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1、現代設計與傳統文化的關系
1.1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蘊含著博大精深的藝術瑰寶。從商周時期的彩陶到元朝極富盛名的青花瓷,從兩漢時期的石畫像到敦煌的的壁畫,無不突顯著中國傳統文化深藏的哲學底蘊和美學思想。直到現在,這些作品仍然讓很多人趨之若鶩。現代設計注重“設計”,設計的靈感往往來源于生活和文化。中國幾千年的文化瑰寶正是現代設計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
1.2傳統文化歷經歷史的沉淀,流傳和傳承下來的內容必定是“去之糟粕取之精華”的部分。如果現代設計脫離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厚土壤,它也只能是一個冰冷的建筑物,沒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必將黯然失色。因此,現代設計需要依附于傳統文化,才會設計出奪人心魄的作品。
1.3西方現代設計新思潮的帶來,給我國現代設計藝術帶來了極大的沖擊。如果我國現代設計要想開創出屬于自己的一條路,就需要根植于中國的傳統文化,將現代設計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緊密聯系起來,才會創造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現代設計之路。
2、傳統藝術文化在現代設計中的應用下面以北京奧運會為對象,講述哪些設計中應用了中國傳統文化元素。
2.1漢字的應用。古老的中國漢字歷經千年的演變,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無限的智慧,具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和獨特的藝術魅力,被廣泛應用到現代設計中。2008年北京奧運會會徽“中國印•舞動的北京”,就是一項最好的證明。“京”的一筆一劃間,都承載著中國千年的文化底蘊和激越的奧林匹克精神,向世界彰顯著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和昂揚的運動精神。這不僅僅實現了奧運會會徽的突破,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又一次發揚光大,讓世界認知到中國文化的魅力。
2.2書法的應用。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文字,都有獨特的文字書寫方式。書法作為我國獨具一格的書寫方式,具有典型的藝術性和實用性,被西方國家譽為東方藝術的精髓。北京奧運會會徽采用了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文化符號——印章。它以印章作為表現形式,用中國傳統的篆書來書寫“京”,又使它巧妙地變化成奔跑的人形,既體現了中國傳統書法的文化神韻,又不缺少體育盛會的熱烈和激情。
2.3傳統圖形的應用。中國傳統圖形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先祖們留下來的重要精神財富,設計者們可以從中攝取出無數的養分為現代設計提供養料。云紋,在中國傳統中具有吉祥如意的涵義,如果在現代設計中融入這一代表性的圖形,可以使的現代設計作品更具文化性和象征性。北京奧運會的祥云火炬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國際奧委員主席羅格曾經說過,“火炬的出色設計為接力增添了獨特的中國色彩‘,祥云’將北京奧運會吉祥、祥和的信息傳到了全世界。”
2.4傳統色彩的應用。在中國歷史中,除了黃色具有特殊地位之外,中國紅應該是傳統色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顏色。上至皇家、官宦,下至普通百姓,都喜歡用紅色裝飾內院墻壁。直到現在,人們依然采用紅色作為危險標識。可見,傳統色彩在現代設計中的重要作用。祥云火炬也同樣采用了中國紅來裝飾火炬的外表,不僅代表著吉祥如意,也可體現出運動員熱烈的激情和勝利的喜悅。
3、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影響
3.1傳統文化是現代設計的源泉與根基。中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傳承下來的內容都是精華,且富有濃厚的文化神韻。其中很多文字、圖形、彩色等傳統文化元素正是當代設計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因此,我國當代設計需要立足于傳統文化,才能創造出富有時代氣息和文化神韻的作品。
3.2傳統文化造型藝術對現代設計的影響。中國傳統文化千變萬化的造型藝術,為現代設計提供了豐富的造型寶藏,也彰顯出獨具神韻的文化內涵,使得現代設計不再是冰冷的形式,而是具有文化底蘊的藝術形式。因此,正是傳統文化的造型藝術對我國現代設計發揮了影響,才創造出既含有文化底蘊又富有時代特性的現代作品。
