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風險定量分析的方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車輛;風險;評價指標;研究
一、選擇恰當實用的評價方法
目前安全風險評估的方法有很多,大體可分為定性分析法、半定量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
1.定性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方法是對分析對象的車輛運行潛在危險狀況進行系統、細致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對其車輛交通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做出大致評估。定性分析方法主要用于識別最危險的車輛運行安全事件,難以給出車輛運行安全風險等級。
2.半定量分析方法
半定量分析方法是將對象的危險狀況表示為某種形式的分度值,從而區分出不同對象的事故危險程度。半定量分析方法用于確定可能發生的事故的相對危險性,同時可以評估事故發生的概率和頻率,并根據結果比較不同的方案。
3.定量分析方法
目前的定量分析方法大致可分為精確定量分析與模糊定量分析兩類。精確定量分析方法以計算機建立車輛運行模型,進行運行情況模擬,運算量大。模糊綜合評估方法是將模糊理論與綜合評估方法相結合,通過評定系統各因素對安全(不安全)的隸屬程度情況來綜合評定系統安全狀況,可以得到較為理想的結果。
二、全面分析安全風險影響指標因素
1.人的因素分析
駕駛員是交通安全中的主體和能動因素,其責任事故的發生主要是在行車過程中反應、分析和操作三個環節上出現了錯誤。對交通事故形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生理、心理狀況不符合交通安全的要求;違章行走、違章操作、違章裝載、違章行使;對他人的交通動態及道路變化、氣候變化、車況變化觀察疏忽或采取措施不當等。
2.車輛因素分析
車輛是交通出行的工具和載體,是交通事故的直接“參與者”,是道路交通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交通安全有密切的關系。其風險因素除了包括: 車型、車齡、車況、使用性質、安全防護性能等方面。
3.道路環境因素分析
環境因素涵蓋范圍較廣,從任務性質、執行任務的時間特征、行駛區域的氣候天氣情況、地形地勢、道路交通狀況等。這些因素不僅影響車輛操控通行,還影響駕駛員和乘車人員的心態行為, 是事故發生的關鍵誘因。
三、獲取準確度高的指標權重
指標相對重要性的度量值稱為權重或權系數。科學、合理地確定指標的權重,才能確保評估結果的可靠性與正確性。目前,確定指標權重的方法有十幾種,依照權重計算時原始數據的來源不同,可分為三大類,即主觀賦權法、客觀賦權法及組合賦權法。先明確各因素相互重要程度或對主事件的影響程度,然后通過數學方法的計算得到權重值。
四、構建實用可行的安全風險評估模型
根據風險評估方法的分析,根據車輛運行安全風險評估的實際情況,確定選用模糊安全評估方法構建模型。
(1)建立綜合因素的評估集合。將表明某系統安全狀況且具有特定屬性的因素(V1,V2,…,Vp)的全體稱作綜合因素評估集合V:V=(V1,V2,…,Vp);
(2)分配各評估因素的權重。每個因素都從某一方面表達了系統的安全狀況,但影響程度有所不同。根據影響程度,對其配以不同的權重:
設系統中各因素為:V1,V2,…,Vp,各自分配的權重為:a1,a2,…,ap(0≤ai≤1),∑ai=1,設A為綜合權重分配集合,則:A=(a1,a2,…,ap);
(3)建立子因素的評估集合Vi。由于因素Vi還受到各子因素v1,v2,…,vk的影響,所以子因素評估集合寫成:Vi=(v1,v2,…,vk);
