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調查問卷的匯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校企共建 培養模式 SPSS分析
Abstract: The essay focuses on analyzing teaching mode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raining under the support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by SPSS19.0 software. In addition, SPSS is applied to demonstrat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questionnaire by us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suggested as well according to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Key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raining model, SPSS analysis
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是獨立學院人才培養目標,時代呼喚高等院校必須承載部分技術開發、技術轉化、技術服務等社會功能,以教育、科研、生產、服務等完整的功能體系和有效機制,置身經濟建設的主戰場,介入經濟發展的循環圈,拓展自我發展的優勢空間,增強辦學競爭實力,加速培養特色應用型人才[1-2]。為實現這樣的培養目標,學校師資存在很多不足,校企合作培養在此形式下成為很多學校的新興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指的是一種辦學模式,從廣義上指的是教育機構與企業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技術服務等方面展開的種種合作教育形式[3]。
1.SPSS問卷分析
針對已參加校企合作共建專業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應用SPSS19.0進行分析。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采用校企合作的培養模式,培養過程采用2+1+1的模式,即大學的一、二年級由學校教師主導進行教學工作。三年級的教學以企業高級培訓教師為主、學校教師為輔,四年級學生們完全進入企業參加實訓,首先在共建企業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工作模擬,由企業的項目經理給出實際的工作項目,并將學生組成項目組,完全按照企業的模式進行項目的研發過程,這些實訓項目即作為了畢業設計的題目,經過三個月由項目驅動的實際演練,完成畢業設計。學校與企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安排好課程的相互融合。合作過程不斷摸索,已經有了幾屆學生,對已參加校企合作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2.問卷調查
通過對已參加共建培養的10級和11級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調查的目的是看共建過程為學生們提供的教學以及作用對學生教育教學有關各方面因素的效果或狀況。自主設計《關于計算機專業學生參加校企共建的教育質量調查問卷》,采用團體施測方法,運用SPSS19.0統計分析軟件,對調查問卷經過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摘取部分問卷信息匯總如下:
您的性別 :
A.男 B.女
(匯總信息見表1)
參加校企共建專業的學習動力最主要來源于?(可多選,排序)( )
A.實現學習進取的期望
B.探索事務/知識的興趣
C.符合我的就業愿望和需求
D.符合挑戰/提升自我
E.獲取更多的學習機會
F.學院要求
G.專業培養要求
H.受到同學影響
K.其他
(匯總信息見表2.)
參加校企共建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但不準備就業于IT行業的原因是(可多選,排序)( )
A.專業教學計劃滿足我得學習期望不夠
B.專業教師要求滿足我的學習期望不夠
C.期望希望改變我學習氛圍
D.僅為了充實自己,知識儲備型的學習
E.不準備按達內培訓安排在杭州工作
F.總比無所事事,宅在寢室玩游戲要好
G.專業培養要求
H.其他
3.問卷質量分析
對收取問卷進行處理,匯總后如表4所示。
表4說明本次調查實際有效問卷的信息是由其中的54份得到,占所有調查問卷的比例為65.9%,調查結果有效。
對問卷信度進行計算,信度代表量表的一致性或穩定性,是同質性檢驗指標之一,是地真實分數的方差占測量分數方差的比例。 。其中K為量表的總題數, 為量表題項的方差總和,s2為量表總分的方差,應用SPSS19.0操作得到表5問卷的信度分析。
由表5呈現,調查問卷的整體信度為0.902,說明調查問卷的量表和問卷設計結構質量整體呈現優值,調查問卷的數據信息是可靠的。
效度是測驗結果的正確性或可靠性,結構效度能夠測量出理論的特質或概念的程度。通過因素抽取,主成分分析&轉軸法,最大變異法,經過SPSS 操作得到表6所示調查問卷量表結構效度。
4.總結
通過問卷調查經SPSS分析,得出校企共建專業的學生在本科專業的學習收獲方面,是有利弊的。有利的方面是,學生的專業學習目的性明確,同時,對自己的學習有方向明確的要求和職業心理承諾的準備。不利方面是,凡在本調查中呈現不利的問題,或者說,我們的學生在座談會上談出的問題和深深感覺失去和沒有得到教育教學滿足的方面,恰好就是本科專業教育有別于高職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的優勢所在。就是說,我們需要在學院內部,對計算機專業的專業教育培養模式規避弊端;彌補和糾正不夠完善的方面,改進和完善計算機專業本科教育教學的人才培養模式。
校企合作共建本科專業的培養模式是應用技術型大學生培養的一種探索,這種培養模式有很多優勢,在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取得了好的教學、培養效果。因為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所以也存在一些問題,在進行共建過程中,如何使得本科學生在大學的學習中除了掌握職業技術能力外,更能夠得到專業研究、繼續學習能力的培養,特別是要如何加強學生的人文素質培養都是需要進行探索研究的。
參考文獻:
[1]張東平,潘效軍,耿玉.校企共建產學研結合運行機制與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09(23).
