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小學教案數學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結合實例內容確定
2、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討論、操作,培養學生觀察、判定、合作、探究等能力。
3、情感目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根據教學目標相關內容確定)
教學難點:(根據教學目標相關內容確定)
教具、學具準備:(根據教學內容準備相應的教學用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如: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課前談話,導入新課。。。
二、探究(或教授)新知:(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出示問題:
2、合作探究:
3、精要點撥:
三、鞏固應用:(課堂練習)
一星級題目和二星級題目:(課本)
設計意圖:以基礎為主,主要激發中下層生的學習興趣。
三星級題目:(課本) 設計意圖:以生活中的實例為主,讓學生體驗到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四星級題目和五星級題目:(課外,)
設計意圖:此題是給中上層的學生做的,從而達到培優的效果;在 培 優方面,我鼓勵他們多提問題,培養他們成為“問題”少年。
四、拓展延伸: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體會一組圖形重復出現多次就是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具、水彩筆、板書的教具,磁鐵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規律
1、孩子們,你們看,誰來了?(課件出示:聰聰、明明。學生主動給聰聰明明打招呼。嗨,哈羅。然后聰聰、明明給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們又見面了,聰聰說:今天,我和明明要帶你們到一個很好玩的地方,猜一猜,是什么地方?師: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2、出示“數學樂園”明明說:瞧,數學樂園可是我和聰聰布置的喲,怎么樣,漂亮嗎?)師:他們的布置不僅漂亮,而且還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停5秒)把你的發現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開始吧。(學生分組交流,師指導觀察)
3、小組匯報:誰來說說你的發現?充分讓學生說,(學生肯定回答較為哆嗦如:是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同時師跟著指主題圖當說到主題時,師:喲,你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規律,你真聰明!你能大聲地再說一遍嗎?(師點課件引導生說出規律。)師補充:說簡單點說是一黃一紅為一組不斷地重復出現,他說得真好,小朋友,把掌聲送給他,送你一個智慧星。再讓其他生說出燈籠、彩花的排列規律。(每說出一個規律課件跟上)
3、揭示課題:剛才,小朋友找到了不少的規律,這正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規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出示例1中的一組圖:猜一猜,(師做神秘樣)這面旗的后面一個應是什么顏色的旗?(很驚訝)你是怎么知道的?對,說得真好,他是根據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依次不斷地重復排列這個規律知道答案的。
這個朵花的后面一個應是什么顏色的花?這個燈籠的后面一個是?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你們不但找到了規律,還能應用規律解決問題。好了,我們一起去數學樂園去玩玩吧!
二、動手實踐,找規律
(一)教學例1中跳舞圖
1、師:看一看,迎接我們的是什么呢?(歌舞表演。)
2、(出示場中小朋友跳舞)仔細觀察,跳舞的同學是按怎樣的規律站隊的?(抽生說并表揚生:你的規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師:他們是圍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為開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為開始,他們站隊的規律就是一女一男。(課件演示)。
(二)教學例2
1、聰聰:小朋友,我們去觀看魔術表演吧。師:看魔術去。(魔術師出現)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數學樂園,注意了注意了,魔術表演開始了,1、2、3變?。g師吹口氣,變出例2第1圖)
2、師:魔術師變出了什么呢?它們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呢?你能按照規律照著擺嗎?試一試,找出規律,用學具擺一擺。(每個問之間稍停一會兒)
3、抽生上黑板擺。師:來,告訴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規律擺的?師問:你們也是按照這個規律擺的嗎?還有其它的發現嗎?引導學生說出規律,同時發現魔術師變出的圖形既可以從形狀上找排列規律,還可以從顏色上找排列規律。
4、師表揚學生:真聰明,繼續加油,魔術還要變。(變成例2第2圖)
師:魔術師又變出了什么呢?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你能接著擺嗎?試一試。
5、生上黑板擺。你能說出它們排列的規律嗎?(從形狀、顏色上談)
師:小朋友擺得真好,不僅能從圖形的形狀上找到了它們的排列規律,還從顏色上找到了排列規律。
6、好,把學具推上去。出示課件魔術師拋花:魔術師說:呵呵,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變!這些鮮花送給你們。師問:你們喜歡嗎?
(二)教學例3和“做一做”
1、師:孩子們,數學樂園里有很多游戲,我們去玩玩涂色游戲吧。(出示課件)出示課件:聰聰明明拿著畫板,聰聰說:我能按照這些圖的規律涂色,明明,你會不會?明明:我當然會啦,小朋友,你們會不會呢?
2、師:那就請孩子們按照規律把沒涂的涂上正確的顏色。翻到書第89頁,開始吧!
