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執法管理論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執法人員力量與需要承擔的職能不匹配
蘇辦發〔2014〕1號文件明確指出:試點鎮綜合執法機構作為鎮政府的職能機構,代表鎮政府統一行使由鎮政府承擔的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處罰權,以及與行政處罰權相關的行政強制措施權、監督檢查權,并具體負責相關行政管理事項的日常監管。根據文件要求,試點鎮綜合執法局不但要承擔行政處罰職能,還要承擔相應的日常監管職能。試點鎮綜合執法局等職能機構是在鎮行政、事業編制總量不突破的前提下通過調節編制組建的,這就決定了綜合執法局的編制難以大幅度增加。所調研的試點鎮,執法人員最多的張浦鎮也只有22人。現有的人員力量難以承擔起下放的幾百項行政處罰權。
(二)人員專業技能與需要承擔的工作任務不適應
縣級職能部門下放給試點鎮的行政處罰權,權力多、領域廣,而且農業、環保、食藥等很多領域的行政執法工作專業性很強。目前試點鎮雖然采取了跟班學習、加強培訓等措施,但一些執法領域專業性偏強的特點,導致一些執法工作在試點鎮難以得到有效開展。省、市業務主管部門和試點鎮綜合執法機構的工作指導機制尚未建立,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組織的業務培訓、案件評查等工作很難直接顧及到試點鎮。
(三)銜接不暢和運行機制不健全
有的地方沒有按照基本目錄的要求下放、承接行政權限;有的地方下放給試點鎮的行政權限多且時間緊,試點鎮暫時無力承接;有的地方縣級職能部門與試點鎮沒有建立有效銜接、平穩過渡的工作機制,有的縣級職能部門對試點鎮的行政指導、業務培訓和監督檢查工作不到位;試點鎮獲取上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有關政策的信息渠道不暢;有的行政許可事項審核受理,省、市主管部門僅認可縣級,試點鎮難以具體操作;有的試點鎮的綜合執法機構和日常管理機構的職責沒有完全厘清。銜接機制和運行機制的缺失,導致部分領域出現執法監管的空白地帶和真空現象。
二、加強基層農業行政執法工作的對策
(一)穩步做好權力下放和承接
按照蘇辦發〔2014〕1號文件“凡試點鎮確需且能夠承接的行政權限,都應賦予試點鎮行使;試點鎮暫時無法承接的行政權限,要積極創造條件,成熟一批,賦予一批”的工作要求,積極穩妥做好權力下放和承接工作。一是有序下放。在縣級政府編制、法制工作部門的指導下,縣級主管部門和試點鎮加強協調,充分考慮到試點鎮的實際需求和承接能力,在“可放”和“能接”之間找到平衡,下放一批試點鎮能“接得住、管得好”的常用行政處罰權,對專業性特別強、實踐中不常用的權限暫緩下放,并明確放權部門的指導和監督職責,確保權力平穩下放。昆山市2012年下放給張浦鎮行政處罰權655項,其中農業類134項。根據一年多來的實踐,根據張浦鎮的實際承擔能力,為防止市場監管出現真空情況,昆山市政府下發了《市政府關于停止張浦鎮人民政府行使相關市級部門下放的部分綜合執法職權的通知》(昆政發〔2014〕49號),決定自2014年10月1日起停止張浦鎮人民政府行使涉及燃氣管理、農業投入品、藥品醫療器械等方面的191項綜合執法職權。停止的191項綜合執法職權中農業類的有99項。二是有力承接。試點鎮對縣級職能部門下放的行政處罰權,細化落實承接實施方案,優化、充實人員配備,做好權力承接各項工作。三是有效行使。縣級職能部門加強對下放權力運作的指導、培訓,試點鎮綜合執法局對承接的行政權力要履職到位,避免出現下放權力懸空的現象。
(二)加強試點鎮綜合執法機構隊伍建設特別是專業人才的培養
隨著權限的大量下放,試點鎮面臨人手少、任務多,權力大、能力不夠的情況,急需提高綜合執法人員法律素質和執法水平,避免試點鎮擴權帶來的“隱性違規”,構建權力運行的有效機制。縣級職能部門必要時可定期派人員充實試點鎮的行政執法力量,適應新的管理體制需要。試點鎮應通過引進專業人員、加強業務培訓、派員到縣級相關執法機構跟班學習等方式,加速培養各執法領域的專業執法人才,適應權限下放后執法工作需要。
(三)完善各項運行機制
