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傳統園林與現代景觀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 A
城市景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一個城市文化內涵的外在表現,在經濟發展全球化的戰略下,當前景觀設計界出現了一些問題――由于有些景觀設計師對文化內涵不夠重視,所以出現了很多只注重形式,不注重內涵的景觀設計作品,城市景觀“趨同化” 、“均質化”成為普遍現象,使得景觀設計的文化性研究顯得比任何時代都更加重要。本論文將從當代城市景觀設計入手,探討城市景觀文化內涵的構建和表現方式。
一、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概述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傳承不息的優秀歷史文化,其蘊含的傳統文化元素在推動我國民族思想文化進一步發展的同時,也展現了其民族性、地域性和歷史傳承性,對中國文化的民族精神和氣質的涵養起到了積極作用。通過認真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可以得知,每一個文化元素都折射著我國優秀民族思想與智慧,我們只有不斷地對其進行創新和發展,才能從源頭上推動民族精神的繼承與發揚,產生強烈的民族榮譽感和歸屬感。中國傳統文化元素是中國人智慧的結晶,也是思想意識不斷創新發展的完美體現,其中傳統文化元素所倡導的樸素、含蓄、和諧、淡雅等核心思想內涵與中國傳統思想追求的淵博、意境、智慧與審美相得益彰,充分證明了民族優良傳統影響下的高貴品德和節操等氣質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象征性意義和價值。從歷史文化角度而言,中國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文化元素包括:中國古典音樂、書法、京劇臉譜、松樹、佛教教義、道教思想、儒家操守文化、寺廟寺院、唐裝宋服、地方傳統玉器、中國瓷器等元素。這些歷史文化元素都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傳承的有力見證,具有一定的繼承性、民族性、地域性和歷史性,通過分析和研究我國民族傳統下的各類古典歷史文化、歷史文化藝術表現形式以及建筑風格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我國的民族精神與品格。
二、城市景觀設計的含義及特色
(一)城市景觀的含義
景觀設計在經歷了一百多年的發展,設計上也更加注重人、文化與自然的和諧。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區域范圍內長期形成的歷史遺跡、文化形態、等甚至是自然景觀。將地域文化銘刻在景觀之中,是地區內人們情感的寄托和歸宿,也是塑造城市特色景觀,提升城市景觀價值和城市形象的重要部分。城市景觀設計涉及到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理解,以及地域文化特征與城市景觀系統要素的相互結合。在這方面,中國古典園林藝術以及。人與大地。關系的古典哲學自古以來就是人類文化的典范,在《園冶》一書中把中國園林作為中國文化和詩情畫意的綜合體,著重于開掘其文化內涵、構景手法及其作為文學藝術綜合體給人的身心感受。同樣,西方國家也很早就已經開始關注城市景觀中人文景觀的設計,把其作為改觀城市環境和個性重要的課題,并進行相當廣度和深度的系統研究。
(二)城市景觀的特點
第一,城市景觀都是依據一定的自然景觀建立起來的,自然景觀奠定了城市景觀的基礎,也制約了城市景觀的輪廓。如重慶多山的地形地貌造就了重慶山城的景觀輪廓,蘇州多水的自然狀況造就了河道縱橫交錯的水城景觀。
第二,城市景觀不只是物質空間的外顯表現,同時有著深刻的內涵。關于這一點,從景觀的定義就可以體會出來。有的學者將城市景觀分為不同的層次,一是文化歷史與藝術層,包括蘊涵于歷史文化、風土民情、風俗習慣等與人們精神生活世界息息相關的文化因素,它直接決定一個城市的風貌。二是環境生態層,包括土地利用、地形、水體、動植物、氣候、光照等人文與自然因素在內的從資源到環境的范疇。三是景觀感受層,指對基于視覺的所有自然與人工形體及其感受的范疇。