3、展示學生作業,并說出為什么涂這種顏色,讓學生說出規律。問:哪些孩子也涂對了,好,表揚自己。
4、出示“做一做”第2題:一群小星星和一些正方形跳到舞臺上。其中一顆星說:唉呀,我們怎么都沒涂色呀,一點兒都不好看。小朋友,你們能幫幫我們,給我們涂上有規律的漂亮的顏色嗎?讓我們來當一次小小設計師,給這些圖形設計出有規律的美麗的顏色來。(收2本,逐一展示??筛鶕嶋H問:你是怎么涂得又快又好的?)
課間休息:多么歡快的音樂,孩子們,來,跟老師一起隨著音樂活動活動吧。活動中:師問:會了嗎?自己跳跳。(師生共舞,左拍一下,右拍一下,上左揮一下,右揮一下有規律的音樂和動作。)
師:孩子們,你們怎么這么快就把老師的動作學會了?讓生說出老師跳舞時動作的規律。
三、創造規律、表演規律。
那你們能不能像老師剛才那樣用不同的動作或者聲音有規律地表演嗎?不同的動作或者聲音(請幾生表演,同時請學生說出其表演的規律,來,請小朋友跟你一起做。)
四、生活中的規律。
《10的認識》是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第64、65頁的教學內容。
在認識6-9后,學生已具有一定的數感,具有認識和應用數字的經驗和知識基礎,因此本節課力求體現學生的自主性,在生動的活動和情境中體驗、學習有關10的知識。
教學目標如下:
1.使學生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大小,能簡單區別10個和第10,會寫10。
2.使學生在活動中、操作中,歸納并掌握10的組成。
3.通過學具的拼擺,使學生經歷發現、歸納數學知識的過程,培養學習方法和能力。
4.通過游戲、兒歌等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體驗學習成功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引出關于10的故事──認識10以內數的順序
1.數字娃娃排排坐:
師:這節課,老師要帶大家去找我們的好朋友。一起來吧……
(電腦播放音樂《找朋友》,學生跟著拍手唱。歌曲結束時,畫面切入0~9十個數字娃娃的動畫。)
師:原來是數字娃娃呀。還認識嗎?
教師操作鼠標指,學生認讀。
師:數字娃娃來到直尺上,要找自己的位子。誰能幫幫他們?
學生口答,電腦將數字在直尺上正確排列。
師:為什么0在直尺上排最前面?
生:因為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2.10的故事:
師:數字娃娃坐得可直整齊。0排最前面,在直尺上表示什么呢?
生:0在直尺上表示起點。
生:0還表示一個也沒有。
師:所以,在這十個數字中,誰最?。?/p>
生:0。
師:最大的呢?
生:9。
師:9一聽自己最大,可得意了。它神氣地對其他數字說,你們誰都比不過我,我是最大的。尤其是你,0!還有1。0和1聽了,可傷心了。其他數字也很不服氣。于是,0和1湊到一起想了一個辦法……
猜一猜,他們怎樣打敗9,變得比9還大呢?
生:1和0聯合起來,站一起變成10,10比9大。
生:……
(CAI演示1和0變成10。)
師:1和0團結起來,變成──10。同學們團結起來,就能戰勝一切困難。在“日”字格中,10該怎么寫呢?
[NextPage]
生:先寫1,再寫0。
師:對,10要占兩個格,一個格寫1,一個格寫0。
以前學習的0-9都是一位數,而10是兩位數。10在直尺上該排哪里呢?
生:9的后面。
(CAI將10歸位,排在直尺上9的后面。)
師:最小的0和1,站在一起變成比9還大的10。一起讀一讀。
(學生齊讀:0,1,……9,10。)
3.比大小
師:9看見10站在自己后面,比自己還大,就不服氣了。它拿出九個點子說,我有這么多,你比我多嗎?同學們說說看。
(教師板書9的點子圖)
生:當然是10比9大,因為9個點子再加一個才是10,10比9要多一個。
師:請你上來畫出10個點子。
(學生在黑板上合適位置畫出10個點子。)
師:現在,10>()
生:9。
生:10還大于8、7、6、5、4、3、2、1、0。
生:10最大。
師:這節課,我們就專門來認識神奇的新朋友──10。
板書課題:認識10
二、創設關于10的情景──感受用10表示事物的數量,區別10個和第10
1.主題圖中的10。(CAI出示課本主題圖)
師:你能找出圖中藏著的10嗎?
生:圖上有10只鴿子。
生:圖上有9個小朋友,還有1個老師,一共有10個人。
2.拿小棒表示10。
師:動動小手,拿出10根小棒,看誰拿的又對又快。
(學生一邊拿一邊數。)
3.尋找生活中的10。(說一句話或動作表演)
師:找一找,生活中還有什么是用10表示的?
