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實驗教案

      實驗教案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實驗教案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實驗教案

      實驗教案范文第1篇

      關鍵詞:學案導學;實驗教學;“探究”欄目

      通常情況下,教師為達到教學效果制訂的綱要稱之為“教案”,以學生為主體提前準備的預習提綱稱為“學案”。“學案”的制訂與“教案”息息相關,學案的意義在于使學生樹立參與意識,做課堂的主人,由學生參與到實驗中完成實驗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作為引導者,要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并消化知識,最終轉化為一種學習能力。在中學學習階段,“教案”與“學案”一個以教師作為主體,一個以學生為主體,兩者在教學功能上有很大的差距。以教學為目的的“教案”教學,主要目的是向學生傳授知識。以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為主的“學案”教學法,在實驗過程中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合作的模式完成實驗,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充當引導角色。選擇“學案”教學法進行教學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實驗效率。筆者在多年的教學經驗中發現:學案教學是高效的教學方式,教師在設計過程中要避免傳統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閱讀教材,通過小組學習討論的方法完成實驗。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學案導學教學是基于建構主義理論、主題教育理論和素質教育理論形成的教學形式,借助學案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在學生已有知識儲備的基礎上,以導學為法、學生為本展開教學。

      學案是學生學與教師教之間的中介。就教師而言,僅僅憑借“滿堂灌”“滿堂問”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教育的要求,學生也不可能很好地掌握教學內容。首先,對于學生來說,雖然有現成的課本作為學習工具,但是他們并不知道教師在下一堂課中將要講什么或者怎么講。其次,很多教師在講授過程中通常比較在意教案內容的落實而忽略了學生真正掌握了多少,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來消化和思考,課本上的一些概念、公式、原理、法則等只是一些大綱,對其他知識點的概述也比較抽象,只是進行了簡單的闡述和解釋,對于如何分析理解和運用知識點描述得不是很詳細,學生只能借助于各種參考教材進行深入的學習和掌握。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在預習和復習功課的過程中還會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導致其學習負擔加重。教師在現有的教學模式下應該借助有效的學案導學進行改進,增加課堂上師生之間的互動機會,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制訂符合自身情況的學習計劃,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和探索,最終達到提高課堂效率和學生學習成績的目標。

      一、“探究”欄目實驗教學學案的基本形式

      根據內容不同,“探究”欄目實驗教學學案可分為填空式、圖解式、圖表式、習題式、問題式等。實際上學案沒有固定的格式,一個學案往往是幾種形式的結合,從教學經驗上看,“探究”欄目實驗課的學案應該根據探究主題選擇不同的形式。

      1.填空式學案

      如某些基本實驗操作,實驗目的、實驗儀器的選擇等,可設計成填空式學案,由學生預習或課堂上填寫。

      2.圖解式學案

      初三下學期對于物質的檢驗、鑒別和除雜等涉及實驗先后順序、綜合性較強的實驗內容,可制成圖解式學案,引導學生按一定的步驟進行實驗研究。

      3.圖表式學案

      大部分驗證性實驗以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為主,可設計成圖表式學案。

      4.問題式學案

      課堂教學不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知識和基本技能,更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根據實驗內容,可設計問題式學案。

      5.習題式學案

      對一些課后習題(如人教社初三化學第78頁“有關氫氧化鈉變質”習題),可按課本順序和知識點難度,設計一些有針對性和綜合性的習題進行實驗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筆者認為,針對各種形式的學案,教師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選擇,靈活運用。

      二、“探究”欄目實驗課教學學案的設計特點

      1.規范性

      規范實驗程序是一項很重要的科學素養。教師在設計學案時應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規范進行實驗操作的意識。初三化學實驗探究活動是嚴謹科學的探究活動。教師通過規范實驗操作,實現對學生的正面教育,強化學生的意識形態:良好的實驗習慣是保證實驗順利進行和成功的重要前提。人在每一階段的學習最初往往是從模仿開始的,所以教師在初三化學開始實驗探究活動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學案”對學生進行教育。如果平時教師在設計學案時能夠嚴謹規范,那么學生在預習和總結實驗報告時也會受其影響自然而然地規范化學實驗程序。一般化學實驗的規范程序包括實驗名稱、實驗目的、實驗藥品與裝置、實驗操作步驟和實驗結果。

