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范文第1篇

      廣東省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暫行辦法全文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和加強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財政部令第35號)以及國家有關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范圍是:省直黨的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派、以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執行行政單位財務和會計制度的省直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省直垂直管理系統行政單位(以下統稱省直行政單位)。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是指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產權的轉移或核銷所產生的收入,包括國有資產的出售收入、轉讓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補償賠償收入等。

      本辦法所稱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收入,是指省直行政單位在保證完成正常工作的前提下,經批準同意,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所取得的收入。

      上述收入包括產權在行政單位,由事業單位管理的房屋等固定資產的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

      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以下統稱為國有資產收入。

      第四條 省直行政單位處置國有資產,應按照規定程序履行報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處置。

      國有資產出租、出借應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原則。省直行政單位擬將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對外出租、出借或無償出借的,無論是本單位實施,還是委托后勤服務單位或者其他單位實施,都應按照規定程序履行報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出租、出借。

      省直行政單位主管部門負責下屬單位國有資產對外出租、出借和處置審核報批工作。

      第二章 征收管理

      第五條 國有資產收入屬于省政府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由省財政廳負責收繳和監管。

      第六條 省直行政單位處置和出租、出借國有資產應繳納的稅款和所發生的相關費用(資產評估費、技術鑒定費、交易手續費、清理費用等)在收入中抵扣,抵扣后的余額上繳省財政。

      第七條 省直行政單位應按照本規定負責對本單位國有資產收入收繳工作實施具體管理,并監督檢查下屬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繳納情況。

      第八條 省直行政單位已取得的國有資產收入,在收入抵扣后3個工作日內,采取如下方式上繳:

      (一)實行省非稅收入收繳改革的省直行政單位,其國有資產收入應通過省非稅收入征管系統收繳。

      (二)采取直接繳款方式的,繳款義務人按照有關規定納稅和抵費后,憑執收單位有關繳款通知書,使用省財政廳規定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將余額繳入省財政,并報主管部門和省財政廳備案。

      國家和省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九條 省直行政單位上繳國有資產收入時,使用以下收入科目:

      出租出借收入,使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出租收入(103070601)科目;

      處置收入,使用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103070602)科目。

      第十條 省直行政單位應當記錄和反映國有資產收入,并按照有關規定向省財政廳報送年度統計報告。

      第三章 使用管理

      第十一條 國有資產收入有關收支統一納入部門預算,支出由省財政廳統籌安排,可優先安排用于收入上繳單位出租出借國有資產的維護、管理性支出及統籌安排用于省直行政單位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新增資產配置。原則上不得用于人員經費支出。

      第十二條 申請使用國有資產收入資金的省直行政單位,應根據財政預算管理的有關規定提出用款計劃,經省財政廳審核批準后,按下達的項目使用,年終將使用情況報主管部門及省財政廳。

      第四章 監督檢查

      第十三條 省財政廳負責對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繳納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省審計廳負責對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管理進行審計監督。

      第十四條 省直行政單位要如實反映和繳納國有資產收入,不得隱瞞;不得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國有資產收入;不得違反規定使用國有資產收入。

      第十五條 省直行政單位要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加強對下屬單位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建立健全國有資產收入形成、收繳、使用、監督管理等方面的規章制度,防止隱瞞、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國有資產收入。

      第十六條 省財政廳、省直行政單位和個人違反本辦法規定的,應根據《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等國家有關規定追究法律責任。

      第五章 附則

      第十七條 省直行政單位公有住房出租、出售收入,按照國家和省現行住房分配貨幣化改革有關規定執行,不執行本辦法。

      第十八條 本辦法自之日起施行。此前的有關省直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的規定,凡與本辦法規定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暫行辦法》施行

      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暫行辦法施行從財政部獲悉,為了規范和加強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收入管理,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財政部近日了《中央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和出租出借收入管理暫行辦法》,并從之日起正式實施。

      《辦法》全文共十八條。《辦法》明確了國有資金的收繳辦法,強調國有資產處置收入上繳中央國庫,納入預算管理并按有關規定統籌安排使用;出租出借收入上繳中央財政專戶,支出從中央財政專戶中撥付。

