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宏觀經濟觀察

      宏觀經濟觀察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宏觀經濟觀察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宏觀經濟觀察

      宏觀經濟觀察范文第1篇

      [關鍵詞] 經濟繁榮 貿易順差 勞動生產率 企業儲蓄 增長

      一、兩個“全球化”時期的貿易順差

      中國“全球化”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末的地理大發現時代,德國學者貢德?弗蘭克在其《白銀資本》一書中認為:“自公元1500年以后的幾個世紀已經有了經濟全球化。當時的葡萄牙、西班牙以及后來的荷蘭、英國都以中國澳門和菲律賓馬尼拉為轉口貿易中轉站,將中國絲綢瓷器等物品遠銷海外。那時的歐洲列強對中國的貿易無一例外地都處于逆差,并且這種情況一直維持到十九世紀早期。”當時西歐各國及其殖民地出產的香料等初級產品根本無法與中國工藝精良的高級商品在貿易上達到平衡,他們就只能從美洲大量掠奪白銀支付給中國。據全漢升先生在《中國經濟史研究》中統計:1571年~1821年間,從美洲運往馬尼拉的白銀共計四億西元(比索),其中二分之一甚至更多流入了中國。

      隨著國際貿易的不斷擴大,西屬美洲的白銀產量趕不上迅速增長的對華貿易所需的貨幣量,這使得歐洲國家靠輸入美洲白銀來維持的對華貿易難以為繼,這時他們想到向中國輸入鴉片。鴉片的大量輸入不僅平衡了長期以來的貿易逆差,甚至還有大量贏余,而中國的白銀卻大量外流,這引起了清朝晚期國計民生的凋敝與衰敗。明清之際的中西貿易,中國基本上居于核心地位,在中國流通的白銀當仁不讓地成為世界貨幣。如果說歷史上的中國靠的是無與匹敵的制造業使世界臣服,那么當今美國就是靠無限的貨幣創造能力俘獲了全球。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外貿出口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除少數年份以外,長期處于巨額外貿順差之中。尤其是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后,對外貿易順差開始不斷擴大,1995年突破100億美元,2007年達到2622億美元的順差高峰,而且這樣的貿易順差還將維持很長時間。中國進口商品集中于原油、鐵礦石、機械設備和其他原材料,出口商品則主要是機械及運輸設備、生活消費品、原料類消費品等。這些出口商品大多是憑借低成本打開國外市場的勞動密集型產品,以及外商投資企業和外貿加工企業形成的出口產品。

      中國在全球化的兩個時期雖都存在貿易順差,但卻有本質的不同。明清之際的中國雄踞世界,而現在無論在生產力和綜合國力上都與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歷史上的中國對外造成的巨額順差是憑借它最有競爭力的產品(絲綢和瓷器)形成的。而現在,中國對外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依靠廉價勞動力和出口加工形成,在國際產業轉移所形成的“美歐消費,亞洲加工”的全球貿易格局下,中國僅分得一小瓢羹利益。如果明清曾經有過的巨額貿易順差可以看作是“歷史的輝煌”,那么當前的高順差卻不意味著我國是一個貿易強國,而恰恰反映了國內經濟結構的軟肋!

      二、經濟繁榮下的內在因素探析

      正常情況下,一國的經濟出現繁榮和過度繁榮時,往往在貿易上總是出現逆差。我國改革開放后的近二十年,宏觀繁榮幾乎總是伴隨著貿易逆差。宏觀上看這些年國內投資需求增長非常快,導致投資占GDP的比例持續上升,甚至達到GDP的一半,也就是在這個時間里出現了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

