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綜合管理匯報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下午好!根據會議安排,由我代表****管理處向各位領導匯報****城市長效管理網格化工作的情況,不到之處,請批評指正!
今年以來,****按照“精細、精密、精準、全覆蓋”的城市管理標準,對照市、區城市長效管理考核細則要求,建立分工明確、溝通快捷、處置及時的城市長效管理網格化管理機制,管理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一、細化網格劃分,建立管理機制
(一)細化網格劃分
****納入市城市管理監督指揮中心考核數據庫的網格共****個。
****管理處對這****個網格進行多次實地踏勘,充分研究討論,列出管理重點,在不突破原有社區轄區范圍、不打破原有格局的基礎上,按照“全面覆蓋、同步提升”的原則,將網格進一步細分為****個更加便于管理的小網格,為精細化管理奠定基礎。
(二)落實管理人員
將****個小網格分配到各社區、城管中隊后,社區成立由總網格長、網格長、副網格長、網格員四級管理梯隊組成的網格管理團隊。每個社區設總網格長****名,總網格長由***領導班子中聯系該社區的聯絡人擔任,網格長由各社區書記擔任,副網格長由各社區主任及****機關聯系社區的干部擔任,每個網格配備若干名專職網格員,各社區網格內的保潔公司人員、小區物業負責人、城管中隊共同參與,實現了管理壓力層層傳遞。
(三)明確管理職責
總網格長全面負責推進轄區內的長效綜合管理工作;網格長負責所在網格長效綜合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協調、督辦等;副網格長負責帶領專職網格員和網格工作人員對各類問題進行巡查管控和迅速處置;專職網格員必須了解網格內的實際情況(即樣本點的名稱和種類)和掌握考評應知應會的業務知識,熟練地對網格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網格內的所有人分工明確,職責清晰。
二、嚴格執行“五化”,務實高效運行
為確保網格化管理機制高效運行,年初,****黨委專門發文,明確以“五化”為抓手,確保****城市長效管理范圍全覆蓋,機制運行高效率,管理水平上臺階。
一是網格化。我在這里著重介紹的是****結合實際,在社區總網格框架下構建的社區小網格“閉環式管理”方式。所謂“閉環式管理”,就是區域中發現的長效管理問題能準確、及時、高效的在社區小網格閉環管理中解決,不遺留、不拖沓。我們規定,在每一個社區小網格中專職網格員和網格工作人員實行“一日雙巡”制度,上午、下午各一次,對亂張貼、亂涂寫、車輛亂停放、散落垃圾等微小問題進行現場處置,達到城市管理多了一雙“手”;對井蓋、綠化、路燈、垃圾桶等設施缺損,以及店外出攤、占道經營、機動車亂停放等現場難以立即處置的問題及時上報至網格管理微信群,由負有管理職責或執法職責的單位、人員第一時間處理,達到城市管理多了一雙“眼”;若在巡查中發現有難以現場處置的問題的,利用“智信”系統,第一時間上報至市指揮中心,有效避免扣分,達到城市管理多了一張“嘴”;在“閉環式管理”過程中,充分發揮“四支隊伍”的作用,交警、城管、保潔物業公司、社區工作人員相互補位,聯絡溝通相得益彰。同時,各社區城市管理網格巡查情況由****三級平臺每日在****工作微信群進行匯總,并每周進行點評,使每一位****干部職工對整個****的長效管理考評情況了如指掌。
二是信息化。****要求轄區內的****個社區各自創建社區的城市管理微信工作群,通過微信工作交流,確實發現并解決每天出現的長效管理中的新問題。同時,我們要求每一位網格工作人員要會熟練操作****考評的“智信”系統,能及時上報備案問題。通過信息化的手段編織了一張張“整治網”、“長效網”,力爭任何城市長效管理的問題都能在“網”內發現、在“格”內解決,確保轄區環境整潔優美。
三是標準化。****緊緊圍繞《****城市長效綜合管理操作手冊》,認真解讀《****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考評標準及扣分細則》,明確考評范圍、考核內容、考核方式、計分方法等相應的標準。城市長效綜合管理考核按照標準,實行“周分析、月通報、季點評、年總評”的方式進行,每季度計分,年度分數按季度得分評定。
四是項目化。圍繞區政府提出的“四治兩建”的工作目標,***結合實際,重點對****老街市容提升、****菜場周邊環境整治,專門確定了城市管理攻堅項目。同時把項目納入日常網格管理中,圍繞道路容貌、環境衛生有重點有計劃地開展專項治理工作,嚴格查處“五亂”等違規違章現象,切實解決市容管理中的難點、重點問題,有效改善城市市容環境。
