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公園景觀綠化設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中圖分類號:TU98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9944(2016)13017803
1引言
始建于1965年的益陽市會龍山公園是一個以森林植物為主體,佛教文化為補充的城市公益性公園。2013年8月起公園實施提質改造,第一期工程現已基本完成,第二期工程即將開始,非林地園林綠化建設提上議事日程。為此,就會龍山公園規劃新建或提質改造的園林景觀綠化設計作一探討性研究,供相關人員參考。
2景觀資源概況
會龍山公園總用地面積204.7 hm2,其中林地面積138.6 hm2、占總面積的67.7%,非林地面積66.1 hm2、占總面積的32.3%。在原生植被中以樟樹、大葉山礬、杜英、楓香、檫樹、藍果樹、南酸棗等優勢樹種為代表的植被景觀,構成了會龍山公園豐富多彩的植被景觀斑塊[1]。在這次提質改造中,將公園的景觀景點作了重新規劃和調整,其中,涉及園林景觀建設的區域有廣場、游步道兩側、勝地與陵園、濕地、火燒跡地、高壓走廊等空間。
2.1新建廣場
2.1.1會龍廣場
位于卜家沖花香路北側,是今后會龍山公園的主要入口廣場,面積1.7 hm2。
2.1.2秋葉廣場
位于石泥山西側,是會龍山公園西入口廣場,也是龍山港片區市民進入公園的主要入口,面積1.35 hm2。
2.2游步道
游步道區域是公園植被配植最敏感也是最脆弱的區域,其好壞與成敗完全取決于是否儼若自然天成。游客接觸頻繁路段與景點間的植被環境,就是游步道的周邊環境。
2.3勝地與陵園
2.3.1裴公亭
位于資江一大橋西南側,是為紀念唐代名相裴休而建。唐憲宗時裴休晚年遭貶任荊南節度史期間,潛心研究佛家經學,常路經益陽,小住十天半月,在江邊結廬讀書誦經,后來人們索性在青山云樹之中,修了一座樓亭合一的裴公亭,供裴公讀書小住。裴公十分高興,流連忘返,朗朗的讀書誦經聲,傳說曾引來仙白鹿駐足聆聽[3]。
2.3.2白鹿寺和廣法寺
白鹿寺位于橋南會龍路北側,福源寺位于距橋南往西1 km會龍路南側。這是兩個佛教氛圍濃郁的佛門境地,是由一位益陽富商捐資修建的佛教公園。
2.3.3何鳳山陵園
位于曾士娥烈士墓地南面。2007年,益陽市人民政府在會龍山公園為何鳳山修建了陵墓,將其骨灰從美國運回故里安葬,并列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被以色列政府授予“國際正義人士”的何鳳山先生,是湖南省益陽市赫山區人,1938~1940年,在任駐奧地利維也納總領事期間,正值納粹德國瘋狂殺害猶太人,大搞種族滅絕之時,處于國際人道主義立場和對猶太民族的深切同情,不畏,頂住上司壓力,給數千猶太人發放了移民中國上海的“生命簽證”,使他們逃離虎口,免遭殺害,在國際社會和猶太人中引起強烈反響[4]。
2.4濕地區域
位于三眼塘處,有上下相連、大小不同的3口水塘,面積約0.66 hm2。
2.5火燒跡地
會龍山公園內的跡地主要是花香路沿線,多年連續火燒后形成的火燒跡地。主要生長有金星蕨、狗脊蕨、貫眾、蕨、芒萁、翠云草、海金沙、井欄鳳尾蕨等蕨類植物,無其它喬木樹種,少有灌木生長,面積2.46hm2。
2.6高壓走廊
處于高壓輸電線路下影響的周邊范圍。
2.7破碎化生境
目前,由于開發活動與城市道路的建設,使會龍山公園山林水系被隔斷,造成生境的破碎化,也給動植物的生存帶來了威脅。這些地段的主要植被為自然生長的雜木林,往往被所謂的景觀改造所毀壞。而這些雜木林卻是最穩定、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段。
2016年7月綠色科技第13期
范懷湘,等:益陽市會龍山公園提質改造工程的景觀綠化設計探討園林與景觀
3設計原則、理念與手法
3.1設計原則
3.1.1協同性原則
會龍山公園地帶性植被特征明顯,植被景觀斑塊豐富多彩,充分反應出公園林分結構的多樣性和植被景觀的多樣性[1]。所以,在景觀綠化設計時,必須使園林景觀與原生植被及植被景觀盡可能協同一致。同時,還應該與修建性詳規的要求協同一致。
3.1.2觀賞性原則
植物配植要從植物的觀賞性考慮,既要考慮植物自身美(個體美),又要考慮到植物之間的組合美(群體美)和植物與環境的協調美(整體美),還要因地制宜、適地適樹,并進行優化配置,才能使景觀綠化向自然化、生態化、人文化發展[5]。
