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水環境 污染 治理

      我國水環境污染治理失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個問題的解決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世界各國的水環境污染治理經驗都表明,水環境污染治理依賴于一套圍繞水資源配置的行之有效的管理體制,這套體制有四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一是水資源產權制度,二是水資源市場機制,三是圍繞水資源市場的政府規制體系,四是在水環境管理中的公眾參與。這四個組成部分有其內在的層次聯系,其中,水資源產權制度是水資源市場機制得以建立的前提,水資源市場機制的健康運行需要政府的規制體系的有力支撐,而政府的規制體系則應該有公眾的參與。

      一、完善水資源產權制度

      世界各國的水資源配置和水環境污染治理的經驗都表明,如果水資源產權界定不清晰,水資源配置的效率要更多的依靠市場手段。水資源產權的清晰界定是水資源市場存在的前提。

      1.對于自然狀態的水資源,規定自然水資源為全民所有,賦予政府水資源配置權、水經營特許權和水管理的監督權,也賦予公眾適當的水管理的監督權,這能運用國家權威來有力地保證在水資源初始分配中的公平性和持續性,也可以將水管理置于公眾的監督之下。

      2.在水資源經營環節,無論是原水利用處理還是污水處理、利用,都應當只允許有水資源開發利用、處理資質的經營企業從政府手中取得水資源經營權,在清潔水制備環節,允許多個自來水處理企業在市場上出現,政府制定統一的自來水處理標準,鼓勵自來水處理企業采用先進自來水處理技術設備。

      3.在水資源的使用權分配上,政府應參與到清潔水供水管網的投資建設中,依靠政府財政投入或市場資本的介入來完成投資建設,依靠政府權威來保證清潔水供應管網的公平、全面覆蓋,使用水單位和個體都有條件獲得清潔水的使用權。

      二、建立統一的水務市場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逐步推進,公共物品的供給也開始逐步市場化。人們己經意識到,水資源有自身的價值和價格,要使水資源能夠得到可持續利用,就應當把水資源作為水資源產業的產品進行開發、管理。

      城市水務屬于區域性自然壟斷行業。包括區域內供水管網和排水管網在內的供排水一體化運營,可以降低交易成本,實現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為打破原有的水務產業鏈條斷裂的格局,實現水務投資、建設和運營一體化,可以在前期設計建設時充分考慮后期運營管理對水務系統的需求,控制成本,提高投資效率和運行效率。同時,城鄉之間、上下游城市之間,在水務方面互相影響,由一個市場化運營的大型水務集團提供流域一體化的水務服務,可以將取水、排污等產生的負外部性和節水、治污等產生的正外部性內部化,從而提高流域內大中城市的污水處理水平,有效治理流域水體污染,而且還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流域內的水資源量。

      只有建立了完整的水務產業鏈,水資源市場的價格機制才能形成,水資源才能從源頭上得到合理配置,從而避免水資源過度開發而導致水體環境容量和自我凈化能力的退化、喪失。另外,污水處理市場的建立將對工業水污染的控制產生積極影響。一方面,越來越多的先進污水處理技術將在污水處理市場中得到應用和發展;另一方面,污水處理市場的建立給排污企業尋求先進污水處理技術提供了更大的余地,當市場上某種污水處理技術的處理成本低于企業違法排污成本和企業自行處理的成本時,企業將在趨向于在市場上購買這種技術來滿足自身需求。

      三、建立完善的流域水管理體制

      流域水環境之間有相對獨立性,因此水環境污染治理應當以流域為單位,加大流域水環境治理力度,保障流域治理規劃目標的實現。發達國家水環境污染治理的成功經驗表明,水環境污染的治理應該以流域為主體,建立適合流域治理的管理體制。

