨難的危險的羊腸小道呢?
課外閱讀對一個人的成長具有改天換地的作用
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所以,課外閱讀不僅僅能幫助學生直接提高語文成績,增強學生對各科的理解能力。而且對一個人心靈的塑造、思想的淬煉、性格的陶冶也能產生巨大的作用。
羅琦琦的小學時光是暗淡無光的,但是卻找了給了它巨大影響的朋友——課外書籍。使得她能更加安靜、更加孤僻地躲入一個想象的世界。如果沒有書本,她的沒有朋友、學業糟糕的學校生活肯定將更為悲慘,那將是一段無法忍受的比牢獄生活還要痛苦的日子,說不定,中途就會輟學甚至墮落下去,那就只能在黑暗中尋找黑暗,從而獲得溫暖和慰藉。
特別是在和神童陳勁的同桌過程中,他們相互背誦課外書、相互比較閱讀量,她的閱讀品位有了很大的提升,閱讀能力和記憶能力也有了飛速的提高。用羅琦琦在陳勁準備去一中讀書時所言“但是當時的我,并不懂得這些,他教授我的學習方法,他課間給我講述的故事,他考我的詩詞,他推薦我聽的樂曲,他敬仰的杰出人物,所有這些東西,在當時的我眼中只是小孩子間的游戲,不會比跳皮筋、打沙包更有意義,可實際上,他帶給我的東西潛移默化地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
作者簡單列舉了羅琦琦在小學所讀過的有關書籍,那些書的數量和品質已經遠遠超越同齡人所能閱讀的層次。書給羅琦琦打開了一個寬廣無邊的世界,也在不知不覺中給了她一雙飛翔的翅膀。有了這些書墊底,羅琦琦的精神世界不會荒蕪、人生方向也難以迷路。
所以,羅琦琦如果談感恩,肯定少不了課外閱讀,課外閱讀對改變人生真的很重要,它不能象學習成績那樣能直接證明你的進步和優秀,但是,在不經意間,你會發現愛讀書和不愛讀書的區別、讀過很多書和沒有怎么讀書的區別,特別是走入社會之后,其效果會非常明顯,可謂涇渭分明。
因此,我們要經常勸告、督促我們的孩子,一定要利用空余時間,多多讀書。不要吝惜小錢,多多買書,買書是一本萬利、有賺不虧的最佳投資。
家庭是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
羅琦琦的人生軌跡與她的家庭有著很大的關系,5歲之前寄養在外公家,回到自己家后產生的被拋棄感讓她由唧唧喳喳變得沉默寡言,并且直接影響了她的學校生活,如羅琦琦所言:“我的年齡本就比同學小,心智半開,又沒有讀小學一年級,結果很容易想象——我的成績很不好。由于性格孤僻、沉默寡言,再加上成績不好,我從頭到腳都不是老師喜歡的類型,所以我就越發的性格孤僻、沉默寡言、成績不好。”回到父母身邊的羅琦琦如果在家里能夠多一點關注,多一點寬容,可能,她的性格不會變得孤僻和沉默寡言,那么,在學校的處境肯定也會有所不同,小小年紀的她也不至于遭受這么多的坎坷和磨難。
最令人扼腕嘆息的是曉菲,表面上的明媚快樂卻同樣擁有一個壓抑孤獨的靈魂。源于家庭的不和諧,特別是爸爸喜歡打媽媽,導致她不喜歡待在家里,喜歡在外面玩,最終導致在初中階段就未婚先孕,毀掉了自己的一輩子,也毀掉了四個還懵懂無知男孩的一輩子,甚至還搭上他們父母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