第三,城市景觀是一個系統,是一個有機整體。城市景觀中任何一個環節都十分重要,都是景觀整體系統不可忽略的組成部分。城市景觀中的實體建筑、空間要素等等就好像“紅花”,基面以及城市小品等等就好比“綠葉” ,紅花固然重要,但離開綠葉的襯托,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得不到令人滿意的成績。
三、中國傳統園林元素在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一)小區園林造景中注入傳統文化元素
園林設計在中國由來已久,已經形成了固有的文化特點。中國的審美主要定位在含蓄、內斂以及寫意,在園林設計上也體現出內斂而含蓄。將傳統文化的符號經過藝術處理后運用到小區園林景觀設計中,以使景觀由內而外地散發出傳統文化的魅力,更會增強園林景觀的層次感并散發出文化的內蘊。從文化裝飾的角度而言,這些文化符號已經成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品牌。對于園林建筑中所呈現出來的設計風格,如亭子、畫廊等等,經過了傳統文化元素的裝飾之后,就會給人以意境無窮的感覺。特別是在小區景觀中出現雕刻、書法以及工藝美術等等,將這些文化景觀恰當地融入到自然景觀當中,使文化景觀隱含于自然景觀當中,營造出自然天成的小區景觀特點。中國傳統民居的設計中,往往存在著具有歷史代表性的裝飾構件,比如在門窗的設計上,通過裝飾各種紋樣來表達思想。從觀察和辨別裝飾物,就可以通過視覺判斷其要表達的內涵。中國的裝飾藝術圖案具有極高的藝術情趣,當人們在園林中穿行的時候,就可以對這些符號的意義加以辨別,以挖掘出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
(二)小區園林造景中注入傳統園林景觀林理念
中國思想史的基本理念是“天人合一” ,所謂的天,就是大自然;人,則泛指人類。“天人合一”思想作為中國傳統園林的思想靈魂,其治園的主要依據就是創造“詩”一般的意境。園林造景元素,諸如山石、水景、各種植物,在塑造的過程中,都要與中國的古詩有所對應,并運用恰當。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原則是運用山石起到“隔”的作用,以創造虛實相結合的意境。園林必有水,因為水是園林的“血液”有了水的存在,萬物才會有生機。另外,園林中的景觀經過水的映襯,會形成虛實結合的畫面,特別是當有微風吹過的時候,水中的倒影浮動著,使景觀更有層次感。園林中必不可少的構景元素是植物,其對于整個園林具有綠化作用,將植物根據園林整體設計效果,分布在適當的位置,可以給園林景觀以視覺立體感。
(三)自然山水
城市的自然地理環境是形成城市文化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山水文化指的是蘊涵在山水中的文化沉積并由此引發出來的文化現象。在城市景觀設計中能夠體現文化意趣的重要手法之一便是山水的布局,像陶淵明這種隱士詩人和歷代畫家們作品所詮釋的最重要主題,是美妙的山水風景和隱居生活的樂趣。
(四)歷史文化
歷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結晶和凝聚,能鮮明地反映地域差異,城市景觀中遺存下來的歷史景觀記載著該地段的演化過程,保持和延續原有地段的歷史性文脈顯得尤為重要。它們所包含的時代信息能幫助人們去識別和體驗一種城市文脈的存在和演變,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標特色建筑或者建筑群并從中提煉出城市的文化脈絡是打造特色城市景觀的一個重要手段。
(五)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反映著勞動人民獨特的生活情趣,包含著豐富深刻的社會歷史信息,民間藝術的形態和形式包容了各種藝術門類,如民間舞蹈、民間美術、民間工藝等等。提煉城市民間藝術中的共同性加以抽象概括并在城市景觀設計中靈活運用則會使城市景觀更加具有地域特色,能為人們的想象力留有余地,創造一種審美的自由境界。
結束語
樹立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景觀形象,更容易把握城市主題,體現城市的歷史文脈。只有那些蘊涵著文化特色和人文精神的“標志性”才能夠深入人心,經久不衰。如何更好地在景觀設計當中融入文化,除了需要景觀設計師對景觀的發展做出自己的判斷外,更需要全民文化素養的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對文化的注重也許才是景觀與社會結合最好的契合點。
參考文獻:
[1]余丹.中國傳統園林元素在現代小區景觀設計中的應用及其發展[J].現代園藝,20,4,06:95.