3.1.3科普性原則
城市植物公園最大的功能應該是科普性,因為游客看到各種植物后,首先想知道的是它是什么,有什么特點,從而獲得對知識的渴求。因此,要使景觀綠化植物和原生植被一樣,把它們的觀賞性、展示性和科普性很好地結合起來。
3.2設計理念
以植被景觀斑塊為背景,植物的色彩變化與季節變化為節律,營造豐富多姿的生態景觀和康養環境。
3.3設計手法
利用景觀生態學、園藝學等學科原理,采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造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過程,通過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2]。
4設計內容
自然山體以現有的原生植被為基礎,完善園內的生態植被,適當補植楓香、木荷等色葉樹和落葉樹,并對山腳的植物進行色彩添加或鑲邊處理,以保持山林原味,營造出幽靜蔭蔽、秋山盡染的景觀特色。
4.1廣場綠化設計
公園廣場是市民生存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城市空間環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藝術魅力的開放空間[6]。
4.1.1會龍廣場
(1)設計主題。會龍廣場景觀綠化的設計主題為――會龍疊趣,綠色空間。
(2)廣場性質。廣場性質是其綠化指標的決定性因子之一。第一,突出“會龍疊趣,綠色空間”主題,展示厚重的歷史文化背景;第二,通過園林小品的形式再現歷史故事、典故;第三,為廣大城鄉居民提供傳統文化項目和自娛自樂的活動空間。
(3)設計方案。美國人克萊爾?庫珀?馬庫斯在《人性場所》一書中這樣寫到:“廣場是一個主要為硬質鋪裝的、汽車不能進入的戶外公共空間,其主要功能是漫步、休閑、用餐或觀察周圍世界;當然可能會有樹木、花草和地面植被的存在,但占主導地位的是硬質地面;如果草地和綠化區域超過硬質地面的數量,我們將這樣的空間稱為公園,而不是廣場”。這樣就為廣場的設計指明了方向。其設計方案如下。
①主要內容。會龍廣場是屬于休閑娛樂廣場,在總體設計時盡可能加強廣場和周圍區域的聯系,尋求歷史和現代元素之間的平衡,使現有的、新增的元素在這個廣場中和諧共存[7]。會龍廣場應設計供人們欣賞、觀賞以及休息的內容:供人們欣賞的――花壇、雕塑、音樂噴泉、水池及園林小品等;供人們休息的――臺階、桌子、坐凳、椅子、廊亭等;供人們活動的――操場、空坪、步行道、游路等;供人們觀賞的――樹木、竹子、花卉、草本等園林植物;供人們使用的――公共服務以及其它配套的設施設備等。
②配植方式。植物配植方式應考慮廣場綠化景觀效果的季相性、色彩性、立體性和協調性。其配植方式采取常綠樹種與落葉樹種相搭配,多色葉樹種相組合,喬、灌、草多層次配植,做到景觀效果與園林建筑相協調。
③綠化指標。綠化率是指用于綠化種植的土地面積(垂直投影面積)占場地總面積的百分比,又稱綠化面積比例,是衡量綠地環境質量的指標之一。根據廣場性質、地形地勢條件和設計要求,廣場的綠化率以40.0%~45.0%較為適宜。
④樹種配植。一是,樹種選擇,喬木樹種類有樟樹、桂花、杜英、荷花玉蘭、欒樹、銀杏、景烈白蘭、楓香、合歡等;大灌木類有紫薇、紅葉李、櫻花、紅葉石楠、花石榴、木槿、珊瑚冬青、茶花、龜甲冬青、西府海棠、黃金槐、蘇鐵、貼梗海棠、叢生竹等,小灌木類有杜鵑、紅繼木、金葉女貞、金森女貞、月桂、紅葉石楠、龜甲冬青、茶梅、小葉十大功勞、大葉梔子、小葉梔子、南天竺、八角金盤、灑金珊瑚、金邊黃楊等,草本類有吉祥草、鳶尾、麥冬、蔥蘭、地栽草花、草皮等。二是,配植比例,喬木樹種225株/hm2綠地面積、大灌木675株/hm2綠地面積、小灌木65萬株/hm2綠地面積。一般以喬木樹種、大灌木、小灌木、草本植物分別占綠地面積的5.0%、15.0%、45.0%、35.0%的比例較為合適。
4.1.2秋葉廣場
會龍山公園西面入口處。在石泥山西坡營造一片葉色變化較大的楓香、欒樹、黃櫨、鹽膚木、檫樹等秋色葉落葉樹種,在入口廣場周邊點綴配植紅楓、槭樹、地錦、柿樹、馬褂木、連香樹、無患子等色葉樹種,構成一葉知秋、秋葉爛漫的秋色景象。
4.2專類園設計
4.2.1濱水花池
