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過新年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五蓮縣實驗小學
一年級三班 沙一鳴
我最喜歡過新年了,因為過新年有新衣服穿,家人們可以團聚在一起聊天玩耍。大人們更忙,忙著辦年貨,置辦雞、鴨、魚、肉。可是年過完了,還有許多好東西沒有來得及吃就變壞了,打開冰箱,媽媽看著這些東西無可奈何地搖搖頭,說:“真可惜”。然后就一袋一袋地扔掉了。
今年,媽媽吸取往年的經驗教訓。我倒不理解了,問媽媽:“為什么置辦了那么少的年貨,會不會不夠吃?”媽媽的話給我解開了疑團,媽媽說:“現在人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年貨物質充盈,超市里正月初一下午就開始營業了,應有盡有,隨時有新鮮貨物,要比我們自己存強多了。”我覺得很有道理,可以節約很多東西,避免浪費。
媽媽昨天去買了一個大大的中國結往家里一掛,一束鮮花顯得既溫馨又浪漫。幾枝富貴竹往瓶里一插,喜慶氣氛彌漫在家里,家里過節氣氛倍增。”
2、春節到了,這年頭,祝福也不好送了,快樂被人打包了,煽情被人趕早了,萬事如意跟身體健康也不知道被誰拐跑了,可我的祝福還是送到了。春節愉快!
3、爹說:無論你在天涯海角,記得過年回家就好;娘說:不管富有還是潦倒,每天開心快樂就好;友說:雖然聯系很少,只要健康平安就好!春節快樂!
4、羊年新春喜氣洋洋,對著流星許個愿望。愿你活力四射身體健康,一帆風順心情舒暢,收入高高行情見漲,出入平安再添吉祥,闔家歡樂幸福安康!
5、我的祝福握在手,打牌把把都順手;我的祝福放心頭,保你今年好彩頭;我的祝福發出去,好運財富都找你;我的祝福送給你:新年鴻運當頭,樂逍遙!
6、拜年送什么?送你紅包,俗氣!送你特產,老氣!送你水果,土氣!還是送你短信,有創意!用短信送關心,這是我的心意!新年好!
7、來來來,廢話不多說了,春節就在眼前。燃一束禮花,綻放好運給你;開一個紅包,喜慶祝福給你;道一個萬福,合家歡樂給你;發一條短信,真情友誼給你。
8、過新年,熱鬧不一般,日出祥云飄天邊,春來空氣更新鮮,鞭炮齊響奏美滿,佳肴滿桌慶團圓,來年紅火吉祥日,快樂逍遙似神仙!短信給您拜大年!
在這樣的時刻,作為大餐頭牌的火雞當然必不可少。火雞的脂肪含量非常少,肉質鮮美筋道,而且做法可焦可嫩,可烤可烹,算得上老少咸宜。
沒有什么比一頓豐盛的西餐更能營造節日氛圍了。它能帶給你的,絕非只是酒食的享受,對節日的重視,以及歡聚一堂的進餐儀式感,才是值得享受留戀的體驗。
無論是無肉不歡的德國菜,還是精吃細做的法餐,抑或原汁原味的意式美味,即使無法親自在家打造,五星級的酒店也能提供給你。而且,伴著黑領結的侍者和伴奏音樂,杯盞搖晃間,都是一年結束的歡聚、以及祈求來年嶄新氣象最好的選擇。
意式蟹肉餃子,帝王蟹濃湯,茴香沙拉
來自意大利南部海邊地區,因為食材比較昂貴,所以意大利人通常在節慶的時候才會享用。在普通的意大利餐廳,一般會用牛肉、芝士或蔬菜做餃子餡。口味清淡適口,香氣綿長。
意式南瓜土豆餃,意式培根,煎黑虎蝦,芝麻菜
來自意大利北部的皮埃蒙特地區,口味比較濃郁,例如原料里的意大利培根,有獨特的香味。土豆餃在意大利是傳統菜,而意大利人在冬天經常吃南瓜,是其冬天的典型菜品。口味濃郁自然,原汁原味的意式滋補品。
澳洲牛柳,紅酒汁,燴萵苣,焦糖栗子,蘑菇
這是一款來自意大利北部的地道美味,牛柳和栗子都非常適合在冬季食用,濃郁的牛柳香中融入了紅酒味道,栗子也可以中和紅酒的微酸口感。很適合調節歡愉氣氛。
扒波士頓龍蝦,橙味黃油汁,烤香草紅薯,香蒜菠菜
作為一款主打清淡牌的海鮮大餐,這道菜的用料很考究,清淡適口,盡可能保留了海鮮的原汁原味。菜品也比較昂貴,而配以橙味黃油汁的龍蝦也非常受歡迎。
