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范文第1篇

      關鍵詞:礦山地質;災害;類型;防治對策

      引言

      中國國土面積十分廣闊,國家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同時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近幾年經濟的發展消耗了大量礦產資源。據有關部門統計,當前中國各種大中型采礦工程項目已達到9000多個,資源開采規模居世界第三位。在過去的50a間,由于采礦行業不斷發展,促進了中國經濟的騰飛,國家經濟的發展離不開礦產資源。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再加上市場經濟的影響,采礦工程技術和設備的落后,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及相關的法規制度不健全等原因,礦山地質發生災害的事故越來越多,環境破壞也越來越惡劣,礦山地質災害成為影響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每年因礦山地質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達300×108元人民幣,不僅給國家帶來了極大的經濟損失,同時也給周邊居民構成了極大的生命財產威脅。因此,礦山地質災害的研究和防范措施應盡早得到相關部門重視,盡快建立起科學、有效、安全規范的管理制度,以提高對礦山地質災害的防治能力。

      1礦山地質災害簡介

      礦山地質災害又可稱之為地質災害、采礦地質災害、礦山地質災害等,主要是指在礦區進行開采活動時,由于開采技術或開采規模引發井巷和巖土體變形及礦區地質、水文地質條件與自然環境發生嚴重變化,造成開采設備損壞,自然環境遭受極大破壞的情況,嚴重威脅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礦山地質災害是嚴重影響人類生活的主要自然災害之一,其引發原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種。礦山地質災害將對人類造成嚴重的生命災害,同時周圍地質環境也受到影響。隨著中國新一輪經濟的快速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將不斷提高,這也從側面加快了礦業的發展,但同時也加大了自然環境的壓力。當前中國有多種類型的礦山資源,分布在不同地區,一旦礦山發生地質災害,其影響力非常巨大,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所以,盡快了解和掌握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同時結合具體情況,制定出多種預防措施是非常具有現實意義的[1]。

      2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

      礦山地質災害的類型有許多種,但每種礦山地質災害都會嚴重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非金屬礦山開采過程中的地質災害(主要是指煤礦)主要類型有:煤與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煤層自燃、瓦斯突出、塌陷、地下水位下降、水質惡化,侵占農田造成土壤污染或田地破壞。金屬礦山所造成的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有:崩塌、滑坡、地表裂縫、塌陷等。

      2.1礦震

      礦井地震是采礦活動誘發的地震災害,一般礦震的震源比較淺,但造成的危害比較大。小型礦震會造成礦井表面及地表發生巨大的變化,例如,遼寧北票煤礦吉井區,1981年8月21日,井區共記錄震級MS(面波震級)≥0.5的地震160次,有感地震37次。雖然礦震發生的幾率不大,但近幾年礦山地質礦震災害在中國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因此有必要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來避免礦震災害發生。

      2.2地表塌陷

      地表塌陷是近幾年常見的礦山地質災害類型之一,主要是由于大規模的開采或不按規章制度、亂采濫挖,造成礦區地下空洞,在重力或地表人為活動因素的影響下,發生地表塌陷事故。尤其是采空區面積過大,而預留的支撐柱不夠時極易發生地表塌陷事故。

      2.3礦井突水

      礦井突水主要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由于在采礦過程中,人為亂采濫挖,破壞防水煤柱,進入廢棄的礦山挖掘,廢棄的煤渣堵塞阻斷山谷和河流引起。如焦作的馬村礦、漢莊礦、王峰礦、馮營礦。礦井突水事故的突發性強、規模大,后果比較嚴重。礦井突水已成為礦山的一個重要的地質災害,目前,中國大多數礦山都存在礦井突水的危害。中國有的地質和水文地質情況比較復雜,在開采時,地下水必須排除干凈,盡可能避免礦井突水事故發生。

      2.4礦體內引發的災害事故

      礦體內部也極易發生地質災害事故,主要是由于礦山地質環境改變引發的,有人為因素和自然因素兩種。礦體內地質災害主要有瓦斯爆炸、地熱、煤層自燃等,瓦斯爆炸是在煤礦地下開采過程中,從煤壁向采掘工作面瞬間噴出大量煤粉或瓦斯,引發爆炸導致礦山災害發生。地熱是地球內部的一種能量,當溫度達到一定程度時,這種熱量會滲出地表,引發礦山地質災害的發生。煤層自燃是暴露在空氣中的煤,由于氧化放熱或天氣干燥溫度過高引起的燃燒現象,煤層自燃會引發地表塌陷,或引發大火等災害[2]。