生:媽媽買了10個蘋果。
生:我有10支鉛筆。
生:我們有10個手指。
生:還有腳趾也是10個。
生:我們組有10個人。
生:……
(間奏:唱兒歌。)
師:對呀,我們的雙手正好是十個手指。丙棵小樹十個杈……
(學生拍手打節奏唱兒歌: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會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猜猜它是誰?手。)
4.寫10。
師:是啊,數一數咱們的手指吧,剛好十個。能寫會算還會畫呢。10該怎么寫呢?
(CAI演示10的書寫過程,教師示范。)
師:10是兩位數,寫的時候要占兩個日字格,1和0要不能隔太遠。
學生書空,并在日字格中描紅寫10,用水彩筆完成10的卡片。
5.自我介紹──認識序數第十
師:咱們的新朋友10說,從左起,只要排第十的,就和它是一家人。誰是10的一家人?這樣好了,先作一個自我介紹吧。
(學生開始自我介紹:我坐在第N組,第N個,同時舉起卡片N。)
師:排第10的同學請到講臺上來。
師:數一數,共有幾個?
(8個。)
師:怎樣才能變成10個呢?
(再請兩位學生到講臺上,共10人。)
三、解決關于10的問題──理解10的組成
師:把10個同學分成兩個小組,可以怎么分呢?
學生分,并說出10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1.實踐操作,分小棒:
師:還可以怎么分呢?請大家用10根小棒表示,自己分一分,說一說10的組成,并寫下來。也可以直接寫。
(教師巡視,發現不同情況。)
2.匯報板書:
學生匯報各自發現的10的組成,在投影儀下用小棒演示,說一說,并寫在黑板上,并領導大家讀一讀。
3.歸納發現:
教師引導學生整理黑板上板書的10的組成,按一定順序讀一讀,并發現其中的規律:10的組成有5組,共9個。
──看到10可以分成1和9,就能知道10可以分成9和1,交換位置。
──10的組成中,前面的數越來越大,后面的數就越來越小。
4.理解中記憶:
拍手打節奏,誦讀10的組成──按不同規律和順序誦讀后,嘗試閉眼誦讀10的組成。
四、享受關于10的游戲──鞏固10的組成
1.教師和學生互動,伸手指:
我出1,我出9,1和9組成10。
……
2.引導學生創造新的游戲:拍手對歌──
你說1,我說9,我們都是好朋友;
你說2,我說8,團結起來力量大;
你說3,我說7,我們從小愛學習;
你說4,我說6,說話誠實不吹牛;
你說5,我說5,兩數湊十不馬虎。
五、總結關于10的知識──關于10的知識的回顧總結
這節課,大家學的開心嗎?認識了哪個新朋友?了解了關于它的哪些知識?
(一)使學生會一個一個地和一十一十地數1~100以內的數并知道數的順序.
(二)初步掌握100以內的數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
(三)記住10個一是十,10個十是一百.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數100以內的數并知道順序.
難點:數數時,數到幾十九,下一個數應該是多少.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數一數有多少個點子,寫在()里.(說出你是怎樣數的)
2.看圖填空.
(1)()個十和()個一,是().
(2)()個十和()個一,是().
(3)()個十和()個一,是().
(二)學習新課
1.教學例1.
(1)10個一是一十.
師:請同學們拿出小棒,一根一根地數,數出10根.(學生開始操作)
師:以前我們數小棒多少根就捆成一捆?(數10根就捆成一捆)
師:10個一是多少?(10個一是一十)
板書:10個一是一十.
(2)10個十是一百
師:現在我手里有2捆小棒,是多少根?(20根)
師:如果再添上一根呢?(21根)
教師操作,學生依次往下數22,23,…,29.
師:現在數到29根小棒了,再添1根是多少根?(30根)
師:這9根再添上1根滿10根,又要捆成一捆,現在一共是幾捆小棒?(3捆)
下面繼續采取教師出示小棒,讓學生數數.每數到幾十九的時候,就提示一次學生該數多少了.(發現有困難的學生,讓他起立回答,給予個別指導)每數到接近整十處就把速度放慢,以免口誤或讀錯.如39下面是40;49下面是50……同時每數完一個整十數就問學生該怎么辦了?(捆成一捆)當數到91,92,93,…,98,99時,教師加重語氣說:再添一根該數多少了?(學生高興地回答:100)
教師把十捆小棒整理好.
師:數物體的個數可以1個1個地數,還可以10個10個地數.現在我們把這些小棒10個10個地數,看看有多少個十?
