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節能減排金點子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一、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分類與資金特點
節能減排專項資金主要分為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節能專項資金和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三類。
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是指“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設立專項資金,采取專項轉移支付方式對經濟欠發達地區在電力、煉鐵、煉鋼、電解鋁、鐵合金、電石、焦炭、水泥、玻璃、造紙、酒精、味精、檸檬酸等13個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并根據淘汰落后產能的規模和標準給予的適當獎勵。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有著嚴格的安排原則和使用范圍,同時實行嚴格的申報和審核程序。要求必須優先支持淘汰落后產能任務重、困難大的企業,主要是整體淘汰的企業;優先支持淘汰合規審批的落后產能;優先支持在國家產業政策規定期限內淘汰的落后產能;優先支持沒有享受國家其他相關政策的企業。
節能專項資金,主要是指節能技術改造獎勵資金,即“十一五”期間,國家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支持企業節能技術改造,按項目實際節能量與規定的獎勵標準,對完成節能量目標的項目承擔企業給予的獎勵。財政獎勵的節能技術改造項目包括《“十一五”十大重點節能工程實施意見》中確定的燃煤工業鍋爐(窯爐)改造、余熱余壓利用、節約和替代石油、電機系統節能和能量系統優化等項目。為了保證節能技術改造項目的實際節能效果,節能資金采取獎勵方式,實行資金量與節能量掛鉤,而節能量的核定采取企業報告、第三方審核、政府確認的方式。獎勵標準為:東部地區節能技術改造項目根據節能量按200元/噸標準煤獎勵,中西部地區按250元/噸標準煤獎勵。
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是指為確保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監測和考核體系建設順利實施,推動主要污染物減排目標的實現,環保和財政部門根據國家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要求和年度預算安排原則及重點而安排的“三大體系”建設項目和其他減排項目資金。各級環保部門和項目單位按照年度申報通知的要求做好項目前期準備工作,下一級環保和財政部門在規定時間內聯合向上一級環保和財政部門統一申報項目。減排項目應按照計劃在規定時間內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審計應關注的重點內容
(一)項目資金籌措投入情況。在這一層次主要審計調查各級地方政府及其有關節能減排主管部門通過財政預算安排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的總量、結構、用途、支出去向及成效,以及通過財政安排引導資金,推動節能減排企業多渠道籌措和投入節能減排資金的情況。這是節能減排資金審計的基礎,在把握資金總體,摸清資金結構和去向的前提下,為下一步深入開展審計夯實基礎。
(二)項目資金申報審核情況。在這一層次主要審計調查有關節能減排項目承擔單位申報項目資金過程以及政府有關主管部門對項目資金的審核和報上一級部門批復情況。要重點關注各項資金的分配依據是否充分、預算安排是否科學合理、數據是否真實、重點是否突出、程序是否規范、審核是否嚴格,有無審核把關不嚴造成虛報冒領,從而影響節能減排成效等問題。
(三)項目資金管理撥付情況。在這一層次主要審計調查地方政府資金管理部門管理和撥付資金情況,審計中要重點關注有無滯留、截留、擠占挪用專項資金等問題,有無由于配套資金不到位、地方政府和項目承擔單位投入不足等原因,造成已列入規劃或批準的項目難以啟動或未按期完工,以及未正常運營等影響節能減排成效問題。
