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境污染及治理

      環境污染及治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境污染及治理

      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噪音污染 河流污染 城市環境保護 污染治理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污染的問題日益嚴峻,為了保證城市的水源干凈、空氣清新,必須采取一些治理措施,從而實現對城市環境污染的有效治理,這不僅要求相P工作人員借鑒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還必須根據本國的國情出發,立足于城市環境污染的形成原因,探討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從而保證城市整體環境的生態效益性。

      一、城市環境污染的成因

      (一)城市能源結構長期不合理

      我國長期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結構決定了我國能源結構的不合理性,相比國外發達國家,我國的一次性能源的占有比重過大,不僅不利于維持城市空氣環境,還有可能造成霧霾污染,燃煤是造成城市霧霾污染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國經濟增長過度依賴第二產業,產業結構偏重,而化工行業和石油行業是工業廢氣的主要來源,由于化工行業的工業廢氣的種類較多,成分復雜,因此一定程度上給工業廢氣的治理工作提出較高的要求。同時,化工行業在日常的生產過程中,排放廢氣的總量相當大,會給周邊的環境造成破壞性的影響。一般來說,將工業廢氣按照成分的不同,分為固體顆粒粉塵污染物以及氣體污染物兩種。污染大氣的顆粒物質按照來源性質的不同,還分為一次氣溶膠性污染物與二次氣溶膠性污染物。這兩種氣體污染物主要漂浮在空氣中,如果含量超標,會引起嚴重的空氣污染,從而影響城市的發展環境。

      (二)城市水污染的成因

      中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卻位居世界第109位。水資源匱乏在我國城市中也很常見,造成城市河流水污染的原因一般分為兩類,第一,工業廢水造成的城市河流水污染。第二,城市生活廢水排放造成的城市河流水污染。不管是哪種原因,城市河流水污染都與城市人口的增加有不可分離的直接聯系。由于城市發展的需要,一批外來人口涌入城市,不但造成了工業廢水的增加,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活廢水的增加。工業廢水對城市河流的水質量能夠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尤其對冶金、造紙行業來說,會給城市河流的自凈化能力造成沉重的負擔。雨后污染也是導致我國城市河流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我國的空氣質量標準較低,因此常常出現重金屬超標的現象,這種現象也嚴重的影響我國城市河流水污染的防治工作。

      二、城市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

      (一)改善城市能源結構

      為了實現對城市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首先要調整城市能源結構,降低一次性能源的比重,提高天然氣、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從根源上杜絕城市霧霾污染的產生。同時,還要對城市能源消費主體進行調整,對于空氣污染嚴重的城市,如濟南、北京、石家莊等霧霾嚴重區域的應該逐漸退出城市核心區,從而提高能源的清潔化程度。此外,結合空氣污染治理技術,也能在短時間內達到凈化城市空氣,改善人們生活環境的目的。微生物分解法是未來工業廢氣污染治理的發展趨勢,在目前的空氣污染治理技術當中,微生物分解法是最為環保的一種,通過講解污染顆粒的介質,從而達到對工業廢氣科學管控的效果。催化燃燒法是治理空氣污染工作最常見的防治技術,具有價格低廉,可操作性強等特點,尤其對未完全燃燒造成的有機氣體污染,有良好的治理效果。催化燃燒法的原理是通過將空氣中的碳氫有機氣體污染以及含硫有機氣體污染進行化學分解,從而把影響城市環境的有害氣體,分解為對自然無害的二氧化碳與水汽。

      (二)噪音污染的治理措施

      可在城市的居民區附近,設置綠化隔離帶,從而消減噪聲,減少噪音污染對城市居民的影響。此外,針對工業噪音污染,可在工廠機房的進風、排風通道加裝消音片,分散噪音源,從而達到降噪的目的。針對交通噪聲,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根據交通噪聲的傳播特點,采取合理的降噪措施,可以在公路的周邊設置屏障,也可以在學校、醫院等公共區域附近實施交通管制,從而減少噪音污染對城市現代化建設的影響。