五是制度化。****研究制定《****長效管理工作考核辦法》和《****環衛作業質量考核辦法》,《****網格巡查制度》明確了網格內工作人員、保潔公司等的考核標準,通過制度的方式,確保各社區、各單位網格化的推進。
網格化是城市長效考評的基礎,信息化是手段,制度化是保障,標準化和項目化是目標。只有通過層層分解壓力,把工作落到實處,才能有效促進城市長效管理工作。
三、不斷自我加壓,提升管理水平
實行網格化管理后,每一位****的工作人員都有了自己的一份“責任田”,工作的觸角延伸到最基層、到社區的每一個角落,有效地避免了工作“盲區”和“真空”,實現了城市管理服務全覆蓋。
實行網格化管理后,我們能真實、及時的了解最基層的一些情況,能有效的應對考評。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
1、加強綜治工作領導。一級一級落實工作任務,并結合實際按照村社會治安綜治工作計劃抓落實。其次是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全年一項重點工作來抓,要求鄉村干部認真履行“保一方平安”的工作職責。
2、加強“平安”工作基層基礎建設。首先是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通過群防群治,使社會治安狀況實現“四無一滿意”(無失竊案件,無人員違紀、犯罪,無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象,無重大治安災害事故和群眾滿意),其次加大“平安工作”經費投入,“兩會期間”做到有制度、有辦公場所、有經費保障,并按照規范化建設要求,完善各項制度。
二、搞好輿論宣傳,營造濃厚氛圍
村始終把加強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民法制觀念與“平安建設”參與意識作為推進依法治鄉進程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
1、認真做好法制宣傳工作。及時調整充實依法治村和“六五”普法教育領導小組,制定詳細的普法規則,將其列入年度宣傳思想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
2、大力開展綜治宣傳活動。積極開展《條例》、《婚姻法》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政策的宣傳教育工作,增強群眾的法制觀念,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
三、認真開展排查,消除犯罪苗頭
1、扎實做好社會治安工作。首先是在重要節慶和敏感時期,認真落實值班責任制,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做到防范于未然。其次是加強外來人口、重點人口、易燃易爆劇毒危險物品的管理,認真做好外來人口的登記辦證和管理工作。
2、切實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首先是建立領導責任機制。把排查調處矛盾糾紛工作列入村兩委的議事日程。其次深入用戶,切實做好矛盾糾紛排查工作,盡量將問題消化在村級,尤其是縣、市、省及全國“兩會期間”的案件和各個敏感時期的值班工作,切實做好穩控工作。在1—5月份該村委會共排查出各類矛盾糾紛3宗,調處化解3宗,其中土地爭議1宗、債務爭議1宗,另外一宗是發現該村村民胡志平(弱智人士)具有暴力傾向,對社會造成不良影響,采取措施及時將其送往韶關樂昌精神病院進行治療。再次是堅持貫徹“調防結合,以防為主”的方針,做到每月召開綜合治理工作例會排查一次矛盾糾紛,堅持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同時堅持零報告制度,對排查出的糾紛,及時上報,及時調處。
四、存在問題和不足
1、鄉村干部業務知識仍需進一步提高。
2、宣傳工作經費欠缺,工作開展較為困難。
五、今后工作思路
1、加大宣傳力度和排除力度,預防為主、防治結合;
2、加強矛盾糾紛和治安熱難點排查工作,及時收集和上報各種信息;
【關鍵詞】 食管癌術后;胃癱;診斷;治療
