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第1篇

      [關鍵詞]文化;旅游;城市;品牌

      [中圖分類號] F59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002-736X(2013)03-0088-03

      一、旅游文化的內涵

      旅游文化作為一種全新的文化形態,揭示了旅游活動的本質是一種文化活動,無論是旅游消費活動還是經營活動都具有強力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文化內涵,它才會具備吸引旅游者的魅力。

      任何一種新的文化形態的產生、發展和完善,都是社會生產力和社會文化發展到相當水平的結果。隨著旅游業在經濟領域中的地位不斷提高,它對社會文化發展的需求和依賴也越來越明顯。旅游行為的綜合性、時間空間的延展性、景觀意態的趣味性、旅游內容的豐富性以及游客需求的多樣性,要求旅游業必須具有適合自身發展需要的文化形態。

      旅游文化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形態。它是人類過去和現在創造的與旅游關系密切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它是以一般文化的內在文化價值因素為依據,以旅游諸要素為依托,作用于旅游全過程的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它的最外層是物質文化,中間層是制度文化、行為文化,核心層是精神文化。旅游文化是旅游者的主要旅游動機,是旅游資源的主要內涵,是旅游業的頂梁柱。凡在旅游活動過程中能使旅游者舒適、愉悅、受到教育,能使旅游服務者提高文化素質和技能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都屬于旅游文化的范疇。

      旅游文化不是抽象的、形而上學的,而是包括旅游者、旅游從業者、旅游資源、旅游生活設施和接待地環境等在內的物質和精神的總和。一方面,它包括具體的客觀內容,如人、財、物等;另一方面,還包括不可見的文化成分,如旅游者如何使用他的財、物,旅游業如何開發資源、增加設備提高質量以滿足旅游者的各種心理動機和需求。

      城市旅游文化既是一種文化現象,也是一種文化關系,既具有融合性,也具有沖突性,是一種復雜的綜合文化現象。城市旅游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來源。

      二、旅游與文化的關系

      文化的本質決定了文化的旅游功能。文化是人的創造物,而不是自然物,它是一種社會現象而不是自然現象,如萬里長城、金字塔體現了文化、科學技術水平、成就及審美觀念。文化是一種發展力量,它能改善人文環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促進城市經濟結構優化發展。文化因旅游得以廣為傳播,是旅游發展的靈魂。旅游則是傳承和弘揚文化的重要載體,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

      旅游文化是因為旅游活動而產生,為旅游活動而整合的文化,從其自身的結構來說,可以劃分為旅游主體文化、旅游客體文化、旅游介體文化。。旅游與文化實質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輔相成,緊密聯系,因而應把旅游和文化有機結合起來,實現旅游與文化融合,促進旅游產業升級為旅游文化產業。。對旅游文化的創新,主要是人的創新和對旅游資源文化內涵的挖掘和提升,并建立現代旅游企業文化。

      三、發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必要性

      城市旅游的主要資源為文化遺產,包括有形文化遺產和無形文化遺產。有形文化遺產包括自然景觀、山川湖泊、森林、草原等;無形文化遺產包括音樂、戲曲、傳說、歷史、文學、民俗等。

      文化旅游正成為一種備受青睬、生機盎然的旅游形式。旅游文化是一個國家在發展旅游業的過程中保持民族特色的必然要求,同時,旅游文化蘊藏著巨大的經濟潛能。文化是提高人的素質,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旅游文化大量地體現在旅游業的管理者及從業人員身上,其文化素質及經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旅游者能否獲得良好的審美享受和精神滿足,直接影響旅游業的發展。

      發展城市旅游文化也是競爭的需要。未來城市旅游業的競爭主要是旅游文化方面的競爭,人們對旅游資源、旅游質量和服務的需求更趨向于文化性強、科技水平高、富于參與性的項目。

      文化是旅游業創品牌,提高競爭力的“法寶”。品牌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更是一種寶貴的文化資源。必須高度重視城市旅游文化建設,深入挖掘旅游文化內涵,營造旅游文化氛圍,建立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旅游文化體系,才能提高旅游業的國際競爭力。

