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會計記賬借貸關系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記賬符號 涵義 同現性
會計通常被公認為是一種 “商業語言”,借貸記賬法是世界各國都普遍采用的記賬方法,趨于商業語言國際化的考慮,我國現行所有企事業單位都必須采用借貸記賬法記賬。借貸記賬法的核心就是記賬符號“借”和“貸”,而“借”“貸”記賬符號具有對稱性與同現性的特點。
一、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的產生
借貸記賬法是以“借”和“貸”作為記賬符號。借貸記賬法產生于意大利的沿海城市佛羅倫薩,當時海上貿易盛行,也促進了借貸資本的產生與發展,佛羅倫薩銀行在賬簿中最早使用“借方”和“貸方”的名稱,當把錢借出去時就將其作為“借方”記錄下來,當把錢借進來時就將其作為“貸方”記錄下來,那時候“借”與“貸”僅僅表示債權和債務關系,但后來逐漸演化為一種單純的記賬符號,它不僅僅表示債權和債務,還包括一切款項結算及財物收支。1494 年意大利數學家盧卡?帕喬利在《算術、幾何、比及比例概要》一書里發表了有關復式記賬的論著,全面介紹了復式記賬,并從理論上確立了“借”與“貸”作為復式記賬規范化的記賬符號,這種以“借”與“貸”作為記賬符號的復式記賬其實就是借貸記賬法,隨后,借貸記賬法在世界各國推廣。
二、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的一般規定
最初佛羅倫薩銀行在賬簿中使用的“借方”和“貸方”,“借方”其實包含減少的意思,“貸方”其實包含增加的意思,但“借”與“貸”一旦演變為一種記賬符號時就失去了原有的文字涵義,“借”不僅表示增加,也可以表示減少,“貸” 不僅表示減少,也可以表示增加,可知它具有雙重涵義,它不像增減記賬法下的記賬符號那樣純粹,增就是增加,減就是減少,也不像收付記賬法,收就是增加,付就是減少。
三、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具體規定的探討
“借”和“貸”作為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正如“增”和“減”作為增減記賬法的記賬符號,還正如“收”和“付”作為收付記賬法的記賬符號一樣,其實就是“增”和“減”、“收”和“付”的替代詞,但它不是一對一這樣簡單對應關系的替代,“借”與“貸”中的記賬符號都替代了“增”和“減”、“收”和“付”雙重意思,因此“借”和“貸”是雙關的,在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意思,那它們的具體涵義當初是如何規定的?我們可以先分析這樣一個事例,配有自動投幣箱的公共汽車設置前后兩扇車門,當初規定乘客從前門上車,那我們自然推定乘客從后門下車,這樣就制定出一個乘客上下車的規則,即“前門上車,后門下車”,可知這個規則包含對稱與對應的邏輯關系,“前門”與“后門”是對稱的,“上車”與“下車”是對稱的,而“前門”與“上車”對應,“后門”與“下車”對應,若當初規定是乘客從后門上車的話則對應關系就會發生變化,那么乘客上下車規則就變為“后門上車,前門下車”。可見,乘客上下車規則的設定取決于第一個對應關系的確立。
其實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規定也與乘客上下車規則一樣,應從其所包含的要素存在著對稱與對應邏輯關系出發來分析。在確定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規定之前首先必須明確三點:其一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是“借”和“貸”;其二是借貸記賬法是一種記賬方法,這種記賬方法與所有賬戶都相關的,而所有賬戶根據經濟內容分類可以劃分為資產賬戶、負債賬戶、所有者權益賬戶、收入賬戶、費用賬戶,反映這些賬戶的一個很重要的會計等式就是會計恒等式,即資產=權益(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其三,會計核算和監督的對象是資金運動,資金運動也就是資金的變化,而資金變化的方向就是兩個,即增加和減少,所以會計記錄也是圍繞增加額和減少額的登記這兩個方面進行的。從上述三點可以看出它們包含存在對稱關系的三組概念,第一組概念是“借”與“貸”,它們顯然是對稱的;第二組是“資產”與“權益”,從會計恒等式的角度來看,“資產”在等式的左邊,“權益”在等式的右邊,左右是對稱的,自然“資產”與“權益”也對稱,若從概念的涵義來看,“資產”反映了資金的表現形式,而“權益”反映了資金的來源,它們都是同一筆資金的兩個不同方面的描述,從這個角度看它們還是對稱的;第三組是“增加”與“減少”,它們的對稱關系是不言而喻的。
