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風景園林設計原則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風景園林;園林工程;綠化
1風景園林綠化建設的重要作用
風景園林綠化是城市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環境發展的基礎,所以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合理地整合環境綠化設計,并在此基礎上再度規劃,讓環境綠化得更加可持續性。在城市發展的過程中,風景園林綠化工程不僅能夠提高城市的空氣質量,也能夠美化環境,陶冶情操,改善人們的生活。所以,我國很多城市都在整頓環境,因為人口的極速增長,嚴重破壞了生活的環境,所以,各個城市都在大力發展風景園林綠化,重新構建城市的生態環境,改善生活環境;再者,風景園林綠化能夠加大城市的綠化面積,強化城市空氣,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1]。
2風景園林綠化的設計原則
2.1藝術和文化傳承的原則
風景園林綠化的建設中,應該主要體現藝術的效果,因為,在大眾人們的眼中,需要直觀地表現藝術效果,所以,在愛風景園林綠化方面,需要建設的及符合大眾的眼光,又能夠表現出豐富的藝術思想。所以園林設計師就需要了解人們生活中的情況,設計更加貼近生活,才能夠讓人們了解綠化的藝術意義。再者,針對文化傳承方面,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能夠尊重地區的文化和風俗,以尊重為基本原則,體現綠化的價值,這也需要設計師能夠體會領悟當地地域的風情,在園林綠化設計中傳承當地文化[2]。
2.2功能和經濟實用的原則
風景園林綠化設計中,需要體現出綠化的觀賞功能和實用性。在園林設計中,需要考慮道路周邊的承載力度,也需要將園林的設計中展現綠化的功能,讓步行道路和行車道路更加方便和安全。所以建議綠化施工的過程中,首先,應分析和調查周邊的路況,并認真地計算相應的指標,考慮綠化的范圍和水土的保持情況,合理分配添置的綠化植被,有效地置換空氣,讓綠化范圍的空氣指標達到標準;其次,園林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也應該考慮到土壤和植被的破壞問題,避免浪費,增加后期的維護成本和建設成本。
3風景園林綠化施工方案的制定
3.1完善施工質量控制體系
在風景園林綠化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明確和落實綠化施工的整理質量,但是在控制質量方面也是難點。在完善綠化施工質量的過程中,需要擁有完整的質量控制體系,還需要科學合理地倡導質量控制體系。除此之外,在施工的過程中,需要大力地宣傳質量控制管理,讓質量管理深入到每一位施工人員的心中,這樣就能夠讓施工質量控制體系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其次,在質量控制體系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摒除管理人員和崗位空缺或是過剩的問題,避免造成成本的浪費;最后,就是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施工質量控制體系的建設方案,讓體系能夠更加融入到社會發展中。
3.2加強設計圖紙的審核
在風景園林綠化施工方案的審核中,應該主要細致嚴格地審查前期的圖紙,因為設計圖紙是指導施工的重要依據,在后期施工的過程中,人員都需要按照圖紙的方案進行施工,若是設計圖紙出現任何的差池,就會造成施工質量出現偏差,而且設計圖紙也是施工后驗收的依據,所以風景園林綠化施工方案的設計圖紙直接影響到施工的質量[3]。針對設計圖紙審核的過程中,也要加強質量的管理,工作人員就需要針對圖紙方案的設計調差和走訪施工的地點,并統計周邊的生態環境和空氣質量以及地形等情況,結合現場情況完善設計圖紙,設計圖紙不足的地方也應及時提出科學合理的建議。
3.3做好施工前的準備和后期保養
在風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的前期,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制定合理科學的施工作業方案,并確保在施工的過程中能順利的開展。在風景園林綠化過程中,也應該加強相應的管理,所以,在施工作業的過程中,也需要先了解實地的情況,應該完善施工的技術,并完善規劃施工的資源,降低成本。在施工后期的保養過程中,需要安排專業的人員適當地維護綠化的園林,在維護的過程中,及時地了解綠化環境的維護,以及土壤和空氣的質量指標,還需相應地修剪和灌溉樹木,使樹木和草坪更加美觀,也讓其能夠擁有良好的生長環境。所以,無論是前期的施工準備,還是后期的保養和維護,都影響風景園林工程綠化的質量。
4結語
