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消防工程的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U99 文獻標識碼:A
高層建筑作為城市中的主流建筑,是人流量很高的地方之一,故高層建筑存在的火災隱患不可忽視。高層建筑具有空間大、高度高、結構復雜、功能多元化、容納人數多等特征,這些特征導致高層建筑中的火災隱患較大,增加了發生火災時的逃生及救援難度,因此,做好高層建筑消防工程設計及施工對保護人民人身和財產安全有重要意義。
一、建筑消防工程的內容
建筑消防工程是現代建筑工程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城市建設中是不可或缺的工程。建筑消防工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部分:消防給排水及滅火系統、自動報警系統、固定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以及疏散系統等,各系統的施工內容有所不同。其中消防給排水系統主要是為消防隊員提供滅火的水源和撲救初期火災,這是確保消防工作順利進行的重要前提;自動報警系統是安裝具有噴水滅火功能的報警器;固定滅火系統主要是在建筑中放置泡沫滅火器或者氣體滅火器;疏散系統是設置應急燈、應急電話和廣播、安全出口標志以及消防應急通道。此外建筑消防工程中還需要設置防火門、防火卷簾和擋煙垂壁等防火隔離設施,以防火勢綿延,為人們延長逃生時間,還可以給無法順利逃生的人在火災現場提供較安全的空間,爭取救援時間。
建筑消防工程中的這些系統并不是獨立工作的,而是需要各系統相互配合,以更好地發揮出消防設備的全部功能。在火災發生時,檢測到火災的警報器會控制固定滅火系統進行自動噴淋,若火勢得不到控制,防火隔離設施會最大限度地阻止火勢蔓延,為建筑中的群眾爭取逃生時間。各個系統的消防設施只有相互配合,才能減少火災發生時的人員財產損害,因此在設計施工的過程中需要統籌兼顧每一個工程環節,從整體上考慮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每一個系統。此外,消防工程不是單一的防火工程,它還涉及機械系統、供水系統、電氣系統等多個方面的工程,必須各方面共同合作,才能達到工程的實際目標需求,因此在建筑消防工程的設計中,需要與不同領域的專業設計人員進行充分討論,以保證工程方案的可行性。
二、高層建筑消防工程的設計及施工
1.施工準備
(1)圖紙設計及會審
高層建筑的火災隱患大于平常的建筑,因此設計師在設計前必須學習關于建筑消防工程的相關知識,在設計時充分考慮高層建筑消防設施的安裝問題;設計專家在會審設計圖紙時要結合高層建筑本身特征,從方方面面考慮建筑的里外情況;施工單位拿到圖紙后,要確保各施工人員均對圖紙有深刻的了解,同時對消防方面涉及的新工藝要及時學習,以便更好地應對意外情況。
(2)二次深化設計
按照國家規定,消防工程設備是通過公開招標的形式由中標廠家提供和安裝。因此工程設計師必須進行二次深化設計,使廠家提供的消防工程設備能夠與建筑消防工程相匹配,最大限度地發揮消防設備的作用。同時設計師必須與消防設備安裝人員進行及時溝通,避免因設計問題而影響到建筑消防工程和消防設備的安裝。
(3)施工組織設計
施工單位在施工前需要根據工地現場情況和業主的要求對消防設計進行完善和補充,一切都以實際情況為主。同時施工單位需要合理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協調安全檢測小組、質量檢測小組、隱蔽工程檢測小組等各個機構的人員安排,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在施工方案、工程進度、施工設備和材料的管理等方面都需要專業人員分工負責和監督,使工程總負責人能夠及時掌握工程情況,從而合理安排施工時間和內容。
2.施工階段
(1)消防給排水及滅火系統
消防工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給排水及滅火系統,能否避免火災發生時出現較大的人員財產損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消防給排水及滅火系統的功能。高層建筑的高度高,考慮到水壓問題,在建筑中必須安裝能夠提升水壓的裝置,以確保給水量;滅火方式多樣,但多數情況下用水滅火的效率更高,所以在火災發生時以用水滅火為主;高層建筑在火災發生時需要以居民自救為主,給水設施必須配合人員疏散;消防排水系統主要是為了防止滅火過程中出現上下樓層滲漏和大量水流進地下室,需要設計專用消防排水通道以及充分利用雨水排水管道等。
(2)自動報警系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作原理如下:火災探測器先感應到火災剛出現時所產生的熱量、煙霧、小火苗等物理量,并將其轉換成電信號,然后傳輸到火災自動報警器,通過聲音和光線通知人們著火地點。火災自動報警器是建筑消防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進行安裝前需要對自動報警系統進行調試,對探測器、報警裝置和消防控制設備進行通電檢查和工作實驗,以確保探測器的反應靈敏,且自動報警系統與其他消防設備的相互配合和聯動功能正常。
(3)防火卷簾
防火卷簾是現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防火設施,它可以在控制系統和傳動裝置的控制下完成升降操作,從而阻止火勢綿延、逃生爭取時間、保障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安裝防火卷簾時要注意卷簾門的上方不能有影響分隔防火的水管或通風管等設施,卷簾的正下方不能放置任何物品;安裝吊頂時必須與簾板相隔至少5cm以上,以避免相互摩擦;防火卷簾是消防專業設備,不得用作其他用途,在安裝調試后每3個月需要啟動一次,以確保防火卷簾的性能正常。
(4)消防電梯
比起普通電梯,消防電梯為消防員快速撲救火災贏得了的寶貴時間,大量實例也說明,消防電梯在火災撲救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消防電梯機房應設置在高層建筑的樓頂,以避免電梯線路接觸到水,提高消防電梯的安全性。
(5)防排煙設施
在火災發生時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火災引起的有害煙氣,科學的防排煙設施能夠減少逃生疏散中的視線阻礙,使人們安全疏散。以往的消防設計和施工中,設計施工人員往往缺乏機械防排煙方面的知識,導致建筑消防工程中的防排煙系統總是不能發揮作用,因此,設計和施工人員必須學習防排煙設施的相關知識,使排煙設備能夠物盡其用。在安裝防排煙設備時,排出口不能對著其他具有火災隱患的建筑部位;不能接近通風口或者空調等設備的吸入口;不能影響消防員的救援活動和人員的疏散逃生。
(6)室內外消火栓
在高層建筑消防工程中需要安置室內外消火栓,其中室外消防栓是室外消防用水的取水口,應按室外管網來考慮,如果設計中把消防用水儲存在室內的消防水池中,則室外管網的安裝應該由室外消防用水量來確定,其數量也由室外消防用水量決定。此外,《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明確規定,在消防電梯前室需要設置室內消火栓,但不計入消火栓總數中。
(7)消防水泵接合器
高層建筑中的消防水泵接合器需要設置在室外便于消防車使用的地方,距離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最好15m~40m。因此在高層建筑消防工程中,在設置消防水泵接合器時需要考慮與室外消火栓的數量相對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消防水泵接合器的數量,可以提高火災發生后消防員滅火的速度。
三、心得及體會
高層建筑的增多是城市進步和發展的表現,同時我們不能忽視對人類生命財產的保護。做好高層建筑消防工程意義重大,不僅在設計階段需要設計人員和相關專業人員的積極溝通和創新設計,確保工程的可行性和人性化;在施工階段更需要施工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建造出具有完備消防設施的高層建筑,確保高層建筑中人員財產安全,減少火災隱患。所以,高層建筑消防工程的設計及施工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缺一不可,這樣才能提高高層建筑的消防水平,促進高層建筑和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