(四)項目資金使用效果情況。在這一層次主要審計調查淘汰落后產能、節能技術改造和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項目承擔單位管理、使用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和資金使用成效的情況。重點檢查用款單位有無弄虛作假,虛報冒領,套取、騙取國家專項資金的問題,其資金的使用是否專款專用,有無擠占挪用、貪污私分等問題,以及資金使用是否達到預期效果,有無因可行性研究不夠、決策不當、管理不力等原因造成損失浪費等問題。
三、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審計的程序方法
一是做好審前調查,充分把握資金總量和結構。節能減排三項專項資金中,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主要通過工信委和財政部門聯合審查,節能技術改造獎勵資金目前主要通過工信委和發改委兩個部門分頭審查,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主要通過環保和財政部門聯合審查。資金計劃都是通過節能減排項目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聯合下達。審計人員首先要到相關部門掌握項目審批和資金計劃情況,從項目名稱、項目內容、實施年度、投資總量、財政投入等方面入手,形成系統性表格,為下一步審計夯實基礎。
二是根據審前調查結果,確定重點審計單位和項目,做好審計實施方案。這就要求審計組長要根據審前調查統計出的資金計劃總體情況,按照區域、行業、資金量大小對每一項專項資金進行劃分,從中選擇確定要重點審計的地區和要延伸審計調查的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涉及的項目。每一項資金一般在某行政區域范圍內都涉及較多項目,主要污染物減排專項資金一般由環保部門主管和實施,具有一定的共性。而淘汰落后產能獎勵資金和節能技術改造獎勵資金涉及的項目一般和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依托的重點行業密切相關。因此,要按照資金性質劃分不同的審計小組分頭實施。
我們始終以學生為本,結合學生的興趣及能力,滲透“活動育人”的教育理念,從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開展合理有效的綜合實踐活動,做到條塊結合、點面結合。主要以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為活動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創新實踐活動,下面是擷取的奇葩中的兩朵。
(一)走向社會實踐定位萌動成長的愿景
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的目標是:參與社區活動,踐行社會服務,適應社會生活,提高社會實踐能力;培養社會服務意識,增強公民社會責任感,形成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
2012年開學初,負責發放午餐的張老師向學校反映:她負責學生午餐四年來,經常出現學生傾倒“不好吃飯菜”的現象,每天大約有90%以上的學生有剩飯,其中剩飯超過一半的的占60%。班主任會上,老師們認為:對學生進行節糧、惜糧、愛糧的教育勢在必行。
學校以此為契機開展了“午餐浪費給我們帶來什么”實踐活動。通過三個階段落實。
宣傳發動階段:
1.前期調查:學校13名大隊委員分兩路,對在校就餐的學生吃飯情況進行了調查統計。第一路調查結果:發放盒飯大約370余盒,不到十分鐘就有同學送回飯盒,飯后全部收回。其中空飯盒占16%,有少量剩飯的占47%,有近一半剩余的占28%,超過一半的占12%。初步估算了一下:大約有三分之一的午飯被同學扔掉。第二路的同學們則來到學校所在的北仲路上,對去周邊的小攤和飯店買飯的同學進行了跟蹤暗訪:衛生都是臟亂差;調查結果得出初步的結論是:學校午餐浪費現象非常嚴重,并引發連鎖反應:不吃午餐購買零食亂花錢吃不衛生的食物影響身體健康亂竄馬路安全隱患。
2. 掌握資料后,校領導認為時機已成熟。舉行了“午餐----拒絕浪費”啟動儀式。校長向全體師生進行了宣傳發動,并公布了調查的數據,向全校師生發出了“午餐――拒絕浪費”的倡議。
認識提高階段:
此階段主要任務是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學生了解科學的午餐對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午餐浪費給我們帶來的種種弊端。
1.查找原因:為什么不能到周邊小攤買事物?什么樣的午餐讓人放心?圍繞著這些問題,各班確立了《營養搭配與健康成長》的課題研究展開了實踐探究活動。
2.走入田間:四月份的春游活動,同學們來到了嶗山夏莊,走進了農家小院和田間地頭,和農民伯伯一起刨地、拔草、下種。實踐活動讓學生感到:真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啊。
3.走進質檢車:3月――4月,學校兩次邀請市北區工商所的“食品質量檢測車”開進校園。親眼見識了小攤上買的麻辣絲、小果凍等小食品,檢測到山梨酸鉀、苯甲酸含量都超出正常標準5倍以上。
4.走近營養師:4月,邀請骨傷醫院的營養師張大夫到學校,她圍繞“均衡營養、健康飲食”的主題,為同學們宣講了科學飲食合理搭配等科學知識。
5.走進配餐中心:很多同學在了解了一些科學飲食的知識后,對自己每天吃的午餐產生了質疑。5月,我們與向我校提供營養餐的“青島希望配餐中心”取得聯系,帶領學生20余人參觀了配餐中心。參觀后,同學們通過《北一頻道》欄目向大家介紹了午餐的制作過程和配餐中心的狀況。
行動落實階段――“午餐”,拒絕浪費
通過近半年的學習,同學們對浪費午餐的行為有了新的認識。當暑假后的新學期開學時,學校開展了“‘午餐’,拒絕浪費”的活動。
在《世界糧食日》來臨之際,學校開展了“節約糧食從我做起”的主題活動,向市北區20000名中小學生發出了倡議,來自全區的13所中學和32所小學都做出了積極的響應。通過近一年的實踐活動,同學們有了很大的變化,浪費現象少了,節儉意識增強了。12月學校又作了一次調查,空飯盒數明顯的增到了62%,剩飯超過一半的只占8%。
(二)研究學習活動追求凸顯育人的功效
研究性學習的目標是,引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增強問題意識;引導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學會交流與合作,并初步養成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
結合2008年奧運會吉祥物五福娃,我們引導學生以此為研究對象,作為此項活動的標志物,我們主要經歷了宣傳動員、活動實施、成果展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宣傳動員――吹響節能集結號
1. 五福精靈―我喜歡,我設計――五福精靈,在意義上是對福娃賦予的新含義,學校把它們的形象設計權下放給了學生們,很快18個班設計了18個不同的吉祥物:有藍精靈、機器貓、哪吒、孫悟空、卡通鼠等等。
2. 啟動儀式拉開序幕――2012年10月,學校舉行了“五福精靈迎奧運”啟動儀式,拉開了“節能減排”的序幕。啟動儀式后,學校開展了節約用水、節約用電、廢紙分類回收、環保小發明、制作環保小玩具等一系列活動。
第二階段:活動實施――節能減排我行動
活動一――11月初,學校組織了一次“我們生活中的材料”的調查活動。指導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圍繞著“天天飲食”、“我愛我家”、“美麗服飾”、“ 交通工具的變遷”展開了調查,全校共收集400余份,涵蓋了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
活動二――11月下旬,學校組織同學們參觀了一次“污水處理廠”,了解了污水處理的過程。開展了 “異想天開”金點子活動,同學們提交的56份不同的“金點子”,系統地分析歸納節能減排的對策。
活動三――實行垃圾分類行動。首先對學校垃圾進行了分類,把學校六個垃圾箱分為三類,在垃圾箱上張貼了標識物,黃色(有機垃圾)、綠色(無機垃圾)、紅色(有害垃圾)。帶著卡通標志的分類垃圾箱成了學校的一景,吸引了學生的目光。
活動四――“廢紙回收、節能減排”的行動。帶領全校同學積極參加了區政府組織的“我為節能減排做貢獻”的“廢紙回收、節能減排”的行動,開展了搜集一袋可回收紙。全校共回收廢紙近一噸,捐贈給了日行一善專項基金會。全校師生參與率是100%,共收集廢紙950公斤,按廢紙分類收購價值是1372元。
1、我校按照上級文件精神,結合本地實際,把本次節能活動宣傳周的活動時間定為一個星期。
2、我校迅速成立了本次節能宣傳周活動領導小組,各個成員各負其責,各司其職,所搞的各項活動安排在領導小組的統一籌劃之下,加強了組織領導,突出了創新意識和精神。