社會管理在我們國家包含著若干復雜的價值判斷,例如在政治學體系中社會管理所包含的價值判斷就是在社會系統中進行合理的權力分配,進行適當的利益平衡。而用社會學的眼光來觀察,社會管理則是要實現國家對社會過程的有效統治、國家對社會關系的有效處理,國家對社會角色的有效分配等。在行政管理學中,社會管理的基本價值則是強化行政對社會的干預和控制,強化政府行政職能在行政管理中的體現等。也許社會管理的諸種價值判斷和理念是可取的,但是我們認為在現代法治國家社會管理的理念必須回歸到法治中來。我們允許學術上有關社會管理理念的多元化存在,但是我們不能夠容忍在社會治理過程中同樣賦予社會管理理念不確定的元素。也就是說我們應當用行政法強化社會管理的理念,通過提煉和強化使社會管理理念與行政法治理念相融合,使現代行政法治理念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管理理念。
2以行政執法重塑社會管理的意識
從概念上來講,社會管理是一個涵蓋內容較大的系統,在某種層次上講還包含了文化的因素,其中所包含的事項眾多,需要管理的內容比較繁雜。但是對于社會管理的意識來講,從內涵的角度來講,卻有著與之較大的差別,相對來講范圍較窄。社會管理意識是一種主觀上的認知行為,是一種意識領域的執行思維,主要表現在社會公職人員以及行政主體在進行社會管理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思維認知。社會管理的過程具有公眾性,公職人員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秉承公平、公正、公開的態度,從理性的角度出發,嚴格按照國家所賦予的權利來參與社會管理,但是很多時候恰恰出現了相反的現象,破壞了這種和諧,過多的將自己的情感片面的帶入工作中,為我國社會管理的意識造成了不良影響。這種行為的出現,對于社會公眾參與社會管理的意識造成了一定的打擊,大大的降低了參與的積極性,制約了社會公眾權利實現的職能,所以可以認為,這是一種公權對私權壓制的行為。因此,我們必須以行政法意識構造社會管理意識,我們必須樹立一種科學的社會管理意識,我們必須用行政法意識來統攝社會管理意識,我們必須對我國行政法意識中的陳舊部分進行更新甚至創新。這樣便使行政法意識與社會管理意識予以統一。
3以行政執法設計和實現社會管理的秩序
專題一:如何進行化學實驗觀察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自然科學。在化學知識中,許多知識如化學概念、基本原理、元素化合物性質等,都是通過化學實驗而獲得的。因此,在化學學習中必須學會對實驗進行正確的觀察,并在觀察的基礎上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那么,如何正確觀察實驗、在實驗觀察過程中應該注意一些什么呢?
首先,應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
設置課本實驗的目的在與實現某一學習目的,實驗目的決定了實驗觀察的重點。只有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如在初中化學〈序言〉課的實驗,所設置的幾個實驗都是為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設置的。因此,觀察的重點應放在反應前后物質是否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定變化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如鎂帶的燃燒實驗,觀察的重點是鎂在燃燒后的產物的性質和鎂帶有何本質的不同,確定反應是否新物質生成,從而判斷該反應是否屬于化學變化。而不能僅僅注意實驗過程中的“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這一非本質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驗的目的——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其次,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進行實驗的觀察。
對于實驗,特別是一些過于復雜的實驗,往往存在多個實驗觀察的要素,實驗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才能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
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化學實驗呢?
