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壓瘡病人護理措施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范文第1篇

      [關鍵詞] 昏迷臥床;壓瘡;危險因素;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2(b)-121-02

      壓瘡是身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血液循環障礙,組織營養缺乏,致使皮膚失去正常功能,引起的組織破損和壞死[1],又稱壓力性潰瘍,是護理常見并發癥。臨床護理工作中壓瘡發生率為衡量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之一。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由于昏迷程度深、活動受限、臥床時間長,營養攝入障礙等多種因素易致壓瘡的發生。有效預防重型顱腦損傷昏迷臥床病人壓瘡的發生,是神經外科護理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我科136例重型顱腦損傷病人,采用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Waterlow's評分表)對其壓瘡因素進行評估,針對性地采取個體化、綜合性護理措施,有效預防了壓瘡的發生,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4年8月~2007年9月共填寫評分表136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32例,年齡14~85歲,平均44歲。格拉斯哥≤8分,排除醉酒及住院期間病重死亡者。住院時間4~425 d,平均48 d。

      1.2方法

      1.2.1 Waterlow's壓瘡危險評估表根據評估累計分值,10分為危險、15分為高度危險、20分為非常危險,分值越高,發生壓瘡的危險性越高。病人入院后24 h內責任護士及時逐項評估壓瘡危險因素,并針對評分結果實施護理措施,見表1。

      1.2.2減壓護理入院后即安置在氣墊床或高密度的泡沫床墊上;每2小時協助翻身一次;保持肢體的功能位,合理使用翻身枕,定時查看受壓部位的皮膚,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安置正確臥位,平臥位時床頭抬高不超過30度;側臥位時,屈髖屈膝,兩腿前后分開,翻身時避免拖、拉、拽、扯,尤其是臀部要抬高。對病情嚴重病人采取間隙性解除壓力,使用小腰枕,以使骨突處懸空。

      1.2.3做好對家屬的健康教育告知病人家屬翻身的目的及注意事項,壓瘡形成的原因、好發部位、預防措施等并示范,使其了解預防壓瘡的知識,積極主動配合,共同參與護理計劃的實施。加強督促指導,使家屬在病人住院期間掌握翻身、叩背、按摩的要領。

      1.2.4改善營養狀況,增強抵抗力病人由于昏迷,不能自主進食,傷后3~5 d根據病情、經濟狀況選擇腸內或腸外、靜脈營養等互補結合的方法補充營養,盡快恢復內環境的平衡。

      1.2.5 有效的大小便護理根據病情采用留置尿管或保鮮袋接尿,保持會陰、及肛周皮膚清潔、干燥。腹瀉或大便失禁者便后軟紙擦拭,及時清潔并在肛周涂紫草油或氧化鋅軟膏保護。保持床單元的平整、清潔、干燥。

      1.2.6 肢體功能鍛煉病人生命體征平穩后24 h即可進行肢體的被動運動,3次/d,15~30 min/次,同時由遠端至近端輕柔、緩慢、有節奏地進行四肢肌肉的拍、揉、按摩,被動活動各關節時,順序為先小關節后大關節,幅度由小到大,循序漸進。

      1.2.7 促醒護理病情穩定后采用聽覺刺激[2],可戴耳機聽廣播、音樂和親人的呼喚聲,錄制病人最喜歡的歌曲和音樂,音量輕柔,3~4次/d,10~20 min/次。撫摩刺激和語言刺激同時進行,由病人父母或愛人對其頭部、體表進行撫摩、握手,交流平時熟悉的話題。光照刺激,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中,用紅或綠或藍色紙包蓋手電筒,對病人頭面、側面和正面進行照射,6次/d,10下/次。疼痛刺激,用棉簽桿刺激足底、十趾,強度以不損傷表皮為度,6次/d,每次8~10 s。溫熱水擦浴3~4次/d,泡足以刺激皮膚促進血液循環。忌用熱水袋,防止燙傷。

      2 結果

      入院時病人Waterlow's壓瘡危險評分均>20分者136例(100%),出院時>20分者38例(27.94 %)。住院期間均未發生壓瘡。病人入院時、出院時壓瘡危險評分比較見表2.

