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汽車常見故障及維修知識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H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3)21-0091-02
汽車是現代人生活以及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現代人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日益顯現出它的重要性。但是,在實際的汽車使用過程中,有很多問題困擾著大家,汽車離合器故障便是其中之一。本文主要研究汽車離合器種類,分析摩擦式離合器基本工作要求,探討離合器常見故障與診斷策略,為汽車使用者以及汽車維修者進行離合器常見故障與診斷提供可行性思路。
1 離合器的種類
汽車離合器有摩擦式離合器、液力離合器、電磁離合器等幾種,摩擦式離合器又分為濕式與干式兩種。液力離合器是由工作液(油液)傳遞扭矩,殼體和泵輪連為一體,為主動件,渦輪與泵輪相連是從動件,當泵輪轉速較低時,渦輪不能被帶動,主動件與從動件之間處于分離狀態。隨著泵輪轉速的提高,渦輪被帶動,主動件與從動件之間處于接合狀態。電磁離合器是電磁線圈的通斷電達到離合器的接合與分離的控制,如在主動件與從動件之間放置磁粉,則可以加強兩者之間的接合力,這樣的離合器稱之為磁粉式電磁離合器。目前和手動變速器相匹配的離合器絕大多數為干式摩擦式離合器,按其從動盤的數量,又分為單片式、雙片式和多片式三種。濕式摩擦式離合器一般為多片式,浸在油中以便于散熱。采用若干個螺旋式彈簧作為壓緊彈簧,并將這些彈簧沿壓盤圓周分布的離合器稱為周布螺旋彈簧離合器,采用膜片彈簧作為壓緊彈簧的離合器稱為膜片彈簧離合器。
2 摩擦式離合器應滿足以下基本工作要求
(1)保證能傳遞發動機發出的最大扭矩,并且還有一定的儲備傳遞扭矩余量,用于復雜路況之用。(2)能做到分離時分離徹底,接和柔和、不發抖,并且具有良好的通風散熱效果,達到發動機動力完整輸出。(3)從動部分的轉動慣量盡量小,如此在分離離合器換擋時與變速器輸入軸相連部分的轉速就比較容易接合,從而減輕齒輪間的沖擊,降低工作噪音。(4)具有緩和轉動方向沖擊減該方向振動的能力,并且要求噪音盡量小。(5)壓盤和摩擦片之間的摩擦系數穩定,不出現打滑,發動機動力輸出完整。(6)操作省力,降低操作強度,結構簡單,益于維修保養。(7)車輛超載或在復雜路面上,防止對傳動系造成意外損壞。
3 離合器常見故障與診斷
3.1 分離不徹底
3.1.1 故障現象:發動機低速運轉時,踩下離合器踏板,原地掛擋有齒輪相互撞擊聲響,不能順暢掛擋。故障現象明顯時,會導致車輛失控,前沖,發動機熄火。
3.1.2 產生原因:離合器自由行程太大,所以踩下離合器踏板時,沒有足夠的壓縮距離,不能使膜片彈簧或螺旋彈簧充分壓緊,造成離合器壓盤和從動盤無法分離徹底。出現離合器分離不徹底的故障現象。(1)從動盤和主動盤接觸面單邊磨損嚴重。(2)離合器從動盤花鍵齒被變速器一軸碰傷,產生毛刺,導致從動盤總成在一軸上滑動不靈活。(3)膜片彈簧破損,斷裂。(4)變速器一軸銹蝕、變形、松動。(5)液壓操作系統漏油或油量不足。(6)離合器分泵推桿行程不足。
以上六種情況都會導致離合器分離不徹底。排除方法:進行檢查調整,必要時分解,更換零部件。
3.2 離合器打滑
3.2.1 故障現象:離合器踏板已完全松開,但離合器難以傳遞全部的發動機轉矩,致使車輛起步困難或是發動機轉速提高時,車速卻升速緩慢,車輛上坡或加速時感到動力不足。
3.2.2 產生原因及排除方法:(1)正常行駛時沒有完全放松離合器踏板。(2)分離撥叉與分離軸承等是否卡澀、回位不良。(3)離合器從動盤嚴重磨損,燒蝕、硬化或關聯部件接合面過度磨損。(4)離合器磨擦片表面沾有油污。(5)離合器膜片彈簧回位不良。(6)離合器磨擦片工作壓緊力不足或離合器壓盤蓋總成零部件損壞或松動。
