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高血壓病健康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對社區高血壓病管理的積極作用。方法:將在本院就診的200例高血壓患者分成兩組,其中一組除進行正常的治療、護理以外,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為實驗組共100例;另外一組為對照組共100例只進行正常的治療、護理措施。分別在3、6、9個月后調查患者血壓水平、生活方式、飲食等,并設計高血壓水平調查表,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3、6、9個月后隨訪兩組患者,通過健康教育的實驗組患者血壓水平、生活方式、飲食、疾病知識掌握等方面較對照組患者明顯好轉(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健康教育可以改變高血壓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與保健能力,有效控制血壓,提高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
【關鍵詞】健康教育,高血壓,疾病管理
現代化發展的今天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工作節奏和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等都成為增加人們壓力的因素,壓力的不斷增大使我國高血壓病的發病率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高血壓病已經成為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非傳染性疾病。作為直接和居民接觸的社區醫院對高血壓患者的責任更是重大,如何預防及治療高血壓病一直是我們工作的重點之一,健康教育在社區高血壓病管理的工作中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本文對在本院就診的200例高血壓患者進行了觀察研究,現報告如下: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2010年1月至2010年3月在本院就診的診斷為高血壓病的患者200例,均為男性,年齡40~65歲,文化程度:初中以下10例,中專70例,高中50例,大專55例,大本15例。病程1~13年,均排除有藥物引起的高血壓及嚴重并發癥,均無智力及語言障礙,無惡性腫瘤及精神疾病,知情并愿意合作,所有患者均建檔(記錄姓名、性別、年齡、入院時間、診斷、病情特點、各項檢查化驗結果,住址及聯系方式),以便3、6、9個月后隨訪。
1.2 方法:
1.2.1 實驗組:除對高血壓患者進行正常的治療、護理以外,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教育。
1.2.1.1 由護士綜合評估患者的一般情況,制定出適合于患者的健康教育內容。
1.2.1.2 針對疾病知識進行的健康教育 護士通過講解高血壓的發病原因、臨床分型、主要病情表現、治療方法等相關的專業知識,使患者對自身的疾病有正確的了解。同時結合發放健康教育手冊、病情變化咨詢等方式進行健康指導,使患者及家人全面了解預防及治療高血壓病的簡單措施。針對個別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進行單獨指導,做到每個細節都不放過,把健康教育與實際相結合,普及自我調節的知識,使高血壓患者了解自身的狀況,主動配合治療,積極改正一切不良生活習慣。
1.2.1.3 針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的健康教育 護士通過對患者飲食習慣的評估,對飲食結構不科學的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高血壓病的飲食原則是清淡飲食,禁忌高鹽飲食,每日食鹽攝入量要小于5g以減輕體內的水鈉潴留,減少脂肪的攝入,適量攝入蛋白質,禁忌煙酒,對于年齡偏大的患者可以幫助其制定食譜,科學飲食需要患者及家屬的共同努力,因此要把健康教育的內容擴展到家屬范圍內,使家屬可以督促、監督、協助患者更好的控制飲食。
1.2.1.4 針對患者的運動進行的健康教育 護士告知患者有氧運動是現在提倡的一種有效的降低血壓的運動方法,而且還可以鞏固藥物的降壓效果。患者可以根據自身狀況來選擇適合于自己的運動項目,每周至少運動3次,每次以身體微微出汗為宜。但是運動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自身情況決定運動的強度,同時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1.2.1.5 針對患者的服藥情況進行的健康教育 護士告知患者高血壓病需要一個長期的治療過程,要做好長期服藥的心理準備,千萬不能隨意停藥或減藥,要嚴格按照醫囑用藥,告知不良后果使患者認識到堅持、準確用藥的必要性。說明每一種藥物的藥理作用、禁忌癥等藥物相關知識,使患者增加對所服藥品的認知程度,以便自己觀察服藥后的反應,及時反饋給醫生,對藥物及時作出正確的調整。
1.2.1.6 針對患者的自我管理進行的健康教育 護士按照《高血壓自我管理指導者手冊》對患者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培訓,耐心講解疾病自我管理的方式、方法,逐步擴大社區高血壓病人自我管理工作的覆蓋面。
1.2.2 對照組:高血壓患者給予正常的對癥治療及護理,定期復查。
2 結果
3、6、9個月后隨訪兩組血壓控制水平的比較見表1
3 討論
通過實施健康教育后,發現高血壓患者對高血壓病有了跟更多的認識,對待治療的心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健康教育是管理高血壓病的有效措施,改變了高血壓病患者的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不合理的飲食結構,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識與保健能力,有效控制血壓,提高其自我管理疾病的能力。健康教育不僅能夠適用于所有的高血壓病人,而且也適用于未患高血壓的人,為高血壓病的預防與治療提供了有利的保障。健康教育強化了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意識,樹立了良好的健康理念,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降低了高血壓并發癥的的發生率,減少了死亡率。總之,在社區高血壓病的管理中健康教育起著非常積極的推動作用,是值得推廣的一項有效措施。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197.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8517(2010)16-011-1
