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傳統文化特點

      傳統文化特點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統文化特點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傳統文化特點

      傳統文化特點范文第1篇

      [關鍵詞]傳統文化 宗教 吃教

      [中圖分類號]I20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3)11-0068-01

      魯迅在《準風月談·吃教》中寫到“中國自南北朝以來,凡有文人學士、道士和尚,大抵以‘無特操’為特色的。晉以來的名流,每一個人總有三種小玩意,一是《論語》和《孝經》,二是《老子》,三是《維摩詰經》……耶穌教傳入中國,教徒自以為信教,而教外的小百姓卻都叫他們是‘吃教’的。這兩個字,真是提出了教徒的‘精神’……”可以說極準確地把握住了中國傳統文化下人們對宗教的基本態度。

      一、中國古代宗教概貌

      中國古代宗教所包甚廣,從遠古時代的自然崇拜、圖騰崇拜,到夏、商、周三代的天地崇拜、祖先崇拜,進而衍變出來的對君師的崇拜,到漢魏以后廣為流傳的佛道二教,凡此均屬于中國古代宗教。

      中國古代文化從原始宗教產生,本土宗教道教形成,到外來宗教佛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先后傳入,一直沒有出現一種宗教統治全面意識的局面,即沒有形成所謂的“國教”,而是諸教并存,多神崇拜,互相吸收,彼此相通,及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異中有同,同中有異。在中國老百姓眼里,物物是神,處處有神,時時有神。

      二、儒釋道三教中的宗教態度

      中國的傳統文化向來以儒道文化為主流。儒道文化一陰一陽,對立互補。佛、道兩教在唐、宋以來與儒家思想合流以后,儒釋道三教互補,形成一套既影響作為文化精英的士大夫階層,又深入民間社會的觀念體系。

      (一)儒家文化的務實與冷靜

      儒家文化很少討論彼岸和來世,不系統論證一個人格化的神的存在問題,更沒有樹立一個主宰世界的人格化的神,也沒有此岸世界和彼岸世界的明顯對立觀念,具有明顯的重事實、重現實的取向。儒教的世俗性是顯而易見的。梁漱溟在明確提出中國文化是“幾乎沒有宗教的人生”[1],斷然否定了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儒學傳統是一種。儒家思想為中國社會構建起一個“家國同構,君父同倫”的和樂盈盈的大家庭,把一切的關注放到現世人生中。因此整個儒家,乃至我們中國的文化,不以信仰為重,而是以務實的人生經驗,甚至靠著悟性來冷靜地處理一些問題。

      (二)道教文化的宗教體驗

      道教是中國本土產生的宗教,其思想淵源來自中國本土文化,其最能看出中國文化的宗教態度。道教講求以生為樂、以長壽為大樂、以不死成仙為極樂。道教更注重人世間的歡樂。主張人通過“煉丹”就可以達到長生不老、得道成仙的目的。

      (三)佛教的中國化

      我們從佛教在中國文化下發生的轉化也能看出中國傳統文化下對待宗教的態度。高旭東認為佛教被中國現世的生命哲學和宗教變形朝著兩個方向發展。一個朝向上層,使佛學與老莊哲學結合起來,成為中國知識分子解脫痛苦的禪宗。一個朝向民間,使厭棄生命的佛教轉變為有利于生命的活身宗教、拜物宗教,其職能與道教相似。[2]筆者基本認同這一觀點,但對上層轉化為禪宗傾向于是儒釋道融合的結果。

      三、中國傳統文化中宗教態度的成因

      (一)經濟生產形態的影響

      中國文化產生和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地理環境,孕育了華夏民族以農耕經濟為主體的經濟生產形態。按照馬克思的社會結構理論,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在一定的自然社會歷史條件下,為了回應生存環境的挑戰,形成的穩定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因此,中華民族的宗教態度必與其所處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經濟生產形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中華文明是以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為本的農業文明。農耕文化是以春夏秋冬為勞作周期的,春種秋收是其基本的生產生活模式。秋收對傳統社會的人們來說意義重大,豐收了預示著第二年溫飽的生活,歉收的話預示著來年要忍饑挨餓。這種春種秋收的周期性造成了中國人講求現實利益的文化心態,因此其也以謀求對現實的生產和生存現狀有直接的救助為目的。

      (二)“軸心時代”的影響

      德國哲學家卡爾·雅斯貝爾斯在描述世界歷史時提出來一個著名的“軸心時代”理論。該理論認為,在經歷了史前和古代文明時代之后,公元前800-200年是人類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時期。因此,軸心時代“終極關懷的覺醒”和“超越的突破”是我們認知中國文化宗教的必經之路。

      中國文化在軸心時代雖然同樣經歷了一次思想的大繁榮,但是以儒家為代表的諸子百家并沒有像西方一樣因為意識到自身的有限而轉向超越的無限。中國文化的理性更多的是人文的、實踐的理性,是執著于人間世道的使用探求。所以中國在軸心時代的理性化是人文實踐的理性化,是一種人本化的轉向。[3]因此,中國人對待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超越精神與終極關懷,這就不難理解他們對待各種不同宗教寬容的態度以及輾轉于不同塵世的體系中。

      【參考文獻】

      [1]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6:244.

      傳統文化特點范文第2篇

      關鍵字:傳統建筑;裝飾;民俗文化

      中圖分類號:TU-86 文獻標識碼:A

      0.前言

      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和演變,中國的傳統建筑猶如一件件的藝術品佇立在那里,每一件都體現了當時的社會文化、倫理、民風民俗、以及人文觀念,每一件都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而建筑裝飾則是體現這些豐富內容的最好載體。我們在研究傳統建筑裝飾時,不能只是研究技術,更要它與社會倫理、思想觀念形態、歷史性、地域性、民俗文化等相結合進行研究。

      1.建筑裝飾與民俗文化的關系

      傳統的建筑裝飾是建筑的靈魂,不僅反映了社會的風貌,也影響了中華民族文明的進步,蘊含著極其深厚的民族內涵與豐富藝術表現力。民俗文化是一種以人為載體世代相傳的文化現象。而作為一種藝術文化,中國的傳統建筑裝飾自然與民俗文化密不可分、緊緊的連在一起。例如一些傳統的農舍,都會在在門戶上面雕刻精美的磚雕,每一件磚雕都是藝術品,而每一件的藝術品又都蘊含著中國豐富的民俗文化。