      一方面,在建立強有力的流域管理機構并由地方政府具體實施的同時,由中央政府在流域,尤其是跨行政區域流域設立管理機構,加強中央政府的宏觀管理。如法國在塞納河流域設立了水管局,直接隸屬國家環境部管理,經費由國家財政支持,主要職責是代表國家環境部進行監管和協調;加拿大為治理圣勞倫斯河跨省界流域污染問題,由國家環境部設立了圣勞倫斯河管理中心,進行直接監管。

      另一方面是建立有效的協調機制,加強政府各部門、各地方政府同的協作。如塞納河流域的治理,建立了部際水資源管理委員會,由環境部、農業部、交通部、衛生部等有關部門組成。

      四、充分利用經濟規制手段

      我國實行改革開放以來,正在逐步確立市場經濟體制在資源配置中的主導地位。市場經濟體制被認為是資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不僅僅是因為它賦予了經濟主體以自主決策的權利,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過價格信號這只看不見的手引導人們去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盡管這一切都是以市場各方面信息的充分獲取為前提。對于工業水污染的治理,市場手段的積極作用還在于,它可以使政府在治理上花費的成本大大減少,因為有效的市場機制只要求政府做必要的監督工作、維持公平的競爭環境。

      目前提倡的污染治理經濟手段主要有:

      1.價格配給制:收費和補貼。與之對應的政策工具有:①排污稅:對于向空氣、水和土壤排污染以及產生噪音的行為所進行的收費,其設計思路是讓污染者至少為他們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負擔一部分成本,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減少污染或改善污染物的質量;②環境濃度稅。如果生產者的排污量超過了總體環境濃度,那么它就要受大懲罰,反之如果生產者的排污量低于總體環境濃度,那么它可以得到獎勵;③產品稅:通過提高污染性材料和產品的成本方式,激勵生產者和消費者用環保產品和材料來替代非環保產品和材料;④補貼:補貼是監管者給予生產者的某種形式的財務支持,可以用來作為一種激勵來刺激生產者進行污染控制,通常采用的形式是撥款、貸款和稅金減免。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范文第2篇

      1現階段我國畜牧業養殖過程中環境污染現狀

      1.1管理力度不夠,污染治理效果欠佳

      我國雖然在很多地區都已經開始對環境污染問題進行監督和管理,但是由于監督管理力度不夠,環保問題并沒有得到有效解決與控制,這樣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還會助長養殖戶無所顧忌的心理,非常不利于我國畜牧業的環境污染控制。

      1.2畜牧飼養人員環保意識淡薄

      在畜牧飼養過程中,飼養人員是行為的主導者,他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是實現環保問題的關鍵,但是目前我國很多畜牧飼養人員本身的環保意識就非常淡薄,環保技術掌握不夠,加上地方環保部門管理力度不夠,因此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

      2畜牧業產生的環境污染治理措施

      2.1強化畜牧生態保護的管理監督力

      度在畜牧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當地監管部門及管理人員必須要強化管理意識與管理力度,定期開展環境治理與管理工作,運用科學的方法掌握污染情況,為我國畜牧業生態保護提供更多的依據。

      2.2強化畜牧業生態保護工作指導

      在強化監督管理的基礎上,還需要給予環保工作更多的指導,畜牧業治理環境污染問題需要遵循防治結合的原則,我國長期以來都是先污染后治理,這對于環保治理影響很大,基于以往的經驗,制定更加合理的治理措施,并給與這些養殖戶科學的指導和幫助是非常必要的。

