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土地綜合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王平剛
廣西玉林 537000
摘要:土地資源作為國家實現工業化、城鎮化雨農業現代化建設的基礎,在整個國民經濟與資源發展體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此背景下提出
了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向的研究,通過分析現階段中國農村土地管理現狀與影響,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未來中國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與發展方向,以
充分完善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實現土地資源的科學合理配置與最大化利用。
關鍵詞:土地、制度、管理、改革、方向、綜合
引言
科學的配置土地資源,是有效推動中國實現工業化、城市化與農業現
代化的基礎和前提,現階段,只有充分推動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
土地資源配置,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實現土地資源的充分
發展。
一、現階段農村土地管理存在的問題
1、土地流轉制度方面的問題
在農村地區土地的流轉中,農民手中擁有的土地的使用權并不是完整
的承包權,也就是說農民對于自身的土地并沒有轉包、抵押、租賃等的權
利,這種情況使得土地流轉形成的市場中介以及金融方面的支持不能完善
的建立起來。當前的土地都是按照每戶人家的人數進行平均分配的,這種
分配形式能夠與現階段農村的生產力狀況相適應,但還是因為土地產權的
固定性,在一定規模之內的土地歸并不能真正的實現,這樣就使得農村生
產力不能進行自主的分配設置,農村地區經濟結構的調整也處于比較尷尬
的位置,一方面是對土地承包關系的重新調整,一方面就是放棄土地的規
模化的經營,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得到有效的發展,造成了農村土地資源配
置的效率非常低下。
2、農村土地管理中的違法違規用地問題
在現階段的農村土地管理中,經常會出現農村地區的居民不經批準就
擅自占用土地進行建房的行為,這種占用土地的方式屬于違法違規用地,
由于農村地區土地管理制度的不健全,這種行為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治理,
并且在經濟相對發達的鄉鎮地區尤其明顯,人們對于土地管理的制度了解
不足,許多人認為這種行為是理所應當的,有的甚至會出現濫用職權、非
法占地的情況。違法違規占地頻發的地區一般工業發展比較迅速,需要大
量的土地來建設廠房,使得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這種行為也直接導致了
土地價格的上漲,同時也損害了農民用地的利益。
3、現階段土地管理制度的法律基礎薄弱
在現階段實施的各種法律中與土地制度相關的法律條款都比較籠統,
缺乏問題的細致的劃分,這樣就導致的法律條文在實際的實施中存在諸多
的漏洞和問題。尤其是當農民在進行土地承包經營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土地
權利的侵犯問題,這時并沒有相關有效的法律可以幫助農民維護自身的合
法權益,失去了法律方面的保護再加上農民普遍存在法律意識薄弱的情況,
這使得他們在土地管理的運行中占據著非常不利的地位,在土地所有權的
談判上也不占優勢,沒有可行的方法來爭取自己合法權利的實現,這也是
現行土地管理制度法律基礎薄弱的具體體現。
二、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發展方向
第一,加強宏觀調控政策落實以及制度的創新。加大宏觀調控,就是
要充分發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土地合理利用的統籌協調作用,發揮政策
對耕地保護的宏觀指導作用。政府政策的有效落實需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
的采取各種措施,將中央有關耕地保護的各項方針政策以及保護耕地的各
項制度措施都進行實際的實施執行,只有這樣才能取得土地管理的實際效