      2.引導性

      在設計學案時,教師要充分考慮生情,因材施教,起點要注意“就低”,杜絕一開始就難度過大,樹立“跳一跳,能摘到桃子”的意識,避免出現因問題難度過大讓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失去信心。“學案”要具有一定的引導性,開始可以先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進行記錄并觀察實驗現象,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養成規范的實驗動手能力。比如第一單元中,“蠟燭的燃燒”和“人體吸入和呼出氣體的比較”實驗,教師可以讓學生嚴格按照第12頁《探究》欄目進行探究活動,放手讓學生動手實驗,學案的設計主要在于引導學生學習觀察實驗的順序和細節。

      由于這個階段的學生學習能力不夠,特別是對于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來說,實驗的規范性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把教學目標的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規范意識和學習設計基礎實驗方案上。教師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步驟、設計這個實驗方案的目的和以后遇到類似問題應該怎樣思考并化解,使學生樹立科學的探究方法,即提出問題―猜想和假設―設計實驗―探究過程―得出結論。教師在設計學案時要分析學生的學習思維能力,根據學生的能力來設定實驗問題的難易程度,通過每一項具體步驟引導學生完成實驗,通過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從而讓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提高自身學習能力,不斷進步和成長。

      3.階梯性

      在教案當中,適當加入一些拔高的內容對于教學過程來說是十分有幫助的。在“學案”中,教學設計需詳略得當,縮小實驗的開放性,就要加大對“探究”欄目問題思考的開放性。這樣做首先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積極學習探索的良好態度,其次也可以形成“學生帶學生”“學生幫學生”的良好學習氛圍。在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積極參加進來,在學習討論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比如在演示實驗教學中,常常有“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的說法,怎樣讓更多的學生能看出“門道”呢?合理的學案就起到引導、點撥的重要作用,對于學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不同層次的學校有不同的教學需求,根據學生的情況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將有利于分層教學,提高教學有效性。階梯性可以有兩個方面的體現:一個是對于實驗內容、問題呈現的階梯性,即實驗原理是逐步深入、逐步揭示的;第二個是對于學生實驗技能要求的階梯性,即對學生實驗操作的要求由簡單到綜合。

      三、“探究”欄目實驗課教學學案的分類與功能

      教師想要編制出合適的學案,必須要了解學生學習的特點、方法、習慣以及成績,并且研究相關的教材和資料,教師應該以一個研究者的心態置身于課堂教學中,認真分析教材和教學理論以及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探究”欄目實驗課教學學案,根據實驗課的性質可以分為演示實驗學案、驗證性的分組實驗學案、探究性分組實驗學案。其中演示實驗學案重在引導學生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分析與結論。驗證性的分組實驗學案重在指導學生實驗操作的順序、規范以及對實驗現象、結果的記錄。探究性分組實驗學案重在引導學生對實驗的設計(包括實驗原理、裝置、藥品的探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討論。基于不同的使用范圍,應該有針對性地編制對應的實驗課學案。

      “探究”欄目實驗課學案的使用,筆者力主其點睛的功能,也就是說,不要淡化了實驗課的主要任務――實驗,所以實驗課的學案務求減輕學生的書寫負擔,將動筆的機會放在不同實驗類型的教學重點上,有的放矢。同時,也為了讓學生能真正在實驗課上有目的地動起來,筆者覺得,實驗步驟盡可能用圖形代替,讓學生看圖完成實驗,這樣比較適合初三學生的心理特征,實驗課的效率也能得到提高。

      如筆者在教學“二氧化碳制取的藥品及裝置研究實驗”學案“制取步驟”這一環節使用了如下圖示:

      步驟:檢驗氣密性裝入石灰石倒入稀鹽酸搭好裝置,收集氣體。

      對于實驗課的學案是否適合學前和課后,筆者覺得不需要統一,可以根據教師的教學習慣做出取舍。有些教師喜歡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踏實穩重;有的教師希望學生帶著好奇心學習,積極主動。不同的教師有不同的教學風格,只要教師用心把握,都能有相同的教學效果。

      化學是實驗的科學,離開實驗就沒有化學。通過學案導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做實驗,引導學生將動手操作和動腦思考充分結合起來,既要讓學生學會怎樣做(操作),還要讓學生明白為什么這樣做(操作原理)。由此可見,有效的學案導學是培養和提高學生實驗觀察、分析、表達和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支梅,等.對比試驗在化學新課程教學中運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9(7).