把握了存在對稱關系的這些概念后,我們就可以對概念的對應關系先作一個初次的明確規定,然后從這一個初次規定出發推導出概念的所有對應關系,比如我們先做一個這樣的明確規定:資產“增加”要記“借”,這是一個初次的規定。這個規定其實揭示了在“資產”這個前提下,“增加”與“借”具有對應關系,那我們在這個初次規定的基礎上就可以推導出 “減少”與“貸”具有對應關系,即資產“減少”要記“貸”,(因為“增加”與“借”對應,“減少”必然與“貸”對應,否則借貸就矛盾)。這個初次規定同時還揭示了在“增加”這個前提下,“資產”與“借”具有對應關系,那我們在這個初次規定的基礎上就可以推導出“權益”與“貸”具有對應關系,即“權益”增加要記“貸”,(因為“資產”與“借”對應,“權益”必然與“貸”對應,否則借貸就矛盾)。同樣根據這樣的邏輯,在“權益”增加要記“貸”的基礎上我們可以推導出“權益”減少要記“借”。
收入的增加一般會引起權益的增加,收入的減少一般會引起權益的減少,收入-費用=利潤,而利潤就屬于所有者權益,根據數學定理規定,“被減數減去減數,當減數一定時被減數越大差的結果就越大,當被減數一定時減數越大差的結果就越小,反之被減數越小差的結果就越小,減數越小差的結果就越大”,即費用一定時,收入變化方向為增加,利潤變化方向同樣為增加,收入變化方向為減少,利潤變化方向同樣為減少)可知收入的變化方向與權益的變化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收入的對應關系與權益的對應關系是類似的,即收入的“增加”要記“貸”,收入的“減少”要記“借”,同理,費用的增加一般會引起權益的減少,費用的減少一般會引起權益的增加,可知費用的變化方向與權益的變化方向是相反的,即與資產的變化方向是一致的,所以費用的對應關系與資產的對應關系是類似的,即費用的“增加”要記“借”,費用的“減少”要記“貸”,通過對借貸記賬法所涉及的概念邏輯關系的探討,我們就可以確定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的規則,從上也可以明確到,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的設定取決于第一個對應關系的確立。
四、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的具體規定
通過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具體規定的探討,我們就揭示出借貸記賬符號的具體涵義,如表1所示。
從表1可以看出,資產類賬戶若使用“借”這個記賬符號就表示資產增加的業務已發生,或者說資產增加業務就用“借”這個記賬符號將之記錄;反之,資產類賬戶若使用“貸”這個記賬符號就表示資產減少的業務已發生,或者說資產減少業務就用“貸”這個記賬符號將之記錄。權益類賬戶若使用“借”這個記賬符號就表示權益減少的業務已發生,或者說權益減少業務就用“借”這個記賬符號將之記錄;反之,權益類賬戶若使用“貸”這個記賬符號就表示權益增加的業務已發生,或者說權益增加業務就用“貸”這個記賬符號將之記錄。收入類賬戶記賬符號的規定與權益類賬戶相同,費用類賬戶記賬符號的規定與資產類相同。從上也可以看出,“借”與
“貸”在某種特定的情形下只表示其中的一種涵義。
五、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的同現性
用借貸記賬法對具體經濟業務進行記賬時,“借”與“貸”記賬符號會同時出現(簡稱“同現性”),這里對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的同現性進行分析。我們知道任何經濟業務的發生都不會破壞會計的恒等式,會計恒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是會計理論大廈的基石,是復式記賬及編制會計報表的基礎,不管企事業單位的經濟業務多么錯綜復雜,但它們始終不會破壞這個恒等式。
