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藥行業的未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醫藥:表現最出色的行業之一
雖然A股表示低迷,但醫療行業無疑是金融危機后業績最為優異的子行業之一。統計顯示,自上證綜指在2007年10月16日見頂6124.04點后,截止今年6月30日,上證綜指累計下跌66.03%,但申萬醫療衛生一級行業指數實現72.12%的收益。
齊海滔表示,醫藥行業是一個兼具消費行業的穩定性和科技類行業的爆發性的優點的行業。一方面它有一個穩定的增長,另一方面新技術新產品的引入,使其有短期內的爆發性增長,因而在不同的市場階段和風格下,醫藥行業都會有比較好的表現,能夠長期跑贏其他行業。而從歷史走向來看,不管是A股市場還是國外的成熟市場,醫藥股都是每個市場表現最出色的行業之一。
正是過去幾年連續上漲,使目前醫藥行業整體估值處于高位。WIND數據顯示,截止7月18日,申萬一級行業中醫藥生物行業的市盈率約為34.2倍。業內人士分析,醫藥股這樣的估值溢價是有道理的。由于剛需,醫藥行業的增速具有很強的穩定性,行業上升空間較大,因此它的估值溢價是合理的。
“即使是現在買醫藥行業,未來仍然有空間?!饼R海滔表示,中國是世界上人均衛生費用最低的國家,目前我國人均衛生費的支出差不多只有馬來西亞的40%,日本的1/10,美國的1/30。從市場的長期價值來看,醫藥股提升空間巨大。
下半年行情值得期待
基于醫保增速下滑以及新醫改對藥品消費的壓制等因素,上半年醫藥行業走勢平緩。統計顯示,截止7月18日,申萬醫藥行業指數今年以來漲幅為1.17%。
對此,齊海滔表示,上半年醫藥股收益不高,主要是由于市場對政策的預期不明朗,擔心負面政策出臺;此外,上半年各省醫藥行業沒有招標,因此行業增速一般。下半年隨著招標的進行,或者招標之后一些新標端的執行,行業增速將會提升。從行業經營數據來看,下半年會比上半年好。
(廣州中醫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廣東廣州510006)
【摘要】醫藥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所以醫藥行業的發展一直備受社會關注。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對健康需求的不斷增強,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面臨著很好的機遇、迎來了美好的前景。但不可否認,其中還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需要解決。分析了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和機遇,具體探究了其發展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與挑戰,并提出了一些對策,以促進我國醫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關鍵詞 醫藥行業;發展現狀;機遇;問題挑戰;對策
TheOpportunityandChallengefortheDevelopmentofPharmaceuticalIndustryinChina
WUGuan-sheng
(GuangzhouUniversityofChineseMedicine,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GuangzhouGuangdong510006,China)
【Abstract】Medicineandhumanhealtharecloselyrelated,sothedevelopmentofthepharmaceuticalindustryhasattractedpublicattention.Sincethereformandopeningup,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ournationaleconomy,improvepeople´slivingstandards,thehealthneedsofthegrowing,thedevelopmentofChina´spharmaceuticalindustryisfacingaverygoodopportunity,usherinabrightfuture.However,therestillexistsomeproblemsandchallengesneedtobesolved.ThispaperanalyzesthecurrentsituationandopportunitiesforthedevelopmentofChina´spharmaceuticalindustry,explorestheproblemsandchallengesexistingintheprocessofitsdevelopment,andputsforwardsomecountermeasures,topromotetherapiddevelopmentofChina´spharmaceuticalindustry,health,protectthehealthofthemasses.