教師舉起手中的整捆小棒讓學生集體數出(1個十,2個十,3個十,…,9個十,10個十)
師:10個十是多少?(一百)
板書:10個十是一百.
齊讀:10個一是一十,10個十是一百.
師:現在你們知道10個十是一百了,那么以后數數不但可以1個1個地數,而且可以10個10個地數,再以后還可以一百一百地數.
讓學生拿起捆好的一捆(10根)小棒,一邊往上添一邊數數,每10根捆成一捆,數到100.
2.教學例2.
(1)從二十五數到三十二.
師:請同學們拿出25根小棒,看誰拿得快.(學生應該拿出2捆零5根)
師:一根一根往下接著數到二十九.(學生繼續操作)
師:二十九根是2捆零9根,再添1根,應該怎么辦?(把10根單根捆成一捆)
師:一共是幾捆?有多少根?(一共是3捆,有30根)
師:請大家繼續數到三十二.(學生手中拿3捆零2根時,讓學生報出一共是32根)
(2)從三十六數到四十三.
這次采取同桌互相檢查的方法,由甲邊操作邊數數,由乙監督檢查.
(3)從四十三數到五十二.
兩人交換,由乙邊操作邊數數,由甲監督檢查.
(4)從八十九數到一百.
這次脫離小棒,請一名學生到前面來數,大家小聲跟著數.(八十八、八十九、…、九十八、九十九、一百.)
3.教學例3.
教師先出示3捆零5根小棒.
師:現在一共是多少根小棒?(35根小棒)
教師把這35根小棒掛在黑板上,讓學生觀察后提問:這35根小棒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35根小棒是由3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
教師追問:3個十和5個一組成多少呢?(3個十和5個一組成35)
練習:
(1)擺小棒說數的組成.
①擺37根小棒.
師: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學生看著擺好的小棒,很快說出是由3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②擺53根小棒.
同上.
③兩人一組,一人報數,另一個學生擺小棒同時說出數的組成,然后交換進行.
(2)脫離小棒說數的組成.
①教師說一個數,學生說數的組成.
師:四十六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6個一組成的)
師:八十七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8個十和7個一組成的)
師:九十三是由幾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9個十和3個一組成的)
②兩人一組.一人說數,另一個人說數的組成.
③指名說出自己的學號,再說出它的組成.
甲:我是24號.二十四是由2個十和4個一組成的.
乙:我是30號.三十是由3個十組成的.
丙:我是41號.四十一是由4個十和1個一組成的.
4.小結
教師指著板書提問:今天我們學習的是什么內容?(數100以內的數及數的組成)
師生總結后教師板書:數數數的組成.
(三)鞏固反饋
投影出示:
1.數一數.
2.在下面各數的后面數出五個數來.
二十一三十五十八六十
七十九五十七四十六八十五
3.填空.
(1)五十六是由____個十和____個一組成.
(2)七十二里面有____個十和____個一.
(3)四十里面有____個十.
(4)一百里面有____個十,有____個一.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數100以內的數及數的組成是學生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讀法及組成基礎上學習的.講授新課時教師示范數數之后,再讓學生重復進行,以突出教學的難點是:接近整十處應該怎樣讀.為了使學生熟記100以內數的順序,教師讓學生拿出小棒邊數邊捆,數數時要注意:拿一根,數一個數,不要拿得慢,數得快;也不要拿得快,數得慢.在數到九時,再加一根就是十,捆成一捆.再接著往下數.通過實際操作,使學生手、口、腦協調活動,記憶得會更牢固.
(一)引導學生歸納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提高學生綜合、歸納的能力.
(二)使學生系統掌握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法,能夠正確迅速地口算20以內退位減法題.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掌握計算方法,熟記20以內退位減法所有題.
難點:找規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師:同學們,20以內的退位減法我們已經學完了,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20以內退位減法.并整理20以內退位減法表.
師:首先拿出手中的口算卡片(事先給每位學生準備36張20以內退位減法口算卡片)同桌互相出題進行口算練習.
師:誰知道20以內退位減法共有多少道?(學生回答有各種不同答案,反映快的學生很快數出手中的卡片一共有36張,知道有36道.善于動腦筋的學生可能說出十幾減9有8道,十幾減8有7道,…,十幾減2有1道,加起來一共是36道)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應及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師:下面請同學們把手中的口算卡片分類,想一想怎樣算,能很快記住這36道題?分的過程中,同桌同學可以互相商量一下.
(二)動手操作歸納整理
同學們邊思考邊商量,很認真地按自己的想法分類.在適當的時候停止.