關鍵詞:Excel;數據透視表;問卷統計
問卷調查是項目研究過程中使用的一種重要手段,對問卷調查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是調查研究的關鍵,現在網上出現了許多調查問卷網站,能夠進行復雜的結果分析,但有時沒有網絡環境,只好用紙質問卷或電子表格問卷,這樣就得進行大量的人工錄入及統計。我們使用的Excel軟件就可以進行調查問卷的統計和分析,Excel提供了大量的統計函數,還有進行數據處理的排序、篩選、分類匯總、數據透視表等功能。下面以Excel2003為平臺,以“油田員工培訓需求的調查問卷”為例,介紹如何使用Excel數據透視表對調查問卷的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1、問卷表格格式
從“油田員工培訓需求的調查問卷”中提取幾個問題及選項如下表進行分析,為了統計方便我們把各選項分別給予編號O、1、2、3、4,共5個選項。問卷答題結果也使用該編號,如下圖,每列第一行為問題字段,下面是答題時選擇的答案的前5行,共90人答卷。
在該問卷中,要統計出不同技術職務、不同年齡段的員工對培訓需求的程度,愿意接受的培訓頻率以及接受的每次培訓時間等情況。這是多個條件的交叉統計分析問題。可以利用公式進行統計,但在不同的條件下要選擇不同的數據源區域來計算,操作起來麻煩,容易出錯,我們現在利用數據透視表來進行統計分析。
2、利用數據透視表進行統計分析
在答題結果工作表窗口中,單擊“數據”菜單,選擇“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命令,彈出“數據透視表和數據透視圖向導-3步驟之1”對話框,在“請指定待分析數據的數據源類型:”里,選擇第一項“Microsoft Office Excel數據列表或數據庫”,在“所需創建的數據表類型:”里,選擇“數據透視表”,單擊“下一步”,在“步驟2”中選擇數據透視表的數據源區域,選中全部數據后返回,按“下一步”,在“步驟3”中,讓選擇透視表的顯示位置,在這里選擇了“新建數據表”,單擊“完成”,在當前工作表前新插入了一個帶有透視數據表的工作表。
現在進入了我們操作的關鍵,根據統計該問卷的要求,要統計出按不同技術職務、不同年齡段的員工對培訓需求的程度,例如:要統計不同年齡段的具有高級工職務的員工對培訓需求的程度的情況,我們可以這樣操作:在“數據透視表的字段列表”中拖動“技術職務”到數據透視表的“頁面區域”的位置,將“年齡”拖到“行區域”,將“培訓需求程度”拖到“列區域”,再將“培訓需求程度”拖到“數據區域”。然后雙擊“求和項:培訓需求程度”,彈出“數據透視表字段”對話框,在“匯總方式”中選擇“計數”,“確定”之后,就出現了數據透視表,如下圖。也可以進入“表格選項”對透視表的數據選項進行一些設置,是否要總計或者空白處是否顯示數字“0”等。
我們可以單擊“技術職務”的下拉三角按鈕,選擇不同的選項,下面就會顯示不同職務的不同年齡段的培訓需求程度的統計結果。根據前面的問卷表格可知選項“2”即是高級工,選擇“2”,下面就會顯示技術職務為高級工的不同年齡段的統計數據。目前只是答題結果的計數統計,每行總計是不同年齡段的人數統計,如果要統計占不同年齡人數的百分比,則可以雙擊“計數項:培訓需求程度”,在對話框中單擊“選項”按鈕,選擇“占同行數據總和的百分比”,再單擊“數字”按鈕對數字格式進行設置,即可以出現想要的統計結果。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不同條件下的數據復制到另一個工作表,把編號替換成真正的選項內容,就可以得出要統計的數據表。
根據國務院糾風辦《關于對部分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部門進行重點評議的通知》(國糾辦發〔〕2號)要求和省政府工作安排,決定在省公安廳等11個具有行政執法職能的部門的開展政風行風民主評議活動。為抓好評議工作,確保測評質量,現將有關事項通知職下,并請按照要求做好相關工作:
一、組織實施
測評工作由省政府糾風辦、省監察廳統一組織實施,糾風室負責民主測評的具體組織工作。
二、測評對象
省公安廳(含交警)、省國土資源廳、省環境保護廳、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國家稅務局、省地方稅務局、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省質量技術監督局、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省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
三、測評內容
測評內容主要包括政務公開、辦事效率、服務態度、依法行政、廉潔執法、整改提高等方面的情況。具體內容將由專業機構制定問卷調查表。