在風景園林工程綠化的設計施工方面,需要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嚴格地施工,并嚴格要求施工過程中的質量體系,確保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在施工的前期,還需要制定相應的工作方案,以此確保綠化施工的可行性。在使用中的保養,也需要專業人員針對綠化進行維護和保養,以此提高綠化的價值,保持城市的生態平衡。
參考文獻
1李春嬌,賈培義.風景園林中植物景觀規劃設計的程序與方法[J].中國園林,2014(1)
2吳承照,臧亭.中古風景園林標準體系初步研究[J].南方建筑,2014(3)
植物配置與規劃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極為關鍵,既可體現城市美學價值,又可表現風景園林的觀賞價值。本文首先分析了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規劃,其次,深入探討了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應用原則,其中包括生態適應原則、季相美原則、彰顯主題原則等,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
風景園林設計;植物配置;規劃
風景園林設計在現代城市園林綠化中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日益重要,在將城市建筑與風景園林緊密結合在一起的同時,也體現出了“養生”、“生態”、“休閑”、“人文”于一體的現代園林化城市理念,而植物配置與規劃在風景園林設計中又極為關鍵,既可體現城市美學價值,又可表現風景園林的觀賞價值。本文就風景園林設計的植物配置與規劃進行探討。
1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規劃
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即為利用一系列草本植物(如灌木、喬木等)來創造景觀,進而將植物自身的色彩美、線條美、形體美等予以淋漓盡致地發揮。植物配置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應用,既可提高風景園林的藝術觀賞性及綠化水平,又可體現出植物的群體美及個體美。
1.1科學規劃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規劃過程中,要對風景園林建設的地形特點、地理環境予以充分考慮,以便能夠更加科學地引入植物。與此同時,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應該要盡量選擇當地種類,既可以節約運輸成本,又能夠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條件。此外,為了能夠讓風景園林設計顯得更加絢麗多彩,園林綠化部門可以在對本地植物進行充分利用的基礎上,也可以將一些已經引種成功的外來植物引入使用。
1.2優化布局
在風景園林植物配置設計中,務必從植物景觀的整體布局出發,根據風景園林的景觀設計規劃選擇合適的植物總體框架。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長環境,在栽植的時候,可以科學的選擇生態位置進行栽植。
2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配置的應用原則
2.1生態適應原則
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配置,應該基于“模擬自然”、“順應自然”、“施法自然”的要求,建立在對各種草本植物的生態習性極為了解的基礎之上,結合草本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立地條件(如土壤、光照、水分、溫度等)來選擇植物的種類;基于草本植物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所需配置的景觀類型(花壇、公園景觀、道路景觀、花鏡、居住區景觀、河畔景觀等),以及其觀賞價值、生態習性等來合理挑選植物的栽培地點,并且要對藤本、草本、喬木、地被、灌木、亞喬木等植物之間的關系予以妥善處理,通過合理地布局和構思,使之能夠在一個較為穩定的群落中得以統一、協調,從而能夠讓這些具有不同觀賞特點的植物形成一個季相效果明顯、有序和諧、穩定積極、層次變化豐富的園林景觀。
