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科研工作的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綜合性大學、科研管理、運行機制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4
引言:現代化建設的全面發展,使得高校也開始一定的改革維新,現如今高校對科研管理工作的管理體制開始改革出新,為了迎合時代的變革,為了滿足科研工作的需求,高??蒲泄芾黹_始一系列的變革創新。新的時代,新的問題總會層出不窮,面對這個日新月異的社會,我們必須時刻保持對科研創新的思索,為了使科研研究工作順利的適應時代的步伐,我們需要做出革新,為它的發展做重要的基石鋪墊??蒲泄ぷ魇俏覀冞@個時代所不可或缺的一項工作,我們應該采取一定的手段措施去維護和保障科研事業的發展。
一、綜合性大學科研管理的特點
1綜合性大學科研管理結合了多種學科、各種專業,具有多樣性的特點。
2綜合性大學科研管理是以知識理論研究和動手實驗研究相結合,具有綜合性特點。
3綜合性大學科研管理是將社會科研研究與校內教學相統一,具有廣泛性的特點。
二、綜合性大學科研管理的現狀分析
現如今,大學科研研究越來越成為外界廣泛關注的焦點,但由于種種原因,出現各種問題。
傳統陳舊的科研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讓科研工作受到較大的影響,忽視科研探究的重要作用,使那種不景氣的科研學術氛圍充滿整個校園;大學教師對科研投入積極性不強。學校激勵機制的不完善,使得教師開始倦怠自己的這份職業,對課題研究申報的積極性開始降低。大學教師的工作一般比較自由,有些教師可以去外面做其他更好前途的工作,把教學看做一個單一的任務完成就好。所以教師真正用來做科研的時間并不寬裕,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不愿將自己的時間浪費在科研工作中。因此大多數大學教師開始忽視科研研究工作,沒有科研研究意識,導致教師自身缺乏科研研究的能力,同時也阻礙自己在教師職稱的提升發展。因此學校應該重視這種現象,將科研管理工作創新管理,規正校園科研管理氛圍。
三、大學科研管理運行機制創新的具體方案措施
(一)創新改進科研管理運行機制模式。
1嚴格管理強化科研工作過程中的任一環節。
在眾多綜合性大學的科學研究管理過程中,一般會將科研管理的前期工作管理較為嚴格重視,只關心哪一個科研項目申報成功,忽視后期的工作進程,更不重視科研工作的課題質量和結果,致使后期教師科研研究工作松散,研究資源大大的浪費,也往往造成課題草草結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因此學校應制定更為嚴格的執行管理制度,將科研工作的每一個階段都強化管理,使得申報成功的科研課題能得到滿意的效果。
2加強教師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工作競爭意識。
各所學校之間應該建立一種友好的合作關系。強化各學校的科研課題研究交流,充分運用現有的資源去認真的進行科研研究工作。現如今大學科研研究依舊以骨干教師,教授等學科前沿的領頭人為主進行的工作。因此,各院校各專業的師資力量應該團結,為共同的學術研究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動科研工作順利發展。同時應采取一些競爭方式激發他們的能力,為科研工作貢獻自己的力量。
3建立良好的考核Y果評價制度。
科研工作的結果對其工作的肯定起著積極重要的作用,建立健全的評價制度體系,將考核結果公平的進行評價,對獎勵機制的健全也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梢约罱處煼e極參與科研工作,為自身價值體現找到方向,并得到積極的肯定。
(二)建立一定的獎勵機制,激發教師的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
1對于資歷較高的高級教師,他們擁有長期的教學工作經驗,對科研研究工作也有一定的基礎技能。他們會由于年齡的增長,不愿把過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會將為家庭的付出更多一點,這種現象在各所高校都比比皆是。為了改善這一趨勢,學校會增加對積極參與科研研究工作的教師獎勵一定的資金,吸引教師對科研研究工作的興趣。有些學校為了讓一些高級教師參與科研工作,會為他們的家庭予以一定的照顧幫助,讓他們一心為科研工作努力奉獻自己。
2對于一些年輕的大學教師,應及時建立和采取一些績效考核的管理制度。提高科研參與積極性,將科研成果作為職稱升職的考核標準之一,激發他們的工作能力。提升每一個參與課題研究的工作人員的競爭意識、激發科研動力和潛能,努力順利完成自己的課題研究,得到理想的科研成果或者高質量論文。
3對于碩博研究生來說,協助導師做好科研工作是他們走向未來自主科研的必經之路,有的在導師的幫助下順利完成課題研究,有的導師不愿做,完全推給自己的研究生,讓他們自己完成。學校也應該給予這些為科研工作付出的學生一些激勵獎金,并未他們之后的工作做好引薦工作,加強他們的科研研究積極性。
(三)革新新的科研管理運行機制手段。
為了使科研管理工作能夠走上形而上的道路,我們應該變革出新型的改革措施手段,不斷的提升科研工作的工作效果。引進新的信息科技手段,將信息化管理引入科研管理和運行過程中,信息化管理手段將科研研究課題的整個過程在網上進行,并且有網上監督,評價。使得公平競爭體現在課題研究的整個過程,使得人們能更好的便捷的采集相關應用資源,為研究課題的順利進行帶來新的便利。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科研管理應做到與時俱進,具備文理醫工學科優勢的綜合性大學理應大力提高學校各門類科研管理能力,呼吁和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科研工作,為科研研究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較強的保障。科研管理創新工作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強化科研研究未來發展的橋梁支柱。學校應該積極解決當前科研工作所面臨的困境,將大學科研工作發展的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王庭槐;英國綜合性大學醫學教育管理體制與運行機制的研究;醫學教育;2005(01)
關鍵詞:地方高校 科研管理 科研發展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3)01(a)-0-02
在國家科研投人逐年增加的情況下,地方高校的整體科研實力不斷增強,科研管理工作已成為地方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地方高校發展和改革的重點。在科研管理過程中,學校科研管理部門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科研管理機制是否科學、合理對學??蒲邪l展起著關鍵作用。該文從地方高??蒲泄芾憩F狀與特點出發,結合作者自身工作實踐,以寧波大學為例對地方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探討,以便進一步推動地方高??蒲泄芾砉ぷ飨蛑贫然?、規范化、科學化發展。