第一階段(實驗前)——觀察要素為:1、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的顏色、狀態、氣味等);2、反應條件(如是否加熱、通電等);3、反應裝置(用什么作反應器具、裝置有何特點等);4、*作順序(如何組裝實驗裝置、添加藥品先后順序如何等);5、其他(如藥品的用量、實驗注意事項等)。
第二階段(實驗中)——觀察要素: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發光、放熱等)
第三階段(實驗后)——觀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新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3、儀器拆分順序;4、儀器整理等。
隨著實驗的深入和知識水平的提高,越來越要求學生能夠深入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全面掌握化學知識。如果不能全面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往往會因為觀察的片面性而導致種種問題,如無法獲得全面的知識。更為嚴重的是在實驗具體*作過程中,可能回導致失敗或危險,如加熱固體藥品時,試管口為向下傾斜,導致試管破裂;用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如果不遵循實驗前先通氫氣一段時間后再后加熱、實驗后先撤酒精燈一段時間后再撤氫氣的順序,必然導致實驗失敗和危險(爆炸)等。
第三、協調多種感覺器官。
實驗現象的觀察,往往不僅僅依靠眼睛觀察來完成。在很多實驗中,還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關于硫燃燒的實驗中,除用眼觀察之外,還需借助鼻聞(二氧化硫的氣味)、用手摸(摸集氣瓶感覺熱現象)等。只要這樣,才能全面獲得感性的材料。
此外,實驗現象的觀察過程中,還要克服下列不良習慣:1、只注意強烈刺激作用的現象,而忽視其他現象;2、由于不能高度集中注意力,忽略了稍縱即逝的現象;3、只注意觀察實驗過程中的現象,而忽略對實驗*作順序、裝置特點的觀察;4、只觀察不思考等。
化學學習方法之二
專題三:學會加工
加工,指的是對所感知的事物通過特殊的思維方法對獲取(感知)的餓信息進行處理的過程,其目的在于是新知識與已有的知識取得聯系,增進對新知識的理解。加工在學習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高效獲取知識的基本條件之一。
對信息加工的重要方法有:1)類比法;2)比較法;3)質疑等。在學習過程中必須學會這些策略,從而順利實現知識的學習和掌握。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類比、比較和質疑呢?
第一、學會類比
類比是根據兩類或兩個事物之間某些屬性上的相同或相識所作出的一種推斷。這是加工的重要方法。它既可使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形象化。也可使陌生的事物熟悉化,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掌握。這種方法在學習中廣泛地得到應用。如在高一學習鹵族元素極其化合物性質知識時,抓住該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核外最外層電子數相同,均為7個,從而類推出它們的單質及化合物在化學性質上具有與Cl2與及其化合物相似的化學性質,從而順利實現鹵素其他元素對應單質及其化合物性質的學習。這里應該注意的是:1)要考慮不同事物之間的可比性。即善于發現事物相同或相似的本質上屬性,只有本質上屬性相同或相似,才能作出類比;如鹵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這一本質屬性,為鹵族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間的類比提供基礎。2)要注意類比的或然性,正確類比,防止類比的負遷移。換句話說,就是在抓住事物共同屬性的同時,也應注意差異性一面。如鹵族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相同,但由于其電子層數不一樣,因此其化學性質上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例如,不能有Cl2+H2O==HCl+HClO類推出F2+H2O==HF+HFO等。