高血壓能顯著增加腦卒中、冠心病等疾病的危險性,是心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之一[1]。開展高血壓的規范管理,倡導健康的行為方式是高血壓綜合防治的一個有效的、切實可行的途徑。本研究對我區的高血壓患者進行了規范的健康管理,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治療達標率,改善廣大基層高血壓病患者生活質量,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發生率及死亡率,為基層醫院開展高血壓健康教育管理提供一定借鑒,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中160例研究對象均為我地區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其中男87例,女73例,年齡35~75歲,其中35~歲12例,46~歲37例,56~歲54例,66~歲44例,76~歲13例。160例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實驗組各8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病情、文化程度、生活環境等方面的差別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兩組患者分別由專人對其進行相關項目的檢查、問卷調查,記錄結果。實驗組由我院??漆t生到患者家庭中對患者進行慢性病健康教育,為其制定個體化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管理。內容主要包括高血壓的病因、危害性及如何預防并發癥、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的膳食結構健康宣教。指導高血壓病患者掌握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并遵照醫囑合理用藥等。采用聯合降壓循證藥物治療,首先給予中效鈣離子拮抗劑;然后再依次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卡托普利和利尿劑氫氯噻嗪;最后給予β阻滯劑美托洛爾或阿替洛爾。對其定期監測、隨訪,建立隨訪檢測登記表,同時定期檢測心電圖、血常規、血糖、血脂、眼底等。同時采取行為干預,通過改變其不良的生活方式(控制體重、合理飲食、限酒戒煙、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以預防或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對照組80例未進行系統的健康教育管理。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結果
實驗組病人的服藥率、藥物治療依從率、控制率、高血壓知識知曉率比對照組病人顯著提高,心腦血管病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明顯降低,兩組以上各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效果分析表
組別 人數 服藥率(%) 藥物治療
依從率(%) 有效控制率(%) 高血壓知識
知曉率(%)
對照組
實驗組 80
80 45.6
86.4 31.5
51.2 14.3
37.4 46.3
73.2
表2 心腦血管病發病率比較
組別 人數 心腦血管病發病率(%) 致殘率
(%) 病死率
(%)
對照組
實驗組 80
80 50.7
19.8 3.0
0.0 1.3
0.0
3討論
高血壓屬于慢性病,是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隨著年齡的增加,血管硬化發生率增加,患病率會呈上升趨勢[3]。40歲以下青壯年患病率較低,40~50歲患病率有所上升,本組高血壓患者56歲~66歲之間98例,占所有研究對象的61.3%,其原因可能與生活壓力、家庭負擔等社會壓力大有關。同時本研究中男性患病率與女性患病率在同年齡段有明顯差別,男性高于女性,可能與男性所承受家庭負擔及吸煙、酗酒等不良生活習慣有關。
隨著醫療服務模式由單一醫療向集醫療、預防、健康、保健、康復一體化轉變;醫院服務目的由提高個體健康水平向提高群體健康水平轉化。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管理是一種方法,更是一套完善周密的服務模式,它是一種干預措施,通過有計劃、有組織、有系統的社會教育活動,促使人們改掉不健康的行為,消除或減少影響健康的危險因素,從而預防疾病,促進健康,提高生活質量[4]。高血壓健康教育管理是患者了解相關知識的窗口,基層醫院開展高血壓健康管理具有連續性、系統性、及時性、主動性,通過實施健康教育、控制飲食、適當運動、心理調適與循證藥物治療相結合的規范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醫生能全面觀察患者癥狀、體征、危險因素、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改變,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患者和醫生互動性良好,治療依從性高,提高血壓控制達標率、降低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率和病死率,治療效果顯著。本研究結果顯示,對高血壓患者進行強化管理,在高血壓人群中實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主導,以防止高血壓并發癥為重點的干預措施,能提高高血壓病人的服藥率、藥物治療依從率和控制率,從而降低并發癥率、致殘率和死亡率。本研究中實驗組與對照組對高血壓的控制、并發癥、戒煙限鹽、合理運動、規律服藥、自測血壓知曉率均有差異,對患者治療的依從性,生活方式改變,血壓的自我管理都有積極影響。
總之,心血管疾病的初級預防,應從家庭和社區著手,高血壓的健康教育管理是一種投入少、效益高的控制高血壓的有效方法,對中老年人群,進行危險因素的健康教育,為醫院節省了資源的消耗,高血壓患者降低了治療費用。我們本次研究也與報道一致,因此,采取基層醫院開展高血壓病健康教育管理是控制高血壓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段棟娥,薛精靈,王亞波,等.原發性高血壓健康教育指導[J].基層醫學論壇,2008(30):12.