3.3傳統文化對現代設計的意義。隨著西方設計美學新思潮的涌入,使得我國的現代設計作品已經越來越遠離中國的傳統文化,喪失了民族獨特的個性。面對西方設計美學的沖擊,我們應以理性的態度去接受和采納,不應抱著“崇洋”的思想。因此,在我國現代設計中應該將傳統文化融入其中,才能開創一條具有民族特色的設計之路。設計者們應該用中華民族深厚的傳統文化去影響世界,并為世界所推崇,才有利于弘揚中國文化。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廣告;西方
中國傳統文化是東方特有的一處獨特景觀和寶貴財富,它題材之廣泛、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歷史之悠久,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她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以其東方的獨特魅力正散發著熠熠光輝。
中國傳統文化與廣告傳播結合是處在全球化環境下的中國文化發展的必然。趨勢,二者結合使得廣告傳播更有其優勢,同時也能更好的體現傳統文化的價值。梳理傳統文化同廣告傳播結合的內容,讓我們看到二者結合在形式和內容上的出彩之處,讓從業人員對傳統文化的認識更加深入和清晰,在更多層次和更大領域上對傳統文化進行借鑒和研究,從而更好的發揮在傳播過程中的作用。同時,顯示出傳統文化魅力和不落于時代的生命力,讓人看到優秀傳統文化的更多可能性。并且,提出在結合過程中需要注意到的問題。
廣告是一種商業文化,只有注重對本民族的文化研究才能達到預期的宣傳效果,因而和西方的廣告有很大的差別。
中國文明起源于大陸,屬于農耕文明,強調群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自然和平相處,家庭觀念極重,幸福感和家人、朋友或集體的標準密切相連。因而表現在廣告上,中國的廣告較為隱晦,注重和諧、皆大歡喜、以抒情為主。而西方文化起源于海洋,也就是商業貿易文化,強調個人價值,渴求個人的成功和自我價值的實現,因而廣告表現上以強調個性,表現沖突為創意來源。
中華汽車·CF 中華汽車電視廣告文案:
臺灣經典個案:印象中,爸爸的車子很多,大概七八十部吧!我爸爸沒什么錢,他常說,買不起真車,只好買假的,我這輩子只能玩這種車嘍。
經過多年努力,我告訴老爸,從今天起,我們玩真的。
爸爸看到車后,還是一樣東摸摸、西摸摸,他居然對我說——我這輩子只能玩假的,你卻買真的。
爸,你養我這么多年不是假的,我一直想給你最真的。
國外汽車文案:菲亞特轎車——開創菲亞特新紀元,脫胎換骨,來勢洶洶,超級雷馬1000。凱迪拉克轎車——將力量、速度和豪華融為一體。寶來——駕駛者之車。千里馬——雷霆動力,縱情千里。
中西方的思維方式不同,中國文化里更習慣形象思維,而西方文化更擅長抽象邏輯思維。形象、生動、實在的廣告語更易打動東方消費者,而抽象的感覺描述更適宜于西方消費者。如雀巢咖啡的廣告語“味道好極了”就比百事可樂的“ask for more渴望無限”更能贏得中國消費者的好感。中國傳統道德以儒家思想為基礎,講究“仁義”,而西方的道德根源是宗教,這表現在廣告中也是不盡相同的。中國要求禮尚往來,對人謙卑仁和,而西方理念講究公平、感恩等。表現在廣告中,中國廣告更多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西方廣告注重表現個人的誠實、自我完善。
由于傳統文化的差異,廣告針對其接受內容更容易打動受眾。
中國傳統文化是東方特有的一處獨特景觀和寶貴財富,它題材之廣泛、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歷史之悠久,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在世界文化之林中,它以東方的獨特魅力正散發著熠熠光輝。
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內涵豐富,無論是精英文人創造的文化或是民間文化,經過歷代的文人、畫家、藝人、工匠的智慧積累,蘊含著大量豐富多樣的內容。無論是詩詞歌賦、俗語名言、國畫書法、哲學思想,無論是張揚奔放或是沉靜內斂,無論是華麗絢爛還是文雅素約,無論是粗獷寬闊或是細膩溫柔,這一切為廣告傳播提供著豐富的表現形式、深厚的文化內涵和貼切的圖示語言。
在廣告傳播中,傳統文化的加入,使得廣告詞簡潔而富有詩意;廣告文案具有神話傳說色彩;打開了傳統圖形圖像的寶庫;借鑒了傳統藝術的經典美學;散發出濃濃的文化氣息等等。
借鑒傳統文化的詩詞、成語、對聯等形式讓廣告語更凝練,具有古詩詞的押韻、節奏特點,產生一種音韻美、意境美;神話傳使得廣告傳播過程中更具吸引力;傳統圖形豐富了廣告傳播的表現形式;繪畫和書法增強了廣告的表現力,提升了畫面的意境。
傳統文化和廣告傳播相結合,賦予了廣告不同的氣質,適于同東方的消費者溝通,同時,在運用的過程中,也使得傳統文化融入到了現代社會,煥發出新鮮的活力。
21世紀是文化上的多元時代。經濟全球化和隨之產生的文化全球化的趨向日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國際化、全球化并不意味著要取消文化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點。中國的現代平面設計必須要有自己的民族特點,要有中國氣派,這樣才能真正在世界設計界中獨樹一幟。
參考文獻
[1] 夏彤.全球化與民族文化傳統[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2).