高層建筑消防工程的設計及施工對促進高層建筑的發展和推動城市化進程有重要的意義。同時高層建筑消防工程的設計及施工是一項復雜而充滿挑戰的工作,在這個過程中各方面人員需要共同努力。不論是設計人員還是施工人員都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和技術水平,保障高層建筑消防工程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以降低高層建筑的火災危險性。
參考文獻
[1]張濤.超高層建筑防火設計淺析[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21):222-222.
[2]錢慶.消防車道的設計與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8):150-151.
[3]巫林.淺談消防電梯防水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2(14):102-103.
[4]吳思謙.對高層建筑給排水及消防設計方法探討[J].華章,2011(24):22-23.
[5]宋娜.淺談高層民用建筑的消防給排水設計[J].科技風,2011(10):162-162.
[6]楊亮.高層建筑防火技術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9):208-208.
關鍵字 性能化消防設計;建筑消防工程;應用
中圖分類號TU8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16-0203-02
經濟及科技技術的不斷發展促使建筑行業的快速崛起,建筑物所具有的功能也逐漸趨于復雜化和多樣化,因此,攸關社會大眾生命安全及切身利益的建筑防火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其相應的消防設計要求也隨之大大提升。傳統的處方式消防設計現已難以全面滿足復雜建筑的消防要求,所以相關人員根據特定建筑所具有的火災特性進行研究,性能化消防設計由此誕生。其以消防安全工程學為基礎,根據建筑結構、內部可燃物及用途等情況,由設計者結合其功能、空間等條件自由地位建筑物選擇各種有效的防火措施,再將各個措施有機組合,形成建筑總體防火設計。
1 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設計的主要內容
建筑物性能化消防設計包含以下兩方面內容:
1)保證建筑物內部人員能夠安全疏散;2 保證建筑物的構件具有耐火性能;
2)性能化安全疏散。其以建筑物內部人員的安全為中心進行考慮,主要目標為:建筑內部人員能夠在火災蔓延至危險狀態前全部到達安全區域。安全疏散的步驟為:(1)有效確定需要進行安全疏散的目標,將消防工程學理論靈活運用于實際的消防工作,對建筑物火災存在的危險性進行模擬量化解析,科學合理地辨識危險源并設置火災場景;(2)根據多起火災實力得出的經驗,綜合分析并計算建筑內可燃物質的安全隱患,并對可能引發火災的各種條件及由此造成的火勢、煙霧漫延途徑及人員疏散情況進行預測;(3)評判相關設計,結合預定的人員疏散目標對設計的合理性、可行性及科學性進行校核;(4)不斷調整并優化設計方案。
3)性能化構件的耐火性。其以建筑穩定性為中心進行考慮,通過對火災中建筑物構件的反應進行分析,采用性能化設計來保證建筑物在火災中的穩定性,避免建筑倒塌現象產生。其性能化設計的標準是:建筑構件的耐火時間大于火災持續時間。
2 性能化消防設計在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
2.1 在綜合性大型建筑消防工程中的應用
使用功能多而復雜、體積大、財富、人流及物流相對集中、形式結構多種多樣等是綜合性大型商業建筑物的主要特點,其存在電、氣、火使用頻繁、可靠防火區難以形成、排煙可靠性低及人員疏散難等危險特性。性能化消防設計應根據以上特點與特性來進行考慮。
首先,根據城市規劃內容對建筑物所處位置、消防水源、消防通道及防火間距等進行確定。綜合性大型建筑禁止設置于火災危險等級為甲類、乙類的廠房附近、甲類、乙類、丙類等可燃氣體與液體儲罐附近以及可燃材料堆放場附近。應建造專用房間,用以安設燃油、空調機組、熱水機組、燃氣鍋爐、油浸電壓變壓器、高壓電容器及多油開關等易引發火災的設備。規定要求以上及同類設備應設置在地下一層或首層靠外墻的位置,但商家多希望首層能夠盡量不被設備用房占用,所以只要通過公安消防部門所組織的專家論證及設立行政管理部門,并采取了有效地應對措施,便可將消防設備安設在主樓屋頂、裙房及地下二層。幼稚園、游玩廳及托兒所等兒童聚集的類場所應安設于建筑物的首層、二層或三層,并進行出入口的單獨設置。綜合性大型建筑物內部的KTV、歌舞廳、夜總會、放映室、錄像廳、桑拿浴室、網吧及游藝廳等娛樂游藝場所也應設置在建筑首層、二層或三層。這類設置應盡量靠外墻,避開袋形走道的盡頭和兩側。針對其容納的人數,以廳室的實際面積為基礎,放映室及錄像廳應按照1人/m2進行計算,其他場所則按照0.5人/m2進行計算。以上場所均要使用耐火能力大于兩小時的隔墻以及大于一小時的樓板,用以分離其他場所。結合實際需求,假如一定要在墻上設置房門,那么必須設置防火門,且防火門的防火等級不低于乙。
2.2 在公路隧道消防工程中的應用
隧道起火存在人員疏散困難、煙霧不易排出等特點,其人員疏散的性能要求可歸納如下:整個疏散過程中要保證隧道內部人員不受到火焰及火災煙霧的侵害;隧道內部人員可從隧道中的任一位置無危險地抵達疏散通道;保證對隧道內部不熟悉的群眾能夠在火災發生時較為容易地找到安全通道;保證群眾找到安全通道前不發生排隊或過度滯留的情況。
火災發生初期,煙霧及空氣存在分層現象,煙霧的擴散也相對緩慢,所以為救災的最佳時機。如果這之前沒有成功滅火,當煙霧因空氣的自由擴散而形成危害區之后,救災就會變得十分困難。性能化消防設計中的通風氣流設計能夠較好地改變煙霧擴散形態,使得隧道防火效果更佳顯著。
針對隧道消防工程的性能化消防設計,臨危人員及車輛的疏散方法如下:
時刻掌控隧道監控系統,以便及時發現火災;在發出火災警報的同時快速關閉隧道,嚴禁車輛進入;開啟“揉煙”程序,用以穩定煙霧擴散;隧道內設置的值班人員要及時對相關單位發出求救信號,如消防及救護等單位,各個單位在了解火災基本情況的前提下要擬定有效的應急措施;對監控設備進行合理利用,快速對外公開事故信息。例如,可利用廣播通訊指揮滅火及車輛的疏散,并將隧道入口及附近的所有信號燈變更為事故閃爍,情報板及時顯示真實的事故信息;按照日常方式組織事故下游車輛盡快駛離隧道;及時疏散事故上游車輛至緊急停車帶,離火源尚遠的車輛先駛入行車橫洞,再通過另一隧洞離開隧道,在場人員則通過距自身最近的行人橫洞遠離危險;隧道內部的所有燈具要時刻保持全開狀態以便救援。隧道內部所有火災點的上風側橫通道必須全部打開,該區域車輛經由橫通道疏散至安全的另一隧道,下風側所有車輛快速有序地駛離事故隧道;安全隧道需改成雙向行車,規定行車車速不超過30km/h,并禁止超車。
臨危車輛中的群眾下車之后需在同一安全區內進行統一的人員疏散。人員疏散存在很大的不定性,所以為保證群眾能在火災威脅到生命安全之前到達安全區域,相關人員必須構建隧道人員疏散過程的數值模擬,用以進行合理的疏散設計。
3 結論
性能化消防設計引領著全球消防設計今后的發展,其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推進各類建筑物消防設計的時代化、合理化及利益最大化,從而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雖然當前許多建筑都還未對其進行采用或采用得并不全面,但隨著相關人才的涌入及科技的不斷發展,這種根據建筑物自身特性而產生的消防設計必然會在推動火災安全工程學發展的同時,創造出嶄新的消防安全歷史。
參考文獻
[1]李向南.淺談性能化消防設計在建筑中的應用[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3,39(6):17-18.
