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康復護理路徑

      康復護理路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康復護理路徑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康復護理路徑

      康復護理路徑范文第1篇

      關鍵詞 微創;保膽取石術;護理;圍手術期;臨床康復護理路徑

      隨著內鏡學、影像學及生理學的發展及知識更新,膽囊結石的外科治療手段有了新的選擇,傳統的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逐漸被選擇性膽囊切除或保膽取石所取代。腹腔鏡聯合膽道鏡進行保膽取石手術,具有損傷小、恢復快、手術安全性高、同時還能保留膽囊的生理功能等優點,而手術的護理配合上需要使用兩種腔鏡,加大了護理的難度。我院護理團隊通過臨床護理實踐,探索出針對保膽取石手術的圍手術期臨床康復護理路徑,現將經驗總結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3年1-12月實施臨床康復護理路徑后的50例擬行保膽取石術患者作為觀察組,其中男32例,女18例,年齡21~68歲,平均(48.7±23.5)歲,體重43~87kg,平均(63.8±17.4)kg;選取2012年1-12月實施臨床康復護理路徑前的同病種病例50例作為對照組,男35例,女15例,年齡19~71歲,平均(53.61±21.4)歲,體重41~89kg,平均(65.2±18.7)kg。納入標準:臨床診斷為膽囊結石,彩超證實膽囊壁無水腫、無膽總管擴張,具備保膽取石術指征,患者本身有微創治療意愿。排除厚壁膽囊及膽總管擴張患者。兩組在年齡、性別、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圍手術期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微創保膽取石術的臨床康復護理路徑進行圍手術期護理,其內容參照文獻并結合臨床經驗設計而成,護理內容包括手術前1d行護理評估、手術當日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的相關護理和手術后1d的護理隨訪工作。臨床康復護理路徑表主要內容,見表1。

      觀察指標:對兩組手術總時間、術中出血量、患者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以及患者滿意度等方面進行比較,其中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及患者滿意度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分為優、良、一般、差4個等級,患者滿意度調查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3個等級。

      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成組t檢驗,等級資料比較采用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P

      結果

      觀察組手術總時間和術中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t=-4.653,P=0.000;t=-6.659,P=0.000);觀察組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情況及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Z=-3.129,P=0.002;Z=-3.525,P=0.000)。見表2~4。

      討論

      臨床康復護理路徑在圍手術期的實施,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術中出血量。圍手術期臨床康復護理路徑是整個臨床護理路徑的一部分,也是手術室護士的工作時間表,它規范了手術室護士對單病種患者在圍手術期的工作流程,即護士在特定的時間護理特定的內容。這就要求手術室護士對手術步驟及專科器械快速掌握并融會貫通,只有這樣,護士在手術中才能與主刀醫師熟練配合,減少患者在手術期間暴露的時間,從而減少出血量,增加了患者的安全。本研究結果顯示,在圍手術期實施臨床康復護理路徑后,手術總時間和出血量較實施臨床康復護理路徑前明顯減少。

      康復護理路徑范文第2篇

      047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6-3041-02

      護理康復路徑在患者康復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僅能縮短患者治療時間,而且能增強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為了對護理康復路徑在結腸癌手術患者中的作用進行研究,文章選擇36例結腸癌手術患者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分別應用常規護理和護理康復路徑,對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自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結腸癌患者,共36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5例,最大年齡患者75歲,最小年齡患者34歲,平均年齡為51.1歲。術后根據病理檢查結果,全部患者均為結腸癌。按照隨機方法將36例患者平均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構成方面無明顯的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實施護理康復路徑:

      1.2.1臨床康復路徑設計在腫瘤科成立護理康復路徑研究小組,小組成員由本科室醫師骨干和護理人員構成,在充分研究結腸癌手術治療特點和護理要求的基礎上,結合相關臨床護理經驗,制定護理康復路徑。