根據天平平衡原理可知,若一筆經濟業務涉及等式的兩邊絕對是兩邊同時增加或同時減少,等式不變;若一筆經濟業務只涉及等式的一邊,絕對是同一邊的一個項目增加,另一個項目減少,增減金額相抵消,等式不變。我們現運用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對這兩種情形進行分析,第一種情形下,若經濟業務涉及等式的兩邊,即同時涉及資產與權益,它們變化的方向是相同的(同時為增加或減少),根據前面的規則可知在變化方向相同情形下,資產與權益對應的記賬符號為“資產記借,權益記貸”或“資產記貸,權益記借”,在這里“借”與“貸”記賬符號同時出現;第二種情形下,若經濟業務只涉及等式的一邊,即涉及資產(權益)的兩個項目,它們的變化方向是不相同的(其中的一個項目增加,另一個項目減少),根據前面的規則可知在同為資產(權益)情形下,資產(權益)的兩個項目對應的記賬符號為“資產的一個項目記借,資產的另一個項目記貸”或“權益的一個項目記借,權益的另一個項目記貸”, 在這里“借”與“貸”記賬符號也同時出現。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在會計恒等式下,用借貸記賬法對任何經濟業務的描述都會同時出現“借”與“貸”這兩個記賬符號,它們不會單獨出現其中的一個,這正好說明了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具有“同現性”的特點。
六、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對稱性與同現性的應用
根據前面對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對稱性的探析,我們就可以總結出一個借貸記賬符號的順口溜,順口溜的下半句與上半句是對應的,當你確定了上半句時,根據記賬符號的對稱性自熱而然就推導出下半句。另外下面所列順口溜中的有些語句是重復的,是為了更好說明語句的推導過程。整個順口溜不僅反映了借貸記賬法相關概念對稱與對應的邏輯關系,加深對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的領會與理解,而且還可以作為會計初學者對借貸記賬法記賬符號涵義進行記憶的一種方法,它具有語句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的特點,整個順口溜只要先記住第一句“資產增加要記借”,其他語句自然而然就記住。
資產增加要記借,
資產減少要記貸;
資產增加要記借,(重復)
權益增加要記貸;
權益增加要記貸,(重復)
權益減少要記借。
另外還要說明的是收入類賬戶記賬符號的使用與權益類賬戶是相同的,成本費用類賬戶記賬符號的使用與資產類賬戶是相同的。
【參考文獻】
復式記賬法是對每筆經濟業務都要以相等的金額,在兩個或兩個以上賬戶中全面、相互聯系地進行登記。復式記賬按記賬符號,記賬規則、試算平衡方法的不同,可分為借貸記賬法,增減記賬法和收付記賬法。
二、熟悉借貸復式記賬法理論的基本內容
借貸記賬法是一種歷史最悠久、最復雜、當今流行最廣、國際通用的復式記賬法,也是目前我國法定的記賬方法。其原理包括了五項基本內容
(一)記賬符號
以“借”“貸”為符合,用來標志經濟業務記入賬戶的方向。一切賬戶的左方為“借”方,右方為“貸”方。
(二)會計等式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會計等式是借貸記賬法科學體系的基本要素,也是建立借貸記賬法的客觀依據。
(三)賬戶、賬戶的設置、分類、賬戶結構
1.賬戶,是對會計具體對象按經濟內容進行歸類并反映、控制它們的日常動態和靜態的工具。設置和運用賬戶是對會計對象按經濟內容的具體類別進行連續、系統、全面、綜合地反映和控制,從而提供系統的動態、靜態指標的專門方法。2.賬戶的設置。賬戶是根據會計科目設置的。賬戶與會計科目既有聯系,又存在區別。賬戶的設置以平衡公式等號兩端的具體類別為依據,因此應分別設置資產(包括費用成本)類賬戶和負責及所有者權益(包括收入成果)類賬戶。3.賬戶分類。這是深刻認識、準確掌握和熟練運用賬戶的最有效方法。按經濟內容分類包括: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損益、費用五類賬戶。4.賬戶結構及其登記的業務內容增(用+表示)減(用符號-表示)變化情況。賬戶基本結構由三個部分組成,即:賬戶的名稱、賬戶的借方(左方)和貸方(右方)。賬戶的性質決定了借方、貸方的使用方法。(1)資產(含費用成本)類賬戶借方記增加,貸方記減少,結余額在借方。(2)權益(收入成果)類戶貸方記增加,借方記減少,結余額在貸方。(3)歸納起來來講,賬戶的結構可以簡記為:資產類賬戶借方登記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在借方;權益類賬戶貸方登記本期發生額,期末余額在貸方。
(四)記帳規則
“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是按照復式的要求和帳戶的使用方法,對每筆經濟業務在兩個以上帳戶中全面地、相互聯系地登記所出現的必然結果進行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來的。它既是指導編制會計分錄的規范,又是檢查入帳正確與否的依據。