[2] 朱良志.中國美學十五講[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3] 樓正國.中國傳統美學對中國廣告招貼設計思想的影響[J].美譽時代,2003(11).
[4] 劉艷秋,馬晨曄.臺灣廣告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J].2010(01).
關鍵詞:標志設計;傳統文化;藝術表現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傳統文化更是匯聚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智慧精華,也形成了華夏民族的獨特藝術魅力。中國的標志藝術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的“圖騰”。隨后形成旗子、徽標。到了中世紀形成了店鋪的招牌、幌子,最終形成了商品交換中的商標。這種便于人們分辨事物種類、明確事物意思及人與人之間聯絡的標記,便是標志的最終用途。歷經千年發展、演變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標志設計中也體現了獨特的藝術魅力。標志設計再也不是簡單的區分事物之間的標記,而是將文化中的“形”、“意”、“魂”經過揣摩、解構、分析然后滲透到了標志中。中國現代標志設計更是將其深厚的民族魅力、文化內涵、精神風貌凸顯的淋漓盡致。標志設計的基本要素就是體現國家、城市、團體、企業或產品的識別性;明確國家、城市、團體、企業或產品表達的準確性;保持其相關活動的同一性;引起公眾注意的顯著性;具有廣泛應用的的多樣性;實現宣傳、認知的長久性;最終達到藝術表現的審美性。而藝術表現也是一個標志設計成功與否的關鍵要素,大大反映出一個標志設計的宣傳度、認知度與公眾接受度的重要成果。
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魅力是無可厚非的,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分為中國漢字書法藝術、中國紋樣圖形藝術、中國陶瓷古器藝術、中國古建筑藝術、中國文化思想藝術、本土化民族特色藝術等等。而這些藝術形式恰恰是中國現代標志設計中獨特的、不可趨同磨滅的藝術魅力。隨著時代的發展,標志設計也在尋求多方面,全方位的發展道路,尋求標志設計價值表現的最大化,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標志設計中的靈活應用便可以使標志設計蓬蓽生輝,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使標志設計不但具有宣傳、審美的價值,還有古文化烘托與傳承發展的藝術價值。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標志設計的中應用與表現,并不是簡單的“拿來主義”的生搬硬套,而是要表現文化藝術的“形”、“意”、“魂”的精神境界。
一 傳統文化在標志設計中“形”的藝術表現
“形”在標志設計中是最基本的構成元素,無論是一個圓點,一個字體,都是標志設計中的“形”體表現,沒有“形”的展示,標志設計也就不復存在。“形”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標志含義的形式表達,圖形與文字含義相符,比如:中國鳳凰衛視的電視臺標,標志中明確的將圖形設計為兩兩相對旋轉翅膀的“鳳”與“凰”,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有的“喜相逢”的形式結構,即準確的表達了標志的信息傳遞,又體現了鳳凰衛視作為現代媒介的傳播載體,信息流轉不停,迅速集成焦點、熱點傳媒信息資源。同時反映出中國文化的敦厚底蘊。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徽標是最能體現中國文化傳承的標志,篆刻文字是中國的獨有的書法藝術,舞動的“京”字如同一個活力四射的運動員,形成了“人”、“字”、“形”同構的畫面,賦予標志激情與動感,寓意表達明確,文化內涵濃厚的韻味。奧運會徽的設計便將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完美融合。
二 傳統文化在標志設計中“意”的藝術表現