利用三眼塘三口水塘水面,種植多種觀賞性荷花、菖蒲、睡蓮等鄉土水生植物,給水面風景增添色彩,以水的飄逸搖曳為主題,將原有分散的荷塘魚池貫通一體;沿水兩岸設計花圃果園草甸等景觀和郁金香等富有色彩變化的宿根花卉,營造出多彩斑斕,爛漫動人的花境特色。
4.2.2櫻花道
位于石泥山山腳,益陽市地震臺西南側。現有植被馬尾松、樟樹、杜英、楓樹、檫樹等。沿三眼塘步行道西側帶狀種植多花色櫻花,為會龍山公園增添新景。
4.2.3水杉疊翠
位于三眼塘東側,現狀為經濟果木林和蔬菜地。利用耕地,營造水杉疊翠景觀,獨具景觀特色。水杉是一種孑遺植物,但它又是非常普通而不被當地人關注的樹種。在平原湖區它們或孤獨地佇立在水稻田埂之上,或排列在泥濘不堪的鄉間機耕道旁,或成片分布于沼澤濕地和污水橫流的水溝渠邊。設計通過方格網狀分布的樹陣,在一個自然的鄉土植被景觀背景之下,將這種平凡的樹種種植在會龍山公園,給它們一個紀念性的場所,重顯高貴典雅,水杉獨特的個性顯露無疑。
4.2.4薔薇園、木樨園
位于卜家沖東北面山坡火燒跡地,利用山體中下部建設薔薇園、木樨園。
在山的中下部坡度較為平緩的地帶栽植薔薇科植物,建成薔薇園。薔薇科植物我國有51屬,1000余種。常見植物有蘋果、火棘、山楂、石楠、枇杷、花楸、梨、蘋果、棣棠、李、桃、杏、櫻花等。
在山的中上部栽植桂花,建成木樨園。桂花又名木樨,常綠灌木或喬木,目前已初步確定桂花品種有32個,分為丹桂、金桂、銀桂、四季桂4大品系,以花色而言,有金桂、銀桂、丹桂之分;以葉型而言,有柳葉桂、金扇桂、滴水黃、葵花葉、柴柄黃之分;以花期而言,有八月桂、四季桂、月月桂之分。
4.3園林景觀設計
4.3.1裴公亭
除18株古樹和自然生長的個別木荷、樟樹、楓香、泡桐、構樹外,其余植物均為人工栽植的廣玉蘭、杜鵑、紅繼木等園林植物。主要措施是加強古樹名木大樹的保護,對現有園林植物加強管護和整形修剪,清除非目的樹種泡桐、構樹。
4.3.2佛教公園
佛教的思想要有所依托,寄托在植物身上,便有了宗教文化色彩[3]。為此,在景觀綠化時,盡可能配植與佛學有關的樹種和花卉,突出佛教文化核心主題。建筑物周邊以層次豐富的半開放植物造景為主,形成疏密有致,靈動雅致的景觀效果,配植花卉有丁香、茉莉花、瑞香、忍冬等,周邊自然山體在保護原有林木的基礎上,在林子的天窗中適當補植一些樹種,比如七葉樹(菩提樹)、法國梧桐(鳩摩羅什樹)、銀杏、羅漢松、柳樹、紫竹等。
4.2.3何鳳山陵園
以簡潔明快的植物造景為主,營造莊嚴肅穆的主題。宜增加廣玉蘭、白玉蘭、華山松、竹柏、龍柏等開白色花的喬木和松柏類樹木,以及增加各種地被植物,以表示對先烈的緬懷之情。
4.3.4四季花園
處于高壓走廊影響范圍之內,以觀賞性強的整齊度高的色葉和開花植物造景為特色,宜依據等高線呈自然帶狀和塊狀種植山茶、薔薇、桃花、映山紅等花灌木,并引導建立共青林、教育林、企業家林、巾幗林等,圍合活動空間,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景觀效果。
4.4活動頻繁路段與景點的綠化設計
在公園里,游人活動頻繁的路段與景點往往成為了破碎化的生境。這些區間的綠化設計,必須擯棄套用城市園林綠化的做法,盡量讓游步道與兩側樹林的景觀融為一體,使人感到先有樹后有路,選用的樹種及其規格應同路側的環境特點相協調。景點的植物配植,除盡量考慮切合景點的意境或氛圍之外,還應充分考慮游人駐足后的風景透視線以及景觀物與樹木的尺度關系和色彩關系。在一些重要部位上配植植物切忌隨意,而應“斤斤計較”,量體裁衣,勿隨意點綴一些不匹配的洋樹或城市常用樹種。因此,應該在道路兩旁以行道樹的形式栽植與該路段兩邊自然分布的相似樹種,在路兩邊的空隙地補植一些鄉土闊葉喬木樹種。同時,在城鄉結合部可保留一些天然的雜木林,以提高植物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肖志宏,張新明.益陽市會龍山公園植物群落結構特征的研究[J].綠色科技,2016(5): 17~20.
[2]新浪佛學.佛教文化與園林植物[EB/OL].[2013-10-24].http://.cn/intro/basic/2013-10-24/093513778.shtml .
[3]該如何.裴休[EB/OL].[2015-11-19].https:///s?word=%E8%A3%B4%E4%BC%91&tn=site888_3_pg&lm=-1&ssl_s=1&ssl_c=ssl1_153e984581a 2015-11-19.shtml.
[5]李斌.試述植物景觀造景原則及其觀賞性[J].中國科技教育?理論版,2013(11).