師:同學們分得非常認真,下面誰來說說你是怎么分類的?(有的同學按減數相同,即按11~18減9,11~17減8,11~16減7,…,11~2的順序分的;還有的同學按被減數相同,即按11減2~11減9,12減3~12減9,13減4~13減9,…,18減9的順序分的)
師:同學們,你們都分得很對,下面就按你們說的兩種分法,歸納整理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好嗎?
師:咱們先按第一種分類方法將口算卡片貼在表格中.(學生邊說教師邊把卡片帖在事先畫好的格中,最后整理出20以內退位減法表.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按第二種分類方法再貼一遍)
師:我們依靠集體的智慧,把20以內退位減法表整理出來了.看看我們整理的和教科書上總結的減法表一樣嗎?(打開書后,每位同學動腦、動口算一遍36道退位減法題)
師:同學們動腦筋用不同的分類方法歸納整理的20以內退位減法表和書上總結的一樣,說明同學們對20以內退位減法掌握得比較好.下面我們還要一起研究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有什么規律,好嗎?
(三)認真觀察探索規律
師:按四人一小組討論,在20以內退位減法表中你們能發現什么?
在老師的引導下,同學們經過熱烈的討論可能會發現如下排列規律.
(1)豎著看:
第一行都是十幾減9.由于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而減數不變,所以差也隨著一個比一個多1.十幾減9的題共8道.
第二行都是十幾減8的題共7道.
第三行都是十幾減7的題共6道.
第四行都是十幾減6的題共5道.
第五行都是十幾減5的題共4道.
第六行都是十幾減4的題共3道.
第七行都是十幾減3的題共2道.
第八行是十幾減2的題有1道.
(2)橫著看:
第一排都是11減幾.由于被減數不變,減數一個比一個少1,所以差反而一個比一個多1.
第二排都是12減幾的題.
第三排都是13減幾的題.
第四排都是14減幾的題.
第五排都是15減幾的題.
第六排都是16減幾的題.
第七排都是17減幾的題.
第八排是18減幾的題.
(3)從每一橫行的中間起,比較左右兩邊的題.
第一行中間的兩道題是:11-6=5,11-5=6;左右兩邊的題分別是:11-7=4,11-4=7;11-8=3,11-3=8;11-9=2,11-2=9.
第二行中間是:12-6=6,左右兩邊的題是:12-7=5,12-5=7;12-8=4,12-4=8;12-9=3,12-3=9;
(4)斜著看:被減數一個比一個多1,減數也一個比一個多1,所以差不變.如:
11-6=512-7=513-8=514-9=5
(四)動腦思考掌握算法
師:20以內的退位減法題,你是怎樣算的?
讓學生充分發言,師生共同歸納幾種計算方法:
1.想加算減.如:11-9=(),想9+2=11,所以11-9=2.
2.用“見九想一”、“見八想二”、“見七想三”……的方法很快算出36道退位減法.如:
(1)11-9,見減數9想1,1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2,所以11-9=2.
(2)11-8,見減數8想2,2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3,所以11-8=3.
(3)11-7,見減數7想3,3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4,所以11-7=4.
(4)11-6,見減數6想4,4加被除數個位上的1得5,所以11-6=5.
3.還可以用“差1得9、差2得8、差3得7、差4得6……”的方法,也能很快算出36道退位減法.如:
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差1,得9.
減數與被減數個位差2,得8.
(五)鞏固練習
1.看表口答.
(1)找出哪幾道題是十幾減9的,哪幾道是十幾減7的……讀讀直接說結果.
(2)教師在表中任指一道式題(如:12-7),找出與這道題得數相同的式題.
(3)找出減數與差相同的所有算式.
(4)教師任指一道式題.讓學生很快說出得數.
2.看圖列式并計算.
8+4=7+6=
4+=+=
12-8=13-7=
12-=-=
3.看誰算得又對又快.(3分鐘)
11-2=12-5=13-7=16-8=
15-9=16-7=15-6=13-5=
13-6=12-3=14-8=11-4=
12-7=13-9=11-5=14-9=
17-9=12-8=14-7=13-4=
13-8=11-9=15-8=14-6=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復習課是指導學生對學過的20以內退位減法進行歸納整理,使學生進一步掌握退位減法計算規律,初步形成口算的技能、技巧.
首先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把已學過的36道退位減法進行分類,這本身就是使知識系統、歸納和整理的過程.在分類過程中學生必須動腦、動口、動手,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起學習的欲望,掌握學習方法.
整理出退位減法表后,在教師引導下,通過觀察、討論,學生不僅找出題目本身排列規律,而且摸到許多思維簡捷的計算方法.這一教學環節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了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