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最早的經濟危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當中國與時尚如此親近,人們開始思考,時尚的本質是什么,它為什么青睞我們?
追溯時尚的歷史,每一個時尚操盤手都高昂著藝術的頭顱宣稱自己站在浪潮的最前沿。設計師的自我意識以品牌的形式向人們的生活發起攻擊,從這個意義上說,時尚就是品牌之間話語權的爭奪,于是有了范思哲的神話,香奈兒的傳奇。
但當經濟危機剝去了浮華與繁雜,素來不計較成本的時尚露出了它更深層次的含義:時尚就是國家之間話語權的爭奪。
回顧過去的一百年,美國的崛起一度搶走了歐洲時尚之都的霸主地位,但突如其來的全美經濟危機則引發了一場歐洲時尚的復興;而歐洲的經濟危機又使得時尚風向標轉回紐約……
事實上,古老昌盛的中國曾經就是世界首屈一指的時尚大國。
所謂魏晉風度,令人多只記住形而上學的解釋,然而考證下來,我們就會強烈感受到:那正是指一種獨步一時的休閑時尚之風。
“步搖釵梁動,紅輪帔角斜”就是當時的時尚編輯們對此的細致描述。
當時流行的白綸巾、鶴氅裘、屐子均不是正式的服飾,卻得到了從皇帝到士大夫的垂憐,以此表示閑居的自在狀態和“矜毫傲物”的灑脫性格。
學者謝萬就特地挑選時尚款式“白綸巾”去見當時位為宰相的簡文帝。
而陳文帝找畫家為自己做畫時也選擇了身披綸巾的形象。
“腳著謝公屐,身披大綸巾”便成了時尚界最早的、最有影響力的“休閑裝”概念。
近千年的時尚軌跡與國際關系的歷史脈絡始終保持著曖昧的聯系,這使得我們總能在時尚品牌的變遷中回溯到歷史的沿革,預測到未來的發展。
這就是我為什么一直說:一個崛起的大國一定要有自己的服裝品牌。
中國當下的時尚有兩個主題:一是新銳(In time),二是洋氣。
30年前,皮爾?卡丹穿著毛料大衣走過北京街頭,中國人視其為奇裝異服,被時尚界詬病為中國人老土(Out time),如今中國時尚已經走到In time的階段。而當中國元素和時尚、洋氣相結合,中國時尚將跟經濟一樣,會很快步入超前(Front tune)的階段。
當然,我們不得不承認眼下男裝的時尚化在整體上基本是西裝化。
強大的時尚力量已經形成了一個西裝指數,評測每一個國家。
人們根據西裝是不是主流裝束來判斷該國的現代化程度。
1.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霸主的國家是( )
A.日本 B.美國 C.歐盟 D.聯邦德國
2.西歐和其他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進入了戰后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是在( )
A.50~60年代B.70~80年代C.90年代D.現在
3.20世紀50年代末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是( )
A.法國B.日本C.聯邦德國D.英國
4.戰后資本主義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發生在( )
A.20世紀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初期B.20世紀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末期
C.20世紀50年代至70年代D.20世紀70年代末期至90年代
5.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的迅速發展最主要是通過( )
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干預經濟
B.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C.美國的經濟援助
D.對殖民地的掠奪
6.“馬歇爾計劃”援助的重點是在( )
A.拉丁美洲B.東亞C.北非D.歐洲
7.歐盟建立后( )
①歐盟各國將統一使用歐元②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③歐盟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④和美國保持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②③
8.20世紀末,世界上的經濟體是( )
A.日本B.美國C.歐盟D.德國
9.下列歷史事件,發生時間最早的是( )
A.開始實施“馬歇爾計劃”
B.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資本主義世界第二號經濟大國
C.歐洲共同體成立
D.中東石油危機
10.20世紀90年代以來,美國新經濟的主要特征是( )
A.高速度、低失業率B.改善人民生活、緩和社會矛盾
C.高速度、低通脹 D.信息化和全球化
二、連線題(27分)
11.戰后美國經濟的發展
西部和南部繁榮改革社會經濟 20世紀七八十年代
進入新經濟時代美國是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 20世紀90年代
經濟地位下降 受到危機嚴重打擊,債務沉重20世紀五六十年代
經濟發展受限
三、問題探究(43分)
12.閱讀下列材料:
“共同體的目標應是:通過共同市場的建立和各成員國經濟政策的逐步接近,在整個共同體內促進經濟活動的和諧發展……以及各成員國間越來越密切的關系。”
──《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
回答:
(1)“歐洲共同體”何時成立?歐盟現有幾個成員國?