園林景觀設計隸屬于環境藝術設計,環境藝術設計是一種獨有的藝術門類,主要是通過藝術設計的手段來對建筑室內外空間環境進行設計整合,設計營造出一個優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境域。環境藝術設計對于空間的設計研究的側重不同,主要劃分為室內空間設計和室外空間設計兩大類,其中園林景觀設計作為室外空間設計的一大分支,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園林景觀設計就是利用中西方的造園的手法理念和工程技術等手段在特定的地域范圍內改造地形地貌,完成植物的合理配置,藝術化地建造園林景觀節點,規劃景觀空間序列、合理設計安排景觀道路等手段來創造出景色如畫、環境舒適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園林景觀設計涉及的專業知識較為廣泛,景觀生態學、設計美學、建筑學、工程學、環境心理學等諸多領域。景觀空間環境屬于群體生活區域,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我們的審美與感悟。中國作為擁有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其傳統文化對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產生了十分深刻的影響,為中國古典園林設計帶來了特有的藝術形式和藝術風格。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封建社會兩千年來的正統思想,是中國園林設計的理論基礎和靈感來源。其通過對文人士大夫審美情趣的滲透,反映在中國古典園林的獨特審美風格上,這就實現了中國園林設計的審美影響。中國園林獨特的美學思想理念不僅體現在園林的布局立意與建筑營造上,還體現在各個園林景觀節點間的巧妙聯系與深刻內涵寓意上。當代園林景觀設計是在不斷發展的,我們要充分挖掘出具有中國園林美學思想理念的設計要素,融合現代園林環藝設計理論,形成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環藝設計審美風格。
二、園林環藝設計中審美的本質
在儒家思想中,仁、義、禮、智、信作為主要的道德理念也對中國古典園林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以儒家思想倫理道德為根基,以古典造園手法為依托,以園林景觀空間環境為傳達美學理念的載體,通過自然景觀布置來讓人們在自然和藝術的審美氛圍中感受體悟人格之美。將道德人格依附于造園設計上,這種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審美本質其實是對人性美的一種贊賞。
(一)景觀元素中的審美
筑石疊水、植物配置作為園林景觀設計中基本元素,體現了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審美理念。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而松、竹、梅被稱為“歲寒三友”,這都是將美好的道德人格依附在大自然的植物上。通過在花草樹木等自然形象上寄托人的美好道德,從而達到外在景象與人內在本質的相互照應,實現對人的道德品德的熏陶和感化。“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是指聰明的人反應敏捷且思想活躍,如同水一般,仁義的人心境平和,如同山一般。這也是通過山水寄托人們對美好道德品格的贊賞。之所以采用山水、花草、樹木作為道德人格的寄托,是因為這些自然存在的景物在外形或內涵上與人的內在本質具有相似性,通過對含有人性之美的自然景物的欣賞可以體會到人內在的道德人格之美。因此,在這種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下,園林景觀設計中多使用含有道德人格比喻內涵的景觀元素來進行景觀配置和植物種植,這也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中審美本質的一大體現。
(二)景觀空間中的審美
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景觀空間的合理分區對其最終設計成果有著很大的影響。現代園林景觀空間不僅是人們休閑娛樂的公共區域,還是人們進行社交活動的場所,用途多種多樣而不再單一化。因此,充分考慮到每一個景觀要素要起的作用,巧妙地結合成一個整體,使在同一空間內可以展現出每個景觀要素,形成多姿多彩的環境氛圍,讓人們能夠得到美的享受。要達到這種效果,必須遵循傳統儒家思想中悅心的思想理念,不注重于所要展現的園林具體形象,而是追求園林形象之外能夠給人帶來審美愉悅和道德感悟的精神體驗。美不是景物的外在體現,而是人們的主觀感受,通過對外界景物的感知達到美的愉悅,這才是人們真正的審美體驗。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以傳統儒家思想精髓為根據,綜合考慮每個景觀構成要素,滿足精神與物質兩者需求,帶給人們道德人格熏陶與審美愉悅的雙重體驗,這才是中國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審美追求。
三、園林景觀設計中審美的形態
