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常見的食品安全問題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 論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及其刑法治理 我國食品安全犯罪原因及刑法規制研究現狀 淺論我國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規制中的缺陷及完善 論食品安全問題的刑法規制 我國餐飲行業食品安全問題現狀及對策研究 當前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及對策研究 淺談我國食品安全犯罪刑法規制的局限性 我國食品安全的刑法規制研究 論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及對策研究 論我國鄉鎮學校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 食品安全的刑法規制 關于完善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的刑法路徑選擇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現狀的分析及對策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對策 論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解決路徑的信息視角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存在問題分析 我國食品安全監督管理現狀及問題探析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的現狀及對策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及食品檢測的發展趨勢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2]吳恒.易糞相食:中國食品安全狀況調查(2004-2011)[J]. http://zccw.info/report.
[3]張軍,姜偉,郎勝,陳興良.刑法縱橫談[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4]熊選國,任衛華.刑法罪名適用指南——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罪[M].北京:中國人名公安大學出版社,2007.
[5]劉青青.關于我國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原因分析及政府監管對策研究[J].商品與質量,2012(3).
[6]張永偉,劉志芳.食品安全犯罪的行政法責任——以三鹿奶粉事件為例[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0-1-30.
1.1獸藥殘留問題所謂獸藥殘留,就是指在動物相關食品當中所含有的獸藥成分以及相關化合物。獸藥殘留有許多種類型,獸藥原藥的殘留,藥物在動物體現人的殘留與藥物的代謝物或者因獸藥而產生的不同雜質等等。造成獸藥殘留的原因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動物養殖過程中對于獸藥的不規范使用。一些動物養殖者不能按照規定使用獸藥,私自使用一些已經淘汰的獸藥或者禁止使用的獸藥。其次,在動物休藥期進行藥物的使用。在標簽規定的范圍之內進行獸藥的使用。在動物被屠宰之前進行用藥。我國在動物產品方面有許多明確的規定,在對動物產品進行檢查之時,是不允許有違禁藥品含量的。在動物養殖實踐活動當中,許多動物養殖者為一追求自己的經濟利益,不惜將違禁獸藥添加到動物的飼料當中,并且這種現象十分常見。比如說近幾年出現的豬肉出現瘦肉精,正是因為豬飼料中添加鹽酸克侖特而引起的。另外,抗生素的使用也會影響到人類的健康。動物治療與成長中大量抗生素的使用,使得動物體內會產生病菌,而這種病菌可以傳染給人類。人類在食用具有超標抗生素含量的動物產品之后,會出現過敏癥狀,嚴重者則會出現生理功能的錯亂與失調,產生不可估量的后果。另外,氯霉素也是影響食品安全的化學無素,特別是對于嬰幼兒來講,食用具有氯霉素的動物食品會嚴重影響其代謝功能,還會出現再生障礙性貧血。總而言之,獸藥的殘留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與人類的健康戚戚相關。
1.2食品包裝所引發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包裝作為與食品最直接的接觸物,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有著直接的影響。塑料、紙與金屬、玻璃等等都是重要的食品包裝材料,而在包裝的內壁,還會有許多粘合劑與涂料等輔的食品包裝材料。近幾年來,因為食品包裝因素而出現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多有出現,比如說食品包裝材料的質量不合理,其油墨含量過高或者其它化學物質的超量都會使食用者出現中毒現象。包裝材料中的有毒物質會使食品受到污染,另外,還有一些食品因其本身的特性會反過來腐蝕包裝材料,引起食品的變質。一些包裝材料與特定性質的食物是不相融的,比如說鐵質的容器就不能用來盛放酸性的食品,因為酸會與鐵反應生成化合物,會使食物的食用者的舌頭與牙齒發黑,造成惡心等不良反應。另外,對于鋁制容器經常盛放的食品不宜長期食用,因為包裝材料中的鋁分子的過多攝入,會影響食用者的智力發展。
