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千與千尋評價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洗水平衡 閉路循環 管理
一、引言
選煤廠洗水閉路循環關鍵在于:
(一)煤泥的充分回收,就是把煤泥水固液徹底分離;
(二)保持洗水平衡。
通過圍繞以上兩點對選煤廠閉路循環方面進行加強個改善,各科研單位以及生產廠都從工藝、設備、管理更方面著手進行完善,但是由設計資料、資金方面、工藝布置等多個方面的限制導致實踐操作中沒有取到預期的效果,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煤泥不能及時收回,使其在系統中集聚,造成洗水濃度增高;另一方面就是由于洗水不能夠保持平衡,使局部出現波動。針對這類問題,錢營洗煤廠通過不斷的汲取經驗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從一開設計建廠到生產管理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在長期的生產過程中堅持高標準、高水準的操作方式,使它在遇到各種突發事件后都能夠及時的得到處理,保持洗水平衡、清水洗煤和洗水閉路的循環,使整個工作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煤泥水工藝流程
錢營洗煤廠設計能力400Mt/a,設計生產時間300d/a,14h/d,1689年投產,目前實際生產能力超過設計能力的20%。入洗原煤為1/3焦煤,精美做冶金煉焦煤,采用重介-浮選聯合工藝,尾煤采用耙式濃縮機濃縮,壓濾機把關回收,洗水閉路循環。系統處理能力960t/h,原生煤泥占18%,次生煤泥6%,總煤泥量230 t/h ,主循環水量 2500m3/h,
三、煤泥水流程的特點及其效果
(一)工藝流程設計合理,操作靈活
工藝流程中的主要系統有主循環、主回收系統、浮選尾煤回收工藝、真空泵用水自循環系統和事故防水補水系統等。
浮選尾煤回收工藝是由原來的一段變為兩段。
1.一段主要是用來回收粗煤泥;
2.二段通過根據一、二段的要求采用分級設備,進行尾煤回收,確保洗水閉路和循環水濃度保持在控制范圍。
煤泥水中對粗煤泥和細煤泥采取的脫水手段是不一樣的,對與粗煤泥一般是運用篩網沉降離心機進行脫水,這樣能夠獲取較低水分、并摻入中煤。對于煤泥而言大部分都被篩網沉降離心機回收,只有少部分是需要濃縮機和壓縮機處理的。而根據市場的選擇,濃縮機和壓縮機的數量逐步減少并且主要應用在確保澄清水和洗水閉路循環上。
(二)處理能力與緩從能力充足
2臺φ45m煤泥濃縮機總面積3180m2,實際處理能力2862 m3/h4臺篩網沉降離心機,24個φ350mm分級旋流器,4臺308 m2快開壓濾機,3臺XMZ500/1500型壓濾機,總壓濾面積2732 m2,2臺事故沉淀池,總容積為5400m3,上述設備的配備,使系統具有充足的處理能力和緩沖能力。
(三)保持洗水平衡
在正常起停車系統循環水的起伏、生產中各環節內不均衡的進出水、浮選滯后重介生產時的用水量都導致了系統的總水量出現不平衡的現象以及局部范圍的膨脹與收縮。而面對這種情況,系統一般都會有一定的調節能力,再通過與澄清水濃縮機的調控功能相結合,進行調節,控制水平衡。
在系統工作時能夠及時的滿足系統的需求,平衡用水量,調節好系統內部的各個平衡,使全廠的閉路循環能夠有效的實施。如:用事故沉淀池儲存系統多余水,保存水量,避免水的外排,在閉路循環目標落空后,恢復生產急需大量的洗水時使用,保障系統平衡的同時,又有利于系統的運作。
所以煤泥水系統始終保持平衡,給全廠的閉路循環提供了充分條件。
(四)煤泥水的管理
對煤泥水進行有力的管理是整個閉路循環得以完成的一個基本保證。主要做法有:
1.加強整體的配合,使系統各個方面都能夠相互平衡的發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各個分工合作。