      《辦法》還明確了稅費的扣除方式,并規范了收入的使用方向。國有資產收入及相關支出,應統一納入部門預算統籌安排。國有資產收入原來用于發放津貼補貼的部分,上繳中央財政后,由財政部統籌安排,作為規范后中央行政單位統一發放津貼補貼的資金來源。除此之外,國有資產收入不得再用于人員經費支出。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范文第2篇

      隨著義務教育均衡縣、教育現代化縣等創建活動的開展,各學校均配備了大量新的教育教學裝備,隨之而來也有一些毀損、淘汰的裝備亟需處置。為加強我縣教育系統國有資產的監督管理,規范國有資產處置行為,促進國有資產優化配置和合理流動,防止國有資產流失,根據《縣政府關于印發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辦法的通知》(豐政發〔2014〕8號)文件精神,結合我縣教育實際,現就進一步規范我縣教育系統國有資產處置工作作出如下規定:

      一、國有資產處置的原則

      國有資產處置是指學校對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轉讓或者注銷產權的行為。國有資產處置應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處置學校的國有資產。

      二、國有資產處置范圍及方式

      國有資產處置的范圍:閑置的資產;低效運轉和超標準購置的資產;因技術或功能原因并經過專業機構科學論證,確需報廢、淘汰的資產;因單位分立、撤銷、合并、改制、遷建、隸屬關系改變等原因發生產權或使用權轉移的資產;盤虧、呆賬及非正常損失的資產;已超過使用年限無法繼續使用的資產;其他依照有關規定需要處置的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處置方式:出售、出讓、轉讓、無償調撥、置換、捐贈、報損、報廢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

      三、國有資產處置權限及程序

      學校土地及整體資產的處置審批程序:學校提出申請→報縣教育局、縣財政局審核同意→報縣政府批準。

      一般國有資產處置的審批程序:使用部門提出申請→學校集體研究確定→財務部門查找、核對資產賬簿、憑證等→組織技術鑒定或資產評估(精密、貴重物品,視資產情況確定)→學校處置意見報縣教育、財政部門審批→根據批復處置國有資產。

      國有資產處置應注意的事項:學校處置房屋、構筑物及大型、精密、貴重儀器設備,應由資產管理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和技術鑒定,并按國有資產管理規定評估確認處置價格,處置價格一般不得低于評估價。學校以國有資產對校辦企業投資或對外投資,應按國有資產管理規定進行評估確認,辦理非經營性資產轉經營性資產審批手續,明晰產權關系,實施產權管理。學校處置國有資產應填寫《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報審批表》、《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調撥單》等表格,其中:涉及報損、報廢、淘汰的物品類資產的處置時,應在處置申報審批表下附處置物品圖片(全貌+品牌型號),各功能教室配備的專用設備處置,需經縣教育局裝備室鑒定、認可;房屋、建筑物等拆除、核減時,應附縣教育局、縣房屋安全鑒定部門出具的安全鑒定書及提供必要的處置原因說明。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范文第3篇

      區級國有資產處置管理的范圍包括各區屬國有企業、區級行政事業單位所占有的國有資產。資產類型包括國有產權(股權)、房屋產權、土地使用權及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等。

      二、處置形式

      國有資產處置類型主要包括資產有償轉讓(出售、出讓,下同)、無償轉讓,資產置換、資產重組及資產合作等。

      三、管理權限

      區屬國有企業資產處置由區國資辦負責監督管理;區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由區財政局負責監督管理。

      區級主管部門對其下屬國有企業及行政事業單位所占有的國有資產處置行為加強管理和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四、審批程序

      (一)區屬國有企業。

      1、對有償轉讓國有產權(股權)、處置房屋(建筑物)產權、土地使用權、無償轉讓國有產權(股權)或實行資產置換、資產重組、資產合作等項目的,需經區國資辦審核,報區政府審批。

      2、重大資產處置必須經董事會或股東會討論通過,其中:一次性處置成套生產設備或處置資產超過凈資產30%的,經區國資辦審核,報區政府審批;其余按相關處置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二)區級行政事業單位。