      3 討論

      壓瘡的發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常見的局部因素有持續壓力、摩擦力、潮濕。潮濕可由皮膚出汗、大小便污染、引流液污染引起,導致皮膚浸漬、松軟,易為剪切力和摩擦力所傷。全身因素有感覺喪失、營養不良、年齡、組織灌注不足、體重、體溫、制動等。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在急性期和康復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運動認知綜合功能障礙,被動時間長,從表2顯示,入院時病人運動/感覺缺陷評分為5.32分是本組病人發生壓瘡的第1危險因素,由于不能自行變換或手術時間>2 h,垂直持續壓力是導致壓瘡發生最重要原因;運動功能障礙是發生壓瘡的第2危險因素,被動變換時的剪切力、摩擦力是導致壓瘡發生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性別和年齡以及禁食期間營養素攝入不足和排便功能異常是發生壓瘡的第3危險因素,其中女性和老年病人在皮膚受壓、潮濕部位易發生壓瘡;隨著治療的實施或病情的進展,入院時不存在的或潛在的危險因素會產生并表現出來。因此,對昏迷臥床病人應定期或隨時進行評估,及時跟上預防措施和治療方案,修改護理計劃,有針對性地實施護理。

      在以往預防壓瘡的護理措施中,翻身后對骨突受壓部位常使用紅花酒精按摩,而現代觀念認為,按摩無助于防止壓瘡,因軟組織受壓變紅是正常皮膚的保護性反應,解除壓力后一般30~40 min退色,不會形成壓瘡,無需按摩;按摩易使骨突組織血流量下降,組織活檢顯示該處組織水腫、變形、分離,局部皮膚損傷,故發紅部位禁用按摩[3],而酒精可造成皮膚干燥,降低局部皮膚的抗病能力。

      壓瘡的預防重于治療,預防的關鍵是預測。以往對可能發生壓瘡的預測是憑護理人員主觀臨床經驗考慮,沒有一個具體衡量的標準來系統評估壓瘡發生的各項因素。應用Waterlow's評分量表可對有壓瘡危險的病人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此表簡單易懂,便于操作,有利于提高護理人員對壓瘡問題的重視和預防意識。我們對重型顱腦損傷昏迷臥床病人采用Waterlow's評分表及時評估病人多項綜合因素,評分在10~14分之間,有發生壓瘡的可能性,可給予個別健康指導;評分在15~19分,有發生壓瘡的危險,在健康指導的基礎上必須盡早采取預防措施;評分在20分以上者,分析病人的相關資料,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減少受壓,定時翻身,在翻身的同時給病人安置正確,避免剪切力和摩擦力,加強支持療法,加強對病人家屬健康教育,嚴格交接班,護士長負責檢查督促護理措施的落實,對潛在問題提出注意事項,層層把關,使干預措施更具針對性,有效預防了壓瘡的發生,最大限度減輕病人痛苦,真正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促進了疾病康復。本組病例研究結果顯示,重型顱腦損傷病人雖然存在引發壓瘡的多種危險因素,但只要及時準確評估,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嚴格管理就能有效預防壓瘡。同時,評估量表的過程和護理措施的實施,有利于培養護理人員標準化、系統化實施護理,提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殷磊.護理學基礎[M].第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216.

      [2]史月田,王碧艷.呼喚治療護理模式對重型顱腦損傷病人的促醒作用[J].護理學雜志,2005,20(6):3-5.

      [3]得永惠子.壓瘡病人禁用按摩療法[J].國外醫學護理學分冊,1992,11(1):39-40.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范文第2篇

      【關鍵詞】骨科壓瘡褥瘡危險因素評估

      【中圖分類號】R248.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0)03-00b-01

      壓瘡是長期臥床病人常見的并發癥。特別是骨科患者,由于術后切口疼痛,害怕骨折處再斷,加之石膏牽引及支具的應用,限制了患者的活動,骨科病人約有65%~75%需臥床休息[1],使患者發生壓瘡的危險性顯著增高。預防壓瘡一直是骨科護理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我們在工作中總結了經驗和教訓,采取了相應的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1 方法

      1.1 掌握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

      全體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壓瘡發生的危險因素,特別強調加強對新上崗人員的培訓。

      1.2 及時對病人進行評估

      責任護士對新入院病人2小時內進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對夜班入院病人,當班護士及時評估。住院期間根據病情變化和治療情況如使用了石膏夾板牽引等隨時評估修正。建立壓瘡預防翻身記錄單。護理人員服務上要樹立“五心”觀念,即誠心、虛心、耐心、細心、愛心,專業上要履行“五勤”標準,即腦勤、眼勤、嘴勤、手勤、腿勤[2]。

