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醫療治療管理辦法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 癲癇 抑郁 心理治療 帕羅西汀
【中圖分類號】R749.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4)04-0447-02
長期以來,癲癇被認為是抑郁的危險因素,流病學研究發現癲癇患者的抑郁發生率較高[1-2] ,30% ~50 % 的難治性癲癇病人患有重度抑郁, 復發性癲癇病人患有抑郁的比率為20 %~ 55 %,癲癇病人的抑郁發病率不斷增加,其中社會心理因素,如教育就業機會降低及癲癇病人持續的恥辱感在發病中起重要作用,抑郁較癲癇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更大,自殺成為癲癇病人首要的死亡原因。因此,癲癇伴發抑郁的治療顯得尤為重要。
1 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為我院2006年1月~2007 年12月的門診或住院患者,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 版( CCMD -3) 的癲癇性抑郁障礙的診斷標準;17 項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 -17) > 18 分; 年齡20~60 歲;從未使用過任何抗抑郁藥物;抑郁癥狀出現后癲癇的發作次數無明顯改變; 服用抗癲癇藥物為卡馬西平或丙戊酸鹽; 排除合并其它腦器質性疾病、軀體疾病、酒精及藥物濫用者;排除嚴重自殺企圖或行為者,以及哺乳期、妊娠期婦女。共入組58 例,隨機分為兩組。兩組間性別、年齡、婚姻、文化程度、癲癇發作類型、病程均無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兩組均繼續維持原抗癲癇藥物治療不變。
1.2.1 帕羅西汀組予帕羅西汀20mg清晨口服,每日一次。
1.2.2 心理治療組每次心理治療為1 h,每周3次,持續8周。心理治療方法①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 根據干預對象的文化素質,因人而宜地交談, 詳細了解患者的病史、生活事件、個性特征,態度誠懇,熱情、耐心、有高度的同情心和責任感,盡最大努力消除患者疑慮,使其對醫生有充分信任感。②用通俗易懂的話對患者宣傳癲癇病的病因及發作類型、臨床表現、服藥方法及注意事項、藥物不良反應、堅持規律服藥和定期復查的重要性, 指導患者在用藥和調整藥物時須在??漆t生指導下進行,引導患者認識并放棄曲解認知,阻斷心理因素與臨床癥狀之間的惡性循環。③根據不同情況, 有的放矢地給予個別指導,耐心聽取患者的傾訴,解答他們提出的問題,指出患者目前存在的心理問題,特別指出抑郁情緒對癲癇治療的不良影響,心理上給予安慰、疏導、支持、鼓勵等措施,以減輕或消除其悲觀、恐怖、焦慮情緒,增強治愈信心。④個體化漸進性肌肉松弛訓練:采用感受性音樂治療,囑其多欣賞聆聽旋律優美、節奏舒適的輕音樂消除緊張情緒,此外囑患者仰臥于床上,平靜深呼吸,從頭部至四肢肌肉逐漸放松,時間>30min/d,或讓患者參加輕度體育鍛煉(脈搏不超過正常的20% ) 時間>30min/d。
1.3 觀察指標臨床評定 2 組均于治療前及治療2 個月后進行HAMD 量表評分[3] ,前17 項評分為總分;療效評定為4 級,以HAMD 減分率判斷療效; > 75 % 為痊愈,50~74 % 為顯效; 25~49 % 為好轉; < 25 % 為無效[4]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心電圖,統計采用SPSS 10. 0軟件, 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 檢驗。
2 結果
2.1 HAMD評分 治療前兩組HAMD評分無顯著差異(t=0.16,p=0.88),治療2個月后心理治療組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t=6.77,p=0.00),帕羅西汀組評分亦較治療前明顯下降(t=7.45,p=0.00),而治療后兩組間評分無顯著差異(t=0.37,p=0.72)。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評分比較(X±S)
2.3 副作用 帕羅西汀組發現頭昏3例,睡眠過多5例,肝功能損害2例,誘發癲癇發作2例,認知功能減退1例;心理治療組未發現明顯副作用。
3 討論