      3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預防措施

      地質災害防治是一項社會性的系統工程。a)國家必須要高度重視,加強各級政府部門的領導,充分發揮職能部門的作用,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b)礦山生產過程必須嚴格按照有關法律和法規操作,以防止發生地質災害發生;c)加強和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3.1堅持以預防為主

      堅持“預防為主、控制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客觀規律,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綜合管理;重點突出,思路清晰,一步一步實施;確保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的科學有序進行。

      3.2加強礦山環境的監督管理

      在采礦過程中,為了防止出現邊開采邊破壞的現象,國家國土資源部應向礦產企業實施山區環境保護的強制性措施,加強依法行政,嚴格落實礦山環境影響評價體系、地質災害風險評估體系和“三同時”制度。在同一時間內不定期開展地質環境執法檢查,向社會公布對礦山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個人和企業,并依法追究責任。露天開采面、邊坡失穩,廢渣、廢巖、廢石多且隨意堆放的,及易發生洪水、滑坡、泥石流等地區,應加強監督管理,一經發現違法違規的要嚴肅處理,絕不姑息。

      3.3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

      礦山開采引起的地表沉降和地表塌陷是國內外開展研究比較少的一個地方,地表塌陷的主要防治措施應從采空區入手。比較常見的采空區處理措施有回填處理,這種方法是將采礦過程中產生的垃圾或礦山周圍存在的廢棄渣石在開采活動完成后,回填到采空區中。回填法是一種比較環保和無污染的處理方法,同時又能有效避免地表塌陷事故的發生,其經濟效益也是最高的,因此也是最常用的一種預防地表塌陷的防治措施[3]。

      4結語

      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但由于礦產資源在開采技術、管理、效益等方面的原因,中國礦山地質災害頻發。礦山地質災害的類型有很多,應分析和掌握礦山地質災害的主要類型,制定科學有效的預防和控制措施,以此來保護人們的生命安全,保障采礦工程安全順利進行,促使開發資源、優化環境、發展經濟三者相互促進,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參考文獻:

      [1]李藝,李順明,龐春勇,等.礦山地質災害類型及勘查方法[J].礦業安全與環保,2007,34(5):68-70.

      [2]趙永久.礦山環境地質災害問題及其勘查方法[J].地質災害與環境保護,2008,19(2):104-108.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范文第2篇

      關鍵詞:煤礦瓦斯;問題;利用;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TD7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8937(2013)06-0165-02

      據相關資料統計,目前我國高瓦斯和瓦斯突發狀況不斷涌現,占全部礦井事件的1/2左右,且每年由于瓦斯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占了全部煤礦事故總死亡人數的1/3左右。由此,探索煤礦瓦斯治理中的突發問題,防治瓦斯事故頻發,成了煤礦研究者的重要工作之一。治理煤礦瓦斯事故是一項極其復雜而系統的工程,需要同各種自然災害作斗爭,需要相關研究者通過各方面的努力,進行全方位系統性的治理。此外,在治理過程中,要做到有重點、有策略,從根本上治理煤礦瓦斯問題,提高瓦斯治理工作的效率。

      1 煤礦瓦斯治理過程中的突出問題

      目前,我國加大了對煤礦瓦斯災害治理方面的投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沒有遏制住特大瓦斯事故的爆發,煤礦瓦斯災害治理工作依舊嚴峻,需要各方面相關人員進行不斷的努力與研究。

      ①煤層瓦斯壓力加大,突出強度增加,瓦斯災害加劇。隨著煤炭資源需求的加大和科學技術的革新,對煤礦開采的深度與強度也逐步提高,這大大增加了瓦斯的含量和壓力,提高了煤礦開采過程中的危險系數,為開采工作者造成了巨大的安全隱患。且由于現階段對瓦斯預防治理技術手段的缺乏,在面對瓦斯突發事故時,往往存在素手無策的情況,使瓦斯災害頻發,加劇了治理瓦斯災害的難度。

      ②少數礦井缺乏完善的必要設施,為瓦斯災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目前,一些某些黑心企業家為盡快撈取油水,一味的增加新的煤礦開采區,而忽視了對通風、排水等設施的安裝。在沒有形成完備的采礦系統前,就盲目讓其工人下井開采,導致各類瓦斯事故此起彼伏。這種現象在深層采礦區尤為明顯。部分礦井雖然提高了深度,但沒有改變傳統的通風設施,依舊使用中央并列式、淺層風井回風等設施,根本無法達到實際所需要的風速,大大削弱了礦井通風系統的抗災能力,為瓦斯災害的發生提供了條件。