1 寧波大學科研及管理工作特點
(1)科研工作日新月異,大步邁上新臺階。寧波大學于1986年建校,1996年三校合并,短短的二十幾年的時間里,按照 “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創新平臺建設為支撐、以科研項目為重點、以創新成果為突破口,以科技創新推動學校快速可持續發展”的工作思路,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笆晃濉币詠?,學校主持承擔的國家級項目從2006年的33項到2011年的72項,在項目數上實現了翻番,項目質量也有了較大的突破,2011年首次作為主持單位獲得了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國家國際合作專項項目、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國家軟科學重大邀標項目各1項,2012年首次作為主持單位獲得國家“863”計劃主題項目,凸顯了我校科研影響力日益增強,為“十二五”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是,科研工作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我校建校時間短、科研底蘊不足、師資和科研力量相對薄弱的瓶頸問題日益突出,在“863”計劃、“973”計劃、國家支撐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標志性的國家級重大科研項目上難以獲得持續、穩定的支持,“97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青和重大項目、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等尚待突破。
(2)科研管理的考核、激勵機制有待創新。高校普遍實行科研項目量化的考核管理,將科研項目及經費的數量多少作為衡量教師科研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之一?,F行考核、激勵機制雖然有利于調動廣大科研人員的科研積極性,但量化的考核機制又導致了科研人員急功近利、浮躁的追求項目數量,難以沉下心來高質量的完成科研項目,阻礙了科研工作的良性可持續發展;考核機制的不健全,在科研工作量計算以及職稱評定等與科研人員切身利益相關的事項上,過于傾斜于項目負責人,寧愿以項目負責人身份去承擔小項目,不愿意被整合進有組織、有分工、跨學科的大規模重大科研項目研究中,個體化與分散化現象比較突出,難以形成合力把科研工作做大、做強;部分科研人員還存在小富即安的狀態,只是為了完成考核任務去做科研項目,對自身的科研工作沒有系統的、長期的整體規劃,不利于自身和整個學校的整體科研水平提高與升華。
(3)科研工作“走出去”的意識有待加強。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科技需求變化較快,基礎性的科研工作難以適應地方科技需求變化的節奏,導致基礎研究項目在地方上難以得到持續、有力的支持,在國家層面上,地方高校的基礎性科研又難以與“985”、“211”等國家重點科研型大學競爭。因此,地方高校要圍繞“立地頂天”戰略,圍繞地方產業發展需求,結合國家科技目標,依托創新平臺和學科團隊,加強與企業、科研院所的合作,開展聯合科技攻關,促進科研創新能力不斷提高。
另一方面,地方高校科研人員視野有待進一步開闊,科研工作中閉門造車現象比較普遍,不注重圍繞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科技需求去從事科研工作,科研成果難以服務于地方;同時對自身科研工作宣傳以及與項目主管部門溝通的意識不足,不利于科研項目主管部門全面了解自身的科研情況,從而導致了項目申報成功率不高。
(4)科研項目管理經驗與水平需進一步提升。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對科技重視程度日益提高,科技經費投入持續增長,科技項目的布局與設置面越來越廣,地方高校對口的不同類型主管部門越來越多,項目類型繁多,且項目主管部門的科研管理體系也在不斷的變化中,導致地方高校難以形成一個統一的管理標準與各級主管部門的要求銜接。當地方高校科研工作發展到一定層面的時候,科研管理過于死板的問題將逐漸暴露出來,過于細化、復雜只適用于小規模項目管理的科研管理機制滯后于科研工作的發展,學校在項目認定、獎勵資助、工作量計算以及經費管理等一系列科研管理文件難以靈活、及時地跟進到各級主管部門的科研管理體系中,學校文件在實施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難以執行的問題,科研管理部門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去對認定層出不窮的項目類型,并套用相關學校管理政策,管理工作日顯被動。
2 構建科學、合理的科研管理機制
2.1 探索科技創新團隊管理機制,創新科研工作考核機制
科研工作的關鍵是人才的投入,科研項目的實施必須依靠不同學科背景科研人員的集體智慧。地方高校要重視科技創新團隊和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培養一批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和一大批具有創新能力的青年學術骨干,以學術帶頭人為核心,以重大科研項目為紐帶,以體制機制創新為動力,凝聚學術隊伍的組織模式,形成具有持續性的優勢特色學科和科技創新團隊,提高地方高校科技創新能力。
深化科研工作的考核激勵制度改革,對科研工作的評價要科學、客觀,將定量管理和定性管理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在“質”與“量”的管理上并駕齊驅,通過創新驅動發展,學??蒲泄芾聿块T應根據學??蒲泄ぷ靼l展階段,從原來的保姆式、個性化項目管理轉變為以宏觀規劃和調控為主要工作抓手,改進過于死板、細化的管理政策,制定科學、合理、通用的管理政策對科研工作進行引導。從加強科研人員工作積極性的角度出發,探索考核、激勵的任務落實到二級學院甚至是科技創新團隊內部的機制,完善科技創新團隊的內控制度,用科技創新團隊內部的力量驅動科研工作的發展,科學配置團隊資源,調動團隊成員的積極性,由“要”轉變成“我要干”,在團隊優勢互補的結構上形成方向一致的合力。
2.2 創新科研管理模式,保證科研項目順利實施
適應時代要求的科研管理模式是推動高校科研發展的助推器和催化劑。新形勢下,重大科研項目管理要求日漸增多,科研項目中涉及經費使用、資產管理等管理制度越來越復雜,專業化程度逐漸增高,科研人員面對各種管理制度顯得無所適從,要花費大量的精力研究科研管理制度,影響項目順利實施。單一的科研部門已經難以適應新時期的科研管理模式,創新科研管理、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部門協同管理模式已經刻不容緩,科研管理部門負責提供項目的申報、執行、驗收等過程管理的服務與指導,財務部門落實專人對科研經費經費進行系統、專業的管理,負責指導科研人員做好項目預決算,為科研人員合理、便捷的使用科研經費提供幫助,資產管理部門對項目所需材料以及項目形成的資產做有效管理,部門合力提供一條龍專業的服務,減少科研人員在管理事務上的精力,保證科研項目順利的實施。