      2.3科學化排污處理

      導致環境污染問題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排放處理不科學,很多養殖場在排污處理上采取的措施不夠完善,從而加重了污染問題。可以采用沉淀池、沼氣池等低成本、高成效的方法,同時還可以采用柵欄、厭氧及沉淀等工藝,對養殖過程中所產生的糞便、污水等進行處理,一般情況下,污水處理需要兩級以上的沉淀池。畜禽糞便采用沼氣或生物肥進行處理,糞污處理設施要與生產規模相適應。糞便污水達標排放標準畜換算:1個標準畜=1頭牛(馬、驢、騾)=5頭豬=10只羊=100只雞=50只兔=500只(鴿子、鵪鶉)。養殖場(小區)的排水系統應實行雨水和污水收集系統分離,在場區內外設置的污水收集輸送系統,采取暗溝布設。畜禽養殖過程中產生的污水應堅持種養結合的原則,經無害化處理后還田,實現污水資源化利用。畜禽養殖場(小區)產生的污水經處理后向環境中排放,應符合《畜禽養殖業污染物排放標準》的規定。在畜禽養殖場與農田之間,應建立有效的污水輸送網絡,通過車載或管道形式將處理(置)后的污水輸送到農田,要加強管理,嚴格控制污水輸送沿途的棄、撇和跑、冒、滴、漏。畜禽養殖場污水排入農田前必須進行處理(采用格柵、厭氧、深沉等工藝流程)。進行沼氣發酵,對沼渣、沼液應盡可能實現綜合利用,同時避免產生新的污染,沼渣及時運至糞便貯存場所;沼液盡可能進行還田利用。污水輸送的暗溝,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滲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污水的消毒處理采用非氯化的消毒措施,要注意防止產生二次污染物。污水的凈化處理應根據養殖種養、養殖規模,清糞方式和當地的自然地理條件、選擇合理、適用的污水凈化處理工藝和技術路線,采用自然生物處理的方法,達到排放標準。畜禽產生的糞便經厭氧發酵殺死病原微生物后充分還田。

      2.4積極推廣“環保養殖”

      在養殖戶中推廣環保養殖的理念,引入有利于環保工作的高效有益微生物與墊料等設備,這樣動物能夠將糞便直接排放在發酵床上,再利用其挖掘及扒爬等本能將這些糞便進行有效的翻動,加之人工輔助,使畜禽糞尿的有機物質得到充分分解和轉化,真正實現糞污零排放。

      3結語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環境工程;大氣污染防治;管理措施

      大氣污染是指由于人類活動或自然過程引起某些物質進入大氣中,呈現出足夠的濃度,達到足夠的時間,并因此危害了人體的舒適、健康和福利或環境的現象。大氣污染不僅會對人們的身體健康產生威脅,導致人們生活的舒適感下降,也會造成氣候的變化以及生態失衡,嚴重影響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因此,必須要明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并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防治,提高大氣質量,保護人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

      1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城市化和工業化的進程必然會造成大量大氣污染物的排放,如大量工業活動會導致工業廢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塵等)排放量急劇增加,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很多廢棄物的焚毀、汽車尾氣的排放、建筑揚塵都會造成大氣污染,臭氧、氮氧化物、細顆粒物等污染物的二次轉化還會引發霧霾天氣,二氧化硫的排放會引發酸雨問題。近年來,大氣污染導致的群體發病率不斷上升,嚴重影響了正常的生產活動及人群健康,因此,必須要加大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防治,提高空氣質量[2]。

      2大氣污染防治存在的問題

      2.1缺乏系統科學的防治技術和防治手段

      大氣防治工程項目所需的技術支持較多,但目前我國大氣防治活動中還普遍缺乏科學、完善的技術支持方法和手段,嚴重影響大氣防治工程的質量。我國在大氣污染防治與科學技術研發過程中的資金投入仍然存在不足,也導致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發展速度較慢,難以滿足當前治理的需求。所以,需要加強對環境工程大氣污染防治技術研發工作的支持,適當在人才培訓及資金補助方面予以傾斜,是十分必要的[3]。