關鍵詞: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施工管理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居住環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園林綠化工程作為現代化城市發展的主要標志,在房地產建設過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發展,園林綠化工程發生了很大轉變,從傳統的園林建筑逐漸轉變為綠化效應,要求園林設計者把具有生命特征的綠色植物融入到園林建筑過程中,使得整個房地產園林景觀更加具有協調性。于此同時還要保證房地a園林綠化工程具有實用性和觀賞性。文章結合理論與實踐,就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及施工管理進行深入分析,具體如下。
1.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的特性
1.1觀賞性和實用性相結合
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過程中,要時刻遵循保持現有地質狀態和周圍環境不被破壞的原則,通過借助當地的地形地貌特征,最大限度上實現就自然環境和人工環境相互結合,設計出富有個性和滿足當地居民需求的園林綠化工程。同時不但要保證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具有生態性和藝術性,同時還要體現特有功能性和參與性,簡單而言,就是在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過程中賦予房地產園林更多的功能,包括:娛樂功能、教育功能、全民參與功能等,從而實現居民觀賞和游玩的需求,最大限度上體現房地產園林的人性化設計。
1.2保證房地產園林綠化和建筑工程和諧統一
房地產園林和現代化森林園林有本質區別,房地產園林主要面向的是小區居民,主要有兩個部分組成,即建筑物和綠化景觀,在設計過程中要把二者緊密結合都一起,才能充分發揮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景觀設計的價值和作用。在房地產設計時就要把二者作為一個整體進行規劃,從而提高后期園林綠化效果。
1.3在統一中尋找變化
其實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為不同地域其歷史文明和風俗習慣都不盡相同,所以在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過程中,對綠化材料的種類、顏色、線條以及三者之間所占的比例要適當調整,通過植物的不同配置,充分體現綠化植物韻律感。比如:綠色植物栽植過程中,要盡量做到疏密統一,給人一種是動態感,賦予綠色植物相應的生命力。但是在房地產園林綠化變化的前提下,要嚴格控制變化的程度,不能隨意變化盲目設計,否則會導致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的視覺效果毫無規律可言。
1.4充分體現經濟性和合理性
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季節性變化的因素,尤其是在水景設計方面,對水泵在開啟和關閉兩種狀態下產生的視覺效果充分考慮,就經濟性和合理性而言房地產園林綠化設計過程中水景和雕塑設計要遵循少而精的原則,用最小的成本獲得最大的視覺效果。
2.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施工管理的主要內容
2.1做好施工的前期準備工作
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一定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實現掌握設計圖紙中需要的材料和施工器械,避免出現機器等材料問題,同時根據施工圖紙中相關內容,對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周圍的地形地貌、水文、周邊建筑等進行充分掌握和了解。房地產園林中某些基本生活區域進行科學合理的劃分,同時制定出最佳施工順序方案,對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施工的難點和重點進行著重分析,制定出行之有效的施工方案,從而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質量。
2.2園林綠化工程造景材料的管理
要想保證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的質量和效果,就必須保證每一種綠化造景材料的質量都符合規定要求,在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施工過程中涉及材料種類繁多,即包括水電、土建材料,也包括綠化樹苗的質量,其中樹苗的質量直接決定后期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的質量,同時樹苗使用量非常龐大,這就對樹苗采購提出了更高要求,在采購過程中要遵循“物美價廉”、“貨比三家”的原則,嚴重控制樹苗的質量,同時在施工過程中也要對樹苗的數量進行嚴格控制,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2.3房地產園林綠化的養護管理
當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設計施工完成以后,要指定相應的人員對其進行定期養護,養護人員必須具有專業的養護知識,并明確自己的職責和任務,在養護過程中嚴格相應的技術指標嚴格執行,同時還要提高養護人員的責任心,提高房地產園林綠化樹苗的成活率。
3.強化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管理的措施
3.1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管理素質
