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范文第1篇

      1、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2、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核算的同時,對特定主體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審查。

      二、會計職能之間關系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范文第2篇

      關鍵詞:審計責任;會計責任;比較

      黨的十五大提出:“按照現代制度的要求,對國有大中型規范的公司制改革,采取改組、聯合、兼并、租賃、承包經營和股份合作制、出售等形式,加快放開搞活國有小型企業的步伐,進一步培育和發展中介組織。”這為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的發展帶來了新的契機,也給注冊會計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幾年,曾發生深圳特區會計師事務所因出具虛假驗資報告而被撤銷,1993年北京中誠會計師事務所因涉足長城機電公司欺詐案而受到嚴厲懲處,不僅引起了注冊會計師業界的震驚,而且損害了注冊會計師的社會形象。為保障我國注冊會計師事業沿著規范化、法制化、化的發展,為維護注冊會計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注冊會計師的自身素質,更好地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進一步明確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責任和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責任之間的關系十分必要。

      一、審計責任的涵義

      審計責任是針對注冊會計師而言的。注冊會計師在西方被譽為“不拿國家工資的經濟警察”。雖然審計費用應由審計單位支付,但是,它卻不能僅僅只為被審計單位負責,而是依照獨立審計準則,根據國家的有關、法規及會計準則、會計制定對被審計單位的會計核算和會計報表是否公允地表達了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資金變動情況,進行審查,將其審查結論表達于審計報告。并對其出具的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梢姡詴嫀煹膶徲嬝熑尉哂屑葘Ρ粚徲媶挝回撠?,又要對政府負責的雙重性。

      審計報告的真實性包括如實反映、可驗證性、公正性、合法性四個方面。如實反映是指審計報告應如實反映注冊會計師的審計范圍、審計依據、已實施的審計程序和發表的審計意見;可驗證性是指審計結論可以通過事實進行復核驗證,分析正確,如果進行復核,可以得出相同的結論;公正性是指審計的立場公正,不偏不倚,審計意見的表達不受任何偏見或成見的,對影響財務報表公允性的重要信息均應客觀披露。審計報告的合法性是指審計報告的編制和出具,必須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和獨立審計準則等國家有關法律及行政法規的規定。

      注冊會計師對其審計結論要負三個方面的責任,一是要負行政責任。即注冊會計師如果違反了法律、執業標準或其他行政法規,必須承擔行政上的法律后果,包括對會計師事務所警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暫停營業和撤銷、對注冊會計師警告、暫停執業和吊銷證書。注冊會計師的行政責任體現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和第三十九條中。二是民事責任。即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對于其所出具的審計報告和審計意見違反合同或民事侵權行為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依法承擔的民事責任。主要是指會計師事務所違反規定,給委托人、其他利害關系人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依法賠償責任,它主要是一種財產責任。三是刑事責任。即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由于重大過失、舞弊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注冊會計師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會計師事務所、注冊會計師違反本法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的規定,故意出具虛假的審計報告、驗資報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二、會計責任的涵義會計責任是對被審計單位而言的。

      被審計單位對進行會計核算,編制會計報表所應負的責任。包括四個方面的:一是選擇和運用恰當的會計處理包括會計政策和會計方法;二是對各項經濟事項作出完整的記錄;三是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保證財產的安全與完整;四是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

      會計資料的真實性是指會計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業務為依據,如實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會計資料的完整性是指經濟活動、財務收支和會計核算的資料必須全面、系統,既不發生疏漏,又不發生以偏蓋全的現象;會計資料的合法性是指經濟活動、財務收支和會計核算必須符合《會計法》、《企業會計準則》及其相關的財務會計制度,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和內部管理制度。

      根據馬克思關于簿記是“對生產過程的控制和觀念的”的論斷,會計的工作內容包括會計核算和會計監督。因此,會計責任可以確定為會計反映責任和會計監督責任。會計反映責任包括對經濟業務進行完整的記錄,運用專門方法對會計事項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遵循會計核算的一般要求,及時編制和報送會計報表;會計監督責任包括會計一般監督和會計再監督兩個方面的內容。會計一般監督責任是按照有關的法律、法規要求對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實施事前、事中、事后的監督。會計再監督責任是指會計主體有接受審計、財政、稅務等機關依照法律及有關規定審查、監督的責任,它是對會計的反映、監督責任的最終評價。因此,只有對被審計單位履行的會計責任進行再監督和評判,才能糾正違法行為并維護《會計法》的嚴肅性。