果。制度上的土地管理的創新,就需要人們在新形勢、新的土地管理任務
的推動下,不斷進行土地管理新機制、新經驗的研究和探索、積累,不斷
創新出新的土地管理手段,維護農民的用地權益。比如加強基本農田土地
的整理以及修建水渠等工作的開展,這屬于一項系統的土地管理工程項目,
具有嚴格的法律規定以及操作步驟,因此在施工之前需要做好科學的規劃
和分析,保證工程質量的順利達標。基層國土部門應該認真總結以往小型
開發整理項目的實踐經驗,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實地踏勘,反復論證,認真
編制可行性實施方案[2]。設計施工中出現問題時應該請專門的技術人員進
行現場指導和維修,這樣才能保證工程質量以及進度的順利發展。
第二、加強違法違規用地的清查。 當前農村土地問題積累比較多、
矛盾也比較突出,因此,要不斷加大對違規違法用地的清查力度。如果通
過清查發現土地違法違規使用的現象,需要進行理智的分析和研究,對事
件進行分類對待,不能簡單籠統的歸為一類,需要根據土地違規的具體情
況采取不同的懲罰辦法。如果土地違法違規的情況符合農村土地利用的總
體規劃以及當地村鎮的實際情況,但是這種形式的用地沒有經過正規的批
準,那么則可以通過后期的補辦手續、補繳相關稅費等行為,使這種用地
行為合法化。而對于那些不符合規劃但是其土地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
模的情況,這種行為土地已經不能恢復原來的狀態,這種時候可以在對相
關單位和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以及責任追究的基礎上,通過調整規劃、補
繳稅費補辦手續,將涉及到的土地納入正常管理范疇,已經建成的公共違
法用地需盡量的補辦手續,而對于那些圈占囤積土地的行為要堅決予以回
收處理。
第三,不斷突出對征地制度的有效完善。首先要縮小對農村土地的征
地范圍,在修改相關土地征用法律法規的過程中要充分研究并解決針對農
村征地范圍的問題;其次要規范征地程序,完善法律法規,對于尊重和保
護農民在征地中的話語權要做出相應的規定;再次要合理的確定征地補償
標準,要按照土地對農民的生產資料功能與社會保障功能來分別考慮土地
的增值收益,并參照土地市場價格確定對農民的補償標準;最后要切實落
實安置政策,一些地方采取預留發展經營用地或者部分征地補償款作價入
股參與經營的方式進行土地安置,要認真總結這種安置方式的優缺點。
第四,重視對農戶宅基地財產權實現問題的分析。要穩妥的推進宅基
地流轉實驗,賦予農民宅基地資產屬性,在對其進行嚴格管理的前提下允
許合理流轉與有償的使用,在推出宅基地時要能夠獲得合理的收益,以最
大限度的保護農民合法土地權益。
第五,對土地財政問題的分析。土地的收入目前已經成為很多地方政
府收入的重要來源,賣地的農民透支其土地的未來收益,用地的農民投資
未來收益一次性繳納的土地出讓金最終又轉嫁給了消費者,因此要處理好
農村發展與城鎮發展的管理,處理好耕地發展與國家糧食安全的關系,處
理好土地收益與農民及政府的分配關系,就需要對現行的土地管理與使用
制度進行有效評估,并不斷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實現農村土地管理制度的
新改革與新發展。
第六,突出強調農村耕地紅線問題。首先要建立并不斷完善農村農民
耕地保護補償機制,加強研究耕地保護機制的定位、補償對象、資助來源
與支付方式,做好制度設計并嚴格落實;其次,耕地的占補平衡應強調質
量與數量的共同發展,在嚴格執行耕地數量占補平衡的過程中,還需要強
調耕地質量的提高,并將質量狀況作為重要考核指標納入到耕地質量管理
辦法中;最后要形成對耕地保護管理的合力,在強化基本農田保護的政府
分級負責與管理的基礎上,建立起以國土部門為中心,綜合農業、林業、
水利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農田保護管理體系,提高對農村土地的管理水平。
3、結論
綜上所述,農村土地作為農民自身發展與整個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重
要保證,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民與社會的持續進步與發展,因此需從農
民實際土地發展與管理狀況出發,改革農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土地管理
模式,實現土地資源的綜合運用
參考文獻
[1]黨國英.農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現狀思考[J].中國土地.2005(2):12-14.