(五)平帳方法
按照借貸記賬法要求記賬的結果,在所設置、運用的賬戶中必然出現三組對等關系。1.Σ賬戶期初借方余額=Σ賬戶期初貸方余額。2.Σ賬戶借方發生額=Σ賬戶貸方發生額。3.Σ賬戶期末借方余額=Σ賬戶期末貸方余額)。備注:Σ求和符號,表示全部之意。以上這三組對等關系,是判斷記賬、算賬正確與否的依據。上述檢查,通常是借助于編制“對照表”來實現的。以上五個方面,既反映出借貸記賬法的特征,也描繪出借貸復式記賬法是一種比較科學、嚴密、完善的方法體系。
三、熟知借貸記賬法下的會計分錄編制方法
借貸記賬法的運用是對企業經濟業務通過編制記賬憑證,準確、熟練地在賬戶體系中的有關賬戶中全面、相互聯系地進行登記。編制記賬憑證在教學與考試中多為編制會計分錄。
(一)會計分錄的概念。所謂會計分錄,就是確定某項經濟業務應借、應貸賬戶的名稱及其金額的記錄。
(二)會計分錄的要素。會計科目、記賬方向、應記金額。
(三)會計分錄的種類與形式。簡單分錄:一借一貸。復合分錄:包括一借多貸、多借一貸、多借多貸三種。
(四)會計分錄的書寫格式
上借下貸,左右錯開。先借后貸,即借方在前,貸方在后;借貸符號下與賬戶名稱文字間用冒號“:”隔開;貸方的賬戶名稱文字和數字都要比借方后退兩格書寫;在一借多貸或一貸多借和多借多貸的情況下,借方或貸方的文字要對齊,金額也應對齊。
(五)會計分錄的編制步驟與方法
分析經濟業務事項,根據“賬戶核算內容”涉及哪些賬戶;確定涉及的賬戶是增加還是減少;根據“賬戶結構”和“記賬規則”確定涉及賬戶的記賬方向;計算涉及賬戶的記賬金額,有時需要借助“記賬規則”。
(六)編制會計分錄需要熟悉的技巧
關鍵詞借貸記賬法會計核算對象會計等式經濟利益
借貸記賬法是全世界、也是我國通用的記賬方法。其科學性和優越性是經過了大量實踐檢驗的,是舉世公認的。但是,這并不是說我們對借貸記賬法的基本理論就全部理解透徹了。事實上,在借貸記賬法的“上空”,還漂浮著一些疑云。我們甚至對借貸二字的含義也沒有完全了解。本文試圖提出一些問題,并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1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真是借貸記賬法的基本理論依據嗎
科學、完整地復式記賬法是以一定的會計等式為基礎的。一般認為,借貸記賬法的理論基礎是“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簡言之,就是:
資產=權益(1)
筆者認為,這是不對的。在各種經濟業務發生后,會計等式(1)的變化不外乎是以下兩種情況:
(1)等式兩邊同時變化,則“同增同減”。如資產增加,則權益增加;資產減少,則權益減少。
(2)等式只有一邊發生變化,則“有增有減”。如資產不變,權益內部有增有減;權益不變,資產內部有增有減。
顯然,這兩種情況正好就是增減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而不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這說明,會計等式(1)不是借貸記賬法的理論依據。
“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不能作為借貸記賬法的理論依據,其原因是這個等式是錯誤的。因為資產和權益并不相等,而是性質相反,數學符號也相反。用等式表示,應該是“資產=-權益”,即“資產+權益=0”。“資產+權益=0”才是正確的會計等式,“資產=權益”僅僅是反映在忽略數學符號的情況下資產和權益的絕對值相等這一特定情況。
可見,作為借貸記賬法理論依據會計等式應該是:
資產+權益=0(2)
在會計等式(2)里,不管是幾個要素同時變化,還是僅有一個要素內部變化,都只有一種情況發生,這就是“有增必有減,增減必相等”。如資產增加,則權益必減少;資產不變,則權益內部有增有減;權益不變,則資產內部有增有減。
假設符號“借”表示增加,符號“貸”表示減少,則等式的變化情況又可表述為“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正是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
由此可見,借貸記賬法的理論依據應該是“資產+權益=0”。
2如何理解借貸記賬法的會計等式
眾所周知,現行的會計系統是以“資產=權益”(即會計等式(1)),而不是“資產+權益=0”(即會計等式(2))為基礎的。這兩個會計等式明顯不一樣。難道幾百年以來所用的會計等式就錯了嗎?
