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嗎?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5篇簡述小學教育的啟蒙作用范文,相信會為您的寫作帶來幫助,發現更多的寫作思路和靈感。
關鍵詞: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數學能力;探養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1-0221-01
小學生正處在智力開發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發展來說非常有好處。現如今,小學數學教學中對于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還存在不足,如何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已經成為目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應該著重關注的問題。
1.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意義
由于數學本身就是一門富有抽象性的學科,這門學科是用最簡單的語言來詮釋最全面的道理,數學這門學科中含有大量的邏輯語句,通過對于這些邏輯語句的推理判斷能夠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同時數學教學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作為一門最富有抽象力的學科,數學抽象性隨著年級的升高而不斷增加,此時在小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能夠減輕今后求學階段的學習壓力。
2.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具體措施
當前我國的教育體制還處在改革的階段,現代教育理念認為教學過程并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通過教學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這其中就包括對學生各種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不僅能夠開闊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還能夠有效減輕學生今后求學中的學業負擔,可以說作用巨大。想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需要將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主旨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
2.1以生為本,個性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不同學生的理解能力存在較大差別并且數學基礎也不同,因而在數學能力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別。針對這種現象,數學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所有學生的數學能力,綜合學生的數學能力來設計課程的內容,要能夠兼顧數學能力強的學生和數學能力弱的學生。既要保證數學能力強的學生"吃得飽",也要保證數學能力弱的學生"吃得好",這樣才不會打消數學基礎差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無論學生處于何種水平都能夠獲得數學能力上的提升。
2.2注意教學的側重點。傳統的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對于公式和理論教師都只會教授學生如何去運用,但是學生懂得了如何運用并不代表學生就具有了相應的思維能力,教學的側重點應該放在對于結論的推導過程之中,利用推導過程來向學生展示數學的思維模式,從而讓學生逐步學會數學知識的架構。要盡量避免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結果,從而養成學生不喜歡思考的習慣,這才是對數學能力最好的培養方式。
2.3多媒體課件輔助小學數學教學。為了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教師可以考慮采用多媒體課件來輔助小學數學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講,小學生更喜歡新奇的事物,而多媒體課件可以采用視頻音頻等效果來向學生展示教學的內容,從而實現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形象,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可以長久地集中在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之上,并且對教師所講授的內容也能夠更好更快地理解。當然多媒體課件的制作也需要基于學生的理解能力,既要能夠讓理解能力較差的學生掌握基本的教學內容,也可以讓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在數學能力上有所長進。
2.4有效鼓勵,強化競爭意識。為了提供學生以學習的動力,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的強化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利用學生之間爭強好勝的心理來作為學習數學的動力,這樣學生在接觸到抽象的數學知識才不會覺得枯燥,并且在競爭之中,其數學能力也能夠得到很好的培養,思維方式等更加靈活。而競爭必然是有輸有贏的,因此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適當的鼓勵,輸贏并不是競爭的目的,享受競爭的過程才是樂趣,這樣才能避免學生喪失對于學習數學的興趣。
2.5引導學生課前自主學習。自主學習能力是小學生數學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項,無論是在小學階段,還是在今后的求學過程中,擁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收獲的會更多。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需要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各項教學內容的研討之中,因此不妨在課程開始之前布置任務給學生要求學生自主預習課本知識,將課本中自己不能理解的部分以卡片的形式呈交給教師,從而讓教師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然后針對性的制定教學方案。而這種方式也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實現自主學習和思考,學生如果能夠運用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來解決新的問題,或者是通過自習就能夠掌握新的知識,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這種方式可以幫助教師更好的了解全班同學的數學能力,可以說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學反饋途徑,教師也可以給予反饋情況來制訂方案針對性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
2.6合作互助,共同提升。有時,僅僅依靠個人的能力可能難以解決某一難題,或者憑借自身的理解力難以對某一知識進行透徹的理解,這時候就需要合作互助,共同提升數學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分為不同的版塊,有的版塊內容教師進行詳細的講解,而有的版塊內容則依靠學生自己來解決。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來解決預留的內容,讓學生在團隊合作的基礎上實現思維的交流,不僅發散了自身的思維,能夠很好的培養團隊協作能力。當然在組員的分配上也要具有科學性,數學能力強和數學能力弱的學生應該搭配,既能夠提高數學能力較弱的學生的能力,也可以鞏固數學能力強的學生的知識體系,從而讓雙方都有更大收獲。
3.結束語
總之,小學階段正是智力啟蒙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的最好時期,在此時期培養學生的各種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意義重大?,F今社會對學生的要求非常之高,更多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贏在起跑線上,可以幫助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以及自主思考的能力,對于學生今后的求學乃至工作生涯均具有尤為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黃德富.小學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研版),2012
[2]陳莉.走進生態課堂,注重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J].數字化用戶,2013