2.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操作,當煤泥進入量增高時,及時調整入洗量,使雙方之間相互平衡,在系統出現煤泥集聚時要及時的進行控制,甚至限產、停產,防止出現惡性的循環。
3.濃縮機溢流、澄清水池必須保持清水,確保進入其中的細泥全部回收
4.嚴格控制系統清水補加量,除浮沉試驗沖洗水、絮凝劑制備用水使用清水外,其余場所全部使用循環水
5.嚴抓浮選操作管理,最大限度的提高浮選產率,減輕煤泥水系統負擔
四、總結
選煤廠的生產實踐表明,煤泥水系統是問題多、解決難度大、消耗費用高,對全廠工作效果影響極大,必須高度重視和權力對待的環節。其核心是系統配套和管理到位。錢家營洗煤廠工藝流程設計合理,系統配套,運行穩定,調控靈活,適應能力強,充分滿足生產的需要,整體效果良好,有力地確保了煤泥廠內回收和洗水閉路循環的實現。
[關鍵詞] 宮崎駿;影像語言;女性意識;自然家園
日本動畫片誕生于1917年,手冢治蟲制作的電視系列動畫片《鐵臂阿童木》于1963年1月上映,標志著日本動畫開始進入自身的發展進程,而由宮崎駿拍攝的長篇動畫①電影《風之谷》于1984年3月11日起公映,觀眾跨越年齡層次,贏得廣泛歡迎,受到學界的關注,進入評論家的視野,進而扭轉了動畫電影在日本電影界的地位,使動畫電影上升到人文高度,獲得了作為“電影”才能擁有的評價,2001年完成的《千與千尋的神隱》摘得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和美國奧斯卡最佳長篇動畫獎,宮崎駿導演享譽國際影壇成為日本動畫電影走向鼎盛時代的象征。
一、影像語言的塑造
動畫電影同實拍電影一樣,擁有時空、光影、形狀等構造元素,然而,動畫電影更凸顯出其獨特的假定性,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動畫利用視覺殘像產生的錯覺,將原本靜止的畫面以一定的速率連續播放,呈現出“動態”。二是動畫電影相對實拍電影,有更廣闊的設定空間,出場人物、生活環境、時代背景,近乎不受現實條件的制約。正是這種假定性,每一部動畫電影都深刻地體現著導演的審美取向和美學氣息。當下,電腦科技在各個學科表現出極高的滲透性,動畫電腦軟體亦取得令人注目的成就,與追逐高科技特效的審美趨向不同的是,宮崎駿始終堅持用彩鉛水彩描繪、創作自己的動畫王國,因而在他的電影中處處洋溢著繪畫的本真,清新明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精細的建筑描繪,處處流淌著藝術情感的涓涓細流。在拍攝手法上,對每一個微妙節奏的處理,直接決定了觀賞的流暢性,宮崎駿在影片《風之谷》中采用全動作畫法和日本特色的有限動畫相結合的特有技法,將運動節奏把握得十分出色,無論是在表現莽莽草原,微風拂來,草浪蕩漾的沁人畫面,還是不經意間的一個動作,甚至對一個眼神的捕捉,都極好傳達著東方美學中對“神采氣韻”的追求。
音效層面。宮崎駿與久負盛名的日本音樂大師久石讓精誠合作,電影中的音樂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梢哉f久石讓極深的音樂造詣極好地詮釋出了宮崎駿對動畫電影的意境追求和人文思辨,將幻想、淳樸、浪漫表述得淋漓盡致。在《天空之城》的部分,兒童合唱配以鋼琴小品,與瑰麗奇幻的畫面相應,宛若天籟,沁入人心;再如世紀新作《千與千尋》中,鋼琴獨白式的演繹形式,配合東方傳統吹管樂器,純凈得使人遠離塵世的喧囂,不由自主地進入影片的情境之中;而在《懸崖上的金魚姬》中,久石讓再次將音樂注入魔力,簡約“暖色調”伴樂,與西方恢弘、激昂的伴奏形成鮮明的對照,鼓勵著片中的波妞和現實中的我們,引導著觀眾解讀體驗宮崎駿動畫電影中的人文力量。手繪式的畫面、悠揚的音樂和三格拍攝手法,構成宮崎駿動畫電影的敘事形態。
二、女性意識的張揚