      從理論上分析,宏觀經濟出現如此現象,顯然是國內儲蓄增長快于國內投資。經濟繁榮與貿易順差之所以并存,是需要輸出一部分國內儲蓄才能基本做到宏觀總量平衡,維持國內物價的平穩。2000年以后家庭儲蓄占GDP比重實際上是相對下降的,只有政府和企業的儲蓄是上升,尤其是企業儲蓄占GDP比重上升特別顯著。如何解釋企業儲蓄近年來這一出人意料的變化呢?從定義上看,是因為企業部門的贏利水平增長更快了。研究資料顯示,2000年之后中國企業的資本回報率(國有與非國有)的增長都超過了10個百分點。為什么企業的贏利水平大大改善了呢?似乎唯一合理的解釋是:中國企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加速增長,它持續超過了工資水平的增長率。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長加快,持續超出工資水平的增長速度,就擴大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其實,勞動生產率加速增長的現象在中國出口行業表現尤為突出。從出口業績這個角度看,出口競爭力的超常增長實際上幫助解釋了為什么經濟繁榮會與貿易順差并存。勞動生產率的增長快于工資增長的這個事實既解釋了出口過快增長(從而貿易順差擴大),同時又解釋了企業贏利增長(從而企業儲蓄增長)的現象。在宏觀上,當國內儲蓄因為企業儲蓄增長而不斷增大時,貿易順差的出現就應該被理解為輸出國內儲蓄的現象。

      為什么我國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近年來獲得如此快速的改善,而工資水平卻跟不上勞動生產率的增長速度?原因之一是采納的有效產業政策的結果,吸引外資的目的是為了企業生產率水平的改進,當然更重要的是經濟中有一個不為人正面關注的探險機制:一旦生產率高的產業和產品被發現,就會有持續不斷的進入和競爭,這個常常被稱為“重復建設”的惡劣現象,卻可能解釋了生產率的加速增長。

      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擁有充分競爭的產品市場的國家,同時勞動力市場的彈性和效率也世界罕見。這個勞動力市場的充分彈性使得工資水平盡可能地反映了勞動力的供給規模。只要保持著勞動力市場這一充分自由的特征沒有改變,工資水平就不可能有顯著和過快的增長。歷史常常驚人相似,給人們帶來的啟示總在有意無意間,總結歷史經驗教訓,就要在提升企業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以及練好內功上下更大的功夫。

      參考文獻:

      [1][德]貢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M].劉北成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1.20

      宏觀經濟觀察范文第2篇

      企業家宏觀經濟熱度指數為29.2%,較上季下降1.9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4.2 個百分點。其中,43.3%的企業家認為宏觀經濟“偏冷”,55%認為“正常”,1.7%認為“偏熱”。企業家信心指數為59.2%,較上季下降1.8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7.8個百分點。

      二、產品銷售價格指數和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為41.5%,較上季下降1.5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3.1個百分點。其中,23.9%的企業家認為本季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季“下降”,69.2%認為“持平”,6.9%認為“上升”。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49.9%,較上季下降1.6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6.4 個百分點。其中,15%的企業家認為本季原材料購進價格較上季“上升”,70%認為“持平”,15%認為“下降”。

      三、出口訂單指數和國內訂單指數

      出口訂單指數為44.2%,較上季下降3.7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1.2 個百分點。其中,13.9%的企業家認為出口訂單較上季“增加”,60.6%認為“持平”,25.4%認為“減少”。國內訂單指數為42.5%,較上季下降4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1.9 個百分點。其中,14%的企業家認為本季國內訂單較上季“增加”,57.2%認為“持平”,28.8%認為“減少”。

      四、資金周轉指數和銷貨款回籠指數

      資金周轉指數為54.2%,較上季下降0.1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3 個百分點。其中,29.3%的企業家認為本季資金周轉狀況“良好”,49.8%認為“一般”,20.9%認為“困難”。銷貨款回籠指數為59.1%,較上季下降0.1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1.9 個百分點。其中,33%的企業家認為本季銷貨款回籠狀況“良好”,52.2%認為“一般”,14.8%認為“困難”。