      四、創建文化旅游品牌,發展城市旅游文化的建議

      1.實現城鄉資源共享,培育關愛文化,增強民眾凝聚力和創造力,共同發展城市旅游文化,保護城市旅游文化遺產。積極推動文化旅游大項目的建設,打造極具創意的旅游文化項目。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的原則,以促進文化產業與城市經濟發展聯動,推動社會全面發展。

      2.打造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融合的文化旅游城市。城市品牌是一個城市的身份象征和魅力所在,要突出旅游形象和城市品牌的統一性。要大力推動城市品牌的塑造,推進文化與旅游的城市品牌。現代城市的發展表明,經濟是現代城市的力量,景色是現代城市的形象,文化則是現代城市的靈魂。要將歷史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注重傳統與現代的有機結合,以文化旅游促進環境再造,實現文化建設和生態環境的雙豐收。

      3.全面加強旅游文化建設,加強目的地文化建設,營造文化氛圍。城市文化是城市獨特的文化旅游資源,城市一般都是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大量的具有傳統文化價值、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的歷史文物古道、古代建筑等,反映了一個地區一定時期內的文化史、民俗史、政治史。搞好規劃建設,凝聚文化個性,增強城市文化的特色、生命力和凝聚力,通過對文化資源的有效配置,充分營造文化氛圍,有助于提高旅游文化的品位。這對于提高旅游行業的市場生存能力和競爭力,促進旅游產業更快更好地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進一步開發旅游資源。以豐富的人文歷史、自然風光為依托,打好“文化”牌,做好“山水”文章,豐富旅游產品,發展特色旅游,整合旅游資源,打破區域壁壘。文化資源的開發已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涌現了張家界、九寨溝、麗江等成功的案例,說明在經濟條件較差、基礎設施落后的情況下,只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創造條件去克服困難,就能夠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5.創新文化服務旅游經濟模式。優化旅游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意識和文化意識,可參照“印象劉三姐”、“印象麗江”等大型文藝演出,發展旅游文化創意產業。

      6.了解旅游者的文化需求。當代需求與消費文化的模式,已經發生了變化,人類在獲得物質文明較大程度的滿足之后趨向于追求文化精神價值的滿足。。由于社會不斷向前發展,游客的層次不斷提高,對旅游的要求不只是局限在趣味性、觀光型了,更要求其體現文化及歷史內涵。因此,要進一步調整和優化旅游開發格局,由觀光型向文化型、保健型、生態型轉化。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第2篇

      資源型城市是以本地區礦產、森林等自然資源開采、加工為主導產業的城市(包括地級市、地區等地級行政區和縣級市、縣等縣級行政區)。資源型城市作為中國重要的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是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支撐。目前這些資源型城市面臨著資源枯竭、經濟發展緩慢、城市人居環境惡化等問題,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已成為這些城市面臨的重大問題。本文以云南省六個州市級資源型城市為研究對象,通過產業彈性系數、區位熵和旅游產業集中系數等指標,對這幾個資源型城市的旅游產業發展進行分析,提出當前云南省主要資源型城市旅游業發展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

      一、指標分析

      (一)旅游產業彈性系數

      旅游產業彈性系數能夠反映出旅游產業相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用T和Y分別表示旅游產業和GDP的增長速度,用ET表示旅游產業彈性系數,得到如表1所示的四個階段旅游產業彈性系數。與城市總體經濟發展相比,多數資源型城市的旅游產業都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顯示出良好的增長活性和發展潛力。

      (二)旅游產業區位熵

      從云南省參照系下的區位熵值來看,近幾年六州市的區位熵值都低于1,這表明近幾年六州市的旅游產業在云南省不具有優勢。但是從近幾年各州市的區位熵值來看,曲靖市的區位熵值在六州市中是最低的,而普洱市和保山市的區位熵值雖然小于1,但是在這六州市中卻是相對較高的,這表明曲靖市的旅游業在云南省處于劣勢,普洱市和保山市的旅游業在六州市中是具有優勢的。

      (三)旅游產業集中系數

      利用2014年云南省和六州市人口、旅游產業總收入的相關數據,計算得到如表2所示的旅游產業集中系數。與旅游產業區位熵值的特點較為相似的是,在六州市中普洱市和保山市的旅游產業集中系數相對較高,其中昭通市和曲靖市的旅游產業集中度最低,臨滄市的旅游產業集中度偏低。