以上情況需針對不同情況具體采取分解檢查,更換相應零部件予以解決。
3.3 離合器發抖
3.3.1 故障現象:離合器在行駛中尤其在起步時有抖動感,慢踏離合器踏板初始階段有輕微的抖動感,換擋時有抖動感。
3.3.2 產生原因及排除方法:(1)發動機安裝支架螺栓松動或變形。(2)分離撥叉偏磨及分離機構接觸部位不圓滑。(3)變速器輸入軸彎曲或花鍵嚴重磨損。(4)安裝離合器時未對稱均勻緊固。(5)離合器總成未配套使用。(6)離合器從動盤磨擦片單面單邊磨損嚴重。(7)從動盤減震彈簧斷裂或松動,從動盤磨擦片翹曲變形。(8)膜片彈簧斷裂或松動。(9)離合器主從動盤之間有油污。通過試車、行駛、檢查、調整、緊固相應零部件,必要時分解離合器總成,更換相應的配件總成。
3.4 離合器異響
3.4.1 故障現象:車輛行駛過程中,操作離合器時,有不正常響聲,而且這種響聲都比較清脆,響聲明顯,容易察覺響聲部位。
3.4.2 產生原因:(1)踏下離合器踏板產生的異響,是因為離合器分離軸承損壞或缺失脂。(2)松開離合器踏板產生的異響,從動盤磨損嚴重,鉚釘已外露或膜片彈簧損壞松動,從動盤減震彈簧斷裂、盤轂松動,花鍵磨損。(3)離合器踏板踏下和松開時均有異響,是離合器分離機構各接觸部位缺油,磨損。
以上情況均需拆下離合器總成,仔細檢查,并檢查操作系統各接觸部位,更換相應配件或浸灌脂,并做相應的道路試驗。以上列舉分析了汽車離合器四種故障常見現象及產生原因和診斷,為防止離合器使用得過度磨損及早期損壞,還應注意選用正規離合器配件及總成,避免人為產生的故障,不要因為圖便宜,給診斷故障帶來人為的困惑,選用正廠配件,能降低故障率,減少不必要的拖車施救,也能降低車輛維修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4 結語
本文介紹了離合器的種類、功用、要求和離合器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但要科學、合理使用車輛,也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使用事項。
4.1 養成良好的駕駛習慣
在車輛正常行駛時,避免踩離合器踏板,也不要把腳長時間放在踏板上,如果離合器無故障現象,離合器應沒有“打滑”現象,只有三種情況需要踩下離合器踏板:車輛起步,正常加減擋,停車或低速剎車。除了以上情況,不要踩離合器踏板或者把腳放在踏板上。行駛時長時間把腳放在離合器踏板上十分容易使得離合器片燒蝕,嚴重時甚至使離合器壓盤和飛輪損傷,導致離合器意外損傷,同時還會導致油耗明顯上升,離合器過度磨損,增加車輛維修費用。
4.2 熟練掌握起步技巧,操作正確
每個車輛離合器結合點都有所不同,這需要駕駛員對不同車輛狀況了解掌握。當發動機聲音出現變化時,此處為離合器動力結合點,俗稱“半聯動”。隨著離合器踏板慢慢抬起,憑借駕駛經驗,根據發動機聲音大小,平穩踩下油門踏板,增加發動機動力輸出,這樣就能夠使汽車起步平穩。
4.3 提高個人駕駛技術
注意觀察路面情況,集中精力,準確把握換擋時機。操作時應平穩迅速,不要頻繁出現半聯動現象,這樣會使離合器的磨擦片劇烈磨損,也會使離合器分離軸承損傷。車輛行駛時,在加減擋過程中,應注意離合器與油門踏板之間的配合,換擋時機把握要準確,不要出現在踩下離合器踏板的同時加大油門,這樣只能空耗油料,并不能使發動機功率輸出,造成浪費。
參考文獻
[1] 姜婷.離合器常見故障原因與排除[J].山西科技,2009,(1).
[2] 馬選斌.汽車離合器分離不徹底故障的原因與排除[J].汽車運用,2009,(4).
[3] 王新軍.汽車離合器的故障分析與維修[J].科技信息,2009,(5).