(4)分配各子因素的權重。設各子因素為:v1,v2,…,vk,各子因素分配的權重為:u1,u2,…,uk,則子因素權重分配集合為u=(u1,u2,…,uk);
(5)建立評估矩陣。請專家對各因素進行評分;
設隸屬關系矩陣為Ri,則:
(6)各因素評估矩陣Bi:Bi=Ai·Ri
(7)綜合評估矩陣B:B=[B1B2…Bn]T
(8)總評估矩陣C:C=A·B(A為綜合權重分配集合)
(9)系統的總得分f:f=C·St(St為綜合評估集合V的級別分值)
(10)按照綜合評估系統的安全等級確定系統的狀態。
通過對基本步驟的分析,可以得出安全評估的主體模型為:
Bi=Ai·Ri
Bi——某一參評對象的模糊合成值;
關鍵詞:電臺 系統分析法 檢修程序 故障排除 措施
近年來,隨著防汛任務的不斷加重,促進了防汛無線通信的快速進展,伴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采用,防汛裝備的水平而也得到了顯著提高。因此做好無線電通信設備的維護與管理,確保整個通信優質、高效、安全的運行,顯得越來越重要。
1、電臺的系統分析方法
1.1 基于知識的分析方法
基于知識的分析方法又稱作經驗方法,它涉及重用來自類似組織(包括規模、商務目標和市場等)的“最佳慣例”,對于一般性的信息安全社團比較適合。基于知識的分析方法,適用于基線風險評估,通過多種方法采集相關信息,就能找出組織的風險所在和當前的安全措施,找出與特定的標準或最佳慣例之間差距,再根據標準或最佳慣例的推薦選擇安全措施,其目的是達到消減和控制風險。該方法的優點是需要資源少、周期短、操作簡單。
1.2 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
CORAS系統是目前比較被認可的模型。CORAS是歐盟基于模型的信息安全風險評估方法和工具支撐,針對安全要求較高的安全關鍵系統開發的一個評估平臺。CORAS風險評估的過程模式沿用了風險識別、風險分析、風險評價、風險處理,但其度量風險的方法卻完全不同,所有分析過程基于面向對象的模型來進行。CORAS考慮到技術、人員及所有與組織相關的方面,在描述的精確性、評估結果的精確性、客觀性等方面都有卓越的表現。但是,目前CORAS還在試驗階段。
1.3 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并用數學模型計算出分析對象的各項指標及其數值的方法。當量度風險的所有要素(威脅頻率、資產價值、弱點利用度、安全措施的效率等)都被賦值,風險評估的整個過程和結果都可被量化了。定量分析是一種試圖從數字上對安全分析進行分析評估的方法。
1.4 定性分析
主要憑分析者的直接、經驗,憑分析對象過去和現在的延續狀況及最新的信息資料,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作出判斷的分析方法叫做定性分析。實際應用時,定性分析主要是通過對風險因素大小或程度進行分析,如:“高”、“中”、“低”三級。目前采用最為廣泛的分析方法也是定性分析,具體方法主要有:孟爾菲法、列表、問卷、訪談、調查等。
相比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的準確性稍好但精確性不夠,定量分析則相反;定性分析要求分析者具備一定的經驗和能力,但卻沒有繁多的計算負擔;定量分析依賴大量的統計數據;定性分析較為主觀,定量分析基于客觀;定性分析的結果則很難有統一的解釋,定量分析的結果直觀,容易理解。
2、電臺故障的檢修程序及方法
2.1 確定故障部位及檢修程序
一般來講,判斷故障所在電路主要是根據故障現象,這樣判斷起來比較容易。電源電路故障可引起電臺部分甚者全部功能失效;接收電路故故障可導致接收異常;發射電路故障可使電臺不能正常發射鎖相環頻率臺成(PLL)是為各部分電路提供基準頻率的電路,如果出現收不到信號、頻率漂移、自動跳變等現象,而其它各電路卻都正常時,可確定故障在PIL電路;調頻電臺的中央處理器(CPU)是數字控制電路,它直接或間接控制了其它電路的工作,該電路故障可導致電臺顯示異常或出現死機現象。
