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的歷程

      儒家思想的歷程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儒家思想的歷程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儒家思想的歷程

      儒家思想的歷程范文第1篇

      關鍵詞: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

      Abstract: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want to reasonable to improve economic efficiency, the need to strengthen factor i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For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to go the rout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i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to make several aspects of thinking.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Construction project;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V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在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今天,對于水利工程施工企業提升管理的水平,已經成為刻不容緩的要求,合理的提升管理的水平,可以很大程度上將水利工程企業的盈利點有效提升。傳統的管理方式已經不足以對現如今的高科技項目,進行完善的管理了,一定要制定出合適的管理方式。

      一、施工項目管理概述

      施工項目的正規管理工作,可以將施工項目的各個目標有效實現。施工項目管理的主體為施工項目部的管理層。施工項目的基本客體是與施工項目相關的生產要素、施工的對象以及施工的活動。其中需要管理的具體內容包含:項目管理的總結、信息的管理、施工項目的合同管理、施工項目的組織協調、生產要素的動態管理等總結。具體的管理結構可以概括為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成本管理、進度管理、質量管理以及組織措施。

      二、施工項目的安全管理

      在任何的項目施工中,安全是重于一切的。要把安全隱患放在首位,項目的管理層或者施工的單位不能夠為了盈利點的提升,而將安全問題拋之腦后。安全的管理一定要將檢查、防護、教育、交底以及措施進行嚴格的把關,水利工程的施工項目即使得到了非常高效的利潤,可是出現的安全事故頻繁的話,高效的利潤是沒有意義的。在安全管理上一定要遵循幾點要求:

      1、安全工作要定期的檢查

      施工項目中難免會存在潛在性的安全隱患,如果不進行細致和定期的檢查,是很難被發現的,從而造成了很多的安全事故。因此,在項目施工的過程中,必須要定期的對于安全的工作進行細致的檢查,要把安全的檢查工作作為必須執行的工作。安全的檢查工作要通過管理部門的項目經理組織檢查,在發現安全隱患的時候,要針對項目的安全問題級別,定制固定的整改驗收人、整改完成人、整改完成時間、整改措施以及整改的責任人,要把安全的隱患徹底消除作為終極目標。

      2、安全的管理機構要合理建立

      對于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系統的主要目標進行合理分解,在細致的分解過程中,分出幾部分崗位,并且確定出每個崗位的基本目標,要將安全制度對所有員工實施,讓人人都能夠將安全施工放在首位,并且從自身做起,有效控制安全。

      3、安全教育要加強

      工程的施工最主要的實施者是操作人員,操作人員熟知了安全的知識,才能夠進行安全的施工流程。因此,要對于項目的全員進行安全的教育,在項目中制定的安全知識以及技術方面的安全措施,要有計劃的對其進行安全培訓。在安全教育之后,項目的全員一定會提升相應的安全意識,那么在平時施工中就會側重于安全的工作流程。在施工單位中,一定要樹立不培訓安全知識,不可以上崗的制度,將安全隱患從根源中避免。

      4、安全技術措施的擬定

      在水利工程施工項目還沒有開始的時候,要對于工程中所有可能涉及到的安全風險,進行詳細的分析與評價,如發現存在安全的因素,一定要及時對其進行修正和消除,在發現的過程中要對于細節記錄下來,這份真實的記錄文件,將成為整個工程安全的指導文件。

      三、組織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的項目能否達到預期的目標,與該施工項目的主觀能動性以及組織管理的工作方式是有著直接聯系的。對于施工管理層的選取,一定要考慮周全,應該從多方面進行類別和特點的篩選,要將具有合理性的機構作為中心組織機構,管理部門一定要實現健全性以及專業性,對于其中的規章制度和分工都要細致擬定。想要保證組織措施能夠有效建立,就要建立起健全的管理機構。對于義務、責任以及權限,或者是特殊部位的工作流程,要做以專人的應對,要將意外事故成功避免。

      四、施工質量的管理

      水利工程建設過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則是水利工程的施工階段,在施工的過程中最為核心的環節則是質量問題,質量能否達到預期的要求,是水利工程的建設可否提升工程效益的關鍵性因素。所謂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就是對水利工程的美觀、適用、安全以及經濟的有效融合。