[4] 李洪岐.汽車離合器的常見故障分析[J].化工之友,2011,(15).
關鍵詞:發動機 混合氣 離合器 怠速
為了維持和恢復汽車的技術狀況,保持汽車的動力性和經濟性,降低汽車尾氣排放和汽車噪聲的污染,保證汽車行使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我國實行了計劃預防維修制度,規定車輛維修必須貫徹預防為主,強制維修,視情修理的原則。為了減少汽車發動機故障,及時發現發動機故障,準確維修發動機故障,保證汽車行駛安全,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汽車發動機故障及其維修方法。
1、發動機水溫過高,甚至超過紅線
解決:冷卻水不足造成的發動機過熱。此時記住千萬不要立即打開水箱蓋。首先將車開放到通風、陰涼的地方。然后打開發動機罩,發動機怠速運轉等待冷卻水水溫下降。不得已要馬上打開時,可用一張在水中浸泡過的大毛巾,蓋在水箱蓋上,再試著慢慢打開蓋。當蒸氣冒出時,手迅速離開,等到蒸氣完全消散后,最后再將蓋打開,將冷卻水加入。
節溫器故障造成發動機過熱。節溫器一般安裝在發動機出水管部位,如節溫器出現故障,會使發動機不能進行大循環而造成水溫過高。
如發動機進、出水管漏水緊急時可以用膠布纏上破損的管子,補足水后行駛。回去后應立即更換損壞水管。
2、發動機無法啟動或者是啟動機不運轉,以及發動機運轉但不著火
解決:可以通過聽汽車喇叭的聲音及點亮大燈的方法來做個初步判斷。
現象1:如果喇叭聲音嘶啞而啟動機不運轉,此時應該檢查蓄電池。
當普通蓄電池極板露出來或是免維護蓄電池觀察孔的顏色不是綠色時,就可以斷定是蓄電池電力不足造成的發動機無法啟動。遇上普通蓄電池電力不足時,補充蒸餾水,也可用純凈水應急。如果是免維護電池電力不足,只能用跨接的方法請其他車輛上的蓄電池幫忙了。此時一定要注意隨車攜帶發動機的電纜線,在借用其他車輛蓄電池電量時,電池的正極連正極,負極連負極。注意被借方車輛發動機一定要先啟動,使發動機處于怠速運轉狀態。
現象2:喇叭及點亮大燈都無異常,但汽車會發出“哞呀、哞呀”的聲音。應檢查蓄電池樁頭是否氧化,聯接是否松動。此時可以選擇用砂紙清理接頭圓柱。當沒有砂紙時,可以用鉗子夾住左右輕輕轉動來清理圓樁。
現象3:喇叭良好,而啟動機不運轉,可以考慮啟動機是否通電。如果發動機本身出現故障,如電磁開關失效等,就必須采用拆下啟動機,更換零部件的措施了。
小技巧:如果啟動機本身沒有故障,只因蓄電池電量不足,可以考慮利用外力啟動的方法,具體操作要點:將排擋桿推到次高擋(如4擋車型,用3擋),左腳踏離合器踏板,右腳踩在油門踏板,松開制動,打開點火開關。
當汽車具有一定的慣性后,快速地抬起離合器踏板。
其難點在于要在右腳不離開油門踏板的情況下控制車速,因此要學會用手剎來控制。
注意:
(1)此技巧只能在沒有其他方法的情況下作應急使用。
(2)裝備有自動變速箱的車輛因傳動形式不一樣,此方法不能使用。
(3)裝備有三元催化器的車輛,如使用此方法可能使三元催化器失效。
(4)快速抬起離合器會造成曲軸止推片的早期損壞,同時因發動機突然在冷車狀態下啟動運轉會造成發動機不良。
(5)現在有很多柴油發動機燃油供給是靠電磁閥控制,所以使用此技巧注意,電磁閥是否打開。
3、發動機在運轉過程中有異味
解決:車輛使用一段時間后,一些橡膠密封件老化,機油就會從密封件中泄漏,滴在排氣歧管上,隨著排氣歧管溫度升高,機油在短時間內蒸發,就會發出油燒焦的氣味。只需更換密封件即可。
當尾氣發出異味時,其主要原因是混合氣過濃、燃油品質不佳或發動機燒機油等原因。
離合器片瞬間打滑而發出的異味非常難聞,主要是因為離合器片負荷過大或半聯動離合器造成的。
4、發動機起動正常,但無論冷車或熱車,怠速均不穩定,怠速轉速過低,易熄火
故障成因之1:進氣系統故障。