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管理素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人手,第一,加強園林綠化養護人員綠化養護培技術,從而提高園林綠化植物的成活率,最大限度提升房地產園林綠化的觀賞價值,為居民營造一個生態化的生活空間;第二,就是要把企業管理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力度予以強化,可以在管理人員當中開展實踐經驗交流活動,讓每一個管理人員在這一活動當中把自己的管理經驗和其他管理者進行交流和分享,從而來把其素質提高;第三,加強房地產園林綠化設計師和施工人員溝通和交流,這樣才能夠深入施工現場,指導園林綠化工程的樹種配置,為優質園林景觀的形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3.2嚴控制樹苗質量。保證樹苗質量和規范符合要求
樹苗采購人員要把控好樹苗的質量,同時對施工進行嚴格規范,嚴禁隨意增減樹苗的數量和改變樹苗規格,提高房地產園林綠化的視覺效果和觀賞價值,樹苗是房地產園林綠化工造景主要材料,其質量的好壞直接決定了綠化造景效果和質量,所以一定要控制這一關,從而避免其出現園林綠化造景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3.3加入地方行政管理手段
要想保證房地產園林綠化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和作用,就必須有一個統一規章制度,使得房地產園林綠化施工和養護工作有據可依。加入地方政府管理無疑是最佳的方式,促使園林綠化設計師、施工單位、養護隊伍三者之協調配合,保證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造景項目能順利完成,進而提升園林綠化的效果,降低后期維護的成本和難度。
3.4加強開發商對園林綠化工程的重要性的認知
開發商必須對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重要性有足夠認識,對施工單位的資質和實力進行詳細摸底和掌握,同時開發商要認真貫徹并落實《工程建設項目施工招投標辦法》從而選擇出具有實力的施工單位承包房地產園林綠化工程,保證施工的質量和施工效率,努力為當地居民營造一個良好生活空間。
【關鍵詞】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技術
公園景觀綠化建設是樹立城市良好形象,推進城市建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對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技術進行創新與改革,實現公園景觀綠化施工過程規范化與科學化,提高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是確保公園景觀發揮作用,建設生態城市的根本保障。
1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準備
做好施工準備工作是保證公園景觀綠化施工過程高效率、高質量、安全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施工準備工作目的包括四個方面:首先,對施工方案圖紙進行實際考察與審核,保證施工方案在實際中的可行性;其次,對施工管理人員與施工技術人員進行培訓,做好施工工作的技術保證,使施工管理人員明確施工目標與責任,施工技術人員熟悉施工流程與技術要求;再次,做好施工材料的質量控制工作,對施工材料質量進行嚴格把關,保證施工材料質量符合施工技術要求,為公園景觀建設施工工作做好物質保障;最后,做好施工設備的準備,施工設備作為公園景觀建設過程中的主要動力設備,設備性能良好與否對公園景觀施工能否順利進行和施工質量具有重要影響。做好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準備工作,才能確保公園景觀建設質量,發揮公園景觀的社會效益與環境效益,從而提高城市人民生活環境和城市綠化率。
1.1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技術準備
公園景觀施工技術準備是指項目施工前,施工管理人員和施工技術人員要與施工方案圖紙設計人員進行溝通,將施工方案與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進行核對,對與實際施工條件不符合的部分,要及時進行施工方案圖紙的調整和修改,以保證施工過程順利進行,確保施工質量。為確保公園景觀綠化施工將施工方案設計理念落實到現實中,施工圖紙設計人員與施工技術人員進行施工技術交底,保證施工技術人員對施工目標、施工流程、施工技術要點等有明確的概念嗎,避免施工過程中出現施工技術不明確從而出現質量問題。此外,公園景觀施工過程中也要與施工方案設計人員進行實時溝通,確保施工質量符合設計要求,保證施工進度與施工質量。
1.2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人力資源準備
施工管理人員與施工技術人員是施工過程的實踐者,做好施工過程中的人力資源調配工作是提高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的重要保障。施工管理人員應選擇具有公園景觀施工管理經驗的人員,保證施工管理人員能明確公園景觀施工流程和管理重點,合理把握施工進度,保證施工現場各項工作正常開展,為公園景觀施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從而提高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施工技術人員的選擇也是要優先選擇具有公園景觀施工經驗的工作人員,保證施工過程中各項技術得到實施與落實,在施工工作開始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與施工工作相關的培訓以及施工技術交底,確保施工技術人員對施工目的、施工流程與施工關鍵技術有一個深入的了解,提高施工人員施工技術水平,從而確保公園景觀施工質量。