      五、經營景氣指數和盈利指數

      經營景氣指數為52.8%,較上季下降1.7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下降2.5 個百分點。其中,23.2%的企業家認為本季企業經營狀況“較好”,59.1%認為“一般”,17.7%認為“較差”。盈利指數為51%,較上季下降4 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上升0.1 個百分點。其中,31.3%的企業家認為較上季“增盈或減虧”,39.5%認為“盈虧不變”,29.2%認為“增虧或減盈”。

      附件:5000 戶企業家調查問卷指數表

      編制說明:

      企業家問卷調查是中國人民銀行1992 年起建立的一項季度調查。調查對象為全國范圍內(除西藏外)的5000 多戶工業企業,調查內容主要包括企業總體生產狀況、生產要素狀況、市場需求狀況、資金狀況、成本效益狀況、投資狀況和其他等七個方面。企業家問卷調查報告中的指數采用擴散指數法進行計算,即計算各選項占比i c ,并分別賦予各選項不同的權重i q (賦予“好/增長”選項權重為1, 賦予“一般/不變”選項權重為0.5, 賦予“差/下降”選項權重為0),將各項的占比i c 乘以相應的權重i q ,再相加得出最終的指數。所有指數取值范圍在0~100%之間。指數在50%以上,反映該項指標處于向好或擴張狀態;低于50%,反映該項指標處于變差或收縮狀態;等于50%,表示該指標與上季持平。

      主要指數計算方法簡單介紹如下:

      1、宏觀經濟熱度指數:反映企業家對本季宏觀經濟形勢判斷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本季經濟形勢“偏熱”與“正常”的占比,再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2、企業家信心指數:反映企業家對整體宏觀經濟信心的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本季和下季經濟形勢“正常”的占比,兩者相加后除以2 得出。

      3、產品銷售價格指數:反映企業家對企業本季產品銷售價格判斷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產品銷售價格較上季“上升”與“持平”的占比,再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4、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反映企業家對本季原材料購進價格判斷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本季原材料購進價格較上季“上升”與“持平”的占比,再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5、國內訂單指數:反映企業家對企業本季產品國內訂貨水平判斷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本季國內產品訂單比上季“增加”與“持平”的占比,再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6、出口訂單指數:反映企業家對企業本季出口產品訂單比上季變化情況判斷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區分出有出口業務的企業,之后在所有出口企業中,分別計算認為本季出口訂單比上季“增加”與“持平”的占比,最后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7、資金周轉指數:反映企業家對本企業本季資金周轉情況判斷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本季企業資金周轉“良好”與“一般”的占比,再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8、銷貨款回籠指數:反映企業家認為本季本企業銷貨款回籠狀況的擴散指數。該指數的計算方法是在全部調查的企業中,先分別計算認為本季企業家認為銷貨款回籠狀況“良好”與“一般”的占比,再分別賦予權重1 和0.5 后求和得出。

      宏觀經濟觀察范文第3篇

      在大盤持續下跌中,上海有關機構新近對27家基金公司進行了一番調查,主題是“未來上漲的契機是什么”。調查結果顯示,23人認為在于經濟基本面,16人認為在于政策面,僅有5人認為在于資金面。由此可見,宏觀經濟再度成為左右基金經理信心的關鍵因素。

      同時,也有半數以上的基金經理認為,未來市場扭轉頹勢,依靠的也是境內外宏觀經濟出現新的拐點。值得關注的是,有半數以上的基金經理期待政策面有所變化,給予市場明確的信號。基金經理們普遍期待的政策包括印花稅下調、融資融券推出和股指期貨時間表等等。

      對于市場目前的走勢以及投資策略,各家機構的看法已出現較為明顯的分歧。

      通脹是首要風險

      3月18日,央行決定再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以遏制通貨膨脹為目標的緊縮政策再次現身。