為了找出具體失效元件,就需要建立一套合理的故障檢修程序。采用的辦法是首先從整個大系統考慮,然后再排除工作正常的方框,適步縮小嫌疑范圍。具體地講,就是要先弄清有哪些方框及其彼此間的關系,然后再讓電臺工作起來,從而確定正常工作的方框。
2.2 電臺故障排除方法
2.2.1 排除故障的概略判斷法
(1)外觀檢查:外觀檢查是首先檢查機箱是否有損壞,印制板、接插件和線纜是否完好無損,各種緊固件是否松動,面板是否能操作,按鍵是否靈活等。這樣可以不用試驗和測量來判明故障所在
(2)操作試驗:通過操作試驗往往可判斷出故障的大概位置。
(3)關鍵性故障:關鍵性故障可以導致整機無法通信,檢修應從附件、主機、天線、電源等分別入手,區分各部分故障的部位。其重點看電源單元,收、發通道控制單元,功放單元,收發信道單元,最后再檢查相關的部件、電路與元器件。
(4)一般性故障:這種故障只是局部和附屬裝置受到影響,不會使電臺通信全部中斷,因此可以從系統的各部分及各單元板的部件考慮,再具體落實到部件電路和元器件。
(5)間斷性故障:這種故障應使故障現象重現來確定故障所在。通常使用輕敲和搖動相關部件,如各部件的線、印制板、插頭、插座和元器件等,從而排除故障。
2.2.2 電臺指標測試故障排除法
(1)整機指標測試法:此法主要是測試輸出功率駐波比載頻抑制整機的收發信通道通過進行靈敏度等指標,從而發現故障排除故。
(2)單元電路指標測試法:此法主要是對收發信通道內的單元電路進行增益、頻率的測試調整、檢修,此法需用的儀表也較少,它可以針對某一電路逐行進行,業余條件下,應用較為廣泛。
3、結語
一個電臺設備是由成百上千個元件組成的,任何一個元件損壞或者發生參數劣化,都有可能導致電臺工作發生故障。要找出具體的問題所在并不容易,采用系統分析的方法,結合合理的檢修程序,事情就會容易得多,大大減小工作量,也可以使維修工作有章可循、合乎邏輯,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廖文芳.廣播電臺安全播出風險分析方法研究[J].電聲技術,2010,34(10):80-83.
[2]張天華,謝君,岳正新.建伍系列調頻無線電臺檢修零點及檢修實例[J].河南氣象,1999,(4):32-33.
【關鍵詞】軟件項目風險 軟件項目管理 軟件項目風險計劃
1 風險的概念
1.1 風險的定義
由于軟件項目具有不確定的屬性,任何軟件項目都有風險。軟件項目中的風險主要是指軟件開發過程中某一種可能會在未來造成損失的潛在事件。在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涉及到大量的因素:人員、資金、技術等都可能成為風險發生的原因。一旦風險發生,則必然會給軟件項目帶去負面影響,比如:軟件質量的下降、成本費用超出預期、項目進度的推遲等。
1.2 風險的類型
軟件項目的風險類型可以根據軟件項目開發范圍區分,也可以通過可預測性區分。在開發范圍中,比如開發人員可能中途跳槽,這屬于人員風險,技術遇到瓶頸,使開發受阻,這是技術風險,還有商業風險、管理風險等。根據對軟件項目風險的預測來分,可分為已知風險、可預測風險、不可預測風險。比如有些項目的開發環境惡劣,人員不足,資金短缺這些屬于已知風險,可預測風險常常可通過經驗得知,比如產品難以讓所有人滿意,而不可預測的風險則不能憑借推測得出。
2 風險識別的方法
風險識別方法各種各樣,風險識別的意義是在著手一個項目初期盡可能的發揮想象力做出所有可能發生情況的一種猜想。
2.1 德爾菲方法
是通過組織專家討論并達成統一意見的方法。比如就項目中一個問題組織一場該項目組的技g人員圍繞這個問題進行一系列的討論,最終得出意見。由于參加人員的專業性,這種方法得出的結果往往具有很高的質量。
2.2 頭腦風暴法
頭腦風暴法依靠某些話題或發言激起討論組成員的“靈感”從而迸發出創造性的思維,通過討論組中相互的信息交流從而啟發思維,以這種辦法達到組合效應,能有效的使風險預測的結果更準確。
