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古典藝術的意義

      古典藝術的意義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古典藝術的意義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古典藝術的意義

      古典藝術的意義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古典藝術 素材應用 教學 PPT

      1973年,以席勒為中心的美育觀首次進入人們的視野。席勒在《美育書簡》中指出,想使感性的人成為理性的人,除了首先使他成為審美的人,沒有其他途徑。根據王道俊、王漢瀾主編的《教育學》,美育又稱為審美教育,是一種運用藝術美、自然美和生活社會美培養受教育者正確的審美觀點和感受美、欣賞美、鑒賞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發展教育的必要組成部分。書中毫不夸張地指出了美育的重要性,認為審美已經日益成為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民族素質提高的迫切需要。因而,學校必須將美育提上議程,著力培育學生的審美情感和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產生對美的熱愛并追求美,使他們帶著蓬勃朝氣學習、勞動及工作,善于在社會生活中發現美,表現美,把社會主義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該書中還說,在對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感知和情感體驗中,也有助于觀察力、想象力、思維力和創造力發展,明確指出美育對于學生智力發展的促進作用。

      從學生的角度看,在教學中應用中國古典藝術素材可以擴大學生視野、豐富課外知識,并啟發其創造力。心理學認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體驗,它是個體在社會生活實踐中產生和發展出來的。當人依據自己的審美觀點對事物進行評價時,就會產生肯定或否定、滿意或不滿意、愉悅或不愉悅、愛或不愛等情感。對此,情感教育的研究在心理學的基礎上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情感,通過情感這一動力維持課堂教學的快樂氛圍。利用學生的審美需要激發學生對美的熱愛,促使學生獲得知識、正確的審美觀及高尚的情操。

      古典藝術尤其在幻燈片的美化上起著重要作用,幻燈片的美化與欣賞式的引入和結尾不同,欣賞式的引入與結尾雖是簡單帶過圖片內容,但即便只是一句話,也是“畢竟有之”。但幻燈片的美化僅僅是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圖片放在幻燈片中,起到美化作用,教師對圖片內容不做任何評述。如果一個課件僅僅是簡單的白紙黑字,那么這個課件無疑是單調乏味的。美化幻燈片是必要的,但是美化幻燈片不是盲目的。它應該致力突出課堂所要表達的主題,使得主題清晰明確,而絕不是為了美化而美化,選擇那些與課堂內容無關的內容作為花瓶擺設。幻燈片的美化首先要關心的一個問題是圖片的選擇,在圖片的選擇上,我們可以將上文中提到的,可以用來做欣賞式的引入和結尾的圖片放在幻燈片中作為美化,教學時不對其進行敘述,圖片僅起到美觀作用。然而不是適合作為幻燈片美化的圖片都適合作為欣賞式的引入和結尾。素材量如果過少,則不到視覺沖擊形成直觀感覺的作用,也就不太適合用于欣賞式的引入或結尾。

      完成素材的收集,燈片的制作問題就是要對素材進行有效重組、整合,有時候還涉及動畫制作這些問題看來雖小,但煩瑣麻煩,是多媒體教學對社會壓力巨大、身心俱疲的教師提出的一個不小的挑戰。在幻燈片的制作中還應該注意詳略得當,比如說在筆者對投影一小節的設計中,介紹皮影戲時候給了一句俗語兩句詩,這兩句詩可以放在皮影戲圖片的下方,字體大小要適宜,重點是烘托皮影戲的圖片。而在介紹剪紙時,設計中同樣包含杜甫的一句詩,此時這句詩就沒必要放在幻燈片中,原因是,描寫皮影戲的詩中有“燈”字,“燈”直接讓人聯想到了光。而“剪紙招我魂”充其量只讓人聯想到招魂或者剪紙,設計中應用杜甫的這句詩,目的是引出剪紙,而剪紙只是介紹軸對稱的載體而已。

      事實上,中國古典藝術素材在教學中可應用的范圍也比較大,筆者作為一個中國古典藝術的愛好者,同時是一名教師,便希望探索二者關系。這里的一些設計可能僅僅是用這些素材對課堂教學起到美化作用,而缺乏親近性。對此,筆者期待今后有學者就中國古典藝術素材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實踐探索。

      參考文獻:

      [1]謝蘭,唐超,鄧立忠.傳統文化的辛勤守護者[N].中國文化報,2012-7-18(12).