2.3 創新科研管理理念,營造和諧科研氛圍
創新高校科研管理體制首先要做到科研管理理念創新,要將科研管理從簡單、機械的被動性管理轉變為服務性、指導性的主動管理,建立以服務為核心、以協調為手段的新型科研管理機制,發揮科研管理部門信息渠道廣的優勢,對上級政策進行校內的宣傳與解讀,加大學校的科研成果對外宣傳力度,搭建政府、企業與學校科研人員之間交流的橋梁,幫助學??蒲腥藛T走出去,構建產學研一體的科研創新體系;充分理解國家與地方的政策導向,有針對性的組織、整合協調各種科研資源申報高級別科研項目,在科研項目策劃、申請、立項、中期檢查、結題驗收、成果推廣的各個階段提供全方位的指導服務,提高科研項目完成的成功率,提高科研成果的轉化率,將地方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推向新的更高階段。創新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對科研管理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多地方高校中,科研管理人員的重要性并未受到足夠的重視,科研管理人員往往缺乏專業的培養與訓練。另一方面由于學校日益重視科研專業人才,科研管理人員與科研人員在經濟收入和地位上的反差也越來越大,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科研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因此,實行精神激勵與物質激勵并舉的措施,充分調動科研管理人員的積極性顯得尤為重要,在保證科研管理人員工作積極性的基礎上,加強對科研管理人員的培養與考核,吸引更多優秀管理人才進入到科研管理隊伍中,鼓勵科研管理人員不斷學習科學的管理方法與管理知識,拓展與科研息息相關的知識面,培養科研管理的組織協調能力與業務素質,做好科研發展工作的排頭兵,為科研工作保駕護航,形成和諧的科研氛圍,營造科研管理人員和科研人員共生共存的科研生態環境,促進學??蒲泄ぷ鞯目缭绞?/p>
發展。
參考文獻
[1] 趙敏祥.高??蒲泄芾韺嵺`與探索[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
[2] 楊力.高??蒲泄芾硌芯縖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5.
[關鍵詞] 研究生;學術行為不端;預防
[中圖分類號] G64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7210(2010)05(b)-118-03
醫學研究生教育是醫學院校教學和科研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生教育水平直接反映了院、系的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因此,發展和提高醫學研究生教育是目前醫學院校教學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研究生作為科研工作的主要參與者和實施者承擔了課題中的大部分工作,他們的學術態度和工作效率直接影響整個科研工作的質量。因此,對于研究生的科研行為要給予充分的重視[1]。隨著醫學及相關學科的迅速發展,新技術的應用日漸增多,對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要求也隨之提高。各科研院校發表的學術論文在質量和數量上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突破,但在學術“”的環境和急功近利的心態驅使下,一些學術行為不端現象隨之抬頭,并產生了惡劣影響。目前,中國的國際數量躍居世界第二,但造假行為卻時有發生[2]。2009年3月教育部的《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3-4]中嚴令指出“發生在少數人身上的學術不端行為,敗壞了學術風氣,損害了學校和教師隊伍形象,必須采取切實措施加以解決,絕不姑息”,表明國家對于此類學術不端行為的重視,也說明目前此行為絕非個別現象。本文通過具體分析醫學研究生在培養過程中遇到的各方面問題,探討行之有效的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預防措施,以促進醫學研究生教育和科研工作的順利進行。
1 醫學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原因
醫學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受諸多因素影響,包括社會因素、實驗設施及條件因素、學校管理因素和自身因素等,上述這些外因均需通過內因起作用。綜合眾多影響因素,本文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可能導致醫學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原因。
1.1 研究生未能及時適應科研工作
1.1.1 心理準備不足醫學研究生在進入科研院校進行系統學習前,其精力主要集中于研究生入學考試,而對入學后面臨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的改變往往估計不足。在繁重的臨床實習和艱苦的科研工作、由考試型向創造型思維的轉變過程中,他們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不適反應,常常表現出焦慮和不安,尤其在面對階段性的考核工作時(如提交培養計劃、開題報告、定期匯報和畢業論文提交等)表現更為突出。
1.1.2 不能熟練掌握科研技能醫學研究生的科研工作較之以往的醫學理論學習有很大不同,不僅需要建立嚴謹的科學思維,還要熟練掌握實驗技術、統計方法、科研論文書寫等技巧。若不能在短期內掌握上述技能,對科研工作中出現的諸多困難就不能及時解決,無法更好地統籌安排,導致超過預期時間,不能完成預定計劃。
1.1.3 不重視科研工作 一部分醫學研究生認為臨床技能才是學習重點,而科研僅僅是走過場。因此,沒有給予科研工作足夠的重視,導致不能按期完成。
1.2 學校要求及科研資源分配的制約
1.2.1 科研要求的提高 建設面向國際的開放性大學是目前國內各大院校的奮斗目標之一,參加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發表高影響因子的學術論文是一個重要評估指標。這勢必提高了對包括研究生在內的廣大科研人員的要求。力爭在國際性、高影響力的刊物上發表專業學術論文及取得相應科研成果已成為他們的主要工作目標。
1.2.2 科研時間的限制 醫學研究生需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較高質量的學術研究工作,這對研究生的科研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他們除了要完成科研工作外,還要預留一定的時間進行臨床技能學習,故真正能用于科研的時間被大大壓縮。