      ③尚未健全瓦斯抽放管理系統。由于各種原因,導致我國現階段某些煤礦區瓦斯抽放系統管理不健全。管理系統沒有真正落實到位,助長了一部分不法企業家的囂張氣焰,使得各種違法違規的采礦區屢見不鮮。同時,沒有了相關部門的監管,使企業家和采礦人員降低了警惕心理,對瓦斯抽放工作沒有形成足夠的認識,也導致礦區內的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無法真正落實,使得礦區生產無法得到安全的保障。

      ④缺乏靈活的瓦斯抽放形式。目前,我國各大煤礦開采區普遍采用單一的瓦斯抽放方法——井下抽放。這種抽放方式在無形中增加了采礦過程中的危險性,嚴重威脅著相關工人的生命安全。其次,瓦斯抽放設備也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現階段,陳舊的瓦斯抽放設備根本無法滿足抽放的需要,大大降低了煤礦采礦的效率,提高了瓦斯災害的發生率。此外,我國相關專家對瓦斯抽放形式的研究少之又少,使得瓦斯抽放形式缺乏靈活性,間接加劇了瓦斯治理工作的難度。

      ⑤沒有形成完善的監測監控體系。某些煤礦雖然普遍建立了相關安全監控體系,但依舊存在不足:首先,礦井局域聯網已經無法適應現在煤礦區的發展速度了,信息化管理和應急處理遠遠無法滿足實際需求。其次,礦區嚴重缺乏高素質的現場監管與相關技術人員,使得煤礦瓦斯治理系統始終無法得到足夠的維護,對礦區出現的突發狀況也無法進行及時、有效的解決。最后,現階段使用的安全監測設備過于簡單,無法為大量的礦區提高所需的數據,嚴重違反了煤炭安全生產的相關法律法規。

      ⑥缺乏強有力的瓦斯利用政策。目前,國家對煤礦瓦斯治理的相關政策還停留在初級階段,無法使相關人員樹立正確的防范意識和安全理念,也沒有建立系統的、完善的處罰措施,致使某些不法人員有機會鉆法律的空子,打著開發能源的幌子,進行不法買賣,嚴重威脅著社會的治安和人民生活的穩定,完全不符合和諧社會的理念。

      2 提高對瓦斯的利用

      現階段,我國對瓦斯的綜合利用水平遠遠落后與國際水平,對瓦斯的利用方法也停留在傳統形式上。據調查,目前我國瓦斯抽放利用率還不到25%,嚴重違背了節能節源社會的要求。為此,我國應該加大對提高瓦斯利用率的投入,培養相關領域的研究專家,不斷探索新的瓦斯利用途徑,真正落實節能節源的基本國策。

      ①靈活運用煤炭瓦斯。目前,我國煤炭瓦斯以單一的為居民提供能源為主,利用形式落后,利用手段陳舊。為此,應加大開發利用瓦斯,提高瓦斯在發電、化工、燃料等領域的利用價值,增加瓦斯的利用途徑,擴大瓦斯的利用范圍,靈活運用煤炭瓦斯。例如,將開采的瓦斯用于多孔介質的燃燒,用瓦斯爆炸迸發的能量用于發電,將瓦斯供氣技術擴大到城鎮居民用電范圍等等。如此一來,瓦斯的利用效益將會得到顯著的提高,社會的能源利用率也會得到明顯的改善,有利于推進可持續發展社會的建設。

      ②加大對瓦斯相關技術的開發研究。我國礦井瓦斯抽放技術目前還無法提供穩定的抽放量和抽放濃度,對瓦斯的儲存技術尚待完善,遠距離輸送瓦斯的成本較高。為此,相關技術人員應該加大對瓦斯濃縮工藝和儲運手段的探究,為加大瓦斯的利用水平,提供可靠的理論基礎,從而促進瓦斯利用率的提高,改善目前瓦斯利用不善的困境。

      ③制定可行的瓦斯推廣計劃。在提高瓦斯抽放技術、儲運手段的同時,相關人員也要做好瓦斯市場推廣工作。合理利用瓦斯抽放新技術、新裝備,努力用最短的時間研制出最佳的瓦斯抽放工藝,提高瓦斯的濃度和抽放量的穩定性,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將開采的瓦斯有效的應用于市場,為人民的生活、工作提高便利,促進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促進經濟的高速發展。

      3 煤礦瓦斯災害的預防措施

      煤礦瓦斯事故一旦爆發,就會造成極大的破壞性和危害性,將對相關工作人員和附近居民的生命財產造成嚴重的威脅。且由此排出的二氧化碳等氣體,給周邊甚至全球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為此,我們應該深入研究歸納煤礦瓦斯的特有的規律,盡量減少煤礦瓦斯事故的頻發,在總結借鑒外國成功治理煤礦瓦斯災害案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具體的實際情況,研制出科學的、可行的預防措施,減少我國瓦斯事故的傷亡人數,提高瓦斯開采的安全指數。