我國傳統儒家思想文化中推崇“天人合一”的理念,即人與自然達到一種有機的結合,這種思想更多地出現在傳統園林景觀設計中。傳統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其美學念形成了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核心要素,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審美理念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注重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和諧統一,這是傳統儒家思想的美學理念在園林景觀設計審美形態中的極致體現。“天人合一”思想作為傳統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注重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的和諧統一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園林景觀自身審美的和諧統一,即各個園林景觀元素之間錯落有致、高低合適、典雅美觀;二是園林景觀設計中人與自然之間營造出一種和諧統一的氛圍。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就是在園林景觀設計的過程中人與自然互相影響,從而達到兩者之間互相配合,形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整體。
(一)儒家思想的影響
傳統儒家思想中審美理念表明,傳統儒家思想熏陶影響下的中國園林景觀設計有著自己獨特的審美本質,還有著由這種審美本質決定的審美形態,而這種審美形態就是“天人合一”,指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論語》記載儒家圣人孔子曾在評價《關雎》時說過“《關雎》樂而不,哀而不傷”。“樂”與“哀”是動,“不”“不傷”就是動而不過、動而適度[1]。孔子對《關雎》的這句評價表達出自己對美的形態觀點,即“樂而不,哀而不傷”的美學理念,這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中國園林景觀設計中最主要的審美形態就是“樂而不,哀而不傷”,就是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這種傳統儒家思想影響下產生的美學理念對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使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追求景觀設計的柔和典雅和表現方式上的恬靜委婉,這也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推崇含蓄美的集中體現。在園林景觀設計和審美中注重“樂而不,哀而不傷”的傳統儒家美學思想,這使得在中國園林景觀設計中體現了審美形態的新境界。
(二)和諧統一的審美形態
傳統儒家思想審美理念中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就是使人在園林空間環境游賞中處在一種和諧的氛圍并找到與自己意氣相合的景觀,達到游賞園林的舒適恬靜而非情緒上的大起大落,一直保持著“樂而不,哀而不傷”。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不能只關注其表面,更要注重景觀設計的整體性和空間布置的合理性,即錯落有致、高低起伏、強弱合適、整體優美。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要展現傳統儒家思想的情趣追求,讓人們通過視覺體驗的方式激發出自己的審美愉悅,實現審美需要與外在景觀的內在統一。要達到這種表達效果,必須在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注意情感的表現方式,采用委婉的方式寄托情感而非直接的情感宣泄。通過對中國園林景觀設計審美形態的分析總結,從而對當代園林景觀設計理念的發展和進步指明了方向。現代景觀設計師體悟以傳統蘇州園林為代表的中國古典園林中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思想內核,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根據具體情況加以采用,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和突破。傳統儒家思想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論的交流碰撞產生了新的靈感源泉,現代園林景觀將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作為設計準繩,展現了生態保護的理念。傳統儒家思想中“樂而不,哀而不傷”的美學理念作為中國園林環藝設計的審美形態和最高境界追求,必將給結合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理論的中國園林景觀設計帶來補充和強大的生命力,從而實現園林景觀設計的發展和進步。
四、園林景觀設計中審美的功能
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理論基礎與靈感源泉,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審美功能,影響十分深遠。在這里我們主要論述園林景觀計審美中的兩大功能。
(一)藝術功能