國內有研究表明癲癇的發病機理是多方面的,既有生物學因素,還與心理社會因素有關。癲癇患者具有神經質、內向的、狂躁的個性傾向,癲癇患者的抑郁、焦慮、敵意、偏執、精神病性癥狀等因素顯著高于常人。針對癲癇后抑郁的患者多采用抗抑郁藥治療,但抗抑郁藥本身具備的副作用及有誘發癲癇發作的危險,使治療有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應用心理治療,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使患者認識癲癇,主動配合治療,對其康復產生積極影響。為了提高患者的主動性,在治療的開始就應該向患者交代,心理健康是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的。在對癲癇患者進行心理治療過程中要注意醫務人員的言行,具有熱情耐心的態度,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才能了解和掌握其心理狀態, 提供給患者能接受的解釋,而權威的解釋和暗示都是癲癇治療的重要內容;針對不同患者采取不同的心理治療模式,重視與社會、家庭的密切結合,從而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通過觀察研究,心理治療不但能改善患者的抑郁狀態,而且可能減少癲癇發作頻率,可作為提高癲癇患者生活質量的一個有效的輔助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學會. 南京醫科大學腦科醫院編. 中國精神疾病分類方案與診斷標準2[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1998169-70,81-82.
[2]肖波,癲癇的心理治療和健康指導,中國全科醫學,2001,4(6);438-9
[3]林嵐,對癲癇患者的心理干預,神經疾病與精神衛生,2003,3(4):283-4 [3]
[4]張明圓. 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 第2 版. 長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1121 -126.
【關鍵詞】 中西醫治療;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糖皮質激素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1.113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這一概念是在2009年由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國際工作組正式提出, 比原定義ITP更加突出本病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性質[1]。研究表明,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發生與多種因素有關, 發病機制十分復雜, 感染、免疫等因素單獨或同時作用, 均可引起發病, 是人體血液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 臨床表現患者的皮膚及黏膜出現自發性出血, 臨床檢查示血小板減少, 西醫多采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2]。祖國傳統醫學亦有對本病的相關研究, 屬“血證”“肌衄”范疇, 出血原因多與火或氣有關, 根據不同的證型辨證施治。本研究選取28例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 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案進行治療, 收到較為理想的治療效果,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入選對象均為2012年7月~2015年10月于本院確診并接受治療的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56例, 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28例。其中觀察組中男18例, 女10例, 年齡17~63歲, 血小板計數22(3~41)×109/L;
對照組男15例, 女13例, 年齡16~62歲, 血小板計數為24(4~48)×109/L?;颊咄尾考跋轮つw可見分布不一的瘀點或瘀斑。排除其他繼發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及有相關藥物禁忌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每日清晨給予強的松片口服, 1~2 mg/kg, 隨血小板計數的恢復情況酌情減量, 至血小板計數穩定后保持維持量。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中藥治療。根據患者的病情辨證論治, 分為熱盛迫血型、陰虛火旺型、 氣不攝血型。熱盛迫血型患者以清營湯加減治療、陰虛火旺型以茜根散合大補陰丸治療、 氣不攝血型以歸脾湯加減治療, 所用方藥1劑/d, 水煎服, 3個月為1個療程。定期檢查并記錄患者血小板計數、空腹血糖、肝功能、血壓等指標的變化情況。