(2)歐洲國家為什么要聯合起來?你能聯系當前在國際上發生的大事,談談歐盟在當前國際事務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嗎?
女兒看了幾天《紅樓夢》就說讀不進去了,有一些人物關系搞得她頭疼,里邊說的話太過文言,讓她很難理解。看著她寧可翻看青春雜志,也不愿意細品《紅樓夢》的表情,我放下了手里工作,和她一起讀“紅樓”。
我對她講:《紅樓夢》是曹雪芹家道中落時期寫的,當時的背景是他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的保姆。他的祖父曹寅是皇帝的親信,少年時做過康熙的伴讀和御前侍衛。他的家庭從曾祖父曹璽開始,三代四人出任過江寧織造一職,前后長達六十年。康熙六次南巡,其中四次以“江寧織造”為行宮,由曹寅主持接駕。雍正五年,曹雪芹的父親因經濟問題,被撤職抄家,遷回北京。曹雪芹出身在這樣一個官宦家庭,人生又遭遇大起大落,作為文化人,在思想處于極度壓抑的時候,寫出的東西應該是最真實的心理寫照。
女兒說,那《紅樓夢》里的金陵十二釵中哪個最有才氣,值得學習和借鑒呢?我說,應該是賈探春和薛寶釵最有個性吧,賈探春雖然出身不大好,母親只是賈政的一個偏房,但她卻是賈府里最早的“改革派”。
在第五十六回中,為了克服賈府的經濟危機,探春采用公開競標的方式,把大觀里的花草樹木讓老媽子們個人承包,既調動了勞動積極性,又是一個利潤增長點。用探春的話說,“登利祿之場,處運籌之界;窮堯舜之辭,背孔孟之道”。經濟改革的目的在于“利”字,可見改革的商機處處都是。
而薛寶釵卻覺得,以孔子的“義利觀”來指導承包很必要。她首先考慮到承包過快,得到好處的只是少數人,大多數人心里會眼紅和不服。如果讓承包者在年終時,拿出若干吊錢來分給沒有承包的老媽媽們,用“小恩小惠”的方法,使承包者長期經營得到保證,從而達到雙贏的目的最好。她的想法很有遠見,只要讓眼紅的人拿到微薄小利,每個人都說改革好,事情才能繼續,否則看某些人先“富”起來,勢必會有人作梗,“利益”當頭,誰都要沾點光。
《紅樓夢》中的詩詞對中學生的品讀很重要,比如《題石頭記》“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的語言精美,生動流暢,體現了古典詩韻文化的內涵。《青埂峰頑石偈》里的“無才可去補蒼天,枉入紅塵若許年。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誰記去作奇傳”的優美詞句的修辭方法,把事物、思想、心情生動唯美地刻畫出來,讓人讀罷為之震撼,回味綿長,對于將來高考作文的發揮很有借鑒意義。如今的高考語文的命題,考的是知識的全面性,作文是實效和引申相結合,不注重平時閱讀的積累,很難寫出有觀點的時文,又怎么會打動閱卷老師呢?
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的全盛時代
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已經博得了越來越多消費者的“芳心”。從上一屆的“電動大道”到這屆展會,幾乎所有參展商都帶來了自己的新能源車型。不得不說,現在的汽車世界已經進入了電動車與混合動力車的全盛時代。號稱美國汽車“三巨頭”的通用汽車公司、福特汽車公司以及克萊斯勒集團走上了穩步復蘇的道路,奔馳、保時捷等歐洲汽車翹楚和亞洲知名汽車公司也重回底特律,在2011年的首場“秀”中紛紛展出自己的新能源車,涉及的車型不局限于緊湊型車和小型車,連跑車、SUV等耗油大塊頭也被換上新能源的心臟,讓環保車型全面開花。
緊湊車型成為絕對主角
數年來,“大型車”似乎一直是北美國際車展上的絕對主角。雖然設計奇特的其他車型的確非常吸引大眾的眼球,但是近年來,北美車展上的主角一直都是大型車:強健的皮卡車型、笨重的SUV車型以及裝備豐富的豪華轎車。但是,2011年北美國際車展已不再是“大型車”的天下,緊湊車型越來越受到關注,幾乎每個車企展臺最顯著的位置都被緊湊型車占據。通用汽車公司全球首發了全新小型車雪佛蘭Sonic。福特公司也在本屆車展上展出了其C-Max七座緊湊微型車。此外,在底特律三大汽車公司的國外競爭對手中,本田汽車公司則了新款思域Coupe與轎車概念車,思域是美國緊湊車型市場最暢銷的車型。德國高端車生產商寶馬此次也推出了其新款小型車。
也許是因為其所處行業的特殊性,SK的企業形象顯得較為低調,公眾還偶爾會將其與某品牌的化妝品混淆。但這家不顯山不露水的公司最近在中國又有了大手筆,斥資在長安街南側購買了一幢40層的大廈。公司巨大的標識格外醒目,在長安街驅車遠在一公里開之外就可以看的清清楚楚。近日,《經濟》記者走進位于北京CBD中心的SK大廈,與SK集團大中華區董事長、總裁金泰振近距離接觸,增加了對這家商業巨頭的感性認識。
金融危機背景下的相生經營觀
《經濟》:SK在歷史上有三次大的發展,您能否向我們回顧一下?