      [2]傳統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播者一記市政協委員黃禮雄[OL]http:///department/zhengxie/article.php content=39313.

      [3]胡繼華.守護古典藝術的余韻[J].美術觀察,2005(06):81-84.

      [4]席勒.美育書簡[M].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84.

      [5]曾繁仁.走到社會與學科前沿的中國美育[J].文藝研究,2001,(2):13-18.

      古典藝術的意義范文第2篇

      1、依山旁水,貴樹名花,綜合藝術,中國古典園林是由植物、山水和建筑等組成的綜合藝術品。

      2、追求立意,概括提煉,力求神似,中國園林集天下名山勝境,經過取舍并加以高度概括和提煉,雖取材于自然又非純天然模仿,立意新穎。

      3、 造景含蓄,耐人尋味,一點方悟,中國古典園林的絕妙之處為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尋味。

      4、 動態布局,猶如畫卷,百看不厭,動態序列布局,使園林空間成為連續序列的寫景,有“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藝術效果。

      (來源:文章屋網 )

      古典藝術的意義范文第3篇

      關鍵詞:西方藝術 古典主義 浪漫主義

      目前在我國普遍的藝術評論或藝術審美教育中,往往把西方藝術中的音樂和美術截然分開,這樣的形式忽視了藝術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都是以感性的語言和手法描述社會生活、表達人類情感。在相同的歷史文化背景下,音樂與美術更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體現出相同或相似的文化藝術審美特征。本文以西方歷史文化發展為背景,探討西方藝術史中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時期音樂與美術的藝術特征、代表人物,力圖從較為全面的文化藝術視角進行比對、交流,探索共性,尋求聽覺與視覺的完美融合,通過文化藝術的廣角鏡頭去走進西方藝術世界。

      古典主義時期(18世紀中葉~19世紀初)

      歷史文化背景及藝術特點?!肮诺渲髁x”在藝術中通常有兩種含義:一種指藝術作品中追求完整的秩序和永恒的價值;另一種特指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文化藝術所特有的協調、勻稱、單純、明晰、整齊等特征。至18世紀中葉,理性力量的信念是如此之強,以至于開始影響社會的權威和宗教的確立。哲學家和作家,尤其是伏爾泰和丹尼斯?迪德洛特關注到了這個重大的歷史轉折時代,并把其冠名為“啟蒙時代”。他們相信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堅持理性而非傳統和習俗是對人們最好的引導,他們對貴族和神職人員特權的抨擊反映了為自己的權利而斗爭的中產階級的觀點。

      古典主義藝術的特點可以概括為:1.古典主義藝術家把自己作為傳統的一部分,他們追求思想的明晰和形式的美,采用極客觀的表達方式。2.堅持對藝術的控制和戒律,發掘表達理性和精巧技藝的潛力,發揮理想的美的想象力。3.形成秩序穩定、比例和諧的純凈而明朗的藝術風格,尋求在情感和理智、心靈和思想之間的完美平衡。

      古典主義風格的音樂與美術。在古典主義時期,中產階級的崛起對音樂產生了很大的影響。音樂中的“古典”一詞主要有三種含義:1.指區別于通俗音樂的嚴肅音樂;2.泛指19世紀以前的音樂;3.特指以1800年為中心的維也納古典樂派。在18世紀中葉,作曲家傾向于簡潔和清晰,丟棄了很多導致晚期巴洛克那種過于豐腴的音樂手法。復調織體被否定,轉向于歌唱性的旋律和簡單的和聲。當時的作曲家以音樂中的情緒和主題的對比吸引他們的聽眾。術語“華麗風格”(style galant)所指的就是這種輕快、優雅的音樂。音樂中的華麗風格類同于其他藝術上的洛可可風格。音樂中成熟的古典主義風格風行于1770年~1820年,這期間的偉大作曲家有約瑟夫?海頓、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和路德維希?范?貝多芬。維也納古典樂派的音樂具有題材重大、崇尚理性、氣勢宏偉、邏輯性強、強調結構的平衡與清晰的美學特征,充滿了生氣勃勃、樂觀向上的精神氣質。它強調情緒的豐富變化和對比;節奏自由多變;音樂織體建立在主調基礎上且處理靈活多樣;旋律富有歌唱性、易于記憶;漸強和漸弱成為力度變化的主流,鋼琴逐漸替代了羽管鍵琴;數字低音的手法逐漸被淘汰。