故障點:進氣系統或真空系統漏氣、進氣通道出現堵塞(空氣濾清器過臟、潮濕以及副廠件等)、空氣流量計或MAP傳感器故障、怠速控制閥或附加空氣閥工作不良、怠速調整不當。
解決:檢查進氣系統的管路接頭、真空軟管有無漏氣。檢查空氣濾芯,檢測空氣流量計或MAP傳感器信號,檢測怠速控制閥或附加空氣閥,按規定的程序,調整怠速。
故障成因之2:供油系統故障。
故障點:噴油器霧化不良、滴漏或堵塞,供油壓力太低,噴油器不供油。
解決:斷缸檢查單個氣缸的工作情況。檢測燃油壓力。(一般怠速時的燃油壓力為250Kpa左右,如果太低,則要檢查油壓調節器、燃油泵、油箱、燃油濾清器等。)噴油器測試。
故障成因之3:點火系統故障。
故障點:火花塞工作不良,高壓線漏電或短路,點火正時不準,點火線圈工作不良,點火器工作不良。
解決:怠速時逐個拔下各缸高壓線,進行斷缸檢查。檢查高壓火花,拆檢各缸火花塞(檢查燒損、積碳和間隙)。檢查個缸高壓線(外觀有無漏電或擊穿的痕跡,電阻是否符合規定值)。檢查點火正時。
總之,本文共舉出4個發動機常見故障及維修方法,通過展示現象,原因分析,解決方法對故障做了徹底的描述。文中既有維修程序循序漸進的工作步驟,也有實踐中積累的快捷的檢測維修技巧,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我們應當加強發動機常見故障的診斷和維修工作,以延長發動機壽命,保持發動機經常處于良好的技術狀態。
參考文獻
[1]何援朝.新編汽車駕駛員1000個怎么辦.金盾出版社,2008.
[2]張夢欣.汽車復合知識與技能.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02.
關鍵詞:汽車故障成因診斷
汽車在使用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不可避免的要發生故障,使汽車的動力性、經濟性、操縱穩定性、乘坐舒適性、使用安全性等發生變化。汽車故障有的是突發性的,有的是漸進性的。當汽車發生故障時,如能夠用經驗和科學知識準確快速地診斷出故障原因和部位,找出損壞的零部件,及時修復或更換,排除故障,恢復汽車原有的性能,就能發揮汽車高效、便捷的交通作用。
一、汽車常見故障
汽車常見故障的表現和癥狀有:
1.性能異常
動力性和經濟性變差,如最高行駛速度明顯降低;汽車燃油消耗量大和機油消耗大。乘坐舒適性差,如汽車振動和噪聲明顯加大。汽車操縱穩定性差,如汽車易跑偏,車頭擺振;制動側滑和距離長,排放超標等。
2.工況異常
使用中突然出現某些不正常現象,如行駛中發動機突然熄火;制動無效;冬季起動困難;發動機熄火后再也起動不了等。
3.聲響異常
使用中發生的故障往往以異常響聲的形式表現出來,如果響聲比較沉悶并且伴有強烈的振抖時,故障比較嚴重。例如,汽車怠速運轉時,發出有規律的噠噠聲,加速時響聲雜亂無規律,這是氣門間隙過大發出的敲擊聲。如果發動機在正常運轉時,出現像敲砧板的嘎嘎聲,且響聲越來越嚴重,這是發動機缺機油造成燒軸瓦的響聲。
4.排煙異常
汽車排氣管冒黑煙一般為混合氣過濃,燃燒不完全;排氣管冒藍煙,一般為燒機油;排氣管冒白煙,一般為燃油中有水,或氣缸有水,或室外溫度過低。
5.操作異常
汽車不能按駕駛員意愿進行加速、轉向、制動。如油門踏板、離合器踏板、制動踏板、轉向盤、變速桿操作不靈活等。
6.氣味異常
剎車片和離合器片的非金屬材料發出的燒焦味;蓄電池電解液的特殊臭味;電氣系統導線燒毀的焦糊味;漏機油滴到排氣管的燒焦味和汽油味。
7.外觀異常
汽車停放在平坦場地上時,檢查外觀時會發現汽車縱向傾斜或橫向歪斜;燈光、信號、儀表失常;表面碰傷、擦痕損傷等。
8.過熱
各部溫度超出正常使用溫度范圍。如水箱“開鍋”、變速器、制動器、后橋殼發熱燙手。
9.滲漏
燃油、機油、冷卻液、制動液、電解液、制冷劑等漏液;電氣系統漏電;氣缸墊,進、排氣管墊,真空管等漏氣。