      浦銀安盛基金研究總監汪姿表示,本次央行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基本在市場預料之中。目前雖然面臨美國次債危機和年初國內的冰雪災害因素,但通貨膨脹仍是今年中國經濟面臨的首要風險,政府短期內不會改變從緊貨幣政策。從中期來看,通脹可能始終存在,因此股票資產仍然是最好的投資品種之一,不要由于市場的調整就改變這一想法。

      汪姿指出,通貨膨脹對于上市公司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影響會是不同的。總體上看,當前滬深300的動態市盈率僅為21倍,面對中國經濟不可阻擋的高成長,股票市場正日益體現出其值得投資的一面。雖然目前中小盤股仍有不少估值偏高,部分可能還有“腰斬”的危險,但大盤藍籌股基本已經處在底部區域。

      與此同時,汪姿建議,由于目前市場仍處于反復探底的過程中,為使自己的資產組合更加穩健,即使近期仍有加息可能,以及宏觀調控收縮銀根等風險,固定收益類資產仍然不失為一個值得配置的組合。在當前總體宏觀環境下,投資人應調整投資組合,前期90%以上股票性資產的組合,可調整為60%股票性資產和40%固定收益類資產。

      浦銀安盛價值成長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楊典認為,盡管短期市場波動劇烈,但對市場中期仍持比較樂觀的態度,目前來看,整體市場上漲的概率遠大于下跌的概率,機會遠大于風險。針對當前的市場,楊典認為新基金的投資策略還是會保持比較高的股票倉位,除非市場非理性暴漲,否則將一直重倉股票。而行業方面則會保持適度的均衡,重點將選擇具有成長前景又具有估值吸引力的優秀上市公司。

      楊典在記者采訪中表示,他個人認為,始自2005年后期的牛市至今并沒有結束,此次調整,是本輪牛市最大級別的一輪調整,他對后市仍有信心。同時楊典認為,本輪牛市相較2001年前的那輪牛市要復雜得多。就很多個股而言,回調幅度超過50%,已經像是熊市了,且個股之間的情況相差甚遠。所以楊典提醒投資者,一定要注意手中股票的估值情況,如果是估值沒有支撐的個股,投資者可能會不幸在牛市中碰上“結構性熊市”。

      關注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

      對于近期宏觀經濟不確定因素的增加,上投摩根認為,由于目前抑制通脹為政府宏觀調控工作的重點,一系列緊縮政策會不會導致經濟增速嚴重放緩是投研團隊所關注的方向。

      上投摩根認為,目前來看,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消費所起的作用相對比較穩定。從今年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數據中看,雖然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0.2%,但剔除價格因素后,實際增速約為12.9%,仍保持了平穩增長的態勢。

      但問題是,中國經濟增長主要還是看出口和投資的拉動。從2月份外貿數據來看,出口商品總額增速明顯下降,其中雖然有去年同期高基數的影響,但在一系列出口政策變化以及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下,出口增速下滑似乎并不偶然。再看投資方面,緊縮的貨幣政策會對固定資產投資產生不利影響,但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會加大財政投入,總體上投資保持平穩的可能性較大。

      概括起來看,如果外部環境惡化、外部需求下滑的趨勢延續,消費和投資這樣的內部需求就要成為拉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而這些復雜的因素還有待觀察。

      同時上投摩根認為,從行業上來看,緊縮的貨幣政策對大多數行業來說都是不利的,只有少數行業,比如上游資源性行業和下游防御性行業等受到的影響較小,處于產業鏈中間的制造業受到的壓力將會是最大的,但并不是說此類行業完全失去了吸引力。例如受政策驅動影響較大的行業,比如基礎建設等在國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的環境中依然會出現深跌之后的投資機會。一些具有核心競爭力、凈利潤率很高的機械行業上市公司受到的緊縮影響會明顯小于那些同行業中競爭力主要來自于低成本、低價格、成本轉嫁能力差的公司。