      在美術方面,伴隨著思想和行為上的革命,視覺藝術領域的風格也發生了變革。18世紀初,濃重的、巨型的巴洛克風格讓位于更為親近的洛可可風格,洛可可風格崇尚輕快的色彩、弧形的線條和優雅的裝飾。但是到18世紀晚期,藝術的趣味又有了變化,洛可可藝術被認為是瑣碎的、過于裝飾的,并且缺乏民族的內涵。洛可可風格被新古典主義所取代,所謂新古典主義,首先是遵循唯理主義觀點,認為藝術必須從理性出發,排斥藝術家的主觀思想感情。藝術形象的創造崇尚古希臘的理想美,試圖再現古希臘和古羅馬藝術中高貴的簡潔和沉著的莊嚴;注重古典藝術形式的完整、雕刻般的造型,追求典雅、莊重、和諧;強調明確的線條、清晰的結構、高尚的主題。曾參加過法國大革命的畫家雅克?路易斯?達維特在他的古羅馬場景的描繪中尋求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靈感表達;英國畫家威廉?荷加斯的繪畫諷刺性地描繪了英國貴族和中產階級的行為和道德;西班牙畫家弗朗西斯科?戈雅高度個性化的視覺形象猛烈地抨擊了偽善、壓迫和殘暴。

      浪漫主義時期(19世紀)

      歷史文化背景及藝術特點。資產階級的法國大革命成功以后,得利的是資產階級貴族,人民大眾依然處于社會底層,忍受剝削和壓迫。資產階級在革命時宣揚的“自由、平等、博愛”的諾言并未實現,人民對那些粉飾現實、為統治者歌功頌德的虛偽的學院派藝術極為不滿,這就導致了浪漫主義思潮的產生。浪漫主義的產生與當時的啟蒙思想密切聯系。啟蒙運動號召人們打倒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天主教會,在文藝領域反對舊的古典主義,提倡文藝家要到農村去,主張到茅棚里訪問百姓,看看他們的生活。19世紀初迎來了浪漫主義風格的發展與繁榮,它強調主觀的情感體驗和幻想,熱衷于對大自然的迷戀和對中世紀藝術的特別眷顧。從某種意義上說,浪漫主義是對18世紀新古典主義和理性時代的反叛。浪漫主義作家割裂了由來已久的與傳統的聯系,并且強調情感表現的自由。浪漫主義的內涵非常寬泛,它包容了人性表達的方方面面。浪漫主義運動不僅在地域上覆蓋全球,并且影響了所有的藝術門類。浪漫主義藝術的特點可以概括為:1.主觀的情感體驗是浪漫主義藝術的基本特征。2.浪漫主義者尤其熱衷于在幻想的領域探索內心世界:潛意識的、非理性的、夢幻的世界。3.自然是浪漫主義藝術的靈感源泉,物質世界被看做是慰藉的源泉和人類心靈的反映。

      浪漫主義風格的音樂與美術。音樂中的浪漫主義始于約1820年,止于1900年前后。其中最為著名的浪漫主義音樂家有弗朗茲?舒伯特、羅伯特?舒曼、克拉拉?維克?舒曼、弗雷德里克?肖邦、弗朗茲?李斯特、費利克斯?門德爾松、??送袪?柏遼茲、貝蒂奇?斯美塔納、彼得?伊利奇?柴可夫斯基、約翰?施特勞斯、約翰內斯?勃拉姆斯、朱塞佩?威爾第、賈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瓦格納等。僅以上名單就已經讓我們感受到浪漫主義音樂的豐富和多樣,以及對今天的音樂會和歌劇曲目的持續影響。浪漫主義時期的作曲家繼續沿用古典主義時期的音樂體裁與曲式。作品中的浪漫主義情調表達已經在莫扎特,尤其是貝多芬的音樂中得到體現,貝多芬對他的后繼者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浪漫主義作曲家喜歡用有表情的、歌唱似的旋律,也出自古典風格。然而,在浪漫主義和古典主義之間還是有很多的不同。浪漫主義作品在音色、力度和音高方面趨向于更大的變化范疇;前所未有地強調自我表現和風格的個性化;具有民族主義和異國情調的特點;注重標題音樂的創作;強調富有表情的音色;強調充裕、色彩化和復雜的和聲,和聲語匯更寬闊,更強調色彩性的、不穩定的和弦,以此獲得更為強烈的感情沖突;新的曲式結構被采用,并且在所有的曲式中緊張性更為突出,較少強調平衡和解決,曲式上注重微型化和巨型化。浪漫主義音樂與其他藝術領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尤其與文學作品的聯系。

