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安全風險排查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工作目標
以解決司法行政工作中是否存在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隱患為重點,通過專項活動,進一步加強我市重點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管理,實現司法行政系統中不發生社區矯正、安置幫教人員危害國家安全的案件,不發生律師、公證員、法律服務工作者危害國家安全的事件,不發生危害國家安全的輿情。
二、主要任務
(一)深入開展排查。對司法行政系統內的在編干部、輔助人員、公證員、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社區矯正人員、安置幫教人員、需要法律援助的弱勢群體、上訪者及法援中心、律師的案件當事人進行全面排查,掌握是否存在反中、的情緒,是否在網上宣揚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排查工作要做到細致深入,必要時可向其組織、同時或村組干部了解情況,通過排查深入了解掌握上述人員的思想動態和現實表現。
(二)嚴格監督管理。排查工作期間,各部門負責人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對各類群體的監督管理,防止錯報漏報。對排查評估發現的具有危害國家安全等危險傾向的人員,要及時研判其政治目標、危害程度及問題原因,并給出措施建議,落實專門責任人嚴格管控,切實做到安全隱患早發現、早防范、早處置。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切實加強領導,建立局黨組書記任組長、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各部門負責人為組員的市司法局國家安全風險隱患排查工作領導小組,形成主要領導親自過問、分管領導直接負責、各部門具體實施的工作格局。
為切實做好學校安全穩定各項工作,根據《畢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教育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的提示函》要求,結合黔西市教科局關于做好教育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的通知精神,我校認真解讀《黔西市教育領域“十六類”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工作責任清單》,將清單內容分解到各處室,對照清單內容認真仔細開展排查化解工作,現將學校開展情防控和校園安全風險隱患排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校疫情防控。經排查,我校嚴格落實了市秋季學期開學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十個到位”,嚴格遵循“校園防控嚴于社會防控”的要求,筑牢“外防輸入、內防反彈"防線。安排專人監控,認真落實9月10日貴州疫情防控6提示,關注福建莆田、哈爾濱巴彥等中高風險地區往返人員的監管。全面落實了疫苗接種,我校對符合接種要求的師生員工,已經按照時間節點全員接種。與此同時,利用校園廣播、滾動屏、主題班會等多角度加強傳染病防治宣傳教育,做到師生重視,以防止輿情發生。思源學校為全封閉式學校,學生只有周末或節假日才能回家。學校加強了返家時學生及家長的疫情防控排查。嚴格作好學生中途離校的請銷假制度,同時返校時作好疫情防控排查。
二、校園安全。經排查,學校積極落實“三個100”工作,配齊配足安保人員,視頻監控聯網和一鍵報警裝置聯網完成率已經達100%;重視學生宣傳教育與管理,充分利用班會、班刊、集會等落實防溺水、食品安全、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心理健康宣傳教育工作;矛盾糾紛做到一周一排查,安全隱患排查、校園周邊環境治理和整治工作常抓不懈;尤其做到開學前后、重大節假日、放假前后開展全方位、無死角安全隱患排查治理,確保安全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狠抓校園欺凌治理工作。制定切合學校實際的校園欺凌專項治理工作方案,狠抓校園欺凌排查治理工作,以矛盾糾紛排查、管制刀具收繳、主題班會等方式宣傳,多形式開展校園欺凌暴力宣傳教育工作,對發現的矛盾和侵凌進行了及時的化解處置。
三、存在的不足:
(一)校園周邊整治仍然存在一定的難度,一方面是我校校門的特殊性,導致放學時段的交通安全仍然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為學校周邊小賣鋪對學校對學生悄悄賣零食時有發生,造成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
(二)需繼續加強學生矛盾糾紛排查,少部分學生小的矛盾糾紛時有發生,此項工作需要再進一步細化和常抓不懈。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關鍵詞:風險分級管控;事故隱患排查治理
1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的意義