1. 3 療效判定標準 好轉:治療后血小板計數在100×109/L, 出血癥狀消失;顯效:治療后血小板計數恢復至50×109/L, 出血癥狀顯著好轉;有效:治療后血小板計數與治療前相比有所上升, 出血癥狀減輕;無效:血小板計數及出血癥狀未改善或惡化。總有效率=(好轉+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觀察組好轉19例, 顯效3例, 有效2例, 無效4例, 總有效率為85.71%;對照組好轉11例, 顯效3例, 有效3例, 無效11例, 總有效率為60.7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是人體血液系統較為常見的疾病, 病情嚴重時常合并顱內、內臟出血癥狀, 給人們生命造成嚴重威脅。從西醫角度來看, 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出血的原因在于血小板減少。大量臨床資料顯示, 約有4/5的患者是由于病毒感染從而引發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 如巨細胞感染、EB病毒感染、Hp感染等, 且多呈復合感染。對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的治療目標是使大多數患者的血小板計數達到或超過安全水平, 即≥30×109/L, 并最大限度降低治療相關并發癥的發生。西醫多采用糖皮質激素治療, 此方法在提高血小板計數方面效果迅速且顯著, 但由于藥效維持時間短、易復發、不良反應多等, 在治療時受到了一定的限制[3]。傳統中醫認為此病為中醫學“血證”“肌衄”范疇, 出血原因多與火或氣有關, 常見證型有熱盛迫血型、陰虛火旺型、氣不攝血型。熱盛迫血型用生地黃、赤芍、紫草、大薊、小薊、水牛角、連翹、大青葉等清熱涼血活血;氣不攝血型用生地黃、黃芪、黨參、白術補中益氣攝血, 佐以仙鶴草、早蓮草、當歸涼血活血。陰虛火旺型用山藥、生地、丹皮、茯苓、仙鶴草、澤瀉、茜草、紫草、山茱萸、旱蓮草、女貞子益補腎陰、填補腎精。
本研究采用中西醫結合方案治療, 與單純糖皮質激素治療對比研究, 結果顯示觀察組好轉19例, 顯效3例, 有效2例, 無效4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5.71%, 對照組好轉11例, 顯效3例, 有效3例, 無效1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60.71%, 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李雙月, 裴仁治, 張丕勝, 等.幽門螺桿菌對原發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患者T淋巴細胞凋亡的影響. 臨床血液學雜志, 2013(5): 600-601.
[2] 馬靜瑤, 吳潤暉, 陳振萍, 等.兒童原發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癥初發病例T輔助細胞因子表達水平意義初探.血栓與止血學, 2013, 19(3):110-114.
1地質原始資料特點
工程地質原始資料是工程勘測設計過程中產生的原始記錄,是工程設計的基礎和依據,也是施工過程的重要指導。工程竣工后,原始資料便成為工程設計的原始憑證,對后期工程問題處理、工程質量責任劃分等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地質原始資料檔案是一個有機載體,其特點主要有四:
(1)成套性。它記載和反映建設活動的全過程和成果,與總體的基建程序和專業內容銜接,構成項目完整的成套性整體;
(2)專業性。它是專業技術活動的真實記錄,包括了從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竣工到建成工程地質條件的全過程;
(3)現實性。它具有較強的現實使用性,是全面考核建設工作設計質量、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是竣工驗收的依據,是工程建設、使用維護和技術改造的不可缺少的現實性依據。
(4)保密性。因為它涉及到一定的地域和民族因素,必須保證其保密性,不可遺失或隨意公開。
2地質原始資料管理存在的問題
某設計院以水電項目為主,工程周期長,地質原始資料涉及前期勘探、施工期編錄、竣工驗收等各階段的多種圖、表的記錄,原始資料數量、種類繁多。
由于地質原始資料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導致有些項目對原始資料的重視度不夠,存在原始地質資料收集不及時、有缺失,記錄不規范、格式不統一,保存不當等,聲像記錄各自保存,沒有及時編輯整理等各種問題。到工程竣工、原始資料歸檔時,資料殘缺不全,污染破損嚴重,甚至無法成套性存檔。
某些已竣工的工程顯示,由于沒有規范的歸檔流程,在后期資料查找使用中,資料的查找使用率不及30%。