      二、結果分析

      (一)旅游產業發展較快,地域差異明顯

      六州市的旅游發展較快,但地域差異明顯。楚雄州地理位置優越,是游客前往滇西旅游的必經之路和中轉點。其他州市的旅游資源相對不足,或地理位置的優越性不突出,這會限制這些州市旅游業的發展,導致這些資源型城市的旅游發展的地域差異明顯。

      (二)資源約束明顯,產業結構調整緩慢

      從旅游產業區位熵值可以看出曲靖市的旅游業發展緩慢,在云南省中處于劣勢地位。曲靖市有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化體系,一直以第二產業為主導產業,曲靖市的資源狀況和這樣的產業結構勢必會限制其旅游業的發展。

      (三)旅游資源優劣是旅游發展的決定因素

      普洱市、保山市和楚雄州的旅游業在所研究的六個州市中處于優勢地位,旅游發展相對較好。這些州市都是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三、結論與建議

      1.云南省的資源型城市處于成熟型,這正是資源型城市旅游產業的適宜進入期,各州市要把握時機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旅游業。要充分認識到旅游業在促進資源型城市轉型中的特殊作用和戰略地位,把握當前發展旅游業的良好機遇,科學合理而有效地推進資源型城市旅游業的發展。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第3篇

      關鍵詞: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對策建議

      1、引言

      智慧城市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通過透明、充分的信息獲取,廣泛、安全的信息傳遞,有效、科學的信息處理,均衡而有效地提高城市運行和管理效率,改善城市公共服務水平,并使絕大多數市民能夠享受到智慧城市的服務和應用,這將有效破解城市發展難題,開啟了探索未來城市發展的新道路。近年來,一些國家、地區和城市先后提出了建設“智慧國家”、“智慧城市”的發展戰略和計劃。新加坡、美國和韓國等眾多國家都先后啟動智慧城市的建設。在解決交通擁堵、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醫療衛生等各種城市發展難題,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促進政府職能轉變,以及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催生大規模新興產業等方面,智慧城市都大有為。

      2、智慧城市與智慧旅游概念簡介

      所謂“智慧城市”,是指通過廣泛采用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知識管理等技術,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的智能化水平,使城市運轉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是信息時代城市發展的新模式。

      發展智慧旅游首先要構建數據中心、溝通服務端和使用端。三個部分通過互聯網、物聯網相互聯結。服務端是直接或間接為旅游者提供服務的企事業單位或個人;使用端為廣大的旅游者,擁有能夠上網的終端設備,尤其是超便攜上網終端;數據中心由大量存儲有各類旅游信息的服務器組成,有專門的機構負責進行數據的維護和更新。數據中心即是智慧旅游的云端,可以稱為旅游云,將服務端和使用端聯系起來。服務端將自己的各類信息及時放在數據中心,無須再自己購買服務器和維護信息;使用端根據自己的要求,從數據中心提取信息,需要服務時可以與服務端進行交換,使用端可以直接向服務端付費,也可以通過數據中心付費。

      3、我國智慧旅游城市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所有的一線城市、50%以上的二線城市提出了建設“智慧城市”的目標。僅2012年就有北京、常州、南京等26個城市將智慧城市建設列入本年的工作計劃。更有不少企業在研制用于旅游方面物聯網的傳感器設備和技術,也有個別企業利用云計算技術搭建中小酒店的管理平臺。一些高校已經開始相關的研究。但是在智慧旅游城市蓬勃發展的今天,其存在的問題也亟待解決,不容忽視。

      一是缺少統籌管理和頂層規劃。各地智慧旅游城市建設基礎參差不齊,低水平重復建設,實用主義現象嚴重的情況,造成投入成本增高、資源利用率低等后果。

      二是輕制度安排,重硬件建設,政策法規依據不足。智慧旅游城市建設未形成嚴格規范的組織管理體系,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智慧城市建設成效,甚至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社會不良影響。

      三是缺少核心技術及產品,技術支撐體系不健全。高端芯片、關鍵組件、基礎軟件等核心技術儲備不足,缺乏技術創新帶動,發展后勁不足。 四是信息安全隱患堪憂。由于部分關鍵核心技術依賴國外,甚至一些規劃設計可能由國外的組織和企業主持或參與,可能造成國家安全隱患。