      (三)水源污染的處理方案

      水源污染的治理工作,需要按照每一個城市不同的污染狀況,選擇水源污染的治理模式。首先,要找出水源污染的源頭,并建立水污染情況監測點,有規律的進行水污染情況的檢測。對排污超標的企業,政府要嚴肅的予以懲罰,并且制定政策,促進城市水循環系統的健康發展。其次,還要進行水源污染檢測方案的優化工作,針對不同城市的實際情況,開展差異化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地方政府也要加強環境管理部門的建設,從而對水污染嚴重的區域,開展持續的監控及管理,加快城市污染治理工作的進程。[3]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城市環境污染具有差異性,不同的城市所呈現的污染情況也截然不同,因此要求環境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建立健全的環境保護體系,能夠針對不同的污染,選擇合適的環境治理措施,促進城市的和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兵,劉艷君,包麗艷.吉林省農村生態環境污染現狀分析及治理措施[J].環境科學與管理,2012,(12).

      [2]姜立杰.美國工業城市環境污染及其治理的歷史考察(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D].東北師范大學,2012.

      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農業;環境;污染;對策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鄉鎮地區的工業發展迅速,已經成為促進農村經濟騰飛的重要力量。然而,由于鄉鎮企業存在工藝落后、環境較差、設備簡陋,高科技技術匱乏、高素質人員匱乏等元素,導致廢物、廢水、廢氣在生產生活中被大量排放至周邊環境,如農田、水田等,直接導致了農業環境的重大污染,是農業環境的主要污染源,也是農業環境的最大威脅。據統計,近年來,農業急性污染事故頻發,如固體廢物占用耕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土壤生物污染、耕種價值受損等。可以說,我國農業環境污染已經達到了生存環境危機,我國的食品安全、糧食安全、農產品出口競爭力等多種因素都在這一情況的影響下受到威脅。當前來看,最嚴重的農業環境污染有農藥污染、化肥污染、養殖污染等。

      一、農業污染的主要成因

      (一)農藥污染

      在我國,每單元面積使用農藥的量是世界平均使用量的近3倍。統計顯示,我國已成為全世界第一大農藥使用國。目前,隨著科學技術與農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除草劑已經成為最新型的殺蟲劑,在農藥使用中占有較大分量。這一情況促使高濃毒藥的使用比例得到有效控制。同時,相關科學家致力于生物源農藥的發明與研制,其農藥結構組成也采用了最新科技效果。盡管如此,我國農藥的使用量仍是全球第一位,并且,我國農藥使用存在利用效率低下的問題,據統計,在我國每年使用的農藥種,僅有兩成作用的農藥可以被農作物吸收,剩余的農藥及其含有的化學物質將隨著大氣循環、水循環等自然循環途徑進入大氣、土壤、水,降低農業生產成效,威脅人類健康,損害生態環境。

      (二)地膜污染

      隨著科學技術與農業生產模式的不斷進步,人們逐漸拋棄了原始的刀耕火種生產方法,采用地膜這一全新形式,拋棄了傳統的鋤地工程,無需養地,只需在地表鋪設一層地膜,即可在溫度、濕度適宜,無草無害蟲的絕佳環境中開展農業作業。盡管這一技術可以讓農業生產者獲得較高的經濟收益,然而,地膜對于地表環境的損害卻是不可估量的。在農作物收割之后,地膜將作為廢棄物殘留在土壤中,形成透氣困難、透水困難的劣質耕作櫻無法進行后續的耕種工作。

      (三)畜禽養殖

      隨著社會大眾對生活品質要求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也從糧食逐漸提升至肉蛋奶等高級消費層次產品,這一情況導致我國畜牧養殖行業的快速發展。然而,這一行業在快速發展過程中難免對環境造成危害,如直接排放的廢棄物、腐敗分解的微生物、動物糞便等,極易造成水體與耕地污染。