關鍵詞: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改革;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5)30-0129-03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ire System”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ZHAO Yun-ting1, JIA Wen-min2
(1.Department of Energy Electrical,Tianjin Urba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Vocation Technology College, Tianjin 300134, China;2.Freescale Semiconductor(china)Limited Tianjin,Tianjin 300134,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industry background and social need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Fire System,and the paper has carried on the reform to the personnel training program、curriculum idea,curriculum system、teaching content、practice training construction and students skill training, Improve the teaching mode and teaching method,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practical links,Truly realize the Teaching-learning-practicing,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play a key role to promote. the employ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teaching-learning-practicing; reform in education; practice
《消防系統設計施工》是我院樓宇智能化技術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是根據學生的職業發展以及現階段消防工程、建筑電氣與智能化、工程安裝管理等行業的技術需求而開設的一門應用型課程。該課程主要講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運行與管理、建筑滅火系統(包括消火栓滅火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氣體滅火系統、干粉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安全疏散及誘導系統幾大塊。對每部分的組成、分類、結構、原理、設計、應用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配以大量典型的工程設計實例。該課程的教學成果直接關系著畢業生就業情況,而且傳統的教學模式已跟不上時代的需要,要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必須對本課程進行教學改革。
1對課程改革的設想及實施途徑
1.1改革設想
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道路的高職高專教育辦學理念,本著“適度基礎理論知識,較強技術應用能力,較寬知識面,高素質”的原則,結合我院教學工作的實際情況,在總結以往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對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方案、課程結構和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及手段、教學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改革,以適應培養技術應用型人才的需要,充分體現職業性、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要求。
1.2實施途徑
對專業設置進行改造與調整,對畢業生跟蹤研究,了解社會崗位內涵變化,增強專業的適應性,開展校企聯合和與用人單位聯合辦學的探索與實踐。大膽進行改革實踐,并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優化人才培養方案和人才培養模式。改變傳統的單向灌輸式教學法,實行多樣化教學方法,注重運用多元智能理論,因材施教,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恰當地處理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關系,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的潛能,注重學生技能考核。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教學水平和較強實踐能力、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
2課程設計
2.1消防系統設計施工的指導思想和教學內容
《消防系統設計施工》課程開設初期主要是理論教學,按照教學大綱內容,通過講授、板書及教學課件,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教學內容和結構設置死板,影響學生創新意識,在遇到設計施工實際問題的,無從下手。
2010年開始探索具有吸引力的課程結構模式。豐富教學課件制作,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淋系統、消火栓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以動畫演示給學生,增強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掌握,優化教學過程,學生開始對上課感興趣,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效率,由于沒有實訓設備,帶學生到教學主樓的消防系統參觀,去相關企業實踐,使學生身臨其境,深化理論知識的理解。
隨著我院實訓基地建設完成,消防實訓設備逐漸完善,將課程內容也進一步完善,至今,已經把課程分解為“理論講授+案例討論+綜合實驗(實踐)+知識歸納”若干環節,真正把課程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通過每個環節訓練,激發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啟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
2.2消防系統設計施工的教學內容設計
下面是改革前的教學內容和改革之后的教學內容的表格。
從兩個表中可以看出,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模塊化整合,每個項目教學內容完成之后進行實訓,邊教學邊實訓,教學中需要學生掌握每個項目所涵蓋的標準和規范,掌握每個項目的應用及各種類型的案例。在通過實訓增強學生的對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能力和工程實踐能力。課程體系結構設計充分體現職業教育“就業導向,能力本位”的指導思想,體現以職業素質為核心的全面素質教育培養,并貫穿于教育教學的全過程。