      1.3 制定并實施壓瘡的預防措施,各班嚴格床頭交接班

      責任護士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如局部用氣圈;臀部墊翻身單,定時正確翻身,如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軸式翻身法,骨盆骨折患者采用抬臀法;正確皮膚按摩;補充營養,保持高蛋白飲食;正確使用便盆。對病人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使之明白褥瘡發生的危險性和危害性,并了解預防壓瘡預防的方法和措施。責任護士為病人翻身后記錄時間并簽全名。

      1.4 壓瘡預防措施的管理和評價

      護士長不定時地進行檢查措施落實情況,并對措施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和改進。

      2 結果

      2007年10月9日~2009年10月20日住院的92例各種復雜骨折患者進行了全身、易發生壓瘡局部皮膚及時進行評估,及時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其中頸椎.腰椎骨折46例.骨盆骨折10例.股骨骨折36例患者,只有6例患者發生一期壓瘡,病人入院帶來3例,經積極護理治療后壓瘡痊愈。

      3 討論

      3.1 提高護理人員對壓瘡發生的防范意識和重視是預防壓瘡的基礎

      住院患者一旦發生壓瘡,一直被認為是護士的責任,甚至將超過體表面積0.3%的壓瘡定為三等醫療事故[3],壓瘡以預防為主,通過對復雜骨折患者進行嚴格的書面和床頭交班,使護理人員在思想上高度重視,行為上嚴格執行各項預防措施,從而使各班預防壓瘡的工作連續規范的進行。

      3.2 實行壓瘡危險因素評估是預防壓瘡的關鍵

      通過評估,全面了解每個病人的潛在危險因素,才能制定出針有對性的個體化的預防方案,各班有預見性.有目的性.連續性的實施預防措施,提高預防壓瘡的有效性。

      3.3 嚴格執行制定的個案性預防措施是預防壓瘡的重要手段

      如每兩小時檢查一次皮膚受壓情況,協助翻身按摩,間歇性解除壓力是預防壓瘡的首要措施,保持床單位的清潔干燥平整,皮膚清潔干燥,大小便后及時清理等,根據病人的具體情況隨時修改,重新制定預防措施,確保各項預防措施的規范落實。

      3.4 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是預防壓瘡的有力保證

      加強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提高患者和家屬對壓瘡危害性的重視,共同參與和配合,最大限度地降低壓瘡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崔亞林.骨科壓瘡的預防管理對策[J].護士進修雜志,2007,22(11):1000-1001.

      [2]曹圣榮,聞亞蘭,廖紅穩,等.加強護理質量管理降低褥瘡發病率.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2003,2(1):93.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范文第3篇

      關鍵詞:壓瘡;心胸外科手術;分析;防范措施壓瘡是由于患者機體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受壓部位組織持續缺血、缺氧、血液循環障礙、造成營養缺乏引起的局部組織破損和壞死[1]。壓瘡大多是皮膚損傷,是由于原發病未能很好地護理而造成的,不但加重病情給患者帶來痛苦,延長患者康復的時間,嚴重時還會因繼發感染引起敗血癥,甚至對患者生命造成威脅[2]。感染的起源往往是皮膚損害,壓瘡發生率已成為考察現代臨床護理質量的一項敏感性指標。心胸外科術后壓瘡更易發,筆者針對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128例心胸外科術后患者進行壓瘡觀察分析,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 2012 年6月心胸外科術后患者128例,其中男性76例,女性52例,年齡在22-7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歲;患者術前無壓瘡、未患影響皮膚觀察的皮膚病、術后臥床時間≥12 h左右、術后住院時間≥8d。筆者針對患者臨床癥狀,觀察記錄壓瘡原因,對患者實施壓瘡預防的護理。

      1.2壓瘡分期 根據美國國家壓瘡顧問組( nat iona l pressure ulcer adv iso ry pane,l NPUAP)的分期標準將壓瘡分為4期[3]。1期:指在同一部位連續兩個觀察日出現紅斑且無色透明玻璃片按壓皮膚3s不褪色; 2期:表皮和(或)真皮受損, 淺表潰瘍, 臨床表現為皮膚起皰破損、潰瘍呈淺火山口狀; 3期:皮下組織潰爛或壞死, 深火山口狀潰瘍, 或伴有鄰近組織的損壞,影響深層筋膜;4期:可深達肌層、骨骼的深部組織破被壞。