金泰振:SK的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鮮京織物。在瞬息萬變的環境中,SK戰勝競爭對手,實現了三次巨大的飛躍過程。第一次是1953年至60年代,SK經歷了由織物跨越到了聚酯原絲的生產。第二次是70年代到80年代,SK完成了從石油到纖維的縱向整合。90年代進軍通信信息行業,應該是s K的第三次飛躍。直到今天,SK已然成為全球領先企業,加快走向全球市場。
《經濟》:“China Insider”戰略的含義是什么?
金泰振:SK在中國事業發展的過程中,基于“取之于中國,用之于中國,由中國人參與經營管理”(’ByChina,For China,Of China’)的理念,提出了‘China Insider’戰略。“China Insider”的含義不是指SK作為韓國企業在中國尋求發展,而是指SK要作為中國企業,與中國一起發展,成為和中國擁有同樣基因的“中國的SK”,與中國經濟共同繁榮發展。這一戰略推動了SK在中國的良好發展,也得到了中國政府和合作伙伴等社會各界的各界的支持。在能源領域,SK集團在瀝青、乙烯、油等內需材料市場上其競爭力已經獲得了認可,而電信領域的無線網絡、手機增值服務,服務領域的網絡購物、流通業務目前正在不斷地擴大。
《經濟》:如您所說,SK的哲學是追求幸福:追求顧客的幸福、成員的幸福,股東的幸福和社會的幸福。SK對于“幸福”這個概念如何詮釋?
金泰振:我們理解的幸福,是通過使別人幸福,來使自己幸福,通過創造幸福,從而實現分享幸福。在經營過程中,是使得顧客和利益相關者實現幸福,來實現公司的幸福。在韓國乃至在世界上的大公司中將幸福作為理念的,SK還是唯一一家。
SK認為,生活的最終目標是幸福。任何人都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這是因為人們都有獲得幸福生活的愿望。SK運營企業的理由,以及圍繞這一理由進行的根本性思考,正是源于這種愿望。幸福是人們生活的目的,又是人們生活的能源。只有為了這種幸福而努力時,企業、顧客、股東、組織成員以及社會等多樣的利害關系這才有可能永遠保持相生的關系,才能實現共同發展。
《經濟》:面對金融危機,作為韓國三大公司之一SK集團再次用實際行動落實了公司一貫倡導的分享幸福的理念,與社會一起同甘共苦,推出了SK式相生經營觀。
金泰振:近日,SK集團包括CEO在內的高層自愿向公司返還了年薪的10~20%,而且SK株式會社和SK能源等公司的涉外董事也自愿返還年薪的10%。早在08年宋開始管理層中間廣泛議論自愿返還年薪事宜,而進入到09年受國內外經濟影響,管理層內部逐步達成一致,要以身作則自愿返還一部分年薪。
我們希望通過此舉最大限度地保障工作崗位,計劃用節省下來的這部分薪金用來擴大新的雇用崗位。“以人為本”是SK注重的企業文化理念,最近在韓國進行的面向大學生的“最想進入的國內企業”的調查中,SK集團列為首位。
SK的相生經營觀就是在如今全球面臨經濟危機的情況下,主動變革,秉承相生共贏的理念,采取的應對挑戰的創新舉措。
要在中國持續投資
《經濟》:您曾經說過,SK要在中國持續投資?
金泰振:SK將在中國持續投資,這是公司重要的戰略之一。
對中國的長期投資是我的信念,中國雖然也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但中國是有希望的。在許多國家經濟負增長的同時,中國仍然在正增長。我們一方面要持續投資,一方面發展在韓國已有的事業、關注在海外其它市場的資產投資機會。形成這三者的良性循環,才是最好的戰略。
SK在中國要取得成功,應該有馬拉松精神,即持續勻速跑完比賽。回顧過去的十多年,SK取得了不少成績。繼續把加油站、網站和地產項目等一件一件做好十分重要。不能急于求成,持續的增長比快速做幾件事情更重要。做大項目與跑馬拉松是一樣的,只跑一段特別快是不起作用的。
《經濟》:盡管遭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SK集團通過強有力的出口驅動性戰略,今年第一季度獲得超過預期的優良業績。能談談詳細情況嗎?