中國人由于傳統文化的熏陶,在藝術上注重“形”、“意”結合的表現形式。喜歡含蓄的傳達“意”的精神境界。司徒虹曾說過:“中國人文化意識和形態哲學觀念的體現具有兩個特征:一個是包含科學合理部分,是古人對自然規律的總結;二是它的想象力和創造性,它體現了中國人對吉祥幸福的向往。”所以,傳統文化下的圖形背后的吉祥意味同樣也適宜沿用在現代標志的設計之中。[1]一個圖形的形成都是源于圖形所要表達的意義,最初人們對自然和宗教的崇拜,形成了“繁衍生息,富貴安康、祛災除禍”等傳統文化的象征圖象形式。進而衍生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而這種對“意”的追求,才代代相傳出“形”的認可。例如中國聯通的標志,采用的就是源于佛教八寶“八吉祥”之中的“盤長”造型,通常與民間的“方勝”結合運用。將其“源遠流長,生生不息”之意延伸于通信行業,與信息產業保證通信連綿周流的職業操守恰恰吻和;既洋溢著濃郁的民族情結,又散發著祥瑞之氣,暗示著信息產業的公益性特質。[2]這種將中國傳統文化應用到現代標志設計中,即體現了文化藝術的表現,又能給公眾以美好寓意的寄托,同時對公司或企業的運營發展也帶來到了欣欣向榮的精神動力。
三 傳統文化在標志設計中“魂”的藝術表現
“魂”是事物存在的靈魂,標志設計的“魂”如同人的靈魂一樣,沒了靈魂,就沒了氣勢,人或事物就只剩下軀殼,也就沒有了存在的意義。“魂”是一種氣質、一種精神,是中國傳統文化延續的無形血液,中國人的內斂思想導致了無中生有的“魂”氣魄的傳播與散發。而現代標志設計中采用中國傳統文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大大增加了標志的精神境界和文化氣韻。使標志設計增添了生動的靈魂支撐。2008年中國申辦奧運會的標志便體現了中國奧運的磅礴氣勢,流動的毛筆走勢,行云流水般暢快,造型上借用中國書法中所特有的“筆不到而神到”的寫意手法,恰到好處地傳遞出“中國結”和“運動員”兩個動勢與意象,并借以表達標志主題和傳達人民的祝愿。[3]即體現奧運的生動活潑,又體現了中國國粹藝術經久不衰的文化價值。中國香港的城市標志在設計中采用了中國龍的形態表現手法,寓意著飛龍在天的精神氣魄,又表達出亞洲四小龍的發展狀態。巧妙的表達了標志的意義,同時也傳播了中國傳統藝術文化。
四 結語
文化是發展變化的,傳統文化的合理有效表現,也會帶來現代感十足的藝術設計價值,設計師的感悟不同,對于傳統文化的設計表現也有所不同,我們要用變化發展的、與時俱進的設計眼光看待傳統文化。而題材廣泛、內涵豐富、形式多樣的中華民族特有的傳統文化,是開發現代設計文化的巨大資源和寶貴財富。從多個案例可以看出標志設計中融入傳統文化,本身就是標志著對中國本土文化的傳承與延伸,并且極大的推動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發揚與傳播。同時解構、重組現代藝術形態元素,創造出更具藝術文化特性的優秀作品來。
參考文獻
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蘊含著許多寶貴的文化資源,積累了極為豐富的視覺元素及藝術符號,這些文化瑰寶是華夏文明五千年發展傳承的重要成果,是我國社會歷史、民族文化、地域風情的生動寫照,凝聚了各族人民勤勞和智慧的結晶。中國傳統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范疇,千百年來形成了睿智、包容、樸素而富于生活氣息的特質,呈現出形式多樣、變化無窮的視覺樣式,如京劇臉譜、水墨意蘊、書法篆刻、旗袍唐裝、碧玉青花、園林民居等等,蔚為大觀。這些傳統文化符號自成體系,個性分明,通過它們可以從不同角度認識和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精髓,領略華夏文明獨特的藝術魅力,勾勒出中華文明起源、發展和傳承的軌跡,獲得全面而深邃的審美體驗;它們不僅僅帶給人們視覺上的享受和沖擊,更與東方人的審美理念和文化情結相吻合,它們雖然為中華民族所獨創,卻對全世界、全人類文化及藝術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不愧為是中國的珍寶,世界的財富。我們的祖先留下了極為豐富的文化藝術財富,今天的人們應當保護珍惜、努力挖掘并創造性的應用這些傳統文化符號,將它們轉變為現代藝術語言,運用于當今的生活。可以說,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包含了眾多獨具魅力、引人入勝的設計意蘊,既表現在現實物質之上,又存在于民族精神之內,既是人們挖掘民族精髓的鑰匙,更是華夏文明走向世界的媒介和窗口。作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奇葩,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對現代設計有諸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深入挖掘其中的藝術元素和民族特質,融會貫通以形成具有時代精神的創意風格和設計理念,必將讓中國民族風格在世界多元化的設計潮流中彰顯出更為奪目的文化魅力。
2加強傳統文化符號的融入是設計基礎教學改革的重要途徑