      1.3產生壓瘡的原因 (1)患者處于全麻低溫體外循環、低基礎代謝率的情況下, 循環受壓致阻, 帶來局部缺血、缺氧。機體代謝率下降5%/患者體溫每下降1℃, 導致:微循環收縮或障礙、組織乏氧代謝增加、代謝性酸中毒等。(2)因手術期間病人3-5h無法翻動,長時間受壓也容易形成壓瘡。(3)病人術后對觀察皮膚情況缺乏重視,未能及時發現皮膚壓紅、延誤治療。(4)忽視對病人的心理、生理溝通交流,只重視疾病護理。(5)病人受疾病影響,導致營養不良, 缺乏肌肉組織的皮膚,易形成壓瘡。

      1.4 壓瘡的防治措施 患者術后返回病房,護理按全麻外科基礎護理進行。氣墊褥上鋪床單、中單,及時更換污染潮濕的床上用品和病服,保持用品潔凈、平整、干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室溫在20~22℃之間,濕度50%左右,使患者皮膚散熱呼吸暢通和。向患者及家屬進行詳細的講解有關預防壓瘡的知識及危害,引起患者家屬在思想上的重視。每隔1~2h患者翻1次身,同時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防止局部組織持續受壓引起缺血缺氧性壓瘡。每日1次溫水浴。患者術前心理壓力大、術后胸腔引流管、尿管和各種輸液通道及監護措施,使患者不能隨意活動,造成其恐懼感,更易誘發壓瘡。護理人員應多于患者溝通、疏導心理壓力,體貼、理解并勸慰和開導病人,幫助其建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培養其穩定、樂觀的情緒,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2 結果

      通過實施以上壓瘡預防護理方法,128例心胸外科手術患者術后痊愈過程中124例患者未發生過壓瘡,總有效率97%,4例患者出現壓瘡,發生率為3%。4例壓瘡患者中1例是心臟支架手術,患者男,年齡84歲,術后體溫在38.5~40.2℃,高熱不下,血壓50~90mmHg之間波動,患者家屬拒絕為其翻身,造成患者骶骨部深Ⅱ期壓瘡。1例女性,47歲,體重52kg,單側乳腺癌根治術,包扎緊雙上肢疼痛,活動受到限制,術后6h發生雙側肩胛部1期壓瘡。另外2例消化道嘔大血男性患者,處于休克狀態,年齡分別為46歲和52歲。依病情所限10h左右進行壓瘡護理,患者尾骶及脊柱部發生Ⅱ期壓瘡。經臨床精心護理,壓瘡全部緩解無并發癥。

      3 討論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心胸外科患者手術后由于病人病情特征:病情重、變化快,護理人員要在加強觀察病情的同時,進一步重視患者皮膚的觀察護理。筆者通過對2010年1月- 2012 年6月從手術室轉回重癥監護室的心胸外科術后患者128例,進行進行壓瘡的誘發因素、防護措施等分析發現,及時對患者采取壓瘡預防護理和心理護理等措施大大減少了壓瘡的發生。預防壓瘡發生可以大幅減少患者痛苦, 節省護理資源。宋俊英等[1]對2008-2009年152例心胸外科手術患者進行了術后壓瘡原因分析并及時采取防范措施進行臨床護理的結果與本結果相似。護理人員應根據病人不同的病情,以預防為主,針對性的做好病人的壓瘡預防護理和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是創造良好的醫患關系的關鍵,進一步的提升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 宋俊英,劉利敏,楊春香.心胸外科術后壓瘡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醫學理論與實踐,2010,1,(23):109-110.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范文第4篇

      “醫療護理風險無處不在”已成為目前醫療界的共識。只有強化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意識,提高護理人員對風險的識別、評估及防范能力,落實護理風險的管理制度,對風險事件高危人群、風險事件易發環節加強管理,才能保證患者安全及醫務人員的安全。

      醫療過程的管理者應該以風險管理理念為指導,完善相應的工作制度,改進工作流程,制定護理風險的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加大風險監控,以降低護理缺陷事件的發生率。以下主要就如何避免病人跌倒及壓瘡事件進行闡述。

      1 降低病人跌倒風險

      ①護理人員應評估病人的危險因素,確立跌倒的高危人群。對嬰幼兒、高齡體虛、有跌倒史、定向障礙、自主活動受限、服用鎮靜劑、視力下降、排尿排便頻繁、久病下床及隨時有暈厥可能的病人,護理人員均應特別給予關注,做好警示標記,病室、病人床頭懸掛易跌倒的警示牌。醫護人員共同對病人及家屬進行相關知識的宣教,并采取預防措施,避免病人跌倒。