      上投摩根認為,從長期來看,判斷市場走勢更應該關注中國經濟增長的驅動力是否還能延續,若動力還在,則目前只是一個對于前期過快增速的一個修正,市場的急跌還是比較“情緒化”的,一些優勢企業已經顯現出了投資機會。在調控的大環境下,投資者應仔細甄別各個行業、各個公司所面對的不同情況,做到有所為而有所不為。

      看法凸顯分歧

      隨著市場調整幅度的加劇,各家機構對市場看法的分歧也日漸突出。

      對于近期的暴跌,市場彌漫恐慌氣氛,而看法樂觀的基金公司卻不在少數。富國基金認為,最壞的時間可能已經過去,中國經濟仍保持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對于后市的樂觀主要基于三個方面。

      第一,去年的單邊牛市中,市場產生了一定的泡沫,市場有調整的需求,目前經過調整,泡沫得到擠壓,市場估值日趨合理水平,大盤藍籌板塊已缺少繼續殺跌的動力。第二,“兩會”對今年國內經濟增長和物價指數的上漲幅度提出了明確目標,相信一系列有效措施能推動經濟保持又好又快增長,保持國內經濟的長期向好。第三,外部經濟衰退和國內的高物價趨勢很難長期并存。從2月份的貿易數據看,外貿順差的平衡將帶來緩解國內流動性過剩的現狀,也有利于推動經濟的發展。富國基金表示,公司無意判斷市場的底部,但對市場中長期仍有充分的信心。

      東吳基金認為,前期A股市場受美國次債、國內雪災以及緊縮政策預期等影響,出現了一輪較大幅度的調整,投資者情緒受到了較大影響是導致此輪大跌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此次調整更多的是一輪正常的技術性調整,也是市場自身漲跌規律的內在需要,市場的很多機會是跌出來的,目前的點位將是投資者進行戰略性建倉的良機。

      同時也有相當基金經理對后市態度曖昧,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基金經理認為,目前的市場已經顯現處于結構性熊市的特征,肯定不是牛市了。尤其是前幾天的暴跌,表現為一個技術性的暴跌,是大盤沿下降通道下行的自然結果,短期底部已經出現,估計此后會有一波反彈,之后還要下探,中期底部需要等反彈結束才能確認。

      基金動態

      華寶興業QDll基金發行

      華寶興業旗下首只QDll產品――海外中國成長股票型基金于3月24日發行。該基金主要投資于海外上市的中國公司股票,在全球資本市場分享中國經濟增長,追求資本長期增值。

      宏觀經濟觀察范文第4篇

      今年3月工業生產比去年11月增長折年率19.7%。超過15.6%的正常增長率。1季度GDp環比增長7.4%。1季度出口額下跌量低于4季度下跌量。考慮到出口額已經下跌近1/3,未來幾個月月度下跌額將繼續減少,出口下跌對總需求的負面影響將逐月減小甚至消失。住房銷售從2008年11月1400億恢復到今年3月2500億,相當于2007年8月的最高水平。以個人中長期貸款推斷的房貸數據,與住房銷售高度―致。過去5年住房銷售近9萬億,房貸余額現在是3萬億多,說明房貸還款比例非常高。新增房貸平均相當于住房銷售40%。每月歸還上月末房貸余額2.3%,一年歸還27%,相當于平均3年多還完房貸,這意味著銀行房貸資產安全性非常高。―個原因是存貸款利差很高,貸款者盡量通過親友借貸等非銀行融資提前還貸;另一個原因是個人收入增速較高。

      過去幾個月貸款增長非常猛,尤其是3月貸款增加近19000億。貸款增長預示經濟需求將很快回升。跟11年前相比,上一次通貨緊縮從1997年到2003年徹底走出花了5年時間,這一回差不多5個月已經發生明顯改變。引起貸款猛烈增長和經濟回復主要有兩個宏觀經濟變量。―是企業資產負債狀況,二是企業投資報酬率,還有對未來宏觀經濟的預期。