      除了上述的雕刻與擺飾外,建筑色彩也是建筑裝飾的一種,中國的傳統建筑物的色彩本身就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性與民俗性。就像傳統文化中的“五行”法則,它起源于很早的《尚書.洪范》,書中提到,所謂“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但是隨著歷史的發展,人們賦予了五行許多的內涵,如五臟:肝、脾、腎、肺、心;五味:酸、甜、苦、辣、咸;五音:商、角、羽、徽、宮;五方:東、南、西、北、中等等,來對應原先的金、木、水、火、土元素。而元素間的相生相克關系的說法也隨之出現,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以及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等,于是,“五行”便也漸漸的被融到了傳統的建筑裝飾之中。就像傳統建筑物中的黑瓦就是根據五行的說法來的,在人們觀念里,黑色代表水元素,水克火,所以建筑物砌黑瓦是為建筑安全著想,為了克火。

      2.象征手法在建筑裝飾中的體現

      在中國的傳統建筑裝飾中,象征的手法體現的最為明顯和廣泛。例如用龍象征帝王,獅子象征力量等。在皇宮貴族的建筑中,龍最為常見,因為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龍是神獸,是天下的王,是帝王的象征。而在民宅的建筑中,獅子則最為常見,這是由于獅子外表兇猛,是威武、力量的象征,人們便將它放在門口用來驅邪鎮宅。除了以上提到的動物外,植物在中國傳統的建筑裝飾中也很常見。例如蓮荷,正所謂“出淤泥而不染”,所以用來象征人品高潔;再如牡丹,象征雍容華貴、高貴富麗等。另外,人們有時候也將多種植物組合在一起,或者植物和動物組在一起用到建筑中,共同起到美好的象征。例如,松與仙鶴都象征著長壽,于是將這兩個形象組合在一起,組成“松鶴長壽”,寓意延年長壽、永生不死、。再如,牡丹象征高貴,桃象征長壽,而兩者的形象組合到一起則象征著“高貴長壽”。

      除了以形象來進行象征外,建筑裝飾也采用諧音來象征。例如,獅與“事”,我們常常見到建筑裝飾中有兩只獅子,這象征著“事事如意”。再如,魚與“余”,魚含有多余之意,于是人們將魚裝飾于建筑中以象征多福、多祿、多壽。另外,魚多子,人們還常常用魚來象征子孫滿堂。還有,公雞的諧音為“功”與“吉”,若在石頭上立公雞則寓意著“寶上大吉”,如果供給和牡丹放到一起裝飾,則是代表著“功名富貴”。

      3.民俗文化在建筑部件裝飾中的體現

      中國的傳統建筑對每個部件都有這精確的要求,以至于每個部位的裝飾都十分講究,例如屋頂、門窗、鋪地等部位,無一不體現著豐富的民族文化特征。就屋頂來說,在屋脊及其兩端一般都會裝飾兩只走獸,不同的走獸體現著不同的民俗文化。用龍的形象是為了防火,因為龍可以吐水,以水克火。此外有的屋脊上則會裝飾一個瓶,上面再放三把戟,預示著“平升三級”,瓶子一般是寶瓶或者葫蘆。除了這些,屋頂有時還用泥塑、角獸、或者歷史人物裝飾。

      中國的傳統建筑對于門窗的裝飾同樣是十分講究的。例如門窗上的格心欞花圖案,就是各有各的象征意義,有的象征太陽、月亮等自然物體,有的則寓意吉祥,甚至有的則象征著整個天體。此外,中國傳統建筑中對門戶的裝飾也是相當的有趣,用“門當”、“戶對”來形容傳統建筑門的裝飾再合適不過了。所謂“門當”就是指大宅門前的石鼓,鼓似雷霆,民俗認為它能鎮宅。而所謂“戶對”則是指門楣上專雕或者木雕的圓形短柱,其一般取雙數,為“二”或者“四”,所以名曰“戶對”。一般“門當”、“戶對”是共同存在的,所以人們常常放在一起稱呼,又因為一般只有大宅門前才會有,所以慢慢的門當戶對便成了門第身份的標志,并隨著文化的發展成為了男女婚配中門戶相當的俗語。

      傳統建筑中,鋪地的裝飾多以圖形分,分為冰裂地、圖案花紋地、石板地、以及亂石地等等。下面就以冰裂地為例來進行介紹,其上面的冰裂花紋不僅有視覺上的美感,還有極其深刻的寓意。它的幾何花紋可以讓人感受到不求名利、不被世俗束縛的古代士大夫情懷,而上面的點綴圖案則點綴出某種形象,例如花卉、或者故事情節等,十分的精美。此外,還有的地面用彩色石拼出“萬”、“壽”等圖形,或者山水、樹木、彩蝶等自然景象、或者鋪出人物來還原歷史故事等。

      4.結束語

      中國傳統建筑裝飾藝術是民俗文化的一個具體的表現方式,它不僅直觀的表達了民間文化的內涵,還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民俗文化的內容極其廣泛,建筑裝飾作為它的載體,將它的精髓和概要都表現出來了。所以,作為中華兒女,我們要重視對傳統建筑裝飾的保護,保留住民族特色文化,為民族設計的興起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余繼平.涪陵陳氏莊園建筑裝飾藝術的文化意蘊[J].中國名城,2011,(5):29-33.

      傳統文化特點范文第3篇

      關鍵詞:音樂藝術;俄羅斯;音樂文化教育;優秀傳統;文化特征;藝術教育;文化交流

      中圖分類號:G40-03 文獻標識碼:A

      Traditional Traits of Russian Classical Music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usic Culture Communi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Russia

      GUO Meng

      中俄關系幾個世紀以來在持續發展著,尤其是新世紀以來的發展,開創了兩國關系的新紀元。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化和對外交流的進一步擴大,異質文化精華的借鑒吸收,已經成為我們現代化發展的必經環節。正如《望周刊》所說,中國人有著“永遠的俄羅斯情結”①,正所謂“情動俄羅斯”。俄羅斯文化年的開展,為我們認識、學習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提供了機會和條件。而本次首屆中俄音樂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的圓滿召開,對深入開展中俄音樂文化交流學術研究,促進中俄音樂交流發展,以及增進彼此合作創造了良好契機。

