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健康生活方式管理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廣元市第三人民醫院內分泌科,四川廣元 628001
[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干預對于血糖患者控制情況效果觀察。方法 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研究。對其進行隨機分組,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9例,對照組采用常規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采用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干預護理,對比研究護理前后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 經過本院的分組護理,觀察組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較之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 經過本院的護理效果統計分析,采用健康教育以及生活方式干預可有效的控制血糖情況,有利于患者的康復。
[
關鍵詞 ] 健康教育;生活干預方式;血糖控制;護理情況
[中圖分類號] R587.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4)08(b)-0112-03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nursing observation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HE XiaofenTANG SimingZHOU Yuanfang
Department of Endocrinology Guangyuan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Sichuan, Guangyuan 62800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on blood glucose control in patients with effect. Methods 78 cases ofdiabetic patients in this hospital from 2012 January ~2014 year in Februaryadmitted to the nursing research.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it, divided into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Each group of 39 cases ,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methods of car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 style intervention nursing, nursing before and after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atient car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Results After grouping nursing in our hospital,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impaired fasting glucose,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To observe the effect and nursing of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Afternursing effect of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control of blood glucose by health education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 can effectively,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Life style; Blood glucose control;Nursing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節奏加快。近年來,糖尿病患者數量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1]。一經確診,糖尿病患者就需要終身進行藥物與非藥物治療。隨著糖尿病的病程加長,很容易使患者的血管、神經及腎臟等組織器官出現并發癥,嚴重危害人體內分泌代謝系統,所以對糖尿病進行有效的治療和健康指導對患者來說尤為重要[2]。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研究,現將相關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自2012年1月—2014年2月間收治的78例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對照組39例患者,男性占16例,年齡在45~69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8.2±11.4)歲,女性占23例,年齡在49~72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9.3±11.5)歲;觀察組39例患者,男性占19例,年齡在45~69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8.2±11.4)歲,女性占20例,年齡在49~72歲之間,平均年齡在(59.3±11.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上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患者符合WHO的診斷標準并確診為糖尿病;②患者年齡>45歲,且具有獨立完成問卷能力;③具有血糖明顯降低、升高表征[3]。排除標準:①患者血糖不穩,并未確診為糖尿病,導致因素未確定;②患者年齡不足45歲,且閱讀能力欠佳難以獨立完成問卷;③患者的血糖升降不規律,存在著其他嚴重性的并發癥。
1.2方法