3提高地質原始資料管理效率的辦法
3.1提高全體員工對原始資料的重視度
首先需要提高全體員工對地質原始資料的重視度。地質原始資料是工程從勘察到竣工全過程地質條件的最真實記錄,是設計方案的基礎、是施工方案的重要指導、是竣工驗收的重要依據。對原始資料的收集、保存及歸檔應做到系統性與及時性。地質原始資料完整地歸檔,對工程竣工后的管理、使用、維護、改建、擴建、技改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地質原始資料檔案收集不齊全、整理不規范、保管不安全都會直接影響建設項目發揮最大效益。項目負責人及團隊要高度重視地質原始資料的檔案工作。工程建設是百年大計,工程建設的原始資料檔案同樣是百年大計,因此從項目立項開始,就要明確分工,指定相關人員負責文件、圖紙、計算數據、聲像記錄等資料的收集、管理工作。
3.2制定符合實際情況的地質原始資料管理規章制度
首先某設計院針對各種檔案的管理有一系列覆蓋面廣泛的管理作業文件。地質處應根據項目類型,嚴格按照院文件材料歸檔管理作業文件ITM.03B01及國家規程規范《原始地質資料立卷歸檔規則》(DA/T 41-2008)的要求,結合地質處的生產管理細則,根據建設項目的規模、特點和需要,合理分配相關人員進行檔案管理工作。
其次是加強項目資料管理制度建設,建立切合實際的地質原始資料歸檔工作管理體制和工作程序。制定明確的崗位責任,進行考核并與獎懲掛鉤。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建設項目由于規模大、工期長、地質原始資料多,因此,依據不同項目特點制定符合該項目實際情況的地質原始資料檔案管理組織架構和管理程序,就成為做好地質原始資料檔案管理工作的根本保障。
第三要堅持做到“四同步”,即:項目下達計劃任務與提出項目文件材料的歸檔要求同步,檢查項目計劃進度與檢查項目文件材料積累情況同步,驗收、鑒定項目成果與驗收、鑒定項目文件材料歸檔情況同步,項目總結與項目文件材料完全歸檔同步。以“四同步”制度來確保做好項目檔案的收集工作。
3.3對專業責任人員進行檔案知識業務培訓
一個單位建設項目地質原始資料檔案管理的好壞,不僅與本單位的檔案管理規章制度健全與否,主管檔案領導的思想觀念,檔案管理人員水平的高低息息相關,更與項目上的地質專業負責人對檔案資料的重視程度有著極大的關系。地質原始資料檔案未形成時,資料都散落在各經辦人手中。地質處項目責任人應根據實際情況,定期對各有關人員進行檔案知識的業務培訓,讓項目上的地質團隊從思想上重視檔案管理,掌握地質原始資料檔案的收集范圍、歸檔范圍、整理規范、保管要求等,不要等到工程項目需要進行檔案驗收時,才知道地質原始資料檔案還有整理的標準和安全保管要求,這時往往積累了很多工作需要處理,搞得很被動。因此,地質處項目責任人應及時跟蹤項目建設進度,及早介入地質原始資料檔案工作,進行業務指導,保證檔案在形成過程中的完整性,為最終項目的驗收打下基礎。
3.4規范地質原始資料收集的方法
地質原始資料收集是否完整齊全,整理是否科學規范直接反映工程地質條件的完整度和準確度。地質原始資料收集方法應體現全程跟蹤收集和管理的原則。特別是水電項目工程大、周期長,形成的文件材料門類繁多, 要明確規定工程地質檔案應具備的質量和數量要求、移交形式等。相關責任人應對收集的地質原始資料進行檢查、校核和鑒定工作。最終達到地質原始資料收集表格化、清單化、標準化;整理及時化、整理手段標準化;保存方式安全、規范化;移交資料全面、完整、正確。
3.5定期開展資料整理檢查與監督
由于地質原始資料繁多,不直接產生經濟效益,現場工作又非常繁忙,地質人員絕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程地質情況的收集,對資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動應付。如不認真進行督導檢查,到最后很可能一塌糊涂,甚至有大量資料流失。所以要定期開展地質原始資料的自查工作,一方面保證資料收集的及時性、全面性與正確性,另一方面保證地質原始資料保存的完整性與保密性。
4結語
為加強我市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管理,提高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的使用效益,推動我市農村合作醫療工作的發展,現將《北京市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辦法》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附件:北京市農村合作醫療基金管理辦法
一、為實現人人享有衛生保健,發展我市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健全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管好用好合作醫療資金,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加強資金的監督,特制定本辦法。
二、合作醫療資金的籌集