四、測評方式
1.自查自評。由各部門在本系統內通過宣傳發動、查找問題、整改提高等步驟,開展自查自評活動并提交工作報告。活動效果在測評總分值中占比為10%。
2.電話問卷采訪測評。委托中國電信分公司通過“ICD客戶服務系統”進行電話問卷采訪測評。測評樣本為10000份。測評結果在測評總分會值中占比為了30%。
3.專業機構問卷測評。委托統計局根據測評內容設計調查問卷開展調查測評。測評樣本為10000份。測評結果在測評總分值中占比為30%。
4.大眾媒體問卷測評。通過春城晚報、生活新報、信息報等媒體刊登測評問卷開展調查測評。測評結果在測評總分值中占比為10%。
5.網絡問卷調查測評。依托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和紀檢監察網開展問題調查測評。測評結果在測評總分值中占為10%。
6.市縣糾風辦問卷測評。市、縣兩級糾風辦共發放調查問卷10000份進行調查測評。測評結果在測評總分值班中占比為10%。
五、時間安排
(一)準備階段:5-7月
5-6月,調查研究,修改完善測評工作方案;擬定問卷調查表;向16個州市和11個部門發出測評通知。
7月,11個部門在本系統內開展自查自評活動;通過各種媒體和手機短信開展宣傳造勢。
(二)實施階段:8-9月
8月1日—9月30日,各種測評方式同步展開,分別實施。8月30日前,部門自查自評和媒體測評完成,11個部門提交自查自評報告;9月10日前,問卷調查測評完成,各州市紀風辦上交本州市(含縣級)測評結果或測評問卷;9月20日前,電話問卷完成;9月30日前,網絡調查完成。
(三)匯總階段:10月
10月20日前,對各評議方式結果進行匯總;對各單位(部門)積分情況進行匯總;對測評結果進行分析研究;完成測評工作報告。
六、工作要求
為了貫徹落實黨的**大關于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精神,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工業化促進信息化,實施《北侖區數碼港規劃》,推進北侖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工商企業市場競爭力和經濟效益,進一步摸清我區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狀和有關問題,根據區領導的指示精神,決定對我區企業信息化建設工作的現狀和相關問題做一次全面調研,以便更好地指導我區企業信息化工作。
二、指導原則
1、政府引導、效益驅動、市場運作
2、政府為主體、產學研相結合
三、調研目標
1、了解企業信息化現狀,找出亮點
(1)企業上網工程(企業寬帶接入、信息、企業建站、電子商務、網絡郵箱、網絡傳真等)
(2)企業內部管理(財務管理、進銷存管理、倉庫管理、ERP/CRM/SCM、人力資源和資產管理等)
(3)企業設計制造(CAD/CAM/PDM等)
(4)企業信息化取得成績
2、了解企業信息化需求,研究對策
(1)企業在信息化過程中所關心的主題
(2)企業信息化發展計劃
(3)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設想、今后的重點及目標
(4)企業信息化建設對政府相關部門的要求
(5)企業對信息化建設有什么建議
3、篩選項目,推進企業信息化
在統計數據分析、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礎上深入評價剖析目前企業信息化建設的現狀、存在問題、政策導向,在政府宏觀導向和政策、支撐平臺體系建設、普及和培訓、宣傳、技術推介等方面提出方案和規劃,為政府正確引導企業信息化建設提供政策依據和決策支持,為企業提供多層次、行業針對性強、面向效益提升的企業信息化建設解決方案。
四、組織機構
為了加強調研的組織領導,經研究,決定成立北侖區企業信息化調研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組長:**
副組長:**
辦公室主任:**
辦公室成員單位:區政府信息辦(信息中心)、發展改革局、科技局、統計局、外經貿局(經發局)、工商分局
其它成員單位:建設局、貿糧局、旅游局、科技創業園和新唇值賴?個街道、鎮鄉。
五、調研方式
由上述19個相關職能部門和街道、鎮鄉抽調人員,邀請寧職院等高校及科研院所專家、信息化企業,成立企業信息化調研課題組和推進工作專家顧問組。
調研課題組和推進工作專家顧問組將根據北侖區產業特色,由熟悉行業發展規律的、不同學科的專家隊伍組成。充分利用專業信息技術公司、行業協會、中介機構和政府渠道的力量。采取問卷調查和座談等方式進行調研。
(一)行業調研