[2] 鄭紅,董秀珍.社區居民高血壓健康教育的效果評價[J].社區衛生保健,2008,7(4):255-257.
[3] 郭鈴.高血壓健康教育效果評價[J].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20):148-148.
敦化市民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吉林省敦化市 133700
【摘 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在高血壓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高血壓患者106 例隨機分為兩組各53 例,對照組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健康教育。結果:兩組護理后服藥依從性、舒張壓及收縮壓均優于護理前,且觀察組均優于對照組。結論:健康教育可提高高血壓病人用藥依從性,顯著改善患者血壓。
關鍵詞 高血壓;健康教育;護理
高血壓在臨床中十分常見,需長期服藥治療[1],而患者服藥依從性可影響治療效果。我院對53 例患者實施健康教育,有效提高了控壓效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2013 年11 月至2014 年12月收治高血壓患者106 例,男63 例,女43 例, 年齡46-81 歲, 平均(59.4±9.5)歲;病程6 個月-7 年,平均(2.3±0.4)年;收縮壓為140-180mmHg, 舒張壓為90-138mmHg。以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3 例,兩組基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括基礎環境護理、用藥指導、血壓監測等。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
(1)基礎知識講解:為患者講解高血壓概念、發病機制、病因、癥狀、并發癥和危害,告知其需終身治療且不可間斷,還需長期展開血壓監測。將注意事項打印成小冊子并發放給患者,使其常讀??矗由钣洃?。
(2)心理護理:為患者講解不良情緒和疾病之間的關系,使其保持樂觀心態。對于恐懼或焦慮患者告知高血壓可控,通過有效控壓患者可像正常人一樣長壽;若患者血壓波動大,控制困難,則為其講解治療失敗原因并制定可行對策,消除其心理壓力。
(3)飲食指導:囑咐患者堅持高維生素、高蛋白、低脂低鹽飲食,減少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攝取量,每日攝鹽量不超過6g,食物注意粗細搭配,少食多餐,禁暴飲暴食。
(4)生活方式指導:告知患者保持充分睡眠,禁煙限酒,選擇合理的運動方式,在護理人員指導下展開慢跑、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等,且注意循序漸進。
(5)血壓自測指導:指導患者及家屬血壓正確測量方法并對血壓變化準確記錄?;颊呖稍谠绯?、下午及臨睡前自行測量血壓。
(6)家屬指導:為患者家屬詳細講解高血壓基本知識、用藥知識、堅持用藥的必要性、高血壓飲食注意問題,使其了解高血壓知識,并可間接幫助患者堅持用藥。
(7)跟蹤教育:在患者出院時做好出院指導,出院后護理人員展開定期隨訪并提供咨詢。囑咐患者和護士保持聯系,隨訪時了解患者用藥情況、病情、血壓控制情況,鼓勵其堅持治療,根據病情變化及時改變治療計劃。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護理前后血壓,護理6 個月后由分管護士經電話隨訪方式調查患者服藥依從性,依據為Moriksy 推薦標準,共包括4 個問題,總分為8 分,分值越高表示依從性越差。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 分析數據,以表示計量資料,計量數據對比采用t 檢驗,計數數據對比采用X2 檢驗,若P<0.05 則二者間存在顯著差異,且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服藥依從性
兩組服藥依從性得分評分為對照組護理前(5.8±1.2) 分, 護理后(4.0±0.8)分;觀察組護理前(5.7±1.4)分,護理后(2.0±0.6) 分; 兩組護理前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評分均下降,且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2.2 控壓效果
護理前對照組收縮壓(159±15)mmHg,舒張壓(105±9)mmHg,觀察組收縮壓(157±16)mmHg,舒張壓(106±10)mmHg; 護理后對照組收縮壓(132±8)mmHg, 舒張壓(93±7)mmHg, 觀察組收縮壓(121±5)mmHg,舒張壓(88±6)mmHg;兩組護理前無顯著差異(P>0.05),護理后舒張壓及收縮壓均顯著改善,且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高血壓是全世界共同關注的慢性疾病,其防治已成為現代社會中不可忽視的問題。已有研究[2] 顯示,對于高血壓患者僅依賴藥物治療效果并不理想,還需綜合治療,包括合理控制飲食、養成良好運動習慣等,這就需要通過有效的護理干預提高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提高其治療依從性[3]。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通過基礎知識講解、心理護理、飲食指導、生活方式指導、血壓自我監測指導和跟蹤教育等方式為患者實施全面的健康教育。高血壓病人不僅需要家屬給予關心照顧,同時還需要家屬給予自身精神上的支持。家屬可給予患者直接影響,若家屬生活行為不正確,或健康觀缺乏,可對患者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在健康教育中還應注意對患者家屬展開有效的健康教育,使其掌握高血壓患者應采取的正確生活方式及用藥方式,以便家屬可起到監督、鼓勵、指導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護理后服藥依從性及控壓效果等均優于對照組,由此可見,健康教育對高血壓患者而言卓有成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冬梅, 杜茜倩, 李勝玲等. 家庭訪視護理對社區老年高血壓患者服藥遵從行為及家庭功能的影響研究[J]. 中國全科醫學,2015,18(1):77-80.