      五是缺少統一標準和規范。智慧旅游城市建設覆蓋諸多領域,目前缺乏統一的行業標準、建設標準和評估標準等來約束和指導。

      六是缺少合理的產業規劃和良性循環的商業模式。智慧旅游城市建設進程和產業發展不協調,商業模式單一,主要依靠政府的投資和管理,不利于產業轉型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

      4、對策建議

      基于我國智慧旅游城市建設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筆者特提出了以下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規劃設計,進行合理有序布局。從國家層面制定智慧旅游城市發展規劃綱要,進一步明確我國智慧旅游城市中長期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加強總體規劃設計,統籌推進,指導各級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有序開展智慧旅游城市建設。

      二是加強制度機制建設,制定和完善標準體系。國家出臺規范智慧旅游城市建設的行政法規,各相關部委建立相應制度規范;加快我國在物聯網、云計算、通信與網絡等領域相關技術、應用和管理標準的完善和實行;建立智慧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和資質認證體系;加強智慧城市建設的管理,完善相應的體制機制建設,實現統籌協調、共建共享。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第4篇

      關鍵詞:傳統手工業名城;城市旅游;對策

      傳統手工業城市的衰落是近代城市變遷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是,傳統手工業名城由于保存了傳統的中華手工技藝,擁有的文物特別豐富,或具有重大歷史文化價值,滿足旅游者歷史、文化或自然科學交流等文化旅游需求,對發展我國旅游事業起著重要的作用。該類型旅游地通常在現實或潛在旅游者意象中有著相對鮮明的文化形象特征,如瓷都景德鎮、鹽城自貢等。獨具的文化底蘊、特有的文化氛圍、豐富的文化旅游項目是此類型旅游地發展旅游業的天然優勢。

      一、傳統手工業名城景德鎮旅游發展特征分析

      (一)有利因素

      1.陶瓷文化歷史悠久

      景德鎮城市發展史就是它的瓷業發展史,因“天下窯器所聚”而成為全國陶瓷中心。景德鎮瓷器造型優美、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風格獨特,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的獨特風格蜚聲海內外。青花、玲瓏、粉彩、色釉,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在千年的瓷業生產中,景德鎮吸收了全國各地名窯技藝的基礎上形成的獨具特色的手工制瓷工藝,也列入首批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旅游資源種類多且品味高

      “地上瓷都”、“地下瓷都”和“傳播載體的瓷都”構成了陶瓷文化的景德鎮。城區內旅游資源種類眾多,3個系、7個景類、42個景型,有古瓷礦遺址、古窯址、古窯、古作坊、古街道、古民居、古陶瓷展覽館等傳統陶瓷遺址;有陶瓷文獻、詩歌、民謠、民俗、傳說等陶瓷信息記載;還有與陶瓷文化相關的樓閣、塔、造型園林、園林景觀建筑、陶瓷類教育機構、景德鎮陶瓷市場、陶瓷產業園區等。

      3.城市形象有較好的認同

      景德鎮1982年被列為全國首批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1998年被國家旅游部門推介作為全國重點旅游熱線之一,2005年獲得中國優秀旅游城市。這些使景德鎮城市形象得到強有力地提升和傳播。

      (二)制約因素

      1.陶瓷文化旅游資源分散

      景德鎮陶瓷文化分布“散”,集聚度低,全市100多處文化旅游景點散落蘊藏在3200余平方公里的古老土地上。市區內主要的特色旅游景點大多為歷史文化景觀,由于歷史和體制等方面的原因,這些景點的規模普遍偏小,所有場館絕大多數為古陶瓷、古窯址、古作坊靜態的陳列多,動態演示少,講解的內容不豐滿,大同小異,旅游開發科技投入不足。

      2.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

      景德鎮經濟總量在江西省內一直排在后列,經濟發展水平偏低,如2011年景德鎮的國內生產總值564.71億元,在省內11個市排在10位;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5573元,排在4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990元。其與周邊的大中城市相比,差距非常明顯。景德鎮較低的城市經濟綜合實力,使得城市旅游缺乏有力的社會經濟支持,城市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建設資金投入嚴重不足,制約城市旅游產品開發、城市旅游市場開拓等方面的發展。