      三、審計責任與責任的區別和聯系綜上所述,審計責任與會計責任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兩者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兩者之間的聯系主要表現為:

      1.工作目標的一致性。不論被審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的工作都是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工作中,都是以國家的有關、法規及規章制度為依據,向有關利益方面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會計信息,維護利益各方合法權益。所以,工作目標是一致的。

      2.客觀基礎的同一性。不論被審計單位還是審計單位,都是根據同一個已經實現了的經濟活動履行各自的職能。就是說,兩者反映和監督的都是同一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所以,它們的客觀基礎是一致的。

      四、附帶說明的幾個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范文第3篇

      關鍵詞:部隊;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審計;影響;對策

      一、部隊會計集中核算制度涵義及其優勢

      部隊會計集中核算制具體是指將國家財政資金以及部隊經費全部歸入到部隊會計核算中心的賬戶當中,并由核算中心根據部隊的財務標準以及相應的科目統一納入預算,進行管理和調撥的一種財務工作方式。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施以后,部隊下屬的各個預算單位都取消了本單位的會計賬簿及銀行賬戶,并將所有的經費一并納入到核算中心當中進行集中核算,但這一過程并不牽涉各預算單位的資金使用權、所有權以及審批權,也就是說部隊下屬的各個單位仍然具有預算編制和統計職能。在實施會計集中核算的過程中,各預算單位需要指派一名報賬專員負責辦理資產登記、收支、日常經費以及與會計對賬等工作,而會計核算中在對各預算單位的賬務進行處理后,需要向各單位出具相關的財務資料,如經費收支報告表、經費帳余額平衡表等等。部隊在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后,其下屬各個預算單位的會計核算工作全部都集中到核算中心,并由核算中心的專職人員使用會計電算化軟件進行統一的規范化管理,這不僅使崗位職責得以明確,而且財務權限也獲得了細化,有利于財務審計工作的開展,進一步提高了財務工作效率。

      二、部隊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對審計工作的影響

      (一)對審計對象的影響

      會計集中核算實行以后,各部隊的會計賬目、相關會計資料以及銀行賬戶等都紛紛移交給了會計核算中心,具體的核算和監督工作也都由核算中心來完成。核算中心不僅對各種業務具有監督和管理的職能,而且還對會計資料檔案及資金具有管理權。然而,雖然部隊會計原有的核算工作全部都轉移給了核算中心,但是其仍然屬于經濟管理活動以及財務收支的主體。正因如此,導致了審計監督對象模糊不清。當前,對該問題有兩類觀點,一類觀點認為審計對象應當是部隊,而另一類觀點卻認為,審計對象應當是會計集中核算中心。由于各持己見,從而給審計工作的開展帶來了諸多不利影響。

      (二)對審計內容的影響

      部隊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后,促使了經濟業務與會計核算監督相分離,導致核算中心會計人員難以對會計原始憑證的合法性、真實性、合理性進行有效監督,易造成會計信息失真。部分基層核算單位為了逃避會計核算中心的會計監督,通常采取更為隱蔽方式想方設法通過核算中心的審核報賬程序,將不合理、不真實的經濟事項予以“合理化、合法化”會計核算處理,從而加大了部隊審計工作的難度,增加了審計工作內容的復雜性。

      (三)對審計效率的影響

      部隊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后,審計工作不僅要對被審計單位開展審計,還要對會計核算中心進行審計,以實現對會計資料的全面審查,確保審計結果的可靠性。這就導致審計人員必須頻繁來往于被審計單位和核算中心之間,降低了審計效率,提高了審計成本。

      (四)對審計責任的影響

      部隊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后,其財務收支情況必須到核算中心進行報賬,并通過核算中心的嚴格審核,以強化會計監督和財政監督職能。但是,就當前會計法律法規體系來看,尚無明確條文規定監督責任是否應由會計核算中心承擔,這為審計工作追究和處罰責任主體增加了難度。

      三、加強部隊審計工作的對策

      (一)明確審計對象

      為了進一步解決當前審計監督對象不明的問題,應當明確審計對象。就會計集中核算中心而言,其不僅肩負著對各部隊的會計核算工作,而且還集中了各部隊的會計信息資料,其成為審計對象是理所應當的,核算中心有必要對部隊的會計核算、會計信息安全以及代管資金等負責。此外,按照我國現行《審計法》中的相關規定,對于部隊的財務收支活動,相關的審計部門有權進行監督,雖然實行了會計集中核算,但部隊的會計法律主體地位并沒有發生改變,因而其仍舊屬于審計監督的對象。為此,部隊應當對本單位的財務收支以及資金使用等情況負責。