      實驗教案范文第2篇

      [關鍵詞]城郊結合部初中 化學教師 翹楚 個案研究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過,“未經審視的生活是毫無價值的。”教師的職業決定了從業者必須去審視、質疑和反思自己的教學生活,只有通過審視、質疑和反思,才會有深刻的思想、明晰的條理和清明的理性,才能穿越迷霧獲取洞見,使教育理念和行為不但合理有效,而且為學生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在一所地處城郊結合部的初級中學里,學生全部來自農村。家長們在吃喝穿戴上確實體現了“再窮不能窮孩子”的理念,但在教育方面卻相去甚遠。那些天資聰慧且家庭經濟寬松的學生都去了同城條件較好的學校,不得已留下來的學生中多數是為了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很多家長對老師說,孩子太小做不了事,在學校混個年齡吧,而學校管理者則抱著孩子平安就好的心態,聽之任之。在這種情況下,該校Z老師連續九年擔任九年級的化學課,贏得了學生較好的口碑,且綜合成績也位于同校教師前列,甚至還排過全縣同類學校前列。對此,有人說她是運氣好;有人說她是投機取巧,甚至不齒于其做法;有人說,6個班中她任4個班,占盡了先機,而剩下兩個班的科任老師還需跨級兼課,負擔重……筆者在調查中發現,有4位教師和她一起教學過平行班,其中既有年紀稍大經驗豐富、曾經在九年級化學教學中取得優異成績的教師,也有年富力強的同齡教師;既有同性教師,也有異性教師。那么,她這九年的成績是怎樣取得的呢?筆者通過看教案,觀常態課、公開課,與學生座談,追蹤課后輔導,翻閱已批改的作業,觀察她對實習生的指導、與學生的交往,查閱學生評教等途徑,發現了Z老師的一些“制勝法寶”。

      一、對待工作,提綱挈領

      1.備課、上課、課后輔導中都能抓住重點、帶動全面。Z老師由于多年在九年級任課,對課程內容已了然于心,她的紙質教案只是“例行公事”。在講課時,Z老師語速較慢,語言清楚、生動、形象,沒有多余的話;重點突出,學生便于記憶;提問時,點名回答,并及時評價;對教材中一些敘述性的內容,和學生一起朗讀,并對課文內容逐字逐句地加以解釋。這樣,就將教學重點落在了多數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內,為他們提供了介入學習的機會和途徑,確保他們能夠跟上學習進度,樹立起學習的信心。此外,她還帶領學生對剛剛學過的內容,立即進行復述、回顧。對容易寫錯的字,如活性炭的“炭”、濾紙的“濾”、鑷子的“鑷”等進行板書強調;對課后練習,多按學生座位,以從前到后或從左到右的順序讓學生讀題、作答,加強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知,同時也為大多數同學提供了展示的機會。

      2.對化學概念、定義的講解,語言嚴密,且嚴格按照理論概念的內在邏輯來表述,不隨意發揮。對于概念、定義中的關鍵字詞,則讓學生反復頌讀、練習,使知者加深印象,給不知者灌“耳音”。如在要求一學生說出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的特征時,該生表示不知道。于是,Z老師就帶領全班學生齊聲回答,讓學生在反復的口誦中加深印象。

      3.在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中,求精而不求多。例如,在學習“化學式與化合價”時,Z老師對化學式與化合價表示的意義沒有作過多的解釋,僅止于課本。如對化合價口訣,她只介紹了兩句:“一價氫氯鈉鉀銀,二價氧鈣鋇鎂鋅”,然后要求學生花一分鐘記住10種元素的化合價。學生記下后,不斷問:“后邊是什么?”對于其他元素的化合價,Z老師沒有要求學生死記,而是引導他們自行推導。通過向學生介紹“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負化合價的代數和為零”這一規則,使之輕而易舉地推出CO2、SO2、KClO3、KMnO4、P2O5中C、S、Cl、Mn、P元素的化合價。這樣,學生不僅減輕了記憶負擔,還熟悉了化合物里元素化合價的規則,可謂一舉兩得。

