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海洋經濟價值

      海洋經濟價值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海洋經濟價值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海洋經濟價值

      海洋經濟價值范文第1篇

      關鍵詞:海洋經濟;發展指數;指標體系;綜合評價;廣東省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2)27-0160-03

      當前,海洋經濟已經成為廣東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將推動廣東逐步形成高度依賴海洋的開放型經濟體系。國務院將廣東省列為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試點地區,并于2011年7月原則同意《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發展規劃》(以下簡稱《海洋規劃》),這為廣東海洋經濟大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宏觀環境。建立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系統是《海洋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開展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有利于從多角度對廣東省及14個沿海市海洋經濟進行評估,引導海洋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推動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

      一、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基礎

      1.數據獲取的可行性。廣東省將試點構建廣東省海洋經濟運行數據監測網絡、監測海洋經濟運行監測系統等內容,建立涉海企業名錄庫和直報系統,采用多種監測手段,實現對主要海洋產業、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海洋相關產業、海洋經濟發展環境等相關信息的采集、審核、匯總和整理等任務,完成對廣東省海洋經濟運行狀況和發展環境的監測,為評估指標的設置提供了數據支持。

      2.技術方法的可行性。國民經濟運行等各個領域已開展了相關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為廣東省海洋經濟綜合評估指標體系的設置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的經驗。例如,在綜合評估方面,中國統計學會(2011)開展了綜合發展指數研究,提出了包含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文明、科技創新、公眾評價六個方面45項指標;廣東省政府提出建設幸福廣東評價指標體系,提出了包括就業和收入、教育和文化、醫療衛生和健康、社會保障、消費和住房、公用設施、社會安全、社會服務、權益保障、人居環境等10個一級指標、45個二級指標、48個三級指標的幸福指標體系;殷克東、方勝民(2008)開展了海洋強國指標體系研究,提出了分設一級指標8個,二級指標49個,三級指標151個,四級指標229個,五級指標104個,六級指標57個的海洋強國指標體系;王冰(2011)開展了海洋經濟系統評估指標體系研究,提出了資源體系、產業體系、經濟體系、社會體系以及環境體系為一級指標,下設18個分層二級指標,200個三級指標的評估指標體系;國家海洋局對海洋生態文明區建設指標體系(國家海洋局,2011,征求意見稿)提出了海洋經濟與資源利用、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公眾參與與宣傳教育3個一級指標,海洋經濟發展資源集約利用、海洋生態保護、海洋污染壓力、減災防災能力、公眾參與、宣傳教育等6個二級類指標以及28個三級類鼓勵性、選擇性、約束性指標。

      二、評價指標體系設計原則

      海洋經濟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遵循以下指導原則:

      1.導向性原則。指標體系要充分反映廣東海洋經濟綜合試驗區建設定位以及建設廣東海洋經濟強省的目標,發揮導向、引領作用,激勵各地區進一步增強科學發展意識和發展能力。

      2.可操作性原則。指標選擇具有代表性,同時兼顧海洋經濟運行監測數據的可獲得性,使指標可采集、可量化、可對比。指標設置與 “十二五”規劃綱要等相關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指標、國民經濟統計指標相銜接,以增強指標體系的實踐意義。

      3.主客觀相結合原則。指標數據設置既包括通過海洋經濟運行監測直接獲得的企業、行業、地區海洋經濟綜合發展的客觀數據,以客觀指標反映地區發展的數量特征,又包括由公眾參與構成的主觀指標,充分考察公眾對海洋經濟綜合發展的切身感受,提高公眾對于海洋經濟綜合發展的參與度和認可度。

      4.開放性原則。評價指標體系作為現實海洋經濟運行反映,其第一要義就是要反映海洋經濟運行的特點,隨著海洋經濟運行監測的不斷深化,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將根據實際進行增刪完善。

      三、評價指標體系構建

      目前,對海洋經濟綜合發展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研究難度較大。本文嘗試建立如下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分為海洋經濟競爭力指數、海洋科教創新與轉化力指數、海洋生態文明支撐力指數、海洋綜合管理能力指數、沿海地區社會發展基礎指數等五個準則層,經濟增長、結構優化、發展質量、科技發展基礎水平、海洋科技成果產出能力、海洋生態活力及結構等16個要素層,共53個指標因子。

      1.經濟競爭力子系統。經濟競爭力子系統是海洋綜合發展指數的核心,分為經濟增長、結構優化、發展質量三個要素層,共14個指標因子。其中經濟增長要素層選取人均海洋生產總值、海洋生產總值指數、海洋產業增加值占全省(沿海地區)海洋GDP的比重作為海洋經濟增長的指標因子,以反映廣東省海洋經濟增長的穩定性、波動率以及在全省海洋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結構優化選取海洋第二產業產值比重、海洋第三產業產值比重、海洋產業霍夫曼系數、第三產業增長彈性系數等因子反映分析海洋三次產業的結構變動程度、變動方向以及海洋產業所處的發展階段。發展質量選取海洋產業貢獻度、海域使用金收入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海洋產業從業人數占全社會就業總人數的比重、海洋產業勞動生產率及勞動要素投入彈性系數等因子反映海洋產業在國民經濟、財稅、就業等方面的地位。海洋經濟發展質量反映海洋經濟發展綜合效益以及海洋行政主管部門提供公共產品和服務的能力。

