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醫藥產業分析

      醫藥產業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藥產業分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藥產業分析

      醫藥產業分析范文第1篇

      [關鍵詞]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融資產學研聯盟

      生物醫藥行業是永續增長的朝陽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5%以上,遠超全球GDP增長水平。上海的生物醫藥產業在國內處于領先位置,以張江高科園區為核心的基地形成了產業群體、研究開發、孵化創新、教育培訓、專業服務、風險投資為模塊的良好創新創業氛圍,以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技術開發—中試孵化—規模生產—營銷物流的現代生物醫藥創新體系。但與國外先進國家相比在產業規模、科研水平和企業實力方面處于劣勢地位。要推進上海生物醫藥走上創新之路,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探索。

      一、選擇適合的創新突破口

      生物制藥業面臨的一個核心挑戰是新思想極少。實際上,在中國生物醫藥行業中,真正得到國際學術界承認的創新產品屈指可數。因此生物醫藥產業要加速健康發展必須尋找適合的創新突破口。上海生物醫藥產業上游科研水平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在中藥合成、基因工程技術領域積累了一定的優勢,但其整體產業規模和產業化水平較低。在選擇創新突破口上,可以考慮優先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廣闊市場前景的生物藥物,力爭在基因工程、抗體藥物等方面形成新突破;積極推進小分子藥物、新型藥物制劑及給藥系統和藥物生產新工藝;大力發展新型預防性疫苗、治療性疫苗和新型病原體診斷試劑;力爭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等重大疾病的治療方面取得重大進展,提高重大傳染病預防能力,有效控制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等重大傳染病流行,大幅度提高我國生物醫藥的國際競爭力。

      二、拓寬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

      生物制藥企業是一個無論是在創業初期還是維持其成長的階段都需要大量資本支持的產業,對資本的大量需求決定了生物制藥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需要有不同形式的融資手段來滿足其資金需求。雖然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產值迅速增長,但生物醫藥產業并未吸收到足夠的發展資金。由于資金投入的嚴重不足,我國生物醫藥企業一般規模都比較小、利潤低、產品競爭力差。特別是在研發方面的情況不盡如人意,總體新藥研發水平不高。

      目前,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創新資金渠道相對單一,以企業自籌和國家項目基金支持為主,缺少風險投資基金和證券金融市場的支持,因此,要建立生物醫藥項目的技術評估平臺,為風險資本進入、退出創造條件,鼓勵民營資本、風險投資基金介入生物醫藥產業;采取優惠政策,完善鼓勵技術創新信貸政策,促進有實力的生物醫藥企業上市融資。同時,將科技資源分配到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的薄弱環節和重點技術領域,加大開發研究、產品生產的投資,加快生物醫藥技術的產業化。此外通過間接的產業優惠政策鼓勵中小企業與外資、本土研究機構進行橫向研發合作,強化中小研發企業集成創新的能力,使各種相關技術有機融合,形成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政府可以通過增加科技活動的研發投入,增加創新基金的啟動資金規模、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加強稅收優惠等方面,加大對中小型研發企業技術創新的支持,努力培育本土的大中型企業。

      三、加強產學研聯盟建設

      生物醫藥業技術產業化過程包括:研發、中試、生產和市場四個階段。最終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是生物制藥產業鏈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目前在美國有兩種模式實現成果轉化:一種是通過專業力量幫企業申請專利,做知識產權的管理,或者是幫助企業做市場推廣;另一種方法則是將科研成果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把試驗費用和時間轉嫁出去,出口無形產品,把中間環節外包出去。但這兩種模式做得都不徹底。通過對上海生物醫藥企業的調研發現,應當通過建立一批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聯盟,來加快實現產業化。要實現企業成為科研、開發和引進技術的主體,企業應努力培育自主科技開發力量,在各級政府的幫助和扶持下,打破條塊和體制上的界限,實現產學研協作、聯合。充分發揮企業技術開發中心、行業技術開發基地和技術轉移中心的作用,以企業開發中心為主體,組織產學研緊密圍繞生物醫藥產業關鍵技術領域,集中進行技術開發,力爭實現產業某些技術的跨越式發展。同時鼓勵以重大項目為紐帶,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聯盟。事實上,現在要完成成果轉化已不只需打通產、學、研三個環節,還應包括政府、融資以及相關服務。要做好這個多要素的聯盟,就需要搭建技術服務平臺和投資孵化基地。