      1、對處置房屋(建筑物)產權、土地使用權的,由單位提出申請,主管部門同意后,需經區財政局審核,報區政府審批。

      2、對處置機動車輛(船)的,由單位提出申請,區財政局會同有關部門審核、審批。

      3、對處置單項固定資產、批量固定資產、存貨及無形資產的,按照相關處置權限履行審批手續。

      (三)采取協議轉讓方式的,必須報區政府批準。國有資產轉讓應當遵循等價有償和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

      五、主要處置方式

      (一)對有償轉讓國有資產或實行資產重組、資產合作的,必須委托具備資質的資產評估機構對相關資產進行評估,并報區財政局或區國資辦審核或備案。

      (二)實行有償轉讓的國有資產,應當在依法設立的產權交易場所公開進行,采取拍賣、招投標的方式進行有償轉讓。

      (三)實行無償轉讓的國有資產,按照規定的原則,履行相關程序后報區政府批準執行。

      六、轉讓價格

      實行有償轉讓的國有資產,轉讓價格以資產評估結果作為價格參考依據。轉讓價格低于評估價90%的,必須終止轉讓交易。

      七、收益管理

      國有資產處置收益,全額上繳區財政專戶,納入預算管理。

      八、責任追究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范文第4篇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省直黨委機關、人大機關、行政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派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社會團體和各類占有、使用國有資產的省屬事業單位(以下統稱省直行政事業單位)的國有資產處置管理活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是指由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依法確認為國家所有、能以貨幣計量的各種經濟資源的總稱。包括行政事業單位用國家財政性資金形成的資產、國家調撥給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按照國家規定組織收入形成的資產,以及接受捐贈和其他經法律確認為國家所有的資產。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的表現形式為: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無形資產和對外投資等。

      第四條本辦法所稱國有資產處置,是指行政事業單位對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進行產權轉移或產權核銷的行為,包括無償調出、置換、出售、報損、報廢等形式。

      (一)無償調出,是指以無償調撥的方式變更國有資產所有權或占有、使用權的行為。包括:

      1.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在本部門內部不同經濟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無償調出;

      2.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在不同主管部門之間的無償調出;

      3.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因隸屬關系改變而發生的國有資產上劃或下撥;

      4.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因撤銷、合并、分立而發生的國有資產移交;

      5.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對外捐贈;

      6.經國家和省政府批準的國有資產調撥;

      7.法律、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規定的其他情形。

      (二)置換,是指以非貨幣易的方式變更國有資產的所有權或占有、使用權的行為。

      (三)出售,是指以有償轉讓的方式變更國有資產所有權或占有、使用權的行為。

      (四)報損,是指對已發生的國有資產呆帳損失、非正常損失等,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產權注銷的行為。包括貨幣資金損失、壞賬損失、存貨損失、有價證券損失、對外投資損失、固定資產損失、無形資產損失等的注銷。

      (五)報廢,是指國有資產已達到規定使用年限而出現老化、損壞、市場型號淘汰等,經科學鑒定或按有關規定,已不能繼續使用,必須進行產權注銷的行為。

      第五條省財政廳是政府負責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管理的職能部門。省財政廳、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負責管理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工作。

      第六條國有資產處置應當遵循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并嚴格履行報批手續,未經批準不得自行處置。

      第七條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由省財政廳、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按規定權限進行審批。省財政廳或者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對國有資產處置事項的批復文件,是省直行政事業單位調整有關會計賬目的原始憑證,是辦理國有資產產權變動的依據。

      第八條省直行政事業單位辦理資產處置,按以下程序進行:

      (一)評估。資產處置單位申請資產處置前,涉及到資產置換、出售的,單項資產原值高于10萬元(含10萬元,下同)或批量資產原值高于30萬元(含30萬元,下同)的擬處置資產,須選擇有合法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涉及到資產報廢的,單項或批量資產原值高于50萬元(含50萬元)的,原則上須選擇有合法資質的社會中介機構進行資產評估。上述限額以下涉及到資產置換、出售和報廢的,由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或省財政廳根據情況確定是否進行資產評估。

      (二)申報。資產處置單位的資產管理部門會同財務部門及技術部門提出資產處置意見,填報《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申報表》,并提供相關材料,報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批,或經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核后,報省財政廳審批。