      2.科教創新子系統。科技進步與海洋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一種相互促進又相互制約的辯證關系。科技進步是推動海洋經濟結構調整、提高海洋經濟效益、加快海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和手段,也是衡量海洋經濟增長質量的重要標志。海洋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海洋經濟增長潛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海洋科教創新子系統共分為科技發展基礎水平、海洋科技成果產出能力、海洋科技轉化能力三個要素層,共9個指標因子。其中海洋科技發展基礎水平選取海洋科技經費投入強度、海洋每千從業人員擁有技術人員數、海洋科技人員人均科研經費、海洋科研機構數量等因子反映區域海洋科技發展基礎及潛力。海洋科技成果產出能力選取海洋科技論文和專著年發表數量、省級以上海洋科技成果鑒定數、年度海洋專利授權量等因子。

      3.生態文明子系統。生態文明為海洋經濟發展提供支撐。生態文明子系統分為海洋生態活力及結構、海洋資源集約利用、海洋環境保護與災害防治、海洋文化發展及宣傳等四個要素層,共13個指標。

      4.綜合管理子系統。綜合管理子系統分為海洋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海洋事務管理能力、海洋事務服務能力等三個要素層,共9個指標因子。選取預報準確率應急反應、速度滿意率、應急措施保障程度滿意率、海洋法律、規章及相關規劃普及率、海域審批效率滿意率海洋執法檢查投訴率、執法次數、執法人員數量和海洋行政管理信息化程度等因子,通過公眾參與獲得公眾對海洋綜合管理能力的認同程度。

      5.社會發展子系統。社會發展子系統選取居民消費、沿海地區發展、固定資產投資作為沿海地區發展基礎的指標因子,這些因子主要取自國民經濟統計數據。

      海洋經濟價值范文第2篇

      關鍵詞 海洋經濟;潛力;價值量;收益還原法

      中圖分類號F0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09(2010)06-0151-04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海洋經濟迅猛發展,隨之而來的是資源和環境問題。目前,海洋資源退化和海洋環境惡化已成為不爭事實,已成為制約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因此,研究探討海洋經濟發展的潛力對于制訂未來一段時期內我國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1 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的涵義

      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是指海洋資源用于海洋開發和利用方面的潛在能力。海洋經濟發展潛力評價指在一定的技術條件和經濟條件下,依據勘察的海洋資源及開發條件信息,對其未來海洋資源進行工業開發利用產生的經濟價值進行評估。具體在計算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應為海洋資源總價值扣除生態環境災害造成損失后的價值,即: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海洋資源總價值(未來貼現價值)-海洋生態環境災害造成的損失。

      2 海洋經濟發展的資源潛力分析

      此處主要評估我國近海主要海洋資源的經濟價值潛力,主要海洋資源包括:水產、港址、海洋石油、海鹽、濱海景觀、灘涂等。以下采用收益還原法對我國主要海洋資源的經濟發展潛力進行評估。

      2.1 我國近海海洋資源經濟價值

      2.1.1 海洋漁業資源價值

      海洋漁業資源價值評價可采用收益還原法。收益還原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P:A/i=R-C/i (1)

      式中:P表示海洋漁業資源價值;A表示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純收益;R表示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年總收入;c表示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理論上需根據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加海洋水產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來確定還原利率。但實際計算時,海洋水產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難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漁業增加值增長率近似估算。2000~2008年我國海洋漁業增加值增長率范圍在3.3%~20%之間,年均增長9.8%。取海洋水產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為3.3%~20%之間,平均為9.8%。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則可確定還原利率為5.55%~22.25%之間,平均為11.05%。

      據測算,我國近海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567萬t(其中黃渤海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103×10t,東海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279×104 t,南海北部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為180×104-190×104 t)。2006年我國海水水產品產量2887.68萬t,我國海水養殖產量為1445.64萬t,海洋漁業增加值為1708.1億元。因此,經計算得到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合理年純收益近似為1190.5億元(海洋漁業資源開發的年純收益近似采用當年海洋漁業的年增加值,其中計算時采用捕撈漁業的最大持續產量和海水養殖產量計算)。因此,根據公式(1),可得到我國近海漁業資源總價值范圍在5350.56億~21450.45億元之間,平均價值為10773.76億元。

      2.1.2 港址資源價值

      港址資源包括已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和未開發利用的港址資源。對于已開發利用的港址,可采用收益還原法評估。港址資源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如下:

      P=A/i=(R-C)/i (2)

      式中:P表示港址資源價值;A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純收益;R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總收入;C表示港口運營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參照《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港址資源開發類建設項目還原利率取8%。

      2006年,我國海洋交通運輸業增加值為2842.1億元,則可近似為港址資源開發的年純收益。根據以上公式,可得到我國港址資源價值為35526.25億元。

      2.1.3 海洋石油資源價值

      海洋石油天然氣資源價值可采用市場價值法和收益還原法評估。市場價值法的計算公式如下:

      P=Pe×Q×r (3)

      式中:P表示資源總儲量價值;Pe表示資源單位采出量價值;Q表示資源儲量;r表示資源回收率(%)。

      2006年,我國沿海地區海洋原油產量3239.91萬t,實現增加值668.9億元,單位海洋石油開采量價值為2064.56元/t。根據2005年國土資源部、國家發改委聯合組織的第三次石油資源評價初步結果,目前中國石油資源量為1070多億t,其中海洋石油資源量為246億t。假設回收率為30%,采用市場價值評估,則我國海洋石油資源的價值為152364.5億元。