中國園林景觀設計的重點不在于園林本身,而在于提供審美的藝術功能。實現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統一,營造寧靜恬適的生活氛圍,注重景觀元素中的錯落有致、高低起伏、典雅優美、簡單通透,這是中國園林景觀設計中所遵循的審美功能追求。以山頂高處的亭閣為例,其作為一個提供游玩休憩的場所可便于人們觀賞整個園林的美麗景色,但當游人仰觀高處亭閣時,可以感受到亭閣的展翅高飛之勢,從而使游人內心產生心情激蕩,喚醒人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情感,繼而影響到游人的環境行為。
(二)精神功能
關鍵詞:中國傳統元素;現代園林景觀;設計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中國的造園藝術獨樹一幟,中國的古典園林被公認為世界園林之母,世界藝術的奇觀,人類文明的重要遺產。中國傳統園林建筑以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為最終和最高目的,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審美效果。將中國傳統元素運用到現代園林景觀之中,是中國傳統智慧和現代智慧結合的具體體現。
1.中國傳統元素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文化淵源流長,傳統元素包羅萬象,主要包括三個組成部分:一是中國本土元素,如領土;二是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如儒家文化,中國書法、國畫等;三是中國的現代文化元素,如中國的航天精神、精神等。當我們說起中國元素,我們就會想中國書法、京戲臉譜、青銅器、中國織繡(刺繡等)、中國瓷器、敦煌壁畫、唐裝、古典園林建筑等。傳統文化是指一個民族在與自然界長期相處中所形成和積淀下來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我們應該將其傳承下去。
2.中國傳統元素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聯系
我國傳統元素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是密不可分的,現代文化是傳統文化的延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2.1傳統元素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源泉
設計師在設計過程中遇上與傳統文化元素相關的設計時,首先要搜集大量書籍和圖案并進行查閱,并于平時采風的資料進行對比分析,將傳統元素合理的設計到現代園林景觀之中。設計師對傳統元素的理解從最初的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把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現代設計之中,使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得到相互補充,將傳統文化元素和現代設計完美結合,傳承中國文化。每個時代的文化都會帶有時代的特性,設計師在對傳統文化學習借鑒的過程中,都會把自己的生活閱歷和價值觀念以及個人感情理解融入到設計之中,進而成為最初的設計藝術本源。傳統元素是最具有原創性的藝術,它為現代設計師提供最初的創意與靈感。
2.2傳統元素是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根基
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是現代設計的根基。我國傳統文化獨具特色,具有五千多年的歷史,有別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我國的園林景觀設計,真實客觀的反映出歷代王朝的文化精髓,折射出中國人、自然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變化,將我國傳統文化元素運用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之中,不僅給現代園林景觀的設計增添無窮的魅力,而且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得到再生。我們學習借鑒傳統文化不是簡單的復制,而是需要設計師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學習過程中吸取傳統文化精髓。
2.3只有融入傳統元素的現代園林設計才更具中國特色
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只有融入我國傳統文化元素才能更具有中國特色。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發展,各國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越來越密切,我國的經濟和文化對世界經濟文化發展有著巨大影響。消費市場觀念在不斷的轉變,企業營銷重心開始轉向消費者,消費者的需求也在不斷的變化。原來重人工、輕自然,重模仿、毫無個性的園林景觀設計已經無法滿足消費者的精神需求。只有將中國傳統園林元素應用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之中,才能夠彌補現代園林設計違和的缺陷,使園林的景觀有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又獨具特色,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提升了現代園林景觀文化內涵,增強藝術效果,還可以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如今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傳統文化元素已無處不在,所以,只有將中國傳統元素融入到設計之中,才能設計出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現代園林景觀。