二、故障診斷方法
汽車發生故障,如果查不出故障原因和故障部位,就無法動手修理。汽車故障種類繁多,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中,只要掌握汽車的構造、原理、性能,且具有豐富的維修實踐經驗,就很容易作出準確的判斷。
1.深問歷程
中醫診病要望、聞、問、切,汽車故障診斷也是一樣。其中深問也是快速診斷汽車故障的方法之一。例如,汽車發生故障時,應了解汽車使用年限和行駛里程。因為可以根據這些使用情況估計可能發生的故障原因。因此,維修人員一定要向車主詢問使用年限、修理歷史、發生故障時的癥狀以及發生故障后的狀態,進一步深入地了解故障產生的原因,判斷故障的部位。
2.慎察癥狀
所謂慎察癥狀是對初步判斷的故障發生部位進行仔細觀察或模擬檢測。如發動機冒藍煙,如果是使用過程中長期冒藍煙,且汽車使用里程又很長,一般可判斷為氣缸、活塞、活塞環磨損造成機油上竄至燃燒室燃燒引起的;如果只是在發動機剛啟動時冒一股藍煙,以后又逐漸變得比較輕微,一般可判斷為氣門油封老化或氣門桿與導管磨損造成機油漏入燃燒室燃燒引起的;如果是發動機大修后出現冒藍煙,只能是活塞環裝反所致。特別是梯形活塞環,由于梯度很小,肉眼很難看得清楚,如果標記不清或標錯,就易造成活塞環泵油現象。
3.細聽異響
用聽覺判斷汽車故障是常用的簡便方法。當汽車某個部位發生故障時,就會出現異常響聲,有經驗者可以根據響聲判斷故障部位。如汽車直行時響聲正常,而拐彎時有異響,可判斷差速器中的行星齒輪有問題;如發動機抖動,加速時排氣管有突突聲,可判斷為發動機缺缸工作;如踩下離合器踏板時有沙沙聲,松開離合器踏板時響聲消失,說明離合器分離軸承缺油;如發出嘰嘰聲,說明分離軸承卡死不轉,磨到分離杠桿發出的響聲,必須及時更換分離軸承。
4.觸感變化
憑觸感來診斷汽車故障就像中醫切脈一樣,以傳到人體上感覺到的汽車狀況來判斷故障。如柴油機動力不足、怠速不穩、加速不順有突突聲,用手指觸碰各缸高壓油管,如果哪一條高壓油管沒有脈動感,說明該缸不工作(缺缸工作);如用手摸水泵出水口膠管可以感覺到水流壓力波動,說明水泵工作正常;如感覺不到水流壓力波動,說明水泵壞或者水箱無水;如用手指的壓力檢查風扇皮帶的松緊度:用拇指從皮帶中間用40N的力按下皮帶,其撓度為10-15mm為合適,否則說明皮帶過松或過緊。
5.辨嗅氣味
汽車上不同的氣味代表著不同的狀態。如聞到焦糊味是電線短路燒焦味,必須立即關掉電源,查找故障部位。當手摸到發燙的地方就是電線短路的部位。當停車時或行駛中聞到汽油味,可能是某處油管或油箱漏油,要查明原因;如汽車載重上坡,發動機轉速很高,但車速很慢,且在車后聞到一股古怪難聞的焦臭味,這是離合器打滑的故障。
6.試驗求證
所謂的試驗求證就是以試驗來證明汽車技術狀態的變異程度,以確定故障原因和部位。
7.部件替換
所謂的部件替換就是對可能發生故障的部件用合格的部件替換。如果故障排除說明該該部件損壞,如果故障依舊,說明該部件是好的,故障不在此處。例如,發電機不充電,用一個新的發電機換上去,充電正常,說明原發電機損壞;如果換上新的發電機仍然不充電,說明故障不在發電機,可能是在調節器或充電線路。
8.分離檢查
通過培訓使學員全面掌握汽車修理專業技術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能夠準確診斷汽車常見故障,并進行修理,適應現代汽車行業迅速發展的需求,并為參加職業技能鑒定作好準備。
二、課程設置與要求:
1.機械制圖:
使學員掌握投影的基本原理,能夠繪制和看懂一般零件圖和裝配圖,掌握軸類零件、箱體零件等常見零件識圖的多項投影關系,能夠按圖紙進行裝配。
2.金屬材料與熱處理:
使學員熟練掌握常用金屬材料的牌號、成份、性能及應用范圍;理解金屬材料的內部結構;理解金屬材料熱處理的一般原理;掌握熱處理的代號、方法及其應用。