      2.1.4 海鹽資源價值

      海鹽資源價值評估,可采用收益還原法評估。假設海鹽生產年收入扣除年成本(包括投資成本、生產成本、稅費、勞動者報酬等)后的年純收益和還原利率不變,海鹽資源價值評估的計算公式如下:

      P:A/i=R-C/i (4)

      式中:P表示海鹽資源價值,A表示海鹽生產的年純收益,R表示海鹽開發的年總收入,C表示海鹽開發的年總成本,i表示還原利率。還原利率根據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加海鹽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來確定。但實際計算時,海鹽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難以估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海洋鹽業增加值增長率近似估算。2000年~2008年我國海洋鹽業增加值增長率在-1.1%~17.4%之間,平均為3.98%。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則可確定還原利率范圍在1.15%~19.65%之間,平均為6.23%。

      2006年,我國海鹽產量3100.89萬t,海洋鹽業增加值44億元,則近似確定海洋鹽業職員開發的年純收益為44億元。采用收益還原法,我國沿海海鹽資源價值為223.92億元~3826.09億元,平均價值為706.26億元。

      2.1.5 濱海旅游資源價值

      濱海景觀資源價值評估采用或然價值法、收益還原法和成果參照法。2006年,我國濱海旅游業增加值2619.6億

      元,則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的年純收益近似為2619.6億元。采用收益還原法,其還原利率根據一年期銀行存款利率加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值來確定。但實際計算時,濱海旅游資源開發的風險調整難以計算。因此,可采用多年濱海旅游業增加值增長率近似計算。2000年~2008年我國濱海旅游業增加值增長率在0.2%~34.2%之間,平均為14.06%。一年期銀行定期存款利率為2.25%,則可確定還原利率范圍在2.45%~36.45%之間,平均為16.31%。根據收益還原法計算,我國濱海旅游資源價值為7186.83億~106922.4億元,平均價值為16061.31億元。

      2.2 國際海底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潛力

      根據陳新明,我國在太平洋7.5萬平方公里的多金屬結核專屬區,目前控制了4.2億t干結核量,11175.52萬t錳,406.4萬t銅,514.42萬t鎳,98.49萬t鈷的資源量,可形成年產300萬t干結核、開采周期20年的深海產業。初步測算,投資該規模的產業總資本14億~19億美元,回收期7~12年,可獲利潤40億~50億美元。

      根據測算,未來國際海底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為26億~36億美元,平均為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為212億元。

      3 海洋環境生態損害造成的損失

      我國海洋生態環境污染及海洋災害對經濟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海洋環境污染造成漁業損失、風暴潮和赤潮造成的災害損失等。

      3.1 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漁業損失

      我國海洋漁業水域污染事故次數仍然較多,損失較大。根據農業部和國家環境部的《中國漁業生態環境狀況公報》,2002~2007年,我國海洋漁業水域污染造成直接損失為2.43~10.8億元,平均為5.6億元,海洋天然漁業資源經濟損失為27.4~42.7億元,平均為31.86億元(見表1)。根據收益還原法,取海洋漁業資源價值評估的還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據收益還原法,我國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漁業損失總計為493.69億元~769.37億元,平均為288.33億元。

      3.2 海洋災害造成的漁業損失

      我國海洋災害類型主要有風暴潮災害、災害性海浪、赤潮、海冰、海平面上升等,其中風暴潮災害和赤潮對海洋經濟影響較為嚴重。我國沿海風暴潮主要造成沿海養殖業、港口設施等方面損失,赤潮對海水養殖業造成損失。我國2000~2007年風暴潮災害和赤潮災害損失(見表2)。2000~2008年我國風暴潮災害和赤潮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合計平均為133.23億元。采用收益還原法,取海洋漁業資源價值評估的還原利率,即5.55%~22.25%,平均11.05%。根據收益還原法,我國海洋災害造成損失的現值為598.79億元~2400.54億元,平均為1205.7億元。

      4 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綜合分析

      通過計算可得,我國海洋經濟發展潛力在199737.16億元~320335.57億元,平均為214150.1億元,見表3。

      5 結論

      根據以上計算,我國近海漁業資源可開發潛力在5350.56億~21450.45億元之間,平均為10 773.76億元,海洋交通運輸業的發展潛力為35 526.25億元,海洋石油資源可開采潛力為152 364.5億元,海洋鹽業發展潛力在223.92億~3826.09億元之間,平均為706.26億元,濱海旅游業發展潛力為7 186.83億~106 922.4億元,平均為16 061.31億元。未來國際海底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潛力為26~36億美元,平均為3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為212億元。

      海洋經濟價值范文第3篇

      關鍵詞:文學旅游;開發;經濟效益;途徑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15)12(a)-103-03

      在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之下,旅游資源要素的轉變,不再強調單一的自然資源,而是在突顯自然資源的同時,更加強調文化旅游資源對社會發展的推動力。文學旅游轉變了單一的旅游形態,轉而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資源形成更加富有審美情感、更加具有價值的人類財富。文學旅游資源具有意境美、抒情美的鮮明特性,這無不展現出文學旅游開發將帶來的價值體系。從實質而言,文學旅游資源開發所帶來的經濟價值,是成為文學與旅游兩大主體并重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而且,文化價值的延續與弘揚、經濟價值中經濟拉動力與環境經濟的創造力,都強調新時期下文學旅游開發的必要性。此外,在現代社會轉型發展的當前,社會發展對傳統文化,尤其是對傳統民族優秀文化等的訴求,為文學旅游開發創造了良好的內外環境,讓文學旅游發展所形成的經濟效益更加突顯。因此,文學旅游開發的內外環境良好,在構建文學價值、環境價值的同時,強化經濟效益的可持續獲取,推動地區經濟的良性發展。