2.1從純數學的意義來看,兩個會計等式是完全等效的
在“資產=權益”里,權益的值是取的絕對值,因而是正數。而在“資產+權益=0”里,權益的值是其實際值數。權益的實際值和資產相反,是一個負數。因此,“資產+權益=0”反映的是一個正數和一個負數相加,二者正好相互抵消這一現象。可見,這兩個會計等式本質上并沒有區別,只是表示方法不同而已。
2.2從經濟意義上看,兩個會計等式反映了對會計核算對象的不同理解
盡管兩個會計等式都是成立的,在數學上是等效的,但這兩個會計等式所表達的對會計對象的認識是不同的。
會計等式體現了會計要素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而會計要素又是會計對象的具體化。因此,會計等式的表述形式實際上反映了人們對會計對象的認識。下面分析兩個會計等式對會計對象是如何理解的。
2.2.1對資產和權益的關系理解不同
“資產+權益=0”認為,資產和權益是一個整體,可以放在一起進行直接的加減運算。會計對象就是由這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整體,即“會計對象=資產+權益”。“資產=權益”則認為,資產和權益是同一個會計對象在兩個不同角度上的反映。二者不能放在一起進行直接地加減運算。會計對象可以具體化為資產和權益兩個會計要素,但這兩個要素不能相加減。
2.2.2對會計對象的整體性質理解不同
“資產=權益”認為,會計核算的對象是資金及其運動,其總體即為資金的總額。“資產+權益=0”則認為,會計對象的值在整體上“=0”。
為什么會計對象整體會表現為一種為0的“中性”狀態?這要從哲學的角度進行分析。由于矛盾的基本平衡而使事物呈現出為0的“中性”狀態,并相對穩定,這種情況在世界上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對立統一并且往往在整體上表現為“0”的。例如,電是正電和負電的對立統一,一個物體往往由于所帶正電荷和負電荷相等而表現為不帶電。又如,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對立統一,二者卻往往相互抵消,物體表現為相對靜止。再比如,原子中有質子、中子和電子,相應地科學家也發現了反質子、反中子和反電子,乃至于與物質世界相對應地,存在一個反物質世界。而正物質和反物質相遇就會變成0(“物質湮滅”)。
自然界是這樣,社會也是如此。如法律上的權利義務相輔相成、市場中的供求平衡都使主體在總體上呈現出為“0”的“中性”。企業是一個享受民事權利、同時又承擔民事責任的主體,資產(企業所擁有的一種經濟權利)和權益(企業所承擔的一種責任)是對等的,兩者相互“抵消”(資產+權益)后企業的“凈權利”為0。
2.2.3對資產和權益屬性的理解不同
“資產=權益”認為,資產反映資金的占用,權益則反映了資金的來源。都是資金在不同角度上的反映,都是正數。但不能相加減。資產和權益是一種平行、對等的關系。資產和權益并不是一對矛盾,僅僅是數量上相等的兩個獨立的對象。而按“資產+權益=0”,資產和權益一正一負,性質相反,但又可以共居于一體,可以放在一超相加減,具有同一性。可見,資產和負債構成會計對象內部的一對基本矛盾。
筆者認為,“資產=權益”僅僅反映了會計核算對象內部的一種表面上的數值平衡,而“資產+權益=0”則揭示了會計核算對象的本質和總體特征。
3借貸記賬法核算的對象是什么,借貸符號的含義是什么
借貸記賬法核算的對象也就是會計核算的對象。如前所述,借貸記賬法核算的對象就是“資產+權益”。如何理解?