      1、施工質量要與預控為主

      在施工還沒有進行之前,要系統的對施工的質量進行預控,明確施工的具體流程、特殊工藝以及施工的方式,要擬定相對合理的技術手段,以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為主要目標,采用合理的技術和組織措施。

      2、施工質量的組織管理一定要加強

      施工的質量想要達標,必須要明確施工現場的組織管理構架,同時要對于施工人員的分解,以及資源的配置通過質量的管理目標來設置。要將施工的質量管理流程的運行有效的建立起來,最后形成的工作系統,一定要具備質量的保證。組織的管理形式一定要對于檢測部門和質量的管理部門,設置獨立的分支,不應該結合部門,要以獨立的個體分別管理檢測部分和質量的部分。

      3、質量保證的體系要細致的建立

      質量的保證在體系建立的過程中,是以組織機構為基本點的,并且是依據施工的單位其質量的主要管理體系來生成的。質量保證的體系建立控制的范圍分為:施工內外溝通的協調、施工的運行措施、現場施工的質量計劃、現場施工的組織設計文件、施工質量在控制方面的基本制度、現場的施工質量控制的工作流量。

      五、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

      施工項目的成本管理是一種非常科學的管理活動。是為了保證合同的工期以及合同的質量滿足要求,并且對于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的進程中,存在的資金費用,經過不同的活動達成預計的成本目標,所采用的活動可以是協調、控制、組織或者是有效計劃等,同時還可以將成本的費用合理降低的管理形式。在成本管理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成本的預測,也就是明確成本的控制目標,具體是依據施工的人員、機械的設備、施工的條件以及標價,對施工的成本開展科學預測的流程,最終將管理的方案有效制定。同時,成本的控制也是貫穿在施工項目的全過程中,從投標一直到最后的竣工,所以成本的控制也要嚴格重視。對于成本的控制必須運用正確的技術以及材料,才能夠將成本有效減少,所以一定要尋找到有效的途徑。在施工項目成本管理的過程中,激勵的機制也可以有效的控制成本,可以將一線的項目職工激增成本核算的意識,材料節省了,工作量提升了,項目的經濟效益自然會有效改善。

      六、施工項目的進度管理

      水利工程的施工項目,在一般的情況下,其工期設置的都是非常明確的。有時因為工期緊,給施工的進度帶來極大的壓力。為避免施工進度的壓力,施工的管理組織一定要對進度的管理擬定正確的管理步驟。

      1、資源是否合理的供給,對于水利工程項目施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資料的需求包含機械、人力、資金以及材料等方面。在還沒有進行施工的時候,要對于施工的進度計劃,進行合理的資源編制。要使得資料的供給可以有計劃可尋。

      2、水利工程在施工之前,應該進行科學合理的編制施工的主要進度細節,多方面分析施工流程的關鍵點,將施工項目的流程計劃合理的擬定。

      3、如果水利工程項目在施工的過程中,發現所運用的項目流程計劃,存在問題。應及時進行停止,并且要盡快的設計出應對措施。因此,一項不合理的流程計劃,是直接影響整個項目的進度的,在擬定的過程中必須要考慮周全。

      七、總結:

      水利工程項目的盈利點是否突出,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是水利工程項目能否在競爭市場上獨占鰲頭的有利武器;是安全的目標、造價的目標、進度的目標、質量的目標能否實現的有利保證。因此,加強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是現如今的水利工程企業最為重要的基本點。

      參考文獻:

      [1]師忠耀.加強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思考[J].水利技術監督,2010(02).

      [2]蘇兆萍.淺談如何加強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06).

      [3]韋江.淺談加強水利工程施工項目管理的具體措施[J].投資與合作,2011(07).

      儒家思想的歷程范文第2篇

      關鍵詞:樵歌;儒家;道家

      朱敦儒,字希真,號巖壑。人稱巖壑老人,洛陽遺民、伊川老人、洛川先生、少室山人等。生于宋神宗元豐四年(1081年),卒于紹興二十九年(1159年),經歷了北、南宋之交。朱敦儒的一生經歷了隱——仕——隱——仕——隱的跌宕曲折過程,因晚年侍奉秦檜,終得“晚節不終”的罪名。歷來透過人品看詞品的觀念影響著他惟一一部存世之作《樵歌》的流傳,直到清末民國年間,該作品才逐漸被重視和研究。隨著對《樵歌》越來越多,且越發深入的關注和探究,我們從中能嗅到其中散發著的濃烈的儒、道思想氣息。