      1文學旅游開發的價值體系

      文學旅游的興起與發展,是文學與旅游雙重發展的現實需求,也是依托文學旅游資源獲取經濟效益的重要途徑。在文學旅游的開發中,其所構建的價值體系,主要在于經濟價值、文學價值及環境價值的體現,對于繁榮文學事業,促進旅游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文學旅游資源開發下的經濟價值

      經濟價值是文學旅游開發的重要立足點,也是市場經濟背景下,文學與經濟并重發展的集中體現。在經濟多元化的現實條件之下“,文學地”成為旅游發展的亮點,也是以文化構建旅游新元素的有力之舉。依托文學旅游吸引文化游客,而文化游客的吃、住、行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勢必十分可觀。當前,文學旅游成為很多貧困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模式,以文學遺產保護、文學遺產弘揚為切入口,尋求經濟發展與文學發展齊步走的新模式。挖掘文學遺產的美學價值,構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民族氣息的文學經濟鏈,更符合經濟與文化雙重發展的現實訴求。當前,價值的多元化,也強調文學資源的經濟價值不應過于強調短期經濟效益的獲取,過于將“文化”作為商品的賣點,這反而無法實現文學的經濟價值。因此,文學旅游開發下的經濟價值,應強化文學價值的延續性與經濟效益的可持續性,打造出經濟與文化可持續發展的良好經濟鏈。在突出經濟價值的同時,也尊重文學的主體地位。

      1.2文學旅游資源開發下的文化價值

      文學旅游資源開發的基礎是文學價值的外溢,強調文化價值引導下的旅游新要素的構建。世界文化遺產——廬山,就是文化價值深厚的旅游勝地。從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到蘇軾的《題西林壁》,再到“紅色革命”,這些都是廬山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重要文化元素,讓文化內涵豐富的廬山在旅游開發中,突出文化價值構建下廬山旅游經濟發展的新模式。廬山的文學多樣化,文人騷客的詩文、山水景觀的綺麗,人文景觀與自然景觀的美融合,讓豐富的文化元素、多樣化的自然景觀,成為廬山文學旅游的亮點。因此,在文學旅游的開發過程中,文化價值與自然環境價值的兼容,讓文學價值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以更加完備的審美情趣吸引游客走進旅游文化,這比單一的文化旅游,或者是單一的自然環境觀賞更符合現代民眾對審美及情感的需求。

      1.3文學旅游資源開發下的環境價值

      倡導“綠色、環保”的新時期,文學旅游資源的開發,無疑是對旅游發展中環境價值最大化的有力之舉。一方面,旅游發展所帶來的環境問題,讓旅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短期化,在自然旅游資源的消耗中,經濟效益逐漸消退,無法構建長期化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旅游開發中的環境問題成為旅游發展的瓶頸,而在文學旅游資源開發下,對環境價值的構建,讓環境保護成為旅游發展的新舉措。京杭大運河申遺,就是對文學旅游資源的開發,對環境價值構建的典型例子。讓傳統文化的傳揚與保護,成為環境保護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的歷史時期,文學旅游的經濟效益,不僅僅體現在經濟價值、文學價值上,同時也彰顯在環境價值之中,這是經濟效益可持續獲取的有力保障,也符合社會發展的現實需求。

      2文學旅游開發下經濟效益的獲取途徑

      文學旅游開發是新時期旅游與文學并重發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經濟及文學效益的重要途徑。在筆者看來,文學旅游開發下經濟效益的獲取,關鍵在于構建好如圖1所示的經濟效益體系,文學旅游開發下的經濟價值、文化價值及環境價值構建了其現有的經濟效益體系,但三者之間又相互制約與影響,強調經濟效益的獲取,不能拋棄環境價值或文學價值,而單獨促進經濟價值的最大化,這顯然是與文學旅游開發的要旨相違背的,也是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可持續性獲取。為此,文學旅游開發下經濟效益的獲取,一是要踐行文學旅游開發的原則;二是要構建好良好的藝術氛圍,并在體驗式的開發策略之下,激活文學旅游資源,拉動旅游大開發下的經濟效益。那么,具體而言,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2.1踐行文學旅游開發原則,構建可持續的經濟效益