      2.2缺乏行之有效的防治機制

      科學系統的大氣污染防治方案與對策是保證大氣污染得到有效處理的前提,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環境工程大氣污染防治過程中仍然缺乏系統科學的防治機制,對大氣污染源的監管缺乏精準性,難以做到針對性的污染防控工作,導致大氣污染防治效率無法得到有效提升。例如,我國一線城市和準一線城市大多推行限號政策以限制在同一時間內城市的車流量,但這種單一的限號措施對大氣污染的有效性亟待精準評估。另外,相關的法律法規與政策不能滿足當前環境保護的需求,仍然延續著以往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導致很多污染物和大氣污染活動無法得到有效的約束和規范,嚴重影響大氣污染的防治效果[4]。

      3環境工程中大氣污染防治管理的相關對策

      3.1建立健全大致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

      制定完善科學的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制度和責任制度是保證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工作能夠得以順利推行的前提,結合當地大氣污染的主要問題,針對性地制定相關的法律、政策、排放標準,結合現代工業發展和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適當優化和擴展大氣污染防治內容,合理制定現階段的管理指標,并及時完善和優化相應的排放體系。其次,在大氣污染防治管理執行過程中還需要加強對污染防治工作的監督與控制,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約束,對造成嚴重大氣污染的責任人進行嚴肅的處理。企業和個人排放的廢氣必須要滿足相應的制度要求,嚴厲打擊違法犯罪行為,保護當地的大氣環境。

      3.2加強高效除塵裝置的使用

      大氣污染中的固體顆粒物會對人們的健康和呼吸道產生嚴重危害,因此,必須要加強對固體污染物的控制與管理。首先,要減少固體顆粒物的產生途徑,我國絕大多數的大氣中的顆粒污染物是由傳統的能源資源,比如煤等燃燒所產生的。所以,要盡可能的加大清潔能源的使用比例以代替傳統的能源材料,減少大氣中固體顆粒物的產生。其次,還需要不斷優化傳統能源材料燃燒和使用過程中的工藝,有效防治污染物的產生。通過新型生產工藝例如干濕法,可以控制粉塵擴散,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污染問題,提高環境質量[5]。

      3.3建設綠化工程造林項目

      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氣,改善城市中的氧含量,而且,大規模的綠化工程項目還可以避免城市的熱島效應,降低風速,并吸收空氣中的粉塵,凈化空氣,從而改善城市中的大氣環境。因此,環保部門需要加強建設綠化工程造林項目,并進一步深化植樹造林工作。在城市整體規劃過程中融入綠色空間規劃理念,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加快促進城市綠色生態網絡的建立。同時,在城市規劃與居民區的設置過程中,要求工業區的規劃要與居民區保有一定的距離,并在工業區的附近栽種大量的綠色植物,減少工業生產對周圍環境的破壞影響[6]。

      3.4加大宏觀調控力度

      大氣污染相對來說治理難度較大,是一個國家性的管理問題,僅靠個人或企業難以有效進行大氣污染的防治。因此,國家環保部門需要重視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加大宏觀調控力度,將大氣污染治理活動上升到戰略的層次,并加大對科研人員的政策鼓勵和項目支持,組織科研人員不斷研發新型能源應用技術和科學的大氣污染處理措施,保證大氣污染的治理效果。同時,還需要優化我國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整改產生大氣污染比較嚴重的企業,改變原來的工業生產方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并通過新技術新工藝的使用使得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相互協調,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自然與經濟的協同發展。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范文第4篇

      關鍵詞:環境保護;水污染;治理措施

      水作為重要的環境因子,在環境保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即使地球上的水是可再生和不斷循環的,由于環境污染日趨嚴重,水質日益惡化,全球水資源危機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危害,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在水污染治理中,無論是在污水排放、工業污染還是農業水源等方面的研究中,都存在不容樂觀的水環境現狀,全國幾乎找不出一條沒出現污染的河流,由于污染產生的經濟損失數目較大,造成生態環境大不如前,水資源問題不僅會有較大的經濟損失產生,而且還會對人們的飲水安全產生直接危害。