第二、學會比較
比較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易混淆的相關事物進行對比分析的一種常用方法。常用的比較方法有對立比較、差異比較和對照比較等。如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和還原、氧化劑和還原劑、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等屬于對立的概念,在學習過程中,要抓住這些概念內部間的對立面來比較,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實現記住一個就掌握另一個的一箭雙雕的效果。又如對易混淆的同位素、同素異形體、同分異構體、同系物等概念,學習時著重從其定義、特征、使用范圍等差異面進行比較,抓住各自的不同點,從而掌握四個概念。要學會比較,關鍵在于對化學事實進行分析,弄清概念的內涵和外延,發現它們之間的差異。這樣做不僅能揭示事物的關鍵特征,而且還能更加容易掌握新概念的涵義。
面對迅速變化、激烈競爭的環境,要求企業的戰略、組織結構、流程、人力資源、財務管理等各種管理體系都要圍繞企業價值最大化目標來運作。作者通過多年在“五大”之一德勤從事管理咨詢工作經驗,發現我國很多企業基礎管理中的戰略、組織結構、流程、人力資源和財務管理等各管理體系沒有融為一體。例如,企業的財務部門是財務管理工作的牽頭者,但是財務人員卻往往限于會計核算而忽視了財務管理職能,使財務難以起到輔助決策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紹在財務管理中融人組織管理的方法,以使財務管理體系與組織結構體系形成有機結合,從而為拓展財務人員的思路和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乃至全面提升企業管理水平作出有益探索。
為便于理解,作者建立了在財務管理中融人組織管理的模型,如下面五角星圖所示(略):
五角星圖左上角:組織結構本身要在財務管理中融人組織管理,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組織結構。組織結構是企業分工與協調的基本框架與形式,是對企業人財物、銷等一切資源與流程的指揮協調系統。組織管理,就是要使組織對環境變化迅速作出恰當反應,通過合理的組織結構調整,減少無序和混亂,從而保持競爭優勢。
組織結構就象企業的骨胳系統,承擔著企業內外各種壓力。組織結構設計可以分為五個步驟進行,即明確各管理層的分工與定位、設計部門職責和每個崗位職責、分配權力使責權對等、根據管理線條設計溝通協調渠道、設計規章制度。
五角星圖上角:從組織結構影響戰略的方式來優化財務管理體系組織結構應根據戰略進行總體設計,并確保企業各管理層在戰略制定上沒有重大分歧,這要求財務預算和預測盡可能準確,為戰略決策提供財務信息等支持,以財務專家的水準提供內部管理的專業意見;其次表現在能夠形象化地表述財務意見,充分地與管理層進行溝通,從而使財務真正成為企業家的左右手。
戰略實施中各級管理人員應配合默契,這要求針對不同業務的特點設計財務報告,落實基層業務部門應提供的財務信息種類和加工傳遞流程,使財務信息充分反映戰略實施的情況,從而使財務配合組織結構管理在戰略實施中扮演重要角色。管理風格與企業文化相匹配,要求財務管理風格適應企業文化氛圍,財務部門應在財務信息保密的基礎上,對其他部門開放財務信息,改變財務部門與其他部門隔閡的局面,使其他部門更多地了解財務部門,同時更深入地了解其他部門的業務活動和管理風格,使財務管理風格與企業文化相匹配。
五角星圖右上角:從組織結構影響流程的方式來優化財務管理體系各部門業務管理線條應清晰有效,要求設計各類業務憑證和單據時,要做到清晰、規范、全面,既方便業務人員操作,又易于獲取財務信息,使財務信息重點反映業務部門所關心的問題。會計核算工作最難的就是分類。財務人員需要對業務進行科學、清晰地分類,提供能夠縱向、橫向多種方式匯總的財務表格與報告,讓非財務專業的人員能夠讀懂財務報告。這樣做能夠促使財務管理深入業務當中去,提升財務管理的地位。