      四、建立新型研發服務平臺

      由于生物醫藥產業化所需的巨額資金和現有企業一體化程度低,生物醫藥企業尤其需要技術、信息交流平臺,實現資源共享,降低企業自主創新成本。這個共享的平臺應該主要包括技術、市場信息交流的平臺和產品技術評估。調研中發現目前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建立的一種能為科學家、企業、資本服務的研發服務平臺正在受到矚目。這個平臺把新藥研發的流程拆分以后標準化,在新藥研發首端(科研)到尾端(銷售)環節都形成了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機制,并且這個平臺能夠反復使用,因而能夠降低研發企業的風險和成本,更重要的是其能充分利用中國高校和研究所的力量,效率很高。

      參考文獻:

      [1]張江:高科技產業園區發展報告課題組.張江高科技園區產業研究報告,2008

      [2]中國投資咨詢網:2008年中國生物制藥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2008

      醫藥產業分析范文第2篇

      產業競爭力代表某區域相關產業發展水平,而技術創新能力是產業競爭力形成的源泉和動力。本文通過建立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并經統計測試軟件計算,得出遼寧省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能力在國內31各省區市的排序及與國內生物醫藥產業發達地區相比差距,并針對提升遼寧省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1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技術創新的定義(內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從狹義角度來看,技術創新是指人們在新產品開發或老產品改進中重新組織生產條件和要素,創造性地運用不同的方法、工藝、工具或裝備的過程,并取得了顯著經濟效益或具有潛在的長遠的經濟效益,通常包括產品創新和過程(工藝)創新等。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是指人們在生產實踐活動中重新組織生產條件和要素,創造性地運用其在科學實驗和生產活動過程中所積累起來的知識、經驗和技能的過程,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或具有潛在的長遠的經濟效益,通常包括產品創新、過程(工藝)創新、市場創新、組織創新和制度創新等。

      國內外關于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的研究仍處于探索階段。斯切爾(Scherer,1992)認為,技術創新應根據不同類型的技術創新而采用不同的評價指標;加拿大的Depress二教授用8個指標來比較產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創新資本投入/職工人數、創新資本投入/銷售收入、非專門的創新資本投入/職工人數、專門的創新資本投入/銷售人數、出口銷售收入/銷售收入、企業的創新傾向;清華大學傅家驥等人從技術創新投入與產出不同側面以R&D投入量、專利統計量、新產品有關指標量等作為產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主要評價指標;中國人民大學趙彥云等人提出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為:OO R&D總支出,R&D支出增長率,R&D支出/銷售額。②直接R&D總人員,直接R&D總人員/員工總數,員工受教育程度構成。③專利數,產業申請專利數年均增長速度。④新產品銷售所占比重,國際領先水平產品數,勞動生產率。

       結合我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規范及統計指標分布,本文以國內31個省區市(不含港、澳、臺)生物醫藥產業(制造業)的技術創新投入能力、技術創新生產能力、技術創新產出能力為1級指標,以科技活動人員數量、科技機構數量、科學家和工程師數量、R&D人員全時當量等12個統計數據為2級指標,建立生物醫藥產業技術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2  31個省區市技術創新能力數據分析與結果  

       定量指標數據來自2013年全國31省區市(不含港澳臺)的相關統計數據,見表3,檢測工具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Version 19.0。首先對各1級指標項下的四個2級指標進行IMO樣品測度和巴萊特球形檢驗,以判斷變量是否適合作因子分析,檢測結果顯示3個1級指標的IMO均在0.70.8之間,球形檢驗均小于0.05,適合作因子分析。采用SPSS 19.0對數據進行因子檢測

      3 分析與討論   

      技術創新投入能力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湖北。遼寧排在19位,與排名第一的山東相比差距巨大,科研機構數量相差5倍,科研投入相差10余倍。技術創新生產能力方面,排名前5位的分別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河南。遼寧排在第13位,與山東相比生物醫藥產業資產總額及關鍵設備儀器投入相差近10倍。   

      技術創新產出能力方面,排名前五位的分別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天津。遼寧排在第18位,在東北三省中排位第2,與山東相比新產品收入、數量相差甚大。以評價技術創新能力12個2級指標綜合分析,排名前十位的分別為山東、江蘇、浙江、廣東、湖北、天津、吉林、河南、河北、湖南,遼寧排在全國的18位,在東北三省的最后。