2.3 情景分析法
這種方法根據軟件項目可能的發展趨勢,預測設計出多種可能的情景,比如一個軟件廣受歡迎,推到該軟件是否應該推出手機版,在軟件發展的途中會不會遇到同行的激勵競爭,如果競爭要怎么做等。
2.4 風險條目檢查表
因為其比較簡單的特點,該方法是最常用的風險識別方法之一。風險條目檢查表通過對項目中一系列風險要素的分析,列出一些常見的風險問題。可以對所有可能遇到的風險有較直接的了解。
3 風險評估
3.1 定性風險評估
對項目將面臨的風險定性認識,主要參考因素是風險發生概率和其影響。其簡易關系如下表:
在整個風險評估中,定性風險評估的目的是界定風險源,以此對項目風險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知道整個項目容易在哪里出錯。但是并不能給出風險發生的概率是多少,風險影響有多嚴重。這些需要風險的定量分析。
3.2 定量風險分析
在有了對軟件項目風險定性分析的基礎上,便可開始對軟件項目風險的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不同的是,定量分析會給出各個風險源的具體發生的概率,再通過一些定量的計算,將造成的損失具現化。該方法在軟件項目風險計劃中被廣泛使用。軟件項目開發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不可預期的發展,將會衍生出很多分支,這些分支各自的分析結果將會被逐級的定量分析,得到各種發展可能導致的結果。目前主流的定量風險分析方法包括訪談法、盈虧平衡分析法、決策樹分析法等。在各式各樣的方法中,對風險的概率和影響定量是根本。對軟件項目的定量分析意義重大,管理者將會對風險和與風險相關的利益有準確的認識,有利于做出判斷。
4 風險應對策略
4.1 回避風險
很多情況下不建議首先使用回避風險,首先,因為諸如:地震、法律的改變這些風險是不可能被避免的,其次,很多情況下,高風險意味著高收益,回避了風險同時也錯開了一部分利益。由此可見回避風險法有著很明顯的有點和缺點。優點在于,在一些可能導致嚴重后果,并且發生概率極高的情況下,這種方法有著直接、簡單、全面的特性。但是同時也主動放棄了項目的發展空間,而且,有些情況是無法回避的。管理者應將回避風險的優先級發在最后。
4.2 轉移風險
轉移風險在在軟件項目開發過程中也很實用,某些情況企業為不承擔風險,經常會把項目交給外包公司,從而達到將風險轉移到另外團隊或個體,還有技術上的轉移風險,比如開發項目距前組織一次開發人員的培訓可以將技術風險從項目團隊轉移到培訓機構。在轉移風險面前,需要注意的是風險評估和轉移出去的代價是不是相同的,企業或個人能不能承擔等。
4.3 損失控制
軟件項目開發是一個高風險的事情,風險是必然的存在,也是必然會發生的。損失控制是指在風險未發生前盡可能的消除風險源,降低發生概率。并做好風險發生時的提前預防措施。比如在解決客戶風險的問題時候可以采取在開發階段征求用戶建議,保持與用戶的聯系。
便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由于客戶風險帶來的損失。
5 總結
本文簡單的介紹了軟件項目管理中的軟件項目風險計劃,軟件項目開發中風險一直存在,比如在設計初期,面臨著市場調查不夠引起的客戶風險,中期又可能會遇到技術風險、商業風險等。但是風險是可以通過制定合理的軟件風險計劃來控制的。比如在軟件項目一開始制定好標準的文檔使用規范,并要求統一使用文檔,在以后即便人員更替,也對整個軟件項目的進行沒有大礙,這就很好的解決了人員風險的問題。管理者需要做到盡可能的把風險保持在可控范圍內。雖然風險必然存在,但只要制訂了合理的風險計劃,防患于未然,風險便不再可怕。
參考文獻
[1]吳朱軍.軟件風險管理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
[2]張帆.軟件項目風險管理和控制研究[D].大連:大連海事大學,2010.