      俄羅斯作為具有悠久歷史和文明傳統的大國,在世界文明歷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外國包括俄羅斯的文化傳統,吸收人類優秀文化精華,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直接目標。尤其是深入了解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的發展過程,借以進一步與國際接軌,吸取其異國優秀文明傳統,為我國音樂文化教育發展服務。也更希望借此對我國的現代音樂藝術文化教育得以借鑒,直接為我們當代的藝術教育建設服務。

      一、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及其特色

      作為一個充滿音樂氣息的國度,俄羅斯已經形成了全民愛好音樂的氛圍,這種全民愛好音樂的特點,源于它有著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熏陶的優秀傳統。而且,21世紀的俄羅斯經過了諸多社會劇變之后,其偉大的古典音樂不但沒有消失,反而得到了更大的振興,此間的原因,如同俄羅斯格涅辛音樂學院碩士生呂冬所說:“對古典音樂的熱愛已經深深地嵌在每個俄羅斯人的靈魂里。”②簡要概括俄羅斯古典音樂藝術教育的特色,至少有下面幾點。

      (一)從小培養,音樂藝術教育深入家庭

      俄羅斯家庭普遍重視兒童藝術興趣與愛好的培養,并不失時機地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讓兒童從小就受到藝術的熏陶。俄羅斯人最喜歡去的地方是戲劇院,常常是父母帶著孩子,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到劇院去。觀看演出時,每個人都很投入,時常報以熱烈的掌聲,演出結束時孩子們紛紛向自己喜歡的演員獻花。音樂廳和藝術展覽館也是父母經常帶孩子光顧的地方。孩子們從小就聆聽許多世界著名的交響樂曲,感受到許多藝術作品的魅力。父母對孩子的這種通往藝術殿堂的引導和熏陶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孩子們的藝術修養。

      游覽藝術博物館,是俄羅斯人的嗜好之一。在博物館的藝術品前,年輕父母對孩子耐心指點、講解。在周末和節假日,父母常常帶孩子去公園、郊外,感受大自然的美,在大自然中放歌、作畫、讀書、凝思。這有助于把對周圍世界的美的觀察和感受,作為理解和體驗現實生活的快樂、生活美的主要源泉之一,把大自然的美作為進行情感教育、審美教育的一種手段。正如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我們坐在大陵墓上,四周響起各種鳥兒和諧的大合唱,空氣中飄蕩著青草的芳香。我們沉默不語,不必給孩子們講很多,也不必用敘述填滿他們的腦袋……”“讓孩子們從兒童時代起就喜歡聽百花怒放的花園里和蕎麥花盛開的田野上那悠揚的樂曲,欣賞春暖草地上和秋風細雨里那悅耳的旋律。”③這種從小給后代以藝術熏陶的做法,無疑為音樂國度的文明繼承和發展,提供了綿延不斷的藝術張力源泉。

      (二)開設各級各類音樂學校,大力普及古典音樂藝術

      據《國外學校和教育》④介紹,俄羅斯有許許多多的七年制兒童音樂學校,學生一邊在普通學校學習,一邊在兒童音樂學校學習。優秀的畢業生可以通過入學考試進入音樂學院。另外,還有大約1000所兒童歌詠學校。這些學校招收4至6歲的孩子,學制6至9年。除合唱外,可學習樂理基礎知識和演奏樂器。俄羅斯有好幾座兒童音樂劇院。俄羅斯的學校基礎音樂藝術教育,分為強制性公共音樂教育、補充性公共音樂教育和音樂夜校等。音樂課在普通學校中是必修課,一般每周1課時。這類音樂教育是免費的,而且是必須接受的。傳統音樂課的內容以音樂知識,音樂欣賞和合唱為主。教師授課時有較多的示范演奏和演唱。音樂課有統一規定的教學內容,使用我們國內較熟悉的卡巴列夫斯基的教學大綱。補充性公共音樂教育亦即上面所說的專門的兒童歌詠學校,七年制。音樂夜校也是免費的,包括音樂俱樂部、音樂小組等。音樂教育的多種形式,為俄羅斯古典音樂的普及,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俄羅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特點主要是:強制性公共音樂教育時間的延長,為九年。同時允許強制性音樂教育教學大綱的多樣化。目前俄羅斯政府指定可供選擇的教學大綱已經有5套⑤,每所學校可以從中任選一套。此外,音樂教育的實踐活動非常豐富。中小學生經常利用業余時間排練舉辦音樂會,他們甚至可以演芭蕾舞劇、歌劇、交響樂、大合唱等一些難度較大的藝術節目。許多地方每年為少年兒童舉辦“音樂之春”、“音樂團”等活動,充分調動孩子們的積極性。社會各界也都大力支持學校音樂教育活動。有很多作曲家、出版社每年還為兒童出版多種音樂作品集,介紹音樂知識、傳播音樂文化,培養孩子們的音樂欣賞趣味,讓他們在美妙的音樂聲中快樂而健康地成長。顯然,俄羅斯古典音樂之歷久不衰,自有所本。大力普及古典音樂藝術的結果,直接提升了俄羅斯民族的音樂文化素質。

      (三) 政府大力扶持

      即使是在經濟轉型、局勢動蕩時期,俄羅斯政府對古典音樂藝術教育也沒有停止。如1999年7月,俄羅斯普通和職業教育部(2003年俄羅斯政府組織改造后已不存在)就專門頒布了《藝術教育大綱》,鼓勵各種形式的音樂教育活動,強調加強全民音樂教育。政府的鼓勵、支持和投資,使得音樂藝術教育成為全俄羅斯的小學和初中聯邦課程、民族地方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俄羅斯小學和初中的藝術教育包括繪畫、音樂、世界藝術和文化。又如俄羅斯政府給出了學校音樂藝術教育的最低限度要求,具體是:學生不僅要掌握音樂、繪畫和表演技巧,而且更重要的是還要形成對俄羅斯和整個人類藝術和文化價值的認同以及正確的價值觀念。從《大綱》中可以看出,俄羅斯中小學藝術教育注重對學生藝術理論和藝術修養的整體培養。俄羅斯的高等教育,更是重視古典音樂藝術教育,俄羅斯不僅專業藝術院校眾多,且有很多綜合類大學也設有藝術系。這些院校多年來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藝術家。如果說高等學府是俄羅斯音樂教育金字塔的塔尖,那么各地音樂學院、藝術中學、小學就構成了堅固而又龐大的塔身。正所謂“為學要如金字塔,又能博大又能高”。再如,俄羅斯政府放開政策,鼓勵支持各種音樂藝術教育活動齊頭并進。除了強制性音樂教育之外,還開設有專門音樂學校和音樂夜校,這些都是政府出錢,學生免費接受教育的。正是政府的大力扶持,使得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蒸蒸日上,為民族的音樂藝術發展,添加了強大的行政力量。有人統計說,按人口比例來計算,俄羅斯青少年中學習音樂的人數在世界范圍內都是名列前茅的⑥。