      3.城市旅游特色不夠鮮明

      由于沒有科學合理的文化生態休閑旅游發展規劃,景德鎮千年的陶瓷人文和自然景觀在現代城市發展過程中并沒有很好的體現,如城區內幾乎找不到記載城市歲月的古窯煙囪等。僅憑現有的歷史遺存,旅游者很難觸摸到景德鎮歷史文化的精髓。由于長期以來城市建設投入受到制約,城市環境建設質量不高,城市建筑和城市文化缺乏地域特色,城市的經濟、商業等方面對旅游者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二、基于城市文脈傳承的景德鎮旅游發展對策

      (一)平衡旅游發展與古城保護

      旅游業的發展為景德鎮這座城市的管理、保護積累了充實的資金,打下了良好的物質基礎,同時,古城的豐富旅游資源為旅游業的發展構建了基礎,二者相得益彰。陶瓷歷史文化遺存異常深厚,它不但是屬于景德鎮,也是屬于全中國。有關部門對挖盜古窯址等嚴重破壞行為應予以嚴厲的打擊并追究相關責任;加強景區的維護工作,防止其自然風化腐蝕,改變原有旅游形象;在城市開發建設中要嚴格遵循古文化遺存的有關法規,做到先評價后開發,杜絕破壞陶瓷文化遺存的建設;保護景區自然環境和生態環境,全面提升市民公眾的珍重歷史文化遺產的意識。

      (二)加大投入突出城市鮮明特色

      景德鎮市政府應該高度重視城市旅游的發展,加強人、財、物等相關投入,以瓷為景德鎮旅游形象的亮點,以歷史演繹為脈絡,加強“千年瓷都,天下名鎮”的城市旅游形象,重塑世界陶瓷藝術圣地面貌,使旅游者觸摸到景德鎮陶瓷歷史文化的精髓。其一,根據區域文化、形象傳播受眾的特點,以昌江、陶瓷、瓷人為造型元素設計旅游標徽,將其用于旅游宣傳品、紀念品、交通工具等載體上。其二,旅游景點使用招徠性視覺景觀宣傳和促銷,如在游覽區入口處采用大門景、景區高處設標志性景觀,在游客聚散的中心點和主要節點保留彈性空間以便展現宣傳性的促銷布景等。

      (三)發展創意陶瓷旅游商品

      景德鎮手工藝術瓷集實用性與觀賞性于一體,市場需求空間大。景德鎮要發揮傳統產業優勢,大力開發創意陶瓷旅游商品,增加旅游收入,延伸旅游產業鏈。其一,依托千年瓷都的產業基礎和品牌優勢,積極推進資源枯竭城市轉型,培育陶瓷文化創意產業,整合旅游商品生產企業,壯大生產規模,培育一批具有設計創新能力的陶瓷創意生產企業,生產各個層次的旅游商品。其二,努力建立一批如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一樣具有景德鎮特色的商品交易、展示、貿易洽談、綜合服務等市場設施。

      參考文獻

      城市旅游發展研究范文第5篇

      關鍵詞:旅游城市連綿區發展戰略湖北省

      在區域旅游和城市地理研究中,“旅游城市化”和“城市連綿區”是探討得較多的兩個熱點問題。“旅游城市化”,是指旅游區非城市人口向城市轉移和聚集,旅游城市的規模不斷增大,邊界不斷擴張,城市在人們的旅游活動中作用逐漸增大的現象。“城市連綿區”則是指許多城市及其鄰里社區首尾相連,在經濟、社會、文化各方面有著密切相互作用的巨型多核心城市地域,隨著經濟的發展,眾多城市及其鄰里社區組合不斷擴展并相互連接逐漸形成城市連綿區,現階段已成為區域城市一體化發展的普遍現象。從“旅游城市化”與“城市連綿區”兩者的概念可以看出,前者的發展對于后者的形成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就目前國內外的相關研究現狀而言,對上述兩種社會經濟現象的研究普遍缺乏相互聯系的視野,“旅游城市連綿區”全新概念的提出,將兩者有機地整合在一起。所謂“旅游城市連綿區”,是指由眾多核心旅游城市及其環城游憩帶不斷擴張并相互連接、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無障礙目的地旅游城市集群,它是弱化了行政區劃界限,以旅游吸引物為紐帶,以旅游產業化為引擎,以旅游城市為跳板的區域旅游系統。