2.2季相美原則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植物,要注意兼顧意境、形體、姿態和色彩等多個方面的美感,利用藝術化手段來將植物的美學特點充分發揮出來,使之能夠滿足現代城市對于園林藝術性造景的需要。在配置植物的過程中,要在考慮植物本身質感、顏色、外形的基礎之上重點考慮其季相變化效果,要確保所選擇出來的植物能夠伴隨著四季(春、夏、秋、冬)的變化而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景色;植物應該要基于風景園林設計的目的來合理選擇。例如:觀賞價值較高的植物較為適合種植到人行道兩側,突出美化環境的效果。另外,對于植物的季相變化要予以高度重視,從而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對植物姿態、形狀、葉色等變化予以較佳地欣賞;要基于不同植物的形態、觀賞花期、特點等角度出發來相互協調搭配,讓植物的觀賞周期能夠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延長,使之在不同的季節顯示出不同的美感和色彩感,進而能夠讓大自然世界的風貌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感受。
2.3彰顯主題原則
在風景園林設計中,不同的園林要素可以表達出不同的設計主題。例如:為了表現出濃郁的景觀特色,那么可以密集種植大小各異、高低不同的某一類特定的植物。又例如,若在規則園林中需要表現出肅穆莊嚴、對稱、整體規則的感覺,那么既可以規則式種植彩葉植物,又可以片植彩葉植物,還可以群植彩葉植物,這些種植方式都可以將大氣、簡約的風格都較好地體現出來。此外,對植的植物可以選擇紫葉碧桃、銀杏、紅楓、樸樹、雞爪槭等分支點、高度、冠型一致的植物,為了將園林設計均衡的特點較好地體現出來,可以將其對植于橋頭、大門、樓閣、廳堂等兩側。
作者:潘萌 單位:揚州園林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吳玉.節約型生態園林景觀設計與植物配置分析探討[J].中外建筑,2011(1):120-125.
歐美城市公園被各國所熟知,因為歐美公園是具有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的藝術成品,它是受英國的啟發,其他國家也先后加入到了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浪潮當中),法國、美國、德國也分別進行了現代化風景園林的設計熱潮中,最為廣泛的就是公園建設活動。初期,并沒有固定的形式與風格,所以公園建設也就沒有新的藝術形式,而是處于既留戀傳統風格又渴望創新的困境之中。20世紀初,西方的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在文化藝術領域中發生了質的變化,也促使了人們的觀念改變,在對一些藝術的欣賞和判定上都有著很大的改變。也正是因為歐美城市公園的建設藝術把混雜無序的風格給克服了,慢慢呈現了較為單純的現代化風格。現代化設計風格并沒有對風景園林設計造成較大的影響,始終都是一種參照。德國最為出名的學院包豪斯是構成藝術的發源地,這里就是現代化主義運動的起源。構成藝術的理論核心就是通過包豪斯學院在現代化主義中提出的和分派的思想而構成。這兩個現代藝術流派都產生于同一個時期,所以風格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思想上受到立體主義的影響、藝術上又遠離客觀的事物、造型上均格外在意形體上的結構。
(一)平面構成藝術
1、平面構成藝術、景觀平面關系
構成藝術就是把最基本的色彩、線、面、體等條件加以不同的組合,是這些新的組合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和實際內容性,但這些組合也不是隨意的,它必須有一定的規律和依據。構成藝術在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中大多都是把一些體、點、線、面、色彩、紋理等概念性的要素物化,讓這些要素轉換為直觀的風景園林的元素,例如地形、植物、山水等。這不僅僅只是生態的屬性,其中也有寓意與象征。
2、造型要素:點、線、面、體、色彩和空間通過不同的組合
在藝術中得以表達。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是通過運用視覺藝術語言,進行色彩和形體的建造,最終塑造出抽象美的概念。在園林設計中,點可以運用很廣泛,它既可以是盆栽也可以是建筑,也可以是動物。然而點動成線,線有著直線、曲線。現代化風景園林設計中直線與曲線又有著很多劃分,但是不同的線條給人的藝術體驗也是不一樣的,就像直線讓人感覺大氣,曲線讓人感覺柔美。面又涵蓋了點和線,面體現園林設計的整體效果。體是園林設計的三位形態,因為體可以表現出不同角度的的美感,為人們營造出一種立體的視覺效果,可以更加吸引人們的視覺。景觀設計實例分析實例:新疆瑞石軒園林景觀
(二)色彩構成藝術
1、色彩構成三要素