1.3食品添加劑的影響食品添加劑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食品的品質以及在色、香、味等方面起到促進作用,在食品的制作過程當中合理進行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是必要的。比如說乳化劑、增稠劑與膨松劑等都是覺的食品添加劑。但是其中的許多添加劑都與人類的臟具有親和性,食品添加劑中的毒素需要許多時間才能被消化,如果過多地攝入,使危害人類的身體。過度地食用食品添加劑,在短期內是不會有明顯的疾病反應的,而長期的毒素積極則會使重大疾病產生,特別是對于孕婦與嬰幼兒來講,則構成更大的威脅。食品添加劑的使用規范應當更加明確,嚴格進行落實與執行。
1.4人工因素導致的食品安全問題食品生產的重要參與者就是人,因此,人工因素就是導致食品安全問題的主要原因。許多食品安全問題都是因為食品生產者的非故意錯誤所造成的。食品生產者為了滿足個人經濟效益提高的要求,不惜違反行業標準,進行違禁食品添加劑的使用。比如說蘇丹紅、三聚氰胺與瘦肉精等等。這些不良食品添加劑的食用,會影響人體的基本機能,導致嚴重的健康問題。因此,加強食品行業相關人員素質的提高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的一大重要舉措,加強食品行業工作人員的食品專業水準與職業道德水準的提高勢在必行。
2環境化學污染的原因分析
2.1水域污染環境化學污染之所以會影響到食品安全,水域的污染是一個重要的原因。受到化學污染的水源通過流動與滲透進入到農田當中,成為許多農田的灌溉水源。這就使得受到化學污染的水源中所存在的不良物質通過農作物的吸收進入到植物體內。農作物作為重要的食品與食品原料,其質量受到威脅,自然影響到食品安全。人類通過食用這些被污染水源灌溉的食品,身體器官的功能會受到不良影響。
2.2土壤污染土壤是農作物賴以生存的物質,也是一些動物獲取其生存也成長所需微量元素的重要物質。化學污染對于土壤的污染,會間接造成食品安全。比如說苯胺這種化學物質,它屬于油狀的液體,土壤對于具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土壤吸收了笨胺,笨胺液體微溶于水,造成土壤的大面積污染。而農作物對其的吸收以及動物對其的攝入,都會使其本身的質量下降,造成不明顯的食品安全問題,威脅人類的健康。
3污染防治對策
3.1加強環境保護宣傳力度要從根本上控制環境化學污染對于食品安全的影響,環境管理部門與食品管理部門應當進行有效的聯合。二者通過環境化學污染與食品安全關系的建立作為有效的出發點,利用講座或者科普活動加強宣傳。也可以利用社區宣傳活動來加強每一位環境與食品安全相關者的環境保護意識,杜絕日常生活行為對環境產生的化學污染。另外,兩個部門還可以加強與地方性媒體的合作,利用電視與網絡平臺,對社會大眾進行防治環境化學污染的教育,引導全民解決食品安全問題。
3.2加強政府的宏觀調控就目前情況來看,許多環境化學污染問題都是由一些化工企業的不良生產行為所導致的。因此,政府要認識到自己在解決環境化學污染方面的責任,加強對化工企業的管制。特別是對于環境污染指數超標的企業,要進行嚴格的經濟處罰,使其認識到其經濟利益的提高已經影響到環境質量。地方性的政府部門應當成立一個專業的化工企業管理小組,定期對當地的化工企業進行環境指標檢測,將其生產行為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
4結語
>> 我國食品安全的政府監管研究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中政府的信息公開職能初探 論我國食品安全監管中政府信息公布之完善 我國食品安全政府規制對策研究 我國食品安全現狀以及對政府實施食品安全監管的建議 我國食品安全政府管制模式轉型的路徑選擇 我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政府經濟學分析 完善我國非政府組織對食品安全的監督 試析我國食品安全中政府監管漏洞的防治對策 淺析我國食品安全行政許可的政府監管問題 我國食品安全問題中的政府失靈 加強我國食品安全政府監管的對策性思考 政府監管下的我國食品安全策略研究 試論完善我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制度的緊迫性 論我國食品安全問題解決路徑的信息視角 淺析我國食品安全信息公開制度的完善 我國食品安全態勢 加強我國食品安全工作的思考 論我國食品安全事件的預防 加強我國食品安全的規制措施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6月25日訪問。
[2] 郭振綱,2013:《食品安全信息成秘密,不能說還是不愿說》,《工人日報》5月22日。
[3] 國家食品和藥品監督管理局,2012:《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2012年)》。
[4] 國務院辦公廳,2012:《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十二五”規劃》(〔2012〕36號),國務院辦公廳2012年6月28日。
[5] 李紅,2011:《我國政府食品安全信息披露障礙及對策》,《農業經濟》第9期。