      1.2.2護理康復路徑內容①飲食:患者要加強營養支持,維持身體營養平衡,術前1d患者要禁食,6h禁水;術后早期進食流質食物,之后常規進食,選擇富含豐富維生素、低脂肪、低膽固醇的食物;②休息:術前患者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適當活動,排空腸道;術后要臥床休息,腹部處于無張力狀態;盡早鼓勵患者下床活動,避免靜脈血栓形成;③檢查:術前要行常規檢查,確定患者符合手術適應證;術后要連接心電圖,持續監視患者血壓、體溫、心率等;④用藥:術前可預防性應用抗生素,避免術后感染的出現;術后可給予鎮痛藥物,減輕患者疼痛;⑤生活護理:術前要清潔患者手術區域,進行皮膚消消毒;術后要定時為患者翻身,更換床單被褥,每日進行口腔護理,餐前餐后用漱口水漱口;⑥出院指導:出院前讓患者和家屬了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項,叮囑患者健康飲食,保持一定量的活動。

      1.3對比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費用、術后自理能力和健康知識掌握情況。健康知識掌握總分30分,術后自理能力從洗漱、排泄、飲食、活動四個方面進行,每項25分,共100分。

      1.4統計學處理用統計學軟件SPSS14.0匯總和分析數據,全部數據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可用t檢驗進行組間對比,如存在p

      2結果

      經手術治療和護理,兩組患者均痊愈出院,實驗組患者的住院時間要比對照組短,住院費用要比對照組低,健康知識掌握度和術后自理能力評分要明顯高于對照組,存在顯著差異,p

      康復護理路徑范文第3篇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對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16例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實施護理路徑(觀察組),并選擇同期收治的實施常規護理的110例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男33例,女83例,年齡17~76歲,平均46.5歲。對照組男44例,女66例,年齡21~81歲,平均51歲。臨床標準:Ⅰ級:患者完成正常活動的能力無任何限制;Ⅱ級:雖有中度限制,但仍能適應;Ⅲ級:重度限制,不能完成大部份的日常工作活動;Ⅳ級;失去活動能力而臥床,或僅能應用輪椅活動。所有患者中Ⅰ級78例,Ⅱ級63例,Ⅲ級55例,Ⅳ級30例,病程5個月~43年。均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并經患者或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護理路徑的制定:由醫院從事臨床護理一線的醫護人員組成臨床路徑制定小組,根據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病情、不同的年齡,分別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內容包括健康咨詢和評價、心理、飲食營養、活動與安全、功能鍛煉、出院指導等。護士每天按照路徑上的指示對患者落實各項治療、護理措施,并對實施過的護理內容進行評價,以達到規范醫療護理行為的目的。

      1.2.2 護理路徑的實施:對照組:按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護理路徑組:由護士長、主管醫生、責任護士對患者的治療和康復的不同階段提供治療和護理措施,制定臨床路徑措施:①心理護理,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進行有耐心的心理疏導,有些患者因為害怕病殘,成為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因而產生悲觀、焦慮、孤獨及厭倦等消極情緒。為此,護理人員要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鼓勵患者正確的對待疾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讓患者正確的接受活動受限的事實,在康復過程中給與鼓勵,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自信心。②飲食護理,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常因長期服用一些抗類風濕藥物,對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影響食欲與消化功能,使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及蛋白質吸收不足,因此調整飲食非常重要,應選用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及容易消化的食物,進行合理的營養搭配,提高患者的食欲,使其在飲食中獲得營養及能量能滿足機體的需要。另外,茶葉、咖啡、柑橘、奶制品可能加重類風濕患者的癥狀,應禁用。③康復鍛煉,進行康復鍛煉時一定要遵循關節保護原則,用正確的運動方法活動關節,協助患者及時、謹慎、漸進地進行關節活動,不僅能增加肌力,防止廢用性萎縮、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主能力。靜止情況下,使關節盡可能的處于功能位。此外,患者一定要有充分的休息,以保證將全身及局部關節的疲乏與不適減至最低限度。

      1.3 評價指標: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的臨床治愈率、緩解率、平均康復時間進行分析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 13.0對各項資料進行統計、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護理路徑組臨床治愈率為25.8%(30例),緩解率為58.6%(68例),90.2%的患者臨床癥狀緩解、關節畸形明顯改善,平均康復時間(4.621.03)個月;對照組臨床治愈率為16.4%(18例),緩解率為33.6%(37例),平均康復時間(6.711.46)個月,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實施護理路徑可明顯提高患者康復程度,縮短康復時間。