      二、農業污染的治理途徑

      為了更好地控制農業污染,降低農業污染產生頻次,嚴格把控農業污染對于自然資源造成的影響,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及工作人員可從以下角度考慮開展工作。

      積極創新生態農業技術體系,研究采用高效利用的化肥與農藥,優化農藥、化肥等產品的使用結構,推廣擴散生態保護技術,研究作物秸稈、畜禽糞便等排泄物的二次利用,加大對于農膜、地膜等相關生產技術的監管力度,鼓勵農民多采用天然肥料、低毒性農藥、易于進行講解的安全地膜,通過開展有機農業改革,降低化學物在農業生產中的使用頻率,積極開展農業人員的培訓教育,規避農業生產中可能會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的農業產品,防患于未然,積極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此外,還要制定出環境友好型農業技術推廣體系,監測農田環境的變化與農業污染情況,根據此來制定治理對策,定期調查農村土壤污染情況,幫助農村管理人員掌握更為全面的數據。并積極為農民推行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促進農村現有技術水平的提升,及時淘汰陳舊的農業技術,減少化學藥物的投入,在保護農業環境的同時實現農業的增產增收。

      三、結束語

      我國是農業大國,十多億人口需要我國有限的農業資源不斷產出高質量的農產品。由于早些年對于農業資源的大肆濫用,目前,我國農業發展已經走到艱巨困難的轉折期,這要求相關從業人員應積極借鑒發達國家的相關技術與管理經驗,探索出一條適用于中國國情的環境友好型可持續發展之路,實現農業生產與環境保護的雙贏。

      參考文獻:

      [1] 葛繼紅,周曙東.要素市場扭曲是否激發了農業面源污染――以化肥為例[J]. 農業經濟問題. 2012(03).

      [2] 李靜,李晶瑜.中國糧食生產的化肥利用效率及決定因素研究[J].農業現代化研究.2011(05).

      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農村環境質量;污染;監測;治理;方案

      中圖分類號:X32 文獻標識碼:A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由于農村對資源盲目的開發與對環境污染的無視,農村環境污染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瓶頸,也成為我國食品安全隱患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國急需探索一條科學的、合理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治理農村環境污染的道路。

      1 制定符合我國國情的農村環境監測制度及技術方法標準

      監測數據是改善環境質量的科學依據,但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針對農村環境質量的監測技術及方法,雖然我國目前對此也做過試探性研究,但是國家沒有制定統一的技術方法,建議為了使監測數據更具有可比性及科學性,專門成立農村環境監測機構,固定監測人員,合理布置采樣點位及采樣方法,制定統一的監測技術方法,建立農村環境質量數據庫,研究農村環境污染的現狀及規律,為更全面具體的了解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及制定改善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2合理規劃農村布局及加強農村環境質量監測

      農村作為我國的糧食儲備庫,其環境質量關系著全國人民的飲食安全,因此建議對我國農村在進行普查,并統一監測標準及評價機制,根據普查、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及監測結果,對其環境質量進行分級,并將我國農村分為傳統作業型農村、現代機械作業型農村、養殖型農村、工業生產型農村。其中傳統作業型農村主要是使用綠色肥料、基本上不使用農藥,其水質、土壤、空氣及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的農村,這是我國應該大力保護及提倡發展的農村;現代機械作業型農村是使用化肥、農藥及機械作業的農村地區,這些地區是我國糧食的主產區,也是環境污染較為嚴重的地區,為了提高糧食質量與產量,建議對農藥化肥制定合理的使用標準,統一生產作業,定期對該地區的土壤、水質、空氣及生態環境狀況進行監測調查,以此為科學依據,進一步改善其環境質量;養殖型農村主要從事家禽、家畜養殖為主,提供肉類及蛋類的主要產地,也是對農村水環境污染貢獻較大的地方,由于家禽及家畜的排泄物可作為農作物的肥料,建議養殖型農村與現代機械作業型農村能夠穿插布置,以便于農作物秸稈及養殖排泄物的綜合利用。工業生產型農村主要是指以工業生產為主的農村,隨著城市的擴大,工業有向農村擴展的趨勢,占用大量的耕地及對農村環境產生不可逆轉的污染,特別是有毒、有害、 “三致”物質、易于在生物體內累積的有毒物質對農村環境產生巨大的影響,建議嚴格控制工業向農村的擴展,對于現有的對耕地很近的工業的污染物排放嚴格管理,確保達標排放,加大對該農村區域的工業及環境質量的監測頻次,防止農村環境質量的進一步惡化。