術后胃癱綜合征(postsurgical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 是指發生于手術后、無明顯器質性病變基礎,以原發性胃動力不足致排空障礙為特征的一系列胃腸道功能紊亂綜合征。是食管癌術后早期并發癥之一,嚴重影響患者營養狀況改善,對其精神、心理均會造成嚴重影響,影響術后恢復,增加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降低生存質量。我院胸外科自2005年11月~2008年3月行食管癌根治術1136例,術后發生胃癱27例,發生率為2.38%。所有患者行非手術治療后均治愈?,F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 27例胃癱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6例,年齡36~76歲,平均年齡59.2歲。食管癌經右胸三切口頸部吻合手術83例,術后發生胃癱4例,發生率為4.82%;經左胸手術1053例,術后發生胃癱23例(頸部吻合243例,術后發生胃癱7例,發生率為2.88%;弓上吻合653例,術后發生胃癱14例,發生率為2.14%;弓下吻合157例,術后發生胃癱2例,發生率為1.27%)。術中常規放置胃管,其中有18例患者放置了十二指腸營養管,食管癌患者術后均病理證實為鱗癌。有十二指腸營養管的患者術后早期注入能全力或是米湯、魚湯等自制流質,所有患者均在胃腸減壓引流液顏色變為淺黃或綠色,引流量少或是已經恢復排氣后拔除胃管。16例PGS發生于手術后8~12天,11例于術后2~3周出現癥狀,其中3例術后已出院。首發癥均為術側胸悶或上腹部飽脹感,繼之出現惡心,頻繁嘔吐,為溢出性,嘔吐物為胃內容物,部分含膽汁,帶酸臭味,有2例患者嘔出咖啡色液體,重新置入胃管給胃腸減壓后統計引流量600 ml/d~1200 ml/d,平均超過600 ml/d,持續15~31天。患者無明顯腹痛,可有或無排氣、排便,體檢發現開胸側呼吸音明顯降低,腹部無明顯壓痛及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正常。輔助檢查:X線泛影葡胺造影發現胃高度擴張,張力降低,蠕動無力或無蠕動;所有患者均行胃鏡檢查,發現胃明顯擴張,內有大量過宿胃液,抽凈胃液后發現胃無蠕動、蠕動波極少或呈無效蠕動,胃鏡可順利通過幽門。抽吸胃液后癥狀即刻改善,如無進一步處理,上述癥狀又可逐漸加重。
1.2 治療方法 27例患者均采取非手術療法,予以禁食、禁水,持續胃腸減壓,十二指腸營養管未拔除的患者繼續腸內營養,已經拔除的予以胃鏡下重置十二指腸營養管或是經鎖骨下或頸內靜脈穿刺置上腔靜脈插管,早期補充熱量、脂肪、蛋白質、電解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注意維持水電平衡,使用促胃腸動力藥物(胃復安、嗎丁啉、西沙必利、小劑量紅霉素等),早期高滲溫鹽水洗胃減輕吻合口和胃黏膜水腫。
2 結 果
所有患者18~40天內恢復胃腸蠕動,無死亡病例。治愈后患者最長隨訪2年無復發。
3 討 論
3.1 PGS的診斷 食管癌術后PGS發生率不高,報道較少,根據臨床表現結合X線和胃鏡檢查多可明確診斷。此時需要及時鑒別造成胃排空障礙的原因是功能性還是機械性的,也就是說診斷胃癱時必須排除胃扭轉、幽門梗阻等機械性胃排空障礙。而后者需要及時手術治療。兩者的鑒別要注意以下幾點:機械性胃排空障礙發病較早,多在術后1周內發生,臨床癥狀較重,進展快,如未及時處理可很快出現休克。重置胃管后胃液引流量多,有時可引流出暗紅色液體,吞食泛影葡胺X線透視檢查可見胃蠕動波增強;胃鏡檢查常不易找到幽門口,胃鏡無法通過幽門,或勉強能通過但阻力較大 ,可見到較強的胃蠕動波。
根據以上癥狀、體征和輔助檢查,我們將PGS診斷標準制訂如下:①術后腸道功能已恢復(已排氣),患者禁食狀態下胃腸減壓引流量進行性增多超過600 ml/d;②進食或飲水后發生持續性胃潴留,需行胃腸減壓且消化液引流量超過600 ml/d;③X線泛影葡胺造影發現胃無蠕動、蠕動極弱或呈無效蠕動;④胃鏡檢查發現胃內潴留有大量過宿胃液而幽門通暢,胃蠕動無力或呈無效蠕動;⑤診斷PGS必須除外胃的機械性排空障礙,后者發生較早,多在術后1周內發生,臨床癥狀較重,胃液引流量多,X線造影見造影劑在幽門處中斷,胃蠕動波增強,胃鏡檢查常不易找到幽門口,難以通過,或勉強能通過,但阻力很大。其他需要除外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貧血、低白蛋白血癥等全身性因素,無引起胃排空障礙的基礎疾病,如糖尿病、結締組織病、免疫性疾病等。