      康復護理路徑范文第4篇

      【關鍵詞】 腦腫瘤 手術后期間精神癥狀 護理

      顱內腫瘤術后可引起一過性精神癥狀[1],表現為譫妄、躁狂、欣快、多語、偏執和幻覺、抑郁等,與術中損傷大腦前動脈或其主要分支等致大腦前動脈供血障礙,出現額葉損傷有關[2]或由顱內積氣引起。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301例顱內腫瘤的患者,其中術后出現精神癥狀者42例。此類患者的精神癥狀與一般精神癥狀相似,再加上患者有相應的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護理難度特別大。針對這一特點,我們首先做好患者的安全工作,以確保治療護理計劃得以順利實施。本組病例精神癥狀均順利康復,無一例發生受傷危險。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男性27例,女性15例,年齡8-60歲,平均年齡38.2歲,病程1-5天,CT及MRI示:額葉腫瘤14例,顱內積氣8例,鞍區腫瘤4例,顳葉腫瘤6例,下丘腦腫瘤4例,嗅溝腦膜瘤6例。精神癥狀表現為:譫妄17例,欣快多語18例,躁狂癥10例,偏執和幻覺癥5例,抑郁癥2例。

      2 護理

      2.1心理護理 護理人員首先要充分尊重患者人格,任何患者都享有治療和護理的權利,醫護人員不要居高臨下,以免加重患者恐懼不安心理。

      2.2針對患者不同的臨床癥狀,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2.2.1譫妄、躁狂型患者的護理 (1)臨床癥狀:此類患者常表現為情緒高漲,欣快易激惹,不承認自己的病情,不合作,認為家人和護理人員與自己過不去,常拔掉輸液管針頭,拒絕治療、吃藥,甚至有自傷等危險行為。(2)護理措施:①護士應冷靜、沉著、巧妙與患者周旋,既保護患者的安全,又要盡量避免護理人員受到傷害,室內保持安靜、清潔,減少探視,治療護理集中,操作輕柔,嫻熟。②癥狀嚴重時,遵醫囑應用抗精神病藥物,同時觀察藥物反應。③適當使用約束帶約束肢體,松緊適度。

      2.2.2偏執和幻覺型患者的護理 (1)臨床癥狀:最初表現為敏感多疑,逐漸發展為妄想,由于患者妄想的支配,患者有被迫害等恐懼心理。

      (2)護理措施:首先應取得患者的信任,以便了解患者的幻覺,妄想的內容。加強防范措施,防止意外發生。

      2.2.3抑郁型患者的護理 (1)臨床癥狀:常表現為少動、不開心、郁郁寡歡、自傷心理。(2)護理措施:①密切觀察患者的動態,多鼓勵患者,增強他們戰勝疾病的信心。②發藥到口,查體溫時守在患者身邊。③多與患者交流,使其訴說心中的不快,并遵醫囑口服百憂解片劑等。

      2.3警惕繼發性癲癇發作 當有頻繁嘔吐,出現頭痛等神經系統功能障礙表現時,應及時查因處理,有癲癇先兆發生或局部肢體抽搐時,遵醫囑靜脈推注安定、吸氧,及時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暢通,發作停止后讓患者安睡,有大小便失禁者,及時更換被褥,不能進食時,應給予對癥處理及靜脈輸液支持。

      2.4術后安全護理工作 (1)由于麻醉未完全清醒及不能耐受氣管插管,傷口疼痛等,患者表現為躁動,可能自行拔出氣管插管、各種引流管、輸液管等,此時應用約束帶約束,注意約束帶的松緊適宜,必要時用鎮靜劑,同時觀察意識、瞳孔、血壓、肢體活動,以及傷口滲血滲液、引流量、尿量變化,一般15-30min觀察一次,及時發現有無繼發出血,腦水腫等表現,預防腦疝的發生。(2)對完全清醒者應體貼、安慰,盡適時拔出氣管插管,告訴他們手術后疼痛是暫時的,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3 體會

      對譫妄型和躁狂型患者,采用適當的約束及給予鎮靜安定藥品,減少激惹,治療護理集中,減少探視,體貼關心患者,予氯丙嗪、異丙嗪肌肉注射或安定、奮乃靜口服,收到良好效果。

      對偏執型、幻想型患者,對其敘述的事情表示充分相信、多語言安慰,使其減輕幻覺,加強防范措施,不要激惹患者,保證患者和他人的安全,并給予酚噻嗪等藥物,收到良好效果。

      對抑郁型患者,給予鼓勵其微小的進步,多舉與其病情類似患者順利康復的例子,多與其交流,了解其內心活動,讓康復患者現身說法,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并建立自信,給予百憂解口服,效果良好。