3.專業理論知識
通過培訓使學員全面掌握汽車總體構造,發動機結構及工作原理,熟悉配氣機構、燃料供給系統、冷卻系統、系統、傳動系統的功用和組成,掌握汽車電控技術、液壓技術,熟悉常用大型工程機械(挖掘機、裝載機、推土機、運輸機)的日常管理、故障診斷與排除技術。
4.實習
能夠檢查、清潔發動機、空氣濾清器、燃油系統;能夠檢查冷卻系統密封情況、帶傳動松緊度;能夠檢查、緊固或更換進排氣管、消聲器;能夠檢查清潔化油器及聯動機構;能夠檢測柴油機噴油器的噴油壓力和噴油狀況;能夠更換水泵、風扇帶、節溫器;能夠進行發動機的小修作業;能夠診斷、排除汽油發動機油路故障、電路故障;能夠對汽車底盤進行一級、二級維護及診斷與排除汽車底盤故障;能夠正確進行汽車電器設備維護,并能正確診斷與排除電氣設備故障。
三、課時數安排:
XXXX
四、使用教材:
《汽車材料與金屬加工》(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汽車構造》(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汽車修理與檢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汽車維護與故障排除》(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汽車發動機構造與維修》(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關鍵詞:純電動汽車;空調系統;空調不涼;故障檢修;新能源汽車 文獻標識碼:A
中圖分類號:U270 文章編號:1009-2374(2016)21-0093-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6.21.045
隨著環保意識的增強,新能源汽車將成為未來汽車的主流方向。據估計2025年后,中國普通汽油車占乘用車的保有量將僅占50%左右,而新能源汽車的保有量將穩步上升。我國對于新能源汽車(特別是純電動汽車)發展的支持力度非常大,《電動汽車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摘要)》明確指出,發展電氣化程度比較高的純電動汽車,是中國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的重中之重。而純電動車空調與傳統汽油或柴油車空調的不同,也給汽車維修從業人員在維修汽車空調時帶來了新的問題。要想解決純電動車空調系統的故障,只建立在傳統空調系統的理念上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對純電動汽車空調的特點、常見故障及檢修注意事項有較深入的研究。
1 純電動汽車空調的特點和工作原理
1.1 純電動汽車空調的結構特點
電動汽車空調系統組成與常規車類似,也主要由HVAC總成、空調風管總成、空調管路總成、壓縮機、冷凝器、空調控制面板及相關傳感器、空調驅動器等組成。其中空調驅動器與DC-DC布置于同一殼體中,位于前艙左側。與傳統空調最大的差異在于傳統的汽車空調由發動機帶動,而純電動汽車由于沒有發動機,而是以動力電池作為整車的動力源,所以呈現了一些新的
特點。
1.1.1 蝸旋式電動壓縮機。目前在用轎車多采用斜盤式壓縮機,往往通過皮帶輪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壓縮機;而純電動壓縮機不再由發動機通過外驅式皮帶輪驅動,而是由電動機和壓縮機組裝為一體,同軸驅動,不再出現傳統的皮帶輪打滑現象。