      一、水污染造成的危害

      1、城鄉居民的飲用水安全受到嚴重威脅

      水是人體主要的組成部分,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如輸送營養、調節溫度、排泄廢物等都要靠水來完成。人喝了被污染的水體或吃了被水體污染的食物,就會對健康帶來危害。由于我國水環境污染嚴重,使城鄉居民飲水安全受到威脅。據衛生部門的調查統計,我國有65.4%的人口飲用不合標準的水。這會成為許多疾病的爆發誘因。

      2、對工、農業生產產生嚴重影響

      受到污染的水不僅影響人們的飲水安全,而且會影響工、農業生產。水質受到污染會影響工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水質污染同時會使工業用水的處理費用增加。農田水分對農作物發育及生長的影響,不僅表現在數量上,而且也表現在質量上。使用污染的天然水體或直接使用污染水來灌溉農田,會破壞土壤,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造成減產,嚴重時則顆粒無收。當土壤被污染的水體污染后,會在今后長時間內失去土壤的功能作用,造成土地資源嚴重浪費。

      二、水污染治理存在的問題

      1、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導致水污染的治理壓力逐漸提升。近年來,我國年經濟增長持續保持在9%,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擴大,導致經濟增長的速度也不斷提升,水污染量也在不斷增加。因此,近年來環境保護問題得到普遍的關注,并促使其投入逐漸加大,出現投入增長與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長不能成正比,盡管經過不斷的努力,仍然未能對水污染的增長趨勢得到有效控制,導致水污染的壓力逐漸提升。

      2、水污染治理受到管理體制及技術因素的制約,且執法力度較低。現如今有許多企業人存在污水未達標排放,造成此類現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體制中存在的問題,經過近幾年來的改革,不斷的對此類問題進行改善,但依然未能徹底的解決,作為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體制改革的影響主要受到技術方面及配套設施等因素的影響,最終形成執法力度不足,形成部分企業的廢水排放不達標。

      3、隨著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對基礎材料及能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提升,因此,加大對能源的開發,特別是水利電力方面仍有開發力度較大的現象,為了實現能源的需求量,大力對資源進行開發,導致開發過多對大江大河的生態造成破壞。

      4、市場機制及運行機制的作用發揮的不夠充分。特別是在公共環境保護中,使市場機制的作用未能得到充分發揮,需要對水務市場進行改革,使其市場機制的作用發揮到最大化。對于污水及垃圾處理應采用產業化處理,雖然在此方面取得的發展較大,但其在整體上的主導作用還未得到有效的發揮。

      三、水污染治理措施

      1、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加強管理與執法力度

      水污染治理過程應積極貫徹落實《水污染防治法》、《水法》、《環境保護法》等法律法規,同時盡快健全我國水環境保護法律體系。水環境保護過程必須堅決做到:嚴格控制污水的排放標準,特別是工業污水的排放,對其的監督與管理工作必須到位,一旦發現工業企業存在違法排放的行為,必須予以嚴懲;加強對集中排污口污染源的跟蹤監測,一旦發現問題,必須盡快采取解決措施;加強對地下水與地表水的水源保護與水質監測。此外,應盡快建立健全流域水資源保護監督管理體系,其中以城鎮為節點、以河流為主線、以流域為單位,由此提高流域管理的協調能力與監督職能。

      2、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與重復利用率

      據調查數據表明,我國水資源的利用率與重復利用率皆較低,其中利用率不足50%,重復利用率不足25%,因此水資源的低效利用必然導致水資源浪費,同時也對水資源供需矛盾的緩解造成不良影響?;诖?,本文認為必須采取措施使水資源的利用率與重復利用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具體措施包括:收取高額的排污費及提高水資源的價格,由此激發企業進行改革,即以循環冷卻取代直流冷卻,以滴灌或噴灌取代漫灌,同時引入先進的生產工藝及節水技術,由此提高污水的重復利用率及治理水平,進而控制生產成本,并最終實現社會環境效益與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