      4.在講解課后作業、配套練習題之前,Z老師總會自己先做一遍,找出學生可能出錯的原因以及簡便的解題方法。這樣,習題課上就能夠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對中考考點放慢速度,重點學習,同時還提供各種變式,使學生學會變通。而對于非考點,則一帶而過。例如,對于分子和原子概念的教學,Z老師要求學生爛熟于心,并通過填空、錯題糾正、聯系實際舉例等各種變式學習,讓學生深入理解其含義。九年級化學“走進化學世界”這一章節中,幾乎沒有考點,且學生通過自己閱讀就能夠看懂,所以她只作了常識性介紹。對于“初中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和藥品取用規則”等,她側重在具體的實驗操作中進行講解。這樣,學生既能正確操作,又記住了相關注意事項。

      6.做事、說話沒有固定模式、套路,容易調動起學生的新奇感和刺激感,使之集中注意力。例如,在學習了化學式后,Z老師把學生分為男女兩大陣營,要求他們以競賽的方式書寫物質的化學式或根據化學式說出物質名稱,并通過計算得分來論輸贏。這就有效地調動起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在玩的過程中記住了有關化學式的知識。

      二、除原則性問題外,對學生不加限制,任其自由發展

      1.在和學生的交往過程中,Z老師對于有關師道尊嚴的框框條條較少,為學生提供了自由發展的環境,允許其自主發展。

      2.在新授班級中,Z老師能很快熟悉學生情況,叫出學生名字。這樣,學生既會產生被教師尊重的感覺,也會因此而遵守紀律,努力學習。

      3.敢于也善于“使喚”學生。在教學中,Z老師經常要求學生借、還、清洗實驗儀器、批閱試卷等,注重讓他們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積累經驗、教訓。這樣,既解放了自己,又讓學生得到了鍛煉,并使之產生了較強的信任感。

      4.對學生傾注愛心,巧用方法培養學生能力。筆者發現,Z老師經常會在課余與學生交談,了解他們的情況,幫助其解決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同時,在教學過程中,她還會故意出錯,在學生指出后,“虛心”地接受。這樣,學生就會增強質疑意識,不再迷信權威,同時還有利于增強其自信心。

      三、對待新進教師,率先垂范,使其在實踐中自主領悟

      學校每年都有一些新進教師,對此,Z老師在這些新進教師聽課時,盡量多方面展示自己的教法,供他們學習。同時,還鼓勵新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大膽實踐自己的教法,與學生實現共同進步。

      四、對待生活,總抱以樂觀的態度

      在生活中,Z老師總是面帶微笑,對生活抱以樂觀的態度。這樣,她不僅減輕了工作的壓力,而且還在無形中感染了學生,使之培養起較強的自信心,并努力地投入到學習中。由此,在Z老師所帶的班級中,收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她本人也贏得了學生的喜愛,并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

      五、啟示

      1.盡管有教師對Z老師的教學持不同的意見,但她的教學實效是有目共睹的,時間和事實也證明了她的教學方式是適切的,是校本的。“一個成熟的教師深知這個世界沒有最好的現成課程,只能在教學過程中追求和生成最適合自己學生的課程。”

      2.九年來,她總是“一枝獨秀”,是否與學校重教師個人競爭,輕教師團隊成長的教師評價有關?那么,怎樣才能對教師的專業成長起到引領作用,改變一花獨放的局面而使花開滿園呢?這是值得從實踐層面好好探討的問題。就Z老師來說,其成績由全縣同類學校前列下滑為同校平行班前列,教學效果也有所降低,且沒有得到教師們的一致肯定,這也是值得深思的。

      3.急需引入激勵機制,改變教師群體的慵懶狀態。要通過讀書積淀,反思學習,使教師始終自覺地處于一種開放狀態。很多教師的教案年年一個樣,甚至有人撕下舊教案貼在新教案上,或者買本教案書當“書記員”。行外人甚至調侃說:教師一輩子教一本書,教哪個年級就是哪個年級的水平!國際教師教育發展的經驗表明:教師職業是一種學習的專業,而學習的專業需要終身專業的學習。從業者只有在職業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補充和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才能避免“耐用年限”的“疲勞化”,避免職業倦怠,而不斷在教學過程中取得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教育的挑戰[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實驗教案范文第3篇