      3 加大投資力度,建立規范化的農村環境管理機制

      農村環境質量的改善工作任重而道遠,是一項關系民生的重要任務。建議專門成立農村環境管理機構,加大對硬件的投資及人才的配置,專門負責農村環境的管理、監測、污染現狀及其規律研究、環境的修復方案等等,為政府部門及時了解農村的現狀及制定農村環境保護方案提供科學依據。

      4 因地制宜制定農村環境生態恢復方案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地域差異很大,農村環境也存在很大的差別,特別是生態環境方面。目前,我國面臨著嚴重的農村生態問題,特別是西部草原的退化引發的一系列生態問題、林地無節制砍伐導致的水土流失問題、農藥化肥的使用引起的土壤質量急劇下降及鹽堿程度加劇、農副產品的安全等等生態問題,都是制約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因此農村的生態保護問題已經刻不容緩,急需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

      生態問題是個歷史積累的結果,因此生態的改善工作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我們國家在改善農村環境、恢復生態方面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農村的環境安全問題及生態問題仍然影響著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甚至有些居民喝不上清潔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不上安全的食物。

      本文建議各級政府部門重視農村環境的生態恢復,在農村環境監測的基礎上,對農村的環境污染狀況及其規律進行研究,進而因地制宜的制定生態恢復計劃及方案,最大限度的恢復生態環境。

      5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

      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已經遠遠落后于農村的發展,所以國家提倡新農村建設,一方面居民集中有利于基礎服務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有利于農村垃圾的收集及清運。但是與各方面發展都很成熟的城市相比,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是處于起步狀態,特別是農村的生活垃圾隨意排放而引起白色污染,農作物秸稈得不到有效處理致使每年收割季節因秸稈焚燒引起嚴重的大氣污染事件,居民及家禽排泄物直接排放引起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嚴重污染問題等。根據城市發展的成功經驗,提高居民保護環境的意識,建立起生活垃圾的集中收集、清運及處理系統,集中建設污水處理管網及中水回用系統,采取有效的措施來處理農作物秸稈及排泄物,盡量變廢為寶,將其資源化、無害化。

      結語

      解決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任重道遠,首先應制定針對農村環境質量統一的、科學的、合理可行的、符合我國國情的監測技術方案,建立起農村環境質量污染數據庫,探索其污染現狀及其發展規律,為污染質量工作提供科學依據;本著資源循環利用原則,合理規劃農村布局,建立有利于資源循環使用的農村生態園區,保護未被污染的、生態良好的農村區域,限制污染較為嚴重的農村的發展,逐漸淘汰在農村地區建高能耗、高污染、有毒性的工業項目,并加強對這些區域定期監測,隨時掌握環境質量的變化方向;加強及規范農村環境的管理機制,加大資金及人力的投資,確保農村環境改善有序進行;因地制宜的制定農村地區的生態環境恢復方案,為改善農村環境奠定堅實基礎;通過新農村建設,采取合理有效措施加強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當地居民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改善農民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魏晉,李娟,冉瑞平.等.中國農村環境污染研究綜述[J].生態環境學報,2010,19(9).