1.3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材料準備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材料包括土建材料例如水泥與混凝土等、給排水材料如排水管道等、電氣照明材料如照明設備等以及景觀綠化材料。作為公園景觀綠化施工的基礎,施工材料的管理要從數量和質量兩方面進行,施工材料的數量管理是指在公園景觀綠化施工預算階段,根據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設計與施工實際情況,對施工過程中需要用到的施工材料種類以及數量進行計劃預算,并提前聯系材料供應商,保證材料供應符合施工需求,避免施工材料不能滿足施工實際需要現象的發生。施工材料的質量則是指在施工材料的采購過程中,采購人員要嚴把施工材料質量關,保證施工材料性能符合工程施工對材料的性能要求,確保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以及公園開放后景觀的實際使用性能的實現。
1.4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設備準備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設備的準備工作與施工材料準備工作類似,需要由專業的評估預算人員對施工過程中需要的施工設備的類型與數量進行計劃,施工設備準備與施工材料準備不同之處在于,評估預算人員可以通過對施工流程流程進行合理的調配,從而實現施工設備的合理調配,在滿足施工設備要求的基礎上,盡量減少施工設備數量,從而減少工程施工成本預算,提高施工過程的經濟性。
2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案例――南寧市南湖公園景觀綠化施工
南寧市南湖公園位于南寧市區東南,總占地面積達93萬平方米,南湖公園景觀特色是湖占地面積較大,達到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將湖水景觀與亞熱帶園林風光結合在一起,形成獨具特色的亞熱帶水景景觀。
2.1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方案設計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方案的設計是將公園開發理念在設計方案圖紙以及在現實中的實現,是公園景觀綠化建設的基礎與指導,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方案設計質量直接影響到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因此,必須重視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方案的設計工作,保證施工方案設計質量。施工方案圖紙的設計工作應由具有公園景觀設計經驗的人員進行,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要對施工地點進行實地考察,熟悉施工地點地形特點與環境氣候特點,并將公園所在城市的歷史文化特色與民俗習慣融入到施工方案中,使施工方案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與城市特征,設置符合公園建設理念的景觀并根據施工地形合理確定布置情況,保證施工設計方案的完善性與合理性。
2.2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圖紙繪制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圖紙是實際施工過程的施工技術標準,施工圖紙的繪制是否符合規范以及施工圖紙數據是否準確等都對施工質量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應提高施工圖紙質量,保證施工圖紙數據準確性,以確保施工工作的順利進行。首先,施工圖紙的繪制要嚴格根據方案設計與施工數據,保證施工數據準確性,極小的誤差都有可能造成施工誤差,影響施工質量;其次,由于公園景觀綠化施工包含土建、照明、給排水等多個系統,不同部分施工圖紙應由專業人員進行繪制,保證不同系統施工圖紙的技術可行性。最后,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是一個大的整體,因此,確保不同部分、不同系統間的合理連接,保證各系統施工圖紙相互配合,是順利進行施工、保證施工質量的根本要求。
2.3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
公園景觀綠化施工工作的開展是對施工過程進行合理調整,在確保施工質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效率的過程。由于公園建設面積較大,可根據各部分景觀實際情況,對多個景觀同時進行施工,這一過程中,要對施工人員與施工設備進行合理的配置,此外,施工材料應根據施工順序在施工場地內進行放置,以保證施工工作順利進行。由于實際情況與施工方案總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應根據實際施工情況不斷對施工方案進行優化,保證施工方案與施工實際情況的一致性,提高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
3 結語
公園景觀綠化建設是城市環境建設中的重要工作,近年來在各大城市中不斷普及和推廣,對改善城市工作生活環境以及建設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應對公園景觀綠化施工技術進行創新與改革,將高科技技術方法與手段應用到公園景觀綠化施工中,提高公園景觀綠化施工管理水平,切實提高公園景觀綠化施工質量,進一步推進城市現代化環境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關鍵詞】公園建設;園林綠化;新理念
1、引言
公園是為了完善城市功能,展示本市文化底蘊,提升市民生活質量,營造良好投資環境,投巨資興建的民心工程。然而,在施工過程中,技術人員積極探索,大膽創新,勇于實踐,完善規范了邊緣技術,研究攻克了新課題,取得了新成果,使綠化理念進入一個新領域,綠化水平上升到一個新層面。
2、新理念的植入
公園綠化施工的核心理念為“四大突破”,在維持文化公園原有規劃風格的基礎上,結合當地特有的文化積淀和人文風貌,對公園綠化施工方案進行了較大調整,使公園綠化景觀更具當地特色。
2.2突破程式化綠化格局采用因地制宜的手法
公園內植物總量多達萬余株,品種多樣,但多而有序,繁而不雜。尤其突破了過多引進外地觀賞樹種和植物品種的程式化綠化格局,以桃、楊、柳等本地歷史悠久的樹種唱響綠色主旋,以香蒲、小婆婆納、三棱草、馬齒莧等本地野生植被點綴和聲,以山楂樹、櫻桃樹、海棠、金錢榆、三角楓、紫薇等觀賞樹種調節情調。游人漫步其間,既欣賞了“陽春白雪”,又品味了“下里巴人”,華貴中流露鄉土,質樸中呈現大氣,使公園既不失高雅,又突出了本地特色,文化品位極度提升。