      (四)豐富音樂藝術教育的內容

      俄羅斯藝術教育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不管是家庭教育,抑或是學校教育、社會宣傳,都強調教材容量的飽滿和古典音樂教育內容的豐富。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的教材內容突現下述幾個特點。

      一是大量的古典音樂藝術內容被編進教材。在各級各類學校和藝術學院的教材中,都有著大量的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的豐富內容。例如從格林卡奠定了俄羅斯民族樂派的基礎以后⑦的音樂藝術成就,都被編進教材。許多優秀的作家作品都成為音樂藝術教材的首選。如格林卡的《為沙皇獻身》⑧《魯斯蘭與柳德來拉》等,達爾戈梅斯基(Alexander Dargomyzhsky,1813―1869)的《水仙女》和《石客》等,此外還有五人團⑨、柴可夫斯基(Pyotr Tchaikovsky,1840―1893)、拉赫瑪尼諾夫(Sergey Rakhmaninov,1873―1943)和斯克里亞賓(Alexander Skryabin,1872―1915)等。教材中,柴可夫斯基承襲的歐陸浪漫樂風,葛令卡作品的俄羅斯的民族性活化,巴拉基列夫、庫伊、鮑羅定、穆梭斯基與林姆斯基•高沙可夫等的國民樂派,以及史克里亞賓的不尋常的音色探索,史特拉汶斯基頻掀波瀾的經典作品,悉數被編進教材。這些豐富的內容,展現了俄羅斯古典音樂的豐富與繁盛,成為俄羅斯青少年藝術追求的典范。

      二是教材將世界上古今一切經典性的文化藝術遺產融入課堂教學,使之成為學生成長的文化養分。如世界文化藝術的基本風格和潮流、古俄羅斯音樂藝術、古代和中古文化藝術的特點、文藝復興時期藝術的人文主義、17至19世紀上半葉歐洲藝術中的古典主義、17至18世紀西歐的啟蒙思想及其在藝術中的反映、19世紀文化藝術中的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19至20世紀俄羅斯的藝術生活、20世紀文化發展的基本趨勢、20世紀末藝術的新形式和新體裁等等,都成為俄羅斯中小學藝術教材和課程的設置內容。

      三是教材主要強調古典音樂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包括民歌、民間舞蹈、民間節奏等,選擇表現民族特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高雅的藝術特色。俄羅斯主要音樂家的作品有的深沉宏偉,有的敏感細膩,無不深刻地反映了作曲家們處在劇烈變革時代熱烈而又豐富的心路歷程。如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第六交響樂《悲愴》,拉赫馬尼諾夫的鋼琴協奏曲、聲樂套曲,普羅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維奇的交響樂、弦樂四重奏等,從誕生之日起就受到了俄羅斯乃至全世界聽眾的廣泛歡迎,時至今日依然是各大歌劇院、音樂廳里經久不衰的保留曲目。這些具有代表俄羅斯先進文化的作品,都為俄羅斯音樂藝術教材所極力推崇。

      (五)繼承傳統,致力創新

      俄羅斯政府和藝術界人士專注于古典音樂的教育和發展,并致力于不斷地創新,使得俄羅斯古典音樂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放射出了更加璀璨的光芒。多年來,繼承了俄羅斯音樂文化優良傳統的古典音樂高雅藝術,伴隨著具有音樂天才和前衛思想的新生代的加入,正沿著世界藝術的發展軌道前進。俄羅斯音樂教育創新的成果突出表現在融合與推陳出新上。其直接的成果是出現了許多新的劇團劇院,在莫斯科,由葉夫蓋尼•卡拉伯夫主倡的新歌劇院和德米特里•別爾特曼領導的蓋利公歌劇院就很有代表性。同時還產生了包括把交響樂、爵士樂、歌劇與音樂劇合為一體的新風格流派。

      音樂藝術范圍逐漸擴大,高雅音樂正在探索一條現代化的道路。比如歌劇中的表演成分越來越多,導演有時會忽略音樂和歌唱的表現之間的差異,力圖使演出更具現代感。又如引起觀眾極大興趣的國家模范交響樂團與“蝎子組合”的聯合演出,也是在尋求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結合點。概括起來,俄羅斯古典音樂教育的繼承創新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人文性與經典性的結合。俄羅斯人不是把藝術視為單純的消遣娛樂或單純的技藝,而是把它視為人類文化的積淀和人類想象力與創造力的結晶,這樣的理念具有極高的人文價值。當前,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在課程設置上將具有藝術史意義的藝術作品和其他相關的學科知識,作為藝術教育和教學的核心內容。如多少世紀以來俄羅斯各民族的文化遺產、藝術發展的聯系和價值、俄羅斯各民族的文化對世界藝術和文化的貢獻,等等。我們認為,人文性和經典性的結合,就是一種創新。

      強調體驗和實踐創造。俄羅斯古典音樂藝術課程在大量充滿情趣的個人或集體的創作、表演、欣賞、交流、評價等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和信息,使學生盡情地、自由地參與多種藝術活動,體驗藝術學習的快樂和滿足,獲得身心的和諧發展。通過這些具體的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的創造,音樂藝術課程涉及的各種創意、設計、制作、表達、交流以及多視角的連接和轉換,為學生提供了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和發揮其藝術潛能的機會,賦予他們表現自我和發揮想象力的空間。例如,每個學期,學校、文化宣傳部門都要開辦節日演出、周末舞會、專題調演等活動,這些都是學生表現自己發展自己,進行音樂藝術實踐的極好機會。正是家庭、學校和社會都在大力強調音樂藝術教育的體驗和創造,才使得俄羅斯古典音樂藝術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這種藝術張力是永恒的。有人說,在柴可夫斯基、拉赫瑪尼諾夫之后,俄羅斯的音樂沒有靜止,沒有凝固,沒有被所謂的“現代藝術只能屈從淺薄的市場化”理論所嚇倒。“俄羅斯的流行古典音樂讓人相信,一個血液里流淌著音符的民族,有的是樂觀放達的個性,異彩紛呈的生活。”⑩這除了源于俄羅斯民族對音樂的偏好和根深蒂固的藝術情結之外,俄羅斯古典音樂本身的永恒魅力和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的執著,應該是首要的原因。