      文學旅游開發具有特殊性,不僅要強化旅游開發下的經濟效益,同時也要兼顧文學旅游下的文化價值創造。為此,踐行文學旅游開發的“市場導向原則”“、高品位建設原則”和“多元化發展原則”,是構建可持續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也是獲取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首先,堅持市場導向原則,實現文學旅游資源向產業經濟的優勢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文學旅游開發堅持市場導向原則,就是要依托市場活力,實現文學旅游產品與市場的良性互動進而將文學旅游資源向產業經濟的優勢方向發展。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而言,我國有近八成的游客希望在旅游的同時,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文學氛圍。并且,25~40歲的游客成為了文學旅游的主流市場,對文學旅游的興趣濃厚。為此,在文學旅游開發中,要強化市場導向下的發展推進,在做大旅游品牌的同時,讓經濟效益不再是淡薄的文學價值,而是逐步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獲取更多的文學旅游經濟效益。其次,堅持高品位建設原則,提升文學輻射力度的經濟價值。文學旅游資源的經濟效益,主要體現在文學的高品位性,以及其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堅持高品位建設的原則,提升文學的輻射力度,進而拉動文學旅游的經濟價值。一方面,可以依托媒體媒介,擴大文學旅游中文學內涵的宣傳內容,讓良好的文學旅游產品契合現代人的生產生活需求,迎合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另一方面,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文學內涵的旅游產品,滿足游客觀賞人文景觀的同時,感受文學帶來的文化熏陶。最后,堅持多元化發展原則,開發更具經濟發展潛力的文學旅游資源。文學旅游資源的經濟效益,要堅持文學為主體的開發原則,將文學旅游資源以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模式,城鄉更加豐富的文學旅游價值。通過將文學旅游與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相結合,促進文學旅游帶動下更多經濟效益鏈的產生。特別是文學旅游與生態旅游的“聯姻”,不僅將文學旅游的經濟價值進一步擴大,也讓環境價值進一步得到實現,是文學旅游發展的重要方向。

      2.2強化文學藝術氛圍的營造,擴大文學旅游產品的社會影響力

      在以市場為導向的文學旅游資源開發,更加強調文學旅游產品社會影響力的重要性。文學旅游資源不能脫離其“文學”內涵的本質屬性,強化文學藝術氛圍的營造。在廣泛的社會影響力之下,進一步擴大文學旅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盤活文學旅游的經濟效益。首先,在文學旅游開發的過程中,要對文學的藝術價值有充分的認識與理解,在深挖文學審美意境的同時,讓文學審美意境吸引游客,擴大文學旅游資源的社會影響力;其次,強化文學藝術氛圍的營造,將文學旅游資源中的文學藝術進行串聯,藝術品位的提升,讓游客獲得更好的文學熏陶,這樣的文學旅游資源更符合現代人對文學旅游的追求。文學旅游有了市場,有了廣泛的社會影響力,勢必帶動旅游產業鏈的發展,從而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

      2.3強化體驗式開發策略的落實,激活文學旅游資源

      在現代人的生活理念中,體驗式的交互開發,是提高資源開發效率,激活文學旅游資源的重要舉措。首先,以游客為主體,注重游客的體驗效果,讓文學旅游產品更好地滿足游客的需求。特別是在文學資源與自然景觀的融合上,要強化兩者的有機融合,帶動文學資源在旅游經濟效益獲取上的主體地位;其次,文學旅游資源的激活,是其獲取更多經濟效益的重要基礎。從實際來看,很多地方在文學旅游資源的開發中,文學資源未能全部激活,文學資源的內容、展現形式都過于單一,難以滿足文學旅游發展的現實要求。為此,要激活文學旅游資源,讓文學內涵充分展現;讓文學要素充分流向游客,讓游客在體驗中獲取良好的文學熏陶,這才是文學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

      3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文學旅游資源豐富,文學旅游的興起與發展,是新時期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趨勢,符合現代旅游經濟發展的現實要求。當前,我國文學旅游開發正處于發展階段,在突顯經濟價值的過程中,對于文學價值、環境價值的構建,仍缺乏相應的開發力度。為此,在構建文學旅游資源的經濟效益鏈中,一是要踐行文學旅游開發原則,構建可持續的經濟效益;二是要強化文學藝術氛圍的營造,擴大文學旅游產品的社會影響力;三是要強化體驗式開發策略的落實,激活文學旅游資源。從本質上,提升文學資源的經濟效益,推動文學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實現文學、旅游的雙重發展。

      參考文獻

      [1]仲婷婷.體驗經濟視角下的高密文學旅游開發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

      [2]劉亮亮.體驗經濟時代下文化旅游開發途徑探析[J].河北旅游職業學院學報,2014(05).

      [3]郭文全.旅游開發項目的盈利模式分析[J].當代旅游(學術版),2012(04).

      [4]王良艷.九寨溝藏族文化旅游開發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

      [5]洪芳.傳播學視角下的文學旅游資源開發研究——以秦皇島為例[J].旅游縱覽月刊,2013(09).

      海洋經濟價值范文第4篇

      [關鍵詞]環境會計;環境資源價值觀;計量方法

      環境會計是以綜合貨幣計量和實物量計量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環境資源的、法規和國際公認準則為依據,經濟與環境資源之間的聯系,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環境資源污染,預防、開發利用環境資源的成本和費用,環境資源績效,以及環境資源運動對會計主體經營業績的一門學科。由于環境會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邊緣學科,它所反映和控制的對象極其復雜,它的間接對象是環境資源的物流運動,即從環境資源的形成、獲取,到環境資源的開發創新的整個過程;它的直接對象是環境資源的價值運動,即環境資源價值、環境資源的耗費、環境資源損失、環境資源成本、環境資源的經營開發收入、綠色收入和綠色利潤等。因此,如何對其進行計量成為環境會計方法體系中的核心問題。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一、環境會計計量的理論基礎