      啟蒙運動在美術上奉勸畫家不要關在畫室里,應該到百姓的生活中觀察和描繪生活。因此,浪漫主義藝術家接受了啟蒙運動的觀念――回到自然中去。他們在政治上反對專制,提倡個性解放和天賦人權,在藝術上反對因循守舊的古典主義學院派;在藝術創作上主張反映現實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和人,竭力刻畫人物的個性并賦予豐富的情感,畫家創作過程中必須充滿激情。由此產生了動蕩的構圖、狂放的筆觸、豐富而熱烈動人的色彩,有時以比喻或象征的手法塑造藝術形象,借以抒發畫家的社會理想和美學理想。開創浪漫主義的畫家是吉里柯,而將浪漫主義發展到高峰的則是德拉克羅瓦。早已不被人們欣賞的哥特式大教堂,卻被浪漫主義者看做獨特和神秘的景象。在建筑領域的“哥特復興”重現在建筑結構中,如倫敦的國會大樓(1836~1852)、紐約的圣三一教堂(1839~1846)等。

      瑰麗多姿的西方藝術史給今天的人們留下了無數寶貴的藝術財富,而其中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更是最具影響力的代表。本文在有限的篇幅內盡可能對其整體風貌做言簡意賅的論述,主要著眼于歷史文化的大背景,對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時期的音樂與美術進行比對,探索共性,以此建立起對西方文化藝術審美的整體視野,以促進對其更加深刻的理解和研究。(本文為河南工業大學2009高教研究項目)

      參考文獻:

      1.朱英萍:《音樂鑒賞》,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左莊偉:《美術鑒賞》,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2006年版。

      3.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1年版。

      4.楊琪:《你能讀懂的西方美術史》,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版。

      古典藝術的意義范文第4篇

      關鍵詞:中國古典舞 身韻

      引言

      中國古典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藝術結晶,在中國舞蹈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堪稱為中國舞蹈的藝術典范。它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宮廷舞蹈或更為遙遠時代的民間舞蹈, 它是在民族民間傳統舞蹈的基礎上, 從戲曲舞蹈、武術身法和芭蕾舞步中提取精華,并結合中國古代舞蹈美學以及當代審美觀點和原理,經過歷代表演家的調整、提煉和創新, 長期流傳下來, 具有典范意義和古典風格的舞蹈。它的誕生與發展,反映了人們對民族舞蹈文化的尊祟,顯示出中國傳統舞蹈藝術的獨特風韻。中國古典舞經過不斷的發展,從外形到內涵突破局限,整理和創造出了許多別具一格的古典舞,更創建了古典舞的身韻。

      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藝術特征

      “身韻”即“身法”與“韻律”的總稱。身”即身法,指中國古典舞的外部表現技法;“韻”即韻律,指中國古典舞的內在氣韻。俗話說“無韻則神死,少韻則風格無”,身韻是中國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標志,是中國古典舞的藝術靈魂所在?!吧眄嵉闹饕攸c有:一是在形體動作上要求以神似為主,主張將身法與韻律集中在“變其形而揚其神”上;二是展現出神形兼備的審美特點,集中體現古典舞的形神統一。

      身韻的產生使古典舞擺脫了對古典戲曲舞蹈的依附,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舞蹈模式和表演特征,這些藝術特征直接影響著、規范著古典舞的藝術創作。身韻的藝術特征主要表現在:

      1.圓形藝術:中國古典舞被稱為是“劃圓的藝術”,在長期的表演實踐中,舞蹈藝術大師將圓形的動態概括為:圓、曲、擰、傾、收、放、含、仰。圓形動律是中國古典舞有別于其他舞種的本質特征。