      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第4篇

      現階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排放的生產和生活污水也不斷增加,對環境和農民自身的健康均帶來一定隱患和威脅。鑒于此,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以及治理措施已經成為業內人士亟待研究的一項重要課題。

      1 農村水環境污染現狀

      據相關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階段,我國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在我國七大水系中,水質較好的是珠江和長江,其中海河的污染最嚴重。在我國26個國控重點湖泊中,只有1個滿足二類水質,滿足三類水質的有5個。而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由于農藥、化肥以及除草劑的長期、大量使用,加之任意排放農業廢棄物以及在鄉鎮企業粗放型的生產經營方式,致使部分農村地區的水質受到較嚴重的污染,對農產品的品質以及農民的健康狀況、農業生產等均帶來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

      首先,在諸多污染源中,由禽畜養殖造成的污染現象較嚴重,且污染面也比較大。在很多農村地區,禽畜養殖呈現出一種無序分散的狀況,且養殖數量通常比較多,產生的糞便、尿液,在未經處理的情況下,直接排入到河溝等處,致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并影響到農民飲用水的質量。

      其次,化肥以及農藥等造成的污染。我國的化肥施用量一直排在世界前列,但化肥的利用率卻不高,化肥的大量流失致使農田土壤受到較嚴重的污染,并進一步影響到湖泊以及海洋的富營養化,成為最主要的水體面污染源。據統計,我國單位面積的農藥用量非常大,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之多,且其中有80%以上流失到水體以及空氣和土壤中。

      再次,農民生活造成的水環境污染也不容小覷。近年來,農村人口越發集中,小城鎮以及農村聚居點的生活污水的排放量非常大,與此同時,生活污水的來源也不斷增多,包括人的糞便、廚房污水、家庭清潔污水等,此類水污染較為分散,給治理帶來了困難。在農村地區,幾乎普遍缺少污水處理設施,使農村河流受到了較為嚴重的污染。

      最后,鄉鎮企業在生產過程中,也會排放出大量的廢水,其流入到農田、河溝等處,致使周邊水環境受到較嚴重的污染,加之隨意排放的工業固體廢棄物,使地表水和地下水受到二次污染。除此之外,由于部分污染嚴重的企業不斷向小城鎮轉移,使農村水環境污染狀況不斷加劇。

      2 農村水環境污染治理

      2.1 農業生產帶來的水環境污染的治理策略

      農村水環境污染的防治不可一蹴而就,其是一項系統性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諸如社會、經濟以及技術和環境等。鑒于我國農村水環境惡化的現象已經比較嚴重,一定要及時采取措施加強治理,使農村飲用水安全問題逐步得到有效解決。在具體對農村水環境污染進行治理的過程中,宜充分借鑒國外的經驗,并考量當地的實際情況,綜合各方面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理措施。為使農村水環境污染的狀況得到有效治理,政府宜加強相關法律法規的建設,并加大宣傳力度,以此提高農民的積極性,使我國農村水環境污染的狀況逐步得到緩解。

      2.2 農業生產帶來的水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和技術

      2.2.1 倡導生態農業。通過發展生態農業,可以使農村面源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減少。為此,宜提倡循環經濟理念,使農業清潔生產得以有效實現。同時,通過這種方式也可以從源頭上預防農村水環境污染。在具體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農民一定要合理施用氮肥,并適度增加有機復合肥以及生物肥料的用量,應用生物防止病蟲害技術,使化肥以及農藥的總體用量得到有效控制,通過生態平衡施肥技術以及生態防治技術,使水、肥的利用效率逐步得到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之上,建立并完善生態合理、功能良性循環的新型綜合農業體系,使農業得到一定發展的同時滿足現階段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并使農村水環境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2.2.2 推廣一體化發展模式。這里所說的一體化發展,主要是使集約化畜禽養殖和生態農業得到同步推廣和發展。在此過程中,宜致力于生態養殖小區的建設以及生態養殖技術的推廣。宜采用沼氣綜合利用技術,使得治理集約化畜禽養殖場的污染狀況逐步得到緩解,并使得禽畜的糞便逐漸減量,降低其對水資源的危害,將沼渣以及沼液有效轉化為有機肥料,從而使農村的資源、能源和環境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2.3 農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措施和技術