1.2.3 科研資源不足國內院校普遍存在實驗條件不足的問題。絕大部分高校都很難保證所有的院系都有自己的獨立實驗室,其研究設備、實驗儀器也很難達到國際水平。由此導致高端研究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的缺乏和流失,也是科研工作不能順利開展的一個重要原因。
1.2.4 高??蒲薪逃ぷ鞑煌晟朴捎趯W校不能及時、有效地公布研究生培養的相關信息,醫學研究生在入學后的相當一段時間內不能進行針對性的學習。同時,因為高校資源不足,不能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相關科研培訓,如文獻檢索、實驗技能培訓、統計學分析、英文文章書寫、SCI投稿等。另一方面,部分高校不能保證提供完備的中、英文數據庫,使得研究生在論文撰寫和文獻查找中遇到很大困難,從而影響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1.3 社會環境的影響
社會環境對醫學研究生的科研工作開展有一定的影響。目前,社會上崇尚的價值觀、金錢觀迫使研究生在學習和生活過程中,不斷評價其自身價值。當他發現科研工作與現實價值觀沖突時,其科研工作積極性減低,轉為更多地關注與其自身價值觀相符的事情。另一方面,科研成果不僅在研究生畢業分配時起關鍵作用,同時也會影響其日后在用人單位的職稱晉升、學術地位和獎金分配等方面。在此客觀環境影響下,研究生會出現過度追求利益的現象。一旦研究生在科研過程中出現急功近利的思想、盲目追求“完美結果”以及個人的虛榮心作祟,就會直接影響其科研的質量和可信度。
2 影響醫學研究生學術行為不端的心理意識形態
醫學研究生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與其在科研工作中具有的特定心理意識形態有關,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研究生的心理特點
研究生群體作為高等人才,通常具有較高的自我意識、自尊心強、自學能力強、思維活躍等特點,但同時也存在心理波動大、易受外界干擾、缺乏自我約束力等不足。這些心理特點與寬松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相結合,可能引起醫學研究生自我管理不善和不能合理安排時間等諸多問題。與此同時,他們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使他們對成功的渴望也更加強烈。所以他們在科研工作中遇到困難,當現實與理想發生沖突時,常常會選擇走“捷徑”,做出欺騙行為。
2.2 應對改變與沖突的能力不足
研究生生活對于絕大部分學生而言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他們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在醫院、實驗室和圖書館中,學習方式也逐漸向創造性方式轉變。如不能迅速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他們常常會出現焦慮和擔憂的情緒,而且會持續往復,從而影響他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形成惡性循環。
2.3 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崇尚物質生活和享樂主義的意識較以往也更為突出。醫學研究生處于無經濟基礎、無工作、無社會地位的境地,面對每日重復、枯燥的科研工作,他們的心理落差也會隨之增大,使研究生容易改變其原有的世界觀和人生觀,放棄在科研上的追求而轉向物質生活和享樂主義。
2.4 僥幸心理的形成
醫學科研工作是一個系統過程,周期長,絕非能一蹴而就。而借助學術不端行為常可以在短期內達到既定目標,使其從繁雜的科研工作中得到“解脫”,更有甚者會被同學或老師誤信為“有才之士”而得到格外的青睞。這種短期投機的行為一旦被放大就會引起嚴重后果,井岡山大學的情況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2.5 從眾心理和權威心理
醫學研究生群體普遍存在從眾心理以及盲目的信賴權威心理。其中,最明顯的實例就是在相同時間里,若干人研究同一種藥物或采用同一種方法。這種毫無創新和新穎性的做法不僅不能取得理想結果,還導致大量浪費。研究生通常在聽完外籍專家的相關學術講座后,就會有一部分人轉變研究方向,選擇與專家講座相關的課題。另一方面,學術不端行為也會產生類似的不良影響,當多數人或多或少地出現學術不端行為時,整個科研氛圍便會隨之改變,直至進入惡性循環。
3 預防醫學研究生學術行為不端的措施
利用現有條件最大程度地為研究生科研工作提供服務,努力提高研究生自身素質是避免學術行為不端的主要途徑[5-6]。為更好地做好醫學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有必要從研究生教育、資源合理配置、積極引導等多方面加強工作,使其能更好地適應目前科研快速發展的形勢。針對醫學研究生上述科研工作和心理特點,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進行預防,避免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
3.1 有效建立預期心理
高校和院系應及時準確傳遞研究生科研要求及畢業標準,使其了解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勢,同時讓其準確了解科研工作的要求,以便在隨后的科研工作中圍繞此要求開展工作,統籌計劃??稍谡猩喺潞驼猩W頁上提供詳細的信息,以方便學生查找,做到心中有數。一旦他們入學初期心理預期形成后,就可以盡快適應高效的工作節奏,減少或避免因環境變化而產生的焦慮心理,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7]。
3.2 加強科研培訓
各高校及院系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開展一系列專業培訓或專題講座,如統計軟件教程、國際期刊寫作培訓、科研設計、科研標書書寫等,同時也可以通過提供實驗室工作手冊和實驗操作注意事項等為新手提供必要的實驗室普及知識。
3.3 突出導師的作用
醫學研究生順利完成科研工作的信心主要來源于導師。導師可為研究生列出課題相關的參考書目、科研方向和課題標書,在對自己課題有了充分且深入的了解后再進行科研才能做到心中有數[8]。同時,導師應較早明確研究生畢業需達到的要求,這樣有利于研究生制訂切實可行的目標,并根據實際科研資源制訂詳細的科研計劃,保證課題順利開展。
3.4 科研團隊的形成
組建可持續發展的優良科研團隊是保證科研工作進入良性循環的首要條件。導師可根據不同年級研究生的需要,形成互幫合作模式。這種多人參與的組合不僅可以保證科研工作的真實性和科研方向的連貫性,并可形成一個技術純熟、理論扎實的科研梯隊。這種科研團隊的互幫互助,可以解決醫學研究生在科研工作中碰到的多數問題。
3.5 優秀研究生經驗介紹
讓在科研工作中表現優異的研究生介紹他們的經驗和體會,可以使更多的研究生明白,即使在科研資源相對短缺的情況下,也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整合自己的團隊優勢,在科研上取得成功。