      建設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的意義

      從湖北省的地域旅游特征和城市格局上看,具有良好的構建旅游城市連綿區的先天基礎。省會中心城市武漢通江達海、承東啟西、匯聚南北,交通區位優勢得天獨厚,旅游資源豐富多樣,城市綜合實力較強、產業底子雄厚、基礎設施完善,所有這些都表征出武漢市已經具備作為區域旅游經濟增長極的優良條件。在武漢周邊以100公里為半徑則覆蓋有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八座各具旅游特色的城市,形成了長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旅游城市群。此外,荊州、宜昌、襄樊也是湖北省旅游業較為發達的中等城市,在地域空間上與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等著名旅游勝地緊密相連。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的構建既是現代區域經濟發展的必然選擇,又是湖北省在新的歷史時期全面提升經濟競爭力、實現經濟騰飛的內在要求。其現實意義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助于加速城市化進程

      根據“點—軸”開發理論,旅游城市在區域發展的過程中將扮演“增長極”的角色,而其間的旅游交通路徑則將演化為“生長軸”,它們共同像“磁場”一樣吸引周邊的生產要素。于是,旅游城市的邊界被不斷擴大,同時新興的旅游城鎮也將涌現出來,眾多非城市居民加入到旅游從業者的隊伍中來。可見,旅游城市連綿區的規劃建設,客觀上將使湖北省的城市化水平上升到一個新臺階。

      (二)有助于形成旅游產品品牌

      品牌產品既是區域旅游形象的重要載體,又是形成區域旅游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在區域旅游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湖北省旅游產品的開發現狀來看,市場知名度和認可度高的精品名牌尚顯匱乏,建設旅游城市連綿區可以有效地整合省內的優勢旅游資源,規避已有的小品牌在旅游市場上各自為政、惡性競爭的局面,形成新的具有規模效應的品牌產品聯合體,從而樹立起具有形象展示功能的“旅游大品牌”。

      (三)有助于共享各類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城市形象的載體,也是旅游發展的命脈。良好的基礎設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旅游效率,從而促進旅游業的發展。因為區劃行政壁壘的阻隔,湖北省內的基礎設施資源尚未形成一個能夠高效運轉的網絡,甚至在某些地方還存在人為設置的障礙。例如,武漢與周邊城市之間的道路上還存在很多斷頭路和瓶頸路,一些級別不高的公路還有攔路收費的現象,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旅游城市之間的客源互送,不利于區域旅游經濟的發展。

      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發展的戰略構想

      基于湖北省各大城市及主要旅游吸引物既有的空間結構和功能定位,可在境內重點打造東、西兩個彼此相互依存的旅游城市連綿區。“鄂東旅游城市連綿區”以武漢為中心,以黃石、鄂州、孝感、黃岡、咸寧、仙桃、潛江、天門等八座城市為腹地依托,在空間上表現為“圈層式”結構,囊括了東湖、黃鶴樓、文武二赤壁、湯池溫泉、木蘭故里、中山艦陳列館等一眾知名旅游景區景點。“鄂西旅游城市連綿區”以荊州、宜昌、襄樊為支點,聯絡荊州古城、長江三峽、武當山、神農架、古隆中等著名旅游勝地,在空間上表現為“條帶狀”結構。這兩大旅游城市連綿區集結了湖北省旅游資源的精華所在,應該成為湖北省旅游發展的戰略重點。

      建設旅游城市連綿區的目的是增強湖北省旅游產業發展的整體競爭力,在上述戰略布局框架下,必須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一)形成都市旅游、縣域旅游、鄉村旅游多極聯動的發展局面