      二、對俄羅斯古典音樂文化教育優秀傳統特色的思考

      如果說俄羅斯的古典音樂,以其博大精深和豐富繁盛充實著文明世界,在國際上產生重大的影響,那么,俄羅斯悠久的音樂藝術教育傳統所熏染的國民音樂文化意識、高雅的藝術追求,成為世界各國有鳳來儀的藝術旗幟,那就顯得非常自然了。提高文化藝術素質是舉世公認的美化心靈的重要手段。作為一種熱烈的社會現象,俄羅斯古典音樂的教育普及,給我們以深刻的啟示,俄羅斯在這方面的優良傳統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鑒。

      近年來,美育被列為教育方針的內容之一,音樂教育事業獲得迅速發展,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隨著國際音樂教育交流活動的日益增多,國外一些可供借鑒的音樂教育思想和教學體系被系統介紹和引進;教學手段正逐步得到改善和提高,這一切都為我國音樂教育的繼續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綜上所述,我們可否探討和歸納俄羅斯音樂藝術教育的特色并予以思考。

      (一)讓音樂藝術教育深入人心,感受和體會被良好古典音樂文化教育熏陶的優秀傳統。

      在俄羅斯,音樂課全稱是俄羅斯音樂文化。通過教材讓學生認識俄羅斯民族民間文化和世界音樂文化、現代和古典音樂經典之作,衡量文化與歷史之間的關系及其獨特的個性。俄羅斯家庭普遍重視兒童藝術興趣與愛好的培養,并不失時機地培養兒童的藝術感受力和鑒賞力,讓兒童從小就受到藝術的熏陶。

      (二)豐富的音樂文化教育內容 ,成為了俄羅斯青少年藝術追求的典范。

      大量的古典音樂、民族音樂、民族舞蹈等豐富的音樂文化內容被編進教材并成為廣大青少年的必修課,將世界上古今一切經典性的文化藝術遺產融入課堂教學,使之成為學生成長的文化養分,強調古典音樂反映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特色,透過音樂反映人類倫理道德。通過對現代藝術的學習,了解自己民族音樂文化,知道二者之間是相互的。這些具有代表先進文化的作品,都為俄羅斯音樂藝術教材所極力推崇。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音樂教育不是培養音樂家,首先是培養人。”卡巴列夫斯基自己也說:“藝術課程與技術課程的原則區別,就是在于任何一個真正的藝術作品都要有道德因素和美的因素。”我們可以把這個觀點作為理解這一問題的一把鑰匙,通過這些,發展學生的思維,拓寬了視野,活的良好感知,使他們感受到音樂、文學、造型、藝術及人類文明歷史之間的相互聯系,尤其是感受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將此作為一種藝術、一種修養、而不是餐桌上淖裊希不是消遣而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讓學生學習這些音樂知識后,能夠積極投入到美好的生活中,更多的參加音樂活動。通過音樂本身的規律和特點來教育,音樂教育是關系整個人類社會的文化事業,如果把社會音樂文化看成是大環境,那么學校音樂則可以認為是小環境。大小環境是相輔相成、彼此影響的。從每一堂課和每個教學環境的營造到相關教育制度的制定,再到整個社會的音樂市場機制的建立,有利于形成高水平的音樂市場與高素質的觀眾相互需要的環境,正是這種環境成就了音樂教育繁榮和普及的土壤。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認為:“音樂文化是培養道德文明的重要條件之一,美妙的音樂、旋律和音響是人們道德和智慧培養的重要手段。是人們形成美好心靈和純潔精神的來源。”

      ① 《中國人永遠的俄羅斯情結》,《望東方周刊》, 2006年1月11日。

      ② 呂冬《俄羅斯古典音樂嵌入靈魂》,《人民日報》,2006年6月28日。

      ③ 李范《蘇霍姆林斯基論美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2頁。

      ④ 《網絡電子讀物》,。

      ⑥ 同②。

      ⑦ 格林卡(Mikhail Glinka,1804-1857),為國民樂派的奠基者。確立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發展方向,開啟了俄羅斯民族音樂的新時代,被尊稱為“俄羅斯音樂之父”。

      ⑧ 《為沙皇獻身》又名《伊萬•蘇薩寧》,描寫一位普通老農為國捐軀的故事,音樂采用了民間音樂的素材,曾被譏諷為“馬車夫的音樂”,然而最終還是被承認為第一部俄羅斯歌劇。

      ⑨ 五人團(又稱“強力集團”)是20世紀60、70年代俄羅斯出現的一個作曲家小組,由俄國音樂評論家斯塔索夫在報刊文章中的稱謂而得名。詳見《西方音樂簡史》,省略/pdf/12/ts012100.pdf。

      ⑩ 吳昊《俄羅斯音樂交響曲》,《人物》,2006年版,第4頁。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育發展中心.從俄羅斯新一代音樂教材看俄羅斯音樂文化教育[J].2009.8.31.

      [2]李范.蘇霍姆林斯基論美育[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洛秦.世界音樂人文敘事[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5.

      [4]周薇.西方鋼琴藝術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12.

      傳統文化特點范文第4篇

      關鍵詞:文化符號;視覺傳達;設計;運用

      在我國傳統的社會中,傳統文化符號針對視覺傳達設計工作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其中起到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視覺傳達設計工作歸根結底還是需要社會大眾給予一定的認可,這樣才能夠在根本上促進視覺設計工作的發展和進步。而把我國傳統文化符號應用到視覺傳達的設計過程之中,能夠有效滿足社會人群對于審美的需求,同時也能夠滿足精神方面的需求。所以在視覺傳達設計的整體工作之中,還需要相關的工作人員善于挖掘,深入的分析我國傳統的文化符號,以此把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更好的使用到視覺設計工作之中,以此推動這一設計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一、視覺傳達設計工作概述