      (二)深化審計內容

      為了進一步降低部隊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對審計工作帶來的影響,應當適時對審計重點進行調整,并不斷深化審計內容。首先,應當加大對部隊內部控制制度的審計,不僅要加強對內控制度中各控制環節的審計,如授權審批、實物控制、職責分工以及會計記錄控制等等,看這些工作是否做得全面、科學,而且還要重點審查內控制度是否落實到位;其次,還應側重對核算中心監督無法涉及到的部分的審計,如未納入集中核算的食堂賬戶等,并將審查的重點放到被審單位是否利用這些賬戶進行收入轉移、違規開支、虛列費用等問題上;再次,因增加了核算中心這一中間環節,為此,在查處各類違紀問題時,應對問題產生的原因及責任該由誰承擔進行分析、界定。

      (三)提高審計效率

      部隊應當在建設財務管理信息系統平臺的基礎上,與會計核算中心的核算系統實現對接,組建局域網,為計算機輔助審計提供操作平臺。會計核算中心應當授予審計部門調用會計資料開展網上審計工作的權限,并且將審計部門的局域網與核算中心的局域網相連接,實現審計部門對會計事項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過程審計。這就要求部隊、會計核算中心和審計部門全面提升信息化建設水平,為降低審計成本,提高審計效率提供技術支撐。

      (四)界定審計責任

      部隊會計集中核算制度實施后,在對各類審計問題進行處理時時,應當進一步區分開被審計單位的責任和會計核算中心的責任。首先,被審計單位應對本單位經費收入的真實性、合法性以及財務支出的真實性負責;其次,會計核算中心應當對各類會計核算業務的正確性和準確性負責;再次,被審計單位和會計核算中心應當共同對財務支出的合法性、合規性以及各類票據的真偽負責。通過以上的責任劃分,有利于相關審計責任的界定。

      參考文獻

      [1]嚴行美.邊防支隊會計集中核算制下的內部審計工作淺析[J].中國集體經濟.2007(10).

      [2]周玉.部隊基層審計工作的現狀分析與對策[J].現代商業.2011(11).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范文第4篇

      關鍵詞:高職院校;財務管理

      財務管理工作是高職院校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它不僅關系到院校的正常運轉,也影響到院校的可持續發展。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制約到學校財務工作的開展。因此,高職院校必須高度重視財務管理工作,盡力提高財務管理的水平。

      一、規范財務管理,落實全面預算

      (一)規范財務預算審批程序

      在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預算超支。分析和探究其預算超支的主要原因便是:財務預算審批程序不夠規范。因此,要提高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水平必須首先規范財務預算審批程序。

      1. 高職院校的經費預算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程序。對于沒有通過審批的經費預算堅決不能執行。院校所有的經費開支,必須在預算金額和預算時間的范圍內。

      2. 確保財務預算申請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科學性。會計核算中心在進行預算審核時,應該采用網絡電算化審核和實際核對相結合,確保財務預算申請的真實性、準確性和科學性;會計核算中心必須根據高職院校的相關原始憑證和資金運行情況進行核算和審批,對所發生的經濟業務是否合法,資金運作是否正常,原始憑證是否符合要求負責。一旦出現問題,必須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3. 嚴格控制預算超支。一般情況下不允許預算超支,確實需要追加資金的,必須由高職院校的院長和主管財務的副院長同時簽字,由相關院校的財務部門專門作出書面申請報告,經批準后方可按規定執行。

      4. 嚴格執行財務預算審批責任追究制。高職院校院長是財務管理的第一責任人,主管財務的副院長是主要責任人,相關執行人員是直接責任人。各院校負責人必須對經費申請業務的合法性、真實性及預算執行情況負完全責任。

      (二)審慎分析和處理財務預算執行結果

      1. 高職院校應審慎分析和處理財務預算執行的結果。高職院校的上級部門,應把分析和處理院校財務預算執行結果作為其領導年終考核評價的重要指標之一。

      2. 使用獎懲手段正確評價院校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高職院校的財務預算的執行情況,應由院校組織相關人員和會計核算中心進行檢查、考核和評價,對于經費預算執行得比較好的院校,可以用其正常經費的結余按一定的比例進行獎勵。對執行不力的院校有關責任人還要作出嚴肅處理。