一、城市管理工作:
1社區副主任擔任辦公室主任,并定期召開城市管理工作會議。
2及時傳達上級對近期城市管理工作的相關要求和規定,并有會議記錄。
3有城市管理專職干事和城市管理協管員隊伍,工作正常開展。
做好社區城市管理日常性工作:
1經常向社區居民宣傳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營造“人民城市人民管”的良好氛圍。
2堅持日常巡查制度,負責對本社區影響市容、市貌和市容秩序的亂傾亂倒、亂吐亂扔、亂停亂放、亂牽亂掛、亂貼亂畫、亂擺攤點等有礙有礙市容和違反城市管理相關規定的行為進行糾正。
3及時發現、制止糾正各種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如制止出攤占道*余起,清除牛皮癬*余處。對勸阻制止無效的違法違章行為及時報告執法中隊,
4堅決制止各類非法書寫、張貼、散發小廣告(牛皮癬)的行為,共清理粉刷非法小廣告*余起。
5加強了環境保護工作的力度,對違反環境保護的行為及時進行了制止和查處。
6完成區義務植樹任務并做好了日常養護工作。
7積極配合街辦執法中隊、城管科,國土辦處理臨時性突發事件,積極完成上級交辦的其他各項任務。
8組織實施修復洪門堰,帽兒洞溝渠*余米,保證了河道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的順利完成。
9協助街辦做好液化氣票發放工作,保證了居民不會因使用清潔能源產生額外的支出,達到了凈化環境的效果。
二、土地管理工作:
(一)領導重視,機構健全。
1、拆遷工作,為了加大城市化建設,我社區配合城建拆遷辦對3居、6居進行了拆遷,3居拆遷已達85%,6居50%;社員對拆遷工作的不理解,增大了拆遷工作的難度,明年我們將加大相關政策的宣傳,繼續做好社員的思想工作,努力完成我社區的拆遷安置工作。
2拆違工作,堅持每周的巡查制度,按時每周四上報違章建筑的整治工作,共上報報表48次,在巡查中發現違建及時制止,共拆除萌芽中的違建2處,計130㎡。
3我社區成立了土地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由社區主任擔任組長,并建立健全了土地管理崗位責任制。
4領導小組定期召開土地管理工作會議,及時學習傳達上級對土地管理工作方面的相關政策、法規和要求。
(二)做好土地管理日常性工作。
[關鍵詞]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小針刀松解;局部封閉;臨床觀察
[中圖分類號] R68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2(b)-048-01
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以第三腰椎橫突尖部出現明顯壓痛為特征的慢性腰腿痛,在臨床上頗為常見,治療方法不盡相同。多數患者經局部封閉、針灸推拿、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后均可治愈或減輕。對采用上訴治療效果不佳而疼痛嚴重者,我科采用小針刀松解治療,獲得良好效果。現將2002~2005年采用小針刀治療68例與局部封閉治療40例進行對照觀察,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108例中,男62例,女46例;年齡19~63歲,平均年齡35歲。病程最長10年,最短2個月;單側60例,雙側48例;有明顯外傷史38例,長期慢性勞損史60例,無明顯誘因者10例。
1.2 臨床表現
主要有:①多見于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大多數患者有扭傷史,特別是突然彎腰或長期從事彎腰工作的人。臨床表現為腰部單側或雙側疼痛,彎腰時加重,疼痛多呈持續性。部分患者主訴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重者不能仰臥、翻身,走路困難,但咳嗽、噴嚏等對疼痛無影響。少數患者有間歇性跛行。口服消炎止痛類藥物治療一般效果不明顯。②檢查第三腰椎橫突尖端,相當于第三腰椎棘突旁4 cm處有明顯的壓痛或觸及痙攣結節。深按壓時由于第二腰神經分支受刺激而引起放射痛達大腿及膝部。部分患者有脊椎側凸,骶棘肌可有輕度緊張,腰部前屈略受限。③X線攝片檢查可見第三腰椎橫突稍長或左右橫突不對稱[1]。④要與腰椎間盤突出癥、梨狀肌綜合征相鑒別。
1.3 治療方法