3、為了能讓節能周活動落到實處。在節能周一開始前我校就下發了相關通知,全體師生學習了上級的相關文件精神,統一了認識,明確了本次節能宣傳周的活動主題是“節能減排、科學發展”。然后我校聘請了環保局專業人士圍繞就環保節能的重要性及如何操作進行了講座,加強了全體師生的思想認識,使得全體師生充分認識到了在廣大青少年學生中開展節能宣傳教育的重要意義,為扎實廣泛開展好節能宣傳教育活動奠定了基礎。
4、各個班級在本班內利用班會時間召開了以“節能、節水、節電、節地和節材”等為重點的宣傳教育活動班會。并組織開展了“三個一”活動(即上好一次節能課、舉辦一次節能小發明或小創造實踐、開展一次有關節能主題的團隊會或班會)。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師生的資源憂患意識,形成了良好的資源節約氛圍。各班、中隊在會后展開充分的討論,集思廣義,并收集到了許多節能金點子以及節能口號,對學生起到了深刻的直觀的教育作用。
一、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積極形成綠色人文環境
1.領導重視,制度健全,經費保障
學校成立了以書記、校長同志任組長,分管副校長為副組長,學校德育處、各年級班主任為成員的創綠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不斷完善各種制度,把創綠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年撥專款20萬余元創建環保專欄、購置環保圖書、訂閱環境報、擴增綠地、種植花木、參加上級組織環保培訓、舉辦環保圖片展等極大的完善了學校育人環境,先后被評為:省消防工作先進單位、省規范化學校、市文明單位、市衛生先進學校、縣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學校堅持環境育人、學科滲透、社會實踐的育人的原則,在學校特色建設中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上級領導高度評價和社會的廣泛贊譽。
2.以課堂為主陣地,在各學科教學中積極進行環保意識的培養
學校重視學科環保知識滲透,在語文、物理、化學、外語、政治、地理、生物等學科,結合學科特點,滲透環保內容。從學科計劃、各科上課、測試等環節提出明確要求,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文化育人環境。通過主題班會、辯論會等形式讓綠色信念走進課堂,走進每個學生的心中。通過學科學習,學生明白了為什么人類只有一個地球,為什么人與自然要和諧共存,理解了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節約能源,控制減少污染,成為師生的自覺行為。通過播放沙塵暴、泥石流、酸雨、土地荒漠化等宣傳圖片,使我們的學生真正懂得了環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建立學校環保活動室和班級垃圾回收站
每班設立環保委員和垃圾回收站,每周有各班在環保委員的帶領下進行環保活動,做好活動記錄。以此推動學校環保行為,全員、全程做好服務。
二、以活動為載體,注重環保活動的落實,不斷優化育人環境
學校在醒目位置貼環保標語;設立綠色環保專欄,并及時更換內容;班級增設環保委員,在班級風采中增設綠色環保內容;學校舉辦綠色環保知識講座、環保圖書展、環保小制作比賽、手抄報比賽、環保征文比賽、開展了拒絕“白色污染,環保從我做起”;利用6.5環境日、植樹節日等重大節日開展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的活動,使環保意識深入人心,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積極組織志愿者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提高環保意識,宣傳環保思想
學校有環保志愿小分隊,班級有環保小組,他們積極活動在家庭、學校和社區。通過發放環保宣傳材料、環保征文、環保黑板報等形式參與環保活動,普及率達98%以上;經常組織進社區、進工廠,考察野外環境狀況,參觀污水處理廠等;利用放假開展社會調查,宣傳秸桿焚燒的壞處,農村沼氣的得利用等,實現了小手拉大手。
節能減排深入人心,我校師生十分重視節能減排工作,能做到人走燈滅,節約每一滴水,深入社區、工廠宣傳節能減排的重要性,在市組織的節能減排“金點子”活動中獲中學組二等獎。