      2.形神兼備的藝術:中國古典舞強調手、眼、身、法、步互相配合,連貫一氣,做到“形未動,神先領,形已止,神不止,以神領形,以形傳神”。

      3.剛柔相濟的藝術:古典舞的表演“剛柔動靜統一”,動作講究起伏迭起、有動有靜,在行云流水般的動作之中穿插“亮相”。

      中國古典舞身韻的表現風格

      做為一名舞蹈演員,我了解一個優秀的舞者不但要掌握扎實的基本功和靈活的技巧,還要認識并且掌握不同的舞蹈風格。而要做好古典舞的表演,則需深刻體會其藝術靈魂——身韻。身韻為古典舞提供了最核心、最本質的“元素”, 它具有特殊的系統訓練要求,它將訓練身法和陶冶神韻相結合,把“形、神、勁、律”做為古典舞動作元素,并將它們結為一體,使古典舞蹈具有很高的藝術欣賞價值, 所以說,身韻是整個中國古典舞訓練、表演等諸環節的有機組成部分,更是古典舞的精髓所在。 而“形、神、勁、律”做為身韻的基本動作要素,它們更是高度概括了身韻的全部內涵。

      形: 即外在動作,包含姿態及與其相連的運動線路。

      形首先體現了“擰、傾、圓、曲”的曲線美和“剛健、挺拔、含蓄、柔韌”的氣質美;其次表現為“平圓、立圓、8字圓”的三圓運動,尤其體現在“提、沉、沖、靠、含、仰、移”的動律上;最后,形還體現著“由動到靜”或“由靜到動”這瞬間的變化。

      神:即神韻、心意,是身韻中起主導支配作用的部分。在神這一元素中, 身韻強調內涵的氣蘊、呼吸和意念,強調神韻及內心情感。“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所謂“心、意、氣”,正是“神韻”的具體化。

      勁:就是力,它包含著輕重、緩急、強弱、長短等關系的藝術處理。它有如下幾種典型的亮相勁頭: “寸勁”——體態、角度、方位均已準備好,運用一寸之間的勁頭來“畫龍點睛”;“反襯勁”——給予即將結束的體態造型以一個強度很大的反作用力, 從而強化和烘托最后的造型;“神勁”——一切均已完成, 而用眼神及肢體作延伸之感, 使之“形已止而神不止”。

      律:是指動作本身的運動規律,它包含動作中自身的律動性和它所依循的規律這兩層意義。一般來說動作接動作必須要“順”, 這“順”勁正是律中之“正律”, 但古典舞往往又十分重視“不順則順”的“反律”, 以產生奇峰疊起、出其不意的效果, 無論是一氣呵成、順水推舟的順勢, 還是相反而行的逆向動勢, 或是“從反面做起”, 都是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圓、游、變、幻之美, 這正是中國“舞律”的精奧之處。

      形神勁律,這四大動作要素的關系,是經過勁與律達到形神兼備,內外統一。其規律是“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力與形合”。這些都是一名優秀的舞蹈演員一定要具備和掌握的。 技術技巧有了身韻的輔助,才能有藝術的感染力和表現力, 正是這些特殊的規律產生了古典舞的特殊審美性。

      中國古典舞身韻的靈魂作用

      任何藝術創作都要遵循自己統一的表現手段,中國古典舞的創作亦是如此。在傳統古典舞創作上曾有過把不同性質、不同民族的舞蹈動作硬加在一起拼湊而成的作品的現象。而這樣創作出的作品是不能很好地體現中華民族的精神的。正當中國古典舞創作陷入低迷的時候, 身韻理論從中國戲曲舞蹈、武術中脫胎而出,展示出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深遂的藝術魅力。身韻的產生是一次質的飛躍,它突破了原有身段的動作定式,取而代之以變幻無窮、富于表現的藝術方式,這種方式在身韻中的表現就是元素的提煉、動作的派生以及動作性格的可易位性。它是對戲曲中身段的改造與升華,是從審美的角度來繼承和研究傳統的身法,是根據舞蹈自身的特性和時代精神的要求加以發展演變的結果。

      身韻的出現解決了中國古典舞在從戲曲中產生時就存在的風格化舞蹈與程式化動作的矛盾,改變了其在戲曲與芭蕾之間進退維谷的局面。做為中國古典舞的一種新型理論,身韻使人體潛在的表現力得到了充分發揮,為創造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賦予了新的藝術手段。它以時代風格的古今適用、動作舞態的豐富多彩以及很強的舞蹈性與民族審美性相結合的特點,而被充分運用到創作當中,使中國古典舞在創作上有了很大的進步!