如前所述,資產和權益是一對矛盾。一正一負,性質相反,表現了二者的對立性;而另一方面,二者又共居于一體,可以匯總計算,表現出二者具有同一性。弄清了這種同一性的內容,也就弄清了會計核算對象的實質。
資產和權益的共同本質是什么?筆者認為,是經濟利益。事實上,財政部早在2000年的《企業會計制度》對會計各要素就是這樣定義的:
第12條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并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該資源預期會給企業帶來經濟利益。
第69條負債,是指過去的交易、事項形成的現時義務,履行該義務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企業。
第79條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后的余額。
第84條收入,是指企業在銷售商品、提供勞務及讓渡資產使用權等日常活動中所形成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
第99條費用,是指企業為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日常活動所發生的經濟利益的流出。
從以上定義可以看出,《企業會計制度》把每一個會計要素都定義為企業經濟利益。由此可知,會計核算的對象就是企業的經濟利益。概括地說,會計核算的內容無非就是資產和權益兩個方面,其中資產是企業所擁有的經濟權利,屬于正項的經濟利益,是經濟利益的增項,資產增加則企業的經濟利益增加;權益則是企業承擔的經濟義務(包括對債權人承擔的償債義務和對所有者承擔的受托經營義務)。義務和權利是相輔相成的。如果說資產是企業所擁有的正項的經濟利益,那么權益則是負項的經濟利益,是經濟利益的減項,權益增加則企業的經濟利益減少。
明確了會計對象的本質,則借貸的含義就變得非常簡單了。借表示企業經濟利益的增加,貸表示企業經濟利益的減少。也就是說,借就是“增加”的意思,貸就是“減少”的意思。具體分析如下:
(1)借項業務。借資產,表示資產增加,顯然反映企業經濟權利增加,即經濟利益增加,對企業“有利”;借權益,則反映企業承擔的經濟義務減少,同樣對企業“有利”,同樣表示企業的經濟利益增加。所以,不管是借資產還是借權益,都是反映經濟利益增加。
(2)貸項業務。貸資產,表示資產減少,顯然反映企業經濟權利減少,即經濟利益減少,對企業“有害”;貸權益,則反映企業承擔的經濟義務增加,同樣對企業“有害”,同樣表示企業的經濟利益減少。所以,不管是貸資產還是貸權益,都是反映經濟利益減少。
4“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是一種巧妙的創造嗎
詩人歌德贊美借貸記賬法是“人類智慧的絕妙創造”。但筆者認為,與其說借貸記賬法是一種絕妙的發明創造,還不如說是對會計對象的一種深刻地、科學地認識。
人們一般把會計等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作為借貸記賬法的理論依據。由此產生的認識就是,借貸記賬法在把資產賬戶設計成“借增貸減”,同時對權益賬戶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規定權益賬戶為“借減貸增”。就是這么巧妙地一設置,使記賬工作變得非常科學、簡明、方便。于是人們認為,借貸記賬法是一種“絕妙的創造”。
然而,筆者認為,這樣理解借貸記賬法是不正確、不深刻的。借貸記賬法實際上并不是一種精巧的設計、機智的巧合、巧妙的創造,甚至談不上是一種創造。它是樸實無華的,甚至可以說它沒有絲毫的技巧。但它確實是非常深刻的、非常科學的!