1.1.2 三相永磁同步直流電動機。由變頻器將電動汽車電池提供的直流電轉換成交流電,向三相永磁同步電動機供電,驅動電動汽車空調壓縮機運轉。
1.1.3 空調的取暖采用PTC元件。采用高效高壓的PTC元件取代傳統空調中的取暖芯。
1.2 純電動汽車空調的工作原理
純電動汽車空調主要通過空調控制器接受來自傳感器(如室內、外溫度傳感器)、控制面板的信號等,控制壓縮機、PTC元件是否工作,控制各模式風門的位置等,具體原理如圖1所示:
2 純電動汽車空調的常見故障
空調采暖系統的能耗是對電動汽車續航里程的影響很大,低溫續航里程是電動汽車發展以來尚未解決的難題,而空調系統最常見的故障和傳統汽車空調一樣是制冷不足。但由于動力源不一樣,不再需要皮帶輪驅動,所以相對更穩定,也不再會因為皮帶輪過松等原因導致制冷不足,因此電動汽車空調制冷不足的原因可以從介質(制冷劑、冷凍油)、制冷系統四大組成以及電氣控制系統等方面分析。
2.1 制冷劑、冷凍油問題
2.1.1 制冷劑量過少。絕大多數汽車空調制冷不良都是由于制冷劑不足引起的。造成制冷劑不足的原因往往是系統有泄露。最簡單的觀察制冷劑不足的方式是在空調正常運轉時,從位于儲液干燥器上方或高壓管路中的視液鏡中觀察制冷劑情況,如果視液鏡中有連續不斷的緩慢的氣泡產生,則說明制冷劑不足。
2.1.2 制冷劑添加過量。剛維修后的空調系統如果出現制冷不足的情況,則有可能是制冷劑的添加量過多。汽車空調在運轉時,如果從視液鏡中看不到一點氣泡,停止壓縮機工作后也看不到氣泡,則可推斷制冷劑過多。
2.1.3 制冷系統中有空氣。在維修空調系統時如果抽真空不徹底或讓空氣進入到系統,也會導致制冷量不足。當空調正常運轉時,能從視液鏡中看到連續不斷的快速的氣泡流動,可推斷系統內有空氣存在。
2.1.4 空調制冷劑中有水分。在制冷系統中儲液干燥里面的干燥劑吸水飽和時,就不能再吸收水分,有未被吸收的水分存在制冷劑中時,含水制冷劑通過膨脹閥節流孔時會在小孔中產生結凍現象,并導致制冷劑流通不暢。如系統制冷不足,而停機一會后再開機系統恢復正常狀態,一段時間又制冷不足,則可確定制冷劑含水過多。
2.1.5 制冷劑與冷凍機油內含雜質過多。制冷劑與冷凍機油內含雜質過多會使系統中出現部分堵塞而引起制冷量不足,簡易檢查方法是制冷管道及部件中,在相鄰處若出現非常明顯的熱冷突變,即為該處堵塞。
2.1.6 冷凍機油過多。制冷系統中充入過多的冷凍機油時,從視鏡可觀察到有渾濁的條紋。冷凍機油過多,導致制冷效果不足,解決方案是放出部分冷凍油。
2.2 壓縮機問題
壓縮機內部損壞,如壓縮機閥片擊碎、軸承損壞、密封墊破損等,造成內部泄漏,導致低壓側壓力過高,高壓側壓力過低,也會造成空調制冷量不足。需要更換壓縮機。
2.3 冷凝器散熱能力下降
2.3.1 冷凝器外部臟堵。裝在汽車發動機前方的冷凝器表面會在惡劣環境中被粘上污泥土或雜物,妨礙了散熱片和散熱管向外傳遞熱量,從而使其散熱能力
下降。
2.3.2 冷凝風扇故障。冷卻風扇是系統中輔助冷凝器將熱散發到車外的裝置,如果出現冷凝風扇的驅動帶過松、風扇轉速下降等問題,也會導致冷凝器散熱能力下降。
2.4 蒸發器工作不良
2.4.1 蒸發器鼓風機轉速不夠。蒸發器鼓風機的轉速不夠,造成蒸發器大量結霜,出風不冷,使供冷量不足。
2.4.2 蒸發器片或空氣過濾網堵塞。蒸發器翅片被纖維和塵土堵塞或蒸發器空氣過濾網被灰塵堵塞,造成送風量減小,使供冷量不足。
2.5 膨脹閥故障
2.5.1 膨脹閥濾網堵塞。膨脹閥中的濾網堵塞,使吸氣壓力稍低,排氣壓力稍高,造成制冷效果下降。
2.5.2 膨脹閥開度過大或過小。膨脹閥開度過大,使高、低壓力都過高,過多的制冷劑流過蒸發器來不及完全蒸發,造成制冷效果下降;膨脹閥開度過小,使進入蒸發器的制冷劑量過少,造成制冷效果下降。
2.6 電氣控制系統故障
2.6.1 傳感器故障、壓力開關等信號輸入元器件出現故障,導致輸入的信號不正確,可能會造成制冷不正常。