[3]汪崢嶸.軟件項目風險管理[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05.
[4]張建成,周鳴樂,董火民,徐梅.淺談軟件項目管理[J].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08(05):84-86.
作者簡介
譚釗(1998-),男,江西省九江市人。現江西農業大學軟件學院本科在讀。
定量分析法亦稱“數量分析法”。是運用運籌學、概率論和微積分等現代數學方法和計算機等各種現代化計算工具對與預測目標有關的歷史數據,進行科學的加工處理,并建立預測分析的數學模型,揭示影響預測目標各有關變量之間的規律性聯系,根據求解數學模型得到的結果,進一步分析考慮相關的非定量因素并作出預測結論的專門方法。屬于預測分析的一種基本方法。這類方法主要適用于預測具備較完整的歷史資料和數據的事項。管理會計為適應企業管理,更注重用高等數學和現代數學方法來“武裝”自己,朝著定量化的方向發展。用其精確性、科學性來決策消除某些直覺性和隨意性。
2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特點
2.1定量分析法具有科學性和精確性
管理會計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理論體系逐步完善。尤其是依賴于現代數學技術發展起來的區別于傳統財務會計方法的定量分析工具,在短時間內成長為一門與財務會計并駕齊驅的學科,它的主要職能作用是籌劃未來,充分利用其所掌握的資料,定量分析法偏重于數量方面的分析,嚴密地進行定量分析,幫助管理部門客觀地掌握情況,正確進行最優管理決策和有效經營提供有用的資料,它的科學性及精確性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贊賞。
2.2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具有局限性
(1)客觀的經濟情況千變萬化,影響定量分析法的運用。
雖然管理會計逐漸發展完善了一些定量分析工具,它們把所涉及的變量與變量以及變量與目標之間的關系,用數學模型將數量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來,然后按照預測的前提條件,計算出結果。但對客觀經濟變化缺乏應變能力,如果其主要問題把握不好,會嚴重影響預測、決策的結果。
(2)為保證定量分析法質量,需花費大量成本。
定量分析法耗時費力,也更為嚴格,有時需要使用復雜的數學模型。只有保證數據和假設的質量,才能保證定量分析法的質量。這就要求企業為了保證定量分析法的運用,收集大量符合質量標準的數據。但現實中存在著企業現有信息搜集措施不能滿足這些工具的需要的情況,企業需花費高額成本來進行信息搜集。當信息搜集成本太高時企業就會拒絕采用,從而導致了這些工具的應用成了紙上談兵。
3運用定量分析法時應注意的問題
因定量分析法在管理會計中的重要性,也就對我們在運用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方法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更好的運用定量分析法,我們就需要對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在運用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網絡時代定量分析法的發展方向加以研究,從而提高運用定量分析法的能力。
(1)重視模型運用的前提。
通常管理會計中定量分析法把模型運用和結果計算放在首位,忽視模型運用的前提分析與結果計算的取數過程,以致誤入照搬照套的歧途。比之于結果計算,取數過程和明確模型前提條件更為重要,更能指導實務。作為模型運用的前提條件是否存在,決定了模型的可運用性。因為不同的模型有不同的前提條件,條件符合對模型是正確的,若條件不符合,模型可能不正確,或者誤差太大,沒有應用價值。所以,會計人員在應用模型時一定搞清楚模型的前提條件。
(2)應注重取數過程。在經濟行為分析中,與結果計算相比,取數分析過程更為重要。如果取得的數據不正確,即使應用非常完善的模型進行計算,結果也是不正確的;所以在定量分析時應注意:①進行模型的理論前提與現實前提是否吻合的比較分析,從而確定選用的模型或對計算結果的可能修正;②在遵從取數的一般過程和其分析要求的前提下,確定取數的方法以及取數的分析方法;③對取得的數據進行確定性、可靠性評價,進而確定所取數據中存在的風險因素;④對模型中運用的數據,凡存在不確定性的因素,應提出控制措施。確實找不到控制措施的,必須對取數進行風險值測定,并調整取數的大小。