借貸記賬法以“借”、“貸”為記賬符號,將會計科目分為兩個基本部分:左方和右方,一般左方稱為借方,右方稱為貸方。分別用“借”、“貸”兩個記賬符號來表示各會計要素的增加或減少。至于“借”表示增加還是“貸”表示增加,則取決于會計科目的性質及結構。在借貸記賬法下,一般“借”表示資產、費用的增加和權益、收入的減少;“貸”表示資產、費用的減少和權益、收入的增加。初學者對于此類的論述如果死記硬背不講究技巧的話,剛開始運用借貸記賬法會相當困難,因為各會計要素都包含很多會計科目,且各個會計科目的借貸方代表增減情況容易混淆。為此,一些專家及學者對借貸記賬法的教學和學習方法不斷的進行探索。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借貸記賬法的起源和發展;二是借貸記賬法中借貸符號的含義和借貸規則的介紹;三是借貸記賬法在編制分錄的具體應用。然而,很少有學者借助會計等式來判斷經濟業務會計科目的借貸方向,進而熟練掌握借貸記賬法進行研究。本文針對借貸記賬法中借貸方向及其代表的增減情況借助于會計等式作一探討,以幫助初學者能迅速熟練掌握借貸記賬法,進而完成業務核算。
二、會計等式在借貸記賬法中的使用技巧
會計等式是運用數學方程的原理描述會計要素之間數額相等關系的表達式,包括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靜態會計等式反應的是靜態會計要素,即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其表達式為: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動態會計等式反應的是動態會計要素,即收入、費用和利潤,其表達式為:收入-費用=利潤。下面筆者借助兩個會計等式對借貸記賬法中的“借”、“貸”方向的確定進行探討,以達到迅速掌握此方法,順利完成業務核算的目的。
從圖1可以看出,借助兩個會計等式對借貸記賬法中的“借”、“貸”方向的確定需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將動態會計等式作一變形。將其變為:
費用=收入-利潤。
其次,將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上下對齊,在兩行中顯示。
第三步,從兩等式的等號處畫一條豎線。初學者先對會計要素增加情況的借貸方向進行記憶,豎線左邊包括資產、費用,其增加在“借”方,這里的費用是廣義的概念,即包括期間費用又包括成本。豎線右邊包括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和利潤,其增加在“貸”方。會計要素減少情況的借貸方向正好和增加情況的借貸方向相反。需要說明的是,這兩個等式只需關注會計要素,無需看等式中加減符號。
第四步,基于會計等式及其變形,在借貸記賬法視角下經濟業務的發生主要存在三種情況的會計處理:
第一種情況,只涉及靜態會計等式的會計要素中會計科目的“借”、“貸”方確定。
[例1]徐豐公司開戶銀行收到大鵬公司投入資金10000元。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銀行存款”、“實收資本”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會計要素,分別屬于資產和所有者權益,在豎線的左右兩側進行列示,且都增加了10000元。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10000
貸:實收資本 10000
[例2]徐豐公司向銀行借入三個月期限的短期借款25000元存入銀行。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銀行存款”、“短期借款”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會計要素,分別屬于資產和負債,在豎線的左右兩側進行列示,且都增加了10000元。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25000
貸:短期借款 25000
[例3]徐豐公司因縮小經營規模,經批準減少注冊資本30000元,并以銀行存款發還給投資者。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銀行存款”、“實收資本”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會計要素,它使屬于資產要素的銀行存款減少了30000元,屬于所有者權益的實收資本減少了30000元。在利用會計等式或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確定“借”“貸”方向時,只討論了增加的情況,對于減少的情況,正好和增加情況確定“借”“貸”方向相反,同理,兩個會計科目分別在豎線的左右兩側進行列示。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 30000
貸:銀行存款 30000
[例4]徐豐公司向銀行提取現金12000元。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都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資產要素,都在豎線的左側列示,庫存現金增加12000元,銀行存款減少12000元,屬于資產內部變化情況。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庫存現金 12000
貸:銀行存款 12000
[例5]徐豐公司向銀行借入100000元直接用于歸還貨款。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應付賬款”、“短期借款”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都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負債要素,都在豎線的右側列示,短期借款增加100000元,應付賬款減少100000元,屬于負債內部變化情況。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賬款 100000
貸:短期借款 100000