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兩個方面的預防性工作,簡稱雙重預防機制。雙重預防是指采取對安全風險實施管控和對事故隱患進行排查治理的兩種手段,是為防范生產安全事故而構筑的兩道防線。雙重預防機制是一種超前預防生產安全事故發生的管理體系。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是隱患排查治理的前提和基礎,隱患排查治理是安全風險分級管控的強化與深入。事故隱患來源于安全風險的管控失效或弱化,安全風險得到有效管控就會不出現或少出現隱患。構建雙重預防機制就是針對安全生產領域“認不清、想不到”的突出問題,強調安全生產的關口前移,從隱患排查治理前移到安全風險管控。推動建立企業安全風險自辨自控、隱患自查自治。促使企業形成常態化運行的工作機制,切實提升安全生產整體預控能力,夯實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堅實基礎。
2制定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總體規劃
河北鋼鐵集團灤縣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司家營鐵礦)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灤州市,是冀東礦脈的一部分,為我國三大鐵礦區之一,司家營鐵礦總投資19.27億元,于2008年投產。司家營鐵礦通過成立組織機構、劃分工作職責、明確人員配置、資料收集、全員培訓、制度修訂、風險辨識及評估、修訂完善、編制隱患排查清單、制定安全檢查表(綜合、專業、專項、日常)、繪制安全風險空間分布圖、建立雙重預防機制運行信息管理平臺、安全風險公告、隱患排查治理、印發職工安全手冊、編制保命法則和獎勵隱患舉報等一系列工作,有效保證了雙重預防機制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3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的全面辨識評估與分級管控
(1)綜合考慮生產系統,合理劃分評估單元根據自身生產工藝、設備設施分布狀況和管理需要等情況,分為采礦、爆破、運輸、礦破、選礦、尾礦庫、機加工、輔助單位和機關等10個生產系統,將各生產系統劃分為27個主單元,按照組織機構層級劃分為143個子單元、327個崗位單元。(2)細化作業活動,分解生產流程,全面開展風險辨識司家營鐵礦將風險辨識內容分為作業活動風險和設備設施風險兩部分,分別從兩方面進行風險辨識。作業活動風險辨識:將職工的每一項作業活動細分為數個作業步驟,確定每項作業活動的頻率并制定作業活動清單,確保作業活動清單包括職工的所有作業活動。設備設施風險辨識:根據生產流程,編制每個崗位的設備設施清單,利用安全檢查表分析法(SCL)對設備設施存在的風險進行辨識。辨識設備設施風險時,參照相關法律法規、國家、行業標準。(3)明確風險管控層級,制定風險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根據每個崗位的作業活動風險和設備設施風險編制了風險分級管控清單,根據法律法規、國家標準、行業規范、崗位規程等要求,將管控措施分為工程技術措施、個體防護措施、管理措施三類,共制訂了17420項管控措施。根據安全風險分級結果,明確各等級安全風險相對應的作業區(科室)、班組和崗位人員分級管控的范圍和責任,將責任分解到與生產過程相關的每個人。根據風險等級確定管控級別,重大風險由公司級、作業區級、班組級、崗位級共同管控,較大風險由作業區級、班組級、崗位級共同管控,一般風險由班組級、崗位級共同管控,低風險由崗位級管控。對較大以上風險都編制了相應的管控方案。司家營鐵礦要求員工進入作業崗位時,必須按照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對崗位安全風險狀況和各項管控措施進行安全確認,并進行安全風險預知、設備檢查等活動,消除人的不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做到任務到人、責任到崗、管控到位。(4)升華風險分級評估結果,繪制安全風險分布圖風險分布圖根據級別進行分級,共制訂了5個公司級風險分布圖,16個作業區級風險分布圖、崗位區級風險分布圖268個。同時認真分析紅區、橙區、黃區、藍區安全風險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制定管控措施,尤其加大對較大以上風險區域的安全風險管控力度。(5)依據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和安全責任清單,編制隱患排查清單各單位根據風險分級管控清單以及安全生產責任制內容,編制了從公司領導到崗位工的隱患排查清單,明確了每個崗位的風險管控措施、措施失控表現、管控部門、管控責任人、隱患等級、排查部門、排查責任人、排查頻次等內容,嚴格按照風險管控級別進行隱患排查。
4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的安全風險公告
(1)推動安全風險公告,促進職工規避風險為切實推動公司安全風險信息公開,確保公司從業人員充分了解公司存在的安全風險,促進職工掌握規避風險的措施并嚴格落實到位,根據《非煤礦山雙重預防機制建設規范》要求,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制定了安全風險公告制度。在采場、尾礦庫、鍋爐、主要廠房等重點區域分別設置了安全風險公告欄,為所有較大以上風險制作了風險公示牌,公告重點區域存在的主要安全風險。(2)制作安全風險告知卡,促使職工安全標準化操作根據全面風險辨識的結果,為全公司各崗位制作了267個安全風險告知卡,將風險因素、可能引發事故隱患類別、事故后果、管控措施、應急措施及報告方式等內容告知職工,組織職工學習,使職工了解風險的嚴重性,掌握應急處置措施。便于員工隨時進行安全風險確認,指導員工安全規范操作。