3.6 建立長期“自我投資”信念
急于成功的思想可能會導致學術不端行為的發生。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肯扎扎實實地通過科研實踐工作來獲得切實可信的實驗結果。因此,建立長期的“自我投資”觀念顯得尤為重要,要讓研究生明白只有人生道路的點滴積累,才可能收獲豐碩的科研成果,投機取巧的做法只會使人生誤入歧途。
3.7 建立多級監督制度
可以通過實驗室對研究生的原始數據進行合理管理,保證實驗數據的真實可靠。同時,導師應當為專業學術論文的書寫把關,避免大段引用或主觀臆斷等情況出現。學校相關部門還需做好論文比對工作,采用網上公開發表和接受投訴監督的機制,這樣可對研究生科研工作的真實性加強監督,避免不必要的名譽損失、侵權和學術不端事件的發生。
學術科研工作是人類思維的高級活動,也是社會進步的推動力之一,保持科研工作的純潔性是任何一個具有正確人生觀與道德觀的科研工作者都必須遵守的準則[9]。本文通過對醫學研究生的客觀和主觀等多方面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針對性較強的預防研究生學術行為不端的措施,為醫學研究生盡早掌握各種科研技術和知識提供幫助,同時也為科研管理工作提供了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黃俊輝,李奉華,闕國鷹,等.基于榮譽制度的誠信教育與早期防范高校學生學術不端行為的探討[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24(10):45-46.
[2]崔潔,譚華.學術論文“一稿多投”現象的探析與對策[J].常州工學院學報,2009,22(4):90-94.
[3]教育部.嚴肅處理高校學術不端行為[J].華僑大學學報,2009,2(2):15.
[4]教育部首次發出通知:嚴肅處理學術造假行為[J].科協論壇(下半月),2009,14(7):6.
[5]蔡偉.學術腐敗:治理與出路[J].民主與科學,2009,6(4):15-17.
[6]蘭剛.學術腐敗現象的內生性機理探究[J].理論前沿,2009,12(22):28-30.
[7]馬革蘭.研究生學術道德失范的表現、根源及對策[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09,31(S2):296-297.
[8]李積勇.研究生導師在研究生學術行為規范中的作用[J].航海教育研究,2009,16(3):35-37.
關鍵詞:高職教育 科研 發展 探析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need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research, scientific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described the main elements of analysis carried ou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學研究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職能之一,高職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高素質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的重要使命,“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定位決定了高職院校要為社會提供人才服務、技術服務、科研服務。高職教育要實現從規模擴張到內涵建設的跨越,科研工作必須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諸多問題亟待研究解決。
一、高職院校開展科研工作的必要性
1、科研工作是高等職業教育的基本職能
高職院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然會遇到很多急需研究解決的問題,如: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辦學特色定位、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系、“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課程體系建設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需要有科學的高職教育理論來指導,高職院校的發展呼喚科研工作。通過基礎理論研究,把握高職教育的本質,促進教育質量的提高;通過應用技術研究,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服務學生、服務社會。
2、科研工作是學校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
科研水平是一所高職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標志,高職院校不僅僅是一個傳播知識和技能的場所,還是一個技術開發和創新的載體。沒有科研活動的開展,學校就沒有知名度,就缺乏競爭力。為了學校的生存與發展,為了在日趨激烈的教育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從高職教育的實際出發,樹立科研興校、科研強校的辦學理念,充分重視科研工作對提升學校社會形象,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作用。高職院校必須大力開展應用技術研究,通過科技成果推廣、生產技術服務、科技產品咨詢、科技項目開發等工作,服務社會生產發展和地方經濟建設。
3、科研工作是深化教學改革的重要支撐
高職院校通過開展科研工作,掌握人才市場需求及變化趨勢,探索新的教育思想和觀念,保證專業發展的適應性。在專業設置中方面,及時調整教學內容,深化教學改革,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科學的人才質量觀,對構建高職教育課程和教學內容體系,形成有鮮明特色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4、科研工作是提高師資隊伍的基本途徑
社會在飛速發展,科技在不斷進步,傳統學科的知識需要更新,新興學科的技術需要學習。教師要使講課內容更加豐富,更加聯系實際,就必須跟蹤學科發展動向、掌握學科發展趨勢,不斷獲取新知識和新信息??蒲泄ぷ魇墙處熦S富專業知識、提高教學能力、提升專業精神的內在動力,是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的基本途徑。
二、高職院??蒲泄ぷ鞯闹饕獌热?/p>
高職院校以應用技術研究和教育科學研究為主,其中人才培養規律研究,是高職院??蒲泄ぷ鞯闹行?。
1、研究高職教育規律