      醫藥產業分析范文第3篇

      關鍵詞:資源整合;醫藥產業營銷;TIPE

      1、前言

      2005年,醫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4459.44億元,比上年增加近1000億元,同比增長26.19%;2006年,醫藥行業實現累計工業總產值5536.9億元,同比增長18.43%;2007年上半年,醫藥工業完成累計工業生產總值2913.2億元,同比增長21.31%;銷售收入達2677.82億元,同比增長21.75%;2009年,中國醫藥行業增加值增長14.9%,同時我國醫藥外貿總體運行良好,醫藥保健品進出口逆勢增長,進出口總額達到531億美元,2011年,醫藥產業共有6154家企業,總資產13762億元,同比增長23%。實現產值15707億元,同比增長28.5%。201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醫藥大國。醫藥行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支柱型行業,不斷增長的市場規模使得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人才需求量不斷上升,然而縱觀我國醫藥產業營銷人才的供給狀況尤其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的供給狀況發現,在供給數量和質量上存在諸多問題。

      2、我國高校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培養現狀分析

      (1)我國大部分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來自醫學院校

      2010年止,我國高校開設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人才比例不足20%,并且幾乎全部來自于醫學院校,2013年我國高校開設本科醫藥營銷專業的超過50家,90%來自于醫學院校,根基于市場營銷專業開設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院校很少。

      (2)大部分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培養重醫藥技術知識

      由于我國大部分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來自于醫學院校,而醫學院校固有的醫學系統知識培養的教學體系,使得絕大部分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培養中醫藥技術知識輕營銷知識,很多在校學生對醫藥系統知識了解甚多,但對營銷知識了解不足,甚至并不具備營銷學生具有的思維體系。

      (3)醫藥產業營銷方向教材體系、實踐體系等建設不足

      大部分醫學院校建設之初都立基于醫院或醫學研究所,醫學知識系統的實踐平臺相當充足,但是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學生就業的平臺大都是與醫院或醫學研究所等醫學院校固有的醫學類實踐平臺對接的單位,因此很多醫藥產業營銷方向在校期間的實踐體系平臺比較薄弱;有針對性的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教材體系也不完善,導致醫藥產業營銷方向學生空有一腔醫藥系統知識,營銷實踐能力和思維能力的薄弱使得很多醫藥產業營銷方向學生就業的崗位大都只能在產業鏈的最前端。

      3、我校醫藥產業營銷方向建設的定位

      從2008年開始,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就將醫藥營銷作為市場營銷改革的重點建設方向,通過5年的不斷努力,醫藥營銷方向不論從課程建設、師資建設等還是學生就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從學生的就業情況來看,其主要崗位群分布在藥品和醫療器械的市場開發(業務員、區域經理等)崗位,少部分從事藥品質量管理、藥品倉儲及物流管理等工作。根據醫藥行業供給與需求的整體發展現狀,我院市場營銷專業培養的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主要面向藥品和醫療器械行業的中小型企業兼顧互聯網轉型發展中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傳統中小企業。以滿足湖北省及其周邊省市、江浙、廣東等醫藥產業營銷方向人才需求旺盛地區為導向,以服務區域地區經濟發展、助推地方產業轉型升級為依托,以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提升我院市場營銷專業服務地方經濟、支撐產業升級、技術進步和社會管理創新的能力。

      4、基于資源整合的醫藥產業營銷方向培養模式

      由于醫藥產業營銷是做具體行業的營銷工作,再加上醫藥行業知識系統的特殊性,我校在進行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時候就率先引入了醫藥企業,先后與九州通醫藥集團(中藥產業)、太太口服液有限公司簽訂了就業實習基地,將企業資源和學校資源相結合,在教學、實習、試用、就業與企業進行很好的嫁接,構建校內外資源整合的醫藥產業營銷方向TIPE培養模式。

      (1)學校與企業聯手共同設計并開展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教學體系

      由校企雙方代表和有關專家組成,對醫藥產業營銷方向的人才培養模式、課程體系、課程標準、教學方式、實訓教材、教學評價體系、師資團隊等多個方面進行多方面資源整合,設計真正以應用型為主導的教學體系。

      (2)學校與企業共同設計以聯合招生、訂單培養、定向就業為導向的實習、試用與就業體系

      在實習、試用、就業方面,校企合作模式由單一的勞務輸出安置向雙方聯合招生、訂單培養,定向就業轉變;就業合作的嫁接時間由畢業期提前到進校期,通過企業式實踐平臺的開展,從學生進校就開展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評價、帥選、實習、就業一體化、流程化實習、試用與就業體系。

      (3)校企建立互相融合的緊密型合作關系

      在學校建立企業員工培訓中心、在企業建立學生實習中心;企業選派人員擔任學校的實習、實訓指導教師,學校選派教師到企業掛職鍛煉、頂崗實踐。通過各種合作方式,實現學校與企業的雙向“交流”,互惠互利,合作共贏。(作者單位:武漢理工大學華夏學院)

      校級教研項目:基于校內外資源整合的醫藥產業營銷方向TIPE培養體系研究。

      參考文獻:

      [1] 徐斌艷,學習文化與教學設計[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2.