2. 2突破模板式造景手段因地因勢造景的手法
在施工過程中,不墨守成規,不照搬他人“模板”,結合現狀改變原有規劃設計的不合理細節,就地取材,因地造勢,因勢造景,散置景石與擋土墻錯落點綴,使其自然形成了景致高起,游路低落的立面空間布局。游人走進公園,便可與鬧市隔絕,遠離喧囂,融入和諧意境之中。
2.3突破表面形象強調呈現柔美畫面
強調“以水為魂,以綠為魄”的造景理念,一致在疊水、靜水湖面生硬排布觀賞式水景模式,在各種水域周邊,置以歐式風格的疏林草坪,在水面中央營造中國傳統的盆景綠島,在水陸之間修建風格各異的廊橋,在水面之上鋪設棧道,在水域縱深之處建設亭榭,又以植物的造型、色彩和花果加以點綴,營造出“花前月下”、“小橋流水”的江南小景,呈現出水綠交融,自然和諧的柔美畫面。
2.4 突破單一用繁而不雜
在公園入口的景觀樹上加裝了各類裝飾燈,在部分景觀節點和大樹上燈加裝了流星雨、星燈、射燈等景觀燈,在亭、廊上加裝了LED 輪廓燈。到了夜晚,主雕明珠璀璨,附屬異彩紛呈的燈光光影交錯,景觀樹間閃閃爍爍,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流金夜色。
3、創新施工技術的應用
本項目皋亭賞桃自古有之。“皋亭千桃園”是杭州市自 2011起的重點綠化工程之一。她地處杭州東北部的丁橋鎮,背靠皋亭山,面向上塘河。占地面積300多 畝。園內共分“桃園水鄉”、“古埠村韻”、“田園養生”三個功能區塊。一期、二期已于2013年建成并免費開放。 千桃園內,種植了20余個桃花品種,共有近5000株桃樹。園內環境幽靜,被稱為杭州的“世外桃園”。
3.1生態綠化
在公園施工中,技術人員不以破壞自然為代價,換取人造景觀,最大限度地保持生態平衡。在生態綠化上,我們掌握了四條原則:一是搶救規劃建設區內即將砍伐的樹木,原冠移栽,集中保護。二是保護施工現場大樹,調整方案,合理布局,借樹造景。三是保護候鳥憩息環境,樹木原冠移栽不破樹枝上的燕窩、鵲巢,保證候鳥仍在公園內生息繁衍。四是綠地林間散布鳥類食物,吸引鳥類光顧。通過生態綠化,營造出樹木自然生長,林間鳥語花香的生態環境。
3.2人文綠化
為了充分體現公園的文化品位,他們充分利用造型植物、景石、花卉、地被點綴布局,使每個盆景都是一種武清精神的象征。如“服務他人就是發展自己”“、大開發、大開放、率先發展”等。這些造型各異、主題鮮明的植物與公園內的小品雕塑遙相呼應,渾然一體,使公園人文氣息更加濃烈。
3.3同步綠化
按照園林綠化慣例,一般都是等游路鋪裝等土建工程竣工之后再進行綠化,那樣便于綠化工人操作。但這樣勢必拉長工期,使綠化設計處于被動。為了保證文化公園快出效果,技術人員大膽革新,采取“同步綠化”法,土建先行,綠化優先原則,土建與綠化同時進行,交叉施工,互不干擾,加快了工程進度。正因為采用了同步綠化法,綠化工程在公園開園前三個月竣工,爭取了植物的養護期,保證了開園后的觀賞效果。
4、新理念應用效果
公園的建設主題,也是文化底蘊所在,公園之所以稱為杭州江干區文化地標,就是因為它突顯審美效果。
4.1飽含復古神韻
悠悠千載,杭州江干區這塊熱土上人才輩出,江干區近幾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公園的建立,就是要將江干區的輝煌歷史與現代的發展成果有機相融,締造橫亙古今的時空美感。公園中的時空轉換之門將歷史和現代融合在一起,歷史文化小品又將人們帶到了遙遠時代。文化公園中的一草一木都滲透著歷史的影子,展示著江干區的美好明天,凝聚了古今精華,飽含了復古神韻,游人到此,便會心潮澎湃,激情滿懷。
4.2色彩斑斕炫麗
公園植物以桃花為主,當桃花盛開時,桃花的白,挑花的紅,還有周邊青草的綠,創造了色彩斑斕、跌宕起伏的四維空間效果。人們會心潮澎湃,感受到江干區發展的腳步;在自然生態區,人們會心生安逸,感受到“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的意境;在悠閑娛樂區,人們輕歌曼舞,閑情逸致中感受著富庶祥和的幸福生活。在公園中留連漫步,人們有種遁入仙境的感覺。
4.3分區設計獨特,功能運用巧妙
公園景觀節點眾多。為了使這些節點零而不亂,散而不雜,技術人員巧妙設計,使各個節點與周邊環境有機融合。在節點間,通過塑造微地形來加強空間變化;在草皮與游路間,以造型各異的擋土墻設置分區。另外,還采用多種形式路旁排水、卵石滲漏、不銹鋼槽接水等方法,完善了公園設計的功能,使功能與景觀融為一體,突顯了人性關懷。
4. 5 氣勢磅礴宏大,景致內外兼收
公園占地三百余畝,可謂氣勢磅礴,規模宏大。公園內又有充裕的展示、休閑、賞景空間,走進公園如入仙境,又如置身世外桃源。公園四周有多處文化景觀,形成了景致內外兼收,功能延伸拓展的眾星捧月之勢。
4. 6 人本思想凸顯
文化公園突出了以人為本的綠化理念,充分體現了尊重歷史、關照自然、服務大眾思想。在陳列館與老年福利院周邊,規劃設計了人性化綠地;在休閑健身廣場四周,科學分布了樹蔭座凳,使游人在品讀文化,休閑娛樂的同時,感受到公園綠化的人文關懷。
5、結束語
公園開園以來,先后接待幾十萬參觀者,受到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這充分說明了公園綠化突破與創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園林綠化事業大發展的大氛圍之下,大膽嘗試,積極探索,將是園林綠化工作者推陳出新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薛 健. 園林與景觀設計資料集―園林道路設計與鋪裝,2011 年.
關鍵詞:城市規劃 園林 綠化 種植設計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 A
植物的設計使用是公園園林設計的基礎,要以和諧統一的思想來進行植物的設計選擇,既要彰顯植物的獨特魅力又要符合公園的獨特魅力。
一公園園林植物種植設計的原則
1.總體藝術布局要協調
一般規則式園林,植物配植多采用對植、行植等規則式布局,而在自然式園林中,則采用不對稱的自然布局,充分體現植物材料的自然姿態。 不同的環境要求采用不同的種植形式,如建筑物周圍,主要道路及大門處,多采用規則式種植,而在自然山水、起伏草坪及不對稱的小型建筑附近,則采用自然式種植,要注意植物空間立體結構的韻律感,以求得總體布局的協調。
2. 遵循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原則
要以人為本,遵循生態原則,從視覺景觀、生態環境、大眾行為等方面考慮,創造回歸自然,融于自然的意境,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3 .植物配置必須主次分明,疏密有致