2.6.2 空調控制器出現故障,導致不能正確地分析處理信號,不能正確地發出指令給壓縮機等執行器,導致不能正常制冷。
2.6.3 壓縮機、風門模式電機損壞,導致不能正常工作,引起出風效果不良。
2.7 其他原因
2.7.1 外循環風門關閉不死。車外循環風門關閉不死,有熱風進入冷風通道,使制冷量下降。
2.7.2 空調送風管道堵塞。送風管由于其工作特性,時間用長了極易堵塞,堵塞后的空調系統負荷增大,制冷量下降。
3 純電動汽車空調的檢修注意事項和操作規程
電動汽車由于用電力驅動,涉及高壓的部分比較多,如動力電池包、高壓配電箱、驅動電機控制器總成、DC與空調驅動器總成、電動力總成、電動壓縮機總成、電加熱芯體PTC等。為確保維修人員人身安全,需要維修人員在維修時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并按規范要求操作。
3.1 電動汽車空調維修注意事項
3.1.1 維修人員必須佩戴絕緣手套、絕緣膠鞋、防護眼鏡等,并使用絕緣膠墊。這些安全防護用品的耐壓等級必須要大于需要測量的最高點壓,且無損壞、干燥、清潔,無安全隱患。
3.1.2 在維修作業前,要使用警戒欄等進行安全隔離,并樹立高壓警示牌,進行安全警示,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3.1.3 維修車輛時設置專職監護人員一名,監督維修全過程,主要包括:監督維修人員的組成、工具的使用、防護用品的佩戴、備件的保護、維修安全警示牌的擺放等是否符合要求;檢查緊急維修開關是否在作業前斷開;監督維修過程中是否嚴格按安全維修操作規程進行,確保維修過程安全,避免安全責任事故。
3.1.4 在斷開緊急維修開關10分鐘后,并用萬用表測量整車高壓回路,確保無電后才可檢修系統高壓
部分。
3.1.5 在維修高壓系統前,要將車身用接地線連接到純電動車型的專用維修工位的接地線上。
3.1.6 維修過程中一定要帶好絕緣手套,不能用手指觸摸帶電的高壓線束插接件,也要防止細小金屬工具或鐵條導電體導電。
3.2 電動汽車空調維修操作規程
檢修電動汽車空調時要按照以下維修規程進行,以防安全事故的發生:
3.2.1 關閉點火開關,將鑰匙移出智能系統探測范圍外。
3.2.2 斷開12V輔助電池的負極端子。
3.2.3 戴上絕緣手套、防護眼鏡,穿上絕緣膠鞋,鋪設絕緣膠墊,使用警戒欄等安全隔離措施,并樹立高壓警示牌。
3.2.4 拔下高壓電池的橙紅色維修手柄,等待10分鐘以上時間確保變頻器總成內的高壓電放完。
3.2.5 檢測變頻器輸出端子的電壓,確認為0V后,才能根據實際故障現象進行故障檢修,如需要斷開高壓線路,必須用絕緣膠帶包好。
4 結語
從上述歸納可以看出,純電動汽車空調檢修時除要求檢修人員有基本的空調理論知識和檢修經驗外,還特別強調檢修安全。純電動車與傳統汽車最大的區別是電動汽車由于用電力驅動,空調驅動器總成、電動壓縮機、電加熱芯PTC等維修都涉及高壓,必須嚴格按照規范操作要求進行檢修操作。
參考文獻
[1] 陳社會.汽車空調構造與維修[M].北京: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14.
[2] 謝永光.汽車空調結構與維修[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1.
[3] 王朝帥.比亞迪E6純電動汽車動力系統的結構及檢修[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5,(3).
[4] 汪貴行,汪學慧.電動汽車維修中的安全技術[J].汽車維修與保養,2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