      ②建立安全的病室環境,避免病人跌倒。如地面材料應防滑,保持干燥,行人通道通暢;病室及走廊應安裝扶手;清潔地面時應設警示牌;保持足夠的照明,選用合適高度的床和座椅,并保持良好的功能;廁所、浴室應安裝扶桿,便于病人借力。對于有跌倒危險的意識模糊病人,需有人陪伴,并放置護欄。

      ③護理部應合理調配白班、夜班護理人力,加強巡視,隨時了解和滿足病人的需求。信號燈、常用物品應放置在隨手可及的地方,必要時協助病人上下床、用餐、如廁等。

      2 減少病人壓瘡關鍵在預防

      護理人員應重視壓瘡的預防重于治療這一理念,即控制壓瘡發生的關鍵是預防,而預防的關鍵在于預測。臨床上,造成壓瘡的內在因素有循環、呼吸不穩定,運動功能減退和感覺功能障礙、低蛋白血癥、貧血、皮膚出現異常等;外在因素有壓力、剪切力、摩擦力以及潮濕等。在護理工作中,護理人員對病人進行評估,對評估分值在危險范圍內的病人,應采取積極的針對性的預防措施,并根據病人病情的變化隨時進行再次評估。

      積極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提高護理人員對預防壓瘡的認識,組織護理人員學習預防壓瘡有關知識,增強責任感。病人在住院期間,護士應做到“六勤”,即勤觀察、勤翻身、勤按摩、勤擦洗、勤整理、勤更換。避免摩擦力和剪切力的作用,避免局部潮濕等不良刺激。對有壓瘡危險的病人應建立翻身卡,合理使用預防壓瘡用具,改善病人機體營養狀況,向病人和家屬介紹壓瘡發生、發展及預防、治療護理的一般知識。在病人出現壓瘡,或經過評估發現病人可能發生不可避免的壓瘡時,護理人員在填寫報表的同時必須立即上報護理缺陷管理小組。管理小組應派 治療師進行護理會診,并隨時監控壓瘡的發展進程,直至壓瘡愈合或病房護士掌握壓瘡的處理方法。病人轉科使記錄隨同病人轉入下一科室,直至壓瘡痊愈或病人出院。

      參考文獻

      壓瘡病人護理措施范文第5篇

      護理缺陷是護理人員在各種護理活動中存在的不符合護理規范要求和護理規章制度,對患者身體可能造成直接或間接不同程度影響,或者可能對患者有潛在影響的護理行為。實現護理質量“零缺陷”是護理管理者的最終目標,也是護理人員的基本職責。今年,我院護理部加強了護理缺陷管理中“住院病人意外事件、不良事件”的管理力度,規范了護理缺陷管理的一些措施,保障了病人的安全。現就住院病人意外事件的管理主要是壓瘡和墜床跌倒進行分析,探討其防護措施。

      1 預防壓瘡的具體方法

      (1)科室成立護理缺陷管理小組,小組成員由護士長,副主任護師,主管護師組成。

      (2)壓瘡預防知識培訓,主要內容有,壓瘡形成的原因,壓瘡發生所至后果,壓瘡的分期。壓瘡危險因素評估表的正確使用,壓瘡預防及預防新進展,壓瘡護理文件書寫等。

      (3)壓瘡的申報

      1)院外壓瘡的申報監控,責任護士對新入院患者仔細檢查全身皮膚情況,及時發現壓瘡,并準確描述深度,面積,部位,記錄在一般護理記錄單中,同時匯報護士長,護士長接到登記表當日進行床邊觀察,核實,指導,并將登記表上交護理部。護理部檢查核實患者壓瘡轉歸情況及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并針對性的修訂護理措施,壓瘡轉歸情況由專業護士每周進行評估并記錄1至2次。直至患者壓瘡痊愈或出院