      首先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負債率。1998年負債率是64%,數據本身不高,但當時很多企業沒有留下充足的退休基金安排退休職工,這筆錢報表上不反映,但按道理應該算作企業的潛在負債。如果算上這一部分負債,當時企業平均負債率是70~80%,其中相當多企業是負資產。從商業銀行角度就不愿意貸款,導致貸款收縮。后來經過一系列調整降低企業負債率,包括通過債務重組處理銀行不良資產,以及通過財政安排退休職工,2001~2003年企業負債率降到57%。

      另一個指標是凈資產收益率。1998年凈資產收益率是4%,稅后凈資產收益率是3%,而銀行貸款利率9%,這種條件下經濟必然下行。后來經過資產重組,投資報酬率恢復到9%以上,稅后5~6%,勉強跟貸款利率持平,經濟得以回升。

      以2009年4月的前一年和2002年4月的前一年相比,2008年的情況好于2001年。2008年負債率57.4%,低于2001年的59.1%。2008年凈資產收益率14.6%高于2002年的8.5%。

      宏觀經濟觀察范文第5篇

      我國政治、經濟的宏觀改革已經進入了攻關階段,需要解決一些深層次的問題。目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分析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明確階段性改革的重點和突破口,結合這個重點和突破口選擇使用宏觀經濟調控的手段和政策。

      通過對我國近代政治經濟歷史規律的觀察和總結,不難看出我國宏觀經濟體制改革正處于一個重要的歷史性轉折時期,下一個階段我國經濟體制改革應關注的中心問題,應在于下決心破除經濟運行中的兩個壟斷――資本壟斷和管理壟斷。

      改革新階段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已經基本建立,有兩個基本特征:一是絕大部分商品價格已經整體地并隨機地與國際市場接軌;一是絕大部分經濟決策是以利潤為中心。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擇手段追求利潤的市場行為也有所發展,進而放大了一些重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矛盾,一些重要社會、經濟、政治現象表明,新階段的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例如,曾經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主力的廣大中小型民營企業主的心態已經發生一些變化,怨氣有所增加;權錢交易的范圍有所擴大,層次有所提高;貧富差距有所擴大;勞資關系局部上升為對抗性矛盾,例如“黑磚窯”事件;投資擴大沒有增加相對消費反而出現相對抑制消費的趨勢,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流動性過剩的問題;政府宏觀調控能力有所減弱,某些職能部門成為危機處理機構,部分監管能力被嚴重削弱甚至喪失。以礦業和環境管理為例,盡管提高了懲罰力度和曝光率,違法開發活動仍屢禁不止。雖然大規模的清理整頓運動產生一些效果,但是經濟運營不可能完全依靠政府的直接監管和介入,市場和社會的監管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更為令人擔憂的是,礦業和環境“官股”現象越來越隱蔽,越來越普遍,成為對國家政治體制健康的一種重大威脅。這些現象都表明,利潤第一的經濟模式開始產生逐步增大的副作用,其負面效應正在削弱國家政治經濟的基礎。

      分析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幾乎無一例外與經濟運行中的壟斷現狀密切相關。只有打破資本壟斷才會有真正的經濟民主,只有打破管理壟斷才會有守法企業。所以,新階段的核心內容,應著力于破除經濟運行中的兩個壟斷――資本壟斷和管理壟斷,以奠定社會主義和諧政治建設的經濟基礎――決策在民、存富于民。

      關注“新”壟斷

      我國的改革是從上向下推動,通過國企行業改造,大型的專業性或綜合性企業集團和金融集團在幾年中拔地而起。從上往下的改革程序給了大型企業集團獨特的優勢,形成行業利潤的高度集中。