2.3消防系統設計施工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
傳統的單一傳授式教學模式也不再適應“培養技能型人才”的教學需要,要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畢業與就業接軌,就必須改革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消防系統設計施工這門課程理論知識較多,項目二和項目三中計算公式、表格也多,比如自動噴淋滅火系統的水力計算,需要確定消防管網管段管徑、計算管網所需的供水壓力、確定高位水箱的設置高度和選擇消防水泵等。計算較復雜,需要反復核算,對于這種情況,授課時以教學樓為例,要求學生對教學樓消防管的敷設情況進行實際測量,按給定表格的內容進行計算,使枯燥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結合起來,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前理論授課以多媒體教學為主,板書相結合,主要由以下幾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授課。
1)文化熏陶法:要讓學生自覺自主地學習,首先要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進入學習的境界,這是因為學生的思維活動是建立在濃厚的興趣和豐富的情感基礎上的。因此為學習創設一個合適的情景氛圍,以此來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意識,使學生形成良好的習慣,不無故請假、熱愛課堂、熱愛學習。
2)案例教學法:因為消防的內容規范比較多,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為了使學生有動力,更好的掌握理解規范,采用案例法教學得到了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講解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的時候,首先引入某設計院的一個案例,然后再結合案例對探測器的選擇、計算、安裝與布置進行講解,并對之前所學的建筑物的平面布局與平面布置,報警區域、探測區域、防火分區、防煙分區的劃分又加深了理解。這樣學生不但掌握了課本上的知識,也了解了工程實例,培養了學生的工程意識,教學效果大大提高。
3)任務驅動法:好的任務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興趣,順利完成課堂的教學要求。在教學案例中包含任務,例如為學生提供有關背景材料,讓學生對材料進行處理、分析,設計一個消防報警系統。學生以完成此設計任務為目標,通過自主探索,進行完成任務的實踐、解決問題。通過任務驅動法可以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性和創造性思維,并且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培養。
4)合作探究法。一般都是提出以完成任務為目標,要求學生自覺學習,遇到問題盡量自己解決,如遇到特殊情況,通過自主學習后,問題不能自己解決,再進行合作討論,小組共同完成任務。
2.4 消防系統設計施工實踐教學
《消防系統設計施工》這門課的實訓設備較完善,新的教學模式是“邊學邊做”,實現理實一體。不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同時,還包含教學場所的一體化,從而實現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通過實訓能把抽象而枯燥的理論知識科學地、有效地轉化到生動而有趣的實踐過程中去,在實踐中加以驗證,使學生從實踐中得到感性認識,并將感性認識自覺地上升為理性認識,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使整個教學過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過實踐教學能有效地提高師資隊伍的理論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并能在教學過程中促使教師不斷地去鉆研教學方法,掌握新知識、新技術,以此來滿足教學所需,從而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本課程共有十個實訓項目,實訓教學比例為40課時,基本實現了理論與實踐1:1教學。
課程設計也是本課程的一個實踐環節,學生進行課程設計主要是培養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同時要求學生能夠掌握消防系統設計施工的設計問題。課程設計期間,教師需向學生提出設計要求、設計方案,要求學生能夠查閱技術資料和相關手冊,寫出計算過程,繪出工程圖紙,掌握整個設計過程。學生提交課程設計后,教師要認真批閱,給學生反饋意見,為以后的畢業設計打下基礎。
畢業設計在消防設計施工實踐環節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畢業前,要進行8周的畢業設計,對于選擇消防類設計的學生,畢業設計的完成情況也驗證了學生掌握課程的情況。
通過“課程項目+實訓課+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緊密結合的實踐教學,增強學生對消防系統的感性認識,掌握基本的實驗研究方法,掌握消防系統相關知識的基本技能,掌握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自動噴淋系統、防排煙系統等各實訓環節,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提高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
3考核內容與方法
考核方法:總評=筆試(閉卷)40%+平時30%+實訓30%
筆試包含: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計算題;
平時包含:包含考勤、作業、課堂表現;
實訓考核內容:電子編碼器的使用、消防設備定義及注冊、消防系統聯動編程、總線隔離器的測試、手報按鈕與聲光報警器的使用、輸入輸出模塊的測試、模擬排煙機裝置的測試、消防應急廣播設備系統、消防電話系統、噴淋滅火系統結構及設備認識。
4 結束語
消防系統設計施工作為樓宇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都同等重要,通過課程改革,本課程實現了教學做一體化,對教師的知識面也有了很大的擴展,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創新意識、工程思維方式和實際操作技能及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改善了教學效果,營造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對學生步入工作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學生畢業就能適應社會就得使教學內容不斷更新,跟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本課程的教學改革也是一個不斷發展、改進、完善的過程,需要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開發更好的教學新思路,引導學生掌握知識為中心,緊扣重點,突破難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綜合實踐能力,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
參考文獻:
[1] 魏立明.土建類院校消防與安防系統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建設教育, 2015(4).