      對連發生癲癇發作,遵醫囑靜脈推注安定、吸氧,給予及時處理。

      加強整個醫護人員的安全教育,掌握心理護理知識,使每個醫護人員都能對不同類型串者精神癥狀和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

      患者在ICU的治療是關鍵,但是護理也是同樣重要,尤其是對顱內腫瘤術后出現精神癥狀的患者,本組患者無一例發生受傷危險,隨著原發病的康復,精神癥狀不斷消失。

      參 考 文 獻

      康復護理路徑范文第5篇

      【關鍵詞】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健康教育路徑;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4-4949(2014)08-0419-02

      引言:反復呼吸道感染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疾病,嚴重影響到患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做好對患兒的健康教育對提高小兒的健康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1]。本研究中,筆者從本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隨機選擇60例進行研究,探討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健康教育路徑的應用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一般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患者中隨機選擇6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齡3 ~10歲,平均年齡(3.12±2.31 )歲。納入標準:

      (1)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相關診斷標準[2];(2)患兒的家長具有認知能力良好,與護理人員之間溝通良好。排除標準:(1)合并有先天性心臟病的患兒;(2)經臨床診斷和實驗室檢查,不符合反復呼吸道感染相關診斷標準的患兒。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兩組,每組各30例,分別設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比較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及其家長的文化水平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獲得醫學倫理學相關部門同意,所有患兒家長均了解研究相關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健康教育,包括在治療和護理過程中給予患兒常規健康宣教和指導等。

      觀察組:實施健康教育路徑。(1)制定健康教育路徑表,具體內容見表1;(2)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培訓;(3)按照健康教育路徑表的具體內容,對患兒實施健康教育,具體如下表1所示。

      1.4統計學處理

      研究所得數據均輸入Excel表格,并使用SPSS 公司推出的SPSS 15.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研究所得計數資料均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均進行t檢驗,并以( )進行表示。并以P

      2結果

      經統計,觀察組的健康教育達標率為83.33%(25/30),對照組為63.33%(19/30);觀察組的護理滿意度為96.67%(29/30),對照組為66.67%(20/30);觀察組的住院時間為(7.11±1.21)d,對照組為(9.19±2.31)d。經比較兩組的健康教育達標率和住院時間以及護理滿意度均存在顯著差異(均P

      3討論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兒童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包括反復上呼吸道感染和反復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指反復鼻、咽、喉等部位的感染,下呼吸道感染是指氣管、支氣管、毛細支氣管、肺泡等部位的感染。反復呼吸道感染低小兒的危害較大,不利于小兒的生長發育[3]。但是,在臨床治療和護理的過程中,很多患兒的家長優于缺乏對反復呼吸道感染的必要認識,在對患兒進行護理的時候,大多較為盲目。因此,做好對其的健康教育至關重要。

      健康教育路徑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工作模式,通過制定詳細的路線圖等,有目的有步驟的開展健康教育活動[4]。本研究中,對30例觀察組患兒的家長,即實施健康教育路徑。本研究最終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健康教育達標率和護理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

      綜上所述,小兒反復呼吸道感染中應用健康教育路徑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縮短治療時間,并減少復發的出現,效果確切,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国产综合激情在线亚洲第一页|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在线| 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麻豆| 国产偷国产偷亚洲清高动态图 |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国产成人人综合亚洲欧美丁香花| 亚洲黄色在线观看网站| 亚洲色偷偷狠狠综合网| 亚洲中文无码亚洲人成影院| 亚洲午夜未满十八勿入|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亚洲短视频男人的影院| 中文字幕亚洲日本岛国片|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婷婷| 超清首页国产亚洲丝袜| 国产亚洲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 亚洲an天堂an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欧洲高清有无|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在线看天堂无码| 亚洲妇女熟BBW| 亚洲av永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亚洲黄黄黄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成年网站视频 | 亚洲国产综合91精品麻豆| 亚洲毛片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色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国产| 蜜臀亚洲AV无码精品国产午夜.|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视频网站| 亚洲五月综合缴情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免费视频| 亚洲人成网站日本片| 亚洲丁香婷婷综合久久| 国产偷窥女洗浴在线观看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