基礎課程作為設計專業的方法論與認識觀,在整個設計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先導作用毋庸置疑,時代的進步和新媒介、新技法的不斷涌現拓寬了設計基礎的概念及內涵,促使傳統的設計基礎教育進一步的提升與更新。平面設計是藝術設計領域中的一個重要門類,其概念是不斷豐富和拓展的,受西方中心論的影響傳統的平面設計基礎教學被包豪斯的“三大構成”課程體系所主導,教學內容及形式長期缺少變化和更新,難免讓學生在學習之初就對設計產生了厭倦的情緒。換言之,傳統單一的平面設計基礎教學模式已無法適應現代平面設計不斷發展的需求,充實和和加強平面設計基礎教學體系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當務之急。另一方面,當前平面設計除了要有獨特創意之外,也有明顯的本土化發展趨勢,強調具有民族特征的表現方式,在對外對傳播信息的同時實現本土文化的廣泛傳播藝術大師韓美林先生有言,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一個民族若失去了自身的文化身份,便失去了其獨立存在的意義,平面設計教學承載著傳承文化,培養未來設計師的重任,應當注重學生傳統文化觀念和本土意識的培養,讓傳統文化符合這個元素貫穿于其基礎教學的始終。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包羅萬象,千姿百態,用最純真質樸的文化語言給后人提供了豐富的圖像資源,有待于挖掘、整理和利用。所謂“符號”,即人類認識事物的載體,作為信息記憶和存儲的工具,符號也是人類表達思想感情的媒介,如德國符號美學家卡西爾所言:“藝術設計可以被定義為一種符號語言”,每一個設計形象都可以被看作一個具有特定內涵的符號標識。按照當今平面設計發展的趨勢,如何將傳統文化符合與現代設計傳承融合顯得尤為重要,教學當中應該將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放在重要位置,大力培養他們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將傳統符號進行傳承、變化與重構,由此派生出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完美結合的平面設計風格。從傳統元素切入,運用現代設計教育理念,實現中國傳統圖式、文字、色彩及其造型與現代視覺傳達的有機整合。在平面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符號既有基礎訓練的強化,又有應用設計的延伸,具有廣泛的指導作用,鑒于此,平面設計基礎教學要力求從傳統符號中引申出平面設計領域中最普遍的現象和規律,引導學生從傳統中汲取更多營養,為設計基礎教育探尋新的可能。
3彰顯傳統文化特色,整合教學資源和內容
[摘要]本文通過分析了解傳統文化有助于準確而深刻地認識我們民族自身,認識我們當前現代廣告設計的形勢,如何能準確的抓住廣告設計元素,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創意設計風格。具備“中國”的創意設計元素,才能獲得民族認同感,才能被國人廣泛接受。
[關鍵詞]傳統文化廣告創意
透過中國傳統藝術的歷史延伸脈絡,我們可以看出,藝術本身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不斷地受到新的技術與意識觀念的沖擊而更新拓展,它的內涵與精神則是民族歷史長期積淀的結果,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也是民族形式的靈魂之所在。
一、中國傳統文化包括的元素
傳統文化元素是廣告創意的一大重要來源,包括圖形、文字、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詩詞歌賦等。中國傳統圖形是植根于中國民族性、地域性的傳統藝術淵源中的,他們與現代圖形的造型方式有著許多不同的地方。中國傳統圖形主要注重的是實形的完整性與裝飾性,關注形與形之間的呼應、禮讓和穿插關系,在組構時多遵循求整、求對稱均齊的骨式。比如浙江電視臺體育健康頻道的一個形象宣傳廣告,就運用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舞龍這一活動,并把場景安排在龍翔橋(杭州的一個著名景點),從而傳達體育健康頻道這樣一個目標追求:為百姓的體育事業助力,讓老百姓的“競技場,無處不在”!可以說,在這樣一個廣告中,“民間舞龍”這一元素的運用真正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效果,實在是一個別具匠心的創意。傳統文化元素是實現產品全球本土化戰略的途徑,任何民族的傳統文化都是在歷史進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都隨著歷史的演變而代代延續,都有其特定的內涵和占主導地位的基本精神。傳統文化包含著有形的物質文化,但更多的體現在無形的精神文化方面,體現在人們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心理特征、審美情趣、價值觀念上,內化、積淀、滲透于每一代社會成員的心理深處。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廣告設計中的運用