[6] 廖海金,2013:《食品安全信息公開還需推進》,《中國食品安全報》5月30日。
[7] 練洪洋,2013:《食品安全信息當第一時間》,《廣州日報》5月18日。
[8] 劉永,2012:《郭躍進:建議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制度》,《中國工商報》3月13日。
[9] 馬立群,2012:《食品安全信息也須依法》,《經濟日報》8月19日。
[10]戚建剛,2011:《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規制模式之轉型》,《法學研究》第1期。
[11]譚琳玲,2013:《廣東21個地市大米不合格名單全部公布》,中國食品安全網, 6月25日訪問。
關鍵詞: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必要性;影響因素
近年來,食品安全事故頻頻發生,從2008年三鹿奶粉被查出含有三氯氰胺,加上之前蘇丹紅染料用于食品添加劑中、原本是黃色的銀耳被硫化漂白等等,這些嚴重違反食品安全法的案件不僅直接給被害人的身體造成了不必要的損害,還在社會上產生了極其惡劣的影響,嚴重影響了人們對食品安全的信任程度。有許多嬰兒由于食用了添加三氯氰胺的三鹿奶粉還有可能導致肝腎功能損害和大腦發育不全等疾病,這對一個家庭來說是多么嚴重的后果。特別是最近令廣大消費者感到非常震驚的廢舊皮鞋冒充食用明膠制作老酸奶和果凍的事件,更是讓廣大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失去了最后的信任。
面對如此之多的食品安全問題,以及統計部門所報告的關于食品中毒的各項數據,無一不引起相關部門和學者的密切關注。這些問題帶來的社會影響是非常嚴重的,需要有關部門立即出臺相關的解決措施,以便及時改變這種局面,使人們重新恢復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一、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必要性
自從2008年3月發生三鹿問題奶粉事件以來,截至2008年10月,共導致49427例嬰幼兒住院治療,并造成4名嬰兒救治無效死亡。這是近年來在我國乳制品行業造成非常大的影響的一次惡性食品中毒事件。食品安全問題的常見表現形式就是食物中毒。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報告顯示,每年有上萬人遭遇食品中毒,在04-08年期間,平均每年有225人死于食物中毒,每年食物中毒的報告平均有537起,這些數字無疑是令人非常震驚的,所以有必要采取相關措施,來盡快遏止這種現象繼續蔓延。
1.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必要的責任保險來協助相關部門進行管理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衣食住行,飲食排在第二位,可見食品安全問題需要得到足夠多的重視。食品安全問題是與每個公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不僅直接關系到每個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更重要的是需要保障每個公民的人身健康安全;它不止是針對每個消費者的個人問題,更是與整個社會緊密相連的公共問題。
既然是關系到全民健康和經濟利益的社會問題,就需要整個社會都參與到對食品行業的監督中來。在我國現有的食品加工企業中,80%以上都是10人以下規模的小作坊經營企業,單純依賴政府對這些家庭式企業進行監督、懲戒管理,不僅管理力度有限,管理結果也不夠徹底。一旦發生問題,象征性的懲罰根本不足以使違法商販認識到根本性的錯誤。
保險,從本質上講是一種經濟關系,是一種責任與義務的購買,具有經濟補償、資金通融和參與社會管理的功能。責任保險,是以經濟賠償的形式來代替投保人對意外受到傷害的受害人進行賠償,是一種雙重保障機制。責任保險在社會管理中的輔助職能顯得尤為突出。如果相關業務能得以開展,不僅經營食品的商業者自身有了一定保障,受益最大的還是廣大的老百姓。
2.責任保險是最可行的風險轉移方式
通常在食品安全問題發生后,受害人可以從政府和食品經營者兩個方面獲得救助和賠償。但是,通常政府救濟金額較少,大部分需要食品經營者自身支付。但是面對眾多的受害者,食品經營者的流動資金不足以支付眾多受害者的索賠金,所以受害者也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就拿到賠償款。面對這種情況,食品經營者就可以選擇購買責任保險。因為責任保險雖然經營原則與其他形式的保險是相同的,但是實際運作中具有自己獨特的內容和經營特點。盡管發生風險時,保險費用是賠付給被保險人,但是最終卻是用于賠償被保險人對其他受害者造成的傷害。這樣,就可以有效將食品安全風險進行轉移,從而減輕了政府和食品經營者的負擔。因此,這一保險形式應該得到大力推廣,加快實現其應有的作用。
二、目前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發展的現狀