      要把環境資源納入會計核算系統并對其進行計量,首先必須確立正確的環境資源價值觀。最初提出環境資源價值觀概念的是60年代美國經濟學家Weisbrod.B.A和K1uti11a,J.V,他們認為環境資源價值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第一,它為人民生產活動提供可再生和不可再生資源;第二,它為人類及其它生命體提供生存場所;第三,它對人類活動排放的污染物具有擴散、貯存、同化的作用,即環境對污染物具有凈化作用;第四,它提供景觀服務。優美的大是勝地,為人類的精神生活和福利提供天然的物質資源。可見,環境資源價值除了作為生產資料表現為市場價格外,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外部性”的非市場價值。它的特殊性在于:它的價值并不完全取決于人類的經濟開采和利用,其存在本身就具有鮮明的經濟與非經濟功能,這與傳統的價值論認為沒有勞動參與的自然資源沒有價值,沒有進入市場交易的自然資源沒有實現價值的觀點截然不同。環境資源的價值不僅僅是對人類需要和利益的滿足,而且也包括對地球上一切生物的需要和利益的滿足,以及對地球生物圈系統整體完善、健全的需要和利益的滿足。因此,它們的價值是固有的,不依賴于人的判斷和評價。自然界具有多樣性價值,如經濟價值、生存價值、選擇價值、消譴價值、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精神價值、美學價值[Pearce, D. Barbier, E and Markandya., McNeely, J. A. et. al., 1990],這些價值的存在和相應的價值觀的確立,使環境資源成為會計計量和核算的對象成為可能和必要。

      二、環境會計的主要計量方法

      為了便于收集資料和相對準確地計量,我們將環境會計的間接核算對象劃分為九大類別:即礦產能源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草地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再生資源和環境資源(狹義的),

      在此基礎上再來計量和核算環境會計的直接反映和控制的對象——環境資源(廣義的)①的耗減成本、環境資源的損失成本、環境資源的恢復成本和再生成本、環境資源的保護成本、環境資源的替代成本和機會成本,及環境資源的改善收入(綠色收入),這六項價值指標成為環境會計應直接計量和核算的對象。

      根據現代資源的環境經濟學的觀點,環境資源的價值由三部分構成:現實使用價值、選擇價值和存在價值。(1)現實使用價值包括直接使用價值和間接使用價值。直接使用價值是指環境資源可直接用于生產過程和消費過程的經濟價值。其中有的可以在市場上直接獲得,如礦產資源價值、木材價值、水資源價值等;有的雖不能直接套用市場價格,但可以通過市場的辦法估計直接使用的價值。間接使用價值是指環境資源并非直接用于生產和消費的經濟價值,它們沒有直接的市場價格,其價值只能間接地表現出來。如濕地的保護,維護生物的多樣性等。這種間接的使用價值可以通過“有無法”來間接計量,即設想如果沒有這類環境資源,用其它方法達到同等功效所需投入的估計值。(2)選擇價值是指人們為了保護或保存某一環境資源,以便將來使用而作出的預先支付。選擇價值仍屬于使用價值范疇,但它所衡量的是未來的直接或間接使用價值,以確保在未來不確定的情況下某一環境資源的供給。(3)存在價值是指人們對某一環境資源存在而愿意支付的數額,是環境資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時表現出的價值,這是一種生態價值。存在價值可以通過調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來計量[周德群等,1998].例如,美國的自然景觀區科羅拉多大峽谷,問卷調查的得出,保護這一景觀的收益,按支付意愿額高達78億美元。根據這一觀點,我們對上述九類環境資源分別進行價值計量和核算。

      1.礦產能源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的價值計量。由于這三種資源的市場價格較為完善,因此,可以用市場估價法進行計量核算,即以現期經濟活動對上述三種資源的耗減量(Qi)和相應的市場價格(Pi)為基礎,來計算該種資源的經濟使用價值。但考慮到現行的這些資源的市場價格是建立在資源無償使用、永續不竭基礎上的,沒有考慮到代際的公平性和人與自然的協調性,因此,價格明顯偏低,應在此基礎上加上資源所有者權益價格(Ps)、時間調節系數(Pt)和環境調節系數(Pc),從而形成完整意義上的生態價格。Ps表示資源所有者享有的法定權益,是國家憑借其對自然資源的壟斷而獲得的權益補償,它一般通過“絕對地租”、“級差地租I”、“壟斷地租”等形式表現出來。國家通過Ps形成專門的資源補償基金,專項用于資源環境的保護、節約利用,新資源和替代資源的開發利用等等,以實現自然資源的良性循環。Ps表示資源的未來價值,即因今天的使用致使后代無法使用造成的損失。由于這種資源受未來替代資源或技術狀況的影響,準確估計的技術難度較大,但當未來的替代資源的成本小于的資源成本時,Pt=0.Pc表示該種資源的開采及耗用可能對生態造成的有形和無形的損失。

      綜上所述,這三種資源的耗減價值為:Ci=Qi(Pi+Ps+Pc+Pt)

      2.土地資源、草地資源的價值計量。這兩種資源宜采用收益還原法,它是依據替代與預測原理,著眼于未來的預期收益,以適當的還原利率折為現值。現以耕地為例計算其每畝價格。

      每畝耕地價格=每畝土地凈收益/收益還原率

      =(農作物種植業的每畝產值-每畝成本總額-每畝投資的機會成本)/收益還原率上式中收益還原率一般采用一年期存款利率,再加上風險調整系數和通脹率。

      這樣出的每畝耕地價格是一般意義上的市場價格,再加上資源所有者權益價格(Ps)、時間調節系數(Pt)和環境調節系數(Pc),即為每畝耕地的耗減價值。其它土地資源、草地資源的價值也可按此計算。