3.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3.1設計思想方面
基于中國傳統元素的現代園林景觀建筑在設計方面與中國古典式園林景觀設計是一脈相承的。從西漢至漢末,儒家、佛家、道家思想逐漸形成,漢末道家吸收儒家與佛家思想后,儒釋兩宗開始共同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古典園林景觀設計追求的就是儒家和的思想,佛家靜的意境,并融入道家的天地人合一的觀點,將三家思想的精華有機的結合起來。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蘇州園林,起于春秋吳國,五代形成,宋代成熟,明清興旺鼎盛,清末時期蘇州已有各色園林一百七十多處,蘇州園林以園林見長,巧奪天工與自然精致,很好的將儒家、佛家、道家思想運用到園林設計之中。深受儒釋道文化影響的中國傳統元素,關于亭臺樓榭的設計巧奪天工卻又看不出雕飾匠心,這種天人合一、渾然天成的的設計理念被現代園林景觀建筑設計學習。中國自古“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中國古建筑是中國自然環境和中國傳統文化形態中自然形成的,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與現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是一致的,它體現的是自然與人類精神的統一,現代園林建筑設計中最能體現這種思想的就是世博會中國館的設計,世博會的中國館被命名為中國之冠,由國家館和地區館兩部分組成,國家館的外形設計就結合中國傳統歇山式造型元素與現代設計理念,建筑的外觀呈現出“風吹麥浪”的動感旋律,國家館主體造型雄渾有力,宛如華冠高聳,天下糧倉;地區館平臺基座匯聚人流,寓意社澤神州,富庶四方。國家館與地方館交相呼應,隱喻天地交泰、萬物咸亨。屋頂花園九州清宴,是以圓明園中的景觀設計為靈感,設計人員將其設計理念與現代設計理念相結合,稍加調整運用到國家館周圍,成為國家館的室外園林景觀。國家館的設計融入了中國紅元素、老北京的胡同元素、剪紙文化、溪流等鮮明的中國傳統元素,營造了濃郁中國風,又一次向世界展現我國藝術的魅力。
3.2設計風格與意蘊方面
中國古典園林景觀設計十分注重對意境的追求,許多園林設計都與古代的詩詞歌賦、水墨工筆聯系在一起。園林景觀設計之時,還會使用國畫當中留白的手法,使得園林景觀更具有“畫意”。例如將一處小亭與一汪清泉結合起來,泉水就是這片規劃設計當中的留白;同時園林景觀建筑也成為了整個園林中的“詩情”,即“詩畫同源”的說法,而園林景觀則是詩畫的延伸。從園林景觀的空間、植物、水體之間的布局,我們可以看出是什么造園的立意、主題、品種和情趣,這些都與中國傳統元素和文化息息相關。
3.3文化的共融共生
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是要服務于我們現代人,中國傳統建筑元素雖然為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增添了很多特色,但是現代文化才是我們主流。現在世界各國文化都是互動融合,只有將我國傳統元素和現代潮流相結合,而不是單純的復制,才能順應現代園林景觀設計的潮流,設計出既具有中國特色,又能引領世界藝術先鋒的園林景觀。
4.結束語
全球化進程帶來的文化融合趨勢越來越明顯,我國傳統文化受外來文化的沖擊也越來越強,同時高科技、新技術與新材料出現,使現代園林景觀設計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這些既為我們想要設計出更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園林景觀提供了新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更多的挑戰。所以,我們在受到外來文化沖擊及接受外來文化的同時,更要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充分將古典園林設計風格和傳統元素與現代園林景觀設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博采眾長,充分采用新材料和新技術,設計出帶有我國傳統元素新中式園林景觀,為世界各國帶來更多藝術盛宴。
參考文獻
[1]馮慧敏.探析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J].現代園藝,2017(2):77-78.
[2]李玲.對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中國傳統文化元素的應用探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8).