繼汽車強制險制度實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以后,在2009年的人大政協兩會上,已經由多位委員提出加強實施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意見。近三十年來,保險業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發展,我國自1978年以來國民經濟高速發展,GDP從1978年的3624.1億人民幣增加到2010年的403260億人民幣,平均年增長速度高達9.3%。而保險費收入年平均增長35%,遠高于GDP的增長速度。但衡量一國保險發展水平的不是保費總量指標,而是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國民生產總值)和保險密度(人均保費),2010年我國的保險深度為3.7%,不足世界水平的1/2,保險密度約為165美元,僅為世界水平的1/5,與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相比,相差甚遠。其中,因食品安全法而出臺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發展狀況更是不容樂觀,愿意主動投保的企業少之又少,甚至不超過一成。
下表是有關部門對某市市民隨機進行的問卷調查,主要目的是評價保險推銷人員對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熟悉程度和對這類保險的推銷積極性,以此來對這一保險形式的目前現狀的評價提出客觀依據。以下數據來源于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表 某市保險推銷人員對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熟悉程度和推銷積極性
以上數據來自2011年衛生部衛生監督中心
《關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調查報告》。
三、發展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影響因素
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要想在我國食品行業全面推行,面臨著非常大的挑戰和困難。我們首先要分析可能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再集中精力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解決,是快速推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在我國食品業大規模實行的基本前提。
1.法律制度的影響
目前,我國關于食品安全責任的法律條文還不夠完善,對于食品安全責任的認定和規定還有很多需要補充的地方。食品安全責任險的具體實施應該有相關法律條文具體規定,使食品經營者認真對待這項風險轉移方案,促使其能夠真正接受和理解這一險種。另外,為了促進食品經營者購買這項保險,就應該從食品安全的賠償金額著手,使其達到需要使用責任保險規避這一風險的數額。就目前我國相關法律的規定來講,現行的處罰標準過低。例如我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九條規定生產、銷售不符合保障人體健康和人身、財產安全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產品處相關貨值金額等值以上3倍以下罰款。這一標準對于違法者來說沒有起到根本性的震懾。
2.保險公司經營戰略的影響
由于我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概念提出的相對較晚,并且具體的實施中,經營力度不夠,取得的經驗和業績都非常有限,沒有借鑒的價值。從表1中可以看出,保險公司的業務重心和銷售人員的積極性上,都嚴重偏離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這一項目。嚴重匱乏的數據無法使保險公司按照保險精算原理進行準確的定價,對于風險也不能進行有效的控制。
3.公眾保險意識的影響
由于以往我國食品安全問題比較少見,加上我國的新聞媒介對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宣傳有限,致使民眾對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認識程度和關注度嚴重不足。盡管保險業在我國已經取得長足發展,但是對于大多數百姓來說,購買保險仍然是件比較奢侈的事情。嚴重的資金不足,加上民眾保險意識淡薄,又因為食品安全責任保險不被廣大群眾所熟知,種種原因導致這種保險形式沒有受到百姓的重視。
四、大力推行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主要措施
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要想全面推行,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借鑒和參考國外和地區的先進經驗和經營方法,以此來全面提高我國保險業在這一板塊的水平。在美國和臺灣等一些國家和地區,其發達的保險業大多獲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充足的補貼和稅費優惠使得保險業能夠更加完善的發展。在發達國家的保險行業,由于其起步較早,保險業務多種多樣,呈現出百家爭鳴的蓬勃狀態,所以在各個行業的保險形式都得到了充分發展。保險制度透明化、精細化、標準化,是發達國家保險業的主要特征。