(一)在鞏固現有合作醫療制度的基礎上,通過多渠道籌集資金,擴大覆蓋面,提高保障水平,建立以區縣為單位,個人、集體、政府參與的資金籌集制度,即:資金籌集采取以農民個人投入為主,村集體、企業參與,政府給予一定支持的原則。
(二)個人繳納基金:按每人上年度人均收入2%繳納,由各村民委員會收取。農民繳納的合作醫療基金不計入鄉統籌、村提留。已參加大病保險的中小學生可適當減少籌資數額。鄉鎮辦的“三資”企業農民職工和外出就業的農民應參加戶口所在地的合作醫療,并執行當地的政策和標準。
(三)企業繳納基金:鄉鎮、村辦企業、私營企業,鄉鎮辦的“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按本企業職工年計稅工資標準的3%繳納,可請銀行代辦。
(四)村集體繳納基金:村集體從公益金中提取6%作為村繳納的合作醫療資金。
(五)政府扶持基金:各區縣、鄉鎮政府按轄區內參加合作醫療的人數分別以每人2-3元的標準扶持本地區的合作醫療,具體由各區縣按實際情況確定。市財政局結合每年的財力情況,安排全市農村合作醫療補助專項資金,重點用于全市合作醫療工作的引導與管理,對實行大病、重病統籌的區縣給予部分補償。
三、合作醫療基金的使用
本著合理給付、節約使用的原則,確定合作醫療基金使用比例、醫藥費補償范圍和醫藥費補償比例。
(一)基金使用比例??偦鸬?5%-80%作為鄉(鎮)基金,用于門診及住院年支出3000元以下(含3000元)醫藥費的補償:總基金的15%作為區縣共濟基金,用于年支出3000元以上門診及住院醫藥費的補償;總基金的5%-10%用于農民預防保健、特種病的防治。
(二)醫藥費補償范圍。由各區縣結合本地區情況制定。
(三)醫藥費補償比例。門診及住院醫藥費累計在3000元以下的,在鄉鎮基金中補償,補償比例門診為50%-60%、住院為60%-70%。門診及住院醫藥費累計在3000元以上的在區縣共濟基金中補償,補償比例為60%-70%,但最高補償金額暫定為2萬元。
四、合作醫療基金的管理監督
(一)將籌集的經費統一納入合作醫療基金管理范疇,設立專戶存儲,??顚S茫瑖澜魏螁挝换騻€人借支、挪用和不合理的報銷。
第二條 南昌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個人帳戶實行IC卡管理。IC卡統一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制發。IC卡制作的工本費由用人單位或參保人個人負擔。
第三條 IC卡用于記錄參保人的基本情況和個人帳戶資金的收支情況。
第四條 個人帳戶資金的構成:
(一)參保人個人繳納2%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劃入個人帳戶。
(二)用人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將其中的30%按在職參保人和退休參保人的不同年齡段劃入個人帳戶:
1、35歲以下的,按其繳費工資的0.7%劃入;
2、35歲以上至45歲的,按其繳費工資的0.8%劃入;
3、45歲以上至退休年齡的,按其繳費工資的0.9%劃入;
4、退休人員按其基本養老金的3.2%劃入。
(三)從單位繳納的公務員醫療補助資金和企業補充醫療保險費中按一定比例劃入的部分。
(四)個人帳戶積累金在銀行的利息。
第五條 個人帳戶資金的錄入:
(一)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參保人建立個人繳費臺帳及個人帳戶資金劃轉記錄臺帳。
(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應逐月審定參保人個人帳戶劃轉記錄情況,并按時足額劃入個人帳戶。
(三)個人帳戶由用人單位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定期核對。
第六條 參保人個人帳戶的使用范圍:
(一)在定點醫療機構門診的基本醫療費用(不含應由統籌基金支付特殊病種門診的醫療費用);
(二)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費用;
(三)其它應由個人負擔的基本醫療費用。
第七條 用人單位和參保人未按規定繳足基本醫療保險費的,不劃入個人帳戶,并且不享受基本醫療保險的待遇。
第八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參保人設置個人帳戶,發放IC卡,并建立個人帳戶微機管理系統。用人單位負責本單位參保人IC卡的領取和發放。定點醫療機構定點零售藥店配備刷卡機,并負責個人帳戶的結算和記錄。
第九條 參保人到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和定點零售藥店購藥,必須憑IC卡進行結算。
第十條 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對個人帳戶實行統一管理,并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個人帳戶的有關情況。用人單位、參保人、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應予以配合。