1.2.1社區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預①在社區中對糖尿病患者發放調查問卷,其中包含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的內容,如吸煙、飲酒、運動、飲食、作息、心理狀態等,如果發現有的糖尿病患者的日常生活不利于病情的康復,那么可以針對性的制定健康教育內容以便對癥下藥。②定期的在社區中舉行糖尿病學習教育班,根據糖尿病的特點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內容,然后實行面對面的健康教育,強調糖尿病的危害以及日常生活細節對糖尿病的影響,強調飲食療法是糖尿病的最佳治療方案,飲食的原則是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定量定食,控制飲食總熱量,忌吃高熱量、高膽固醇、低礦物質、低維生素事物和甜食,戒煙限酒等。讓他們知曉運動療法也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注意以下幾點:空腹不進行運動,宜餐后1~1.5 h進行運動,不宜太過疲憊。除此之外,讓患者認識低血糖的早期表現,隨時攜帶含量高的食物,以備在低血糖時食用。指導患者掌握好用藥的時間和劑量,讓患者認識到藥物的機理、類型以及副作用。指導患者合理使用胰島素,如需要長期注射的患者需要教會患者及家屬對胰島素注射器的使用方法。③告知患者要長期的堅持做空腹血糖、血壓、血脂、體重腎功能等檢查,并做好記錄,復診時可以給醫生提供大量的數據以作參考。
1.2.2出院指導①科學的營養和飲食指導:教會患者及患者家屬根據標準體重和熱量標準對食物中的脂肪、蛋白質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進行計算,食用油選用植物油,蔬菜選擇糖分較少的,總體來說就是讓患者及患者家屬知曉生活細節,對飲食進行控制,從而達到控制血糖的目的,進而提高患者生活品質和延長患者生命;②心理健康輔導:教會患者自我調節的方法,關心并尊重他們,鼓勵患者保持一個積極的心態,讓患者樹立起信心,培養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指導家屬為患者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③用藥指導:指導患者及患者家屬合理的使用藥物的劑量、方法、時間以及藥物可能出現的副作用,一定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用藥;④康復訓練: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運動及運動的時間,患者運動應該不感到疲憊為最佳[4-6]。
1.3判定方法
針對患者空腹血糖進行測定,以及餐后2 h進行血糖測定,并且對患者進行糖尿病相關知識和依從性判定。①顯效標準:治療后癥狀基本消失,空腹血糖<7.2 mm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24 h尿糖總量<10.0 g,或血糖、24 h尿糖總量較治療前下降30%以上。②有效標準:治療后癥狀明顯改善,空腹血糖<8.3mmol/L,餐后2 h血糖<10.0 mmol/L,24 h尿糖總量<25.0 g,或血糖、24 h尿糖總量較治療前下降10%以上。③無效標準:治療后癥狀無明顯改善,且血糖未達到上述標準。
1.4統計學方法
本次實驗組和對照組數據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使用t檢驗,技術資料使用(%)表示,用χ2進行檢驗。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血糖變化結果
觀察組的空腹血糖值為(6.02±0.51)mmol/L,餐后2 h的血糖值為(9.26±1.59)mmol/L,對照組的空腹血糖值為(7.33±1.24)mmol/L,餐后2h的血糖值為(10.19±2.18)mmol/L,觀察組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 h的血糖較之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2.2護理效果結果
經本院的分組護理,對照組顯效例數為12例,有效例數為13例,無效例數為13例,總有效率為66.67%;觀察組顯效例數為20例,有效例數為17例,無效例數為2例,總有效率為94.87%。則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從糖尿病患者飲食結構的改變來看,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患者的飲食結構混亂,引起了糖尿病的復發[7-8]。據查,我國目前的糖尿病的復發率達到了3%左右,每年以150萬人次的數量遞增,而且在開始的時候不會受到人們的足夠重視,一旦出現則難以控制患者的并發癥[9-10]。對于糖尿病的護理中通常可以采用健康教育以及生活干預護理,為患者提供良好的護理效果。
從本次實驗來看,觀察組的患者空腹血糖以及餐后2h的血糖較之對照組顯著降低,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效果明顯高于對照組。此研究結果與戴梅等人研究的全面干預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影響結果一樣,均采用干預護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變化,有利于患者的康復[11-12]。故,采用干預護理與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血糖護理效果,值得臨床的應用和研究[8]。
綜上所述,經過本院的臨床分組護理研究,采用健康教育可以提升血糖患者的治療和護理知識,利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控制飲食。并且針對血糖患者在前期給予生活干預,切實有效的實現對患者進行護理,為患者的康復提供良好的干預效果。
[
參考文獻]
[1]張會民.人性化護理對心外科患者的護理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15):1383-1385.
[2]姚小玲.臨床路徑結合心理干預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預后的效果觀察[J].中外醫療,2012(24):145-146.
[3]王莉.心理干預對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效果[J].中國保健營養,2012(8):740-741.
[4]索巧云.共情護理對抑郁癥患者抑郁情緒和生活功能的改善作用分析[J].醫藥與保健,2014(1):118.
[5]劉京菊,沈棫華,吳竹林.危重癥患者高血糖護理及血糖調控對預后的影響[J].臨床護理雜志,2012(5):23-24.
[6]呂潔文,李京花,黃泳紅,等.護理干預對肺癌患者心理狀態、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指南,2013(21):702-703.
[7]戴梅.全面干預護理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水平的影響[J].西部中醫藥,2013(7):109-111.
[8]王立,劉茂芳,曾俞霖.重癥顱腦外傷伴高血糖患者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4(1):136-138.
[9]張連香. 健康教育聯合營養干預綜合治療對妊娠期糖尿病的影響[D].山東大學,2013.
[10]紀文英,黃澤泓,陳慎仁,等.糖尿病社區健康教育及生活方式干預的調查[J].護士進修雜志,2012(8):696-698.
[11]胡蓉,吳重玲,朱立場,等.高血壓健康教育與生活方式干預對高血壓療效的影響[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2(2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