高職院??蒲泄ぷ鲬獜母母锝逃枷胗^念入手,研究高職教育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研究在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等方面的規律,以研究成果指導高職教育。要加強高職教育理論研究,包括高職教育的地位、作用,如何構建科學的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如何構建高級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體系等,逐步形成符合中國國情、符合區域經濟發展、符合自身實際的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
2、研究高職教學規律
教師要提高教學質量除了要有認真的態度、滿腔的熱情、充足的干勁、奉獻的精神外,教師還應該大力進行教學研究,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把提高教學質量落實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上。教師進行教學研究,就是要加強教學內容的研究,把自己所執教的學科領域內科技發展的新內容傳授給學生;就是要加強教學方法的研究,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3、研究師資隊伍建設
高職院校必須堅持以全面提高師資隊伍素質為目標,以雙師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為核心,以優化教師結構為重點,著力實施教師學歷提升、師資培訓和人才引進計劃,積極進行專業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的培養,注重兼職教師隊伍建設。通過對師資隊伍建設進行研究和探討,建設一支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教育能力、科研能力、操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
4、研究應用技術服務
社會服務是高校的三大任務之一,高職院校的科研工作應當緊密結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針對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遇到的實際問題,加強應用技術研究,以解決現實問題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主要包括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技術的開發、生產技術的服務等。高職院校開展科研活動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發展生產力、改善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因此,高職院校在進行應用技術科研時,從立項開始就要進行市場需求分析,盡量做到技術推廣與市場需求相結合。
三、高職院??蒲泄ぷ鞯幕驹瓌t
鑒于高職院校教職工教學、管理、服務任務繁重的事實,要克服沒有必要、沒有能力、沒有精力、沒有動力搞科研的詬病,立足工作搞科研,搞好科研促工作。高職教育科研工作應遵循以下原則:
1、以研促教的原則
高職教育教學與科研本質上存在著內在聯系,并行不悖、相輔相成。教學必須依靠科研工作的支持,把新技術不斷豐富到教學內容中去,成為教學進步最重要的驅動力??蒲谢顒右矠閹熧Y水平的提高和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提供了訓練的條件和機會,成為創新型人才培養的重要手段。
2、因地制宜的原則
高職院校應從自身實際和專業特點出發,選擇一定的社會服務范圍,承擔相應的社會職能,因地制宜開展科研工作;要針對地方行業和企業生產需求,從實際需求中尋找課題;要選擇適當的企業作為技術合作伙伴,通過技術咨詢、技術改造、技術推廣等方式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在服務中尋找科研內容,在生產中尋找科研課題;可圍繞區域經濟重大理論、實踐問題和技術問題開展科學研究。
3、量力而行的原則
由于受辦學條件的限制,有些高職院校在短期內科研和技術攻關能力還是很有限的。因此,科研工作的開展,要客觀分析自身的科研能力,準確把握科研工作的人力、物力、財力狀況,積極穩妥地展開。就科技創新服務而言,科研工作的重點主要應開展應用技術研究;科研工作對象應以中小型企業為主,把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科研工作內容應直接面向市場、面向企業,解決企業迫切需要解決生產技術問題。
4、團隊攻關的原則
高職院??蒲泄ぷ魇且詰眉夹g為主要特征的,而應用技術強調團隊協作與攻關,僅靠單兵作戰是完全不能勝任的,特別是校企合作方面特別需要有團隊合作。在進行技術服務和企業技術人員開展聯合攻關時,應將分散的科研力量集中整合起來,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進行有組織的協同科研攻關。對重大現實問題和理論問題的研究也是如此。
轉貼于
5、以人為本的原則
高職院??蒲泄ぷ鞅仨毤ぐl廣大教職員工的工作熱情,要盡可能地為科研工作提供保證,為科研人員能夠釋放最大的潛能,能夠更好地進行科研工作,實現科研目標,創造良好的條件、提供優質的服務。要調整職稱政策和人事管理規定,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員工和科研人員承擔重大課題、開展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對各類科研成果,都要給予承認和鼓勵。 四、加強高職院??蒲泄ぷ鞴芾?/p>
科研工作必須依賴科學、規范、高效的管理,科研工作管理是高職院校合理配置科研資源、促進科研工作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1、健全科研機構
高職院校應當設置相對獨立的科研管理機構。要指定專人負責科研工作管理,認真抓好課題項目的組織,制訂科學嚴密的科研制度,層層落實科研任務;要為科研工作構建開發的高效的科技信息平臺、物質保障平臺和科研成果應用推廣平臺,確??蒲泄ぷ鞯恼i_展;必須健全有效的科研運行機制,包括科研隊伍建設機制、科研保障機制、科研評估機制、科研激勵機制等。
2、完善評價體系
高職院校應當建立和完善科研工作的考核評價體系,從制度上為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保證,為科研工作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通過對科研工作的考核評價,與教師的切身利益掛鉤,最大限度地發揮教職員工參與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科研工作真正做到規范有序地進行,形成一種人人愛科研,個個搞科研的濃厚的學術氛圍。
3、加強科研培訓