一種開放性的文化氛圍造就了久石讓。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流行音樂、電子音樂和新世紀音樂開始興起,1978年坂本龍一創立了一支日本電子樂隊“黃色魔術樂團”,影響了整個音樂界,在音樂多元化的熏陶下,久石讓對管弦樂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久石讓的音樂世界里,底層扎根的是西方現代音樂的理念,上層涌現的是日本深厚的傳統音樂元素。那種橫跨古典、爵士、通俗民謠的風格,對東西方音樂進行融會貫通,讓我們不單看到美國簡約主義作曲家菲利普?葛拉斯的影子,也清晰地看到屬于久石讓的獨特的東西。久石讓對藝術的借鑒沒有國界之分,沒有地域的偏見,這種寬容的胸懷,注定了他制作的配樂作品是世界性的。久石讓擅長利用交響樂的恢宏去增強主題的表現力,哪怕是一個纖弱的主題,也讓它充滿奪人心魄的圣潔之美。例如在動畫片《天空之城》中他就用到許多愛爾蘭民謠的元素。久石讓力求使音樂與畫面完美無缺地融合在一起,讓音樂自由放縱地和動畫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一起起伏。傷心的時候,低沉壓抑的旋律會讓情景顯得更凄迷;歡笑的時候,俏皮可愛的旋律會讓情景顯得更歡欣雀躍。如果說,在宮崎駿的動畫世界里,沒有音樂的動畫片是不完整的,那么,久石讓充分揉合著交響音樂、童聲合唱、女聲獨唱、鋼琴和小提琴合奏及打擊樂等各種形式,利用豐富多彩的旋律素材,為宮崎駿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品風格披上艷麗的外衣,顯示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宮崎駿的動畫片《龍貓》因有久石讓的配樂而增添不少盎然的情趣。妹妹小梅、姐姐和父親一起搬到鄉下住,兩姐妹對鄉下的迷人景色感到非常驚訝。為了表達興奮而好奇的心情,久石讓采用一段輕盈、跳躍的旋律,首先是雙簧管、單簧管、長笛等樂器進行合奏,田園氣息撲面而來。接著,借鑒非洲黑人音樂對節奏的處理方法,加上手鼓打擊樂,帶來輕快的節奏感,仿佛使人聽到兩姐妹激烈興奮的心跳聲。妹妹小梅在家附近玩耍,無意中發現了龍貓的行蹤,龍貓在快速逃走的時候,畫面響起輕快的主題音樂,再配合人聲的節奏伴唱“濟濟渣、濟濟渣、嘣嘣吧、嘣嘣吧”,以模仿龍貓急速的腳步聲。龍貓走得越快,人聲的節奏伴唱就越快。久石讓充分利用聲音的技巧,把龍貓的笨拙可愛襯托得惟妙惟肖,充滿了童趣。
宮崎駿曾說:“我希望能夠通過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類墮落的靈魂。”動畫片《哈爾的移動城堡》因有久石讓的配樂拓寬了思考的空間,顯得深沉而悠遠。動畫片以歐洲小鎮為背景展開情節,久石讓配置的主題音樂充滿了沉思的氣質。哈爾被荒野女巫侵襲,哈爾帶著蘇菲飛上了蔚藍的天空,并對蘇菲說:“把腳伸直,試著走路,就是這樣,不要害怕?!碧K菲終于克服了畏懼心理,在天空中暢快地行走。主題音樂為了契合這種無所拘束的自由氣氛,采用大型管弦樂合奏,宏大而富于張力,渲染了遠離塵世的歡樂情緒。當蘇菲探望姐姐,坐車回到小鎮的時候,她從窗外凝望遠方的一切,主題音樂又變成單純的鋼琴獨奏,悠揚而飄逸,真有仿如隔世的感覺。
別了,動畫長片
9月6日,面對攝像機鏡頭及數百名媒體記者,宮崎駿親自宣布了自己的退休決定,“我知道自己以前曾經多次說到要退休,對此大家或許已經見怪不怪了。不過這次我是真的要離開了?!痹诂F場,宮崎駿明確表示自己需要休息了,他說:“一部新作從構思到完成,需要六到七年的時間,到那時我就已經80歲了。所以我覺得自己制作動畫長片的日子已經到頭了,如果我還拼命堅持的話,就同一個說胡話的老頭子沒有區別了?!贝送怆m然沒有直接道出退休的原因,但這位巨匠的確在現場提到,日益惡化的眼疾一直困擾著他,令自己制作動畫愈發艱難。
退休后的宮崎駿做什么?“我有太多的動畫作品構想無法完成,但不開展制作也是有原因的。曾經有不少新構思浮現在我的腦海中,但我無法公開向大家展示。”由于此前的聲明中只是提到“不再制作長片”,故現場有人拋出他是否還會制作短片的疑問,對此宮崎駿的回應則有些模棱兩可,“我現在自由了,今后我可以做其他事情,不僅僅是動畫?!辈贿^他同時表示,“只要還能開得動車,我每天都會去工作室的?!?/p>
動畫界的“黑澤明”