3.2 發生原因 食管癌術后出現PGS時,由于胃液的大量潴留,殘胃明顯擴張,壓迫術側肺臟,對患者的呼吸造成很大的影響,特別是食管胃高位吻合術后的患者,因其吻合口距咽部較近,易發生胃液誤吸,引起吸入性肺炎,而致呼吸衰竭,這是非常危險的。盡管近年來對胃癱的研究有了很大的進展,胃癱的診斷手段和標準不斷完善,但對其發病機理仍不清楚。針對食管癌手術的特點和相關胃動力學知識,我們考慮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①迷走神經損傷,食管癌手術時,游離食管的過程中必然損傷迷走神經,影響胃的蠕動和排空。②胃位置的改變,食管癌手術后,部分胃甚至整個胃被提至胸腔內,這使本來位于腹腔內松弛的胃變為胸腔內有一定張力的胃,可能也會影響胃的蠕動。 此外,位于膈下的胃竇部與胸胃的靜壓差沒有差別,但胃竇部仍然承受著腹部的壓力,并把此壓力上傳至胸胃,使之維持一定的正壓,正壓的胸胃在負壓的胸腔內,兩者之間的壓力梯度易使胃體膨脹,產生胸悶、氣短等癥狀。有學者報道,臨床上胃食管高位(頸部)吻合的患者出現胃癱的機會要高于胃食管低位吻合的患者可能與這一原因有關。③胃手術創傷,食管癌手術,特別是經歷二切口或三切口的患者,其手術操作復雜,手術中較長時間的牽拉、搓揉胃壁使胃腸道相對缺血,胃腸壁黏膜損傷,組織滲血、水腫。有時術中游離胃不充分,胃上提到頸胸部,小彎側張力高,幽門區牽拉成角或腹腔內胃周有些粘連未解除,致使胃蠕動減慢。④精神-神經因素,患者對于手術及預后的憂慮和緊張都會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特別是激活的交感神經纖維不僅可通過抑制胃腸神經叢的興奮神經元來抑制胃動力,還可以通過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兒茶酚胺直接與平滑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抑制平滑肌細胞收縮,導致胃腸排空延遲[1]。
3.3 治療 單一療法往往奏效甚微,針對不同患者采取個體化治療多可取得良好療效。在排除因手術造成輸出端機械性梗阻后,應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與患者加強溝通,幫患者樹立信心。首先禁飲食,持續胃腸減壓,每天用3%溫鹽水洗胃,排空胃內容物,以減輕胃黏膜水腫,恢復胃張力。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補充微量元素,加強營養支持,少量、多次輸入新鮮全血、血漿、白蛋白等。應用增加胃腸道蠕動藥有良好的效果[2]:①胃復安,為多巴胺受體阻斷劑,并且有激活5-羥色胺(5-HT4)受體及輕度抑制的作用,可提高靜止狀態下胃腸道括約肌張力,增加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防止胃內容物返流,增加胃、食管蠕動,促進胃排空,促進幽門及十二指腸擴張,增加十二指腸和空回腸蠕動;②嗎叮啉,可促進胃腸動力,增加食管下端括約肌張力,增加胃腸蠕動,協調胃竇和幽門括約肌運動,促進食管和胃排空,應用胃復安效果不佳時可應用此藥;③西沙比利,該藥能增加胃底的容受性擴張,增加胃竇的動力,促進空腸和結腸的運動[3];④紅霉素,靜滴紅霉素也可促進胃腸蠕動[4],應注意腹痛、惡心、嘔吐和腹瀉等不良反應。此外,還可結合中醫、針灸 、胃電起搏等綜合治療[5]。
食管癌術中行預防性的幽門成形術,一直存在著爭議。因為這種術式會引起術后的傾倒綜合癥和膽汁反流。但是對行二切口或三切口高位吻合的患者,若發現術中操作復雜不順利,胃張力過大,應警惕術后胃癱存在的可能性。術中行預防性幽門成形術,既有利于術后判斷是否存在機械性梗阻,又有利于改善胃癱后胃液潴留的癥狀。
參考文獻
[1] Kung SP,Lui WY,P′eng FK.An analysis of the possible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delayed return of gastric emptying after gasrojejunostomy [J].Surg Today,1995,25(10):911-915.
[2] 許國銘,鄒多武.消化道動力紊亂的藥物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1999,19(6):333-335.
[3] Kendall BJ,Kendall ET, Soykan I, et al.Cisapride in the long-term treatment of chronic gastroparesis:A 2-year open-label study [J].J Int Med Res,1997,25(4):182-189.