      ①堅持“先抽后采”的基本原則。在瓦斯治理過程中,各個相關工作人員必須嚴格堅持“先抽后采”的基本原則,在進行采區工作部署和回采前,要善于利用所有有利條件,運用礦井瓦斯專用的抽放系統,將采空區內的瓦斯進行充分抽出,再將抽取的瓦斯加以合理利用或直接排入大氣、回風系統中,減少礦井生產過程中瓦斯對相關工作進程和安全性的影響,保證操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先抽后采”技術的運用,大大降低了煤層等區域中的瓦斯含量,也減小了相關區域的瓦斯壓力,在減弱向開采空間蹦出瓦斯的瓦斯源壓強的同時,也降低了瓦斯突發狀況的產生,從而有效遏制了因開采空間瓦斯壓力過大而造成瓦斯突發的事故,降低了開采過程的危險性。事實證明,“先抽后采”措施是預防瓦斯災害頻發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治理瓦斯災害的關鍵舉措,能夠從根本上消除瓦斯突發事件的產生,從根本上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②建立健全相關監測監控體系。健全的、科學的監測監控體系,可以為煤礦瓦斯的治理提供基本的保障,從而增強開采工人的安全性,減少瓦斯突發事故的發生。監測監控體系能夠在所控區域瓦斯濃度達到某個臨界點時,及時發出報警信號,并切斷所控區域全部設備的電源,讓操作人員被迫停止生產,從而達到安全生產的標準。同時,監測監控體系的建立健全,還是預防瓦斯事故突發的重要防線,是對目前瓦斯監管制度的關鍵補充,為礦井監管實現信息化提高重要的基礎。此外,相關的監測監控儀器還能將生產過程中重要的監察數據完整的保留存檔,為成功治理煤礦瓦斯災害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數據,促進災害治理調查工作的順利展開,是制定相關煤礦瓦斯治理手冊的一手資料,從而為完善瓦斯相關工作的日常管理、維護提供了重要的借鑒范本,有助于處理日后相關治理案件。

      ③樹立“以風定產”的生產理念。“以風定產”是預防瓦斯災害最根本的管理方法,是消除井下瓦斯積聚的重要前提基礎和基本措施。在進行煤礦瓦斯實際生產工作時,相關操作人員必須認真觀察開采區實際的供風情況,依據風量、風速的大小制定合理的生產策略。同時,技術人員還應該對礦井實際的煤礦開采量進行嚴格的控制監管,盡一切可能降低采礦區瓦斯的涌出量,從而減少瓦斯的危害性,實現安全生產的目標。如果相關操作人員沒有嚴格按照“以風定產”的生產理念進行開采,一旦實際通風量無法配合生產能力,礦井中的瓦斯含量積聚到一定濃度,極易造成安全隱患。此時,如果企業不及時增加風量供應,極易出現特大的瓦斯爆炸事故。但盲目的增加風量則會紊亂正常的礦井通風系統,大大降低礦井對災害的抵抗能力。因此,為了保證企業達到安全生產的目標,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益,企業各層人員必須堅定不移地樹立“以風定產”的生產理念,檢查在最安全的狀態下進行生產,提高對煤礦瓦斯災害的預防意識,把相關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置于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努力減少煤礦瓦斯災害事故的發生。

      4 結 語

      隨著煤礦瓦斯開采量的增加,一系列的問題也應運而生。目前,如何提高瓦斯利用率,切實做好煤礦瓦斯災害的預防工作,已成為了相關技術人員、操作人員、管理人員亟待處理的問題。相關人員必須從思想的層面加大對瓦斯災害預防工作的重視程度,不斷總結相關經驗,從根本上減少瓦斯災害事故。

      參考文獻:

      [1] 龔敏,王華,文斌.巖石深孔爆破對鄰近煤層的動應力作用[J].爆炸與沖擊,2012,(2).

      [2] 顏士華.煤礦瓦斯治理技術的利用分析[J].科技傳播,2011,(3).

      [3] 于振才.淺析煤礦瓦斯治理措施[J].科技信息,2012,(14).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范文第3篇

      [關鍵詞]煤礦 地質災害 預防措施

      [中圖分類號] P694 [文獻碼] B [文章編號] 1000-405X(2015)-9-325-1

      0引言

      中國是世界煤炭生產和消費大國。但是煤炭這種資源屬于不可再生能源,如果只注重經濟效益,而忽視了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及環境問題的話,加上煤礦地質災害具有群發性、衍生性、區域性、滯后性等特點,導致煤炭開采過程中發生一些地質災害,對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因此我們必須先了解其特征,這樣才能做到有效預防。