      (三)審批。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省財政廳根據國家和本省有關規定審批或報省政府審批。

      對資料齊全、符合有關規定的申請,審批部門應當自收到申報材料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辦結有關審批手續。因故確實無法按期辦結的,應主動通知申請人并說明原因。

      (四)處置。資產處置單位依據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或省財政廳的批準文件,辦理資產處置的相關事宜。屬于資產無償調出的,調入、調出單位應當辦理資產交接手續和產權變動手續。屬于資產出售和資產置換的,出售、置換單位應當到*省國資機構確定的產權交易機構,通過拍賣、招投標、電子競價等公開交易方式進行出售、置換;在公開交易不能成交的情況下,再通過協議轉讓及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方式進行出售、置換。屬于資產報損的,辦理相關的資產注銷手續。屬于資產報廢的,申報單位應當根據需要到相關部門辦理資產報廢手續。資產出售或報廢變價收入低于評估價90%的,須另報原審批部門審批。置換進資產評估價低于置換出資產評估價90%的,須另報原審批部門審批。

      (五)收入上繳。資產處置收入屬于政府非稅收入,應按政府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收入上繳省財政,支出由省財政核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

      資產處置單位在資產處置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要將相應的資產處置收入扣除相關稅費后,繳入省財政預算外非稅收入專戶。

      (六)賬務處理。資產處置單位在資產處置完成和收入上繳后,應及時進行賬務處理。實行會計集中委派的單位應在資產處置收入上繳后5個工作日內(無處置收入的,為資產處置完成后5個工作日內)將處置結果及相關資料報送所屬會計核算站進行賬務處理。

      第九條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房屋建筑物、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處置,經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核后報省財政廳審批,其中,單項或批量資產原值高于1000萬元(含1000萬元,下同)的,或省財政廳認為應該報省政府審批的,由省財政廳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審批(省財政廳代省政府下達批復文件,下同)。屬于資產報廢的,可不報省政府審批。

      省直行政事業單位占有、使用的車輛的處置,經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省小汽車定編辦公室審核后報省財政廳審批。

      其他資產的處置按處置方式的不同,實行分類審批。

      (一)資產無償調出和資產置換。

      省直行政事業單位本部門內部不同經濟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無償調出和資產置換,單項資產原值低于10萬元或者批量資產原值低于30萬元的,報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批;單項資產原值高于10萬元或者批量資產原值高于30萬元的,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省財政廳審批。其中,單項或批量資產原值高于1000萬元的,或省財政廳認為應該報省政府審批的,由省財政廳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審批。

      非部門內部不同經濟獨立核算單位之間的資產無償調出和資產置換,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省財政廳審批。其中,單項資產原值或批量資產原值高于1000萬元的,或省財政廳認為應該報省政府審批的,由省財政廳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審批。

      (二)資產出售。

      單項資產原值低于10萬元或者批量資產原值低于30萬元的,報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批;單項資產原值高于10萬元或者批量資產原值高于30萬元的,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省財政廳審批。其中,單項或批量資產原值高于1000萬元的,或省財政廳認為應該報省政府審批的,由省財政廳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審批。

      (三)資產報損。

      單項固定資產報損低于10萬元或者批量固定資產報損低于30萬元的,報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批準后核銷;單項固定資產報損高于10萬元,或者批量固定資產報損高于30萬元,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省財政廳批準后核銷。其中,單項或批量固定資產報損高于1000萬元的,或省財政廳認為應該報省政府審批的,由省財政廳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批準核銷。

      除固定資產以外的其他類資產報損,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省財政廳批準核銷。其中,報損額單項或批量高于1000萬元的,或省財政廳認為應該報省政府審批的,由省財政廳審核同意后報省政府批準核銷。

      (四)資產報廢。

      單項固定資產原值低于10萬元或者批量固定資產原值低于30萬元的,報所屬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審批;單項固定資產原值高于10萬元或者批量固定資產原值高于30萬元的,經主管部門審核同意后,報送省財政廳審批。

      第十條本方法所述批量資產是指同一批處置的資產。同一年度內,各行政事業主管部門對同一資產處置單位只能審批一次批量資產處置。

      第十一條省直行政事業單位申請資產處置時,應根據不同情況提供以下相關的文件、證件及資料:

      國有資產處置的申請報告和申請表;待處置資產產權證明;待處置資產的名稱、數量、規格、性能、用途、價值憑證(購貨發票或收據、工程決算副本、記帳憑證、固定資產卡片等復印件)。

      (一)申請資產無償調出的,還須提供以下資料:

      1.資產調出單位同類資產的使用情況;

      2.資產調入單位同類資產的需求情況;

      3.因隸屬關系改變而上劃或下撥資產的,須提供改變隸屬關系的批文;

      4.因撤銷、合并、分立而移交資產的,須提供單位撤銷、合并、分立的批文;

      5.屬于無償捐贈的,須提供受捐贈單位的名稱、機構代碼、通訊地址、聯系方式等;

      6.經國家特殊批準調撥資產的,須提供國家的批準文件。

      (二)申請資產置換的,還須提供以下資料:

      1.單位對資產置換的理由分析說明,包括擬置換出資產的使用情況,擬置換進資產的需求情況等;

      2.擬置換資產雙方的評估報告(按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應該進行資產評估的);

      (三)申請資產出售的,還須提供以下資料:

      1.擬出售資產使用情況;

      2.資產評估報告(按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應該進行資產評估的)。

      (四)申請資產報損的,還須提供以下資料:

      1.損失價值清單;

      2.造成損失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或有效證明;

      3.對非正常損失責任者的處理文件;

      4.涉及索賠的,應有理賠情況說明和相應的賠償收入收繳憑證復印件;

      5.社會中介機構出具的經濟鑒證報告;

      (五)申請資產報廢的,還須提供以下資料:

      1.資產評估報告(按本辦法第八條第一款規定,應該進行資產評估的);

      2.國家和省有關資產使用期限的規定或技術鑒定報告;

      第十二條省財政廳、省直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和行政事業單位,要加強國有資產處置的監督管理,制止資產處置中的各種違法、違紀行為。

      第十三條對違反本辦法,擅自處置國有資產,或處置收入不上繳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據國務院《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追究其責任。

      第十四條省直各行政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可根據本辦法,結合本部門實際情況,制定具體的實施細則,并報省財政廳備案。

      第十五條未參照公務員管理的社會團體和民辦非企業單位處置其占有、使用的國有資產的,參照本辦法執行。

      第十六條實行企業化管理并執行企業財務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以及事業單位創辦的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按照企業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的有關規定實施監督管理。

      第十七條市縣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辦法,由市縣財政局參照本辦法,結合本地區實際情況制定,并報省財政廳備案。

      國有資產處置管理范文第5篇

      最新地方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全文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規范地方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行為,維護國有資產的安全和完整,保障國家所有者權益,根據《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和《行政單位國有資產管理暫行辦法》,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于地方各級黨的機關、政府機關、人大機關、政協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各派機關(以下統稱地方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工作。

      第三條 本辦法所稱的地方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是指行政單位對其占有、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轉移或核銷的行為。處置方式包括:無償轉讓、有償轉讓、置換、報廢、報損等。

      第四條 地方財政部門是地方政府負責資產處置工作的職能部門,承擔制度建設、處置審批及監督檢查等管理工作。

      地方財政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要,將資產處置工作交由有關單位完成。有關單位應當完成所交給的國有資產管理工作,向財政部門負責,并報告工作的完成情況。

      第二章 管理規定

      第五條 資產處置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符合法律、法規和規章規定;

      (二)厲行勤儉節約;

      (三)公開、公平、公正;

      (四)與資產配置、使用相結合。

      第六條 地方行政單位需處置的國有資產范圍包括:

      (一)閑置資產;

      (二)超標準配置的資產;

      (三)因技術原因并經過科學論證,確需報廢、淘汰的資產;

      (四)因單位分立、撤銷、合并、改制、隸屬關系改變等原因發生的產權轉移的資產;

      (五)呆賬及非正常損失的資產;

      (六)已超過使用年限無需繼續使用的資產;