今年以來,我在局領導的關心和幫助下,在各位同事的支持配合下,能夠圍繞年初制定的科室個人分工細化表,立足本職工作,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完善自我,加強學習,積極進取,不怕困難,努力工作,較好地完成了自己負責的各項工作任務,現將一年的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工作一:負責做好分局財務預算、決算、各類財務報表和會計檔案管理工作。
完成情況:一是完成了2016、2017年決算工作,順利完成決算報表、分析說明報告等工作。按照財政廳要求,準確及時上報2018年預算,為分局經費按時下撥提供了基礎數據,保證分局工作順利開展。二是按時向省局上報每月的財政存量資金統計表、“三公經費”統計表以及林業財政項目補助資金使用情況表,做好了支出進度統計等日常財務報表和林業統計季報、半年報工作。三是整理裝訂2016年會計憑證7盒11冊,2017年會計憑證8盒12冊,放在專門的檔案柜進行管理,保證了財務工作的嚴謹性。四是按照省財政廳和省局要求,通過查閱財務檔案、原始憑證、賬務賬簿帳表、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證書、財務管理制度等方式,認真做好了會計監督檢查自查和“小金庫”專項自查工作。經過自查,我局財務目前尚未發現違規違紀現象,未發現任何形式的“小金庫”存在。五是按照省財政廳要求,參加省級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培訓,并及時準確完成了政府部門財務報告編制工作。
工作二:負責行政經費、項目經費、轉移支付、基建資金核算工作;負責票據審核、差旅費管理、政府采購和相關合同擬定等工作。
完成情況:一是年內建立電子總賬、明細賬、銀行存款賬,日常財務報銷能夠嚴格按照分局財務管理規定和差旅費報銷制度,認真審核每一筆報銷票據,及時完成制憑證和記賬工作,做到日清月結,并每季度向局領導匯報資金開支情況,確保財務工作順利運行。二是做好了財政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工作。使用零余額專用賬戶,能夠按照省財政廳和省局裝財處要求,錄入資金計劃,打印支付票據,認真做好了直接支付和授權支付各項工作。確保行政經費、轉移支付和專項資金都做到了??顚S?、單獨核算。分局2017年1月至今各項費用支出合法合理,會計核算規范準確,往來票據和非稅收入票據管理嚴格,財務運行情況良好。
工作三:負責黨費收繳、黨員信息系統管理等支部工作。
完成情況:一是做好了全年黨費收繳工作。按照省林業廳機關黨委要求,嚴格對照黨費收繳規定,認真核算,按時收繳2017年黨費,并按照規定將百分之六十上繳廳機關黨委。二是按照廳直機關黨委要求,更新黨員信息系統,準確錄入新增黨員信息并及時上報。三是做好了黨員組織關系集中排查工作。對分局黨員實有數、黨員身份信息真實性等進行排查。通過排查,分局黨支部黨員信息真實,發展黨員程序符合規定,無流動黨員、無失聯黨員。
工作四:其他任務
完成情況:
宣傳工作完成情況:向局辦公室上報信息快報5篇,個人巡查12次,完成政治理論和業務學習筆記各12000字,心得體會4篇。積極主動參加分局組織的各類活動,認真做好了辦公室和區域衛生。
三、存在的問題及今后努力方向
【關鍵詞】病例匯報;實踐及體會
為了提高護士在病例匯報的完整性和??菩苑矫娴哪芰Γ铱剖┬性谧o理早交班中進行病例匯報,取得一定成效,現匯報如下。
1一般資料
呼吸科病人病情復雜、危重。全科床位40張,護理人員共15人,其中本科學歷5人,占33.3%,大專學歷8人,占53.3%,中專學歷2人,占13.3%。護士平均年齡27.2歲,
在呼吸科工作年限分別為10年以上3人(分別是護士長、主班護士、治療護士)、占20%,4-7年6人(為責任護士),占40%,1-3年6人(為三班護士),占40%。
2問題分析
呼吸科護理人員年資低,對病情觀察要點及護理重點掌握不全面,健康教育不能體現專科特色,專科知識有待提高。護士長質控及護理部歷次工作檢查發現,護士對病人病情掌握欠缺,病情匯報不全面、缺乏??铺厣?,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病情掌握不全面;病情觀察要點及護理重點不突出,尤其是三班護士;
2.2綜合分析能力欠缺,忽略了對基礎疾病及合并癥的觀察,將專科疾病與基礎疾病及合并癥的護理脫節;
2.3健康教育未能體現??谱o理特色;
2.4在護理工作中,加入個人的主觀經驗,缺乏理論依據;
2.5語言表達能力欠缺,條理不清晰;
3管理措施