設計是一門綜合的學科,它的理念、目的以及風格深受其所處的國家文化的影響,并直接反映出了這個國家的文化積淀以及該國家主要民族的心理共性。在中國由于傳統文化的發展是一脈相承未曾間斷的,基礎性的主流的文化思想極大的影響了設計的價值內涵。民族文化存在的前提就是其獨特的個性,民族的然后才是世界的,中國設計要想健康發展,必須汲取中國文化的營養,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設計風格。中國傳統文化對現代廣告設計的影響越來越大,因為秉承和發展一切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創新的前提,而找出美學傳統的物化表現,將傳統的藝術精神注入到設計師的頭腦里并與現代意識相結合,其本身就是一種設計理念的創新。
1.傳統圖形的運用魅力
我國傳統圖形藝術發展到今天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其中象征吉祥的動物,如龍、鳳、馬、鳥等的描繪以及人物的塑造較多。圖形藝術不僅起源早,而且不斷得到發展,雖然時快時慢,但從未中斷,如商代青銅器上的饕餮圖形;春秋戰國時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漢代漆器上的鳳形、唐代的寶相花紋以及后來出現的金文形態等,它們在自己的發展和演變過程中既有一脈相承的脈絡,又有多姿多彩的風貌,它們以其多樣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這些圖形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而不斷的沉淀、延伸、衍變,不僅深刻的反映了圖形藝術形態所表現的審美意義和社會意義,也拓展和延伸了藝術創新思維的主體內涵,從而形成中國特有的傳統藝術體系。中國古代傳統圖形的造型方法,與現代設計有很多不同,它主要注重的是形的完整性和裝飾性,關注形與形之間的呼應禮讓和穿插關系,也講究虛實,傳統圖形元素衍生后,再運用到現代的廣告設計中,制作的圖形完善與否,并不單純表現在畫圖的技巧和對生產工藝熟悉的程度上,最主要的是要面向生活,使圖形來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將圖形的實用性和藝術的審美性融合在一起。
2.傳統書法的運用魅力
書法是實用性極強的藝術。它是一門點、線結合的藝術,點和線是書法形象構成的最基本的元素;而廣告設計同樣是由點、線乃至擴展到面相結合而構成的一門藝術,點和線同樣也是廣告設計構成中的最基本的語言單位。書法藝術以對比、均衡、節奏、韻律作為它的主要形式美法則,而一幅優秀的廣告設計作品也要做到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的和諧統一。傳統書法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形成了各種不同的個性與風格,中國書法旋律、形體、意境的美已越來越被現代設計家所采用,并賦予了現代設計的獨特的民族風格。書法以形寫意,舍形求神,無論在結構、章法、力量,還是在情緒上都與現代廣告設計息息相關。書法,作為抽象的造型藝術,它之所以給人們美的享受,就是因為客觀存在著的多種美的構成規律被創造者成功的運用,從而創造了實用目的同時具有的形式感的完美,給人以引發思想情意、生活興趣,從而獲得美的享受的依據。特別是在目前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商品競爭激烈,廣告設計已由宣傳商品發展到加強商品競爭力,要求商品有視覺沖擊力,傳達信息直接、明了、迅速。因此,設計日趨突出醒目,而文字變化突出在設計上,則處于非常重要的地位。文字書寫的優劣,直接影響到設計作品的整體效果,由于書法有著高度的抽象性和藝術價值,在設計中應用中國書法作元素,則更能顯示中國的民族風格和體現時代的精神風貌。另外,設計作品中若借助于書法藝術殊的黑白效果,更能體現其抽象、高雅的效果,因此,對書法這種抽象藝術的研究和應用也是民族化中的一個重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