[2] 曹鋒, 李連民.“樓宇自動化”課程教學改革探討[J].中國電力教育, 2010(18).
[3] 謝曉晴.對“消防給排水工程”課程的教學改革設想[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 2009(3).
[4] 陳曉旭.智能消防系統設計[J].電氣應用, 2014, 33(2): 82-84.
關鍵詞:消防技術;工程建設消防;標準;問題;對策
引言:我國公安機構要對消防技術進行審查和驗收等等,因此,消防技術的標準就是主要的依據。也是施工人員在進行工程建設時的主要依據,對于現在公安機關要求的標準來說,很多還不達標,需要進一步加強技術的參照力度。
一、簡要概述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
《標準化法》基本上就是現在消防技術的標準參照,除此之外,還和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有著直接的聯系。目的就是在于能夠保護技術的安全,加強行業的專業性和可實施的力度,給公安機關的審查更多合理的參照。《標準化法》法程序的出臺一般就是根據實際的規定對于消防工程質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予以限制和要求。從生產、施工、完善等各個方面都有了比較明確的提高和定論。是開展嚴格的消防安全監管的主要判斷依據。
工程建設消防技術規范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說的技術標準。主要按照《標準化法》來規定。一般都是為了能夠保證公共財產和公眾人身安全的。現有的我國工程建設和消防技術標準還不夠徹底,主要是依靠法律法規的相關照應來實現管理的。;我國的消防能力是非常不容忽視的,因此各種辦法和標準的制定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驗收工程的時候,消防安全標準就是一個很重要的關口,需要不斷拓展技術標準的實力,才能夠合理展開下一步的工作,進一步嚴格執行相關的規范,實現消防機構的安全能力拓展,對消防事業達到高度重視。
二、現在工程建設之中消防標準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工程消防標準的條款,在我國現在還沒有完全形成比較同意的規范,因此,顯得不夠專業化。對于建設施工單位以及相關設計單位來說,監管工作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在施工的過程之中一定要嚴格按照標準來執行,消防安全的合理監督是保障社會安全,人們人身和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消防安全條款就必須能夠非常嚴謹細致,完善一些強制性標準和手段。但是我國現在由于地區的不同和發展環境的不同,暫時沒有出現比較統一的標準模式,因此工程的發展就有待于提高,這其中就以《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兩者比較具有代表性。
(二)針對不同的工程,技術的標準和防范的力度都有所不同,因此規定上也有著比較大的矛盾。甚至很多的消防標準在針對同樣消防設施的情況下也是不一樣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針對于應急照明和燈光方面的規定是非常不一樣的,因此,持續的供電時間規定 30 分鐘,而疏散情況下的應急照明光度和樓梯間的光度不得低于 5 勒克斯、密集人員的場所不能低于1 勒克斯且疏散走道不得低于 0.5 勒克斯,這都是有強制性的固定內容。《高層民用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規定這方面的內容則是過 100 米的建筑所在的應急照明等和疏散指示燈都要加強對于其備用電源的規定程度,規定時間是 30 分鐘,而其他的則是 20 分鐘,對于現在疏散照明燈的光度,目前只提出了要高于 0.5 勒克斯的要求,但這個還不屬于強制性的內容,因此,這些規定和標準就是相互矛盾的。
三、工程建設標準問題的相關對策和建議
(一)對于同一的建設工程來說,設置的標準和實際實踐的標準都要統一,標準條文的用語也要完全統一。我國的相關部門進行了一系列的條紋修訂,所以,技術的標準和規范漸漸也有了比較明確的落實。對于一些容易出現的矛盾,要進一步加強標準的制定,去解決相關的矛盾,改善操作的嚴密性。修訂標準也應該進一步注意規范用語。要保證在統一標準的條文之中,用語完全一致,避免出現一些意思模糊的詞語,這樣有可能會引起誤操作,從而造成嚴重的后果。
(二)要將工程消防設計的實力和質量不斷提高。《建設工程消防監督管理》的第 18 條規定,審核合格的建設工程消防設計條件之是建筑總平面布局、建筑給水、建筑消防、建筑消防電源及建筑配電、建筑耐火等級、建筑平面布置、建筑構造、建筑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設施等這些方面的設計內容,必須要嚴格根據國家所規定的標準進行實施,明確針對強制性規定作出了一定的解釋,要進行按照標準的實踐模式,要能夠讓建設工程符合相關的規定和力度,根據不同的驗收內容,要有著不同的標準加以輔助和配合,這樣才能夠積極完善設計單位的施工質量監管,將實際的能力落實到位,確保工程的驗收能符合相關標準。
(三)對于那些違反了消防技術標準的施工內容,要進行嚴格的處罰措施,要嚴肅對待,堅決抵制不良工程。對于工程人員要做到認真的教育,要依法進行處理。這樣才能夠保證法律的公平公正,實現對于消防標準的嚴格把握,是對人民的負責。首先是要對相關的技術檢測制定一定的標準,然后針對于違規的行為,讓工作人員加強設計單位的整改督促。采取一定的監管措施,以便于能夠改善其違法的行為。如果發現有多次違反規定的行為,那么就要進行上報,進一步加強主管部門的處理力度,完善消防設計的備案基礎,改善檢查和驗收的標準。驗收的過程之中如果發現有違反法律的行為,那么就必須要嚴格按照規定進行處理。此外,抽樣檢查之中也有可能會發現違規的行為,一般都可能是工作人員的粗心大意或者是主觀的故意行為造成的,就會影響到工程質量,這樣就需要按照法律模式來進行處罰。針對相關的負責人了解實際情況,加強對策的處理,實現法律的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的權利。