      3. 依法對預算執行中存在重大問題的院校給予處理。對于財務預算執行不力的院校,或因財務預算執行不力給院校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或因財務預算執行不力而嚴重影響院校正常運轉的,應給予相關人員相應的行政處分和一定的經濟處罰。

      (三)加強采購過程管理

      第一,各高職院校應根據自己的實際配備專門負責財務管理的采購員。第二,采購員對于院校所需的大宗物資采購項目負責做好招(投)標、合同的簽訂、入賬及監督工作。第三,嚴格執行采購預算申報制度,必須按照財務預算規定進行申報,建立詳細的采購申報清單。第四,采購申報清單必須對于申購物資的明細進行詳細地說明,說明包括:設備或物資名稱、規格型號、數量、預算及經費來源等;對大型設備的采購,必須組織有關部門對設備的用途、利用率、添置的必要性及維護費用等進行科學地論證。第五,院校的財務部門要做好詳細的采購臺賬,嚴把設備及物資的報賬關,確保驗收、登記、入庫等方面手續齊全,賬目和實物相符合。

      二、完善財務臺賬,規范收支管理

      (一)完善收支臺賬,夯實管理基礎

      最重要的是要規范學?,F金管理,各院校財務部門應嚴格執行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嚴防違規使用現金現象的發生。根據有關規定核準后的庫存現金限額,開戶單位必須嚴格保管,防止不良的財務行為,嚴防財務管理漏洞。

      1. 完善收入財務管理

      首先對各院校財務收入管理實施全程監控,對其合法性、合理性、完整性實行嚴格地督查,嚴防存在于核算外的資金,杜絕私設小金庫,搞真假帳、賬外賬等瞞天過海的手段。其次要著力對院校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收費票據等進行嚴格地檢查。再次是搞好清產核資,嚴防資產非法運行或非法資產合法化。

      2. 加強支出財務管理

      首先要嚴格管理各種支出經費的真實性、完整性、合法性,嚴防虛列開支名目、高發票低開支、冒領等財務違法違規現象的發生。其次是核查賬目與實物是否相符合,特別是各種原始票據、憑證、工程合同、審計結論、會議等,必須相互符合。再次是在進行基建工程有關的核算時,必須與實物相匹配。另外還要搞好核退、支出事項的監督,嚴防用虛假發票回流沖抵、弄虛作假。

      3. 強化往來賬目管理

      首先院校應建立詳細的往來臺賬,對往來款項的合法性、真實性進行監控, 嚴防出現收支賬目掛靠成往來賬目,以逃避預算監督管理的行為,建立健全院校往來款項常規清算制度,確保結算及時。其次是重點查看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合法性、合理性。再次是做好借款管理工作,原則上一般不允許個人向單位借款,要嚴防借款不還或超出追溯時效等現象的發生,避免出現呆賬、死賬等經濟損失。

      (二)完善資產臺賬,提升資產管理水平

      第一,加強工程核算,工程結算后應及時計入固定資產賬目。第二,落實固定資產臺賬管理,嚴防賬實不符造成國有資產流失。第三,完善固定資產管理入、出庫手續,加強固定資產的清理、盤點工作。檢查產生的固定資產是否及時入賬,固定資產總賬、明細賬以及與院校內部資產備查賬是否相符、賬實是否一致。第四,做好固定資產的申報、處置流程及有關部門審批。

      三、堅持有效監控,確保管理制度落實到位

      財務管理監督是確保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到位的有效措施。首先要構建領導監控負責制。其次要構建群眾監控負責制,特別是要強化院校內部的民主理財,提高教職工參與的積極性。再次是堅持社會監督負責制,構建立體監控管理網絡。

      四、加強財務管理隊伍建設,提高財務管理水平

      第一、要加強學校財務人員的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其財務專業素質。第二、要鼓勵廣大教職工積極參與財務管理,促進院校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第三、要加強廣大教職員工和財會人員的政治理論教育,不斷提高其政治素質。第四、要加強財務方面的法律、紀律教育,不斷增強守法意識。

      參考資料:

      會計核算真實性合法性范文第5篇

      一、會計集中核算的內容和遵循的四項基本原則:

      一是會計制原則。其基本內容是,單位不再設置會計機構,取消會計和出納崗位,只設報賬員。單位的會計工作,由會計中心安排人員在會計中心集中辦理。

      二是單位財務主體資格不變原則。其基本內容是,單位的資金使用權不變,單位原有的資金籌措渠道和債權債務關系不變。

      三是單位資金由會計中心管理原則。其基本內容是,取消單位所有的銀行帳戶,在會計中心的銀行基本帳戶下設立單位的分帳戶,對單位資金實行集中管理。單位的資金撥付和經費支出報帳事宜,需經會計中心同意后,由報帳員在單位的銀行分帳戶上辦理。

      四是會計中心負責單位會計工作原則。其基本內容是,單位的各項支出審批、憑證審核,以及會計資料的收集、立卷和保管由會計中心負責。會計集中核算與審計的關系,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看出,實行會計集中核算,只是會計工作的責任發生了轉移,沒有改變單位的財務主體資格和財務責任,也沒有改變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

      因此,無論是對納入單位新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有效性,還是對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以及會計中心相應的會計責任,都離不開政府審計的監督。

      二、會計集中核算對審計的影響

      1.對審計對象的影響。由于實行會計集中核算,沒有改變納入單位的財務主體資格和財務責作,也沒有改變單位負責人的會計責任,只是單位會計工作的責任部分發生了轉移;所以,納入單位作為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被審計對象的地位沒有變化,單位負責人作為經濟責任審計的被審計對象地位也沒有變化。根據《審計法》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國務院各部門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門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國有的金融機構和企業事業組織的財務收支”都應當接受審計監督,根據中央兩辦關于《縣級以下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的暫行規定》,在會計集中核算后;政府審計不僅要把納入單位作為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的審計對象,把單位負責人納入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的審計對象,同時還要把會計中心納入審計監督的對象。

      2.對審計目標的影響。會計集中核算影響到單位部分會計責任的轉移,相應的影響到審計目標的調整。新修改的《會計法》第四條規定“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的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負有責任”。一方面,會計集中核算,與原有會計管理形式相比較,使得單位原有的會計利益的一致化和會計責任的完整化格局被打破。主要是會計和出納入員不再是在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會計工作,而是依法、獨立的行使會計工作職責,如果出現了會計監督不力、核算不規范、甚至出現違反會計法和審計法的行為,會計中心及其有關會計人員要承擔相應的會計工作責任,這種責任是不能推脫的。另一方面,會計集中核算,對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被審計單位及其單位負責人仍然負有完全責任。如果單位制造虛假的會計信息,提交虛假的會計資料,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會計核算不準確;單位負責人和財務主管人員則應承擔相應的會計法律責任,如果對審計結論的真實性造成了影響,還要承擔審計法律責任。因此,在審計中,審計不僅要查清被審計對象的會計責任,還要分清會計中心的工作責任,任何否定相應會計責任的獨立性,或者否定會計責任的聯系性,都不能算作完整的審計。因此,會計集中核算后,政府審計應當及時調整審計目標。

      3.審計內容和重點的影響。審計目標決定審計內容,會計管理方式決定審計重點。由于會計集中核算運作存在著階段性,決定著審計在各個時期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會計工作移交階段。審計要把納入單位的財產清理、財務清理和會計移交手續情況作為審計重點,同時按照政府要求,審計要擔任好會計移交工作的“監交人”。會計中心動作初期。審計需要針對會計、出納不在納入單位工作,身份發生變化,情況不熟悉,會計核算與單位財務脫節,會計核算不準確的問題加強三個方面的監督一是要圍繞與單位職能相關的專項資金和重點問題開展審計,檢查被審計單位執行國家經濟政策的情況;二是要圍繞單位預算內外收入開展審計,檢查被審計單位落實收支兩條線規定的情況;三是要圍繞單位各項支出以及發放津補貼開展審計;檢查被審計單位遵守國家的財經法規和有關會計集中核算紀律的情況。會計中心穩定運行時期。審計對要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收支、財務收支情況實行全方位的審計監督,其目的是維護財政經濟秩序,保障會計集中核算體制的健康運行。

      4.對審計方式和方法的影響。由于會計集中核算,與原會計管理模式比較,開展對被審計單位的審計;在審計機關與被審計單位之間,增加了會計中心這個中間環節,它使得審計程序執行環節增加,審計的方式和方法的調整。如,會計資料的收集和取得。審計方案的制定、審計準備、審計報告征求意見形式、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的下達方式、審計罰款資金的收繳,、審計意見和建議的督促落實方式、審計的工作方法等都帶來了影響。對此,政府審計及其審計人員需要更新觀念,增強開拓創新意識,一方面要依照審計法規定的程序進行審計,另一方面;要積極探索新的審計模式和審計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審計效率和質量,為會計改革服好務。