      (一)視覺傳達設計的含義

      在1960年期間,日本東京地區,開展和舉辦了受到世界關注的設計工作大會,很多國家的代表人物都參加了這場會議。在當時的大會過程中,其所包含的內容就有海報和雜志等內容的宣傳設計。在時展的過程中,視覺傳達設計工作更是逐漸被人們多認可和關注,其中所包含的內容也逐漸變得豐富,不僅僅包括海報和雜志的內容,還包括對于多媒體的設計和展示。在這樣的階段上,視覺傳達設計工作的理念才被正式的提出,這也是一種通過圖形和文字等視覺內容進行信息的傳遞,以此更好的表現平面的藝術。所以這一設計工作也具有專業的學科性,而符號學、美學等內容也逐漸成為了這一工作的基礎要求。

      (二)視覺傳達設計的特點

      隨著我國社會發展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高,人們視覺審美也得到了良好的改善,設計的本身就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內容,能夠為人們的生活和發展起到推動作用。同時視覺傳達也能夠通過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不斷的進行更新。在近年來,隨著我國互聯網科學技術在社會上的普及,信息的傳播方式也逐漸變得多樣化,所以這一設計工作也逐漸得到了發展。視覺傳達這一設計工作主要有兩個特點:首先就是有經濟型特點,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和商業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設計師根據客戶的要求而進行創作。其二具有美觀性的特點,即最大程度上滿足人們對美的追求,對美的向往。

      二、我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概述

      (一)傳統文化符號的概念

      傳統文化符號是指經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淀保留下來,一般是指具有傳統文化的象征性的圖片、文字和繪畫等。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傳統文化不同,所以造就出格式各樣的傳統文化符號。傳統文化符號能夠反映出一個地區或國家的精神面貌,同時能折射出其民族特性。

      (二)我國傳統文化符號的構成

      在世界長久的發展歷史過程之中,我國一直屬于文明的古城,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以及朝代,都有著不同的文化符號特點,這也是歷史文化最佳的展現方式。由于我國有5000年的文化文明,在其中養成了自己的民族特性,有著屬于自身的民族特點和審美需求。我國傳統的文化符號構成主要是由漢字、繪畫作品、人物等。這些符號都有著很強的代表性,并且其內容非常具有內涵。

      三、我國傳統文化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影響

      視覺傳達設計工作,這一概念最早出現在西方發達國家,傳入我國的時間相對比較晚,但是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階段中,雖然沒有針對視覺傳達設計進行明確的提出,但是卻一直在進行這一工作,僅僅是沒有系統的提出這一概念和理論內容。我國很多傳統文化符號,在圖像化的過程之中,其本身就是一種視覺上的傳達過程,這一點也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展現出鮮明的民族特點,使其擁有明顯的民族特點。同時在這一工作中,設計人員能夠把我國的傳統文化穿入視覺設計中,還需要把設計的內容作為主要的作品,與西方的作品完全的結合,以此更好的彰顯出中國特點,表現出中國的文化魅力。

      四、傳統文化符號應用于視覺傳達設計

      (一)應用傳統文化符號,符合我國群眾審美

      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傳統符號不斷的深入其中,有很多外國的文化也涌入到其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也受到了外來文化的影響,特別是針對一些青少年來說,對于外來的文化更是非常癡迷。一些視覺傳達的設計師,在進行視覺傳達設計的過程中,其或多或少的都受到了外國風格的影響,所以我國很多居民也呈現出視覺和審美疲勞。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把傳統的文化思想中所獲取的審美理念,更好的應用到我國的產品設計之中,設計師就可以采取中國傳統的文化,除去包裝比較復雜的元素,利用最為簡單的方式,把包裝的內容進行重新的組合,以此抓住現代人自然的心理特點。

      (二)應用傳統文化符號,傳承我國傳統文化

      在我國傳統的文化之中,文化符號自身也就包括這:文字、圖案、宗教內容等。這些文化符號在被創造的過程中,都有著比較特殊的含義,為了能夠更好的傳承這些文化符號和內容,還需要在創作的過程中,能夠對傳統的文化內容加以運用。特別是在產品的視覺設計傳遞過程中,一些文化的出現,也會引發文化區域,激發人們購買的欲望。同時在我國傳統文化符號之中,各種產品的形式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因此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也需要面向社會信息文化的輸出,讓這一設計工作更加富有深度,進而更好的繼承我國的傳統文化內容。

      (三)視覺傳達設計中傳統吉祥圖案的使用

      傳統吉祥的圖案中,人們對于平安和幸福都有著強烈的向往,所以在圖騰中也體現出了對于圖騰內容的崇拜。同時在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之中,傳統的文化符號中吉祥的花紋樣式也深入人們的生活之中。所以很多設計師也需要在設計的作品中,充分的和傳統的文化,以及吉祥的圖案相結合,以此更好促進視覺傳達設計工作的發展和進步。

      (四)視覺傳達設計中傳統水墨畫元素的使用

      我國的傳統水墨畫中,有著墨分五色的說法,主要就是水、墨兩種形式,也是這兩種形式所形成的墨色的變化,這也可以說水墨有著非常充足的民族特點。因此水墨在傳統文化之中意境的表達也有著不可代替的作用和效果。所以在現階段也形成了非常重要的文化符號,給視覺設計工作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啟示。但是在傳統文化和視覺設計結合的過程中,還需要具有視覺的接受人員,利用傳統水墨畫的色彩,以此進行合理的交匯融合,以此帶給人們強烈的沖擊。

      五、傳統文化符合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價值與策略

      (一)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在傳統文化符號的不斷運用于其他領域的過程中,給一些行業帶來了啟迪和發展,同時也在不斷的完善自身價值。傳統文化符號,是傳統文化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載體,也是形象化的藝術形態內容,更是民間文化和人們生活形態的主要體現。因此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和傳統文化的結合,只有和人們的生活狀態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更好的打動觀眾,才能得到更加有效的藝術傳達效果。在提升設計作品視覺表現力的過程中,也需要為這一設計工作找到最新的開展方向,為視覺設計的進一步發展,找到廣闊的前景。

      (二)傳統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應用策略

      傳統的文化符號在視覺傳達設計過程中,還需要遵循良好的策略,這樣才能夠保證二者在融合的過程中,能夠體現出具有魅力的視覺傳達設計主題內容,提高作品設計的視覺表現能力。近年來,在傳統符號的使用過程中,還需要完全符合人們的審美需求,這也是視覺設計工作發展中的必經之路。同時在傳統的文化符號之中,視覺表現設計工作中既然需要使用到東方的蘊意,還需要符合現代設計的特點,保證傳統和現代相結合,以此更好的促進視覺公設計工作的發展。