四、總結
綜上,現代我結束國的工程建設消防標準還是在不斷的進步之中,有著一些問題,需要加強相關的科學指示,不斷拓展分析,將現有的問題進行整合。要促進工程質量的完善,就要合理制定標準,嚴格實施工程,這樣才能夠讓消防實力不斷上升,為人們的消防安全貢獻出實際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黃玉嫦. 淺談建筑工程消防設施施工質量控制的方法[J]. 科學之友. 2011(04)
關鍵詞: 貫流式水電站;消防總體設計;消防給水;co2滅火系統;干粉滅火器;火災自動報警及滅火控制系統
1. 工程概況和消防總體設計方案
1.1概況及其特征。居龍灘水利樞紐工程是以發電為主,兼顧防洪和灌溉、供水、航運以及水庫養殖等任務的綜合利用工程。其工程規模為:水庫總庫容為7.76×107m3;電站總裝機容量60mw。
該工程位于貢水左岸支流桃江下游贛縣大田鄉夏湖村境內,距贛縣縣城約28km。桃江流域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區,流域內各地多年平均氣溫19.4℃,極端最高氣溫41.2℃,極端最低氣溫-6℃,多年平均蒸發量1576.2 mm。
工程是由擋水壩、溢流壩、河床式發電廠房、船筏道及升壓開關站等建筑物組成。
本工程的主要消防對象是水電站建筑物及其機電設備。其中水電站建筑物的消防設計含主廠房、副廠房、主變壓器場(開關站)、高壓開關室、廠用屏配電室、油庫、機修車間和壩區等。除檢修期外,水電站及其機電設備一般都處于生產運行狀態。
1.2消防設計依據和設計原則。
本工程消防設計依據國家、行業頒布的下列現行規程規范進行:
(1)水利水電工程設計防火規范(sdj 278-90)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gb 50116-98)
(3)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06)
(4)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084-2005)
(5)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 50140-2005)
(6)二氧化碳滅火系統設計規范(gb 50193-93) (99年版)
(7)電力系統設備典型消防規程(gb 5027-93)
(8)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 gb50019-2003)
(9)水力發電廠機電設計技術規范(dl /t5186-2004)
(10)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 1998-04-29)
(11)火災報警控制器通用技術條件( gb 4717-93)
(12)水庫工程管理設計規范(sl106-96)
為貫徹“預防為主,防消結合”和確保重點、兼顧一般、便于管理、經濟實用的方針,并結合居龍灘水利樞紐工程的具體情況,確定了如下基本設計原則:
在消防區內,按規范要求統一規劃暢通的安全通道,設置安全出口及其標志;
以生產重要性和火災危險性設置消防設施和器材,特殊部位按防火規范采取其它消防措施;
在電站設置消防控制中心(計算機房旁)和火災報警系統,消防電源采用雙可靠獨立電源;
采取消防車、消火栓、co2滅火和干粉滅火器四種滅火方式,消防用水取自可靠而充足的水源;
設置通風排煙系統;
選用阻燃、難燃或非燃性材料為絕緣介質的電氣設備或采取其它保護措施以防止或減少火災發生;
有火災危險性設備之間, 采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墻或門隔離,孔洞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災的漫延與擴散。
1.3消防總體設計方案。樞紐總體配備一輛消防水車,若遇重大火災時,則由縣消防
部門支援撲救。工程消防系統按其生產及防火功能要求分為主廠房、副廠房、開關站、高壓開關室、油庫、機修間及大壩(含啟閉機室、壩區用電變房)七個區,其中主廠房、副廠房采用自動滅火與滅火器具結合的滅火方式,開關站、高壓開關室、油庫、機修間、大壩則采用滅火器具滅火。
為確保消防區滅火要求,本工程消防水源及電源均按雙水源、雙電源設置,互為備用。當其中之一停止工作時,備用水源及備用電源均能自動切換投入。二臺消防水泵從上游水庫取水或下游取水,水泵揚程為52m,作為消火栓消防備用水源,兩臺消防水泵布置在技術供水設備室;另外,由兩臺深井泵從水井取水給高位水池(v=100m3)供水,作為消防水源及生活用水,為保證消防水源的可靠性,應經常檢查消防水泵是否能正常運轉。
在主、副廠房等建筑物設計中,防火設計要求:
(1)建筑物的耐火等級為二級。
(2)重點火警防護區,按消防要求設置防火隔墻、防火門或防爆門。
(3)建筑物層間不少于兩座樓梯(含爬梯)。每片消防分區不少于兩個安全疏散出口通道。
(4)開關站及絕緣油庫設車道,供消防車通行的消防車道寬度為5m。
2. 工程消防設計
2.1生產廠房火災危險性分類及耐火等級。廠房各主要生產場所火災危險性分類及耐火等級要求見表1。
2.2主要場所和主要機電設備的消防設計
2.2.1主、副廠房消防。居龍灘水利樞紐工程采用燈泡貫流式機組,廠區主要由主廠房和安裝間、電氣副廠房、中控室、機修間和室外絕緣油庫等部分組成,廠區機修門外、絕緣油庫門外設室外ss100-1.6型消火栓2個、開關站設ss100-1.6型室外消火栓2個。
電站主廠房長66.70m,寬19m,高約50.0m,共分運行層(高程112.20m)、中間層(高程103.20m)、水輪機層(高程84.70m)。