多樹種配植、混植時可以一種或兩種為主,切忌平分。 常綠樹四季常青,莊嚴深重,但缺乏變化;落葉樹色彩豐富,比較輕松活潑,但冬季葉落蕭疏。
4. 充分考慮植物的觀賞特性
植物材料本身有各自的觀賞特點,有觀葉的、觀花的、觀果的、賞姿的、聞香的和聽聲的。充分利用其特點可以增強觀賞性。提高景觀效果,增加趣味性。
5. 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變化
植物的配置要做到“四季常青,三季有花”,又要注意四季景色的變化。每個區域突出―個季節植物,重點地區應使四季皆有景色。在以一季景觀為主的地段也應點綴其他季節的內容,否則一季過后,就會顯得單調。
6. 植物配置要與建筑物和諧協調
植物配置要按建筑的體型、結構,全面考慮,合理的植物配置不僅可使建筑產生四季的季相變化,還可以襯托和豐富園景。 體型較大、立面莊嚴、視野遼闊的建筑物附近,要選主干高粗,樹冠開闊的樹種。 高大的喬木要配置在建筑物稍遠的地方。 在結構細巧、玲瓏、精美的建筑物四周,要選栽一些葉小、枝條纖細、樹冠稠密的樹種。 考慮透視需要,宜栽一些低矮的灌木、花卉,使之不顯得過分單調。 池岸水邊大樹配植宜疏,灌木也不宜過密,以免妨礙眺望。
二公園園林植物配植的形式
1.花卉的配置
花卉有豐富的色彩,能產生欣欣向榮的氣氛。 規則式一般采用花臺、花壇、花鏡、花帶等形式,其特點是能集中地豐富某一局部景色,給人以強烈、鮮明、歡快的感受。 自然式多采用疏落的叢植形式,饒有自然風趣。 在花臺配置花卉時,必須做到層次分明。
2. 灌木的配植
灌木枝葉繁茂,可以增加樹冠層次。很多灌木有艷麗的花果。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變化。 在高大喬木下布置適當的灌木,給人層次豐富的感覺。 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 路旁栽植灌木,緊靠路邊的,要幽深自然,離路邊遠的,宜平坦開朗。 草地邊緣布置大片灌木叢,能增加空間的寧靜感。
3 . 喬木的配置形式
主要有孤植、對植、行植、叢植和群植等。
4. 攀緣植物的配置
攀緣植物生長快,枝繁葉茂,花色艷麗,在墻邊、棚架花廊、屋頂、墻面均可種植。 如紫藤、薔薇、爬山虎、葡萄、凌霄和山蕎麥等,能起到遮陰、防塵、隔音、隔熱和裝飾的作用,還可用來裝飾燈柱、門框、豐富園景,是現代園林綠化的一種特殊形式。
三公園園林植物的種植設計要點
1. 公園綠化種植布局
根據當地自然地理條件、城市特點、市民愛好等進行喬木、灌木、草坪的合理布局,創造優美的景觀。 既要做到充分綠化、遮陽、防風,議要滿足游人對日光浴的需要。
2. 公園綠化樹種的選擇
由于公園面積大,立地條件及生態環境復雜,活動項目多,所以選擇綠化樹種不僅要掌握一般規律,還要結合公園特殊要求,因地制宜,以鄉土樹種為主,以外地珍貴的馴化后生長穩定的樹種為輔;充分利用原有樹木和苗木,以大菌為主,適當密植;以速生樹種為主,速生樹種和長壽樹種相結合。 要選擇具有觀賞價值,又有較強抗逆性、病蟲害少的樹種,不得選用有漿果和招引害蟲的樹種,以便于管理。
3.公園設施環境的綠化種植設計
①園路的綠化種植設計。 主要干道綠化可選用高大、濃蔭的喬木和耐陽的花卉植物在兩旁布置花境,但在配植上要有利于交通,還要根據地形、建筑、風景的需要而起伏、蜿蜒。 小路深入到公園的各個角落,其綠化更要豐富多彩,達到步移景異的目的。 山水園的園路多依山面水,綠化應點綴風景而不礙視線。 平地處的園路可用喬灌木樹叢、綠籬、綠帶來分隔空間,使園路高低起伏,時隱時現。
②公園小品建筑周圍的綠化種植設計。公園小品建筑附近可設置花臺、花壇、花境等。 建筑物室內可設置耐蔭花木,門前可種植濃陰大冠的落葉大喬木或布置花壇等。 沿墻可利用各種花卉境域,成叢布置花灌木。
③廣場綠化種植設計。廣場綠化既不能影響交通,又要形成景觀。如休息廣場,四周可植喬木、灌木;中間布置草坪、花壇,形成寧靜的氣氛。 停車鋪裝廣場,應留有樹穴,種植落葉大喬木,利于夏季遮陽,但冠下分枝高應為 4m,以便停車。
④公同出人口的綠化種植設計。 大門為公園主要出人口,大都面向主干道。 綠化時應注意豐富街景并與大門建筑相協調,同時還要突出公園特色。 如果大門是規則式建筑,那就應該用對稱式布置綠化;如果大門是不對稱式建筑,則應采用自然式布置綠化。 大門前的停車場,四周可用喬、灌木綠化,以便夏季遮陽及隔離四周環境;在大門內部可用花池、花壇、灌木與雕塑或導游圖相配合,也可鋪設草坪,種植花、灌木,但不應有礙視線,且須便利交通和游人集散。
4. 公園各功能分區的綠化種植設計
①科普及文化娛樂區的綠化種植設計。科普及文化娛樂區地形要求平坦開闊,綠化要求以花壇、花境、草坪為主,便于游人集散。 可適當點綴幾株常綠大喬木,不宜多種灌木,以免妨礙游人視線,影響交通。在室外鋪裝場地上應留出樹穴,栽植大喬木。 各種參觀游覽的室內,可布置一些耐陰或盆栽的花木。
②游覽休息區的綠化種植設計。 以生長健壯的樹種為骨干,突出周圍環境季相變化的特色。在植物配植上根據地形的高低起伏變化和天際線的變化,采用自然式配植樹木。 在林間空地中可設置草坪、亭、廊、花架、坐凳等,在路邊或轉彎處可設置牡丹園、月季園等專類園,并設置適當的私密空間。
③體育活動區的綠化種植設計。體育活動區綠化宜選擇生長速度快,高大挺拔、冠大而整齊的樹木,以利于夏季遮陽,但不宜用那些落花、落果、有絮狀物等種毛散落的樹種。 球類場地四周的綠化要離場地5m~6m,樹種的色調要求單純,以便形成綠色的背景。 不要選用樹葉反光發亮的樹種,以免刺激運動員的眼睛。 在游泳池附近可設置花廊、花架,種植不帶刺或不落果的花術。
④兒童活動區的綠化種植設計。 該區可選用生長健壯、冠大濃陰的喬木來綠化,忌用有刺、有毒或有刺激性反應的植物,四周應栽植濃密的喬灌木,與其他區域隔離。活動場地中要適當疏植大喬木,供夏季遮陽。 在出人口可設置雕塑、花壇、山石或小噴泉等,配以體型優美、色彩鮮艷的灌木和花卉,以增加兒童活動的興趣。
⑤公園管理區的綠化種植設計。 要根據各項活動的功能不同,因地制宜進行綠化,但要與全園的景觀相協調。 為了使公園與喧嘩的城市環境隔離開,保持園內的安靜,可在周圍特別是靠近城市主要干道的一面及冬季主風向的一面布置不透式的防護林帶。
四 結語
公園園林的植物種植設計要從公園的功能、環境質量、游人活動等要求多方面進行考慮,遵循園林植物的配置原則,同時也要注意植物的布局的藝術性,在規劃建設時能根據活動分區的不同,來進行植物的配置設計,給游人創造更加優美的觀賞環境。
參考文獻:
[1] 王捷. 園林種植設計要解決三個問題[J]. 中國花卉園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