色彩是客觀存在的物質現象,是通過光的刺激,引起眼睛產生視覺感知。然而色彩的三要素就是明度、色相、純度。2、實例分析:色彩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人們常說的“色先于形”,這就是說明人們在對任何事物的認知中最初都是靠顏色來記憶的。色彩不僅可以豐富我們的生活也為我們增加了情感。例如:故宮的金碧輝煌、徽居的黑白相間、江南園林的秀麗淡雅都是色彩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所以現代化風景園林的建設中,色彩起著點睛之筆的作用。
二、構成藝術與現代風景園林的關系
構成藝術對現代風景園林以及現代社會各個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意義,構成藝術在一定意義上來講是一種創造方法,也是一種對事物的認識,在造型語速設計中構成藝術是它的基礎內容。構成要的的基本要素中的色彩、材料等都已經廣泛的應用于現代風景藝術園林中去了。構成藝術的表現形式豐富多彩,也使視覺形態設計變得更加完善,構成藝術在一定的基礎上為培養創新思維和設計理念提供了新的方法。在藝術領域中構成藝術中的構成在含義上有很多,例如:建造、形體、構圖、組織等很多含義。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是研究室外空間的設計,利用建筑、綠化、道路等很多方面做出具有人性化,抽象有內涵化的景觀設計。因此,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構成藝術是非常有必要的。構成藝術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應用廣泛,風景園林是通過構成藝術的基本元素來體現設計的感染力與設計特點。
三、構成藝術在現代風景園林中的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
無論什么設計都是為了給人們欣賞,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也不例外,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必須與人們的審美統一,要想達到功能與審美的統一性,就必須運用構成藝術,因為構成藝術的理論體系可以滿足統一性,構成藝術可以將現代風景園林藝術的美感通過設計體現的淋漓盡致。
(二)整體和諧原則
整體和諧大體上分為兩點體現,第一點就是現代風景園林設計的整體風格要達到整體一致的原則,另一方面就是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所涉及到構成藝術的基本元素要在設計內體現和諧一致。因此,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時,一定要注意整體與內部之間的和諧設計,使現代風景園林更加有感染力。
(三)體現地域特征原則
現代風景園林設計并不是單純的設計,而是結合原有的環境,再加以設計,使整體較為和諧的設計,設計中也可加入創新的設計理念,是現代風景園林設計變的更加具有感染力。
四、構成藝術的基本元素在風景園林中的應用
構成藝術的基本元素包括點、線、面、體、色彩。這些基本的元素通過不同的組合體現出藝術的美感。視覺藝術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也最為常見,這種藝術主要是通過色彩的在創作體現出一種抽象美。
(一)點決定形態
點是構成所有事物的基礎,在設計學中,點已超出原有的意義,點已經成為一種較小的形態,這種形態可以讓創作設計者賦予更多的想象設計空間,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點可以有很多形式表現,例如點可以是一個建筑物、點也可以使一個植物,點可以說是設計中隨處可見的。點的存在可以很快的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可以說點是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最基礎的內容,點可以為現代風景園林創造豐富的視覺效果和藝術的感染力。
(二)線決定視覺語言
線是由點組成的,線分為兩種,直線和曲線。不同的線條給人的視覺感受是不同的,線的設計在很多設計中都廣泛應用,古典的設計中,直線給人以宏偉壯觀的感受,曲線給人一種莊重的美感。在現代設計中,曲線給人以活潑感受,直線給人以簡潔明了的感受。因此,線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人們對于現代風景園林的最直接的看法與感受。
(三)面決定整體效果
面又是點與線的結合,面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決定著藝術的整體效果,因此,在對現代風景園林設計時候,要先對面積進行一個有序的整體規劃,也要合理的分配各個要素在園林中的體現。不同面的設計與規劃,表現的美感也不一樣,但在設計中也要通過因地制宜去對面進行規劃和利用,這樣才能創造出一種自然的美。