      結論:

      根據以上探討和分析得出的結果能夠看出,在現代的室內設計工作之中,具有中國韻味的設計工作,能夠讓室內的裝飾擁有良好的改善和發展,同時也表示著內部室內裝修工作也不能夠僅僅停留在表面的裝飾內容上,還需要充分的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并且把室內設計工作也體現出其傳統的內涵。在整個設計工作的過程中,我國傳統的裝飾元素,還需要使用其自身存在的理性,針對其內容進行吸取和傳承,并且需要把傳統的文化和現代的內容相結合,保證其形態和含義能夠進行延續,只有這樣才能夠滿足現代人對于審美工作的需求,所以在視覺傳達設計工作之中,傳統的文化符號在其中能夠體現出其整體的價值,以此打造出符合我國社會發展需求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時尚氣息的空間。

      參考文獻:

      [1]董永芳.傳統與現代的融合———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現代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運用[J].知識文庫,2016,(19):10-11.

      [2]陳勤學,陶衛麗.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學中人文價值的創新與實踐———以傳統節慶文化符號為例[J].中國包裝工業,2014,(18):103-104.

      傳統文化特點范文第5篇

      關鍵詞:現代室內設計 中國傳統文化 關系 思路 應用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歷史,具備了深深的歷史濃情與民族特色,它經過數千年的演化具有更加獨特的歷史感。現今,越來越多的國外的設計大師都開始關注中國的文化,努力的把中國文化有機的融入其設計風格中去,開展現代室內設計的新篇章,中國傳統文化的融入,不僅加大了現代室內設計中設計的意蘊,還有助于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那么,如何將這些具有中國傳統特色的文化有機的溶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去,就成為了中國現代室內設計首要要解決的問題。

      一、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室內設計的關系

      中國的傳統文化凝聚了中華名族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進程,其意義之深遠,智慧之廣大是一般國家所不能比肩的。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地域性與民族氣息,正是目前現代室內設計所欠缺的。

      (一)中國文化的特點

      對于中國傳統文化來講,它的特點具有很強的社會代表性,其特點有以下幾點:

      1. 從中國的歷史中我們不難看出,中國傳統文化更多的是一種精神層面的需求。中國這五千年以來,雖說是以農業生產為主,但其與西方國家同期相比,中國在其精神文明方面的建樹明顯高于同期的西方國家。所以,在中國,更加的適合現代室內設計的發展。

      2.中國的傳統文化思維方式更加適合現今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國的傳統文化思維主要是以實踐為主,輕分析重綜合。中國是一個講究綜合素質的國度,特別是物質文明世界在向精神文明過渡發展的過程,更是受到了人們群眾的廣泛關注。在整體的思想精神認識上,中國式的思維方式與傳統文化更加適合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再加上中國式的思維還講究的陰陽融合之道,相信萬物的變化均離不開陰陽的變化,所以,中國式的思維能為現代室內設計行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施展舞臺。

      (二)現代室內設計的特點

      由于現代生活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使得人們越來越注重生活的質量,室內作為一個人主要生活的空間保證,其設計安全性就成為了大家關注的焦點。現代室內設計的具有特點如下:

      1.現代屋內設計與人們的身心是密不可分的。由于室內設計關系到人們的身心健康,所以室內環境的好與壞,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質量。室內光線影響著人們的眼睛,濕度、溫度、環境質量關系著人們的身心健康,以及室內設計的顏色、圖案、質感都是在潛意識的影響人們的心理。所以說現代室內設計是與人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

      2.現代屋內設計集中了生活中的所有美學。室內設計體現了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美學,如建筑、繪畫、擺設、插花等等多方面的美學都是與之分不開關系的。室內設計的設計手段和語匯不僅體現于空間界面的形體美、也體現于裝飾工藝美。作為集合這些多種元素設計的綜合場所,室內空間擺設很顯然早已成為了表現這些元素藝術性的一個有效平臺。近年來室內設計中軟裝飾設計的興起便是一個很好的說明。

      3.室內設計變化更新快,技術手段新。對于室內設計來說,其具有著更強的靈活變化性,它對所有的建筑更新都要迅速的多。室內設計的風格也是百花齊放,種類繁多,在設計技術方面要求也很高。現代室內設計的思維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做室內設計時可以適當的采取動態設計,可以有效的預見可能性的生活方式變化而引起的室內空間設計變化,因此要求界面構造、選材及施工等都要適時更新。

      4.現代屋內設計具有先進的科技含量。由于現代室內設計具有更加開放的設計原則與模式,所有在設計室內時,就需要更高的科技含量。現今的室內設計往往需要利用最先進的網絡電腦軟件,與利用市場上新先進的材料綜合利用才能完成設計,所以其具有更高的科技含量值。

      5. 現代屋內設計具有獨特的設計個性。對于現代室內設計來說,由于其涉獵的方面較多,使得它的設計具有相當的綜合性質,但就其室內設計的作品還是具有著單一性,所以現代的室內設計能夠比較全面的體現出當代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從屋內的設計就能夠看出房主的審美情趣與其對待生活的態度。再加上由于現代設計技術手段的多樣化,使得現代室內設計的元素更加豐滿,具有更高的藝術水平。擁有這種現狀的現代室內設計使其的發展更加具有空間性。

      (三)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室內設計的關系

      從上述的討論中,我們不難看出,現代室內設計的特點與中國傳統文化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正好與現代室內設計的特點不謀而合――中國文化主要講究的是文化歸屬與精神層面的結合,它的這點正與現代室內設計的未來發展方向站在了同一個軌道上,現代的室內設計最主要的體現價值就是符合人們在精神層面要求。人們對物質的無需化,使得人們更加重視精神的需求,而中國的傳統文化正是符合了現代室內設計的本質出發點。

      中國傳統文化還講究繼承,與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些特點都與現代室內設計的要求符合,多年來室內設計繼承與發展,造就了現今室內設計的新文明。所以說,現代室內設計是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那么,究竟怎樣把中國傳統文化融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去,讓二者都可以得到順利的發展就成為了許多專家研究的重點了。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應用及意義