      2.3.1 集中處理模式。在人口總數比較多且產生的污水量比較大的村鎮,比較適宜集中處理模式。通過管網將污水有效收集起來,建設并完善污水處理廠,經過處理后,使相關污水可以進行有效排放或者回收利用。在此過程中,活性污泥法以及SBR等方法應用較為廣泛。

      2.3.2 分散處理模式。現階段,對生活污水進行分散式處理的技術主要有以下種類:土地處理系統以及高效藻類塘技術、厭氧沼氣池技術等,以上技術的應用效果均較好。其中土地處理系統是現階段國內應用最廣泛的污水凈化技術。在高效藻類塘處理系統的應用中,可將藻菌共生生物體當作凈化手段,使污染物得以被有效去除。采用該種方法,不僅效果好,且實施成本較低廉。選擇人工濕地處理系統,可以通過自然生態系統中物理以及化學、生物的協同作用達到凈化水質的目的。現階段,在我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系統中,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莫過于厭氧沼氣池技術,其具有一個顯著的優勢:可以實現污水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有效結合,使污水中的相關物質經過處理后有效轉化為生活

      用能。

      2.4 鄉鎮企業污染治理的措施

      目前,要想對縣鎮企業水污染進行有效防治,首要的一點就是對鄉鎮企業建設進行統籌規劃,并對其進行科學合理地布局,同時應使清潔生產技術得到大力推廣。在對鄉鎮企業進行產業結構以及布局調整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污染治理,使鄉鎮企業的污染治理水平逐漸得到顯著提升。為此,可以參照以下思路:一是對鄉鎮企業進行適度引導,使其向工業園區集中,以此對污染進行集中控制;二是參照小城鎮環境保護規劃的標準,使鄉鎮企業技術改造以及生產技術升級換代的速度得到提高,并充分發揮節能減排技術的作用。對城鎮污水情況進行綜合考量,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使鄉鎮企業產生的污水對農村水環境造成的污染的狀況得以緩解。

      環境污染及治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農村環境污染 現狀 原因 措施

      隨著經濟的快迅猛發展,綜合國力的增強,環境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而且這不僅僅只存在于城市中,這一現象正在向廣大農村蔓延,有許多農村環境已經受到很嚴重的污染。如不及時治理,不僅對村民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甚至喪失生命。所以,我們必須本著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對農村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綜合治理,以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

      1.我國農村環境污染現狀分析

      1.1畜禽養殖業的污染日益嚴重。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肉、蛋、奶等產品的需求的增加,畜牧業發展迅速。目前全國大中型畜禽養殖場已近4萬多家,我國每年產生的畜禽類糞便約27億噸。目前,我國農村畜禽養殖多為無序分散狀況, 且數量較多, 大量畜禽糞尿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 不僅對大氣、地表水造成惡臭和富營養化污染, 甚至還會對地下水造成污染。特別是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其污染危害更加嚴重,一些養殖場的糞便隨地堆積,污水任意排放,嚴重污染了周圍的環境。如果不對畜牧業發展造成的污染進行有效地處理,將進一步導致環境惡化,進而威脅農產品安全和人類健康。由此可見,畜禽養殖業的污染已經成為農村主要污染源。

      1.2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造成的污染。化肥、農藥作為農業增產的主要措施,一直以來倍受農民的青睞,為了提高產量,不合理、過量使用化肥的現象尤為普遍。甚至有一些農民錯誤的認為化肥用量越多糧食產量越高。實際上在我國農藥、化肥的實際利用率只有30%-35%,大大低于發達國家利用標準,這就使得化肥、農藥絕大部分揮發到空氣中或從排水溝渠流失,因而造成土壤、地下水、地表水和空氣污染,進而通過呼吸或食物鏈影響人類身體健康。