      1誘發煤礦地質災害的因素

      誘發煤礦地質災害的因素多種多樣,它不像水利水電工程建設那樣,可以根據地質情況針對災害可能多發地段,采取避讓原則進行事前預防,在大多數情況下不得不在明知條件不好的情況下進行煤礦開采工作,所以易于產生并加劇煤礦地質災害。

      1.1地面塌陷

      地面塌陷是煤礦開采后經常出現的一種地質災害。煤礦在開采過程中,由于破壞了礦體周圍的原始應力,使應力重新分配,以達到新的平衡,在這個過程中,巖層和地表產生連續的移動、變形及開裂等現象。

      1.2滑坡

      煤礦開采產生的矸石堆積于地表,破壞了斜坡的原始平衡,以致產生滑坡、崩塌災害。

      資料顯示,我國發生滑坡、崩塌等災害每年接近3萬起,平均每年近800人因災害失去生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40億元人民幣。

      1.3礦井突水

      礦井突水在煤礦生產過程中也較為常見,它直接影響煤礦的生產、效益和安全,具有來勢兇猛、瞬間涌水量大、造成損失嚴重等特點,也成為目前煤礦安全生產的重大災害之一。

      例如:“1?30朱仙莊煤礦突水事件”由于淮北礦業集團及朱仙莊煤礦對水害預防的復雜性認識不足,導致該事故造成7人死亡,7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1253.34萬元;早在1984年開灤范各莊煤礦發生特大型“突水”淹井事故,最大水量高達12318m3/h,直接經濟損失高達5億元以上。

      2煤礦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2.1提高認識,著力抓好煤礦安全生產工作

      各級都要從思想上重視煤礦安全生產,要從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及國家改革發展的大局出發,堅持以人為本,正確處理安全、生產、效益的關系;落實主體責任,改進煤礦安全生產工作,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2.2開展礦區地質情況調查

      礦區地質情況是發生各類地質災害的地質背景,由于開采活動導致災害加速,導致災害程度增加。

      所以要充分調查礦區內地形地貌、構造特點,了解地質災害點的分布規律并采取措施,最大限度防患于未然,減少地質災害的發生。

      2.3滑坡、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預防措施

      滑坡、地面塌陷地質災害是煤礦重要的地質災害之一,不容忽視。

      因此,針對可能發生的滑坡地質災害,我們可以構建抗滑工程,利用擋墻、抗滑樁等措施進行預防;同時也要注意排水工程的建設,由于水是形成滑坡及崩塌的重要作用因素,在進行地表排水時,主要以攔截和旁引為主,用截、排水溝將地表水引入天然溝谷。

      此外,還要加強地表監測,做好礦區內一些不穩定斜坡的動態監測工作,建立并完善監測制度,切實做好滑坡的預測預報工作,減少滑坡帶來的損失。

      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預防可以說是一項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一種人為的地質災害,所涉及的因素很多。所以我們要因地制宜,根據礦區實際情況,制定合理的開采方案和防治方案,通過加強預測預報、采用先進的采煤技術、開展預防地質災害知識的培訓及礦區環境綜合治理等,來預防地面塌陷地質災害的發生。

      2.4礦井突水的預防措施

      礦井水的主要補給來源是大氣降水,必須查清礦區及附近地表水的匯水、滲漏、疏水情況,掌握當地歷年的降雨量對礦井充水的影響。

      當井口附近或塌陷區內的地表水可能滲入井下時,必須采取措施填堵裂縫和陷坑,以減少地表水滲入井下。

      在礦井邊界必須留設防隔水煤柱;巷道靠近斷層時,要加強觀測,堅持“超前探水、邊探邊掘”,在斷層兩側留足斷層隔水煤柱;開采到鉆孔附近時,應制訂預防鉆孔通水的措施。

      3結束語

      煤炭資源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礦在開采過程中,會產生眾多類型的地質災害,對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造成極大的威脅。

      所以,我們要加強對煤礦地質災害的預防,在制定預防措施時,應遵循經濟合理的原則,做到預防與治理相結合,制定一套完善的、科學的制度,采用先進的開采技術是必不可少的。

      參考文獻

      [1]高新民,趙生茂,余子彤.立足煤炭資源 發展循環經濟[J]. 陜西煤炭. 2006(02) .

      [2]趙淑英.煤炭過度開采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及防治措施[J]. 陜西煤炭. 2004(01).

      [3]武強,王龍,魏學勇,傅耀軍,沈智慧.榆神府礦區大柳塔井田煤層群采地面沉陷可視化數值模擬[J].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03(06).

      [4]張春山,吳滿路,張業成.地質災害風險評價方法及展望[J]. 自然災害學報. 2003(01) .