      傳統教育中,安全教育主要是通過教師一味的強調“要小心”、“不能這樣做”、“要怎么做”等.這樣的教育方式不但比較枯燥無味、存在著強迫性,而且沒有讓學生真正了解不許這么做的原因.同時學生處于青春期,有很強的逆反心理和好奇心,有可能你越不讓這么做,他們越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去嘗試.物理實驗現象具有直觀性.同時每個安全事故中都存在著各自的物理原理,這就為在物理實驗課中滲透安全意識教育提供了可能性.如果教師能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在物理實驗課中滲透安全意識的教育,就能很好解決傳統安全教育中的問題,讓學生在安全的條件下直觀地感受到如果不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同時也很好的把物理知識和生活聯系在一起,不再讓學生覺得物理學而無用,只是用來解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可以說兩者的有效結合既有利于學生的安全意識的提高,也有利于提高物理教學效果.

      2在物理實驗課程中滲透安全教育的途徑

      物理實驗課與安全教育的成功的有機結合,需要達到以下要求:物理實驗課必須達到實驗課程的基礎教學要求;安全教育在整節課中必然不是中心,不能本末倒置;安全教育可以自然地穿插在整節課的某個部分中,不影響整節課的流暢性;在整節課中學生應該除了完成學習任務外,還可以明顯接受到安全教育,安全意識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為了能夠達到以上的要求,可以通過下列途徑加以實現.

      2.1在導入新課中凸顯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中學物理課中,為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能夠帶著問題進行下面的學習,教師一般都會準備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小實驗.這些小實驗一般都比較新奇,違背常理,效果比較明顯.教師可以通過這些小實驗,凸顯生活中有哪些安全問題需要注意,怎樣才能防止意外的發生.例如:教師在上大氣壓強時,利用一個密閉容器內外有很大壓力差時,表現出的震撼場面來展示大氣壓的存在.同時還能與日常生活中高壓鍋的使用安全注意事項相聯系.這樣不但達到了小實驗導入的目的,而且很自然地對學生進行了日常生活安全問題教育.

      2.2以實驗操作為途徑穿插安全教育

      物理實驗有很多要注意的操作事項,這些注意事項也是很好的安全教育素材.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只是在操作過程中,強調不能這樣做,這樣做可能會引起怎樣的儀器損壞.教師可以嘗試著詳細地說明原因,并將其與生活中一些安全問題聯系起來,必要的時候可以做出或多或少的夸大,從而讓學生知道規范操作的重要性,從而達到教學和安全教育的目的.例如,電學實驗一般都有一個小要求:開關要最后閉合.許多學生對這個不以為然,認為閉合開關連接電路一樣也能達到實驗的效果.這時教師不應該只局限于實驗儀器的損壞,應該將其聯系到日常生產和生活用電中,如在開關閉合的情況下,進行電路的連接和維修會出現的情況.教師可以組織觀看一些實驗事故的視頻資料,以及一些事故的新聞資料,讓學生眼見為實,讓學生了解到規范操作的必要性,否則會有比儀器損壞更嚴重的后果.這樣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記住實驗操作規范,養成按規范做人做事的習慣.

      2.3以實驗設計為契機體現安全考慮

      物理實驗具有其獨特的生動性、直觀性、科學性、實踐性,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所以要求學生能有一定的設計實驗的能力.在設計實驗方法時,教師除了引導學生用何種方法能夠達到實驗目的之外,更應該花時間讓學生考慮下實驗所存在的隱患和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來避免或者減少隱患發生的概率.在思考的過程中,學生很自然的審視了實驗中的安全問題,從而達到安全意識教育的目的.例如,在電學實驗“測量燈泡的電功率”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設計一個簡單電路來達到測量目的,然后引導學生考慮這個電路有什么不足之處.比如有可能由于電源電壓過大導致燈泡被燒毀.然后引導學生思考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比如用滑動變阻器的限流功能.這樣學生在實驗中不但有充分的自主性,做學習的主人,而且也鍛煉學生在考慮問題時候的全面性,灌輸安全意識,知道不論做什么事情除了要達到目的,也應該考慮安全問題.