決策者應熟悉業務而使管理具有針對性,高效的管理決策要求各級財務人員熟悉業務,不能光靠形式上的嚴厲控制而要以合理的低控制成本去控制業務流程上的關鍵點,從而科學地將風險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要營造更加規范的內部控制環境,使業務、財務、人事、質量管理等各專業管理之間既相互牽制,又保持和諧、信任的關系,以事前預算、事中追蹤、事后審查的全程管理,從供應商到客戶的全流程跟蹤控制,實現營造崇尚效率、業績與能力的氛圍。
五角星圖左下角:從組織結構影響人力資源的方式來優化財務管理體系組織結構設計要求權力文化鼓勵創新和打擊守舊勢力,財務部在配合人力資源部設計考核指標時,就要在充分反映業績的基礎上,增加對創新、效率等方面指標的考核權重與考核力度。企業領導都喜歡熟悉業務、穩健成熟的人才。但是,企業在當今激烈變化的環境中,被動地守業是要不得的,只有主動地創業才是生存之道。正如海爾董事長張瑞敏所說,處于激烈競爭中的企業就象斜坡上的球體,向上的推力一旦減弱,企業就會下滑,再想阻止企業下滑的趨勢,就會難上加難。企業需要創新人才,不僅局限于業務部門,管理部門也是如此。因此,設計對創新、效率等方面的考核指標,為組織結構和人力資源提供相關的信息,是財務管理有效的增值服務之一。
管理人員的無能、過于保守、不負責任,應能夠從其財務報告、考核指標中得到明確反映,這要求財務考核指標體系必須全面,可以通過引入平衡計分卡的方法進行設計,以做到獎懲分明。
五角星圖右下角:從組織結構對財務管理的直接影響出發來優化財務管理體系企業的財務管理體系應是多層次、多側面的,其管理層次包括從母公司到各部門、事業部、子分公司等各個層面;管理范圍應當包括經營活動、投資活動、融資活動等各類活動;管理內容應當包括預算與計劃、資金管理、財務指標考核、采購與銷售管理、會計核算、財務風險預警等;而支撐這些的則是財務信息系統。
組織結構是一種辯證法,它包含著集權與分權、集中與分散、調和與對立、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這四對基本矛盾,這就要求使用辯證的思維方式去設計財務管理體系,以確保財務管理能夠與組織結構無縫連接,具體表現在下面五個方面:
1.各管理層的定位應當是,基層管理人員以遵循制度進行督導為主,中層管理人員注重通過改善獲得實效,高層管理人員則需要不斷創新以推動企業發展。這要求合理配置財務決策權,在確保有效控制的基礎上,企業規模越大,技術越復雜,則應賦予中層管理人員更大的財權,以充分調動其積極性。
2.部門設置的依據是業務活動的內在邏輯關系,這要求會計核算的成本中心、利潤中心等也根據業務活動的邏輯關系設置,使財務分析能夠深入業務,實現會計核算與業務活動的無縫連接,為管理決策提供可靠依據。
3.根據每個關鍵崗位業務流程中的關鍵控制點設置其權力與責任,做到責權對等,這要求仔細分析主要業務活動的所有關鍵控制點上都有適當的財務控制并切實得到有效執行。同時,重要管理崗位的相互兼職不能破壞財務控制的有效性。
【關鍵詞】腫瘤何裕民中醫外治法名醫經驗
前言
何裕民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擅長治療腫瘤,在具體臨床治療中,采用中藥內服加外敷、身心并治等綜合調治辦法,形成了一套成熟而有效的腫瘤辨治思路。筆者作為何教授的學生,將何教授外治法治療腫瘤經驗總結如下。
中醫外治法治療腫瘤機理
何裕民教授在認真總結前人對腫瘤治療經驗的基礎上,吸取了當代醫學腫瘤治療策略與理念,并經過多年臨床實踐總結形成了“中醫藥內外兼治”的獨特方法。何教授認為,惡性腫瘤作為一種復雜險惡的頑疾,單靠內治一法,似難有重大突破。腫瘤是全身疾病在身體局部的體現,治療腫瘤,應將局部辨證與整體辨證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各種給藥方法,重視內外兼治,一方面運用內服藥進行機體的綜合調養,另一方面在此基礎上配合外用藥來治療患者的局部癥狀,以便在最大程度上減輕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質量,提高療效。
何裕民教授指出:“據外治之宗《理瀹駢文》記載:‘外治之理,即內治之理,外治之藥,亦即內治之藥。’腫瘤中醫外治法,可以說是一大類療法的總稱。就我們的習慣,把所有非直接內服經胃腸吸收的中藥治法都含蓋在外治法之下,除了外敷法、浸泡法、熏洗法等,它實際上還包括了含漱法、熏鼻、枕劑墊頭、糊劑食道吞咽、直腸灌藥等方法。”外治法的作用原理主要是就近透邪,簡單概括為在病灶的局部用藥以緩解癥狀。例如:骨轉移而有膝關節痛者,可浸泡雙下肢及病側熱敷;卵巢癌、直腸癌患者直腸窩有占位的,可灌腸給藥;頸淋巴轉移而放療無效者,可局部外敷等。此外,還有引火歸原、透皮吸收和經穴傳導等方法。總之,方式方法多樣,應根據患者的具體特點,靈活使用。