      [5]朱良峰,殷坤龍,張梁,李閩.GIS支持下的地質災害風險分析[J]. 長江科學院院報. 2002(05) .

      [6]魏秉亮.淺埋近水平煤層采動巖移與塌陷機理研究[J]. 中國煤田地質. 2001(04).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范文第4篇

      [關鍵詞]煤礦;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P69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7-0299-01

      近年來,我國煤礦開采數量不斷上升,開采規模不斷擴大,使得煤礦地質災害事故出現的頻率也在日益增多,對礦區作業人員生命財產安全產生了極大的影響。部分煤礦企業為了獲得更高的經濟利益,以破壞自然生態系統為代價肆意開采,最終導致煤礦塌方、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出現,不僅付出了極為沉重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代價,還對我國社會和諧與穩定產生了負面的影響。

      1 地質災害形成原因

      滑坡和地層沉降是煤礦礦區內地質災害的主要形式,一旦發生,不僅影響礦區的生產,而且對周圍居民的生活也會帶來很大的危害。

      1.1自然原因。我國大多數煤礦礦區內植被較差,地層,一旦突降暴雨或冰雪大量融化,易形成突發性山洪,沖刷溝谷和河床,從而導致泥、砂、石等固定物質向下游沖去,極易形成破壞力較強的泥流、砂石流等;區域內多丘陵地帶,平坦地區極少,地勢切割強烈,同時在局部地區存在軟弱巖層和斷層破碎帶,在長時間降雨和冰凍作用下,易引發滑坡、崩塌、地面不均勻沉降等地質災害的發生。同時,地震也會誘發崩塌和滑坡災害。

      1.2人類的活動。礦山經過多年的開采,產生的廢礦、廢渣以及棄石等被隨意堆放在河灘以及溝谷內,這樣極容易在雨季誘導發生自然災害,如泥石流、山體滑坡以及坍塌等。同時,在地震發生時還容易造成山石滾落,造成傷人事故。

      2 煤礦地質災害防治重點

      2.1群眾居住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根據地質災害普查情況和地質災害發生的情況分析,地質災害活動比較頻繁的區域多為山區或者近期有較大的人類工程建設活動的區域,由于人類的活動對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在雨季或者暴雨來突發的情況下,極容易發生泥石流、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2.2主要交通干線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礦區內交通公路兩側的邊坡是交通干線地質災害防治的重點,由于邊坡穩定性較差,加上年久失修,如果趕上汛期來臨,加大了發生坍塌和滑坡的危險。因此,施工單位要定期對邊坡的危害風險進行評估,加強監督管理,防止地質災害的發生。

      2.3重點礦區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礦區的地質災害威脅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如地面坍塌、滑坡、裂縫、泥石流等等,因此,為了避免礦區內的人民群眾免受地質災害的威脅,要積極做好礦區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大力宣傳災害來臨的自救方法,提高礦區群眾的安全防范意識。另外,企業也要督促做好相關的管理和防治工作,對不合乎規定的工程建設和人員行為,要及時排查整改,消除安全隱患,尤其要做好對廢礦廢渣堆放點的監測工作,防止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災害的發生。

      2.4河流及水利設施地質災害防治重點。礦區內泥石流、山體滑坡的主要誘因就是強降雨,因此要著重做好雨季自然災害的防范工作,加大對雨季河流和水力設施的監測排查力度,強化監督、落實責任,必要時采取措施,進行合理有效的避讓,使災害的損失降到最低。

      3 主要危險區及防治措施

      3.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事關煤礦企業及礦工的生命財產安全,煤礦各科室各部門要充分認識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切實加強領導,實行主要領導負責制,對列入預案的重點地質災害,要落實責任人,簽訂責任書,填寫防災避險“明白卡”,確保預防工作落到實處。根據破壞和防治相統一的原則,在生產成本中納入煤礦地質災害的防治費用,創建煤礦地質災害專門性的資金。對一系列的煤礦企業實施土地復墾保障金與煤礦環保機制。這樣,一是能夠全面地實施環境保護策略,二是確保煤礦土地復墾保障和煤礦地質災害防治資金的到位。

      3.2加強檢查監督,防止地質災害發生。煤礦要成立汛期防災領導小組,落實責任,開展巡回檢查工作,加強監督,嚴禁在地質災害危險區內開山、伐木、削坡、取石、堆放渣石及棄土,抽取地下水等可能引發地質災害的活動,對各災害點要制定監測、報譬、搶險、疏散路線等措施,同時,要在危險區邊界設立警示標志,以示警告。組織相關的專家組與勘查部門實施煤礦地質災害和地質環境的全面調查、評價以及防治工作。在對煤礦地質災害特點和地質環境進行了解的前提條件下,兼顧人口布局和社會經濟情況,合理地制定行之有效的煤礦地質災害防治和地質環境保護計劃,且納入社會經濟的發展計劃中,并注重貫徹執行。