(四)體決定三維形態
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最能多角度表現設計的美感就要屬體的視覺效果,體的視覺效果可以讓人們能夠立體的欣賞設計,并且能感受到藝術的真實性。體在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表現形式比較多樣,例如建筑物的造型、花草樹木的造型等等。
(五)色彩決定內容
古語說得好,色先于形,這就是色彩的效果比形態的效果更加吸引人們的注意力。色彩具有很多的顏色,不同顏色給人以不一樣的視覺感受,這些色彩可以形象的烘托出設計環境的氛圍,也可以賦予設計和更多的情感,展現文化上的特點。在設計中運用色彩時候,要結合色彩的多反面,例如色彩的結構和色彩的變化等很多特點,這樣做是為了能夠為觀賞者創造更多的視覺感受效果,這樣就有助于跟好的滿足現代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審美要求。也為現代風景園林設計鑒定了基礎條件。
(六)空間決定視覺
關鍵詞:生態學;景觀園林設計;分析
在進行景觀園林設計的過程中,生態學在其中得到了非常充分的應用。園林景觀設計體現的是人文的自然環境,而在設計的過程中,將生態學的應用進行了一個非常充分地結合,不僅僅能夠充分展現出景觀園林的美感,還能夠進一步體現出景觀園林的生態平衡穩定。所以,生態學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風景園林設計相關的主要理論
我國古代園林景觀設計多講究天人合一、和諧自然的理念,設計過程中運用恢弘大氣的原素。和現代的園林景觀設計中多追求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意思是差不多的。兩者有共性,但同時也有自己的特性。在它們的共性之下,我們要把中國的傳統文化充分的融合在設計當中,充分展現中國的傳統美。園林景觀設計是設計人文的自然環境,是人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空間領域。而且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因地制宜,考慮人的需求,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以人為主體進行設計園林景觀,充分滿足人們的要求。園林景觀的設計要順應自然規律,尊重自然發展,在園林景觀的設計過程中展現生態、節約的理念。古代的孔圣人曾經說過:智者樂水、仁者樂山;智者動、仁者靜;智者樂,仁者壽。他提出的這種觀點是再說要將生活態度融入到山和水中,在園林景觀的設計中體現出淡泊名利,清新脫俗、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有序的安排園林空間。
二、景觀園林設計的原則
2.1互惠共生原則
風景園林的設計的實質就是互惠共生原理,在設計的過程中,我們要特別注意不同物種之間的生存和競爭。對于它們之間的相同的部分,我們可以相互促進,共同協調發展。比如說藻類和菌類兩者在一起生存是對環境的一種保護,同時要可以促進兩者的生存和發展,相同的例子還有很多。但是風景園林中存在著很多的物種,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比較復雜,在設計過程中設計者要充分認識到它們之間的關系,這樣在設計的過程中才會對它們充分進行保護。
2.2生態平衡原則
任何一個風景園林景觀的設計都有自己所要追求的目標,生態平衡正是每個風景園林景觀的設計者所要追求的目標。要想使生態系統處于穩定發展的狀態就要廣泛應用生態平衡這個原理。內部和結構之間相互協調發展方能達到能量的守恒。生態平衡這個發展理念,不光在園林景觀設計中可以應用的,在城市的發展過程中也是可以應用的。當然風景園林景觀設計過程中考慮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比如說植物、湖泊和綠地等等,把這些因素進行合理的布局才能更好的協調整個生態系統的發展。
2.3生態調控原則
生態調控和自然生態系統兩者是有所區別的,以人為中心對生態系統進行調控是生態調控原理的主要內容,而以生物為中心對環境進行調控和在適應環境的基礎上運用生物自身特點改造自然是自然生態系統的內容。自然生態系統是依靠自然的力量,而人工的生態調控依靠的則是人的力量對生態系統進行調控,然后在結合生態調控的原理讓系統實現和諧共生和持續自生。這對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促進作用。
三、生態學在景觀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3.1生態平衡設計