運行層主要布置有調速器和油壓裝置等設備,在每個機組段(運行層、中間層)上游側各設1個sn65(帶報警)型消火栓箱和2個mt3型手提式co2滅火器。
考慮發電機水噴霧滅火裝置的要求,在運行層每個機組段上游側各設一個發電機消火栓箱為發電機內部消火提供水源,手動報警裝置1個,發電機內部滅火及火警裝置由制造廠家設計提供。
建筑物危險性分類及耐火等級表生產場所名稱火災危險性類別耐火等級類別主廠房丁類二級透平油庫丙類二級絕緣油庫丙類二級戶外開關站丙類二級中央控制室、微機房丙類二級壩區用電變室、廠用變室丁類二級高壓開關室丁類二級電纜、電纜道丙類二級發電機設備小間、資料室丙類二級空壓機及貯氣罐室丁類二級水清測報站丁類二級載波通信室丁類二級大壩監測室丁類二級高壓試驗室丁類三級機修車間丁類三級其它戊類三級水輪廊道層主要布置有軸承回油箱,調速系統漏油箱等,每機組段擬設mt3型co2滅火器2個,另在與該層相通的滲漏排水泵房設mt3型co2滅火器2個,手動報警裝置1個。
為撲滅廠內橋機電器設備引起的火災,在橋機上設置mt3型co2型滅火器2個。
電站安裝間位于廠房右側(從上游往下游看),長28m,寬19m,安裝間上、下游側各設sn65型消火栓1個和mt3型co2滅火器4個。
空壓機室設在安裝間的下層,在該室油處理室上游側設sn65消火栓1個及mt3型co2滅火器4個,空壓機室布置兩個滅火器設置點。布置兩個離子型感煙探測器,手動報警裝置1個。
在副廠房的電纜層(高程107.70m)入口處設mt3型co2滅火器4個,即每個進人門布置一個滅火器安置點(各2個mt3型co2滅火器);每個入口門設自動控制防火門,手動報警裝置1個;此外還配置若干個防毒面具、呼吸器,電纜穿過樓板或進入各屏柜的孔洞均須用耐火材料封堵以防止火災漫延,耐火極限不小于1小時。結合設備與電纜布置情況,每隔一定距離集中布置mt3型co2滅火器2個,在電纜橋架每層均敷設纜式線型感溫探測器。
技術供水層位于副
廠房的100.40m高程處。其門外布置mt3型co2滅火器4個。
在高程112.20的微機房及中控室擬設置固定co2滅火系統,采用固定管網消防,即組合分配系統,共用一套co2儲藏裝置,保護這兩個防護區的消防滅火系統,其設計用量按其中最大的中控室需要量設置,不考慮備用,經計算選用20個70l儲存鋼瓶,同時在每個地方均設置有煙溫復合探測器,當感溫感煙探測器同時報警時,控制器將立即停斷該區風機與空調,聲光報警器鳴響,提醒人員迅速撤離,延時30秒(可調)后,關閉防火門,啟動滅火裝置滅火,30秒全部噴完,另外門口設手動報警裝置1個, 進人門口設氣體放氣信號燈,聲光報警器, 布置mt3型co2滅火器4個。
固定co2自動滅火系統,既可在現地手動操作,也可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相連。
2.2.2水輪發電機組消防。水輪發電機組安裝在密閉的燈泡體內,其消防措施由制造廠解決,電站提供水源, 相應在機組段布置發電機消火栓箱,采用固定式水噴霧滅火裝置。燈泡體內同時設置感溫、感煙探測裝置及其控制裝置,發電機內部管路設備均有機組制造商按規程規范配套供應。
2.2.3油庫和機修間消防
2.2.3.1油庫消防。 居龍灘水利樞紐油庫分為廠內透平油庫和廠外絕緣油庫,油庫采用防火墻與其他房間分隔,油罐室設有兩扇門與外界相通,出口門為向外開啟的甲級防火門,油庫內設有可靠的防雷接地裝置和擋油檻,室內立式油罐之間間距大于2.0m。油罐與墻之間的距離大于油罐半徑,油處理室與油罐室相接部位用防火墻隔開,烘箱電源開關和插座設在小間外,油庫內燈具和電器設備均采用防爆的燈具和電器設備。透平油庫設在安裝間下面(高程103.20m),內有20m3的立式油罐2個,并設油處理室等,采用消火栓滅火,設置感煙探測器,油處理室設置手動報警裝置1個。
絕緣油庫布置在室外,靠近廠房公路邊,發生火災時,消防車能順利抵達現場救火。絕緣油庫內布置有15m3立式油罐2個,30m3立式油罐1個,油庫設有油處理室、濾紙烘箱室。
根據有關規范,在絕緣油罐和透平油罐室各設置2臺mft35型推車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和1個100×100×60cm3砂箱,每個砂箱配2把鐵鍬;兩個油處理室各設3個mf3型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同時在透平油處理室與空壓機室聯接處設sn65型消火栓1個,在絕緣油庫室外設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個。
油庫內防火門自動關閉,風機停止排風并可自動啟動消防泵,為了預防和控制火災,火災報警后,并確認火災位置后,在中控室手動關閉廠房內相應部位的排風機,此時防火閥連動關閉。火災結束后,重新開啟排風機進行排煙,然后通風系統恢復正常。
2.2.3.2機修間消防。機修間靠近安裝場布置,面積為15×20 m2,內設小型機修設備,機修間除設置1個sn65型消火栓外,另配mf3型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8個,分二個設置點,每個設置點配置4個。在機修間外設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個。
設置感溫、感煙探測裝置及手動報警裝置1個,自動向消防控制中心報警。
2.2.4高壓開關柜室和廠用電變消防,壩用電變消防。兩個高壓開關柜室共設置開關柜16面,低壓開關柜室設置低壓柜10面,以上兩個高壓開關柜室內均設置1臺mtt35型推車式co2滅火器和4只mt3型co2滅火器并設置向外開啟的防火門。
壩用電配電室、廠用變室、柴油發電機房,布置在獨立的小間內,小間配置3只m t3型co2滅火器,并配置1臺mft35推車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
同時在每個地方均設置有煙溫復合探測器,另外口門設手動報警裝置1個, 進人門口設氣體放氣信號燈,聲光報警器。