      3、把水污染控制到源頭

      目前日趨惡化的水污染形式要求必須盡快擺脫傳統的發展模式,即以控制污染物排放量為手段遏制污染的擴大。企業如何把水污染控制到源頭,具體措施包括:引入先進的生產工藝,改善經營管理模式,由此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及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修訂產業政策,優化產業結構,同時采取經濟、行政手段,由此實現清潔生產與節約用水。

      4、推行污水的資源化利用

      污水資源化利用是一種解決用水緊張的新途徑,其作用除解決用水緊張以外,也包括提高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例如對采煤過程抽取的地下水進行利用,12億噸煤炭產量通常要抽排50億m3礦井地下水,若把礦井地下水凈化成飲用水,其必然產生非??捎^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此外,工業冷卻水與中水的循環再利用皆屬污水資源化利用范疇的內容。

      5、加強水資源安全教育

      環保工作并非某些部門或政府的責任,其應為每個社會人的責任。水污染治理工作的落實不可能緊靠管理部門,其更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因此,必須加強對每個社會人的環保意識教育及水資源安全教育,由此提高全民的水資源保護意識。

      結束語:

      綜上所述,作為生命之源,水在人類生活中產生著重要的作用。城市水污染問題的無法解決,會對城市經濟的發展產生制約,危害群眾的健康,從而影響了社會的穩定?,F階段,我國存在嚴峻的城市水污染問題,必須被人們所關注,因此,應對水污染問題的研究力度實施加大,切實找到合理可行的水污染處理措施?!?/p>

      參考文獻

      [1] 高虹波. 有關水污染治理工程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的思考[J]. 神州,2012(26).

      環境污染治理措施范文第5篇

      1水污染的來源 

      1.1農村水污染的來源 

      (1)農民生活污水排放 

      生活污水是人們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各種污水混合物如各種洗滌水和人畜糞便等,是農村水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農村自來水普及程度不高,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滯后,大部分生活污水都直接進入河流、湖泊,直接造成水體污染。其中包括洗滌物污染和人畜糞便污染。污水中的主要污染物COD和氮、磷等富營養物質含量較高,導致農村地表水呈現不同程度的富營養化現象[1]。 

      (2)鄉鎮企業排放的污染物。 

      農村鄉鎮企業數量多,布局散、規模小、經營粗放。其中很多是污染嚴重的造紙、印染、電鍍等企業,污染物通常是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嚴重污染周邊地區的水環境。特別是近年來,許多污染嚴重的企業向農村轉移,農村水環境污染加劇。20O6年,全國農村鄉鎮工業廢水排放量達89.5億。大量廢水未經有效處理直接排入到鄉村河道,造成水體大面積污染,嚴重影響農民的生活生產。目前,我國環境經濟政策體系還不完善,政府對鄉鎮企業的監管力度不夠,對鄉鎮企業這種非點源污染缺乏有效的治理對策和措施。 

      (3)農業生產中的污水 

      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農村使用的農藥、化肥量日益增多,在噴灑農藥和除草劑以及使用化肥的過程中,只有少量附著于農作物上,大部分殘留在土壤中,通過降雨和地面徑流的沖刷而進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造成嚴重的水體污染。 

      (4)其它污染。 

      農村水體其它污染主要有生活垃圾的污染、病死禽畜污染、生產生活廢品的污染等。由于多數農村都沒有建垃圾處理場,大量垃圾均通過河流水體排至下游。另外,病禽畜對河流的污染也不可小視。生產生活廢品,主要是農膜、塑料編織袋、農藥瓶以及包裝盒等,這些廢品不僅對水體造成污染而且對土壤也長期造成污染。 