【Keywords】Thepharmaceuticalindustry;Thedevelopmentofthestatusquo;Opportunity;Challenges;Countermeasures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突飛猛進地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也迅速提高,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知,在人們物質生活的最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會轉向更高層次的需求,從而導致對健康的需求不斷增加,這推動了我國醫藥行業的快速發展,迎來了美好的前景。但在其發展過程中,有機遇,也有挑戰;有喜,也有憂,我們需要牢牢把握好發展的良好機遇,并且正確應對所面臨的挑戰,解決好存在的一些問題,以促進我國醫藥行業健康快速發展,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1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及機遇分析
1.1國內經濟環境良好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數據,2013年我國GDP為56.88萬億元,較2012年增長7.7%,我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這為醫藥行業未來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內經濟環境。[1]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發展和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融入世界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國經濟實力也逐漸在增強。另外,在政府的宏觀調控下,在國家正確決策的指導下,使得我國國民經濟保持穩步較快發展,這顯然為我國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國內經濟環境,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機遇。
1.2國家扶持力度逐漸增大
根據國務院的《“十二五”期間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規劃暨實施方案》,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衛生投入增長幅度將高于經常性財政支出增長幅度,政府衛生投入占經常性財政支出的比重將逐步提高。同時,“十二五”期間我國政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投入力度和強度要高于2009年至2011年我國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投入。[2]隨著國家逐步加大對醫藥衛生領域的投入、逐漸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足以看出國家對醫藥衛生行業的扶持力度逐漸增大,對醫藥衛生行業的健康發展越來越重視,這無疑為我國醫藥行業的迅速發展創造了一種良好的外部環境,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1.3人們藥品需求日益增加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國民收入迅速增加,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可知,在人們物質生活的最基本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會轉向更高層次的需求,從而會導致健康意識不斷增強,對健康的需求不斷增加。然而藥品與人們的健康和發展息息相關,從而增加了對藥品的需求量。另外,隨著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不斷完善、醫療衛生水平的逐步提高和人們生活質量的改善,使得我國老齡人口日益增加,“人口老齡化”程度逐漸增大,這就增加了老齡人口對衛生保健的需求、對藥品的需求。顯然,這都會促使人們藥品需求日益增加,擴大我國藥品消費市場,為我國醫藥行業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機遇。
1.4醫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日益突出
近幾年以來,中國醫藥產業的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國全部工業總額的比重逐步提高,醫藥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也不斷增加。[3]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雖然醫藥產業仍然不是我國的支柱產業,但它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增加,地位日益突出,說明它的重要性逐漸彰顯出來,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為我國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機遇。
1.5藥品GMP和藥品GSP的實施與落實
藥品GMP是指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藥品GSP是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這兩個規范的實施與落實因為有利于提高企業和產品的聲譽,提高競爭力,有利于提高醫藥企業人員的素質,提高醫藥生產經營水平,有利于提高醫藥企業的經濟效益,所以為我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創造了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創造了一個美好的前景。
2我國醫藥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雖然,近些年來,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迅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規模,也取得了可喜可賀的成果,但同時,也存在令人憂慮的一面,在其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與挑戰,這無疑會制約著我國醫藥行業的又好又快發展。
2.1產能過剩、閑置
現階段全國4800家藥品生產企業整體產能過剩,20%~40%產能閑置,有1000多家小企業甚至是不開工的。[4]可見由于產能過剩、閑置,我國許多醫藥企業陷入了困境,并且在藥品生產企業出現整體產能過剩、產能閑置的情況下,會影響我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此時,很可能會導致藥品價格大幅度下跌,從而降低醫藥行業的效益。另外,還會導致許多藥品積壓,增加企業成本,從而縮小醫藥企業的盈利空間,進而影響我國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
2.2行業集中度低,存在小、散、亂等問題
根據國家發改委的統計數據,截至2012年底,我國醫藥行業共有6,625家企業,2012年,我國醫藥行業共實現工業總產值18,255億元。而根據《制藥管理者》雜志公布的數據,全球前20強制藥企業2010年共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611億美元。[5]可見雖然我國醫藥企業數量眾多,但由于規模小,生產技術水平低,經營管理不當,并且行業集中度低,存在分散、凌亂等問題,導致我國醫藥行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國際競爭力不強,在經濟全球化的世界中,將不利于我國醫藥行業“走出去”,嚴重制約了我國醫藥行業國際競爭力的提高。