1.3.1 針刀治療組患者取俯臥位,腹下墊枕。常規消毒后,用1%利多卡因10 ml于第三腰椎橫突尖部壓痛點(從棘突旁開4 cm左右)垂直進針局封。片刻后,取長短與患者胖瘦相適應的針刀(常取漢章牌3號針刀),左手拇指按壓在標記壓痛處,右手持針刀,刀口線與人體縱軸平行,緊貼左手拇指緣從穿刺點快速垂直進針,緩慢向深部刺入,當小針刀刀口接觸到橫突骨面時,將刀口橫移至橫突尖端內側先縱行切2~3刀,使針下有松動感,調整針刀的刀口線與橫突平行,然后橫行鏟剝,在橫突外側段之上下緣切割剝離各2刀,當感覺肌肉和骨尖之間有松動感后即表示粘連已全部松解,可迅速出針[2]。然后用棉球壓迫針孔1~3 min,使深部充分止血,覆蓋無菌紗布,用膠布固定。本組68例中,經過1~3次治療后,隨訪6個月~2年,評定療效。
1.3.2 局部封閉治療組用1%利多卡因10 ml于第三腰椎橫突尖部壓痛點垂直進針局封。本組40例中,經過1~3次治療后,隨訪6個月~2年,評定療效。
1.4 療效觀察
療效評定標準,治愈:臨床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功能活動正常;好轉:癥狀和體征基本消失,腰部功能活動正常,但勞累后偶有疼痛不適;無效:腰痛無明顯減輕,腰部活動仍受限。
2 結果
治療結果見表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兩組治愈率比較,P<0.05,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針刀治療組療效較好,治愈率較高。
3 討論
第三腰椎位于腰椎中段,是腰椎前屈、后伸,左右旋轉時的樞紐。因其橫突較長,在腰部活動過度、過急時很容易造成局部軟組織損傷,特別是腰三橫突異常肥大或左右不對稱者更易受損傷,致使出血,炎性滲出,水腫,導致局部肌肉緊張或痙攣。如得不到及時正確的治療和休息,可使患處瘢痕粘連,從而刺激或壓迫腰神經后支的外側支,而發生腰痛甚至臀腿痛。
小針刀松解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具有消除疼痛、剝離軟組織粘連,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環,改善或消除肌腱攣縮,恢復脊柱力學平衡等作用。特別適宜于橫突周圍瘢痕粘連較重,“卡壓”癥狀嚴重者。一般一次治療即痊愈,最多不超過3次[3]。
患者在急性期應臥床休息,要避免或減少腰部的伸屈或旋轉活動,以利炎性滲出的吸收。在緩解期或達到一定療效后,應指導患者加強腰背肌鍛煉,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使周圍炎癥逐漸吸收,并防止被松解的粘連再度發生或加重。注意局部保暖,不可受寒。
[參考文獻]
[1]周文新.針灸推拿治療學[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287.
[2]伊智雄,劉春英.實用頸背腰痛中醫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7.247.
[3]朱漢章.小針刀療法[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2.504-505.
關鍵詞:毫針松解法;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療效
中圖分類號:R245.31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12)02-0047-02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是以腰痛或腰腿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綜合癥候群。其主要表現為腰部疼痛,癥狀重者疼痛可沿臀部、大腿后側向下牽涉至窩,向前牽涉至腹部,疼痛一般不超過平面。臨床以第三腰椎橫突尖端有明顯的壓痛,定位固定為特征,有時可在第三腰椎橫突尖端觸及條索狀、囊性結節。筆者采用毫針松解法治療該病110例,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擇2010年5月~2011年5月本院中醫骨傷科門診,確診腰三橫突綜合征的患者220例。其中男108例,女112例;年齡18~60歲;病程最短3個月,最長15 a;有明顯外傷史98例,單側患病156例,雙側患病64例,有腰肌勞損史122例。將220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110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經統計學處理,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診斷標準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1)有突然彎腰扭傷,長期慢性勞損或腰部受涼史;(2)多見于從事體力勞動的青壯年;(3)多為一側慢性腰痛,晨起或彎腰時疼痛加重,久坐直起困難,有時可放射至膝部;(4)第三腰椎橫突尖端壓痛明顯,并可觸及條索狀結節;(5)X線片有時可見第三腰椎橫突過長或左右不對稱。