烤海鱸魚卷,藏紅花汁,紅菜頭泥,黃油荷蘭豆
海鱸魚是意式大廚最愛拿來秀廚藝的一種海產,肉質細膩的海鱸魚配合恰到火候的烹調,清新鮮美的口感絕對是總統級的。鮮嫩的鱸魚肉和口感醇郁的黃油荷蘭豆搭配起來非常默契。
單調飲食引發“恐魚癥”
1990年年初,我一個人到基里巴斯共和國建使館。使館從無到有,工作從零做起,一切都由我一人去做。基里巴斯是世界上最貧窮落后的國家,生活還處在半原始狀態。人們吃的是生魚生蝦和椰子干,喝的是雨水,住的是草房。
我剛到基里巴斯時,每天吃魚蝦,覺得很新鮮,過不久就受不了了,見到魚蝦就胃痛,后來發展到一想起魚蝦就胃痛。當地人也養豬,不過當地的豬長不大,因為主人沒什么飼料喂它們,主要喂椰子干。只是家里有大事和過年過節,有條件的家庭才殺豬吃肉。他們的吃法很特別,把豬殺了整個烤,誰愿意吃就自己用刀削。只有應邀參加島民朋友的大慶典活動時,我才能吃到豬肉,才能大口大口地吃個夠。
蔬菜是送禮上品
基里巴斯的原住民不吃蔬菜,海沙上也不能種菜。島上居民所需的日用品都由澳大利亞的船運來,每兩個月一次,也運來一些蔬菜。可是那點菜一到,就被我們幾十個外國人搶購空,只夠吃幾天,余下的時日,只能耐心地等待下次船再來。沒有蔬菜,中國人怎么受得了!
蔬菜對我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誰若離開基里巴斯到國外去,回來總要盡量帶些菜送給朋友。有一次,世界衛生組織駐基里巴斯代表到我館舍參加一個活動,他非要從使館后面的小門進來,悄悄地對我說,他剛從國外回來,帶點蔬菜給我,不便走正門。我忙說謝謝。他又繞回去走正門。其實那只是一點點菜。
無肉無菜過新年
就這樣,簡單的魚蝦生活,繁重的工作,日復日,月復月,很快就到年底。這是我們夫妻倆在基里巴斯迎來的第一個新年。我們決定要慶祝一下。我們提前把館內院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把僅有的兩個紅燈籠高高地掛在門口。裝飾和衛生都好做,一想到食品準備就犯難了。這時候正好沒有貨船來,無食品可買,特別是豬肉。中國人大年三十總要吃豬肉餡餃子吧。可怎么才能弄到豬肉呢。我想,新年是大節日,島民們肯定有殺豬來慶祝的,我一定趁機向他們買點豬肉。
除夕那天,我開車順著豬叫聲去看有沒有可能買點豬肉。見到殺豬的,我就下車走過去。只見男人在殺豬,女人在準備火,小孩們在玩耍,好一派新年景象。我站在一邊,左看看,右看看,話在嘴邊上,就是不好開口。開口也難為人家。因為他們的年貨也主要是魚蝦,豬肉很稀有。再說,人家是殺后整烤,不可能切塊賣給我。我只好站著看會兒,再說幾句祝賀的話,便開車離去。二十七公里長、一二百米寬的塔拉瓦島,我跑了個遍,聽到的是豬叫聲,留下的是祝賀語,最后空手回到使館。
銅鼓聲中過新年
貴州省水族地區的春節是在銅鼓聲中過的。節日清晨,幾個小伙子在長老指揮下敲擊銅鼓,村中父老兄弟聽見后就聚集在銅鼓周圍。互祝節日愉快,人壽年豐,之后便跟在銅鼓的后面,挨家挨戶去賀新年,吃年酒。每到一家,大伙便按照輩份高低、年歲大小,依序入座,高舉酒杯,互挽手臂,在“秀!秀!”(水語:好!好!)的歡呼聲中,依次干杯,吃擺在桌上的魚和其他菜肴。吃年酒,不論貧富,家家必去。倘有一家未去,那是對這戶人的最大侮辱。
有趣的是,村里的孩子們也尾隨這支吃年酒的隊伍,去分享過年的饌品。他們每到一家,女主人就拿魚干、糖果等食物分發給孩子們。兒童們則把過年獲得饌品多少來衡量是否能干,今年是否能交好運。因此,他們一進家門,便圍著主人踮腳伸手,不住地叫喊著:“海育啊!”(水語:給我啊!給我啊!)這種歡呼雀躍的場面,也給村寨增添了節日的歡樂氣氛。要是誰家冷落了他們,孩子們明年便不再登門—一據說,聽不到孩子們歡笑聲的人家,就會有厄運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