      2)難免壓瘡的預防監控,難免壓瘡是雖精心護理但因患者某些自身條件如,嚴重水腫,惡病質,強迫等還是難免要發生的壓瘡,針對這種情況,我院護理部修訂了高危壓瘡申報表,以簡明清晰的數字評分法對患者進行打分,評估,評價小于等于16分進行壓瘡預防申報,對于壓瘡發生的高危患者要及時填寫,高危壓瘡申報表,并邀請其它科室護理缺陷管理人員進行會診,并制定皮膚護理計劃,建立翻身卡,實施有效的皮膚護理措施,如①向患者家屬介紹預防壓瘡的重要性及方法,配合要點,②每班常規皮膚檢查,加強床旁交接班,③1至2小時翻身一次,④及時更換濕污床單⑤按摩受壓皮膚,每日3至5次,每次按摩1分鐘。⑥臥氣墊床,氣墊床充氣適當,手壓氣墊有彈性⑦全身營養支持。申報表上交護士長后,護士長每周1至2次的檢查患者皮膚情況及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對潛在問題及時提出注意事項或建議指導。難免壓瘡積極護理后仍發生壓瘡可以不追究責任。

      3)護理會診

      對創面大,較深,長時間難以愈合的帶入壓瘡或難免壓瘡,護士長可以向護理部上報要求護理會診。護理部則可以組織護理質控小組成員及相關護理專家進行護理會診,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集思廣益,提出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如,清創,換藥,植皮,縫合等。并由護士長在護理會診單上記錄會診結果及壓瘡轉歸情況,從而有效防治壓瘡,提高壓瘡的治愈率。

      (4)討論

      1)提高護理人員重視和預防意識是防治壓瘡的基礎。各科室要提高對壓瘡問題的重視,加強及預防難免壓瘡發生的意識。

      2)掌握危險因素,實施有效護理措施和專家會診是預防和治療壓瘡發生的關鍵

      3)過程控制,不斷評估,持續改進是護理管理的基石,只有護理管理者在質量過程中確保每個護理環節都得到有效控制,才會有不斷提高的臨床護理質量。

      4)有效的健康教育是防治壓瘡的良好手段,容易發生壓瘡的科室有,神經內外科,呼吸內科等,這些提示護理人員不但要在臨床實施有效的預防護理措施,還要針對高危因素做好易患壓瘡科室的患者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和家屬掌握壓瘡防治知識,在院內共同參與護理計劃的實施,在院外可以減少壓瘡的發生,真正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將壓瘡發生率降低到最低程度。

      2 預防跌倒墜床的具體方法

      (1)使用我院制定的跌倒危險評估表對住院病人的跌倒,墜床風險進行評估。

      (2)根據病情,選擇評估的意外事件項目(在相應的事件類型選項框內打勾)。

      (3)總分≥4分提示為高危人群。

      (4)發生跌倒的上報流程,

      對住院期間發生跌倒患者,填寫跌倒登記表上報護理部,家屬進行原因分析,集中進行討論,完善防護措施,加以防范。

      (5)討論

      預防跌倒墜床是護理工作重要環節,加強護士的防范安全意識,對住院患者認真評價,對容易跌倒墜床的高危患者給予更多關心,勤巡視。提供有效護理,保證患者安全,提高護理安全的質量。

      (6)體會

      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加強,“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意識,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操作技術,加強責任心,提高安全意識,是防止護理缺陷發生的保證,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是杜絕護理缺陷發生的重要措施,加強護理缺陷的管理,護士長抓容易發生護理缺陷的環節人員的技術素質是防止護理缺陷發生的有效措施。

      (1)管理者應高度重視缺陷管理,客觀看待護理缺陷,通過護理缺陷管理完善各項護理制度,保障護理安全。出現護理缺陷,首先積極采取補救措施,使損失降至最低。及時向主管部門上報缺陷,共同討論處理和防范缺陷的最好方法。

      (2)加強法律知識學習,強化安全意識,培訓護理缺陷知識,規范書寫相關表格及記錄

      (3)嚴格落實制度,遵守操作規程,確保護理安全

      (4)合理配備及應用人力資源,滿足病人需要,減少不必要的糾紛。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性色av极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色偷偷综合亚洲AVYP|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天堂久久| 亚洲成AV人影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a∨| 亚洲福利一区二区精品秒拍|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 亚洲第一黄片大全|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2|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日产|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 日韩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网站色欲色欲| 亚洲av无码偷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自偷自拍无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妖 |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亚洲男人天堂av| 亚洲六月丁香六月婷婷蜜芽| 九月丁香婷婷亚洲综合色|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 亚洲高清日韩精品第一区|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av|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写真|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电影院|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 国产尤物在线视精品在亚洲|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影音先锋|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亚洲国产日韩女人aaaaaa毛片在线|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欧洲亚洲国产精华液| 亚洲人成激情在线播放|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