      一、 儒家思想的接受

      (一)儒家思想的內涵

      作為中國古代主流意識的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國士人恪守的立身行事的人生信條。儒家推行積極入世,提出“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教導,其奉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思想成為無數仁人志士追求的人生道路和希冀實現的人生價值。士人們恪守儒家的濟世進取精神,企望在修身、齊家基礎上,通過做官來實現治國、平天下的最高人生理想。

      (二)儒家思想的滲透

      生于北宋官宦世家的朱敦儒,同樣也受著傳統儒家思想的熏陶。早年在洛陽,有著優越的家境和狂妄不羈的個性,他選擇過了46年無憂無慮,穿梭行走于山川秦樓,充溢著浮艷濃麗味的都市隱逸生活。1127年的靖康之難,金人的鐵蹄踢碎了平靜風流的生活,也踢醒了那顆深受儒家思想浸染,卻一直沉睡的救世之心。(因父親曾做過右司諫,正直講操守,忠君報國的精神熏染了朱敦儒,他作《古鏡》云“試將天下照,萬象總分明。”可見他早年就胸懷大志,期望能在政治上有所作為。)

      故國淪陷,民族危難,朱敦儒和其他人一樣選擇了逃難飄零。從洛陽到兩廣,6年南奔的苦難日子,他始終惦念著昔日的家園,漂泊之旅間創作了很多追懷故土,企望振河山的詞作。如:

      “放船千里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云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注。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邃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鐵鎖橫江,錦帆沖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水龍吟·感事》“奇謀報國,可憐無用。”詞人表面喟嘆年歲已老,徒有奇謀,已也無濟于事;其實正隱含著深厚的愛國情懷。儒家那種擔當和社會責任感作為一種巨大的內燃力,燃燒起他心中的熱情,希望有所抱負,有所建樹。但是,殘酷的現實給他的卻是無法伸展的壓抑感和無人理解的孤獨感。

      又如:

      “梅邊雪外,風味猶相似、迤邐暖乾坤,仗君王雄風英氣。吾曹老矣,端視有心人,追劍履,辭黃綺,珍重蕭生意。”《暮山溪·和人韻》

      在流離途中,詞人親身感受到了亡國之痛,處世態度開始發生變化,以嘯傲山林為清雅轉向為國建功立業為志。他表示要洗刷國恥,扭轉乾坤,希望以蕭何為榜樣,為國家民族作出一番貢獻。深沉的憂國和救國情懷,正是篤信儒家思想的印證。

      二、道家思想的接受

      (一)道家思想的內涵

      以老子,莊子為代表的道家思想,從人的自然生命價值出發,重視生命自然而然的狀態,以自適為根本,不以物累,精神從一切實用、利害的束縛中超脫出來,從而使心胸達到一種無所滯住的“虛”、“靜”、“明”的境界,以此包容萬物,吐納天地。

      (二)道家思想的滲透

      歷經了隱仕循環,晚年無奈被迫侍奉秦檜20幾天后,他最終選擇歸隱嘉禾。此時,古稀之年的朱敦儒歷經了生命中太多的沉浮起落,早已沒有了洛陽之隱那種胭脂粉末的世俗,也沒有了第一次致仕歸隱嘉禾的憤懣和埋怨。身居樵舍漁舟的他,仿佛已經看透了人世間的一切紛紛擾擾,看破了紅塵世事。晚年的詞作中,更多的是閑適、清凈,恬淡,我們能夠感受到其中滲透著道家的那種釋然、消極、灑脫和淡泊。

      三、儒、道思想的統一與矛盾

      從朱敦儒的名和字,我們就能隱約感受到朱敦儒骨子里流淌著的儒道兩家思想的血液,看到一個集儒,道于一體的多元復合的人物形象。希真:冀圖做一個跳出紅塵,獨得全真的神仙。敦儒:敦厚堅實的儒家濟世思想。儒與道,在朱敦儒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但也存在著矛盾,既有著儒家積極入世的崇高人格理想,又滲透著道家消極出世的自由理想,這也是在中國文人的價值觀中普遍存在著的一個悖論:一方面恪守著儒家濟世的思想,希望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另一方面,又信奉著道家的齋心養性,潔身自好,視仕途為濁流,以隱居為高尚。