關鍵詞:傳統元素;現代化園林;景觀設計
我國的傳統元素多種多樣,具有形式多變、文化因素強的特點,典型的代表有中國結、兵馬俑、書法、瓷器以及國畫等。因此,合理地將傳統因素應用到現代園林及景觀的設計中,可以使我國傳統文化得到很好傳承的同時,還能體現出園林及景觀的美感,在美化環境供人觀賞的同時,為實現民族復興、推動祖國的事業打下堅實的基礎。
1中國傳統元素的表現形式及與現代園林景觀的關系
中國傳統元素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也是世界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對人類的文明,乃至世界的文明都具有一定深遠的意義[1]。中國傳統元素的表現形式主要有書法、雕刻藝術、繪畫、皮影、剪紙以及傳統符號等。在我國,園林設計師非常重視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加入中國傳統的元素,在園林與傳統元素的充分融合的過程中,體現出了園林的設計美感與多樣化以及設計師的創造性思維。在園林的設計中加入傳統元素,對其進行加工、改造以及運用,讓園林的設計更加有時代感和特色。在我國的園林設計中,設計師往往將“天人合一”的概念加入到園林中。所謂“天人合一”,指的就是人與自然的相互和諧。因此,在園林景觀中,合理地將傳統元素應用到其設計中,既能發揮出園藝設計師追求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又能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園林的設計美感。基于此,現代景觀園林與傳統元素之間具有相輔相成的關系。
2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應用的必要性
第一,二者關系密切。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將中國傳統的文化元素應用到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已成為設計者們的共同的話題,并將其關注點逐漸引入到傳統元素的應用中。第二,能夠將二者有機地融合。在園林及景觀的設計中融入傳統元素,既能提高整個作品的感染力,又能彰顯一定的時代性和設計內涵,將二者有機地結合,從中突出整個產品的創新性。第三,帶給設計師一定的設計靈感。設計師深入地研究傳統元素,既能產生設計靈感,又能體現出作品的設計內涵與設計思想。傳統因素與現代的園林及景觀設計關系密切,要達到設計出有思想有內涵的現代園林的目的,傳統元素的融入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3傳統元素在現代園林景觀設計中的科學應用
3.1認識設計理念的重要性
現代園林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美化環境,讓環境具備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推廣美學文化以及體現美學價值的實用[2]。現代園林的設計,往往體現的是人們的價值觀、審美觀念、發展文明等。因此,將傳統元素合理地應用到現代的園林及景觀設計中,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便要求設計師的水平要過硬,不僅懂得美學及設計學的常識,還要有一定的傳統文化基礎,進而設計出具有創造性的園林及景觀作品。
3.2重視應用色彩表達
對于園林及景觀的設計,色彩的表達是重中之重。合理地運用色彩,不僅可以將原來單一的園林及景觀變得多樣化,還能使設計的園林及景觀別出心裁。在現代園林及景觀的設計中,最主要的應用色彩的設計就是根據季節的不同,園林中的植物擁有不同顏色的變化。所以,充分地應用色彩的表達極其重要,園林設計中普遍應用的色彩技術有3種,分別是人工色、半自然色與自然色。在園林的設計中,合理地應用這些色彩的搭配,在此基礎之上,對自然環境的影響也考慮到其中,使傳統元素能夠更好地應用于現代園林的設計。
3.3引進新技術、新材料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園林及景觀的設計中要應用的新型材料與新型技術也在不斷地提高。因此,在園林及景觀的設計中,對新材料及新技術的應用也成為設計者要考慮的重要因素[3]。例如,在新材料的引用方面,可以通過納米材料以及金屬材料的應用來達到減少浪費的目的;應用一些玻璃材料來達到增強效果的作用等。在新技術的應用方面,可以選擇一些外國先進的技術,加入中國傳統的元素,既能夠增加美觀,還能增加園林的可利用空間,在應用再循環技術實現環境的可持續發展的同時,還為資源更合理的配置打下基礎。
4結語
在實際的園林及景觀設計中融入傳統元素,不僅可以增加園林及景觀的視覺效果,還能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起到發揚的作用。要使傳統元素更好地應用于現代的園林及景觀的設計中,就要在設計中認識設計理念的重要性、重視園林設計中的色彩表達、引進新的技術等,在做好這些的基礎上,更好地將我國傳統元素應用在現代園林及景觀設計中,為我國文化的傳承以及民族的復興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鄧薇,楊陽.園林規劃中鄉村景觀設計現狀及發展趨勢思考[J].價值工程,2017(3):236-238.