2方法
2.1治療組采用毫針松解法:患者俯臥位,腹下墊枕頭,先定位找到L3橫突尖端,做好標記,常規皮膚消毒,取華佗牌毫針0.35×50 mm或0.35×60 mm(視患者胖瘦選擇針具長短)垂直刺入,針尖與橫突垂直,針尖到達橫突尖端骨面時,向后退針離開骨面,調整針尖方向,使針尖斜向橫突尖端上緣、外緣、下緣斜刺,針尖緊貼腰三橫突尖端骨質邊緣,患者有明顯酸脹痛感,術者手下有針刺入帆布之應指感,之后術者用毫針沿上述三個方向作提插松解,應指感消除后即可出針,壓迫針眼10 s,一般1次即可,如有余痛,7 d后復診,可再治療1次。為防止腰痛復發,疼痛緩解后指導患者行腰背肌功能鍛煉。
2.2對照組首先在L3壓痛點周圍用法治療,逐漸移到壓痛點;揉腎俞、氣海俞、大腸俞;拿委中,以酸脹為度;再在腰三壓痛點上下方用彈撥手法;后取L3橫突壓痛點(阿是穴)即用0.30×50 mm華佗牌毫針于痛點直刺一針到達橫突尖,在距痛點上下各1.5 cm處斜行刺入痛點2針,得氣后,將華佗牌電子針療儀的電儀輸出端分別上下接電針,余穴取大腸俞、氣海俞、夾脊穴為主,伴臀部及下肢痛者加秩邊、環跳、殷門、委中,按常規取穴進針,每天1次,每次15~20 min,7 次為1個療程[1]。
2.3統計學方法運用SPSS 11.7統計分析軟件對本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判定研究結果。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參照《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擬定。治愈:腰痛消失,功能恢復;好轉:腰痛減輕,活動功能基本恢復,勞累后仍覺疼痛不適;未愈:腰痛無明顯減輕,活動受限。
3.2治療結果
3.2.12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2組臨床療效比較n(%)組別n治愈好轉未愈總有效率/%治療組11086(78)24(22)0(0)100*對照組11038(35)62(56)10(9)90.90與對照組比較,*P
3.2.22組治療所需時間比較治療組治療1次或2次治愈率為78%,好轉率為22%,隨訪3個月未復發。治療組治療時間短,7天1次,每次約5 min,操作簡單;而對照組治愈率為35%,好轉率為56%,未愈率為9%。對照組每天都需治療,且每天推拿30 min、電針20 min,時間長,操作費時費力。故治療組治療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3.2.32組疼痛癥狀緩解比較疼痛緩解情況采用數字評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將疼痛的程度用0~10共11個數字表示,0表示無痛,10代表最痛,患者根據自身疼痛程度在這11個數字中挑選一個數字代表其疼痛程度。0分:無痛;3分以下:有輕微的疼痛,患者能忍受;4分~6分:患者疼痛并影響睡眠,尚能忍受,應給予臨床處置;7分~10分:患者有強烈的疼痛,疼痛劇烈或難忍。結果見表2。
表22組患者治療前后體征積分比較( ±s ,分)
組別n治療前治療后治療組1107.1±3.10.5±2.7*對照組1106.9±3.53.6±3.2*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