      (七)依照國家有關規定需要進行資產處置的其他情形。

      第七條 需處置資產應當產權清晰,權屬關系不明或存在權屬糾紛的資產,需待權屬界定明確后予以處置。

      第八條 資產處置應當嚴格履行審批手續。未履行審批手續的,不得處置。

      資產處置事項的批復,是編制資產配置預算的重要依據。

      資產處置事項的批復和處置交易憑證,是單位進行相關資產和會計賬務處理、相關部門辦理資產產權變更和登記手續的依據。

      第九條 地方行政單位應當充分利用信息化等管理手段,及時準確反映資產增減變動情況和處置收入情況。

      第十條 地方財政部門可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建立集中處置管理制度,對地方行政單位國有資產進行統一處置。

      對地方行政單位重要事項及召開重大會議、舉辦大型活動而臨時購置的資產,實行統一處置。

      第十一條 地方行政單位應當建立健全資產內部管理制度,明確崗位職責,完善處置流程,規范處置行為。

      第十二條 地方行政單位通過無償轉讓和置換取得的資產,應當符合資產配置標準,與其工作職責和人員編制情況相符。

      通過無償轉讓和置換取得辦公用房的,應當執行新建辦公用房各項標準,不得以未使用政府預算建設資金、資產整合等名義規避審批。

      第十三條 涉密資產處置應當符合安全保密的有關規定。

      第三章 無償轉讓

      第十四條 無償轉讓是指在不改變國有資產性質的前提下,以無償的方式轉移資產產權的處置行為。

      第十五條 地方行政單位申請無償轉讓資產,應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文件、資產清單、權屬證明和價值憑證;

      (二)接收單位同類資產存量情況;

      (三)因單位劃轉撤并而移交資產的,需提供劃轉撤并批文以及由具備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清查等相關報告;

      (四)其他相關材料。

      第十六條 地方行政單位原則上不得向下級政府有關單位配發或調撥資產,確因工作需要配發或調撥的,應當同時符合以下條件:

      (一)資產購置經費渠道合法合規,無下級財政配套資金的要求;

      (二)下級單位接收資產符合配備標準和相關編制要求;

      (三)經同級財政部門審批同意。

      向下級政府有關單位配發或調撥資產,應同時告知接受單位同級財政部門。

      第四章 有償轉讓和置換

      第十七條 有償轉讓是指轉移資產產權并取得相應收益的處置行為。

      第十八條 置換是指行政單位與其他單位以非貨幣性資產為主進行的交換,該交換不涉及或只涉及少量的貨幣性資產(即補價)。

      第十九條 資產有償轉讓或置換,應當經具備相應資質的中介機構評估。

      第二十條 有償轉讓原則上應當以拍賣、公開招標等方式處置。不適合拍賣、公開招標或經公開征集只有一個意向受讓方的,經批準,可以以協議轉讓等方式進行處置。

      采取拍賣和公開招標方式有償轉讓資產的,應當將資產處置公告刊登在公開媒介,披露有關信息。

      第二十一條 涉及房屋征收的資產置換,應當確保單位工作正常開展,征收補償應當達到國家或當地政府規定的補償標準。

      第二十二條 地方行政單位申請有償轉讓或置換資產,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文件、資產清單、權屬證明、價值憑證、中介機構出具的資產評估報告及單位同類資產情況;

      (二)擬采用協議轉讓方式處置的,應提供轉讓意向書;

      (三)擬采用置換方式處置的,應提供當地政府或部門的會議紀要、置換意向書;

      (四)其他相關材料。

      第五章 報廢和報損

      第二十三條 報廢是指對達到使用年限,經技術鑒定或按有關規定,已不能繼續使用的資產進行產權核銷的處置行為。

      國家或行業對資產報廢有技術要求的,應當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專業機構進行技術鑒定。

      第二十四條 達到國家和地方更新標準,但仍可以繼續使用的資產,不得報廢。

      第二十五條 車輛、電器電子產品、危險品報廢處理應當符合國家有關規定。

      第二十六條 報損是指對發生呆賬或非正常損失的資產進行產權核銷的處置行為。資產報損分為貨幣性資產報損和非貨幣性資產報損。

      第二十七條 資產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可以報損:

      (一)債務人已依法破產或者死亡(含依法宣告死亡)的,根據法律規定其清算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償的;

      (二)因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損失的;