2.3研發投入不足,醫藥產品附加值低
發達國家醫藥企業的研發費用一般要占銷售收入的15%左右,而我國醫藥企業研發費用的投入平均占銷售收入的2%左右。[6]我們可以發現,我國醫藥企業對新藥研發的投入和創新能力明顯比不上西方發達國家,我國藥品的生產以仿制藥為主,新藥所占的比重十分小。然而我們都知道,新藥具有高附加值、高收益性的優勢,仿制藥的利潤空間明顯要小于新藥。另外,由于研發投入的不足,也制約了醫療器械的更新換代,從而也限制了新藥的開發。所以,研發投入不足,導致醫藥產品附加值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與創新,以致醫藥行業重復生產嚴重,造成資源的浪費。
2.4缺乏對醫藥行業品牌的建設
時下有部分企業并沒有看到品牌對于醫藥企業發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很多中小企業,因為企業本身的人力、財力等不夠強大,沒有能力建設品牌。甚至很多企業的領導提出先占領市場再打造品牌的戰略,認為建設品牌會耽誤市場的拓展。[7]然而,品牌,是一種無形資產,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企業的持續發展密切相關,甚至是支撐企業發展的重要支柱。由于醫藥與人們的健康、發展息息相關,所以醫藥行業的品牌顯得尤為重要。缺乏對醫藥行業品牌的建設,導致其產品缺乏品牌的核心競爭力,會使消費者逐漸失去對該醫藥產品的品牌忠誠度,最終將不利于我國醫藥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2.5行業管理水平高低不等
中國醫藥行業參差不齊的管理水平,因超標的重金屬含量藥品的使用而發生的不良事件普遍存在,這對我國醫藥行業的信譽造成嚴重損害。[8]可見,管理水平的高低對一個行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規范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從而維護企業信譽。然而我國醫藥行業管理水平的高低不等,使得有些企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進行一些違法的、損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活動,這也許短期內會給這些企業帶來一定的盈利,但將不利于它們的健康持續發展。
3對策建議
3.1調整醫藥產業結構,推動優化升級
由于產能過剩、產能閑置,縮小了醫藥企業的盈利空間,阻礙了我國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所以我們需要切實解決好產能過剩、閑置的問題。醫藥行業應該調整醫藥產業結構,及時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產能企業,淘汰那些成本高、缺乏競爭力的企業,大力發展那些低能耗、低污染的先進產能企業,發展那些低成本、競爭力強的企業,從而調整我國醫藥產業結構,推動結構的優化升級,進而擴大盈利空間、促進我國醫藥行業的持續發展。
3.2推動我國醫藥產業走向集聚,形成規模效應
由于我國醫藥行業存在集中度低、規模小、分散等問題,導致我國醫藥行業難以形成規模效應,國際競爭力不強,所以我們需要推動我國醫藥產業走向集聚,形成規模效應。國家可以采取建立醫藥產業園的措施,推動同類醫藥產業走向集聚,促進產業園內各同類醫藥產業的交流、溝通與合作,延長同類醫藥產業的產業鏈,促進共同利用基礎設施、信息資源、先進技術等,提高醫藥行業集中度,從而形成規模效應,增強我國醫藥行的國際競爭力,推動我國醫藥行業“走出去”。
3.3加大研發投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這對于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同樣適用,醫藥科學技術的投入,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顯然對醫藥行業的發展有重要的作用。所以,一方面國家要加大對醫藥行業研發的投入,大力發展醫藥科學技術,加快推動醫藥行業的技術創新。另一方面,醫藥企業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大力促進新藥的研究開發,推動醫療器械的更新換代,減少重復生產,努力提高醫藥產品的附加值,從而推動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與創新。
3.4加強醫藥行業品牌的建設
一方面,國家要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探索建立健全醫藥行業品牌保護法,切實保護醫藥行業品牌,嚴厲打擊各種盜用其它醫藥企業品牌,進行銷售“假藥”、“劣藥”的行為。另一方面,我國醫藥企業要切實加強品牌建設,努力打造知名品牌,樹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從而建立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梢赃\用市場營銷理念進行創作——通過市場調研,充分了解目前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現狀,進行市場細分和正確的品牌定位,不斷加強品牌建設,努力提升品牌核心競爭力、培育知名的醫藥品牌,以促進我國醫藥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3.5加快建立健全醫藥行業的管理法律法規
一方面,國家要加快建立健全醫藥行業的管理法律法規,對醫藥企業的管理行為進行規范,堅決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的、損害人們身體健康的活動,從而提高醫藥企業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醫藥企業管理者要嚴格遵紀守法,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提高管理水平,使企業的經濟活動在法律法規范圍內進行,從而促進我國醫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4總結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我國醫藥行業取得了蓬勃發展,有機遇,也有挑戰和問題,我們需要牢牢把握好發展機遇,并且正確應對所面臨的挑戰,解決好存在的一些問題,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促進我國醫藥行業健康、快速、持續發展,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
參考文獻
[1]中商情報網.2014年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狀況分析[EB/OL].askci.com/news/201406/20/20160440915.shtml,2014-6-20.
[2]中商情報網.2014年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狀況分析[EB/OL].askci.com/news/201406/20/20160440915.shtml,2014-6-20.
[3]趙文,馬愛霞.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2-1.
[4]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網訊.2013年中國醫藥行業集中度將逐漸放寬.[EB/OL].abaogao.com/c/yiliao/Y16189GJ6E.html.
[5]中商情報網.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EB/OL].askci.com/news/201406/20/2016235640931.shtml,2014-6-20.