【關鍵詞】高血壓;健康教育;社區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4-0407-01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圍內的重大公共衛生問題[1]。目前,高血壓患者散在于家庭中,缺乏統一管理和有效指導,造成患者反復住院,對社區居民健康和生命造成嚴重威脅。高血壓病僅僅依靠醫院門診診療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重視并加強社區人群診療和對病人有效管理,采取綜合防治的策略才能有效。發展社區護理實驗的方向之一就是引導社區居民積極參與[2]。我院于2005年成立了社區門診,開展了慢性病綜合干預,以高血壓為例,在社區進行高血壓病的護理綜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資料
1.1.1 進行社區健康需求評估,確定社區居民的主要健康問題:社區健康調查1535戶,調查人數近8000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數的11.8%。調查出患有各種慢性病的占調查人數的25.9%,其中高血壓患者400多名。在此基礎上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包括基本情況,疾病史,健康狀況,有無不良習慣,參加健康教育培訓和活動情況記錄等。定期舉行社區服務人員高血壓病??浦v座,組織社區居民心血管??企w檢, 與社區家庭制定健康教育工作制度,使其向規范化發展。
1.1.2 問卷調查
(1)采取多階段抽樣方法,隨機抽取社區居民230例為健康教育效果調查對象。調查表回收后對所有調查內容進行核查,問卷回答率100%。(2)分別從社區高血壓病人中隨機抽取45人為實驗組,從普通高血壓病人中抽取42人為對照組,通過高血壓藥物治療3個月后,采用問卷方式調查服藥的依從性。
1.2 藥物治療依從性評價
1.2.1 方法: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CPAT)評價問卷調查:(1)是否有忘記服藥的經歷?(2)是否有時不注意服藥?(3)當癥狀改善時,是否增停藥?(4)當服藥癥狀更壞時,是否停藥?若4個問題回答皆為“否”,則依從性為“佳”。只要有1個及以上為“是”依從性為“差”。
1.2.1.1 兩組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高血壓病人服藥依從性比較例(%)
注:X24.986 P
1.2.1.2 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見表2。
1.2.2 結果:由表2可見,通過與社區人員進行面對面咨詢可提高他們的健康知識和高血壓病防治技能,社區居民經過系統地學習和指導對高血壓一般知識、自身疾病了解和自我保健知識掌握程度達95%以上。表2第3項社區居民對高血壓治療:服藥、飲食、情緒活動和控制鹽的攝入,高血壓轉歸:腦卒中、慣心病、腫瘤的掌握率為90%。由表1看出社區高血壓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遠高于普通門診病人。
2 討論
2.1 提高高血壓病社區護理的效果:高血壓病病人能夠自動按時服藥,發揮主觀能動性,對于高血壓病的治療是非常重要的。對高血壓病人而言,良好的血壓控制依賴于長期規律的服藥及危險因素的改變。但是經常由于種種原因病人無法遵遺囑規律服藥,血壓出現反復,病人的自我管理不容忽視。高血壓病病人的治療率、服藥率是社區診療計劃評估所需住處和評估指標之一[3]。通過社區門診形式多樣的活動方式,具民對高血壓的藥物治療有了系統的了解。而在社區高血壓病的防治中運用社區護理綜合防治工作模式,能夠通過居民的權利、義務等形式引導提高對遺囑的依從性而使高血壓病人的管理易于成功,并且可使高血壓患者逐漸實行慢性病自我管理項目[4]。
表2 社區居民對高血壓病相關知識掌握情況(n230)
2.2 高血壓病的社區護理工作模式:高血壓病是慢性疾病,對其的治療是對癥治療,尚無根治方法,控制血壓在較好的范圍,能夠明顯降低心腦腎等臟器的并發癥發生率[5]。成立社區門診工作模式的高血壓診治計劃的根本目的就是在社區人群中實施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為指導,以高血壓病防治為重點的干預措施,并且在健康教育后實施持續的效果評價和個性化指導計劃,關鍵是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并能不斷提高高血壓知識知曉率。通過社區門診的綜合干預,能夠在積極治療高血壓病病人的同時大力開展一級預防,居民的保健意識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矯正不良行為習慣,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社區群眾生活質量明顯提高。
3 小結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任何一種社區護理服務理念不可能永遠有效,只有不斷創新、進步才能滿足居民的健康要求[6]。這種社區護理模式有效的吸引了廣大居民,并能夠以居民喜聞樂見的形式對高血壓病人檢查、治療和隨診,補充和完善了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的不足。