      ①狹義的環境資源主要是指反映大氣保護、城市噪音、固體廢物的產生、排放量及有毒有害物質的排放、泄漏、廢棄、污染量等方面的質量指標;廣義的環境資源還包括其它類別的物質資源。本文環境計量和核算的是廣義環境資源。

      3.海洋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的價值計量。之所以計量、核算這兩種資源的價值,是出于對生態平衡及與協調的考慮,因此,對這兩種資源應重點計量其生態價值,宜采用的方法是維護成本法。它的基本思路是:為不損害海洋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長期數量水平和質量水平,人們在一定時期內必須減少避免某些活動,替代某些經濟活動的產出結果;不改變產出結果但通過新技術替代某些經濟活動的投入;不更改經濟活動本身但同時開展預防資源耗減或惡化及恢復資源的活動。這一時期因采取以上行動而發生的損失和費用即為該時期的海洋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維護成本。對這兩種資源的計量核算,采用“有無法”基本上也能達到相同的結果。與市場估價法相比,維護成本法在上更符合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4.再生資源的價值計量。由于再生資源一般都有較完善的市場價格參照書,因此可套用市場估價法,其計量核算過程在前面已有闡述。

      5.環境資源的價值計量。環境資源的價值實質上是一種存在價值,是環境資源以天然方式存在時表現出來的價值。因此,這種價值只有通過調查支付意愿或接受意愿來計量,即針對環境資源的數量和質量變化,人們為了避免能觀察到的變化所愿意支付的貨幣數額。但由于這種估計結果受各種主客觀因素的而缺乏統一性、可復核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程度較差,因此,必須與其它方法結合起來使用。常用的方法有:

      (1)復原成本法。它是把環境污染和破壞恢復到原狀所需成本進行估算的方法,適用于環境污染對水資源、森林資源、草地資源、土地資源、海洋資源、野生動植物資源的破壞的價值估算。

      (2)替代品評價法。當某項環境資源的價值無法直接計量時,可通過估價替代品,即某些與所要估計的項目大致具有同等效用或相等犧牲的項目的價值來確定環境資源價值。這種方法主要用來估量環境污染對人體健康危害所折合的價值量。國外多采用Misham公式來計量,其公式為E1∑YtPtT(1-r)-(t-T)式中E1為人體健康損失費;Yt為預測個人在t年的工資收益額;PtT為某人從T年活到t年的概率;r為T年到t年的有效社會貼現率。

      海洋經濟價值范文第5篇

          1 材料與方法

          1.1主要材料及試劑

          貽貝購自浙江省舟山市南珍市場;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碳酸鈉及氫氧化鈉等購自北京亞太恒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主要儀器

          德國Sart0rius AG公司BSAl24S型電子天平;上海博迅實業有限公司醫療設備廠SSW型微電腦電熱恒溫槽;上海標本模型廠DS-l型高速組織搗碎機;日本HITACHI公司CFl6RXII高速冷凍離心機;上海洪紀儀器設備有限公司ATN-300自動凱氏定氮儀以及索氏脂肪抽提器、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馬福爐、坩堝等。

          1.3實驗方法

          酶活力測定F0lin酚法;

          總氮量測定凱氏定氮法測定;

          水解度用凱氏定氮法測定上清液和酶解液中蛋白質的含量,水解度公式為:水解度(%):上清液中蛋白質含量/酶解液中蛋白質總量×100%;蛋白質回收率(%)=酶解液中的蛋白質含量/貽貝中蛋白質總量×100。

          脂肪測定索氏提取法;

          水分測定常壓干燥法;

          灰分的測定灼燒稱重法;

          2 工藝流程

          貽貝肉勻漿加酶水解滅酶脫苦脫腥抽濾水解液調等電點離心干燥。

          3 工藝關鍵控制點

          3.1選酶 確定所使用的酶及該酶進行水解試驗最適用酶量、pH、時間、溫度條件。

          3.2滅酶 90℃條件下水浴加熱15min,使滅活酶的同時起到一定的殺菌效果。

          3.3脫苦脫腥 用硅藻土對濾液脫色除臭,抽濾得濾液。

          3.4調配水解液 用酸滴定水解液,達到等電點時,蛋白質呈絮狀沉淀析出。

          3.5離心取蛋白 10000r/min離心15min后去除上清液,得到貽貝蛋白質。

          3.6干燥制粉 真空冷凍干燥得到蛋白粉成品。

          4 結果與討論

          4.1原料一般營養成分分析

          貽貝貝肉一般營養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原料水分含量最高,達80.47%;灰分含量最底1.16%。根據對貽貝成分分析,對其加工利用時,主要考慮蛋白質的利用率。鑒于貽貝蛋白質含量為12.11%,可以利用其加工成蛋白粉。在加工蛋白粉時,選擇合適的酶進行水解液的制備是關鍵,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經濟效益。

          4.2酶種選擇

          稱取貽貝肉63克,放于錐形瓶中加入水126mL,使肉:水=1:2,搖勻加鹽酸或氫氧化鈉溶液調pH值。選擇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作為水解用酶。分別在各種酶在合適條件下對原料分別進行水解,以水解度和蛋白質回收率作為評價指標,水解效果見表2。并進行感官評價見表3。