教師是科研工作的生力軍,高職院校要積極組織科研工作專題培訓,讓教師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程序與要求。要經常組織教師學習高職教育理論,積極探索高職教育規律,提高教師對科研工作的思想認識;在培訓環節上,既要發揮校內外專家和骨干老師的傳幫帶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資源提供技術指導,切實提高教師的科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規范課題管理
高職院校必須加強科研課題管理,樹立規范的科研意識,不斷提高科研管理能力。要實行科研項目管理目標責任制度,對科研項目要進行定期檢查,要實行科研項目調整機制、科研項目管理通報和檔案機制。課題管理要重視材料的系統搜集與整理,實行一題一檔。
5、加大經費投入
高職院校普遍存在科研經費不足的問題,要盡快擺脫這種困境,保證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開展。學院應設立專項科研經費,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比重;要加強科研經費的專項管理,實行專款專用。要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爭取多種科研課題立項,多渠道爭取科研經費,保證配套經費足額到位。
6、發揮骨干作用
開展科研活動,不僅需要人人參與,而且需要科研帶頭人的示范作用。要選擇學歷高、職稱高、成果多、基礎好、組織能力強、有奉獻精神、對外聯系廣泛的教師作為科研帶頭人,組建科研梯隊,形成專兼結合的科研團隊,推動科研工作的全面展開。
7、注重推廣應用
科研成果要服務社會經濟發展,服務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對教師取得的科研成果,要及時推廣應用,發揮社會效益。經鑒定為優秀的科研成果,要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推薦??蒲谐晒耐茝V應用是科研社會價值的體現,只有將科研成果應用在教學活動和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去,才能有效地促進高職教育健康穩定快速的發展。
8、落實獎勵政策
高職院校要積極鼓勵教師參與各級各類科研活動,對參與研究的教師,要按照科研活動進展和完成情況,根據成果大小給予適當獎勵,以激勵教師在科研活動中的工作熱情和創新精神。對科研成果的獎勵政策,應把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起來,以精神獎勵為主。
綜上所述,只要堅持“以科研上水平,以科研促教改,以科研帶隊伍,以科研強實力”辦學理念,堅持以教學帶科研、以科研促教學,處理好科研與教學、科研與效益、科研與創新之間的關系,一定能走出一條科研興校的新路子。
參考文獻:
[1]張森 張霞.對高職院??蒲泄ぷ鞫ㄎ坏膶嵺`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年(07)
關鍵詞: 高職院校 校企合作 科研工作
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經歷了數十年的發展,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能型人才,為經濟發展及現代化建設作出了貢獻,但我們仍需注意到,高等職業教育仍存在專業設置不合理、培養目標單一、教學內容脫離實際等諸多問題,這使得高職教育培養的人才社會認可度不高,不能滿足當代社會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需要。要解決這一問題,加強科研工作、促進校企合作將成為必然選擇,其不僅能夠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有效解決校企人才供給的矛盾,還對高職院校提高師資隊伍綜合素質,改善辦學條件,形成辦學特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要想搞好校企合作最關鍵的是充分調動企業積極性,讓學校和企業能夠在這一過程中達到共贏,高職院校既可以資本為紐帶,同企業共建盒子公司,又可以技術為紐帶,同企業共同研發產品,只有將合作拓展到學習、科研、就業等多種層面,校企合作才是牢固的。本文以加強科研、促進校企合作為視角,從多方面探討加強校企合作的路徑。
一、科研在促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
通過校企合作能夠增強高職院校的辦學實力,提高其在社會上的聲譽和認可度,尤其是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加強科研活動,更是有益于校企合作的健康穩定發展。具體來講,科研在促進高職院校校企合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加強科研工作是校企合作的良好切入點。目前,校企合作普遍存在?!盁帷逼蟆袄洹钡默F象,學校雖然有強烈的校企合作意象,但難以找到參與熱情較高的企業,校企合作長期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邁出實踐性步伐。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不能從校企合作當中獲得利益。高職院校要抓住這一問題的癥結所在,充分發揮學校在技術和人才方面的優勢,協助企業尋找利于生產經營的科研項目,幫助企業攻克技術難題,促進企業產品及技術更新換代,以科研為切入點搭建校企合作的橋梁。
(二)通過科研建立校企合作的長效機制。企業的根本目的是取得利潤,作為最活躍的經濟體,企業自始至終的使命都是探索提高生產效率、攫取更大利潤,企業在決策過程中首先考量的是經濟原則和效益原則。在校企合作中,企業同樣要確定參與校企合作能否為企業帶來效益。此外,目前我國尚未出臺企業參與職業教育的法律法規、優惠政策,在參與校企合作的過程中企業往往存在很多顧慮,不能自始至終完全投入到合作中,學校不能在短期內帶來合作成果,校企合作的關系一直都很脆弱,真正能夠形成良性運作的校企合作還很少,企業與學校之間始終缺乏長效合作機制。高職院??梢岳米陨碓诩夹g、人才方面的優勢,組織教師、行業專家、高級技工進行學術交流,召開校企合作學術研討會,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當中遇到的技術難題,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使企業切實感受到校企合作的好處,真正參與到校企合作中,建立學校與企業穩定、和諧的發展關系。
(三)科研工作能夠在互惠互利的基礎上提升校企合作的層次。校企合作應當是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雙向共贏的。學校與企業要想在校企合作過程中長久合作,就必須互惠互利,尋找雙方利益的契合點。通過科研合作,高職院校能夠將科研成果帶到企業生產一線,企業也能將生產經驗帶到課堂當中,產業發展真正同專業建設相聯結,不僅有利于高職院校理論與實踐水平提高,還有益于企業將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幫助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道路。