      儒家思想,敦促著人們有所作為,建功立業,報效國家。但當理想志向不得實現,面對不可逆轉的現實時,道家超脫遁世的思想又主導著人心,希望逃避現實,去到一個桃花源式的虛無空境。透過一部《樵歌》,可以看到朱敦儒儒道思想交織的人生軌跡,更能看到中國古代千萬士人仕隱歷程的寫照和縮影。

      參考文獻:

      儒家思想的歷程范文第3篇

      以教師為主導的“探究式”有利于課堂生態的整體性。課堂生態的整體性是指在課堂中學生的行為和思維表現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雖然各個個體存在著差異性,但課堂整體是一個呈現著美麗、穩定而有序的系統,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講授內容采用的由點到面、由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式”教學能照顧到差異的個體,有利于把握問題的本質,從而使生態整體受益。

      案例:中國古代傳統主流思想的演變――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孔子和孟子創立的儒家學說在春秋戰國時代末期被統治者所青睞,而在秦朝又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可是在漢武帝時經過儒生董仲舒加以改造后都取得了獨尊地位,成為中國封建社會正統思想。請回答:

      教師:孔孟所創立的學說有哪些有利于建立穩定的封建統治秩序?

      學生:仁和仁政思想;禮和禮治思想;法治思想;大一統思想;民本思想等。

      教師:董仲舒對先秦儒學是怎樣發揮和改造的?

      學生:主要是神化皇權和三綱五常理論。

      教師:儒家思想為什么會自漢武帝始逐漸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從中可以得到怎樣的啟發?

      學生:這是儒家思想自身的發展與統治階級扶植相結合的產物。孔孟所創立的學說在董仲舒的手中糅合道家、陰陽家、五行家的一些思想進行發揮和改造,在神化皇權和嚴格等級名分的基礎上,使儒學煥然一新,實現了儒家思想自創立以來的第一次革命。這就迎合漢武帝加強中央集權、鞏固“大一統”封建國家的需要,從而被統治者所大力扶植、宣揚,以致成為獨尊,成為封建統治思想。同時儒家思想所蘊含對人民大眾的親和力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啟示:第一,任何一種思想要永葆生機,必須要與時俱進;第二,任何一種思想要成為全社會所接受,必須要獲得權力,獲得國家機器的支持;第三,任何一種思想必須根植于群眾的實踐,否則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生存。

      教師:春秋戰國時期,儒家思想家的哪些觀點對今天創建和諧社會有借鑒作用?

      學生: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即“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與人”,他還強調以德治民,這些思想包含了民本思想;孟子進一步發揮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仁政”,“民貴君輕”;荀子強調“天行有長”,“制天命而用之”,要求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同時提出了“君舟民水”的思想。

      教師:我們如何對待傳統文化?

      儒家思想的歷程范文第4篇

      課程資源的整合不是簡單地對歷史知識的堆砌和羅列,而是通過歸類、概括等方法,對學生頭腦中原有的歷史知識進行綜合分析和深刻比較,通過教師精選材料和學生分析材料,有針對性地實現學生對材料和所學知識的銜接,從而讓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得到升華和拓展。本文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論述實現歷史教學資源的重新整合。

      一、整合教材的知識框架

      以教材為出發點,激活教材資源,改變教材的框架結構,把靜止的畫面變為動態的情景,把教材“冰冷的美麗”變為學生“火熱的思考”,使之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引發學生提出問題和主動建構知識。比如,我在講《明清對外關系》這一課時,就將其整合為四個部分:(一)“走向海洋”與“失之交臂”――鄭和下西洋;(二)“同仇敵愾”與“落日余暉”――侵略與反侵略斗爭;(三)“中西碰撞”與“中外隔絕”――明清對外關系的特點;(四)“扼腕嘆息”與“以史為鑒”――遺憾與啟示。這樣的整合讓學生耳目一新。本節內容我圍繞當時的中國海洋文明和陸地文明的徘徊這個中心點,分析中國在歷史機遇面前一次又一次喪失了率先向近代工業文明過渡的機會。鄭和下西洋代表當時的中國人已經走向海洋,但卻與成為海洋大國失之交臂;之后中國閉關鎖國,限制火器的發展,不發展海洋經濟等,為近代中國被西方列強用堅船利炮打開大門埋下了伏筆。