生態學的慨念是將有機體和周圍環境的關系進行研究,強調兩者之間的作用。其中把環境分為生物環境和非生物環境。生態學的研究對象是非常廣泛的,它的研究對象包括個體和整個生物圈,包括從個體到群體,最后到整個生態系統的研究,其中也有對于環境的研究,在環境的研究上主要是對空氣和海陸變化的研究,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的過程,隨著環境的不斷變化,生物也會不斷變化,因為它要適應環境,針對這個問題,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先深入的了解環境,然后在研究環境和生物之間的關系。這是風景園林設計的前提,同時也有著關鍵性的作用。在風景園林設計的過程中也要充分結合生態學,因為在風景園林設計中,植物的種植占有很大的比率,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還有生態學在風景園林設計中的體現主要是在植物生態學上,這其中涵蓋的就是種群和群落之間的關系。在進行整體設計的過程中,要遵循生態平衡的特點。讓園林景觀的整體設計更加協調自然。
3.2風景協調設計
設計風景園林是要尊重和掌握植物群落的特點,設計時,我們要考慮和設計自然植物的外貌以及植物不同季節的變化,從而追求一種景觀的效果。我們應該深入研究自然群落的層次和結構的不同的生態指標,這樣才能處理好整個群落不同植物種類之間的關系。既要遵循自然發展規律,又要利用豐富多彩的植物進行風景園林設計。與此同時,生態學作為風景園林設計的指導方向,講究人與自然的關系,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以人為本,尊重自然,方能和諧發展。不同區域的劃分針對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的用途,在城市中,主要是考慮城市的建設和建筑物的設計,滿足人們對于它們的適應性。但是從生態學的角度來說,在風景園林設計中,還要考慮方方面面的因素,把它們充分和設計、和自然相融合。
3.3資源再生設計
風景園林設計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生態學作為一種技術方法,會很好的指導園林景觀的設計。在順應自然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資源,使植物更好地進行生長,從而更好的保護整個植物園林景觀,營造更好的園林景觀氛圍。風景園林設計過程中我們可以更多地去引入生態技術,比如說:廢物改造處理、園林廢物堆肥處理等等,采取隨時對土壤里面的有害物質進行檢測,保護濕地環境等等很多有效的措施,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對風景園林設計起到促進作用。現代很多的生態公園都是在一些廢棄的工廠上面進行改造的,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更好重新利用土地資源,也改善了生態環境,對提高環境質量也起到促進作用,既環保又節約。
四、結語
生態學在景觀園林設計中已經成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整個景觀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都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進行景觀園林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在遵循互惠共生原則、生態平衡原則、生態調控原則的基礎上,再將生態學充分應用到景觀園林的設計中。不僅僅可以做到景觀園林的生態平衡、風景的協調、資源的再生,而且還能夠進一步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更加充分地展現出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優勢。
參考文獻:
[1]李章.探究城市園林建設管理新思路[J].現代園藝,2016(20)
[2]閆凡峰.基于生態文明背景下公眾參與城市園林建設機制探析[J].改革與開放,2016(20)
[3]胡良冰.園林施工管理與后期養護[J].農技服務,2016(08)
關鍵詞:城市風景園林;園林設計;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6 文獻標識碼: A
引言
市場經濟體制下,風景園林設計的應用范圍越來越廣泛,人們的生活環境得到一定改善,對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對風景園林設計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和探討,并提出相應的對策,有利于促進我國風景園林的長遠發展,使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一、風景園林建設的特色內涵和設計