[6]中商情報網.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EB/OL].askci.com/news/201406/20/2016235640931.shtml,2014-6-20.
[7]李鐸,孫麒翔.醫藥行業品牌形象亟須重建[N].北京商報,2014,12(17):T02.
在內憂外患的雙重打擊下,2009年醫藥行業走勢全面弱于大盤。面臨“新醫改”政策的不確定性,行業盈利增速回落。2009年大盤走出上升行情,市場風格轉換,醫藥行業卻出現“抗漲”局面。截至6月11日,滬深300指數漲幅63%,而醫藥指數僅40%,列于所有行業倒數第五位。雖然4月底、5月初突如其來的甲型H1N1流感對醫藥股有所提振,但是其市場表現僅是曇花一現。從個股來看,醫藥股熱點并不明顯,三線、四線、ST、題材股(尤其是流感概念)表現較好,而主流藍籌卻集體“休息”。
從未來6個月的投資周期看,醫藥行業最悲觀的結果是和大盤持平(逢低吸納)。醫藥行業經歷了6個月“休眠”,其相對估值水平調整已經相對充分。目前醫藥行業估值水平約26xPE也基本反映了我們對于09年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盈利增長25%的預測,估值處于合理區間(但尚不顯著便宜)。我們目前明確的觀點是:行業期待“新醫改”政策明朗,未來3個月最大的事件是“基本藥物制度”出臺。最重要的投資機會是“獨家基本藥物”(事件投資和價值投資完美組合)。
核心投資邏輯是:我們認為“獨家基本藥物”將成為中國版“重磅炸彈”,獨家=專利保護,基本藥物意味著需求。堅定認為巨大需求將可以彌補降價影響,并且大膽假設獨家基本藥物銷售費用率下降,提升企業盈利增速。原有的市場認識(銷售飽和、產品進入成熟期等觀念)將受到巨大挑戰,例如,復方丹參滴丸、速效救心丸、桂枝茯苓膠囊等。企業成長和估值得到雙重提高,建議關注獨家基本藥物投資標的。
首先,目錄尚未公布,考慮落選風險,我們建議可先關注候選品種較多的企業。即使被剔除個別,也不會影響公司未來三年的成長,受益明確。其次,從企業機制看,我們更看好民營機制。第三,我們會重點考慮現有品種的銷售渠道和增長潛力,認為以銷售規模5000萬元-1億元以為佳,爆發力較強。另外,我們還必須考慮現有主力品種可能遭遇的政策風險。
綜合以上因素,我們重點推薦的公司是:康緣藥業(600557)、天士力(600535)、可以關注的公司是:三九醫藥(000999)、千金藥業(600479)、中新藥業(600329)、東阿阿膠(000423)、廣州藥業(600332)。
40年前臺灣醫療服務量的80%是由公立醫院完成的,非公有的只有20%;而現在,76%是由非公醫院完成的。在大陸,我們現在看到的數據是,醫療服務量的92%是由公立醫院完成的,民營只有8%。這表明,私立醫院的潛力是足夠的。
不久前,前衛生部部長高強和國家衛生計生委的幾位司長,帶了近百人的團隊去臺灣考察臺灣的醫療系統。臺灣的健康保險跟醫療是怎么博弈的?臺灣的醫院是怎么變革的?以前臺灣的醫院尤其是公立醫院紅包、回扣盛行,而現在統統沒有了,這些是怎么變過來的?這將是民營投資或者是民營醫院未來最重要的制度和法規依仗。未來的主流必將會是非公系統,從制度層面我們有非常多的期待。
醫藥行業的發展動力在哪里
過去的十年,是“新醫改”的十年,同時也被稱為醫藥行業的“黃金十年”。在未來,醫藥行業會向何處走?醫藥行業的發展動力又在哪里?