二、校企合作中高職院??蒲泄ぷ鞯亩ㄎ?/p>
高職院校經費有限,缺少必要的科研儀器設備,科研力量相對薄弱,無法開展高投入、高科技等大型科技項目的開發與研究??蒲袟l件方面的制約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高職院校必須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科研模式,而不能簡單套用普通高等院校的科研模式。高職院校要立足自身辦學特點與發展需要,選擇恰當的研究領域,利用自身在教學手段、教學技術等方面的優勢開展應用研究。目前,我國部分高職院校雖然已經開始搞科研,但研究過程同外界獨立,這導致研究成果、科研立項同企業經濟發展嚴重脫節,很多研究課題還僅僅停留在書面上。加之,科研條件、科研水平等方面的限制,高職院校的科研成果很難反映自身專業特色,真正能夠應用于生產的、具有實踐價值的項目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高職院校對科研的分析定位不準確,因此,重新明確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定位對順利開展校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一)高職院??蒲泄ぷ鞯慕Y合點應定位于“產學研結合”。高職院校必須走“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將校企合作與產學研結合起來,重視科研活動在校企合作中的推進作用。在合作過程中,高職院校要通過科研工作幫助企業解決生產與經營中出現的難題,積極參與企業的技術研發活動,努力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將科研作為促進校企合作的動力。高職院校還要深入企業生產一線,將生產中得來的經驗應用到課題研究中,利用高職院校的條件優勢將經驗與技術轉化為科研成果,并最終轉化為實際生產力。此外,高職院校還要將從企業中得來的最前沿的技術、技能、技巧融入課堂教學或教材內容中,增加實踐課程在教學中所占的比例,為教學改革注入活力。可以說,將產學研結合的模式融入校企合作當中,不僅鍛煉了教師隊伍,讓學生開了眼界、增長了見識,還為企業帶來了學術氣息,有利于企業科研成果的價值轉化,真正實現了校企雙贏。
(二)高職科研服務功能的著眼點應定位于行業、產業生產一線。高職院校辦學的功能定位之一就是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發展,因此,高職院??蒲泄ぷ鞯亩ㄎ粦斒敲嫦蛐袠I、產業生產第一線的。高職院校要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特點和中小企I生產實際找課題、找項目,發揮自身優勢,為企業生產效率的提高盡一份力。此外,高職院校還要認清自身在科研方面同普通高等院校的差距,因地制宜、揚長避短,在高等院校沒有涉及的、不愿搞的科研領域下手,將科研能力較強同時又擁有實踐經驗的教師組織起來,形成合力,做出成果,從而提高學校知名度,擴大科研成果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三、校企合作中高職院校科研工作的側重點
(一)科研要立足于企業需要。高職院校要深入了解地方經濟與社會的實際需要,結合院校專業特色深入一線,主動尋找科研課題,突出投入產出好、見效快的應用技術項目研究,在為企業服務中搞科研、在技術實踐中搞科研,提升高職院校的社會服務地位,促進產學研良性循環的形成。同時,高職院校還要對市場有一定了解,協同企業做好市場分析,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尋找研發課題,不能局限于政府招標項目。
(二)突出重點,形成學科優勢。高職院校加強科研的根本原則是突出專業重點、形成學科優勢。具體來講,高職院校一是要面向周邊地區,立足區域發展,緊密圍繞產業結構調整及本校發展目標開展科研工作;二是要集中力量開展一些重大科研項目研究,不能四面出擊,分散研究力量,要集中自身專業優勢大力扶持區域內處于領先地位的學科專業,盡快形成科研特色。
(三)大力推進合作科研。當今世界是知識密集、信息爆炸式增長的時代,單獨依靠某一力量很難完成科技攻關,合作研究、合作實驗變得日益重要。在我國高等教育體系中,高職院校并不占有優勢,其在科研基礎、設施、人才隊伍等多方面都存在一定不足,如果僅依靠自身力量開展科研工作,難免出現選題范圍窄小、科研成果膚淺等問題,這不利于高職院??蒲衅放频膭摻āR虼?,高職院校要打造合作站,走出校門,同企業合作、同其他院校合作、同科研院所合作、同行業內優秀的企業合作,集思廣益,吸取對方優勢,發揮自身長處,搞好科研工作。同時,還要以中小型企業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突破口,聯合企業自身做好項目攻關,搞有針對性的校企合作。
(四)積極推進科研成果轉化??蒲谐晒荒軆H僅停留在紙面上,要轉化成企業的實際利潤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高職院??蒲锌缮倭可婕袄碚撔匝芯?,但不能以理論研究為主,要以“短、平、快”的、能夠為企業盡快帶來效益的科研項目為主。高職院校一方面要積極利用政府出臺的科研成果轉化的優惠政策,積極推動成果轉化,另一方面要幫助企業了解市場、開拓市場,同企業分工合作,減輕企業負擔,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的速度。高職院校不能獨立經營公司,但可以參股企業,以知識和技術的形式出資,鼓勵有經營能力的教師承包部分科研項目,還要參與企業專利轉讓、產品分成等工作,同企業合作進行市場運作。
(五)組建高素質的科研隊伍。高職院校要加快引進高層次、高技術人才,同時進一步完善科研工作相關制度,落實科研工作目標責任制,以校領導牽頭,以學科帶頭人為核心,以學校實際為出發點,制訂貼合實際的科研計劃;適當增加科研隊伍編制,根據教師特長對工作進行分配,在理論教學方面有專長的教師可多承擔教學任務,有科研特長及一線工作能力的教師多參與校企合作及科研工作;在全校范圍內樹立“上得了課堂,下得了一線”的觀念,鼓勵教師參與企業運作;從社會上聘請一些高級專家、學者、行業帶頭人、一線優秀技工等人才進行講學,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四、結語
我國高職院校要積極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趨勢,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提高對科研工作的重視度,對科研工作在校企合作中的作用有明確定位,立足地方實際與學科特色,找到科研工作的重點,積極同企業開展生產、研發、經營等多方面合作,促進我國高職院校校企合作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葛惠民.產學研結合在高職電類專業教學中的實踐[J].機械職業教育,2006(6).
[2]雷建龍.高職科研工作的定位[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