      (三)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可以報損的其他情形。

      第二十八條 資產報損前,應當通過公告、訴訟等方式向債務人、擔保人或責任人追索。

      地方行政單位應當對報損的資產備查登記,實行賬銷案存的方式管理,對已批準核銷的資產損失,單位仍有追償的權利和義務,對賬銷案存資產清理和追索收回的資產,應當及時入賬,貨幣性資產上繳國庫。

      第二十九條 地方行政單位申請報廢、報損,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申請文件、資產清單、價值憑證和權屬證明;

      (二)因技術原因報廢的,應當提供相關技術鑒定;

      (三)債務人已依法破產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裁定書及財產清算報告;

      (四)債務人死亡(宣告死亡)的,應當提供其財產或者遺產不足清查的法律文書;

      (五)涉及訴訟的,應當提供人民法院判決書或裁定書等;

      (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失的,應當提供相關案件證明材料、責任認定報告和賠償情況;

      (七)其他相關材料。

      第六章 收入管理

      第三十條 資產處置收入包括有償轉讓收入、置換差價收入、報廢報損殘值變價收入、征收補償收入、保險理賠收入以及處置資產取得的其他收入。

      有償轉讓收入包含出售收入和出讓收入。

      第三十一條 資產處置收入應當納入公共預算管理,按照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有關規定上繳國庫。

      第三十二條 資產處置收入上繳列政府收支分類科目 行政單位國有資產處置收入科目。

      第七章 監督檢查

      第三十三條 資產處置監督工作應當堅持單位內部監督與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社會監督相結合,事前監督與事中監督、事后監督相結合,日常監督與專項檢查相結合。

      第三十四條 除涉及國家安全和秘密外,地方行政單位應當實行資產處置內部公示制度。

      第三十五條 資產處置過程中,存在下列行為的,按照《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有關規定處理:

      (一)未經批準擅自處置的;

      (二)在處置過程中弄虛作假,人為造成資產損失的;

      (三)對已獲準處置資產不進行處置,繼續留用的;

      (四)隱瞞、截留、擠占、坐支和挪用資產處置收入的;

      (五)其他違法、違規的資產處置行為。

      第八章 附 則

      第三十六條 列為行政編制并接受財政撥款的社會團體依照本辦法執行。

      參照公務員法管理、執行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事業單位依照本辦法執行。

      第三十七條 地方行政單位在建工程、罰沒資產處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

      第三十八條 地方財政部門可根據本辦法及上級財政部門有關資產處置管理的規定,制定本地區和本級行政單位資產處置管理制度,并報上一級財政部門備案。

      第三十九條 本辦法自20xx年10月1日起施行。

      國有資產產權登記的內容1.占有產權登記

      履行出資人職責的機構和履行出資人職責的企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辦理占有產權登記:

      (1)因投資、分立、合并而新設企業的;

      (2)因收購、投資入股而首次取得企業股權的;

      (3)其他應當辦理占有產權登記的情形。

      2.變動產權登記

      (1)企業名稱改變的;

      (2)企業組織形式、級次發生變動的;

      (3)企業國有資本額發生增減變動的;

      (4)企業國有資本出資人發生變動的;

      (5)企業國有資產產權發生變動的其他情形。

      3.注銷產權登記

      亚洲久本草在线中文字幕|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观看不卡| 亚洲日韩av无码| 丁香婷婷亚洲六月综合色|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aⅴ大香| 亚洲尹人香蕉网在线视颅|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永久亚洲成a人片777777|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国产午夜亚洲不卡|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手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专区在线亚洲| 国产亚洲免费的视频看|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咪咕|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色欲|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视频| 91嫩草亚洲精品| 亚洲偷偷自拍高清| 欧美亚洲国产SUV|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电影 | 亚洲七七久久精品中文国产| 亚洲偷自拍拍综合网| 亚洲色欲久久久综合网| 亚洲av综合色区| 亚洲男女性高爱潮网站| 亚洲jizzjizz在线播放久|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牛牛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亚洲|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亚洲天堂一区二区| 亚洲的天堂av无码| 亚洲综合精品第一页|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午夜中文字幕精品黄网站 | 亚洲色精品VR一区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