5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的隱患排查治理
(1)隱患排查“四個機制”隱患排查治理體系司家營鐵礦的隱患排查治理主要以崗位自查為基礎,同時建立班組、作業區、職能科室和礦級領導帶隊檢查的逐級隱患排查體系。對于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嚴格按照隱患整改“責任、措施、資金、時限和預案”五到位原則落實整改,對隱患的排查、登記、整治、監督、驗收、銷號全過程實現“閉環”管理。(2)推廣使用雙重預防機制運行信息管理平臺,提高隱患排查治理效率為了加強隱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建立人人參與的隱患排查模式,司家營鐵礦有限公司建立了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開發了與安全風險管控相適應的處理模塊和表單,實現了安全風險、事故隱患的可視化管理。該系統能夠及時將上級單位、公司級、作業區級檢查發現的安全隱患及時傳達給所有職工,同時能夠及時提醒相關人員進行隱患整改及復查。
6建立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機制的實施效果
一、雙體系運行總體情況
1、體系建設
在公司安全生產中心的指導下,我項目部成立了由項目負責人為組長,生產負責人、技術負責人為副組長,安全、技術、質量、材料等管理人員為成員的項目雙重預防體系工作小組。
2、教育培訓
根據河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頒布的《河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施工安全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實施細則》,2019年3月份完成項目部管理人員全員培訓。對風險管控中的風險點確定、危險源辨識與分析、風險評價、風險控制措施、風險分級管控、風險告知以及隱患排查中的隱患分級與分類、隱患排查清單、隱患治理等進行了詳細講解。并對培訓人員進行了雙體系考試評測。評測效果良好。
3、風險管控
針對現場項目風險點的排查和確認(包括動態和靜態風險),制定了項目《風險清單》;組織開展了項目風險評價,確定了項目風險管控層級,落實責任人員,制定了《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同時項目施工現場繪制了分部分項作業安全風險柱狀比較圖、四色分布圖,在施工現場醒目位置進行公告,制定了《崗位安全風險明白卡》、《風險分級管控清單》,向作業人員發放《風險管控告知卡》并向作業人員告知;并按規定在施工現場存在安全風險的部位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
4、隱患排查
根據雙體系建立工作計劃要求,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了隱患排查計劃,進行了工程項目隱患排查,按照要求對檢查出的隱患問題進行整改。同時記錄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形成隱患治理工作臺賬。
5、信息管理
公司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建立安全生產雙重預防信息平臺,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情況上傳危險源和風險點的分布情況及風險等級情況。同時項目部充分應用BIM技術、施工現場視頻監控實現項目施工過程中的信息數據集成、傳遞和應用。
【關鍵詞】煤礦;安全風險
煤礦企業安全風險控制是預防、控制煤礦重大事故發生的前提,對煤礦企業安全狀況的根本好轉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 煤礦企業進行安全生產風險控制的必要性
(1)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控制是建立煤礦本質安全管理系統的核心內容和起點,它可以為整個系統的實施、運行和保持奠定基礎。
(2)積極開展煤礦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可以使煤礦企業對其生產活動范圍內的危險源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總體的評價,可以全面掌握當前礦山系統中的安全風險狀況。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可以使煤礦企業能夠持續識別、評價和控制生產過程中的安全風險,使風險始終處于受控狀態,實現持續改進。
(3)積極開展安全生產風險控制,是煤礦企業主動開展本質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礎,也是煤礦企業更好地履行其基本生產安全法律義務的重要保證。
(4)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具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前瞻性,有利于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應急預案等內容實施、細化和補充,降低了煤礦企業生產過程中的風險。