第三腰椎居于全腰椎之中心,活動度大,且橫突較長,橫突上有腰大肌和腰方肌的起點,并有橫突棘肌、橫突間肌、骶棘肌、腹橫肌、腹內斜肌、腹外斜肌、腰背筋膜附著其上[2~3],易發生肌肉牽拉損傷,引起局部組織炎性腫脹、充血、滲出等病理變化,導致腰脊肌肉緊張或痙攣;或因局部經脈瘀阻,對經過該橫突尖部的腰1~3脊神經后支產生刺激、卡壓等作用,使神經水腫、供血不足引起腰臀疼痛及其他癥狀。另外,炎癥粘連還可能牽涉性的影響脊神經前支,如閉孔神經受累出現內收肌痙攣壓痛[4]。本病屬中醫之“腰痛”、“筋傷”范疇。《內經》曰“腰為腎之府”,而腎脈循行“貫脊屬腎”。《諸病源候論》認為:“脊主腰腳”,“勞損于腎,動傷經絡,又為風冷所侵,血氣搏擊,故腰痛也。” 《景岳全書•腰痛》云:“跌仆傷而腰痛者,此傷在筋,而血脈凝滯也。”足太陽膀胱經挾脊抵腰中,與足少陰腎經相表里。故本病為腰背部太陽經筋、脈絡氣血瘀滯,風寒濕邪痹阻,合而為病。患者多數有不同程度的腰部外傷史,是由跌仆外傷,損傷筋脈氣血、局部氣血運行不暢;或不當,腰部用力不當,脈絡痹阻;或感受風寒濕等外邪,聚于腰府,痹阻經絡血脈不通。發病機理初起是風寒濕邪外侵,痹阻經脈,不通則通,后期因久病必虛,氣血運行不暢,氣滯血瘀兼腎虛,故病性為虛實夾雜。本科應用毫針針刺,采用特定手法治療,可達到松解橫突周圍的粘連組織,有效解除或降低肌纖維,腰肌筋膜對神經和血管的卡壓,疏通局部經絡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有效緩解疼痛。腰三橫突綜合征在慢性腰痛患者中發病率高,病程長,患者極其痛苦,重者影響工作及生活,目前各種治療方法較為繁雜、不易臨床推廣。
本科捏合傳統針刺及小針刀松解手法,自創毫針松解治療腰三橫突綜合征,通過松解橫突周圍的粘連組織,減張減壓,疏通局部經絡氣血,使氣血運行通暢,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糾正腰椎間力的平衡,使腰三橫突綜合征癥狀緩解,達到通則不痛之功效。毫針松解法操作簡便、安全、有效、患者依從性好,治療時間短、疼痛緩解較明顯,易于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黃志全.針刺配合推拿治療第三腰椎橫突綜合征58 例[J].浙江中醫雜志,2009,44(6):449.
[2]秦學敏,王鐵林,桑建美,等.第三腰椎綜合征[J].中華骨傷雜志,1995,15(10):714.
[3]邵仙,許斌.實用頸腰背痛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2.
[4]俞大方.中醫推拿[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5:119~120.
【關鍵詞】土地資源;生態環境;保護;對策
一、土地生態資源保護中的弊端
1.水土流失
在水土流失中表現出來的土地退化、地力消退的重要原因。在土地管理中我國的土地主要表現在濫砍濫伐、過渡墾植是導致水土流失的重要的人為原因,這樣在應對水土流失中我國的水土流失的主要面積占國土面積的36.8%,建國以來,我國為水土流失的應對策略也提出了一定的調整和控制,造成經濟損失嚴重。
2.土地污染
在積極推進的地質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的同時,由于設備不齊全,環保意識差,對于工程實施中的一些重要的問題控制沒有得到及時的解決,因此,在完善礦產資源生態建設上,不能真正的針對整體的情況進行分析,這樣造成了有長礦區的地方的土體污染的情況存在。
3.可持續發展緩慢
在經濟快速發展中,由于對環保工作做得不夠充分,在整體的可持續發展中存在著對生態建設發展的不足,這樣對整體的經濟發展與建設是不利的,因此,在發展的同時,針對整體的情況進行綜合性調控中的緩慢問題,將整體的情況進行綜合性控制,這樣整體的進行綜合性調控,阻礙了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二、對土地資源的保護中的思考
1.轉變土地利用方式
調整經濟的增長模式,對于產業化政策的控制,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優化土地利用結構,并把整體的產業結構進行綜合性控制,最終調整一系列的產業技術政策和產業的布局政策的控制,這樣在三大產業調整中,一般都是加強整體的控制上進行綜合性控制,推行產業調整的政策與產業的布局政策的都應向資源的調控,向集約的產業轉化,并從整體的技術結構進行調控并鼓勵各地區集約的技術與項目。
2.在土地利用中提高土地集約化水平
中國的城市化進程主要受到了土地資源的約束,在整體的城市化進程中主要提供一定的主體性控制,來確保土地征用的問題的解決。在土地利用中主要是著眼于現有的土地管理中存在整體性問題進行分析,這樣在加強土地利用中的其他的土地管理控制記性合理的安排,最終將整體的資源調控進行合理的安排。因此,不僅要考慮當地的發展的需要,還要對土地利用的總體規劃處于主導地位。