      [2] 安布羅斯,聰明教學7原理―基于學習科學的教學策略[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醫藥產業分析范文第4篇

      關鍵詞:無形資產;創業板;醫藥行業

      據2015年中國醫藥行業運行指數表明:在2011年之前的十年間,我國醫藥行業都處于高速增長階段,但近幾年來增長速度緩慢下降,醫藥行業面臨轉型升級已成為必然選擇。創業板醫藥企業作為我國醫藥市場發展的后繼企業,如何在產能過剩的囧境中,達到一種既可以實現自身發展壯大又可以對我國重大醫療技術突破起到助力作用的雙贏處境,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之一。而解決這一問題的唯一途徑就是不斷提升藥品質量,加強基因藥物、新型疫苗等生物技術的研發,力爭走在國際前列。本文擬選取2011年至2015年創業板醫藥行業為樣本,進行無形資產現狀研究。同時為了保證實驗結果的合理性本文對數據做出如下處理:(1)為了保證單一樣本數據的充分性,本文選取2011年以前以上市的公司(2)為了便于區域研究與對比,本文對所有創業板醫藥行業按照地域進行劃分,分為華東地區、華南地區、華中地區、華北地區、西南地區共5個區域。最終得到19家共95個樣本。

      一、無形資產現狀研究

      (一)基本情況。我國創業板醫藥企業無形資產總量在2011年至2015年5年中發展迅速。從2011年的5.12億元到2015年的24.68億元,足足翻了將近5倍。其中,發展勢頭以2013年為分水嶺,2013年前無形資產總額增速迅猛,2013年后增速趨于平緩,同時在2014年達到最大值29.86億元。(二)結構比較。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所界定的無形資產一般包括專利權、商標權、非專利技術、軟件、土地使用權、特許經營權、著作權等。本文依照無形資產在創業板醫藥企業中的重要程度,將其無形資產分為三類。第一類為土地使用權,因其在無形資產中占比很大,所以將其列為一類。第二類為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指權利擁有人對其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專有權利,通常包括專利權、商標權、著作權、工業設計權及商業機密等。此外,非專利技術雖然在法律上不受保護,但企業特有的經濟利益與其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將非專利技術劃歸為知識產權。對于創業版醫藥企業來說,知識產權是其創造利潤與取得競爭優勢的核心,因此將其列為一類。第三類為其他,主要包括軟件等對創業板醫藥企業不太重要的無形資產。(見表1)由表1我們可知:在無形資產比重方面,我國創業板醫藥企業在經歷了2011年至2013年的增長后,在2013年達到了峰值5.70%,之后該比例趨于穩定,在均值5.51%左右上下浮動。在知識產權比重方面,除2014年較前后年略有下降外,呈現出年年上漲的趨勢,但5年內年均增長率僅為1.41%。至2014年其總體占比仍未突破30%。這說明,我國創業板醫藥企業在知識產權方面發展速度緩慢。在土地使用權比重方面,其最高占比可達無形資產總額的73.56%,最低也達到無形資產總額的62.62%。從以上分析可知,我國創業板醫藥公司整體無形資產結構不太合理作為無形資產的核心知識產權,竟不足無形資產總量的三分之一。