4網絡時代定量分析法的發展
關鍵詞:市政工程 基礎設施 工程施工
0 引言
由于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易受行政干擾和地質情況及天氣等因素影響,施工場地狹窄、戰線長而工期要求緊,施工難度大。因此,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在施工階段的風險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工程風險管理一般按照風險分析、預警、應對等過程進行,其中風險分析包括風險的識別、估計、評價過程,是風險管理中難點和重點。本文結合具體市政基礎設施工程案例簡單介紹在施工階段的風險分析方法。
1 風險的識別
風險識別指風險管理人員在收集資料和調查研究之后,運用各種方法對工程可能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全面判斷、系統歸類,科學鑒定風險性質的過程。
例如,某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包括如下分部工程,其中道路拓寬改造長度為1995.74m,規劃紅線寬度為70m,三層式瀝青混凝土路面,基層設計為32cm二灰碎石,底基層為30cm石灰土;新建雨水管路一條,分四段設置,共計1721.5m;新建污水管路一條,設計管長1838m;新建電纜溝兩條,沿道路兩側人行道下分別為1624m鋼筋混凝土防水地溝和1386m磚砌體防水地溝(1.2×1.5m)。
某施工企業組織相關技術人員對該工程進行調研后,分析該工程風險因素并進行識別,建立工程風險表。
2 風險分析與評估
風險分析是指應用各種風險分析技術,用定性、定量或兩者相結合的方式處理不確定性的過程。風險分析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方法。
本案例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進行定量分析評估。
在項目管理過程中,項目風險(R)不僅是風險事件發生的概率P的函數,而且是風險事件所產生影響程度C的函數,可用函數表示為R=f(p,c)。
根據前例風險分析,本項目進行風險評估。
2.1 評估并計算風險發生的概率Pf
該工程分析因素集為X,對應上述工程分析因素集中風險編號,給出工程風險指標因素權重集W。X={X1,X2,X3,X4,X5,X6,X7,X8,X9};W={0.05 0.15 0.15 0.2 0.15 0.05 0.05 0.05 0.15}。
根據風險影響高低確定評估集標準隸屬度μ={低,較低,中等,較高,高},并賦值為μ={0.1,0.3,0.5,0.7,0.9}。
該企業組織專家及管理、技術人員共7人對該工程風險進行評估:
在此基礎上形成模糊評估矩陣R
則B=R·μT={0.5 0.5 0.5857 0.5571 0.3857 0.2714 0.1857 0.3286 0.6143}。
則U= W·B=0.4886
即風險發生概率(測評總分)Pf為0.4886。
2.2 計算事件發生影響程度大小Cf 對風險引起的后果大小一般從進度、質量、成本、安全四個方面著手,均用金額損失進行度量。則損失因素集 S={進度 質量 成本 安全}={S1 S2 S3 S4}
本項目分部分項工程費用為6944.60萬元,其中包括利潤及管理費156.08萬元。由于報價中已考慮材料市場風險因素,因此,按正常施工情況下,按156.08萬元為最大風險損失值。則風險損失評估集標準隸屬度μ={低,較低,中等,較高,高},對應損失金額(單位:萬元)近似確定為{≤15,16~45,46~75,76~110,≥140},并給出工程風險損失因素權重集W={0.25 0.35 0.20 0.20}
在此基礎上形成模糊評估矩陣,并將各項估計值的平均值按最大風險損失值進行歸一后,得到評估矩陣B.
計算U= W·B=0.1946。即風險損失(測評總分)Cf為0.1946。
2.3 計算本項目風險度Rf 如果用Pf表示風險發生的概率,可由下式計算:
Rf=Pf+Cf-Pf·Cf
其中Pf和Cf分別是風險發生概率與影響程度的模糊綜合隸屬度集的總綜合隸屬度。
本項目風險度Rf==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