1922年,法國影評家埃利·福爾預言:“終有一天動畫片會具有縱深感,造型高超,色彩有層次。會有德拉克洛瓦的心靈、魯本斯的魅力、戈雅的激情、米開朗基羅的活力。動畫會成為一種視覺交響樂,較之最偉大的音樂家創作的有聲交響樂更為令人激動?!卑耸旰?,世界動畫界最接近埃利·福爾夢想的,首推宮崎駿。
宮崎駿出生于1941年,童年時由于身體不好,故不擅長運動,也因此對靜態的繪畫表現出驚人的天分。長大后,宮崎駿進入學習院大學政治經濟部。大學里面沒有漫畫社,宮崎駿就進入了與之最為接近的兒童文學研究會,傳說社員只有宮崎駿一個人,這期間他創作了大量的漫畫,也曾向貸本漫畫出版社投稿,不過似乎都是沒有完結的作品。
1963年,宮崎駿進入東映動畫公司,在那里認識了在他動畫生涯中有著重要影響力的前輩高勛,參與了《狼少年肯》、《太陽王子霍爾斯的大冒險》、《穿長靴的貓》等動畫的制作,擔任原畫或場面設計的職務。1979年,為了制作劇場版動畫《魯邦三世卡里奧斯特羅之城》,宮崎駿轉入東京Movie新社,這也是宮崎駿的第一部電影作品。
1985年,宮崎駿與高勛共同創立吉卜力工作室,出品的動漫電影以精湛的技術、動人的故事和溫暖的風格在世界動漫界獨樹一幟,漸漸成為能與美國迪士尼、夢工廠相媲美的動漫產業基地,受到全世界不分種族、不分國籍、不分文化的各類觀眾的一致好評。其動畫作品大多涉及人類與自然之間的關系、和平主義及女權運動。宮崎駿在日本動畫界占有超重量級的地位,更在全球動畫界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迪士尼稱他為“動畫界的黑澤明”,《時代周刊》曾評價他為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物。
不止是小孩看的動畫
宮崎駿的電影老少成宜,為小孩而拍往往只是幌子,電影的內涵絕對屬于成人導向。宮崎駿的主題一直指向對現代文明的控訴和轉化,他對現代文明常持懷疑態度。早在《天空之城》(1986)時就已揭示了他的環保議題;由他負責構思的《百變貍貓》(1994)中,充分說明了對現代文明入侵鄉野世界的憂慮,甚至因此出現人貓大戰的血腥場面,可說是以二元對立的方式來呈現創作者對協調不抱信心的失望。在《幽靈公主》(1997)中,他開始正視現實的復雜性,避開了為兒童作簡易淺化的回避策略,也因此令《幽靈公主》普遍被視為宮崎駿“最黑暗”的一部作品,影片中所有人物均在為自己的利益而打拼:神想保留祖先的土地不受騷擾;有錢有權的人類更想利用神來擴展勢力;窮人則想除去森林來謀取居所;科學家則只想追逐及發展自己的意念——于是出現了宮崎駿作品中少見的暴力爭逐場面。是的,這就是現實世界,而且在爭斗后更不會有簡單的幸福結局。在《千與千尋》(2001)中,宮崎駿把人神的層次混在一起,目的并非要責難哪一方,反之,為強調世局的混雜,而強調面對現實的試煉才是正面的態度。
宮崎駿的思想,就是無論從任何宏大的議題切入,由地球保育、環境疾變、乃至族群爭端,又或是人神相處等不同方向的設定,到頭來總是回歸到對成長的探索的中心,從而令作品發揮親和力的作用,獲得觀眾的愛戴和推崇。在宣布“退休”的會現場,記者讓宮崎駿選出職業生涯中自己最滿意的一部作品,他很痛快地給出了答案,“《哈爾的移動城堡》。通過影片我想傳遞出這樣的信息,即生活值得我們好好珍惜,這一點從未改變。”
吉卜力工作室的過去與未來
1985年宮崎駿的吉卜力工作室成立,“吉卜力”源自意大利語,意為“撒哈拉沙漠上的熱風”,同時也是意大利在二戰時偵察機的名字。宮崎駿著迷機,就為工作室取了這個名字,同時也有“在動畫界掀起旋風”的寓意。1986年,吉卜力工作室推出了第一部作品《天空之城》,1988年4月16日,同時推出《龍貓》、《螢火蟲之墓》,這三部作品成為口碑佳作。此后,1989年上映的《魔女宅急便》斬獲21.7億日元票房,這是吉卜力首次取得大規模的商業成功,同時也給了工作室解決自身生存問題的機會。
和蘋果的喬幫主一樣,宮崎駿也曾經歷過離開自己一手創立公司的變故。上世紀90年代后期,由于CG技術大量應用于動畫電影,好萊塢開始在大銀幕上蠶食日本動畫電影,吉卜力經營狀況開始惡化,被德間書店納入,宮崎駿也暫時退出,其實這是德間書店社長德間康快為保護吉卜力的一種策略。1999年,在德間康快病逝的前一年,他又找回宮崎駿,希望他能讓吉卜力重振聲威。果然,宮崎駿在2001年推出《千與千尋》全球大賣,2004年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上映之時,吉卜力成立株式會社,次年脫離德間書店,由鈴木敏夫出任社長,宮崎駿出任公司董事。