      (一)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匯中的應用

      1.作為現代室內設計的設計師,不僅僅要考慮到設計風格的獨特,更應該從住客的思維方式上考慮設計的可行性。中國傳統文化注重思想上的意蘊,這種思維上的藝術在對設計方面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在中國,意象思維能夠在特殊與具體的領域去把握真理,具有活潑、不滯留的特點,更加有助于人類悟性的增長。思維的意象一直潛藏在人們的潛意識當中,一個有渲染力、有感情的思維意念,能夠超脫任何的阻力,不會對人與人的交流產生任何的影響,甚至會使人們達到更高一個階段的交流。如果能順利的將這種意向思維與現代室內設計的創作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很有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為室內設計帶來新的變革。下圖就是具有中式風格的“御膳宮”的外景圖(如圖1所示)。

      2.合理的運用傳統建筑元素與文化背景。現代室內設計要合理的運用現今已有的傳統建筑與歷史文化。設計師要合理的利用這些文化元素,讓其能夠在側面烘托出室內設計的氛圍,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國文化淵源流長,其建筑藝術、繪畫、書法、工藝都具有個各自的民族特色。如果現代室內設計中引入傳統的象棋、瑤琴、宮燈、國畫、刺繡、剪紙等等這些具有民間工藝的設計,就會使得整個室內具有不同的文化元素。現代的裝修風格,古樸的設計方案,這些因素勢必會帶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再加上,中國式的元素更適合室內結構的造型,在色調、質感、線條等方面更加給人心里一種溫馨、浪漫又不失老套的感覺,使得室內設計行業越走越遠。所以,只有合理的將這些傳統的文化因素組合在新的情境中,才能既保證了文化的傳承,又能夠在文化的總體上產生新的象征意義。

      3.適當地運用傳統符號元素。中國的傳統文化在經過數千年的洗禮與凝練之后,具備了更強的文化內涵與民族風俗,在這期間形成的圖形與紋飾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像中國的篆刻、圖騰、數學符號、動物祥云圖案、雕刻、傳統的紋樣等等這些符號都具有極強的地域性與民族性的。如果現代室內設計時,設計師合理利用這些傳統文化的精髓部分,將這些符號運用到室內的環境中,為室內設計營造一種傳統與現代結合的綜合體,必然會給室內帶來一種截然不同的時代感。但是,我們不要直接的將傳統文化“拿來”,要努力對其進行“去糟取精”,將其打散重構,取其精華來溶入室內設計中。合理地將傳統文化符號運用到現代室內設計當中,不僅可以表達歷史的文脈與現代生活的延續性,更能將人們所熟悉的傳統構件加以抽象或變形,增加裝飾效果。

      4.采用傳統文化的內涵作為陳設設計的核心。由于不同的名族具有不同的審美觀、世界觀與價值觀,而室內陳設又作為室內設計的最重要的表現形式,使得設計師在選購陳設物品時就需格外的小心。陳設的物品貴不在多,而在精。一個正確的陳設在室內設計會起到“點睛”的作用,會為室內增添不少特色與文化修養。

      我們要把握好營造室內設計的氛圍就要做到:

      第一,由于中國傳統文化具有深沉而又穩重的個性,使其在陳設烘托室內設計時就要注意要有一個適合的度,如果過分的高調渲染古樸風格,往往會適得其反。因此,現代室內設計風格的精華就在于內斂沉穩且具有古意的中國式設計,要能夠體現中國傳統的神韻,從而使家具陳設更具古典與現代的神韻。

      第二,在現代室內設計的的色彩、色調上,還是以黑、黃、紅三種主色調為主,新型的室內裝修往往在取材上更加的自然,但是缺乏了古樸的傳統意味。新方式的中國式陳設的“新”,主要體現在它對人們新生活方式的表達與把握。它以現代手法演繹著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并能為現代人的生活服務,符合現代人的生活習慣。所以判斷房屋陳設時,一方面要看是否將中國傳統居住文化的細膩情感融入生活,讓人一看就容易理解其文化內涵,特別是對中國人,更是有一種親和力,另一方面還要看是否讓我們生活變得更舒適。

      (二)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重要意義

      中國的傳統文化為現代室內設計打響了新的號角,為現代室內設計提供了更好的發展空間。現代室內設計如若能夠更好的結合中國的傳統文化,那么在其未來的發展的路上就掃平了“攔路虎”。其實,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室內設計是相輔相成的關系,中國傳統文化為現代室設計提供了發展道路的同時,現代室內設計也為中國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傳承與延伸。所以我們說中國傳統文化在現代室內設計中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如果我們想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更好的融入到現代室內設計中去,我們首先就要了解文化的歷史與發展,只有對中國的傳統文化與設計理念做到足夠的了解,才能夠合理深刻的提煉出更好的意境,為現代室內設計提供參考的價值,形成真正屬于中國的現代室內設計風格。

      參考文獻

      [1] 胡承華. “新中式”風格室內裝飾設計淺析――對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室內裝飾中的應用及其設計理念的一種解讀[J]. 科技信息,2010,(01)

      [2] 毛小悅. 新中式風格在室內設計中的運用[J]. 有色冶金設計與研究,2010,(03)

      [3] 徐麗. 論新中式家居中傳統裝飾元素的運用[J]. 文教資料,2010,(21)

      [4] 李志,韓春宇,楊宏偉. 淺析室內設計新中式風格的設計方式[J]. 商場現代化,2009,(34)

      [5] 王錫斌. 道法自然――新中式家具設計哲學探析[J]. 裝飾,2011,(03)

      [6] 張國強. 室內空間的新中式古典風格演繹[J]. 藝術與設計(理論),2011,(02)

      [7] 畏冰,那那. 反傳統的“新中式”魅力呈現[J]. 人像攝影,2011,(02)

      亚洲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专区桃色| 亚洲αv久久久噜噜噜噜噜|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亚洲国产人成精品| 亚洲成AV人网址|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xxx毛茸茸的亚洲| 亚洲国产美女视频|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三级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丁香婷婷六月香| 最新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影院|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导航| 亚洲男人天堂2018av| 亚洲中文字幕一二三四区苍井空| 亚洲精品国产国语|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秋 | 亚洲性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日韩精品无码AV海量|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精华液|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天堂|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一二区| 校园亚洲春色另类小说合集| 亚洲AV蜜桃永久无码精品| 亚洲一级特黄无码片| 国产av天堂亚洲国产av天堂| 亚洲大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日产无码精品| 亚洲日本VA午夜在线影院|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1|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草原|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 亚洲性色AV日韩在线观看|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喷水 |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四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