      3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

      傳統的物理實驗教育中,教師比較注重學生對實驗流程掌握和實驗現象的觀察,再引導學生得出書本上知識點,沒有對實驗課的資源進行深入的發掘,更多的是注重課本上的知識點,很少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要想有效地在物理實驗課中滲透安全教育,教師須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3.1改變觀念

      從人類發展的歷史來看,所有的政權更替和制度的變革,最先都是起源于思想與理念的革新.在物理課程中有效地滲透安全教育,也是對傳統教育的一種改革,所以教師作為教育的施行者,就要首先改變自己的觀念.在平時備課中,教師除了注重教育中的教,也要時刻關注育人.個人認為一個成功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以前在學校學的知識,長大成人后幾乎都還給教師了,其中能用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當需要的時候可以通過再次的自我學習來獲得.可是個人的習慣和品德在長時間的養成以后,想要改變是件很困難的事,有些甚至是無法改變的,有可能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所以教師時刻在腦子思考一個問題:教育更重要的是育人,如何才能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一個好的教師應該在完成教學這個初級任務后,更注重育人.

      3.2言傳身教

      教師是對學生進行教育的主要實施者,教師的思想、言行對學生有最直接最有效的影響.教師的身體力行有時候比說教更加有說服力和影響力.教師更應該嚴格要求自己,一絲不茍地做好演示實驗.教師在演示實驗中的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學生動手實驗時的態度和方法,因此哪怕是最常用儀器的使用也絲毫不能大意,對于一些有危險隱患的實驗更要充分備課,引導學生把不安全因素想全想透.

      3.3學會合理使用反例

      有時候反面教材的教育效果比正面的教育效果更好,更深刻.對于一些可以在實驗室模擬的錯誤操作導致的后果,教師可設計一些反例加以驗證,以加深學生印象.如電學實驗中不能將電池直接正負極相接,只要條件允許,裝置設計合理,不會引起嚴重事故的均可一試,讓學生感受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3.4在實驗過程中嚴格監督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

      學生進入實驗室親身體會的印象是最深刻的,中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對什么都好奇,好動是他們的天性.因此,教師在實驗中除了講清楚規范操作和安全要求外,對學生加強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3.5堅持終身學習

      要將安全意識教育與物理實驗課相結合,首先要知道常見的安全事故的原因,并知道其解決方法.在這個信息爆炸的年代中,信息在不斷地增加與更新,這不像課本上的知識,幾十年都沒有怎么變,這就要求教師平時多留心,多在意,不斷地學習.

      3.6忠誠事業的責任心

      實驗教案范文第4篇

          對照課程標準,反思教學現實,找出方向,設法解決

          在學習《數學課程標準》中,老師們一下子接觸了許多新的概念和新的要求。新課程標準提出六個核心概念,它們是:數感、符號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推理能力。老師們首先就遇到“數感”問題。“數感”是什么?怎樣來培養學生的“數感”?這一系列的問題馬上出現在老師面前,引起他們的思考,激勵著他們去探索。

          建立課題進行研究,其實是非常好的學習途徑。他們隨即建立了《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小學生數感的實踐研究》。在學習中,他們了解到,數感是一個人對數的意義和運算的直覺感知,是一種主動地、自覺地理解數,運用數的態度和意識。在人們的學習和生活實踐中,經常要和各種各樣的數打交道,經常有意識地將一些現象與數量建立起聯系,如“今天的天氣太熱了,已達35度”,“第幾次的開獎號碼是……”,“買的新房子的面積是100平方”,像這種把實際問題與數聯系起來,就是一種數感。在隨后的資料查詢中,他們發現,國外對“數感”培養是非常重視的,在美國,基礎年級學生使用如Beanie寶貝那樣的填塞玩具來探索分類和排序。他們通過每天觀察日歷的活動進一步調查表述數字的多種方法。另外利用關于氣候的文件能顯著強化對天、日期、季節等的研究學習,進而培養了學生的數感。這些工作使他們對“數感”的含義有了基本的了解。