外治法的途徑和適應癥
多年來,何教授積累了豐富的腫瘤中醫外治經驗,在臨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療效,具體方法如下。
外敷法即將干藥研成粉末,或加水,或直接將藥粉敷于腫塊或病變局部的方法。
1、癌性疼痛癌痛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產生心理壓力,而且對病情的控制與治愈極為不利,因此,癌痛的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WHO也把癌痛的治療作為癌癥治療綜合規劃的重點之一。癌性疼痛較頑固,西藥止痛一般采用強效鎮痛藥,副作用大、易成癮、治療時間短為其缺點。癌痛是中藥外治法應用最廣泛的領域,在體表痛區直接給藥,經皮膚或粘膜表面吸收后,藥力直達病所,無內服藥的肝臟首過效應。辨證辨病結合配制的外敷中草藥制劑對各種癌性疼痛療效尤其明顯,可直接作用于病變部位,并持久發揮鎮痛作用。臨床上可供辨證選用的止痛藥物很多,在行氣、活血、通絡、消腫、清熱、散結等諸藥之中都有止痛作用,如三棱、馬錢子、干蟾皮、阿魏、元胡、血竭等打粉,干敷疼痛局部,可緩解疼痛,改善患者生存質量。
2、惡性積液在肺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卵巢癌等中晚期患者中,胸腹水較常見,且多為血性,利尿劑不能緩解,并可引起低鉀等電解質紊亂,具有頑固、量大、反復出現的特點,患者容易產生抗藥性。腹水患者常感腹脹,喝湯劑很不舒服,中藥外治法可不同程度緩解患者痛苦,并在常規療法無效的情況下顯示一定作用。常用甘遂、大黃、檳榔、大戟等打粉,外敷胸水病變部位、背部肺俞,或臍腹部,可用干敷或干濕敷交替,可較好地緩解胸腹水癥狀。
3、淋巴結腫對于一些頸部及腹股溝淋巴結轉移癌,用天南星、天葵子、冰片、夏枯草等打粉干敷局部,可起到良好的消腫散結作用。
此外,在惡性腫瘤晚期出現的一些并發癥如腹脹、便秘、癃閉等,亦可采用相應的中藥外敷而及時緩解癥狀,以減輕患者痛苦。
含漱法即將藥物煎湯,常含口內,漱口吐出,并不下咽的方法。主要用于口咽部腫瘤及放化療引起的口腔粘膜反應,及口腔癌、鼻咽癌患者,考慮到其特殊解剖位置,可不時啜服、漱口、擤鼻或藥氣熏蒸,使病灶部位的藥物濃度升高。常用薄荷、佩蘭、生甘草等。
熏洗法即用藥物煎湯,乘熱在皮膚或患處進行熏蒸、淋洗等方法。乳腺癌根治引起臂腫者,及下肢腫瘤腹股溝淋巴結轉移而引起的下肢腫脹,可用川芎、乳香、沒藥、車前子、茯苓等煎湯熏洗加浸泡患肢消腫以減輕患者痛苦。
灌腸法將藥物制成藥液,借助灌腸器插入病變部位注入藥液以治療疾病的方法。腸癌患者可用蒲公英、川連、紅藤、制大黃、皂角刺、山慈菇等煎湯灌腸,使藥物通過粘膜透達入里,直接作用于病灶攻邪毒抗癌、止痛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泡腳法腫瘤患者伴有高血壓,或頭部虛汗多或哮喘甚者,用知母、肉桂、桃仁、川芎、川牛膝等煎湯浸泡雙腿以引火歸源,納氣下行。
食道糊劑吞服食道癌患者吞咽困難時,用三七粉、硇砂、山豆根、紫草根等研粉后和藕粉吞服,有助于改善食道梗阻癥狀。
案例舉例
病案一鄭×,男,65歲,患有原發性肝癌伴腹水,因為患者年高體弱,加之肝臟質地差,肝功損傷嚴重,僅靠抽腹水無法緩解癥狀,病人腹大脹滿難忍,脘悶納呆,不敢飲水,小便短少。求治于何教授,考慮到具體病情,無法內服湯劑,所以先用外敷藥(桃仁、紅花、甘遂、肉桂、大戟、檳榔,打粉,干濕敷交替,敷于臍腹部)緩解其腹水,兩周后腹水明顯消退,癥狀明顯減輕,食欲恢復,這時再加內服湯藥,癥情逐漸好轉。
病案二陳×,女,50歲,乳腺癌擴大根治術之后,因左腋下淋巴結清掃而出現左臂腫脹,不敢活動,并因服用三苯氧胺出現潮紅、心煩、出汗等癥。何教授根據其具體病情采取了內服湯藥加外用熏洗浸泡腫脹左臂的治療方法(川芎、乳香、沒藥、川草烏、車前子、茯苓、豬苓、蒲公英),經過一段時間的綜合調理,全身癥狀明顯減輕,左臂腫脹逐漸消退,功能恢復正常。
討論
何教授使用外治法用藥選方注重辨證論治,如外敷癌痛有寒熱之分,外治癌性積液有氣血水之辨,粘連有瘀滯之別。若癌痛辨為寒證則選川烏、草烏等熱藥,若為熱痛則用芒硝、冰片等寒藥。若癌性積液以氣滯為主,則重理氣藥,若以血瘀為主,則重用活血藥,若以水阻為主,則重用利水藥。粘連若以瘀為重,則以化瘀為主,若以滯為重,則以理氣除滯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