          由表2可知,對于同一種蛋白質,采用不同的蛋白酶,由于酶本身的特性不同,酶水解的位點也不盡相同,使得水解效果不一。由試驗知道,隨著時間的變化,蛋白質水解度不斷增加,到達一定時間后增加緩慢,且苦腥味加重。比較可知,中性蛋白酶的水解效果相對較為理想,胃蛋白酶與木瓜蛋白酶水解效果都不佳。同時,中性蛋白酶由微生物發酵制得,價格相對比較便宜。則選擇中性蛋白酶水解貽貝較為合適。

          由表2可知,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在酶解適宜條件下進行水解試驗時,中性蛋白酶在其最佳酶解條件下水解效果最好。因此,選擇中性蛋白酶作為實驗用酶。

          4.3中性蛋白酶適宜條件的確定

          4.3.1水解時間的選擇

          采用中性蛋白酶在酶解初期的l h內,酶解反應速率最大,水解率達到26%左右,之后水解率不斷增加,3 h后,水解效果增加不明顯,反映基本達到平衡。為了獲得較好的水解效果,但同時也考慮到水解時間,本試驗選擇水解時間為4h,見圖1。

          4.3.2溫度的選擇

          在E/S=4000 U/g,pH=7,固液比為1:2,溫度為40、50、55℃時進行酶解(圖2)。由圖2可看出,反應在第4h后,最終水解度開始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而55%條件下,最終水解度反而隨溫度升高而減小。因此,中性蛋白酶的酶解適宜溫度在50%為宜。

          4.3.3pH的選擇

          在E/S=4000 U/g,固液比為1:2,溫度為50℃的條件下,分別將pH值調整為6.5、7.0、7.5時,水解度也不同(圖3)。圖3表明,當pH降低時,水解效果不佳,水解率較低。而pH=7.5時,酶水解速率最大,可見中性蛋白酶水解翡翠貽貝的最適pH=7.5。

          4.3.4酶用量的確定

          中性蛋白酶是一種內切蛋白酶,作用的位點有一定的選擇性。在pH=7.5,固液比為1:2,溫度為50~C條件下,酶使用量不同,水解結果有所差別(圖4)。由圖4可看出,酶用量增加能提高水解度,其中加酶在5000U/g時所達到的最終水解效果和6000U/g的最終水解度接近。查閱資料后,此結果可解釋為,酶用量在5000U/g以下時,酶解后期,底物能與酶結合的位點偏少,出現水解率隨酶用量增加而水解效果不佳的現象。本著成本因素的考慮,選擇4000U/g較為合適。

          4.3.5固液比的確定

          在E/S=4000 U/g,溫度為50℃,pH=7.5的條件下進行不同加水量的選擇,其水解效果不同(圖5)。由圖5可知,隨著固液比比值增大,水解度也增大。從實驗結果角度出發,采用固液比為1:2。

          4.4貽貝蛋白粉的制備

          脫苦脫腥后的貽貝蛋白水解液經真空冷凍干燥,得到淡黃色粉末狀成品,無不良氣味。

          5 結束語

          翡翠貽貝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一種集營養、保健、防病于一體的食品。貽貝蛋白質含量高,含有人體所需的8種必需氨基酸,脂肪含量低,但必需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系列的EPA和DHA的含量甚高。此外,還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人體所必需的錳、鋅、硒、鉆和碘等多種微量元素。貽貝肉風味獨特,牛磺酸的含量豐富,具有特殊的類似于蠔的香味。是一種綠色、安全的海洋水產品。

          經測定其中粗蛋白質含量為12.11%,水分含量為80.47%,粗脂肪含量為1.34%.粗灰分含量為l_16%。同時,實驗利用酶法水解貽貝制蛋白粉工藝,得到了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胃蛋白酶水解貽貝制蛋白粉。其各自最佳實驗條件分別為:溫度50'E、55℃、37℃,pH為7.5、7.0和2.0,固液比1:2,酶濃度為0.2%。三種酶經實驗比較得,中性酶水解效果最佳,水解時間4 h,蛋白質回收率95.47%,水解度49.93%。其水解工藝條件為:固液比1:2,溫度50℃,為pH=7.5,水解時間4 h。木瓜蛋白酶水解效果較差。

          本試驗制得的水解液,因是不完全水解,故水解液中存在著較多的游離氨基和蛋白質。因此,水解液可能比貽貝肉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可以用來作為其他食品的輔料,提高營養價值。如將水解液加入面粉中制作海鮮掛面,可以提高掛面的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同時可干燥成為高消化率的貽貝粉,還可以在水解液中加入一些調味料和香料(如蔥、蒜、姜、辣椒等),經干燥后制作方便食品(如快食面)的海鮮調味料。本實驗為了更好的提高貽貝的經濟效益,進一步有效的合理利用貽貝提供了一條新的思路。

      亚洲麻豆精品果冻传媒|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 黑人精品videos亚洲人|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人成电影在线天堂|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亚洲一卡二卡三卡| 亚洲国产精品特色大片观看完整版 | 久久精品亚洲视频| 亚洲AV无码国产丝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高清国产拍精品|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亚洲色图.com|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在线| 亚洲AV无码国产剧情| 亚洲国产精品张柏芝在线观看| 亚洲VA成无码人在线观看天堂|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亚洲a在线视频视频|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 亚洲第一成年男人的天堂| 97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小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阿v天堂在线| 亚洲最新永久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V欧洲精品V日韩精品 |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久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精品自拍| 毛片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精品日韩99亚洲的在线发布| 亚洲高清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址色欲|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