風景園林建設涉及建筑、園藝、生態、文化、藝術、倫理、哲學等諸多領域,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園林,在這其中中國園林更是集眾家之大成,悠久而美麗,例如文明于世界的蘇州園林。而當代中國的園林建設理應繼承傳統,結合實際,立足當下。既有傳統特色,又有時代風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個城市的風景園林建設不僅關系到表象上所表現出來的城市文化品位和精神內涵,更與當地人的生活密切相關,風景園林它自身就是一種博大精深的文化,一種與自然和諧的系統,而生活于其中的居民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長居于此,個人的審美、素質都會或多或少的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由此可見,風景園林建設的文化內涵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這點卻常常為人所忽視。在園林設計方面,首先,風景園林建筑工程實施前,一定要慎重考慮設計方案是否符合各方面的要求,是否符合科學發展的要求,是否與生態和諧,是否具有人文價值,是否符合城市發展的整體品味并有利于提升城市的文明形象。其次,要考慮其在施工上是否先進科學合理,建筑結構方面是否符合國家規定的安全標準,是否能達到投資商與消費者這兩者之間的平衡與穩定。第三,要考慮風景園林建成后的使用功能是否完善,以及是否具有科學審美的人文內涵。這些都要求在設計制定之前,項目負責人要從整體出發,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并各個擊破,找出符合各方利益的設計方案。建筑設計師們要具有扎實的基本功:所作圖紙要準確反映所設計方案,科學合理準確無誤的計算,各方各面的積極協調合作,以及施工進程的有序進行;而且,建筑設計師還要綜合考慮所建建筑的科學人文內涵,讓建筑成為城市的文化品位的標尺,以及對當地生態的影響,要做到因地制宜,特色發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二、風景園林設計的主要問題
(一)不科學、不合理
在風景園林的設計過程中,相關人員沒有兼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個方面,沒有從生態、科學等方面進行考慮,沒有對設計方案進行科學檢驗,導致風景園林設計出現不科學、不合理等問題,使城市園林建設受到極大影響。使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給城市經濟發展造成嚴重阻礙。
(二)專業性不強
我國風景園林設計沒有完整的標準體系,缺乏有效管理制度,大部分城市園林建設沒有全面規劃,使風景園林觀賞價值和經濟效益受到極大影響。由于風景園林設計的專業性不強,導致風景園林設計水平無法提高,在生態環境改善和城市園林建設上,不能給出可行、高效的意見,嚴重影響風景園林設計的發展。
(三)設計中缺乏科學性
在設計時樹立科學的態度,也不具備設計的立足點。現在很多建筑企業在進行園林綠化的設計時都不尊重科學,對已經設計出的方案也不進行科學的檢驗,這樣就不能保證園林設計方案的合理性,導致修建出的園林不能滿足城市建設的需要。比如說,在有些設計中只考慮了設計的美觀性,卻沒有考慮設計的可行性,這樣在實際操作時就出現了問題,最終導致設計方案的修改或者是放棄。還有的方案在設計時沒有充分考慮土體情況和基地的生態環境狀況,這樣在設計時就破壞了周圍的生態環境和生物多樣性,所以這種設計是不可取的。
(四)技術水平相對比較滯后
另外就是在風景園林的施工技術方面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由于在溝通方面的問題,一些設計的意圖沒有得到充分的展現出來,一些比較好的設計思想沒有得到有效的發揮,所以在效果上體現的不理想,這也就造成了施工技術不能夠得到恰當的運用,再者就是由于我國的風景園林的市場還沒有得到成熟的發展,在秩序的管理上存在著諸多的問題,施工人員的整體素質有待提高,從而在施工中會造成材料的浪費以及園林質量得不到保障。
(五)草多樹少,空間利用單一
近幾年來我國大多數的風景園林綠化植物的配置主要是以種植草地為主,這樣做雖然可以使綠化的面積和綠化效應得到了擴大和提高,但是綠化的生態效果卻并不明顯。街道兩側的行道樹和大面積的草地,都是單一的空間利用,在風景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中應注重層次的凸顯,注意花草灌木的的綜合利用。
三、城市風景園林設計的對策
(一)風景式園林趨向社區化、復雜化
未來的風景式園林的規劃設計需要的不僅是設計師的努力,還需要政府、開發商和社會各相關領域的合作,設計師不僅要設計圖紙,還要參與相關咨詢、政策制定、流程管理、以及完工后的意見處理等服務,未來的風景式園林設計將變得更加開放,更加多元化。隨著設計的多元化,面對大型綜合項目時要與很多不同專業的企業合作,就必須拓寬設計的寬度。設計師可以大膽創新,運用各種不同元素和風格,使用各種藝術與科學新技術,創造大眾喜愛的風景式園林。