針對以上問題,與科室質量管理小組成員討論決定:自2012年8月開始,每天護理早交班后,由夜班護士進行5分鐘的病例匯報,責任護士給予補充、護士長進行點評,最后由夜班護士將該病例記錄在病例匯報本上,護士長給予修改。具體實施如下:
3.1第一階段(2012年8月):每周一至周五的早交班,由一至五組責任護士分別為夜班護士指定要匯報的病人,夜班護士準備,晨會醫護交班、護理床頭交接班后,由夜班護士在護士站匯報病情,相應組的責任護士及其他組責任護士給予補充。
3.1.1第一階段小結:夜班護士普遍存在匯報病例時條理不清晰、內容及順序各不同,責任護士對匯報內容的認識也不盡相同,缺乏統一標準。
3.1.2對策:護士長制定病例匯報模板,先對責任護士進行培訓;夜班護士按照模板寫下要匯報的內容,再進行口頭匯報,責任護士給予補充;語言表達能力差的護士可暫不脫稿匯報,以增加其自信心。
3.2第二階段(2012年9月):按照第一階段對策執行。
3.2.1第二階段小結:夜班護士在不脫稿情況下,能匯報病人基本情況。通過夜班護士的病例匯報、責任護士的補充修改及護士長點評,凸顯出各護士之間專業知識的差距。
3.2.2對策:護士長要求夜班護士及相應組責任護士對匯報病例所涉及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預習,各責任護士在提出補充修改意見時要以本土化護理常規為依據;護士長在點評過程中就匯報病例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以便督促護士對疾病及相關知識不斷學習。要求在下一階段,表達能力好的護士可脫稿。
3.3第三階段(2012年10月):按照第二階段對策執行。
3.3.1第三階段小結:通過本階段,責任護士(6人)在匯報病例方面,內容基本全面,條理清晰,1人次脫稿后內容表達不清;夜班護士中,有3人脫稿后病例匯報全面、條理,另外3人次脫稿后匯報內容不全、順序紊亂,但書寫內容比較全面。
3.3.2對策:護士長對病例匯報中的相關內容進行提問,回答不全的,若為共性問題,護士長組織一起學習;個別問題,護士長對三班護士進行個別指導,要求責任護士自學,然后找護士長匯報,落實自學效果。就語言表達能力欠缺的護士給予鼓勵,力爭在此基礎上有所進步。每周選擇一種疾病,反復強化護理人員在??萍膊〉牟∏橛^察、個性化護理及健康教育方面的能力,護士長根據病例匯報內容每日檢查護理措施落實情況,并給予護理人員反饋,以此規范護理行為。
3.4第四階段(2012年11月)按照第三階段對策執行。
3.4.1第四階段小結:通過本階段的強化,責任護士(6人)病例匯報內容全面,條理清晰,具有??铺厣?;夜班護士(6人)1人次口頭匯報病例內容不全,但書寫內容基本全面,能體現??铺厣?/p>
4 效果評價
護士在??谱o理及專科教育方面掌握較好,能主動查閱教科書及相關文獻,將病人的專科疾病、基礎疾病及合并癥進行綜合分析,依據疾病的護理常規,制定護理計劃、實施并評價護理效果;并針對病情及時與醫生、病人及家屬溝通,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如病人心功能情況與實際不符,建議醫生修訂診斷、根據病情及時更改飲食及護理級別等,提高了醫生、病人及家屬對護士的滿意度;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主動學習專業知識的積極性,豐富了??浦R【1】,也鍛煉了護理人員的語言表達與溝通能力【2】。
總之,通過在護理早交班中進行病例匯報,護士能掌握病人的觀察要點及護理重點,并能將專科疾病、基礎疾病及合并癥進行綜合分析,以疾病的護理常規為依據,制定護理計劃、實施并評價護理效果,對病人進行??苹淖o理教育,并針對病情及時與醫生、病人及家屬溝通,提出合理化的建議,提高了醫生、病人及家屬對護士的滿意度;在臨床工作中,護士應多與病人溝通【3】,健康教育增加了護士與病人溝通交流的機會,融洽了護患關系,增加了病人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病例匯報同時也提高了護士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鞏固了護士的專業知識,為持續改進 “以病人為中心的責任制整體護理”質量、提高護士??扑刭|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李艷燕,杜海英,洪輝樊.護士晨會交班模式的革新與思考.當代護士,2009,(12):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