【關鍵詞】節奏 動畫創作 色調 構圖 運動 音樂
節奏存在于藝術創作的各個領域,給藝術作品帶來一種韻律感。例如音樂的節奏、舞蹈的節奏,以及一副美術作品畫面給人帶來的節奏感等。動畫是一門由多種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較強的藝術。它的特點在于能夠讓我們所創造的事物按照我們自己的想法有規律有節奏地運動起來。而在動畫創作中,除準確的運動規律十分重要,節奏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它能夠給動畫片帶去更多的生命力和感染力。使觀眾產生更濃厚的觀看興趣,感染觀眾,從而達到創作者和觀眾價值觀和情感等的對接。節奏的準確程度直接影響到觀眾對片子內容和作者表達情感的理解程度。因此,節奏在整個動畫創作中是十分重要的。
1 原畫中的節奏
原畫中的節奏主要體現在畫面效果的表現上,包括畫面色彩的節奏,畫面疏密的節奏等。在一副畫面中,色調、構圖、光影等的良好把握對畫面整體的節奏感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動畫創作中,畫面是運動著的。那么,單個畫面中的色調,構圖,光影等也會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運動起來,從靜態的節奏轉換為動態的節奏。因此,靜態畫面節奏的良好處理顯得尤為重要,它直接會影響到影片的視覺效果。
首先就畫面的構圖來說,動畫片中畫面的構圖是動畫創作者精心設計出來的,相對于真實的電影來說,它的主觀性更強,好的構圖需要注意畫面的多樣與統一,以及豐富的對比,主次突出,但不失平衡,節奏恰當,給觀眾產生審美的。較為明顯的在二維動畫創作中,二維動畫的畫面一般是以兩個維度來展現給觀眾的。例如動畫創作者常用的兩點透視(成角透視),這樣構圖活潑,自由,能給人不穩定的空間感,給觀眾一種動起來的感覺,這樣獨特的觀察方法觀眾在日常生活中是很少見的[1]。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開片不久,千尋和他的父母穿過紅色古老的建筑后,千尋不想繼續前行,并叫她的父母停下來,這時從千尋身后吹來一陣風,她轉頭仰望那棟紅色古老建筑。而這時鏡頭中的這個建筑運用角度極大的成角透視來表現,如圖1,我們可以發現,畫面給人一種“動”的感覺,似乎這個風是由那個紅色古老建筑吹出來的,節奏變得緊張起來,給人一種恐懼的感覺。而作者通常會將這些特殊視角和透視與一般的透視畫面穿插在一起,使得畫面更加生動不呆板,整部片子的畫面充滿節奏感。
色調節奏的良好把握在視覺節奏的表現中也是尤為重要的,動畫畫面的色調是具有時間性和運動性的。通過色彩的三要素,明暗、色相、純度在時間,空間上的變化,給觀眾展現出和諧、愉悅、絢麗的節奏美。色彩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本身就被賦予了各種各樣的感彩。不同的色調具有不同的敘事功能[2]。動畫影片《怪獸屋》中,作者在表現屋子的恐怖時,通常把故事情節安排在晚上發生,這時畫面主要以暗冷的藍灰色為主。當我要表現希望、美好、愉悅等的氛圍時,我們一般會采用鮮艷的色彩,通常以暖色調為主。影片《卑鄙的我2》中,在小女孩Agnes的生日宴會上,為突出愉悅歡快的氛圍,動畫創作者將故事發展的時間安排在陽光明媚的白天,以暖色調為主,并運用了大量的糖果色彩,使畫面更加和諧美滿。
觀眾在生活中感受到的美感經驗是直接產生的,同時對動畫作品的畫面節奏美感也是直接產生的,因此動畫創作者在創作時應注意到觀眾的這種經驗情緒,從而使自己的作品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2 運動中的節奏