      三、審計采取的對策

      1.建立健全審計制度,為審計監督提供法律保障。

      為了支持會計改革,審計要建立健全與會計集中核算方式相適應的審計法律制度。以法規形式明確,審計機關有權依法對進入會計中心單位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進行審計監督,同時,明確審計機關及其審計人員的職責權限工作程序和法律責任;明確被審計單位的義務和責任;明確審計中的會計中心的義務和責任。使得審計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做到依法審計。

      2.規范審計行為,防范審計風險。

      會計集中核算方式下,更加需要進一步規范審計行為,加強審計風險的防范。與原會計管理方式相比較開展審計,審計需要不再是從被審計單位提取會計資料,而是從會計中心取得被審計單位的帳簿、憑證等會計資料,審計在環節上。檢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資料真實性、完整性上難度增大。取消了被審計單位的銀行帳戶、被審計單位失去資金管理權,也對審計檢查被審計單位有否帳外收支、資金體外循環情況帶來難度和風險。因此,執行審計程序,審計人員應當做到以下幾點一是審計對被審計單位下達審計通知書,同時也要抄送會計核算中心;履行審計承諾手續,審計應當與被審計單位和會計中心分別簽訂承諾書,承諾書的內容要符合針對性和合法性要求。二是審計報告要向被審計單位征求意見,涉及有關的內容要求會計中心的相關人員參加審計意見書、審計決定書在主送被審計單位的同時,審計機關認為需要的,可以抄送會計核算中心;審計對涉及問題的處理意見和處罰款額的收繳;由于被審計單位的資金集中在會計中心管理,這樣,在審計報告征求意見后,審計應當要來會計中心積極配合審計決定的執行、審計處罰款額的清繳,以及審計意見的落實。三是對會計核算中心業務質量方面的問題,審計機關應當下達審計建議書,并督促其進行整改。

      3.改進審計方法,提高審計質量。

      為了適應會計改革和提高審計質量;審計要積極推行“一、三、五、七”的工作法。一是要實行審計立項的“一個改進”。實行對所有行政事業單位的周期安排。輪番審計的立項。二是建立“三位一體”的審計目標:即,通過對單位財政收支、財務收支活動真實性、合法性、效益性審計,達到查清被審計單位、被審計單位負責人和會計中心責任的工作目標。三是實行審計“五個結合”的方法;即,把單位的定期審計與經濟責任審計、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等專業審計相結合,把審計與專項調查相結合,把帳面收支檢查與制度基礎性審計相結合,把詳細全面審計與抽樣審計相結合,把帳內審計與帳外經濟活動檢查相結合。四是,審計要突出七個重點內容的檢查;一是會計移交環節,二是會計中心的管理質量;三是被審計單位財務“活”情況,四是專項資金、社會性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五是罰款、收費的票據使用、管理以及收支兩條線政策執行情況;六是固定資產管理及政府采購的規定執行情況,六是特別是要防止乘機亂發錢物,“三亂”回潮、小金庫,公款私存,貪污私分公款情況的蔓延;維護會計集中核算體制的健康運行。

      4.完善審計方式,提高審計效率。

      目前,部分地區會計中心的建設起點較高,實現了會計電算化,有的還實現與納入單位的會計信息核算系統的聯網,為了提高政府審計的工作效率,有條件的審計機關也應當加快與會計中心核算系統的聯網,根據需要,可以采取直接從網上調取會計資料開展審計與就地審計結合方式。同時,審計機關要積極利用聯網的優勢,建立被審計單位基本情況數據庫,為專項審計和黨政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服務。

      亚洲人成无码网WWW|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按摩| 四虎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精品久久亚洲不卡动漫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电影|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亚洲综合伊人久久大杳蕉|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亚洲国产第一页|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人人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 亚洲成aⅴ人片在线观| 亚洲免费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ⅴa在线观看|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 国产亚洲自拍一区|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AV乱码一区二区三区林ゆな | 亚洲欧洲国产综合AV无码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片|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久久国产亚洲观看|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乱码| 亚洲人成影院午夜网站|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观看| 亚洲a∨国产av综合av下载| 亚洲伊人成无码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永久无码嘿嘿嘿| 亚洲av无码成人影院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