所以我國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要想得到更快的發展,就要做到:首先,應該健全我國關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相關制度,加強相關法律條文的設定和頒發,促進食品安全責任保險能夠強制執行,并且做到有法可依,有理可循;加強對違法食品經營者的懲罰力度;同時,政府也應當給予承保食品安全風險的保險公司一些稅收或政策上的優惠,提高保險公司經營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積極性;其次,應該在食品衛生部專門成立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工作室,通過專門的組織機構和專門的工作人員,來全面展開推廣、落實、執行工作。然后,作為承保主體的保險公司,應該集中人力、財力加大對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研究、開發和宣傳,搜集數據,制定出更多符合我國市場需求的食品安全責任保險險種,切實發揮保險的經濟補償的職能。最后,應該加強傳媒企業對這一險種的宣傳,提高國民對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基本認識,擴大對食品安全保險的需求。
五、結論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乎民生的大事,需要政府和社會各個方面共同關注,并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食品安全責任保險的大力推行,能夠有效降低有害食品對群眾人身財產的傷害和在一定程度上規避食品經營者所面臨的風險。
參考文獻:
[1]陳 玲:我國責任保險發展環境因素分析[J].金融與經濟,2005,11:25-35.
[2]徐 濤 吳 焰:探索建立食品安全強制保險制度[N].證券時報,2009.3.4.
[3]俞亞萍 楊玉英:淺論國際產品責任法嚴格責任原則[J].法制與社會,2007.11:333—334.
[4]閆石.公眾責任保險的社會管理功能[J].經濟研究導刊,2008,08:79-80.
[5]謝茂慧 馬戈 楊曉敏等:湖北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狀況調查分析[J].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2006,17(2):31-33.
[6]WS/T9-1996.變形桿菌食物中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S].
關鍵詞:食品安全;管理因素;污染因素;工藝因素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廣大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人們對于飲食等各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事件頻頻發生,分析造成食品安全問題的原因并落實可行的解決措施迫在眉睫。因此,為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以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更為完善的飲食安全保障,本文深入分析了影響食品安全的幾大主要因素,并就強化食品安全保障的措施提出幾點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1食品安全概述
所謂食品安全,主要是指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營養要求并且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任何急性、亞急性或慢性危害[2]。作為人類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之一,食品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基本屬性:首先,必須具有一定的營養成分與營養價值;其次,在正常飲食的情況下其不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再次,符合人類長期形成的食品概念,即具有良好的感官屬性。
2食品安全的影響因素
2.1管理因素
2.1.1法制體系綜合實際來看,我國政府能意識到食品安全問題的重要性,2015年10月1日實施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確立了以食品安全風險監測和評估為基礎的科學管理制度,明確了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作為制定、修改食品安全標準和對食品安全實施監督管理的科學依據。然而,在微觀監管層面仍存在不少的問題,尤其在網購食品的監督管理方面,缺乏相對完善的法制體系,存在較大明顯的弊端與滯后性,往往都是發生食品安全問題事件后才會采取補救措施[3],并未提前做到防范于未然,既危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飲食健康,同時亦在無形中對我國的食品市場經濟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帶來了負面影響。