行業調研以各行主管、分管口為主,街道、鎮鄉屬地為輔,負責各行業《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的發放、回收和行業調研報告的編制工作。要力爭抽取2000家以上企業填報《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其中規模以上企業基本覆蓋,規模以下企業至少1500家,并在詳細分析回收的《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的基礎上編制行業企業信息化調研報告。
(二)實地調研
實地調研分成10個調研小組,選擇重點行業、典型企業進行實地調研(每組原則上跑200家),主要召開企業信息化工作座談會、赴企業調研,了解企業信息化建設情況和企業信息化需求。
六、實施步驟
(一)啟動階段:20**年12月5日—20**年12月31日,完成前期準備工作,分解調研任務,全面動員,由經發局、發改局和街道、鎮鄉等各職能部門發起,分行業、區域發放《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到相關企業,同時采用紙面問卷和網上填報兩種方式,自上而下展開一次全方位的普查;
(二)實施階段:20**年1月4日—2006年2月28日(法定節假日除外),分10個調研小組開展實地調研;
(三)匯總階段:2006年3月1日—2006年4月30日,其中小組匯總:3月1日—3月30日,回收《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錄入數據庫,詳細分析調研情況,編制并提交行業、區域企業信息化調研報告;大匯總:4月1日—4月30日,4月1日前各調研組將收回的《企業信息化調查問卷》匯總表及小組調研報告報送區信息辦;5月底編制完成全區企業信息化調研報告。
七、責任分解
1.調研責任分解表:
組別行業負責單位
第一組外資企業200家(規模以上100)經發局(魏朝暉)、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二組外資企業197家(規模以上171)經發局(鄭麒麟)、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三組制造業(塑機)273家(規模以上57)科技局(鄭輝)、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四組1.制造業(文具)96家(規模以上21)2.制造業(汽配)80家(規模以上28)科技創業園(虞雁)、發改局(張楠)、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五組制造業(服裝、針織)128家(規模以上34)發改局(劉磊)、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六組制造業(模具)428家(規模以上75)科技局(周瑾)、科技局(儲曉峰)、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七組1.交通運輸物流業80家
2.郵電、通信業38家
3.賓館、餐飲業38家(規模以上12)信息辦(王寧山)、旅游局(徐文輝)、街道鎮鄉
第八組批發和零售貿易520家(規模以上59)
工商分局(俞全紅)、貿糧局(陳華)、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九組建筑業220家,其中建筑101(規模以上47)、房產77家(48)、監理設計42家建設局(曹育人)、街道鎮鄉(聯絡員)
第十組其它753家(規模以上146)工商分局(章頁)、發改局(殷光亮)、街道鎮鄉(聯絡員)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nee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running scale of higher school unceasingly expands and it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est to enrollment propaganda work. Aiming at each link of enrollment propaganda work, content, way and so 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meta-analysis.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for enrollment propaganda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關鍵詞: 高職院;招生宣傳;分析;思考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enrollment propaganda;analysis;thinking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1-0254-01