      3.3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認真制定防治方案。由于地質災害的周期性和不確定性,煤礦企業管理人員要及時掌握轄區內的地質災害動態變化情況,編制本地區地質災害防治方案,對危害程度大的要落實災害點專項預案,在方案編制中要突出重點危險區、主要災害點及防災措施,查明災害的分布、類型、規模及引發因素等,建立地質災害日常監測制度,及時上報災害發展情況,接受主管部門監督檢查。

      3.4完善礦井通風系統,降低瓦斯中毒與爆炸事故。煤礦企業需要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中的規定,對礦井進行機械通風、上行通風與分區通風,定時進行礦井瓦斯濃度檢查,一旦礦井內瓦斯濃度超標,則需要立即疏散礦井內作業人員并加大通風力度,直至礦井內瓦斯濃度下降至正常標準后,方可組織作業人員重新下井開采。同時,下井作業人員嚴禁攜帶點火工具或易燃物品下井,礦區內電器設備也需要采用礦用安全電火花型設備。另外,在起爆之前,需要檢測瓦斯濃度,符合標準后才允許起爆。

      3.5及時啟動應急預案,疏散礦區作業人員。一旦出現了煤礦地質災害事故,礦區負責人需要及時啟動應急預案,通知上級領導部門以及消防部門組織相關救援人員進行處理,同時,迅速疏散事故區域工作人員,避免出現二次塌方或二次爆炸事故。在事故處理完畢后,需要進行總結,發現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杜絕該問題的再次出現,保證煤礦開采安全。

      4 結束語

      為提高煤礦企業在遭受突發性地質災害時的快速反應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根據地質災害防治相關條例要求,要加強煤礦地質災害防治,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避讓與治理相結合”的原則,以減少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降低生命財產損失為目的,預防和減輕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保障廣大職工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快礦井安全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力,代偉.煤礦地質災害特征及防治措施研究[J].廣東科技,2013,04(25).

      礦井災害預防與處理范文第5篇

      【關鍵詞】 礦山救援隊 預防性 檢查 必要性

      為了進一步加強礦山救援隊伍的管理,全面促進其專業化、正規化、標準化建設,提高管理、技術、裝備水平和救援隊伍的綜合素質,保證安全、迅速、快捷地實施礦山企業生產與建設事故救援,保護礦工和救援人員生命安全,減少國家資源和財產損失,開展預防性檢查工作在救援日常管理中占據重要地位。礦山救援隊擔負著礦井水、火、瓦斯、煤塵和頂板等災變處理的重要任務,是社會賦予的重大使命,因此,救援隊伍不僅要具備高度的政治覺悟、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而且必須具有健壯的體魄和堅強的戰斗意志,具有豐富的救援理論知識和搶險救災經驗。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靖遠隊高瞻遠矚、銳意進取,堅持“以人為本”的安全救援理念,注重“預防勝于搶救,預防更重于搶救”論斷,進一步完善了預防檢查管理制度,制定了《預防檢查安全技術措施》,明確了目標任務,并在每周的“安全救援例會上”予以通報,通過預防檢查將救援隊伍自身職能從“事中控制、事后搶救”向“事前防控”自然延伸,使之形成日常化和規范化長效機制。

      1 預防檢查的目的要明確

      國家礦山應急救援靖遠隊肩負著靖遠煤業集團公司及周邊地方煤礦的礦山救援和西北地區的重大礦山救援工作。開展煤礦安全檢查,有助于指戰員對所服務礦井基本情況的了解和掌握,更有助于錘煉救援隊伍意志,提升綜合能力。救護隊進行預防檢查必須有名確的目的:首先,要了解所服務礦井的生產狀況,采掘工作面的布置情況,瓦斯涌出量,硐室、非常倉庫的位置、消防管路、壓風系統、通風、排水等系統,火區分布、易燃煤層的發火規律以及礦井的防治措施、災害預防與處理計劃及應急預案,各類事故的避災路線等。其次,是要了解所檢查工作面的支護形式、巷道斷面、巷道類型、巷道用途等情況。升井后,做詳細的記錄,并繪制行走路線圖。