金泰振:SK能源今年第一季度韓國內需銷售總額為3.4兆韓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26%,但出口量卻大幅增加,達到4.68兆韓元,這也是SK能源第一季度出口額的最高記錄。
特別在石油事業部門中,作為高附加值產品的揮發油、燈油、輕油等三大輕質油的出口量為2273萬桶,與去年同期相比提高了75%。石油產品出口量和出口金額也增加32.6%和1%,分別為3928萬桶和2.92兆韓元。這是第一季度的石油產品銷售額第一次超過內需銷售額的情況,同時也是石油產品銷售額連續三個季度超過內需銷售額。其中,整體出口所占比重從去年第一季度的51%達到58%,提高了7%。
隨著中國需求量的增加等因素,瀝青銷售額也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4%,達到1818億韓元。這與歷史上業績最高的去年第三季度的水平持平。化學事業方面方面,內需銷售量減少19.4%,但出口方面由于中國的經濟扶持政策等因素引起的需求量恢復,增加了15.6%,達到155.2萬噸。
《經濟》:在經濟危機下,SK是如何看待中國市場的?
金泰振:過去的2008年是有意義、有成效的一年。雖然受到油價大幅下跌以及美國金融危機等諸多因素影響,但是我們依然能夠在這種環境下銷售額達到約800億美元,出口
額也達到296億美元。SK電訊去年參與建設北京的總規模達10億美元的U-City“國際數碼創意及產業項目(BCC)”,與深圳市簽訂了研發新技術示范城市的MOU,取得了“全球性成果”。BCC項目U-City業務是由SK電訊、SK C&C和SK建設等共同合作的項目,希望成為SK集團下一代全球發展動力。
面對金融危機,我們認為,即使在最惡劣的環境下也能夠生存,并創造出跳躍和成長的最佳機會。為此要確保我們一直持續強調的速度和柔韌性以及執行力。要以自由且堅定的信念和姿態迎接挑戰。SK是一家在中國有著頑強的生存能力和旺盛成長能力的企業,致力于與中國經濟繁榮共同發展。
《經濟》:您能否談談SK與中國企業的合作計劃?
金泰振:SK能源在韓國占有40%的市場份額,SK電訊在韓國擁有超過50%的市場份額。過去30年,SK在17個國家32個油田開展業務。我們曾經在也門開采石油,取得很大成功,在越南、秘魯和非洲也在開采石油。
最近我們同中海油合作開發海外資源。在通信方面,SK在3G方面也具有優勢。目前,我們是中國聯通主要股東之一。關于3G的系統和技術,我們都有很好的理解,SK希望能擴大在中國的發展。
關注3G
《經濟》:作為韓國最大的電信運營商,SK電訊成功的實現了3G業務在韓的運營,對于中國市場有什么打算?
金泰振:3G牌照發放標志著中國正式進入了3G時代,3G大幕已經在中國拉開。我們相信,在中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在各運營商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的通信事業必將實現更大地飛躍。
相信中國進入3G時代后,SK電訊將會有更多的合作和發展機會。SK電訊將繼續努力,利用自身的優勢,在中國市場中尋求和把握更廣泛的合作機會。
SK電訊作為中國聯通的外資股東,一直以來與中國聯通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此次3G牌照發放,聯通獲得了WCDMA牌照。SK電訊在3G網絡經營尤其是WCDMA經營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我們將會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聯通,進一步深化與中國聯通的合作。
SK電訊在3G網絡經營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作為最早參與到中國市場中的外資運營商,SK電訊根據以往的經驗并結合中國將要開展3G業務的需要,已經在汽車導航、音樂娛樂、網絡游戲、社交網絡等相關領域進行了投資和布局。SK電訊愿與中國合作伙伴分享這些資源,追求共贏。
今后,SK電訊還將繼續在中國的投資項目,希望能在信息技術產業的各個領域與中國合作伙伴加深合作,攜手共進,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的發展。
《經濟》:對于移動電信運營,您能談談SK的成功經驗嗎?如何協調好與設備供應商以及內容提供商的合作?
金泰振:作為韓國成立最早的移動通信企業,SK電訊最突出的地方有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