      1.3農村生活垃圾處置系統亟待完善。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村的生活垃圾產生量日益增多,成份也越來越復雜,造成的污染問題也越來越大。過去農村的生活垃圾主要以菜葉、塵土、紙張等易分解的成份為主。近年來,農村的生活垃圾成分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垃圾中的難降解有機物迅速增加,在鄉鎮企業發達的地區還有大量的工業垃圾產生。目前在農村,有效的垃圾清運處理系統還沒有建立,垃圾不能及時回收和有效處理,隨處傾倒的現象比較普遍。

      2.農村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2.1思想認識不到位,環境意識不強。在農業生產過程中,片面追求數量而忽視農產品質量,忽視農藥化肥的大量使用對農村土壤以及河道的污染。對畜禽養殖污染的嚴重性估計不足,大多數農民對科學用藥、平衡施肥知之甚少,不能根據作物生長規律、土壤養分狀況決定化肥、農藥的配比,只是一味單純地加大劑量濫施農藥,結果不僅造成化肥農藥利用率不高,而且對環境污染嚴重,土壤肥力下降。

      2.2農民的環境保護參與和主人翁意識薄弱。隨著經濟的發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升,農民的環保意識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只是在涉及自身利益的情況下才會有所顧慮,而真正發自內心去維護的農民并不多。農民對自己應有的責任、權利、利益認識很薄弱,大多數情況下只顧自己的眼前利益而忽視了公共利益,為了暫時滿足自己的私人利益,而把別人的利益、社會的利益拋擲腦后。最終導致農民缺乏參與環境污染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農民失去了參與的意識,也失去了治理環境污染的意識

      2.3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嚴重影響了農村環境治理。由于資金投入不足,導致農業生產資料的產品結構不能適應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需要。有機肥商品化生產舉步維艱,優惠扶持力度不足,商品有機肥與化肥相比價格偏高,普及推廣難度很大。無公害、綠色和有機農產品的市場推廣扶持力度不夠,綠色農產品通道不暢,其質量、價值優勢在價格上無法得到體現,導致生態農業先進技術推廣難度加大。畜禽養殖污染在我市農村環境污染已占很大比重,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已超過工業污染位居第一,但與工業污染防治投入相比,農村環境污染防治投入嚴重失衡,致使污染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

      3.治理農村環境污染的對策措施

      3.1強化農民對環境污染治理的參與意識。一是要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農村環境保護知識宣傳教育,樹立生態文明理念,提高農民的環境意識,調動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積極性、主動性,推廣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和消費方式。二是要開展環境保護知識和技能培訓活動,培養農民參與農村環境保護的能力。三是要廣泛聽取農民對涉及自身環境權益的發展規劃和建設項目的意見,尊重農民的環境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維護農民的環境權益。

      3.2改善不規范的畜禽養殖所造成的畜禽糞便對農村環境的污染。農村致富最有效的、最普遍的途徑是發展副業—畜禽養殖,其中,基本上都是分散的、自己經營的養殖戶,配套設施差,缺乏相應的糞便處理和利用措施,大量的畜禽糞便被隨意堆放、或直接排入就近河流中,不但影響了農村的整體面貌,而且畜禽糞便中的細菌通過水體、大氣傳播,造成大面積的環境污染。即使在有些地區實行限養區、禁養區,但是這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對環境的污染,還是同樣的沒有相應的配套設施,沒有實現有效的廢物利用。

      国产日韩亚洲大尺度高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sss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综合人成综合网站00| 色拍自拍亚洲综合图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亚洲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 久久影院亚洲一区|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 亚洲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欧洲无码AV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愉拍99热成人精品热久久|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亚洲自偷自偷偷色无码中文| 亚洲色偷拍另类无码专区|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亚洲 |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网|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一二三区| 亚洲AV女人18毛片水真多| 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99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 |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下载|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观看麻豆 |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天海翼|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小综合在线|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熟妇无码爱v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国产va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