      1.2城市水污染的來源 

      (1)工業廢水 

      在工業生產中,熱交換、產品輸送、產品清洗、生產反應等過程均會產生大量廢水。產生工業廢水的主要企業有初級金屬加工、食品加工、紡織、造紙、治煉、化學工業等。工業廢水排放的主要污染物有酚、氰、重金屬、石油類、酸堿鹽類和各種有機物等。隨著國內工業結構調整的逐步優化,以及政府管理部門對工業污染控制的不斷加強,工業廢水的直接排放量開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但是,工業污水排放的問題仍然不容忽視。 

      (2)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是來自家庭、機關、商業和城市公用設施及城市徑流的污水。新鮮的城市污水漸漸陳腐和腐化使溶解氧含量下降,出現厭氧降解反應,產生硫化氫、硫醇、吲哚和糞臭素,使水具有惡臭。生活污水的成分99%為水,固體雜質不到1%,大多為無毒物質,還含有大量的雜菌,主要為大腸菌群。另外生活污水中氮的磷的含量比較高,主要來源于商業污水、城市地面徑流和糞便、洗滌劑等。 

      2、水污染的防治 

      2.1采用綠色化學技術 

      綠色化學又稱綠色技術、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等。綠色化學即是用化學及其它技術和方法去減少或消除那些對人類健康、社區安全、生態環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劑、溶劑、試劑、產物、副產物等的使用和產生。 

      化學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從一種物質向另一種物質轉化的科學。傳統的化學雖然可以得到人類需要的新物質,但是在許多場合中卻既未有效地利用資源,又產生大量排放物,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綠色化學則是更高層次的化學,它的主要特點是“原子經濟性”,即在獲得物質的轉化過程中充分利用每個原料原子,實現“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資源,又不產生污染。傳統化學向綠色化學的轉變可以看作是化學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轉變。綠色化學可以變廢為寶,可使經濟效益大幅度提高。綠色化學已在全世界興起,它對我國這樣新興的發展中國家更是一個難得的機遇。 

      2.2其它 

      首先,要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全社會對農藥、化肥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危害性的認識,以便進行有效的防范。其次,要加強農藥、化肥等產品生產流通的管理,確保農藥、化肥品種與質量符合國家的規定和標準,避免違禁和不合格產品用于農業生產中。同時,重視對流通市場的管理,杜絕農藥、化肥在各種環節上存在危害生態環境的隱患。第三加強科學技術指導,控制農藥、化肥的施用量,做到科學、合理、安全施用,是防止面源污染的有效途徑。第四,大力研究開發和施用高效、易降解的無公害和無污染的農藥、化肥。第六,大力發展生態農業[2],生態農業是實現我國農業生產,農業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成功模式。要樹立大環境生態觀念,加大農、林、牧、漁環境污染源的管理力度,控制水土、有機質流失和土壤污染,推廣高效、實用的節水灌溉技術,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參考文獻 

      [1]任鴻瑞,羅毅.魯西北平原冬小麥和夏玉米耗水量的實驗研究[J].灌溉排水學報.2004,(4):37-39. 

      [2]袁育枝.試論華北半濕潤半干旱地區降水資源的農業氣候評價--以海河平原為例[J].氣象學報.1984,(4):440-447. 

      作者簡介: 

      張亞晶(1961-),黑龍江雞西市密山市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環境監測 

      柯春英(1966-),黑龍江雞西市人,大學本科,研究方向:環境工程 

      亚洲图片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在线播HE|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免费无码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不卡在线| 亚洲国产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爱av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中文v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97久久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天堂夜夜|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日韩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不卡电影|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五月综合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亚洲AV夜间福利香蕉149|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不卡| 亚洲日韩一页精品发布|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色婷婷| 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91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性色| 亚洲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亚洲第一综合天堂另类专| 五月婷婷亚洲综合| 色久悠悠婷婷综合在线亚洲|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永不|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αv忘忧草|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 国产在亚洲线视频观看| 亚洲一区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 亚洲AV香蕉一区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熟妇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视频2020| 精品国产日韩久久亚洲| 精品久久亚洲一级α| 亚洲女初尝黑人巨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