(1)控制建設用地,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在城市化進程中不僅要合理的安排勞動力,將投入的勞動以及資金技術等進行合理的調控,這樣將整體的資源進行相應的調配,最終保障資金的合理控制性。因此,在土地利用穩定的基礎上提高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率,最終將整體的資源進行相應的調控,達到對城市化水平中的耕地數量壓力的緩解,這樣在科學規劃土地資源的利用上,不僅將整體的資源進行再控制,還能提高土地的集約利用水平,從根本上進行相應的調整,保證高度的內涵以及外延式的控制工作,保證整體的建設用地的調整工作,最終從整體上提高土地的集約化水平。
(2)依據土地的開發,挖掘城市土地潛力。在土地的開發中發展以內涵為主體的土地資源管理,發揮其城市土地的利用潛力,將整體的土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合理性控制,這樣在城市的利用中的土地的機構控制進行綜合性的調整,并最終完善土地的開發利用工作。
3.加強對土地使用方式的管理,保護耕地資源的數量穩定
(1)加強耕地的平衡性建設。在耕地利用上實施耕地的利用狀況的調整工作,加強國家的糧食安全的管理,這樣不僅能夠維護我國要求的“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這一基本國策的貫徹落實。一直以來,對于各地的數量保護的要求比較模糊,更沒有考慮到區域人地的調整工作,加強人地協調,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政策的實施效果。在土地的利用的基礎上,不僅需要調控整體的資源平衡性,還需要加強整體的資源控制,這樣在調整資源利用上進行綜合性控制,保障資源的相應的控制與調整工作。
(2)嚴把用地審批關。對土地的利用上不僅要保證對土地的耕地加強后的監督工作,保障土地的糾正的各種違規土地的項目用地工作,將整體的城市中的建設用地進行再次的復核工作,并將備案進行的檢查工作落實到位,建立整體的資源控制中存在的一些其他的問題進行相應的溝通與管理,最終保證土地利用中的信息評價的機制。
(3)全面實施國土資源管理聽證制度。對整體的擬定的整體的基準的造價調整,對整體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總體的規劃控制,對有些地域的調整分析進行綜合的實施方案,保證農田水利的實施方案,在實施中舉行聽證會的建設,這樣從整體中進行的國土資源管理中存在得出問題踐行,保證依法進行綜合性調整工作,這樣在加強整體的土地管理實施工作中,不僅需要控制整體的政府職能,還能依據一定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轉變進行聽證權利,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管理工作的完善性發展的整體過程要求。
4.加強對土地資源質量保護
(1)實行土地保護策略,保護土地質量。在土地利用中不僅要保護整體的土地利用,加強以耕地為基準的土地的質量保護,減少水土流失,保障整體的水土流失中的土地控制,這樣在整體中的水土流失的建設中,不僅能夠維護糧食建設,還能從根本上進行綜合性調控,提高經濟作物的實用能力,保證農田的整體的控制措施,最終要求退耕還林、退耕還草、休耕,達到長遠控制土地資源的利用方式。并最終進行綜合性調整工作,保證生態環境的建設。
(2)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隨著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國的耕地處于明顯的下滑趨勢,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人口的需要,在整體的生態退耕建設中,集約利用土地,提高耕地的生產水平,這樣加大農田的生產建設,提高高質量農田的比例,進行投入使用。改造那些低的農田質量,挖掘土地的生產能力,并將耕地的再使用以及廢棄的土地的合理開發等進行綜合性的調整工作。
5.加大環境保護力度
農藥以及化學藥品是對整體農業發展的破壞,在看到農藥使用中,帶來巨大的生產效益的同時,還要改善農田的生產水平,保證農田利用中的生態環境平衡。對于殺蟲劑的大劑量使用,也使得害蟲也具有了抗藥性,造成了農藥的破壞性污染,這對天然的生態系統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三、結語
綜上所述,加強土地管理不僅僅是要調整整體的土地集約的利用現狀,還需要調整土地保護策略,加強對土地資源的管理,將經濟的發展與農村耕地的利用進行綜合性調整,保證對土地的合理化利用。
參考文獻
[1]余星滌,探索土地管理生態效益的實現路徑[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