0引言
高等學校的生源競爭日益激烈。隨著社會發展的需要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等學校的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國內、外的大學都加入到對優秀生源的競爭當中。生源質量,直接影響著學校培養人才的質量。如何爭取到豐富的、高素質的考生,促進學校在擴大辦學規模的同時提高辦學水平,對招生宣傳工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同時高職院辦學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區域逐漸延伸,招生專業逐步增多,由此,對招生宣傳工作的內容、方式等各個環節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開展招生宣傳工作的問卷調查和匯總分析,對提高高職院的生源數量和質量有著重要意義。
1對招生宣傳工作的分析
招生宣傳是高職院招生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提高其知名度的有效手段。近期,高職院開展的多種渠道、多種形式的招生宣傳,在生源競爭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取得了較理想的成績。為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招生宣傳工作,并了解考生選擇高職院的途徑和方式,對2009級新生開展了關于招生宣傳的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采取普查的方式,共計發放調查問卷合計2600份,并對回收后的問卷情況進行統計匯總,現將匯總情況如下:
1.1 江蘇生源調查情況共回收江蘇省生源有效調查問卷1029份,其中城鎮應屆考生424份,城鎮往屆考生43份,農村應屆考生483份,農村往屆考生79份。具體如下圖:
1.2 外省生源調查情況外省生源的調查主要通過報紙媒體和網絡媒體兩個方面,具體情況為,報紙媒體排名依次為,上海家庭教育報、四川招生考試報、甘肅未來導報、浙江招生考試報、安徽青年報、山東高考金刊、浙江電視臺科教頻道。網絡媒體依次排名為:學院招生網站、江蘇教育廳網站、江蘇考試院網站、當地教育廳網站、當地考試院網站、中國教育在線。在兩種媒體相比較下,網絡媒體更為受考生歡迎。
1.3 調查問卷情況分析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匯總和分析,可以看出高職院招生宣傳工作的幾個特點:①針對江蘇生源的招生宣傳中,高職院開展了電視媒體、報紙媒體、網絡媒體、咨詢會和深入中學宣傳等多種方式的招生宣傳工作。②針對外省生源的招生宣傳中,高職院主要開展了報紙媒體、網絡媒體和學生回母校宣傳等方式的招生宣傳工作。
2對招生宣傳工作的思考。
根據以上的調查分析,結合招生實際,對招生宣傳工作的幾點思考如下:
2.1 集中在高考前后很短一段時間內向考生傳遞大量的招生信息,效果并非理想考生在面對高考壓力時,密集的招生宣傳材料容易增加考生的心理壓力。考生對學校和專業的選擇,取決于學校的聲望、專業的強弱、就業狀況、收費高低、考生的興趣愛好等多種因素。考生的選擇往往在潛移默化中已經形成。高校的招生宣傳應該堅持持續性,在提高辦學水平、擴大自身社會影響的同時,把招生宣傳融入到考生的日常生活、學習當中。
2.2 隨著考生和家長對院校志愿的填報越來越趨于理性化,加強招生宣傳的力度和投入勢在必行在宣傳各招生專業的同時,更要注重學院的整體形象,充分挖掘、總結學院各項優勢亮點并通過各類媒體向社會開展廣泛宣傳。同時,在鞏固已有生源基地的基礎上,應積極拓展宣傳思路,擴大宣傳范圍,通過各種渠道,發揮多種優勢,爭取建立更多的優質生源基地。
2.3 外省宣傳可以采取“分批逐步深入”的方式開展從08、09年各省報到率統計來看,可以將外省的招生情況分為三個部分:①招生計劃能夠完成,報到率高的省份,如安徽、浙江等;②招生計劃能夠完成,報到率不高的省份,如寧夏、江西等;③招生計劃不能夠完成,報到率不高的省份,如北京、上海等。安徽、浙江等省份由于地理距離較近,加之行業聯系緊密,考生中認可度較高,因此在宣傳方式上可以維持現有的方式方法并加以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