      要使湖北省境內的主要旅游城市真正“連綿”起來,達到“城界消失”的理想結果,必須大力促進區域都市旅游、縣域旅游與鄉村旅游的一體化發展。城郊結合部是城市化的前沿陣地,也是旅游城市連綿區的重要節點,在這一認識前提下,都市旅游的發展除了進一步發揮其區域旅游吸引和集散中心的作用之外,其重點還在于發展“環城游憩帶(ReBAM,RecreationBeltAroundMetropolis)”,使核心城市的旅游邊界得以向外延伸。縣域是介于城市和鄉村之間的行政單元,縣域旅游則是處于中觀尺度的區域旅游形態。一方面,縣域旅游經濟的發展可以推進縣域自身的城市化與現代化;另一方面,縣域旅游既是都市旅游的有益補充,又可以帶動鄉村旅游的發展,起到有效的“傳導”作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引導下,鄉村旅游的發展成了“鄉村都市化”的引擎,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改變了鄉村的落后面貌,促進了農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從而實現了鄉鎮居民在物質與精神兩大層面的“城市化”。因此,盡早形成都市旅游、縣域旅游與鄉村旅游多極聯動的發展局面,是建設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的首要課題。

      (二)貫徹以資源為主線、以產品為依托、以市場為前提的發展思路

      提出旅游城市連綿區的概念,實際上是要將湖北省的優勢旅游資源進行有機整合,并借助適當的區域平臺來組合成整體旅游產品并加以營銷。旅游線路就是這種整體旅游產品的外在表現形式,基于旅游城市連綿區構造的湖北省旅游線路組合要在跨區域協作的視野下有效地涵蓋長江三峽、神農架、武當山等一批知名的自然旅游資源和楚文化、三國文化等一系列底蘊深厚的人文旅游資源。故可重點考慮推出2條連通各主要旅游城市的大型精品線路,即“武漢城市圈精華循環游”和“一江兩山風情體驗游”。前者以武漢為中心,通過公路、軌道交通連接周邊8座城市的旅游精華,形成“網狀”的旅游格局,其客源主要針對省內居民,尤其是武漢城市圈內的居民,各城市相互成為對方的“后花園”。后者以長江三峽風光覽勝、武當山瓊閣訪道、神農架生態探秘所形成“帚型”格局為主體,向兩端延展與荊州古城和襄樊古隆中接軌,由于該線路基本上囊括了湖北省內資源品位最高的旅游景區景點,其客源則主要針對國際旅游者和國內其他重要旅游省市。兩條旅游線路既體現出鮮明的主題和市場定位,亦契合了建設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的戰略布局。

      (三)完善信息互通、營銷互動、優勢互補三位一體的發展機制

      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建設的本質還是區域旅游協作問題,其關鍵在于生成一個“利益均沾、多方共贏”的協作機制。目前,湖北省各主要旅游城市之間給人的感覺是各自為政,競爭大于合作,這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該省旅游業整體發展水平的提升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筆者認為,促進湖北省旅游城市連綿區的快速形成,使其各旅游城市之間扭轉為合作大于競爭的狀況,必須實現信息互通、營銷互動和客源互享。首先,由政府主導搭建起一個覆蓋全省的旅游信息共用平臺,該平臺不僅能提供該省關于旅游景區景點、旅游飯店、旅行社、旅游交通等最新的行業資訊,而且還要能夠實時監測省內旅游者的流向、流量和流動趨勢并作出較為客觀準確的預測,這樣做有利于各旅游城市相互之間的客源共享;其次,要由政府和企業共同參與進行整體性的宣傳促銷,尤其是以旅游資源為紐帶關聯性強的旅游城市、旅游景區和旅行社更是應該緊密的捆綁在一起,正所謂“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這樣做才會產生規模效益;再次,明確各旅游城市自身的優勢與特色,在旅游產品設計與旅游品牌塑造的過程中突出個性,采取差異化發展戰略,避免近距離低水平重復項目的上馬所帶來的資源與資金浪費,這也是旅游鏈條在旅游城市連綿區各環節得以不斷延展的前提。

      參考文獻: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影院网站|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三区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激情| 亚洲色大成WWW亚洲女子|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小说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蜜桃| 日韩亚洲翔田千里在线| 久久亚洲中文无码咪咪爱|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 亚洲精品无码高潮喷水A片软|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在线| 日韩精品亚洲专区在线影视|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第一永久AV网站久久精品男人的天堂AV|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V| 亚洲av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综 | 亚洲乱码日产一区三区| 亚洲成AV人在线观看天堂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日韩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片| 亚洲www在线观看| 亚洲6080yy久久无码产自国产|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欧美日韩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蜜桃| 亚洲人成依人成综合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2019| 噜噜噜亚洲色成人网站| 国产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 亚洲国产午夜精品理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