      2 預防性檢查的知識性

      礦山救護隊隊員大多來自煤礦井下一線,少部分為轉業軍人。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較低,礦井安全知識和專業知識欠缺,加之對礦井的各大系統不熟悉,不但影響到救援效果,往往導致發生救援人員自身傷亡事故。因此,要對礦山救護隊員進行有計劃、有針對性、經常性的專業培訓和預防檢查顯得非常重要。建立健全培訓機制,聘請有經驗的技術人員進行授課,并通過預防檢查,深入礦井,熟悉礦井采、掘、機、運、通五大系統,運用所學的知識如洞察煤礦井下一些奧秘,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安全隱患,為礦井安全生產提出合理化建議,這是救援隊伍預防檢查的真正目的之所在。同時,采用攜帶的救護儀器、儀表進行現場操作,熟悉其操作方法和使用要點,為將來投入安全搶險救援能夠打下堅實的戰備基礎。

      3 預防檢查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預防檢查工作在救護隊的日常管理中被輕視、淡化,救援小隊甚至將預防檢查工作當作完任務,入井以后走馬觀花,流于形式,升井后含含糊糊,一知半解,失去了預防檢查的真正含義。

      救護隊在搶救礦井災變事故時,必須全面掌握發生事故地點的概況,這主要基于平時預防檢查過程中對發生事故工作面的支護形式、工作面的長度、頂板類型、清水管路是否到位、工作面坡度、風筒以及各種系統是否完好等情況的掌握了解,只有掌握這些基本情況才能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搶救方案。如果平時預防檢查對于第一手資料的掌握程度不夠,僅靠礦方提供的資料,或依靠災區偵察情況,這顯然具有片面性和局限性,因為救援隊伍心中沒底,心理因素影響較大,就會給搶險救災工作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為救護指揮員制定現場救援方案帶來不確定因素。預防檢查工作作為礦山救援隊伍來說非常必要。

      4 預防檢查的緊迫性

      目前,我國礦山救援工作在客觀上講發生了重大變革,技術裝備日新月異,在全國范圍內先進舒適的正壓氧氣呼吸器已取代了落后的負壓呼吸器,各種先進的救援技術裝備應用而生,救援人員已由重體力向智能型轉化,但是,這些新型的救援隊伍,救援經驗少,救援知識潰乏。從閱歷上講,目前的救援隊伍中,在煤礦井下生產第一線工作的時間短,有很大一部分隊員進隊之前甚至沒有從事過井下工作,對煤礦井下礦井概況、生產方式、系統環節、工作方法都比較陌生,加之近年來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好轉,事故率大幅降低,一旦發生事故,都是重特大事故,突發災變事故場景更加險惡,危險程度更加嚴重,新型救援隊伍的心理素質、技術素質、身體素質、綜合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些能力只有依靠日常應急救援演練和預防檢查工作來獲取,由此看來預防檢查工作,是日常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安全救援工作的需要,具有時代特色和緊迫感。如何才能彰顯礦山救護隊的個性,得到社會公眾公正的認可呢?除了爭取行業規范化管理外,還要加強自身建設,有效地通過預防性安全檢查來找準與礦井、乃至社會輿論的契合點,以提高對礦山救護這個行業的認知度和公信度。

      5 救護隊預防檢查工作的日常管理

      礦山救護隊作為一支專業化、軍事化的隊伍,預防檢查非常重要,但過于頻繁地執行預防性檢查,勢必會影響隊伍的日常管理和訓練,也會影響到礦井的安全生產,影響到煤礦企業正常的工作秩序,會使服務礦井感到厭煩。因此,要有計劃、有目標、有針對性的合理安排預防性檢查工作,注重預防檢查的質量,不能只求數量,顧此失彼。

      總之,礦山救護隊參與煤礦預防性安全檢查是嚴格貫徹落實“加強戰備、嚴格訓練、主動預防、積極搶救”戰備方針的具體體現,非常必要、情勢緊迫,此項工作是礦山救護隊工作職能的積極前置,是鍛煉救護隊伍,增強作戰實力,充分發揮礦山救護隊作用的有效途徑,值得業內人士去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和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2010年3月1頒發的《煤礦安全規程》.

      [2]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2009年4月1日頒發的《礦山救護規程》.

      亚洲大片免费观看| 色天使亚洲综合在线观看| 亚洲av福利无码无一区二区| 99亚洲男女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首页| 久久久亚洲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色四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 亚洲一级Av无码毛片久久精品| 亚洲av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秋霞| 亚洲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va在线va天堂va手机| 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精品亚洲A∨天堂不卡| 国产日产亚洲系列|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久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亚洲午夜|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片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黄色在线视频| 亚洲人成网7777777国产|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 亚洲最大黄色网址| 亚洲成人免费网址|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 亚洲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片夜色在线 | 亚洲精品无码av片| 亚洲国产精品精华液| 亚洲成av人片在线天堂无| 亚洲黄色三级网站| 亚洲毛片免费观看| 亚洲熟妇av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 亚洲人成色777777精品| 亚洲黄片毛片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