第十一條 參保人個人帳戶的資金,按城鄉居民同期存款利率計息,經核定后劃入個人帳戶。個人帳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節余資金可結轉使用,不得提取現金,不得透支。
第十二條 參保人到法定退休年齡經批準退休的,用人單位應及時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參保人身份變更手續,并為其一次性繳納風險儲備金。從參保人身份變更的下月起,參保人不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并可繼續享受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第十三條 常駐外地的工作人員和異地安置的退休人員不發放IC卡,其個人帳戶的資金按月發放給本人。
第十四條 參保人在本市范圍內的工作異動,若調入單位已參保的,必須辦理異動手續,其IC卡和個人帳戶繼續使用;若調入單位沒有參保的,個人帳戶使用至無余額為止,IC卡停止使用,并由本人保管,待重新參保后繼續使用。參保人在本市范圍外的工作異動,若調入單位已參保的,其個人帳戶資金按規定轉往調入地區的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并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收回IC卡;若調入單位沒有參保的,其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一次性發放給本人,并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收回IC卡。
第十五條 參保人與參保單位因解除或終止勞動關系等原因,暫時中斷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的,由原參保單位辦理異動手續,其個人帳戶使用至無余額止,IC卡暫停使用,并由本人保管,待重新參保后繼續使用。
第十六條 參保人死亡后,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的規定,由其生前指定的受益人或合法繼承人依法繼承。若指定的受益人或合法繼承人已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帳戶資金余額轉入指定受益人或合法繼承人的個人帳戶,并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收回死亡人員的IC卡;若指定的受益人或合法繼承人未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的,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一次性發給指定受益人或合法繼承人,由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收回死亡人員的IC卡。
第十七條 參保人的IC卡應妥善保管,如有遺失應及時報告本單位,由用人單位向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申請掛失,并辦理補發手續。在遺失期間造成個人帳戶資金的損失,由參保人本人負責。
第十八條 參保人有權查詢本人個人帳戶的資金情況,對個人帳戶資金籌集、使用和管理實施監督。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和用人單位對參保人個人帳戶資金余額一年核對一次,并由用單位向參保人公布。
第十九條 IC卡的記錄權屬本市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用人單位或參保人涂改、偽造、盜用IC卡的,一經發現立即沒收。對由此造成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嚴重損失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并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二十條 參保人的年齡確定,以上年12月31日為計算年度,每年的年初進行一次性核定。當年內其個人帳戶劃入比例不作變動,在下年度核定時統一調整。
第二十一條 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依據參保人的IC卡作為其就醫和購藥的憑證,并以此進行費用結算,核減個人帳戶基金,在每月5日前報送上月醫療費用、購藥費用憑證到醫療保險經辦機構審核后辦理撥付手續。
第二十二條 定點醫療機構和定點零售藥店每年應向用人單位和醫療保險經辦機構提供個人帳戶資金使用情況匯總表,以及時掌握個人帳戶資金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