      二、專利比較

      表2介紹了2011年至2015年我國創業板醫藥企業專利權數的發展變化。從上圖我們發現,專利權總數從2010年的76項,到2015年已達621項,在短短的5年之中創業板醫藥企業專利權數足足翻了8.17倍。其中在2011年至2015年這5年間,我國創業板醫藥行業的發明性專利年年以高于30%以上的增長率迅速增長,尤其在2011年至2012年增長率達到了57.5%。以上數據充分說明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國創業板醫藥企業的無形資產在數量上取得了空前的發展。此外,根據我國專利法相關規定,企業所持有的專利權被分為發明型、外觀設計型與實用新型三類。由于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源于其新藥的研發和對已有配方的改進,而這些主要依賴于企業專利權中發明型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兩部分。因此,考察這兩類專利權的占比也是衡量醫藥企業專利權結構是否合理的關鍵。從表二我們可以發現,首先在數量上,不論是發明型專利還是實用新型專利,這兩者都在5年內呈現出迅猛增長的態勢。其次在所占比重方面,兩者占比在2011年至2015年這5年間分別為55.26%、65.07%、82.37%、88.51%、92.91%,呈現出年年遞增的良好趨勢,平均占比以達專利權總數的76.82%。以上結果充分表明:整體上,我國創業板醫藥企業專利權在數量上處于高速發展狀態,在結構上處于較為合理的良性狀態。

      三、研究結論

      醫藥產業分析范文第5篇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 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degree of gray incidence of human resource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Hebei Province and Jiangsu Provinces, analyzed that the high-tech R&D have a greater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based on this conclusion, advanced three suggestions about retaining and attracting talented person in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of Hebei Province.

      關鍵詞:醫藥制造業;人才資源;灰色關聯度

      Key words: pharmaceutical industry;human resources;the degree of gray incidence

      中圖分類號:F272.9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5-0086-02

      0引言

      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原本以自然資源和原始勞動為主的競爭,逐步演變成科技的競爭,人才的競爭。人力資源日益成為了企業競爭優勢的基礎,被稱為二十一世紀的最主要的資源。隨著近些年來社會老齡化加劇,生物技術的空前發展,具有高科技含量,高療效的新產品、特效產品必將擁有廣大的市場空間。新產品的開發必將投入更多資源,而人才資源是其中的主體。

      1研究背景

      河北省是我國著名的醫藥制造大省,地處京津冀商業圈之中,特別是省會石家莊既擁有華藥,石藥,神威,以嶺等著名企業,又擁有河北醫科大學,河北科技大學等眾多高校作為依托。2005年石家莊市又被評為了首批國家生物產業基地??梢哉f河北省醫藥制造業既具有一定的雄厚基礎,又具有未來發展的廣闊前景。

      趙長林,劉霞在《我國各地區醫藥制造業竟爭力的比較分析》中,通過建立指標體系,運用spss統計方法,統計了我國各個省市醫藥制造業的競爭力情況。計算結果顯示河北省醫藥制造業的競爭力只處于行業中等偏上水平,經濟發展水平遠不及江蘇,山東等醫藥制造大省。本文借以上研究結果,只從人力資源角度,運用灰色關聯度分析方法進行研究,找出河北省與醫藥大省江蘇省之間存在的差距,并依此提出改進建議。

      2醫藥制造業人力資源和經濟發展水平的評價指標的選取

      醫藥制造業是高技術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具有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的特點,通過分析,本文選取能夠總體反映醫藥制造業企業人力資源狀況的:醫藥制造業企業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以及在人力資源方面能夠反映企業科研能力的人才資源:醫藥制造業R&D活動人員折合全時當量、醫藥制造業科技活動人員、醫藥制造業科技活動人員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三個指標作為人力資源評價的主要指標。利潤是指企業銷售產品的收入扣除成本價格和稅金以后的余額,能夠充分反映企業的盈利能力。本文選取利潤作為衡量醫藥制造業經濟發展水平的主要經濟指標。本文研究數據來源于《中國高技術統計年鑒》。

      3人力資源與企業發展的灰色關聯度分析

      3.1 灰色關聯度分析灰色系統理論是由我國著名學者鄧聚龍教授于1982年首次提出的,主要是利用系統內已知信息來確定系統的未知信息,其具有建模過程簡單、模型表達式簡潔、便于求解、預測、精度高、適用性強并且對數據的要求不高等優點。

      本文采用絕對關聯度的量化方法,計算步驟如下:

      首先,制定出參考數列,參考數列常記為x0,一般表示為:

      x=x(1),x(2),…,x(n)

      關聯分析中被比較數列常記為xi,一般表示為:

      xi=x(1),x(2),…,x(n),i=1,2,…m

      其次,對原始數列進行無量綱處理。無量綱處理常采用初值化方法和均值化方法。

      再次,對于參考數列x0,比較數列為xi,用下述公式表示各比較曲線與參考曲線在各點的差:

      (k)=

      最后,將計算出的關聯系數求平均值,即絕對關聯度,表達式為:r=(k)。

      3.2 醫藥制造業人力資源與企業發展的灰色關聯度分析――基于河北省和江蘇省的比較運用灰色絕對關聯度公式,分別對河北省和江蘇省醫藥制造業的人力資源指標與經濟指標利潤進行灰色關聯度分析。兩省均以2002年-2008年醫藥制造業年利潤數作為參考數列x0,將從業人員年平均人數作為比較數列x1,醫藥制造業R&D活動人員折合全時當量作為比較數列x2,醫藥制造業科技活動人員作為比較數列x3,醫藥制造業科技活動人員中科學家和工程師作為比較數列x4。河北省與江蘇省2002年-2008年醫藥制造業年利潤與人力資源情況如表1、表2所示。

      運用灰色關聯度方法計算結果如表3、表4所示。

      3.3 結論上述關聯度計算結果顯示,河北省醫藥制造業中四個HR指標與醫藥制造業利潤之間的關聯度分別為:0.74,0.75,0.75,

      0.75,各個人力資源指標對利潤的關聯程度的大體持平。江蘇省醫藥制造業中四個HR指標與醫藥制造業利潤之間的關聯度分別為:0.70,0.86,0.77,0.82,研發人員,科技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的數量對利潤的關聯程度均大于企業從業人員數對利潤的關聯程度。從以上結果可以看出,河北省在人力資源方面與江蘇省的差距,主要體現在研發和科技創新人員與企業發展的關聯度不強,醫藥制造業知識密集性的行業特點不突出。

      4建議

      人力資源是企業最可寶貴的資源,從以上灰色關聯度分析中可以看出:人才資源與企業的發展息息相關,一支具有研發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優秀團隊,才能快速推動醫藥制造業企業未來的發展。

      高科技研發人員位于人力資源金字塔的頂端,既會有高高在上的驕傲情緒,又會有高處不勝寒的體會。所以經過一些學者的分析,高科技研發人員往往具有其獨特的特點:他們擁有高水平的知識和研究能力,但個性比較突出,喜歡寬松自由的工作環境,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生活方式;具有強大的精神追求,往往比常人更有高遠的理想,事業心重,進取心強;不安于現有的環境,喜歡突破和新鮮的事物,具有創新性思維,這也是高科技研發人員流動比率大的主要原因。

      針對以上分析結果,結合人力資源激勵原則,以留住現有的高科技研發人員,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加入為出發點,對如何提高河北省醫藥制造業人才資源狀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4.1 合理的薪酬、福利制度和獎勵措施。物質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最基本資源,是留住,吸引高科技研發人員的重要基礎保障。合理的薪酬和福利制度可以使高技術研發人員感覺到自身價值得到認可,及時對促進企業經濟效益增長的科研成果給予獎勵,可以提高高科技研發人員的工作滿意度,激發工作熱情。

      4.2 營造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現代企業文化價值觀的體現,對實現人盡其能,人盡其用創造了良好的氛圍。高技術研發人員具有無限的能力與潛力,營造寬松舒適的企業文化環境,提供良好精神慰藉,更能使其發揮已有才能,增強努力工作的熱情。

      4.3 制定科學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培訓。高科技研發人員一般具有高學歷,對自我的要求也比較高,除物質生活外,更加關注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為其制定科學化的職業生涯規劃和職業培訓,可以加強他們對企業的歸屬感,提高工作滿意度和對企業的忠誠度,降低人才流失率。

      參考文獻:

      [1]高楠.大中型企業R&D投入與創新績效灰色關聯度分析―基于河北省和全國的比較[J].現代商貿工業,2010,(6),1-2.

      [2]劉思峰,黨耀國,方志耕.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11.

      亚洲人成77777在线观看网| 无码天堂va亚洲va在线va|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毛片|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亚洲另类春色国产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97亚洲熟妇自偷自拍另类图片| 亚洲视频2020| 亚洲色av性色在线观无码|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日韩| 亚洲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性无码AV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成人| 春暖花开亚洲性无区一区二区| 激情小说亚洲色图| 亚洲一级黄色视频| 亚洲无av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爆乳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成人网在线播放| 456亚洲人成在线播放网站| 亚洲AV性色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亚洲AV第一页国产精品|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 亚洲色在线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jzzijzzij在线观看亚洲熟妇| 免费观看亚洲人成网站| 相泽亚洲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DVD|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久久| 国产AV日韩A∨亚洲AV电影|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情侣|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 亚洲另类古典武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