2.2.5主變和戶外開關站消防。主變露天布置,2臺主變間距離大于10米,與建筑物距離大于12米以滿足防火要求,每臺主變均設置可儲存一臺變壓器油量和20min消防水量之和的事故儲存坑,坑內裝設金屬柵格(其凈距不大于40mm)并鋪設粒徑50~80mm,厚度為250mm的卵石層。事故時,變壓器油可迅速由排油管排至設置在廠房右側的事故集油池內。另外,每臺主變附近均設置2臺m
ft35推車式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和2個砂箱(100×100×100cm3) 。另設置專門房間放置滅火器具。戶外開關站附近設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2個。戶外110kv開關站,設置4只mt3型co2滅火器。
2.2.6壩區消防。壩區內溢洪道8座液壓泵房,每座配置2個mf3型磷酸銨鹽干粉滅火器,壩頂每50米設置ss100-1.6型地面消火栓1個,計3個。每座液壓泵房設置1個感煙探測裝置。
2.3消防給水設計。居龍灘水利樞紐水庫水質清晰、泥沙含量較少,可以作為消防水源。設四個消防取水口,為防止取水口堵塞可以用吹掃氣管供氣對水泵取水口進行吹掃;根據電站所配置的消防設備供水壓力及消防用水量的要求,選用二臺xbd5.2/30-125-200型水泵,揚程為52m,流量為108m3/h,兩臺水泵互為備用;消防水泵可與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相連,以便及時發現并經確認后能盡快消滅火災。消防水泵及附屬設施均布置在技術供水設備室(高程100.40m)。另外,由兩臺深井泵從水井取水給高位水池(底部高程160.00米,v=100m3)供水,作為消防主水源及生活用水,消防水泵供水作為備用水源。
2.4消防電氣和監測報警系統
2.4.1消防電氣。本電站設專用消防動力盤,并標有明顯消防標志,由雙電源供電,以保證消防設備由2個可靠的電源。消防用電設備采用單獨的供電回路并穿管敷設,當發生火災時,仍能保證消防用電。
廠房內主要疏散通道、樓梯間及安全出口處,均設置火災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標志。正常時,事故照明由交流電源供電,交流電源失去時,通過交直流切換裝置自動切換為蓄電池直流供電。疏散用的事故照明其最低照度不低于0.5lx,疏散指示燈正常時由交流電源供電,交流電源失去時,通過其自配的備用電源供電,其連續供電時間不少于20分鐘。
事故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燈,均設置非燃燒材料制作的保護罩。
2.4.2火災自動報警及滅火控制系統。本電站的火災自動報警及滅火控制系統采用控制中心報警系統的形式,電站的消防控制中心設于消防控制房。
消防控制中心內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及聯動控制屏,對廠內的火災報警設備及消防滅火設備進行集中控制,并對發電機組設備火災報警及聯動控制器進行重復顯示及控制。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選用總線編碼智能型。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屏接收來自設備火災報警控制器、廠內各部位安裝的點式感煙、感溫探測器、纜式定溫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及輸入模塊傳送來的信號,自動或手動發出滅火指令;向控制模塊發出控制信號,控制風機、防火閥、固定式co2滅火系統等消防滅火設備的運行;同時經通信接口自動啟動工業電視監控系統進行跟蹤及錄像,并顯示、記錄、打印產生報警或故障信號的時間、地點及有關火災信息,發出聲光報警。并將所有火警或故障信息經通信接口送給全廠計算機監控系統。
主要設備布置區如中控室、計算機室、1g10.5kv開關柜室、2g10.5kv開關柜室、 400v廠用配電屏室、透平油庫、油處理室、空壓機室、高壓試驗室、柴油發電機房、400v大壩用電配電室、電纜層、技術、消防供水泵層等地均設置有點式感煙探測器;在主廠房運行層及安裝場和中間層設置有紅外光束感煙探測器;在安裝有固定式co2滅火系統的設備區(即中控室、計算機室),電纜層及電纜廊道均另外設置有點式感溫探測器或纜式定溫探測器。在廠內各重要通道、走廊均安裝手動報警按鈕及聲光報警器。
上述區域,按其重要性和所配置的消防滅火設備的要求選擇報警、報警及手動滅火、報警及自動滅火等不同的處理方式。
一旦發生火災,任何一個探測器探測到火警信號,控制器發出火災報警聲光信號,通知運行值班人員,值班人員根據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屏顯示的報警地址到現場證實或經工業電視監控系統證實后,即可采用干粉滅火器或手動啟動消火栓、固定式co2系統,指揮救火。固定式co2系統的遠方手動操作在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屏上進行。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屏也可以設定為自動滅火方式,如果co2滅火保護區域內同時有感溫、感煙兩種類型的探測器報警或手動報警按鈕按下后,經控制器分析判斷后自動停斷對應區域內的風機、關閉對應區域內的防火閥、投入滅火裝置。無論是在手動方式還是在自動方式下,控制器在發出火警信號的同時都自動啟動工業電視監控系統對相關部位進行
跟蹤、顯示及錄像,以備日后事故分析。
根據規范及電站的實際布置進行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的配置;根據滅火設備的自動控制要求配置聯動模塊。
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的所有線路均采用屏蔽型電纜,以防電廠的磁場引起干擾;所有線路均穿管暗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