      從大型企業集團與政府和社會的交換關系角度進行觀察,由于交易規模巨大,企業和政府之間的利益交換出現集團化交易傾向,整體違規甚至犯法的現象開始抬頭或頻率增加,交易層次也有所提高。大型企業集團的利益對國有資金和部分政權權力分配的參與程度、層次和滲透能力正在迅速提高,規模經濟利益開始在較高層次侵入政治肌體,可能導致政策出現偏向。現在,全國不到1000家特大型的國有和民營企業和企業集團掌握著全國多數的投資能力和利潤分配能力。可以說,從1988年以來的二十年時間,我國出現的資本集中過程相當于西方工業革命時期100年左右時間內發生的工業、商業、金融資本的集中過程。因此有理由對這種資本壟斷趨勢保持高度的重視和警覺,盡快從更高的層次考慮如何引導這一發展趨勢。

      而管理壟斷則并不是指企業管理中簡單的“一言堂”,而是與資本壟斷緊密相連的管理權壟斷。形象地比喻,就是“一手遮天”的管理模式。這種模式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暴露出來的問題主要出現在一些具有特殊特點的行業和領域――資產具有未知性的行業(如礦業)、交易具有未知性的行業(現金交易,如餐飲業)和生產具有破壞性的行業(對環境、食品安全、職業健康與安全等方面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經營活動)。這些行業的特點是經營透明度低,經濟利益和管理權力緊密結合導致這種企業的透明度最低,灰色交易成分最大,對我國社會、政治和經濟的侵蝕、破壞也最嚴重。在這些領域,“官股”現象較為普遍,且越來越隱蔽。

      抑制“新”壟斷的“惡”

      而對于國內宏觀經濟的一些熱點問題,比如流動性過剩,資本壟斷和管理壟斷也是使之惡化的最重要因素。我國儲蓄近期出現一些重要變化,居民儲蓄和企業儲蓄在總儲蓄中的比重已經基本持平,居民占40%左右,政府占10%左右,企業從過去的占20%提高到40%。政府和企業的收入增幅遠遠高于GDP,而居民收入增幅則低于GDP增幅,從財富分配來看,很顯然,無論是GDP的初次分配還是再分配都出現了問題。這個現象實際上也是壟斷問題出現的一個量化證明――利潤高度集中,再投資的比例就會最大化,通過金融的放大作用投資規模也會呈倍數增長,這是我國投資饑渴癥的一個新的病因,也是流動性過剩的一種新的動力,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主要動力。

      面對目前資本壟斷和管理壟斷的現狀,一方面要看到我國企業集團的規模和質量和世界同類集團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還需要繼續推動集團化進程;另一方面則必須借鑒國際發展的經驗,抑制兩個壟斷的弊端。

      世界經濟發展史證明,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本和管理壟斷必然導致政治腐敗或過度集權,如果不能及時遏制,就會導致社會動蕩乃至戰爭。美國汲取了二戰前德國和日本的教訓,不斷通過強行執行《反壟斷法》拆散美國具有行業壟斷和管理壟斷的巨型工業集團,實行股份分散化,提高了企業集團的競爭性。美國鋁業公司,美孚石油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等一些被少數集團壟斷持有、擁有壟斷地位和壟斷利潤的企業集團紛紛依法分拆,股份分散化,對美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經濟高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奠基作用。美國戰后接管日本時強迫解散日本家族性壟斷企業財團,也為日本經濟此后通過競爭崛起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日本亚洲免费无线码|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亚洲日韩| 亚洲第一精品电影网|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 亚洲第一AV网站|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无码蜜桃臀网站|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播放|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乱码| 激情无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亚洲精品2021| 综合偷自拍亚洲乱中文字幕|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成人亚洲网站www在线观看|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中文| 亚洲精品偷拍视频免费观看 |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国产精品 | 亚洲噜噜噜噜噜影院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亚洲av乱码中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亚洲国产黄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国产亚洲AV麻豆|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亚洲综合一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 亚洲第一页日韩专区|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一区东京热| 18gay台湾男同亚洲男同| youjizz亚洲| 国产成人亚洲毛片| 亚洲真人无码永久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