      二、整合教學內容的主題

      在整合之前教師要首先確定一個主題,再依據歷史發展規律,將分布在不同模塊、單元和章節中的有關歷史知識按照時間和邏輯順序進行整合,幫助學生理清歷史事件的發展線索。比如,“儒家思想是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思想,它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主題確定下來后,教師就要和學生一起,把教材中古代、近代和現代有關儒家思想的內容進行整合、分析,幫助學生理清知識脈絡,縱向理解、掌握其產生、發展、演變的歷史。儒家思想的發展:(一)產生:春秋末期孔子提出“仁”的學說,奠定了儒學的思想基礎。戰國時期,孟子、荀子使儒家發展成為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二)發展:西漢的董仲舒繼承儒家的“民本”和“仁政”思想,又增加了“大一統”、“天人感應”、“三綱五常”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學體系,儒家思想至此成熟。宋元時期“二程”和朱熹吸收佛道思想形成新儒學――理學。(三)繼承創新:明清之際的三大進步思想家批判性地繼承傳統儒學,從而使儒學重新煥發生機。(四)利用:維新運動時,康有為發表《孔子改制考》,借儒學的外衣宣傳變法的必要性、合理性。(五)批判:時,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打倒孔家店”,儒家思想受到很大的沖擊。

      這樣,散見于各章節的知識被集中在同一體系中,學生對儒家思想發展過程的理解和掌握也更加系統和完善。

      三、整合補充的史料

      培養學生論從史出的能力是所有高三教師的共識,但對材料如何使用、用什么樣的方式使用卻存在分歧。筆者以為在高三復習備考過程當中,最有效的使用方法是把相關部分的典型材料通過設計者的精當處理,使其能夠彼此銜接,從而實現知識的系統構建與資源有效共享,使學生能全面分析并得出正確結論。

      四、整合課堂生成性資源

      要將“動態生成”這一新課程倡導的重要理念轉化為正確的教學行為,要對其內涵有充分的認識,并在理清生成性教學資源多種來源的基礎上,通過精心做好教學設計、創設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教學過程中善于引導等多種途徑發掘、捕捉、合理利用動態生成的教學資源,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激發課堂生命活力。教師要學會收集教學過程中的生成性資源,這對教師自身的可持續發展是有所裨益的。

      儒家思想的歷程范文第5篇

      一、讓學生領會教師的教學思路

      教學思路不僅指一節課的思路,往大的說,它可以是一個單元、一個模塊的教學思路,也可以是一個學期甚至是一個學年的教學思路;往小的說,它可以是一節課中一個知識點的教學思路,也可以是一道題的解題思路。

      1.教會學生預習,讓其領會教材的編寫思路。

      每學期的第一堂課,教師都應該引領學生了解全書,讓學生領會教材的編寫思路,繼而把握全書的知識結構,形成整體性概念。例如,人教版《歷史》必修3講述的是人類社會思想文化和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即我們通常說的文化史。教師針對前言可以歸納為:文化史的概念——主要內容——發展特征。然后讓學生沿著教師整理的思路去閱讀教材并找出對應的線索和知識點。學生一般都能很快找出這個思路鏈條上的前兩點,但“特征”這點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點撥:“特征”可以從“內容”中概括延伸出來。據此,學生很快就能領會教材的編寫思路,并把握本書所要學習的主要內容,明確要達到的能力目標。

      2.教會學生聽課,讓其領會教師的教學思路。

      例如教材中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一單元四課時的內容高度概括了古代中國的各種思想,包括政治、哲學、經濟等方面的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對此,學生了解和掌握起來有很大難度。教師可以設計如下思路:

      首先解讀單元標題,提煉出單元主題: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古代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其次解讀單元標題下四課內容與這一主題的聯系,按時間順序把發展歷程整理為:背景、形成(春秋戰國)——遭受打擊(秦朝)——確立獨尊(漢朝)——面臨挑戰(魏晉南北朝)——繼承發展(宋明)——批判繼承(明清)。最后教師點撥:“教材編寫思路是分四課時按四個時期順序介紹的,而老師的思路設計卻有六個時期,補充了秦朝和魏晉南北朝兩個時期,這主要是為了彌補教材中關于儒家思想發展在這兩個時期中的缺失。”

      由此,學生領會了教師的教學思路,加強了對思想史的連續性和整體性認識。抓住了這條主線,學生的思路就清晰了,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也就更容易了。