2 煤礦企業安全生產風險控制原則
(1)閉環性原則。煤礦系統的風險控制,應包括輸入、輸出、通過信息反饋并控制輸入這樣一個閉環控制過程。只有實現閉環原則,才能達到系統優化的目的。礦山企業在實際風險控制過程中,由于其粗放式管理,往往是管理措施、工程技術措施和培訓教育措施等比較全面,但信息反饋和控制措施較弱,不能達到降低系統風險目的。
(2)動態控制原則。煤礦系統生產的特殊性決定了該系統具有更強的動態特性。不同的時間,其工作的地點、設備的位置、地質條件、礦物賦存特征以及生產條件都發生了變化,隨時可能產生新的危險因素,必須適時正確地進行控制,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3)系統性原則。煤礦企業的生產系統是一個復雜的大系統,可以劃分為瓦斯防治系統、支護系統、通風系統、防塵系統、防滅火系統和礦山救護等子系統。應根據各子系統的不同特點和事故的發生規律,采取及時正確的預警方式和不同的控制措施,實現生產系統的安全可靠。
(4)多層次控制原則。多層次摔制可以增加系統的可靠度。采取多層次控制的目的是增加對事故危險控制的可靠程度。一般包括根本的預防控制、補充性控制、防止事故擴大的預防性控制、經常性控制以及緊急性控制等6個層次。
(5)及時性原則。危險源是事故的源頭,一旦生產過程中危險源出現,隨時可能引發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因此在日常監測過程中,檢查人員一旦發現危險源存在,應立即采取控制措施并及時向預控中心匯報。另外,信息流通暢是正確預控的前提,日常監測中的信息應及時傳輸給預控中心,預控中心制定的風險控制措施也應在第一時間通知相關單位。只有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問內切斷事故的因果鏈。
3 煤礦安全風險控制對策
3.1 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治理
抓好重大危險源的排查監控和定期檢測評估,及時采取措施進行治理消除,實現危險源的控制,充分發揮全員“一崗雙責”抓安全和黨政工團齊抓共管的有效作用,形成排查安全隱患群體合力。采取會議排查和安全檢查等方式,堅持集中排查和崗位自查的制度,形成安全隱患排查體系,保證對生產各個環節和地點的安全隱患進行有效排查。安全檢查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之一,不斷運用科學的安全管理手段,對安全檢查盲區及時采取排查措施。通過嚴格執行隱患排查治理制度,落實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從思想、作風、工作、規章制度、現場等查找不足。落實“安全專盯”和安全專項督察制度,加強安全薄弱環節的治理,對所有薄弱人物、時間、地點和物態進行細致排查,按照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處理問題到預防問題發生的原則,實行動態循環控制。落實閉環治理安全隱患,達到對煤礦危險源的控制。
3.2 抓好職工安全宣傳、培訓工作
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危險源辨識和控制安全風險文化氛圍。立足實際,創新載體,采取有效形式,強化對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上級安全精神的學習和宣傳。強化責任意識,始終把安全工作放到先于一切、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正確處理好安全與方方面面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全面加強安全文化建設。堅持環境育人,充分發揮工作現場安全教育陣地的優勢,將安全宣傳全面擴展,對職工實施潛移默化的安全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的文藝活動,實施親情化教育,關心職工安全健康狀況,努力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安全環境,營造濃厚的危險源辨識和控制安全風險文化氛圍,促進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健康發展。
3.3 制定應急計劃和演練
煤礦系統是危險性大的系統,應建立煤礦應急救援系統。針對煤礦企業不同系統可能出現的緊急事件制定操作性、針對性和可行性都比較強的應急計劃。并針對不同的事故類型、不同的工作地點進行演練。在演練中修正和確定應急預案,使相關人員在演練中熟練應急預案的程序。
3.4 煤礦風險控制措施的效果評審
煤礦企業風險控制措施的評審包括對原有風險控制措施和準備采用的風險控制措施的評審。新的風險控制措施計劃在實施前應由預控中心組織有關人員,對風險控制措施進行評價,論證其充分性和可行性,經過討論確定后,批準并實施。相關的責任部門、崗位人員在實施措施前應先經培訓學習,確認已理解并能按措施要求實施,控制中心應對風險控制措施實施過程和結果進行監督和測量,未能達到要求的,應重新制定風險控制措施并實施,達到要求的,應予以標準化,鞏固成果。風險控制措施評審的要點主要有:
(1)計劃的控制措施能否使風險降低至可容忍程度;
(2)是否會產生新的危險源;
(3)是否已選定投資效果最佳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