2.1.2食品安全監管隊伍由于地方政府的機構改革,目前從事一線食品監管工作的隊伍專業性人才嚴重不足,甚至個別鄉鎮一級的監管部門根本就沒有專業人才。對食品生產企業、流通經營企業及餐飲企業的監管大部分只局限于檢查企業相關資質證照、生產經營環境、委托監督抽檢,缺乏相關的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查看食品生產原材料、加工工藝和流程,不能發現安全隱患,也不能提出有效的整改意見。這就導致食品安全的監管隊伍力量較為薄弱,很難從實際意義上滿足當前的食品安全監管需求。
2.1.3質量管理體系的執行情況獲證企業都具有相對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中大型企業執行情況較為理想。個別小型企業尤其是家庭作坊式企業為追求企業利益最大化,質量管理體系執行力度不足,主要體現在食品生產企業檢測實驗室操作人員能力確認問題、檢測設備未經檢定/校準問題、產品自檢率造假、出入貨溯源登記不完整及非法添加等情況較為嚴重。食品生產經營從事人員的行業自律性是影響食品安全的重要因素。
2.2污染因素
2.2.1環境污染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工業化、城市化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升,但同時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給人類的生活帶來了困擾。無論是水資源、土壤資源還是大氣資源中的污染物,通過不同的方式又轉入到人類的飯桌上,很大程度上為食品安全埋下的隱患[4]。
2.2.2化學污染在食品化學污染方面,主要以高毒、高殘留的農藥使用為主,容易對農產品、農副產品等帶來極大的污染,影響食品的最終食用質量。常見的化學性危害有重金屬、自然毒素、農用化學藥物、洗消劑及其他化學性危害。食品中的重金屬主要來源于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食品加工過程中有毒金屬以及植物生長過程中從含高金屬的地質中吸取的有毒重金屬等三個途徑。自然毒素有的是食物本身就帶有,例如,發芽的馬鈴薯(土豆)含有大量的龍葵毒素,有的則是細菌或霉菌在食品中繁殖過程中所產生的。
2.2.3生物污染一般情況下,生物污染載體主要為細菌、病毒等微生物,肉眼無法直接察覺。如果食品生產加工廠在生產環節中缺乏對食品生物污染的檢測與管理,加之其他方面的疏忽,很容易在無形中造成食品生物污染。例如,2011年12月青島日報報道的金鑼火腿腸一口咬出塑料餡,2012年6月黃河口晚刊爆料的“濰大”牌袋裝驢肉中一口咬出一團毛等。
2.3工藝因素
隨著社會經濟與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全球的食品生產與加工工藝日新月異。出于安全性考慮,我國對人工色素使用有嚴格的用量和用法規定,但不少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和個體生產者為美化食品的外形,無視有關法規濫加濫用。例如,濫用色素增添食物的顏色、濫用增白劑漂泊面粉等。根據大眾飲食調查結果發現,油炸、燒烤等是當前較受歡迎的食品加工形式,雖然食品味道滿足了大眾需求,但有不少醫學研究表明,這樣的加工形式會在無形中產生一定的致癌有害物質。同時,倘若加工過程不規范合理,還會引發其他食品安全問題。
3保障食品安全的措施與建議
3.1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法制體系
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法治體系主要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首先,相關部門務必要嚴謹法律法規用語,將法律法規條款中的漏洞最小化,同時對食品安全法制體系進行更為完善的修訂。對于違法違規的行為應適當加大懲處力度,尤其對于不顧公眾安危只一心謀求私利的不法單位或個人應予以嚴厲懲處,以起到更好的警示作用,杜絕不法念頭。其次,務必要確保食品安全法制體系的有效落實。這就需要相關部門最大化發揮人力資源等的作用,積極組建規范合理的執法部門并確保其嚴格執法,始終維持食品安全執法工作的完善性,嚴肅法紀。3.2構建完善的食品安全質量監管體系注重提升食品安全質量管理以保障大眾飲食安全是我國實現社會主義發展以及偉大中國夢的必經之路。首先,相關部門應充分發揮網絡信息技術建立健全相應的食品安全監測信息系統,以及時有效地預防和控制食品安全問題,將食品安全問題扼殺在搖籃之中。其次,打造相對固定的高素質監管隊伍,注重隊伍的專業性人才建設,提高隊伍的綜合管理能力及水平,對企業進行專業性的指導與幫扶,對購買政府檢測服務的第三方技術機構進行全過程的量化考核。再次,務必要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以及結合大眾的實際飲食需求,注重對食源性疾病的病原體檢測與溯源能力的不斷提升,有效防控生物性食源性疾病。
3.3明確食品行業規范并注重提高生產技術水平
建立食品行業規范是確保食品安全的一大有效保障。因此,應依據優勝劣汰的原則勒令限期整改或直接關停不符合食品生產條件的企業。同時,相關部門還應促進食品企業間的溝通交流與團結協作,共同研究和發展先進的食品生產加工技術,攜手共創食品安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