      二、培養學生的學習思路

      1.課前預習,把握教材思路。

      教師布置學生課前預習時,要強調預習不僅僅是閱讀內容,主要是梳理線索,理清本課標題與正文的子目及子目與子目之間的關系。同時還可以讓學生結合每課的第一個練習——“本課測評”來理解。例如第2課《“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正文有三個子目:一是“從‘無為’到‘有為’”,二是“‘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三是“儒學成為正統”。學生依據已有的能力理清這四個標題的關系是預習的目標。教師要提醒學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提出”是個歷史現象,可結合“本課測評”(漢代儒學為什么能成為正統思想?)來理解。這樣,許多學生就能很快理清它們之間的關系,即“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提出的背景、過程、結果。盡管有些學生會“理還亂”,但是這樣預習后,學生都能帶著自己的思路和問題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釋疑了。

      2.課堂融匯,讓其形成學習思路。

      對于一節課的教學,教師應在整體把握的基礎上,形成一條清晰的教學思路,然后依據學生特點設計關鍵問題,引導學生走上教師預設的“思路”。由學生圍繞這些問題認真閱讀教材,結合已有知識和能力去主動探究,教師可適時點撥、指導。還以第一單元為例說明,教師可以先把教學思路設計為幾個關鍵問題:①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是什么?②它是怎樣出現和形成的?③它怎樣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思想?④成為主流思想后,它是如何演變的?然后讓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教材編寫思路,即分四課時按四個時期順序介紹儒家思想的發展歷程,并讓學生找出具體歷史時期。學生依據教材標題能很容易劃出四個時期及其對應的發展歷程。教師可對學生進行適時點撥,對于教材中儒家思想發展兩個時期的歷史空白,可讓學生自己去積極探究。

      這樣,不僅能將師生的思路有效地結合起來,而且能使學生把教師的教學思路和教材的編寫思路融合為自己的學習思路,實現“三路合一”。

      3.課內交流,增強辨析意識。

      文科的知識與知識之間往往有許多相似甚至相同點,不像理科的知識點那樣涇渭分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常常會出現知識之間界限不清,甚至互相混淆的情況。解決這個問題的有效辦法就是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與合作學習,通過討論、辯論等形式,讓學生將易混知識點之間的界限和聯系搞清楚,從而真正達到理解學習。

      4.課后練習,培養解題思路。

      中學歷史教師往往只重視將課堂具體知識點講清講透,讓學生聽懂記清,而忽略了對解題思路的培養。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學生普遍對那些知識跨度大的材料解析題感到迷惑:明明上課聽懂了,具體知識點也記牢了,解題時雖“下筆千言”,結果卻“離題萬里”。這顯然是由于學生的思路僅局限于試卷上個體割裂的問題及其對應的知識點,而忽視了試題的整體性和知識點的內在聯系所致。所以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進行解題思路的培養。

      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戰國時期出現“百家爭鳴”的文化繁榮景象,思想家輩出:儒家主張“仁愛”,道家主張“無為,順其自然”,法家主張“嚴厲”。

      材料二戰國后期,諸子已開始嘗試以自己的學說統一思想……《呂氏春秋·不二》篇宣稱:“聽眾人議以治國,國危無日矣。”(李斯上奏)“非秦紀皆燒之。”

      材料三(董仲舒向漢武帝建議說)“今師異道,人異論,百家殊方,旨意不同,是以上亡(無)以持一統……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請回答:三則材料圍繞的中心問題是什么?反映了當時思想界怎樣的發展趨勢?原因何在?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偷窥| 亚洲国产婷婷六月丁香|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麻豆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日韩av天堂影片精品| 在线亚洲精品自拍| 亚洲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年看片在线观看| 无码专区一va亚洲v专区在线| 亚洲精品一二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情侣av在线| 亚洲黄色网址大全|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水果派| 亚洲午夜免费视频| 亚洲综合自拍成人| 亚洲开心婷婷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一品区二品区三品区| 亚洲精品无码国产| 亚洲av无码潮喷在线观看 | 亚洲av永久无码制服河南实里| 亚洲大尺度无码无码专区| 国产l精品国产亚洲区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蜜芽 |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成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99|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亚洲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动漫| 亚洲AV日韩AV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女人aaa毛片在线| 亚洲综合小说久久另类区| 亚洲人成网站18禁止久久影院|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高清|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 亚洲精品无码日韩国产不卡av|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野外 | 中文字幕无码亚洲欧洲日韩| 亚洲人AV在线无码影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