參考文獻
[1] 張莉娜,陳健東,張濤等.高血壓治療特征與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公共衛生.2006.22(1):93-95
[2] 李春玉,金勝姬.國內外護理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J]. 中華護理雜志:2004.39(6):475-477
[3] 顧學琪.關于社區高血壓控制的模式研究[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1999.7(4):175-177
[4] 付東波,付華. 慢性病自我管理. 中國慢性病預防控制[J].2002. 10:93-95
[關鍵詞] 高血壓??;社區管理;現狀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2)07(c)-0013-03
Present situation of community-based hypertension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LIU Jing (review) XIE Bo (checking)
Department of General Medical, Yongchuan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 Yongchuan 402160, China
[Abstract] Hypertension is a common and frequently-occurring disease in our country and even in the world. It is a focus of the 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s in China′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station, and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has been proven to be the most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way. This paper reviews the preval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risk factors of the hypertension,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of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sums up main methods of the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our country. In hypertension community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re are three management modes: contractual management, self-management and household managemen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is the three-grade prevention. In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health education has more significance than other methods.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arried out by general medical team has already produced results and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lso,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and puts forward its improvement measures.
[Key words] Hypertension; Community-based management; Present situation
高血壓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可導致腦血管、心臟和腎臟的病損,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成為目前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1],具有患病率高、病程長、疾病負擔重的特點。這使它成為我國社區衛生服務重點管理的慢性疾病。國內外的實踐證明,高血壓是可以預防和控制的疾病,降低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可明顯減少腦卒中及心臟病事件,明顯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有效降低疾病負擔。而社區是患者重要的生活場所,因此控制高血壓最有效的方法是通過開展社區衛生服務進行高血壓病的社區防治[2]。
1 我國高血壓病的流行狀況及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