[例6]徐豐公司經與債權人協商并經有關部門批準,將所欠40000元債務轉為資本。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應付賬款”、“實收資本”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都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會計要素,都在豎線的右側列示,實收資本增加40000元,應付賬款減少40000元,分別屬于所有者權益和負債,是等式右邊會計要素變化情況。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應付賬款 40000
貸:實收資本 40000
[例7]經批準徐豐公司將盈余公積80000元轉增資本。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盈余公積”、“實收資本”兩個會計科目,這兩個會計科目都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所有者權益要素,都在豎線的右側列示,實收資本增加80000元,盈余公積款減少80000元,是等式右邊會計要素變化情況。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盈余公積 80000
貸:實收資本 80000
第二種情況,只涉及動態會計等式的會計要素中會計科目的“借”、“貸”方確定。這種情況一般指損益月末結轉。
[例8]2013年12月31日,為了計算本期損益,徐豐公司將本期實現的主營業務收入82000元,營業外收入10000元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主營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本年利潤”三個會計科目,這三個會計科目都屬于動態會計等式中的會計要素,都在豎線的右側列示,主營業務收入減少82000元,營業外收入減少10000元,本年利潤增加92000元,是動態會計等式右邊會計要素變化情況。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主營業務收入 82000
營業外收入 10000
貸:本年利潤 92000
[例9]2013年12月31日,為了計算本期損益,徐豐公司將本期發生的主營業務成本35000元、營業稅金及附加5300元、銷售費用7480元、管理費用16450元、財務費用600元和營業外支出2000元轉入“本年利潤”賬戶。
該筆經濟業務的發生,要求企業進行期末費用的結轉,即從“主營業務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和“營業外支出”轉入“本年利潤”賬戶,成本費用支出類在豎線的左側列示,利潤在豎線的右側列示。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本年利潤 66830
貸:主營業務成本 35000
營業稅金及附加 5300
銷售費用 7480
管理費用 16450
財務費用 600
營業外支出 2000
第三種情況,靜態會計等式中的會計要素和動態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會計要素混合在一起,所涉及的會計科目的“借”、“貸”方確定。
[例10]2013年12月13日,徐豐公司向東海公司銷售100件01產品,每件售價300元。開出的增值稅專用發票上注明:價款30000元,稅款5100元。全部款項共計35100元已通過銀行轉賬收訖。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銀行存款”、“主營業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三個會計科目,分別屬于資產、收入和負債要素,且銀行存款增加35100元,收入增加30000元,增值稅稅金增加5100元。分析該筆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的“借”、“貸”方向時需同時借助兩個等式,即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銀行存款”和“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兩個會計科目分別屬于靜態會計等式中的資產和負債要素,分別在豎線的左右兩側列示,而“主營業務收入”屬于動態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中的收入要素,在豎線的右側列示。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銀行存款 351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3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5100
[例11]2013年12月31日,徐豐公司計提本期銀行短期借款利息600元。
該筆經濟業務涉及“財務費用”、“應付利息”兩個會計科目,分別屬于費用和負債要素,且財務費用增加600元,應付利息增加600元。分析該筆經濟業務涉及的會計科目的“借”、“貸”方向時需同時借助兩個等式,即動態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和靜態會計等式。
根據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該筆業務的會計分錄為:
借:財務費用 600
貸:應付利息 600
三、應用說明
使用這種方法來確定“借”“貸”方向,初學者必須注意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熟練掌握靜態會計等式和動態會計等式的變形等式。二是熟悉各個會計要素包含的會計科目,且看到會計科目就能夠歸入其所在的會計要素中。三是初學者看到業務題,必須能夠確定所涉及的會計科目。四是這種方法是針對初學者剛一接觸借貸記賬法時采用,等熟悉這種方法后,就不必再借助會計等式來判斷“借” “貸”方向。
參考文獻:
1、借貸記賬法特點包括四點: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符號:以“借、貸”為記賬符號。借貸記賬法的記賬結構:即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成本類、損益類科目的賬戶結構。
2、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試算平衡 :以資產與權益的恒等關系,以及借貸記賬法的記賬規則為依據,將所有的賬戶余額匯總,來檢查會計賬戶記錄的正確性、完整性的一種方法。
(來源:文章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