運動中的節奏主要以故事情節的發展來展開,角色和畫面運動節奏的處理,會影響到一部動畫片的質量和完整性。良好的節奏感會給觀眾帶來好的視聽享受,能夠將觀眾自然地帶入故事情節的發展中,使觀眾的思想與創作者的思想能夠相互交流,從而使作品本身能夠發揮出更大的價值。相反,一個沒有節奏的動畫片會使觀眾一頭霧水,無法準確表達出作者的真正想法,嚴重影響到動畫片的質量。因此,動畫創作者在動畫創作時要注意角色或場景在運動中節奏的真實性以及準確性。這就需要動畫創作者對生活的細心觀察和領會,熟練掌握事物的運動規律,從而升華對運動節奏的把握,使動畫片在風格上更具有創造性和觀賞性。例如畫面或角色運動中的停頓,動靜結合,打破連續的運動,去除畫面的單調性,使其節奏多變,主次分明[3]。
3 音樂聲效中的節奏
對于動畫創作中的音樂和聲效等,節奏一詞就顯的更加直觀。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和核心,音樂的表答通過節奏來體現。聲音對畫面節奏感的提升具有輔助作用,當動畫與聲音結合在一起的時候,就更加增強了動畫的節奏感,使動畫更具有感染力。
細致流暢的線條,層次豐富的色彩,充斥著浪漫和人文關懷的主題,宮崎駿先生的動畫影片總是能夠將人帶入不同尋常的意境,無論是那恬靜淡雅的畫面,還是悠揚動聽的音樂,他的畫面和音樂總是能結合的相得益彰。例如宮崎駿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動畫長片《風之谷》,也是久石讓和宮崎駿合作的第一部作品。該片的作曲家久石讓用輕快的笛聲既描繪出了影片風之谷中的奇異景象,又仿佛可以讓我們看到主人公娜烏西卡伴著悠揚的音樂在風中自由的翱翔。動畫開片,主人公娜烏西卡乘著飛行器在空中翱翔,響起的音樂是風之谷的主題曲《風之谷的娜烏西卡》,開始節奏較為緩慢,給人柔和安詳之感,同時體現出了主人公娜烏西卡的性格特征。隨著劇情的發展,當娜烏西卡發現蟲子時,音樂突然變快,情緒隨之變得緊張起來,這其實也是主人公內心的情感變化,并且這樣的變化也會感染到觀眾,使觀眾的情緒也隨著主人公一起緊張起來。當主人公娜烏西卡被王蟲的觸須包裹在里面時,音樂換上了《娜烏西卡的安魂曲》,這個音樂是由久石讓的女兒哼唱,節奏溫婉迷離,表現出了娜烏西卡與王蟲之間那種信任與關懷。這些音樂節奏的此起彼伏,演奏出了主人公內心情感的豐富變化。風之谷被風神庇佑,那里的人們生活自在安逸,此時的音樂節奏像風一樣明朗透徹。而腐海作為死亡之地,這時的音樂便深沉悲惋。這樣的音樂節奏,即使我們閉上眼睛,也能感受到那畫面中光與影的流動。動畫創作中音樂節奏的準確應用,有助于推動故事情節的曲折發展,充分表達出主人公的內心情感,架起動畫創作者與觀眾溝通的橋梁。這樣成功的例子還有很多。如《怪獸屋》中,為了烘托屋子的恐怖氛圍,影片在配樂上大量運用了節奏較快的恐怖音效,用節奏感突出的音效配上突變或慢節拍的鏡頭,對屋子的恐怖特性做了突出的表現,充分表現出了影片畫面的節奏感。
音樂聲效的準確運用是動畫創作者在動畫創作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需要通過仔細的推敲和斟酌,做到取舍得當,張弛有度,能夠準確應用到畫面上。作為給片子添彩的部分,銜接的好,則能夠增添畫面效果,感染觀眾,否則會誤導觀眾的理解,降低影片的質量??梢?,音樂節奏就像是動畫創作中的添加劑,無論是在畫面本身還是影片結構和敘事上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結語
節奏使動畫片的主次更加清晰,同時也使影片更加統一,使觀眾們處在一個舒適的觀看氛圍中,將注意力集中在故事情節的發展上,更好地將影片的內涵和所要表達的情感傳遞給觀眾。這就表明,節奏創造要符合故事情節的發展,動畫創作者只有對影片故事情節的準確地把握,才能將節奏準確地應用給影片。總之,節奏貫穿于動畫創作的整個過程中,對動畫創作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畢露予.畫面構圖在影視動畫中的重要性[J].大舞臺,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