陳鵬輝
最近幾年出現了一些有利于中國做創新藥物的根本性因素改變。第一,全球最近幾年發現了一些新的機理、新的靶點,這為創新性的公司提供了另辟蹊徑的途徑,不再是大家一窩蜂地都去做仿制藥;第二,不管是蘇州,還是武漢、天津,政府對初創的創新型制藥企業,從資金到政策上的扶持都比前幾年有了很大提高;第三,CRO公司為中國的創新藥、仿制藥企業打造了非常好的平臺,中國的制藥成本有所下降;最后,中國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支付意愿都在大幅提高。
我認為以上這四點是推動中國醫藥創新研發的一些動力和新的增長點。但是,我們過去面臨的難點依然存在:審批周期長、等待時間長、從招標到醫保沒有配套的支持政策等,但如果用發展的眼光來看,我相信這一切應該都會向好的方向發展。
我認為創新藥會成為將來中國醫藥行業發展的熱點,我相信再過十年二十年,中國創新藥的企業會走到世界前列。在中國,創新藥一定是不能被忽視的投資領域。
禹 勃
我認為醫藥行業創新的動力足夠,未來中國醫藥板塊大的機會在哪里?我覺得可以從兩個方面談。
一方面,我的基本預期是,未來5年~10年,中國會成為全球藥品的供貨中心。第一個原因是,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中國的醫療板塊帶來投資機會,中國目前原料藥產能約為270萬噸,到2016年很多小分子化合物專利到期之后,產能預計會達到400萬噸;第二個是,高端制劑也是基于全球原料產業結構調整所帶來的原料優勢,中國未來幾年時間在制劑上會有大機會;第三個是,依附中國品牌的中醫中藥,近來國家出臺的關于中藥產業的一系列政策,都非常利好;第四個是,中國活躍的資本市場與創新的結合,以及全球人員的儲備,中國創新藥的機會會大大增多。
另一方面,從內部環境來看,國家投入資本所形成的增量市場。過往的20多年里,醫療行業復合增長率達20%以上,中國基本醫藥板塊未來20%的增長率還會持續。
姚元杰
醫藥行業的機會是產業變遷、產業升級背景下的機會,我國改革開放前的醫藥行業可以用四個字概括:缺醫少藥,一大批制藥企業都是在這種環境下發展起來的。改革開放之后,不少民營企業進入制藥領域,之后,這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從產能逐步變成營銷。我們現在老提“看病難、看病貴”,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要“看好病”,你吃的藥不見得是假藥、劣藥,但也不見得是性價比高的藥,這里有很多工作要做。另外從產業升級的角度來說,醫療器械應該也會有很大的機會。
再一個層面是制度變遷的機會。醫療服務在很大程度上是制度變遷帶來的投資機會,中國過去幾十年中很多行業都出現了這樣的案例,也有很多機構從中分享了很大的紅利,比如金融業、銀行、保險,都是逐步放開的。制度變遷的機會,值得投資者長期關注。
北京思享廣告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衛民在醫藥和保健品產品的營銷策劃方面擁有豐富的實戰經驗。他認為,醫藥行業相比別的行業更需要網絡新媒體營銷?!靶旅襟w在傳播領域中異軍突起,越來越受到藥企的重視,OTC企業面臨營銷轉型?!?/p>
因為消費者藥品及保健品的需求是剛性的,且具有偶發性的特點,這與互聯網搜索、分享、互動的特質是相吻合的。但是實際情況是,醫藥行業新媒體營銷發展相對緩慢。
李衛民認為,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一是醫藥行業從業人員,尤其是藥企的老總大都是醫藥專業,對于IT及新媒體營銷技術不熟悉,接受起來相對緩慢;第二,由于政策原因,國家對藥品的營銷有各種限制便無暇顧及;第三,諸如哈藥六廠等很多制藥企業過去通過投放電視廣告、報紙、雜志、戶外等傳統廣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在網絡等新媒體出現之后,過去的成功反倒會成為未來進一步成功的阻礙,習慣于依賴傳統廣告,而忽略了網絡營銷具有精準性、互動性等獨特優勢。
即使在目前已經進行互聯網投放的很多藥企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李衛民表示,首先,很多藥企的互聯網營銷都是被動的,不具有系統和連續性。很多企業都是在產品出現問題時,才意識到新媒體營銷巨大的傳播效果;其次,從很多醫藥企業的內部機構設置上來說,有巨大的缺口,根本沒有一個負責新媒體營銷的市場部門,造成了新媒體營銷的缺失;第三,由于大的藥廠在新媒體營銷方面的不作為,導致很多假藥廣告肆虐互聯網,給消費者造成了不良的影響,破壞了醫藥行業新媒體營銷的生態,從而使很多藥企不愿意嘗試新媒體營銷。
對于如何改變現狀,李衛民也為藥企開出了藥方,“醫藥企業必須重視互聯網渠道,根據不同階段、不同產品分別對應不同的網絡投放策略,明確投放訴求,制定合理的評估體系;理清市場和產品布局,投放緊跟營銷計劃;全方位整合新媒體資源,例如付費搜索廣告通過品牌地標樹立行業位置;精準廣告通過一周內的搜索行為捕捉用戶;通過百度專區建立權威品牌信息基地等??筛鶕放仆茝V與銷售相關性的強弱來安排適合的產品及預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