[2]周愛平.地域性文化元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探究與應用——奉賢區青村濱河公園文化景觀設計為例[J].中外建筑,2016(5):120-123.
關鍵詞:園林藝術設計;城市景觀設計;應用
1園林景觀設計的概述
城市景觀設計是現代城市面貌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園林藝術可以將自然景觀與人造景觀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園林藝術對植被、景物組合以及各種生態因素進行重組后而產生的視覺效果就是園林景觀設計,加以藝術的表現方式把綠色植物的自然美與城市的環境相互融合,為城市美化效果的同時,還可以為人們的生活提供更優質的環境。
2我國園林景觀設計中的問題
2.1園林景觀表現形式單一
園林景觀設計和簡單綠化是不一樣的,在城市建設和城市景觀建設時,使用簡單的綠化方式是不能滿足人們要求的。如果在城市建設中只是使用常見的樹種和植物進行綠化,就不能稱之為景觀設計,進行多樣、豐富、規模的選擇樹木的種類是很有必要的,這樣在一起有機的結合起來才能讓園林設計更加豐富多彩。然而從目前的現狀中看,問題是非常多的。與現代園林景觀相比,我國傳統園林景觀設計形式、種類過于單一,設計觀念上缺少創新性,不能適應城市景觀設計對園林景觀藝術的需求。
2.2園林藝術設計觀念與時展不符
因為受到我們悠久歷史文化的影響,所以在園林設計中的傳統文化應用較多,這就導致園林設計師們對視覺元素不夠重視,應用較少。對植物只是進行簡單的配置,體現不出設計林,達不到預想效果,因為對樹木生長以后的狀態沒有考慮全面,有時還因為樹木的生長形態導致的雜亂無章,完全沒有將美學效果體現出來,根本體現不出城市景觀設計的準則。基于此,我們要是想讓城市建設變得更好,就要尊重和諧統一的原則,園林景觀設計不僅要有實用性,還要有視覺美感,這樣才可以滿足城市建設從可持續發展。
3園林藝術用于城市景觀設計的幾點建議
3.1城市園林景觀設計要與城市發展規劃相結合
在進行城市園林景觀設計上,重要的就是要與城市建設規劃相融合。城市發展離不開園林景觀的設計。在園林景觀設計中,植物配置方面,要注意多樣性的選擇,還要考慮當地的氣候和生活環境,因地制宜,因此達到美化環境和凈化空氣的作用。
3.2園林景觀設計中人為本的設計理念
城市景觀設計是以滿足人民喜歡的生態環境為目的。因此在城市景觀設計中,只有進行以人為本的設計,大家的心理訴求和精神愿望才會被吸引,景觀園林中真實的藝術欣賞價值才能很好的實現。將人文思想融入到園林景觀設計之中,第一要把傳統建筑元素進行整合,只有可以把空間和景觀很好的結合在一起。我國歷史源遠流長,在發展的大潮中形成了自己歷史文化和藝術特點,因此只有在景觀設計上將文化和藝術相互融合,才能真正做到景觀和建筑環境的結合,重要更符合園林景觀的可持續發展,可以給人帶來舒適、置身大自然的感覺,增加城市景觀設計的意義。
3.3園林景觀設計中現代藝術氣息
現代化城市景觀的建設,要以城市發展的腳步為前提,其中既要包含傳統文化元素,還要體現現代的設計要素和形式美法則。而且還要參考西方發達股國家的藝術要素,將設計美感發揮到最好,將最好的效果呈現給世人。
3.4因地制宜植物配置的選用
在進行園林景觀設計時,設計師要考慮到氣候、水土、地勢等因素,將地域性的因素考慮好并結合空間、藝術設計進行應用。園林景觀的建設輪廓要清晰、層次要分明,要與當地的地勢和地形融合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