(二)加強成本控制
當前,我國的風景園林綠化工程施工成本管理與控制主要包括采購策劃、預算控制、任務分配以及質量管理等。采購人員需要按照采購計劃來開展采購工作,促進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防止出現工程成本增多的情況。還要加強對預算的控制,使得各個部門能夠承擔起自身的責任,提高對施工現場的管理效率,降低施工能耗。做好成本控制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現返工的情況,降低不必要的工程支出,這樣不但可以確保風景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質量,還可以保證施工進度。
(三)設計者盡量避免隨意性
從整體出發,利用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法,結合考慮當地的發展需求和人文歷史進行整合設計。只有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背景、發展要求與周圍建筑物的合理協調,才能真正達到科學合理的目的。同時,風景園林綠化植物在配置的同時還應充分考慮園林自身功能等方面的要求,及時了解和掌握植物的生長形態,及氣象環境條件對其的影響,從而對植物的配置做到科學合理的同時,避免植物在配置中出現隨意性和盲目性。更加可以凸顯出了當地的文化特色及獨特的風格藝術形態,使其更進一步的提升風景園林的整體綠化品位。
(四)加強風景園林鄉土樹種優勢的發揮
在我國現代風景園林綠化中,鄉土植物對風景園林的綠化同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風景園林的觀賞也能達到很好的視覺效果,鄉土樹種是指在本地區域環境下自然生長的樹種。這些鄉土樹種具有較好的適應性、經濟性、觀賞性以及抗逆性等優良特點,而且相對于其他外來樹種而言,鄉土樹種更能適應園林建設施工地的氣候環境和土壤環境。確保植物在生理、生化 、生態方面的功能均可正常且健康運轉,繼而進一步的使風景園林綠化植物的觀賞性和娛樂性得到充分展現出來。
(五)對園林設計進行低碳施工和管養
建造一個低碳園林不僅僅是說說而已,而是要付出行動,將園林建設成型,創造一個低碳園林實體。既然是環保節能的園林建設,那就是在園林施工過程中依然要采取節能環保的措施。具體的措施是減少施工過程中施工機械的使用率。除了采取節能的施工過程外還要注意對園林的養護工作。在園林養護中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一個重要的方面,減少二氧化碳污染的方法之一就是用生態的方法和手段來處理生態系統的變化,例如在園林中多種植一些喬木,增加植物的多樣性等。
(六)選擇施工單位時采用招投標的制度
若園林綠化的規模符合了一定標準,其主管部門就要實行招投標的制度。應該選擇施工技術較強并且施工資質較高的單位,這樣以優勝劣汰作為原則,選擇出信譽高、施工的質量好以及施工資質老的單位,就能夠將施工隊伍資歷不夠的問題進行解決。
(七)向著可持續性和生態方向發展
現代風景式園林在規劃設計中要注意與自然相和諧的原則。在最大限度的適應自然的過程中,按生態的原則進行規劃設計是構建現代風景式園林的要求。在現代風景式園林的規劃設計越來越重視倡導生態審美觀,主張自然的野外之美,打造真實的生態之美,是因為這些因素是我們城市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這就需要規劃設計者在將來的設計思維中不再停留于表面的美麗形式,而是將生態價值觀與自然生態美學相結合,對于形式、功能和思想內涵的提升有更高的追求。在規劃設計中還要注重可持續性,設計者要在節約用水用地、及時補充地下水、新清潔能源的運用以及恢復和保護本地特有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多樣性進行提升。在可持續和生態問題上的思考是風景式園林發展趨勢的關鍵。
結束語
傳統的城市風景園林設計,一直沒有引起行業和社會大眾的關注,這使得在風景園林設計存在著雷同感、陌生感、品味不高、文化內涵不豐富等問題,這不但會影響到市民對風景園林的欣賞和享受,更會對城市建設有著負面的制約。新時期,應該對這一問題進行徹底改變,通過行業內的積極思考,從積極發動公眾參與、加強風景園林專業教育、科學行政管理、倡導結合等角度,形成風景園林設計的新體系和新方法,全面提高我國風景園林設計水平,為城市進步和發展、市民的休閑和生活,提供一個和諧、友好、清新、健康的場所。
參考文獻:
[1]李泉煌.淺談城市風景園林設計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4,05: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