      結束語

      中國古典舞現在仍未渡過它的童年,其自身還在成長發育中。但是身韻的創建,使它的審美內核已趨穩定,其理論基礎也已比較扎實。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看出身韻在中國古典舞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們完全有理由說身韻成就了古典舞的今天,身韻理論的注入,使古典舞逐漸擺脫戲曲的原形,向真正舞蹈的范疇邁進。但身韻并不是古典舞的終結,而是一個具有衍展性的生長源點。它體現了中國古典舞的風貌及審美的精髓并以其豐富多變的舞姿、濃郁的民族風格及強有力的表現能力成為中國古典舞的核心和主要標志,它是中國古典舞藝術靈魂的所在!

      參考文獻

      [1]劉恩伯. 中國舞蹈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 2002.

      古典藝術的意義范文第5篇

      2012年1月13日開幕的《屋漏痕――形式的承載》是浙江美術館在農歷虎年的最后一個展覽也是這個省級美術館的第一個大型當代藝術聯展。

      “屋漏痕”,從字面上看,是雨水由上而下地淌,自然順勢滲入墻壁,并逐漸疊現的痕跡。從中國書畫的筆法上看,意指一旦發力,筆畫便順勢而就,自然而然。“屋漏痕”是中國傳統藝術對造詣、對技法和表現高境界的理解。當然,這里不是為了證明傳統技法、傳統文化在現代繪畫中的運用和意義。相反,我們希望循著感性的思路,從這些形象的詞匯中汲取問題加以討論,點化邏輯的區別隔膜,使其與當代語義及語境產生聯系――它會變得豐富有趣并具有強大魅力――從而重新使我們建立與藝術之“道”的關系。

      對彌漫著“全球化”、忽視地緣差異的當代語境來說,或者對中國當代藝術發展所經歷過的矯枉過正來說,“屋漏痕”的語義正是既不反對理性又嘗試超越理性的覺解,是一種對靈性的喚醒。傳統書法典故給出了一個新的看待當代藝術的啟發,以及一種打破和超越時空的新視角:我們所視、所思、所做的點點滴滴是否能將我們帶入到自然的狀態與境界,并通過藝術家的思考與表達層層深入到精神層面?如果可以借助這個線索制造更多的結構、定義甚至假設來看待我們在時代中的創造,看待藝術作品的由內至外、形式到主題,是否就說明我們可以擁有更開闊的視角來觀察、判斷藝術的涵義呢?這使得我們與語義需保持適度的距離來進行藝術及文化的反省。然而,要做到這一點,我認為就必須把目光投向更深遠更廣闊的疆域。這也是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啟示。

      參加此次展覽的藝術家出生在1970年代或1980年代,用年齡的界限來做展覽不是我的初衷,而是這些藝術家的作品更能吻合于這次展覽的寓意。人們總是喜歡用“年輕一代”來形容他們,但他們停留在我的視野里已經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隨著人生的沉淀與感受的堆積,這些藝術家從各自的切入點反復錘煉著對人生的認識與理解,他們有他們的深刻與他們的天真。在我看來,這些藝術家們建構出的世界,凝固著社會的、生活的細碎、真實的情感,如層層自然流淌的水痕。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电影| 91在线亚洲综合在线|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欧洲中文日韩久久AV乱码 | 亚洲AV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日韩一卡2卡3卡4卡新区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白丝在线观看| 亚洲色欲www综合网| 亚洲毛片基地日韩毛片基地| 亚洲特级aaaaaa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丫| 中文字幕 亚洲 有码 在线| 亚洲国产最大av| 亚洲欧洲av综合色无码| 亚洲爆乳少妇无码激情| 青草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专区| 色噜噜噜噜亚洲第一| 亚洲国产一成久久精品国产成人综合| 国产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青青草原|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91亚洲国产在人线播放午夜| 亚洲另类小说图片| 亚洲熟妇av午夜无码不卡|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厂|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亚洲精品自在久久|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网站 | 亚洲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综合色高清在线| 亚洲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