四、積極創建綠色環保基地,開拓學生的視野,開創性的開展環保工作
1.綠色大地園林公司是我校的綠色基地。學生在這里勞動實踐、聽講座,并進一步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
2.縣植物園是我校的綠色服務基地。每學期我們的綠色志愿者小分隊都會到這里來進行撿拾垃圾、宣傳環保、檢驗水質、種樹護樹的活動,受到了良好的宣傳效果和學生的自我教育效果。
3.黃河,是我校學生的又一環保基地。學生到這里保護草皮,研究水土流失的原因,還給河務局、水利局提出了眾多合理化的建議,其中,初三學生、,初二學生、的金點子被評為縣一等獎。
五、家校聯合,共創綠色學校新環境
1.家長會增設環保宣傳內容。教師、家長、學生共同研究環保宣傳內容,學校發放家庭環保倡議書,引領并發動家長積極投入到環保活動中來,積極宣傳環保,不適用一次性筷子,節約用水,節約每一度電等等,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2.不定期對學生家長進行問卷調查,不斷提高和強化家長的環保意識。
宣傳奧運精神,傳播奧運理念
自中國移動獲得奧運合作伙伴身份以后,就一直致力于最大范圍的傳播奧運精神和奧運理念。
為迎合2008奧運會“綠色奧運”理念,中國移動啟動了“綠色行動計劃”,制定企業節能減排指標體系,首批與4個主設備供應商及11個主要配套供應商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共同打造移動通信綠色產業鏈;擴大實施“綠箱子環保計劃”,回收廢棄手機及配件數量由去年的6萬件增加到260余萬件。
在不久前舉行的全球移動通信大會上,中國移動“綠色行動計劃”確定了企業節能減排的總體目標:到2010年,力爭中國移動的單位業務量耗電量比2005年下降40%,對比2005年能耗水平,當年節約80億度電量消耗,節約270萬噸標準煤能耗。此舉博得了眾多業內人士的稱贊,同時彰顯了一個奧運合作伙伴應有的社會責任感。
在“科技奧運”的領域中,中國移動為奧運會特別制定了服務北京奧組委、服務公眾和新聞媒體的三大類別,共23項產品和解決方案。奧組委可以利用手機版的官方網站。實現奧運理念最廣泛、最快捷的傳播。利用人員車輛定位調度方案.輕松完成大量指揮調度工作;觀眾可以通過智能交通服務、手機地圖等獲取交通信息,通過小區短信事先獲得觀看須知等事項;參與報道的新聞媒體,可以享受無線寬帶方式訪問奧運Info系統帶來的便捷,照片即拍即傳和無線視頻產品將極大提升新聞工作者工作效率。
為推廣“人文奧運”理念,中國移動在內部舉行“奧運有你更精彩”大型奧運主題活動。活動共分為“奧運金點子”收集、“奧運短信競猜”、“奧運主題辯論賽”三大部分,集團有近30萬員工積極參與,其中征集到5萬多條奧運金點子,奧運短信競猜活動單輪參與人數達到12萬左右。如此大的規模,可以說是迄今為止所有奧運合作伙伴中開展的規模最大的奧運內部激勵活動。同時在奧運辯論大賽中,移動員工們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奧運大辯論中,辯手們唇槍舌劍、各展其才,以獨特的觀點、豐富的論據,闡述了移動員工對奧運精神的深刻理解。
強化自身優勢,履行社會責任
據了解,在中國移動剛剛的《2007年度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中確定中國移動通信的責任觀:“以天下之至誠而盡己之性、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即秉持做優秀企業公民的誠意,以誠信實踐承諾,以永不自滿、不斷創新超越的進取心態精益求精,追求企業、社會與環境的和諧發展。”“盡己之性”即追求企業和諧發展:企業必須通過誠信負責的經濟行為保證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全力發揮所長,追求卓越,不斷創新。“盡人之性”即追求社會和諧發展:企業在自身追求卓越的同時,也要協同社會大眾發揮所能。共同推進人類社會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盡物之性”即追求環境和諧發展。企業致力減小自身運作對資源的消耗與環境的影響,盡力保護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這些目標的提出,對于2008奧運則有著特殊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