          如何培養學生的“數感”,他們也找到了一些資料。那么,這些資料上所提供的途徑是否可行?除了資料上提供的途徑之外,還有沒有其他甚至更好的途徑?在教學實踐中如何操作?這是更為重要的事情。為此,他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初步嘗試,這在教育科研上稱為“前研究”。這種“前研究”對于形成研究方案非常有效。他們正是在這種“前研究”的基礎上形成了基本方案,按照“行動研究”的規定,這個方案完全可以而且應當在研究中不斷調整、不斷完善。

          介紹這個教師教育科研的案例,主要想說明兩點,一是教師教育科研的選題完全可以在學習中產生,對照課程標準和新的教育理念,反思我們的課堂教學,就可能發現我們需要進一步學習和探索的內容;二是建立課題進行研究,應該是學習的重要途徑。至于在研究學習中需要注意一些什么,上面的案例中也許能得到一些啟發。

      實驗教案范文第5篇

      關鍵詞:眼科學;實驗課;案例教學法;效果

      眼科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臨床醫學專業,其涉及眾多的醫學概念和方法,眼科學教學方法的革新在近年來層出不窮[1],而眼科學實驗課卻鮮有介紹。案例教學法(CaseStudyBasedLearning,CBL)是近年來國內外經常采用的臨床教學方法,可以有效地培養及提高現代醫學生的能力,是許多教師普遍推崇的教學方法。CBL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對案例的閱讀、查閱、思考、分析、討論等一系列的活動,教授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及原理,加深對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2],CBL已經廣泛地在國內外的高等醫學教育中應用[3]。根據目前我校眼視光學學生的現狀和教師多年的教學經驗,結合現有教學條件和資源,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基礎上,在實驗課中應用了CBL,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我校眼視光學90名學生作為觀察對象,其中男40名,女50名,年齡19~22歲。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5名。實驗組中男22名,女23名,對照組中男18名,女27名。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對照組應用以授課為基礎的教學法(LBL),實驗組應用CBL教學法,實施地點為我校附屬眼科醫院實驗室。1.2.1LBL教學法:單純應用課堂講授的方法,即教師在講臺上講課,學生在教室中聽課,配以臨床上的圖例進行講解,隨即讓學生在實驗課中實施。1.2.2CBL教學法:廣泛收集國內外有學習思考價值的實驗課資料,選取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各種臨床相關疾病材料,組織相關教師充分論證及篩選,取其有精華和有深刻內涵的材料,發現其中所隱含潛在的臨床問題,精心整編成適合眼科學實驗課CBL的教學材料。以案例為導引,讓學生閱讀、查閱、思考、分析、討論,最終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并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1.3教學效果評價設計針對LBL和CBL兩種教學模式的學生問卷,問卷內容包括加強團隊協作、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提高參與意識、激發學習興趣。在實驗課程結束后進行調查,分析學生對兩種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通過臨床技能操作考試,評價學生在臨床實踐過程中,在疾病診斷、治療中對于基礎理論知識及基本概念的應用能力,分析評價兩種教學模式的遠期效果。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考試成績,采用t檢驗分析實驗組和對照組成績的差異,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分類變量資料采用χ2檢驗進行分析,P<0.01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考試成績比較實驗組眼科學期末試卷考試平均成績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臨床技能操作考試中實驗組學生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2.2兩組學生對學習效果的應答比較采用無記名方式,共發放問卷90份,收回90份,回收率100%。兩組學生在調查問卷中應答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尤其在理論與實踐結合能力、激發學習興趣方面的差異具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01)。見表2。

      3討論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爽爽| 2048亚洲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中文日韩亚洲欧美制服|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电影| 日本红怡院亚洲红怡院最新| 日日噜噜噜噜夜夜爽亚洲精品|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 激情97综合亚洲色婷婷五| a级亚洲片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成人在线|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网站|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 亚洲视频手机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午夜电影在线观看高清| www.亚洲成在线|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一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www.亚洲精品.com| 久久亚洲高清综合|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网在线观看| 77777亚洲午夜久久多喷| 亚洲精品日韩一区二区小说| 在线观看亚洲专区| 国内精品99亚洲免费高清| 亚洲乱色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丝袜|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麻豆| 亚洲av无码电影网| 久久综合亚洲色hezyo|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成色WWW久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